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0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江苏沿海沙脊群表层沉积物Pb同位素特征及对物源的指示
1
作者 饶文波 洪申申 +1 位作者 栗天宁 茅昌平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84-91,共8页
为进一步查明江苏沿海沙脊群沉积物的来源,分析了该区域沉积物酸不溶组分Pb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远岸沙脊群陆向区域沉积物Pb同位素比值与近岸沙脊群相似,暗示其在潮波作用下有向岸运移的趋势。铅钕同位素分析揭示长江及周边河流沉积... 为进一步查明江苏沿海沙脊群沉积物的来源,分析了该区域沉积物酸不溶组分Pb同位素特征。结果表明,远岸沙脊群陆向区域沉积物Pb同位素比值与近岸沙脊群相似,暗示其在潮波作用下有向岸运移的趋势。铅钕同位素分析揭示长江及周边河流沉积物在长江冲淡水和东海沿岸流作用下输移至远岸沙脊群海向区域。在苏北沿岸流作用下,老黄河三角洲沉积物输入对近岸沙脊群及远岸沙脊群陆向区域有影响;相反,诸如现代黄河口、济州岛和韩国河流等地沉积物输入对江苏沿海沙脊群的影响较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铅同位素 物质来源 表层沉积物 沙脊群 江苏沿海
下载PDF
江苏沿海沉积物有机磷含量、总有机碳、总氮与同位素特征及有机质来源解析
2
作者 严维兵 饶文波 +3 位作者 栗天宁 徐祖阳 杨宇航 茅昌平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7-80,共14页
沉积物有机质分布与来源是海陆过渡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沿海生态环境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选择江苏沿海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采集6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查明其中的有机磷(OP)含量、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有机碳... 沉积物有机质分布与来源是海陆过渡带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和沿海生态环境研究中的重点和难点问题,一直受到广泛关注。选择江苏沿海为研究区域,于2016年采集61个表层沉积物样品,查明其中的有机磷(OP)含量、总有机碳(TOC)、总氮(TN)及有机碳和总氮同位素(δ^(13)C_(org)、δ^(15)N_(tot))特征,试图阐明江苏沿海沉积物有机质来源。结果表明:沉积物有机磷含量、总有机碳、总氮与粒度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明显受水动力作用的影响。元素比值与同位素的定性分析表明,沉积物有机质主要由海洋生物提供,也受陆源输入的影响。同位素混合模型计算结果进一步发现,海源对沿海沉积物有机质平均贡献比例达到56.9%,其次为陆源C3植物、土壤以及农业肥料,平均贡献比例为38.5%,生活污水的贡献比例仅为4.6%。海源有机质通过洋流和潮波输送至江苏沿海,而河流输入和沿海养殖可能是陆源输入的重要方式。尽管陆源输入不是江苏沿海沉积物有机质的主要贡献来源,但可能是沿海水体富营养化的驱动因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物 有机质 有机磷 有机碳 总氮 稳定同位素 物质来源 江苏
下载PDF
抽水蓄能电站库区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及其示踪作用 被引量:1
3
作者 茅昌平 杨张阳 +2 位作者 李广凯 张立 饶文波 《河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34-42,共9页
通过对泰山抽水蓄能电站2009—2020年各类水体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的分析,论述了水化学特征变化对库水渗漏的示踪作用。结果显示: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库水和地下水均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部分为HCO_(3)-SO_(4)-Ca、HCO_(3... 通过对泰山抽水蓄能电站2009—2020年各类水体水化学特征影响因素的分析,论述了水化学特征变化对库水渗漏的示踪作用。结果显示:泰山抽水蓄能电站库水和地下水均呈弱碱性,水化学类型主要为HCO_(3)-Ca型,部分为HCO_(3)-SO_(4)-Ca、HCO_(3)-SO_(4)-Ca-Mg、SO_(4)-Ca-Mg型,巴山沟地表水水化学类型为SO_(4)-Ca、SO_(4)-Ca-Mg型。离子比值分析表明,硅酸岩风化是库水、地下水以及巴山沟地表水水化学离子的主要来源;巴山沟地表水受岩石风化和大气降水的同时控制作用,有未经充分水岩反应的大气降水混入。水化学聚类分析表明,右岸排水廊道和坝后量水堰水样来自库水的渗漏补给,库底廊道量水堰、B2高压支管廊道、6号和1号施工支洞水来源为区域地下水补给。水化学分析结果与水体氢氧同位素分析结果有较高的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学 库水渗漏 渗漏示踪 泰山抽水蓄能电站
