期刊文献+
共找到106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合用药预防芬太尼术后镇痛期恶心呕吐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0
1
作者 饶丽华 胡北 +5 位作者 苏小虎 陈斌 刘伟 池安勤 刘尚荣 纪玮玮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11期925-926,共2页
关键词 术后恶心呕吐 芬太尼 疗效观察 术后镇痛 复合用药 预防 静脉自控镇痛 术后切口疼痛
下载PDF
单腔气管导管用于小儿单肺通气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4
2
作者 饶丽华 苏小虎 +1 位作者 刘伟 刘尚荣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10期794-794,共1页
关键词 单腔气管导管 单肺通气 临床观察 小儿 先天性肺囊肿 肺隔离术 合并感染 胸外科
下载PDF
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的临床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0
3
作者 饶丽华 涂建斌 +3 位作者 王艳琴 张黎明 袁慧芳 吴致伟 《实验与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6期730-732,共3页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在我院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分离出来的10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及耐药情况分析,用Vitek细菌鉴... 目的分析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MDR-Ab)在我院各临床科室的分布情况以及耐药性,为临床合理使用抗菌药物,控制鲍曼不动杆菌感染提供依据。方法对2012年至2013年分离出来的105株鲍曼不动杆菌进行回顾性调查及耐药情况分析,用Vitek细菌鉴定及药敏分析系统进行鉴定与药敏。结果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呈逐年上升趋势,2012年检出率为2.02%;2013年检出率为2.41%。临床分离出的105株鲍曼不动杆菌43.8%来自重症监护室(ICU);81.9%来自痰液;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对米诺环素耐药率为44.8%;对头孢哌酮/舒巴坦耐药率为53.3%;对其余16种抗生素耐药率均超过60%。结论重症监护室(ICU)的多重耐药鲍曼不动杆菌的比例明显高于其他病区。临床应重视鲍曼不动杆菌引起的医院感染和广谱抗菌药物广泛应用而导致鲍曼不动杆菌感染率和耐药率上升的趋势,合理使用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鲍曼不动杆菌 临床分布 耐药性
下载PDF
改良法无肌松药麻醉下重症肌无力胸腺切除1例报道 被引量:2
4
作者 饶丽华 卞平男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05年第4期301-302,共2页
观察了简化改良的无肌松药麻醉技术用于重症肌无力(MG)患者胸腺切除术的效果,进一步探讨了对MG患者避免应用肌松药的合理麻醉方法。
关键词 重症肌无力 胸腺切除术 肌松药 麻醉
下载PDF
262例不育患者精液常规分析 被引量:1
5
作者 饶丽华 夏海 《中华医学丛刊》 2004年第10期54-55,共2页
目的 探讨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对262例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精液正常者占43.5%(114/262),异常者占56.5%(148/258)。结论 精液常规检查能够了解精液的质量,推断男性生殖系统及相关内分泌... 目的 探讨精液常规检查结果与男性不育的关系。方法 对262例不育患者精液常规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精液正常者占43.5%(114/262),异常者占56.5%(148/258)。结论 精液常规检查能够了解精液的质量,推断男性生殖系统及相关内分泌器官的功能状态,了解大部分男方原因所致的不育,为进一步的检查提供线索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男性不育 精液常规检查 患者 男性生殖系统 功能状态 正常 内分泌器官 结论 线索 目的
下载PDF
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四项参数检测结果分析
6
作者 饶丽华 夏海 《实用医技杂志》 2005年第11B期3244-3245,共2页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四项指数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血小板参数应用美国库尔特公司JT-TR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PT、APTT用手工法测定,F IB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检测对象有110例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者。结果:在... 目的:探讨肝病患者凝血因子和血小板四项指数变化与病情的关系。方法:血小板参数应用美国库尔特公司JT-TR全自动血细胞计数仪检测,PT、APTT用手工法测定,F IB在全自动生化分析仪上测定。检测对象有110例肝病患者和40例健康者。结果:在肝脏疾病时,患者血小板四项参数有不同程度的下降,且同肝病严重程度呈明显负相关;PT、APTT、F IB均有不同程度的异常。结论:在肝脏疾病时,凝血象检查可视为肝功能受损指标之一,特别是对有明显出血倾向或有凝血机制障碍者,均应作凝血象检查,而血小板四项参数测定为肝病患者血小板功能的初步评价提供了简便、快速、可靠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病患者 凝血因子 血小板 凝血象检查 凝血机制
下载PDF
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 被引量:42