下载PDF
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有机碳、氮同位素特征及对有机质来源的指示
4
作者 茅昌平 肖衡 +3 位作者 王帅 贾志敏 王耀 饶文波 《水资源保护》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6期160-168,194,共10页
为了阐明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及其季节变化,基于2017年测定的三峡库区夏季和冬季干、支流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质量分数以及δ^(13)C_(org)和δ^(15)N,根据δ^(13)C_(org)和碳氮比确定了有机质来源范围,并... 为了阐明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有机质来源及其季节变化,基于2017年测定的三峡库区夏季和冬季干、支流表层沉积物样品中总有机碳(TOC)和总氮(TN)质量分数以及δ^(13)C_(org)和δ^(15)N,根据δ^(13)C_(org)和碳氮比确定了有机质来源范围,并运用δ^(15)N进行辅助分析,利用贝叶斯混合模型量化了三峡库区内有机质不同来源的贡献。结果表明: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中TOC和TN质量分数分别为0.79%~1.46%和0.07%~0.13%,夏季TOC质量分数略低于冬季,TN质量分数无季节差异;δ^(13)C_(org)和δ^(15)N值的范围分别为-26.35‰~-24.70‰和2.59‰~5.67‰,无季节差异;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有机质夏季主要来自土壤有机质和河流浮游生物,冬季以土壤有机质和水生维管束植物为主;两个季节污水有机质来源占比均处于第4位,三峡库区存在明显外源污染,主要与人工氮肥和生活污水有关,不存在明显季节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层沉积物 碳同位素 氮同位素 有机质 三峡库区
下载PDF
快速连续提取沉积物中还原性无机硫的实验方法与应用
5
作者 茅昌平 杜苏明 +3 位作者 贾志敏 于刚 王耀 饶文波 《岩矿测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576-586,共11页
还原性无机硫是沉积物硫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含量变化控制沉积物中铁、磷及重金属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地质过程和环境污染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化学连续提取法是目前沉积物中硫形态提取基本方法,但常用的冷扩散法处理单个样品... 还原性无机硫是沉积物硫中最活跃的部分,其含量变化控制沉积物中铁、磷及重金属等元素的地球化学行为,在地质过程和环境污染方面都具有至关重要的影响。化学连续提取法是目前沉积物中硫形态提取基本方法,但常用的冷扩散法处理单个样品耗时长,难以实现对大批量样品的快速连续提取。为实现快速、准确地测定沉积物样品各形态还原性无机硫的含量,本文采用热蒸馏法,改进基于前人的三步提取过程,通过优化实验装置预先制备实验所需的二氯化铬溶液,实现了样品还原性无机硫形态的快速连续提取;以过氧化氢为氧化剂,将提取的各形态硫氧化为SO2-4后采用离子色谱进行检测。选取三峡库区沉积物样品进行重复实验检验,得到提取酸挥发性硫、黄铁矿硫、元素硫的标准偏差(RSD,n=3)分别为5.26%、1.22%和3.09%,重复性较好。进一步对酸挥发性硫、黄铁矿硫、元素硫的加标回收率进行测定,得到这三种硫形态的回收率分别为92.8%、93.6%、94.1%。本实验方法采用的热蒸馏法对单个硫形态提取时间为1.5h,用时较短,玻璃装置连接便捷、操作简单,分析检测准确度好,实现了一套装置对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形态的连续提取,可适用于大批量样品的硫形态快速提取与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还原性无机硫 热蒸馏法 硫形态提取 沉积物 离子色谱法