7
作者 刘伟 饶丽华 +2 位作者 郭淑静 陈斌 马正良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373-375,共3页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30例,ASAⅠ~Ⅲ级,年龄60-75周岁,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全凭静脉组(P组)。分别于手术前... 目的观察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对老年食管癌患者术后早期认知功能的影响。方法择期食管癌根治术老年患者30例,ASAⅠ~Ⅲ级,年龄60-75周岁,随机均分为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麻醉组(S组)和丙泊酚全凭静脉组(P组)。分别于手术前1天、术后第3天和第7天测定简易精神状态量表(MMSE)评分,并分别于麻醉前、术毕和术后第3天检测血清S100β和血清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SE)的含量。结果与手术前1d比较,两组患者术后第3天MMSE评分均降低(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术后第7天恢复正常。S组术后出现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的患者为4例(27%),P组为2例(13%)。与麻醉前相比,两组患者术毕及术后第3天NSE的含量显著增高(P〈0.05),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丙泊酚全凭静脉麻醉相比,七氟醚复合丙泊酚静吸复合麻醉并不增加术后早期认知功能障碍的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 术后认知功能障碍 七氟醚 丙泊酚 简易精神状态量表
下载PDF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涂抹后导尿减轻男性患者全麻苏醒期导尿管刺激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10
8
作者 沈兴模 饶丽华 +2 位作者 苏小虎 胡北 陈斌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1期1134-1135,共2页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复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各种不良刺激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如术后疼痛、低氧血症、导尿管刺激引起尿急、尿道痛、气管插管刺激、体位不当、催醒药物的影响等等。本研究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 全麻苏醒期躁动是麻醉复苏过程中经常遇到的问题。各种不良刺激是引起全麻苏醒期躁动的最常见原因,如术后疼痛、低氧血症、导尿管刺激引起尿急、尿道痛、气管插管刺激、体位不当、催醒药物的影响等等。本研究使用复方利多卡因乳膏减轻男性食管癌患者全麻苏醒期由于导尿管刺激引起的躁动,效果良好,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方利多卡因乳膏 全麻苏醒期 男性患者 导尿管 临床观察 减轻 苏醒期躁动 麻醉复苏过程
下载PDF
低浓度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在剖宫产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9
作者 陈斌 刘伟 +1 位作者 胡北 饶丽华 《临床麻醉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119-1120,共2页
对于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剖宫产手术,选择全身麻醉,但全身麻醉的方式及麻醉药物对产妇和胎儿可能有影响,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对麻醉的质量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低浓度七氟醚复合瑞... 对于有椎管内麻醉禁忌证的剖宫产手术,选择全身麻醉,但全身麻醉的方式及麻醉药物对产妇和胎儿可能有影响,因此在麻醉过程中,麻醉药物的选择和剂量对麻醉的质量和对产妇及新生儿的预后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研究探讨低浓度七氟醚复合瑞芬太尼麻醉过程中对产妇生命体征以及对新生儿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剖宫产手术 瑞芬太尼 七氟醚 低浓度 复合 手术中 椎管内麻醉 应用
下载PDF
整流桥控制角和换相重叠角对谐波影响的分析 被引量:6
10
作者 饶丽华 牟龙华 《电子测量技术》 2008年第1期80-83,100,共5页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许多复杂电路,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分析问题。特别是对于谐波的抑制和谐波源的研究,线路的精确仿真分析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介绍了谐波的危害和3类谐波源,以其中一种谐波源六脉动整流桥作为研究对象,理论推导分... 在电力系统中存在许多复杂电路,往往需要通过计算机仿真来分析问题。特别是对于谐波的抑制和谐波源的研究,线路的精确仿真分析更是必不可少的。首先介绍了谐波的危害和3类谐波源,以其中一种谐波源六脉动整流桥作为研究对象,理论推导分析了控制角和换相重叠角与谐波电流的关系。通过PSCAD/EMTDC软件建立仿真模型,仿真分析了不同控制角和换相重叠角对谐波电流的影响,仿真结果与理论分析结论吻合。故采用合适的控制角和换相重叠角有助于减小谐波电流的危害。本文对谐波分析、谐波预测及谐波治理等方面均有较好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脉动整流桥 谐波 电磁暂态仿真软件 控制角 换相重叠角
下载PDF
不同压力二氧化碳对胸腔镜下老年食管癌患者根治术的影响 被引量:8
11
作者 苗民 饶丽华 +2 位作者 刘伟 陈斌 韩继修 《临床肺科杂志》 2017年第9期1719-1721,共3页
目的通过对不同CO_2气体压力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等进行比较,旨在为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寻找合适的CO_2气胸压力。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CO_2压力6-8mm... 目的通过对不同CO_2气体压力下行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生命体征等进行比较,旨在为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寻找合适的CO_2气胸压力。方法选取全麻下行胸腔镜下食管癌根治术患者66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A组(CO_2压力6-8mm Hg)、B组(CO_2压力9-11mm Hg)和C组(CO_2压力12-14mm Hg),对三组患者的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气道压力、生命体征及术后复苏情况进行比较。结果三组患者在T1时间的PH、PaO_2、PaCO_2及Ppeak等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间点,A组的PH、PaCO_2、PaO_2及Ppeak等数值与B组、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在T1时间的心率、SPO_2及MAP等数值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在T2、T3时间点,A组的SPO_2数值与B组、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三组患者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等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患者的意识恢复时间及拔管时间与B组、C组相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较低的CO_2气胸压力(压力6-8mm Hg)亦能满足胸腔镜食管癌根治术的手术需求,患者动脉血气分析结果更加满意,术中生命体征更易于管理,术后患者意识恢复快、拔管时间短,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癌根治术 意识恢复时间 气道压力 老年食管癌 术中生命体征 动脉血气分析 拔管 单肺通气 血流动力学 双腔支气管导管
下载PDF
1100例18岁以下人群全血微量元素检测结果分析 被引量:6
12
作者 杨华 卢建明 +1 位作者 杨晓东 饶丽华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2年第8期929-930,共2页
目的通过分析0~18岁人群中最常见的全血微量元素缺乏症的特点,对综合防治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天成TC-3010B型微量元素分析仪对1100例0~18岁人群检测静脉血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 目的通过分析0~18岁人群中最常见的全血微量元素缺乏症的特点,对综合防治体内微量元素缺乏提供依据。方法利用天成TC-3010B型微量元素分析仪对1100例0~18岁人群检测静脉血铜(Cu)、锌(Zn)、钙(Ca)、镁(Mg)、铁(Fe)含量,并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0~18岁人群中微量元素缺乏以缺锌为主,缺乏率达51.2%,其次为铁(25.3%)、钙(6.1%)、铜(1.5%),无镁缺乏人群。在婴儿组(≤1岁)中,锌、铁两种元素含量分别为(56.76±19.36)μmol/L和(7.40±1.08)μmol/L,均低于幼儿组(1~4岁)、儿童组(4~12岁)、少年组(12~18岁),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男性5种微量元素含量均高于女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全血出现缺乏锌、铁的可能性随年龄的增加而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全血 未成年人
下载PDF
单肺通气技术用于食道癌手术麻醉管理体会 被引量:5
13
作者 张振 刘伟 +1 位作者 陈斌 饶丽华 《实用临床医药杂志》 CAS 2013年第11期139-140,144,共3页
食道癌是胸外科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以往的麻醉均使用单腔气管导管,术中术侧肺部不萎陷,使术野不清,术中需暴露视野而使术侧肺被挤压、揉搓,造成术侧肺充血水肿,影响患者术后复苏。单肺通气技术是现代胸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呼吸道管理方... 食道癌是胸外科常见的一种消化道肿瘤。以往的麻醉均使用单腔气管导管,术中术侧肺部不萎陷,使术野不清,术中需暴露视野而使术侧肺被挤压、揉搓,造成术侧肺充血水肿,影响患者术后复苏。单肺通气技术是现代胸外科手术中常用的呼吸道管理方法,可选择性地进行单肺通气,防止患侧肺的血液、分泌物等进入健侧肺,使术侧肺萎陷,为施术者提供更多的方便。单肺通气技术用于开胸手术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肺通气技术 双腔支气管导管 支气管封堵管 食道癌
下载PDF
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临床检验分析 被引量:11
14