下载PDF
三峡库区沉积物还原性无机硫形态的分布特征、控制因素及对内源磷释放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王耀 茅昌平 +2 位作者 贾志敏 王帅 饶文波 《湖泊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0-472,I0004,共14页
还原性无机硫(RIS)包括硫酸盐还原产物和活性铁(FeHR)形成的酸可挥发性硫(AVS)、硫的中间产物元素硫(S0)及沉积物中硫铁元素的最终积累物质黄铁矿硫(Spy),RIS不仅可以影响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还控制铁还原及内源磷的释放等生源要... 还原性无机硫(RIS)包括硫酸盐还原产物和活性铁(FeHR)形成的酸可挥发性硫(AVS)、硫的中间产物元素硫(S0)及沉积物中硫铁元素的最终积累物质黄铁矿硫(Spy),RIS不仅可以影响沉积物重金属的生物有效性,还控制铁还原及内源磷的释放等生源要素的地球化学行为。为了研究三峡库区沉积物中RIS分布特征及其环境意义,于2017年7—8月和12月采集三峡库区云阳至秭归段17个点的表层沉积物样品并测定其RIS含量。结果表明:与其他湖泊、河流相比,三峡库区表层沉积物RIS含量较低,其中,AVS的含量为0.06~0.65μmol/g,S0为0.50~1.66μmol/g,Spy为0.96~17.54μmol/g.AVS和S0含量夏季高于冬季,云阳至秭归段RIS变化趋势大致为先降低后增加再降低,有较明显的季节和地域差异。相关性分析、主成分分析和聚类分析表明,研究区沉积物生物可利用磷(BAP)、FeHR及上覆水体SO42-含量为沉积物RIS的主要限制因子。库区冬季RIS与有机磷(Org-P)和可交换态磷(Ex-P)呈显著相关性,当硫化物含量增加时,会促进Org-P的矿化分解和Ex-P向上覆水体迁移,增加释磷风险。同时,本研究从硫驱动富营养化的角度评估了三峡库区存在污染风险的水域。除库区内已发生过典型水华的重点支流外,长滩河和九畹溪也存在富营养化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峡库区 表层沉积物 还原性无机硫形态 影响因素 硫铁磷耦合关系
下载PDF
基于格尔木河流域的SWAT模型水文特征情景模拟研究 被引量:1
7
作者 邰理想 饶文波 +3 位作者 檀涛 谭红兵 姜三元 张西营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46-51,共6页
以2008—2016年格尔木河流域实测径流量数据为基础,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SUFI-2算法进行参数率定、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并设置不同的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6.0),预测流域2022—2050年的径流变化趋势,分析了研究区未来降... 以2008—2016年格尔木河流域实测径流量数据为基础,构建SWAT分布式水文模型,采用SUFI-2算法进行参数率定、验证及不确定性分析,并设置不同的气候情景(RCP2.6、RCP4.5和RCP6.0),预测流域2022—2050年的径流变化趋势,分析了研究区未来降水、气温的变化趋势并探究了这些气候要素对格尔木河流域径流的影响。结果表明:(1)SWAT模型在格尔木河流域径流过程的模拟中具有较好的适用性,率定期R2和ENS分别为0.84和0.73,验证期R2和ENS分别为0.74和0.70;(2)径流预测不确定性较小;(3)未来流域降水呈现增加趋势而气温降低;(4)未来时段流域径流增加显著,且降水是控制流域径流的主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WAT模型 高寒干旱区 格尔木河流域 气候变化 径流模拟预测
下载PDF
河流砾-砂过渡带位置变化的控制因素及其指示意义
8
作者 施一凡 李超 +2 位作者 王平 刘晓波 饶文波 《地球科学与环境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4-67,共14页
河流自山区流至下游盆地过程中,当所搬运的碎屑物在磨损和分选作用下逐步变细至中粗卵砾尺度时,河床沉积在一段相对短的距离内从砾石迅速转变为砂,这一粒度陡变的河段被称为砾-砂过渡带(Gravel-sand Transition,GST)。河流砾-砂过渡带... 河流自山区流至下游盆地过程中,当所搬运的碎屑物在磨损和分选作用下逐步变细至中粗卵砾尺度时,河床沉积在一段相对短的距离内从砾石迅速转变为砂,这一粒度陡变的河段被称为砾-砂过渡带(Gravel-sand Transition,GST)。河流砾-砂过渡带现象具有时间和空间的普遍性。砾-砂过渡带被埋藏在地层中成为砾岩-砂岩过渡带,沉积盆地充填碎屑中的砾岩-砂岩过渡带的位置变化所反映的砾-砂过渡带时空演化历史对区域构造与气候变化有明确的指示意义。基于已有文献,对地质演化时间尺度下砾-砂过渡带的位置变化控制因素及其地质指示意义进行梳理和展望。对世界范围沉积盆地内砾-砂过渡带时空演化历史的重建表明,盆地沉降速率、沉积物供给量与供给沉积物初始粒度分布是控制砾-砂过渡带在盆地内相对位置的主要因素,且不同盆山关系下砾-砂过渡带空间变化具有不同的地质意义。盆山相对位置固定背景下,盆地沉积序列内砾-砂过渡带在垂直造山带方向上的水平迁移反映山脉隆升等构造活动或气候变化引起的盆地沉降速率、沉积物供给量变化;盆山相对汇聚背景下,前陆盆地内砾-砂过渡带向前陆方向的持续迁移反映盆地基底与造山带之间的汇聚过程,砾-砂过渡带迁移速率是约束地壳缩短速率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沉积学 砾-砂过渡带 盆山关系 前陆盆地 构造演化 气候变化 河流沉积 粒度
下载PDF
北方风尘中Sr-Nd同位素组成变化的影响因素探讨 被引量:15
9
作者 饶文波 杨杰东 +2 位作者 陈骏 季峻峰 李高军 《第四纪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531-532,共2页
关键词 SR-ND同位素 组成变化 风尘 同位素组成 基础性工作 形成时代 迁移过程 化学手段 迁移路径 中国北方 化学处理 沉积物 成因 矿物 岩石 示踪 地球 样品
下载PDF
中国北方沙漠风成沙不同粒级组分的Sr-Nd同位素特征 被引量:11
10
作者 饶文波 陈骏 +2 位作者 杨杰东 季峻峰 李高军 《高校地质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59-164,共6页
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和鄂尔多斯三个沙漠不同粒级组分的风成沙具有不同的εNd(0)和87Sr/86Sr比值: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分别为-3^-5.3和0.712452~0.716895;腾格里沙漠中分别为-9.9^-12.3和0.716753~0.723033;鄂尔多斯沙漠中分别在-13.1^... 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和鄂尔多斯三个沙漠不同粒级组分的风成沙具有不同的εNd(0)和87Sr/86Sr比值: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中分别为-3^-5.3和0.712452~0.716895;腾格里沙漠中分别为-9.9^-12.3和0.716753~0.723033;鄂尔多斯沙漠中分别在-13.1^-18和0.714028~0.71678。三个沙漠不同的Sr-Nd同位素特征,表明它们可能有各自的物质源区。Nd同位素主要受各沙漠所处的地质、地貌单元所控制,Sr同位素还要受气候变化诱导的矿物差异风化与粒度分选作用的影响。同位素组成在古尔班通古特、腾格里沙漠风成沙不同粒度组分中有相似的变化规律,但在鄂尔多斯沙漠中明显不同。鄂尔多斯沙漠风成沙粗、细颗粒组分有不同的物质来源,细颗粒组分,特别是<2μm组分可能有沙漠区外远源的贡献,而其他沙漠各自的风成沙不同颗粒组分则来自相同的物源区,沙漠区外远源输入的可能性较小。这一研究对深入认识北方沙漠物质的成因机制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北方沙漠 风成沙 物质来源 Sr-Nd同位素组成
下载PDF
洛川黄土剖面中矿物固定态铵的分布 被引量:6
11
作者 饶文波 李晓彪 +1 位作者 高振敏 罗泰义 《中国沙漠》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6期685-688,共4页
对洛川黄土中的固定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黄土古土壤层中,固定铵态氮含量在130-1之间变化。黄土中的固定铵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古土壤。13万a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的分布呈~210现三次大的低高值的振荡特征,即末次间... 对洛川黄土中的固定铵进行了初步分析。结果表明,在所测定的黄土古土壤层中,固定铵态氮含量在130-1之间变化。黄土中的固定铵态氮含量明显低于古土壤。13万a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的分布呈~210现三次大的低高值的振荡特征,即末次间冰期S1古土壤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高,其次为冰后期的S0古土壤层,末次冰期形成的马兰黄土中固定铵态氮含量最低;在马兰黄土中同样体现出三次小的低高值的波动特征。黄土与μm组分的分布具有相似性,这些特征反映了洛川黄土中固定铵态氮的含量变化与气互层的古土壤中固定态铵的分布与黄土高原区气候的冷暖变化有较好的一致性,并且13万a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固定铵的分布与磁化率和<2候条件有紧密的联系,揭示了黄土中固定铵的变化在一定程度上能指示黄土高原区古气候的演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洛川 黄土-古土壤 黄土剖面 冰后期 矿物 间冰期 古气候 铵态氮 固定态铵 黄土高原区