作者 王艳琴 饶丽华 +2 位作者 袁慧芳 涂建斌 郭辉 《江西医药》 CAS 2013年第6期554-556,共3页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及耐药性。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法测定药敏性,真菌采用真菌药敏条进行鉴定。结果本组160例患者共分离出... 目的分析呼吸道感染患者病原性细菌的分类及耐药性。方法将2011年2月-2012年3月来我院就诊的160例呼吸道感染患者的痰液标本进行分离、培养、鉴定,细菌采用K-B纸片法测定药敏性,真菌采用真菌药敏条进行鉴定。结果本组160例患者共分离出菌株273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40株,占51.28%,革兰阴性菌116株,占42.49%,真菌17株,占6.23%。最常见的感染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铜绿假单胞菌及肺炎链球菌。革兰阳性菌主要对青霉素耐药,革兰阴性菌主要对氨苄西林、头孢曲松耐药。结论我院呼吸道感染菌主要为革兰阳性菌,多重耐药现象普遍,临床上应加强抗菌药物管理、合理用药,以缓解目前临床上多重耐药性的危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道感染 病原菌 临床检验
下载PDF
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5
作者 陈斌 苏小虎 +2 位作者 刘伟 胡北 饶丽华 《实用药物与临床》 CAS 2013年第7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合理用药剂量。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患者,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布托啡诺剂量分别为:0.06、0.08、0.10、0.12、0.15μg/mL。记录术后4、8、12、24、48 h疼痛评... 目的探讨不同剂量布托啡诺用于老年患者术后镇痛效果及合理用药剂量。方法选择100例老年患者,行自控静脉镇痛(PCIA),随机分为5组,每组20例。布托啡诺剂量分别为:0.06、0.08、0.10、0.12、0.15μg/mL。记录术后4、8、12、24、48 h疼痛评分、镇静程度、追加按压镇痛泵的例数及不良反应。结果Ⅲ~Ⅴ组的VAS评分明显降低,Ⅴ组Ramsay评分明显高于Ⅰ~Ⅲ组(P<0.05),Ⅰ~Ⅲ组恶心、呕吐发生率较Ⅳ~Ⅴ组低(P<0.05);Ⅴ组呼吸抑制2例,Ⅴ组嗜睡的发生率明显增高(P<0.05);Ⅰ组各个时间段按压镇痛泵的次数明显增多(P<0.05)。结论剂量10 mg的布托啡诺静脉PCIA用于老年患者可获得较好的镇痛效果,不良反应发生率较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布托啡诺 老年患者 自控静脉镇痛
下载PDF
帕瑞昔布钠超前镇痛在妇科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8
16
作者 沈兴模 饶丽华 +2 位作者 苏小虎 胡北 陈斌 《徐州医学院学报》 CAS 2010年第12期825-826,共2页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在妇科手术中是否可以产生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n=20)和安慰剂组(n=20)。帕瑞昔布钠组:将帕瑞昔布钠40 mg溶于2 ml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5 min快速静脉注射;安慰剂组:... 目的观察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在妇科手术中是否可以产生超前镇痛的作用。方法 40例妇科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帕瑞昔布钠组(n=20)和安慰剂组(n=20)。帕瑞昔布钠组:将帕瑞昔布钠40 mg溶于2 ml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5 min快速静脉注射;安慰剂组:用2 ml生理盐水于麻醉诱导前5 min快速静脉注射。观察2组术后清醒即刻、12 h、24 h VAS评分及术后24 h患者自控镇痛泵(PCA泵)对芬太尼的主动追加量的差异。结果帕瑞昔布钠组术后清醒即刻、12 h及24 h VAS评分均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帕瑞昔布钠组术后24 h芬太尼主动追加量明显低于安慰剂组(P<0.05)。结论术前应用帕瑞昔布钠在妇科手术中可以产生良好的超前镇痛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帕瑞昔布钠 超前镇痛 妇科 手术
下载PDF
三种梅毒抗体检测方法在临床应用中的评价 被引量:7
17
作者 杨晓东 吴大富 饶丽华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4年第22期2691-2692,共2页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TP)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梅毒的诊断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目前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TPH... 梅毒是由梅毒螺旋体苍白亚种(TP)感染所致的一种慢性、系统性的性传播疾病,近年来梅毒在我国发病率呈逐年增加的趋势[1],已成为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梅毒的诊断需依据病史、临床表现及实验室血清学诊断。目前用于梅毒螺旋体抗体(TPHA)血清学的检验方法主要有梅毒螺旋体抗体明胶颗粒凝集试验(TPPA)、梅毒甲苯胺红不加热血清试验(TRUS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螺旋体抗体 梅毒感染 梅毒抗体检测 血清学诊断 TPHA 明胶颗粒凝集 微粒子 TRUST 化学发光 梅毒患者
下载PDF
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与男性2型糖尿病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 被引量:3
18
作者 杨华 杨晓东 +1 位作者 饶丽华 刘云涛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7期4262-4264,共3页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170例T2DM患者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分为T2DM患者无下肢血管病变组(A组)86例和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84例,并选取80例同期来院体检的... 目的探讨男性2型糖尿病(T2DM)患者血清性激素结合球蛋白(SHBG)水平与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方法 170例T2DM患者根据下肢血管超声结果分为T2DM患者无下肢血管病变组(A组)86例和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组(B组)84例,并选取80例同期来院体检的男性健康者为对照组(NC组)。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各组空腹血清SHBG,检测空腹血糖(FPG)、血脂、糖化血红蛋白(Hb A1c)、餐后2 h血糖(2 h PG)、胰岛素,分析上述指标与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关系。结果 3组血清SHBG水平依次为:NC组[(59.49±12.98)μg/L]>A组[(45.69±14.01)μg/L]>B组[(31.14±10.03)μg/L(P<0.01,P<0.05)];相关分析显示,血清SHBG与病程、体重指数(BMI)、腰臀比、总胆固醇(TC)、甘油三酯(TG)、Hb A1c、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负相关(r值分别为-0.071、-0.439、-0.310、-0.202、-0.213、-0.142、-0.395,P<0.05或P<0.01),与LDL-C、2 h PG正相关(r=0.248,0.441;P<0.05)。回归分析显示,血清SHBG水平是男性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P<0.05)。结论低SHBG水平与男性T2DM患者下肢血管病变的发生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激素结合球蛋白 2型糖尿病 下肢血管病变
下载PDF
化学发光微粒法检测抗TP抗体复检流程探讨 被引量:3
19
作者 杨华 杨晓东 饶丽华 《检验医学》 CAS 2015年第12期1181-1184,共4页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法(CM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复检范围并进行流程改进分析。方法 21 894份血清样本用CMIA筛查抗TP抗体,呈阳性反应的样本用CMIA相同厂家、相同批号的试剂复检,以免疫印迹法(WB)为确证试验。以信号/临... 目的探讨化学发光微粒法(CMIA)检测抗梅毒螺旋体(TP)抗体的复检范围并进行流程改进分析。方法 21 894份血清样本用CMIA筛查抗TP抗体,呈阳性反应的样本用CMIA相同厂家、相同批号的试剂复检,以免疫印迹法(WB)为确证试验。以信号/临界值(S/CO)比值进行分段统计。结果 21 894份血清样本中CMIA初检阳性630例,按照CMIA初检抗TP抗体S/CO比值将样本分为7组:1.0~2.0、2.1~4.0、4.1~6.0、6.1~8.0、8.1~9.0、9.1~10.0、〉10.1。各组CMIA复检结果符合率分别为62.5%(40/64)、80.0%(60/75)、93.9%(77/82)、100.0%(94/94)、100.0%(85/85)、100.0%(50/50)和100.0%(180/180)。各组CMIA复检结果与WB符合率分别为35.0%(14/40)、46.7%(28/60)、75.3%(58/77)、81.9%(77/94)、88.2%(75/85)、96.0%(48/50)和98.8%(178/180)。结论在规范操作的前提下,以阳性预测值≥95%为目标,CMIA筛查抗TP抗体的复检范围S/CO比值设定为1.0~8.0,若S/CO比值≥8.1,可直接发出报告;1.0≤S/CO比值≤8.0,须采用WB确证,这样既能保证检验结果的准确性,又可减少须进行确证试验的样本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梅毒螺旋体抗体 复检 范围 化学发光微粒法 免疫印迹法
下载PDF
白细胞介素21受体mRNA的表达与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5
20
作者 杨晓东 卢建明 +1 位作者 饶丽华 吴大富 《医学综述》 2015年第3期513-514,共2页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受体信使RNA的表达与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进行检验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外根据一般资料相近原则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 目的探讨白细胞介素21受体信使RNA的表达与检测对类风湿关节炎患者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2012年3月至2014年4月在三峡大学仁和医院进行检验和治疗的类风湿关节炎患者80例,设为观察组,另外根据一般资料相近原则选择30例健康志愿者作为对照组,根据患者关节功能分为3个等级,分别采样后比较白细胞介素21(IL-21)受体信使RNA的表达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IL-21水平为(510±66)ng/L,明显高于对照组的(333±30)ng/L(t=13.80,P<0.05);三级类风湿性关节炎患者体内IL-21水平分别为Ⅰ级(410±57)ng/L,Ⅱ级(436±60)ng/L,Ⅲ级及以上(601±79)ng/L,三个等级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F=14.01,P<0.05),其中Ⅰ级与Ⅱ级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3,P>0.05),Ⅱ级与Ⅲ级及以上患者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8.53,P<0.05),Ⅰ级与Ⅱ级以上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22,P<0.05)。结论 IL-21参与了类风湿关节炎的发病过程,故该物质的水平可用于疾病的检测,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白细胞介素21受体 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