下载PDF
高寒干旱区降水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汽来源:以昆仑山北坡格尔木河流域为例 被引量:13
12
作者 饶文波 李垚炜 +3 位作者 谭红兵 李永国 温川 张西营 《水利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9期1116-1125,共10页
降水来源是高寒干旱区水文循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格尔木河流域山区段纳赤台水文站为研究点,收集2019年6—10月的51个降水事件样品,开展了降水氢氧(H-O)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汽来源研究。结果表明:(1)降水δ^(18)O与δ^(2)H值... 降水来源是高寒干旱区水文循环研究中的重要内容。本研究以格尔木河流域山区段纳赤台水文站为研究点,收集2019年6—10月的51个降水事件样品,开展了降水氢氧(H-O)稳定同位素组成及其水汽来源研究。结果表明:(1)降水δ^(18)O与δ^(2)H值变化显著,气温是其变化的主控因素;(2)降水经历了多次蒸发-凝结过程,其同位素值大多落在全球降水线上方;(3)山区降水线方程为δ^(2)H=7.4×δ^(18)O+13.2,可视为流域降水线方程,为流域水循环研究提供可靠的参考。氘盈余分析揭示了西风环流及局地水汽循环是流域山区降水的主要贡献者。HYSPLIT模拟进一步表明流域山区高空水汽由西风环流携带而来而低空水汽还与内陆水体蒸发有关。该成果有助于深入理解高寒山区水汽循环理论,可为当地水资源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氢氧稳定同位素组成 大气降水 HYSPLIT模拟 水汽来源 高寒干旱流域
下载PDF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其物质来源探讨 被引量:5
13
作者 饶文波 高振敏 +4 位作者 杨竹森 罗泰义 李红阳 陶琰 谱传杰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6期577-586,共10页
对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主元素Al2O3、Fe2O3和K2O在红色粘土剖面中共迁移同沉淀,SiO2的变化却与它们相反,这揭示了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红色粘土层除了残积... 对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主元素、微量元素和稀土元素地球化学特征进行了详细的研究。结果表明,主元素Al2O3、Fe2O3和K2O在红色粘土剖面中共迁移同沉淀,SiO2的变化却与它们相反,这揭示了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的红色粘土层除了残积带红土化程度高外,总体上SiO2含量高,去硅作用不完全,红土化程度低;与地层、矿化蚀变岩的对比分析结果表明,红色粘土是在勐嘎组泥岩基础上经红土化作用形成的。红色粘土的微量元素表现为Au、Hg、As、Sb、Cu、Pb、Zn和Mo等元素的共生组合,并在红土化好的残积带明显富集;红色粘土的大离子元素分布模式与矿化蚀变岩和勐嘎组的相似。红色粘土的稀土分布模式与矿化蚀变岩和地层的相似,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型平缓曲线,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的地方金富集。以上分析揭示,此金矿的成矿物质主要来自矿化蚀变岩,红色粘土主要来源于勐嘎组和矿化蚀变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元素地球化学特征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物质来源 云南 矿化蚀变岩
下载PDF
滇西上芒岗卡林型金矿和红色粘土型金矿的关系 被引量:4
14
作者 饶文波 高振敏 +3 位作者 杨竹森 罗泰义 李红阳 陶琰 《地质与勘探》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26-29,共4页
上芒岗金矿床分为两部分:红色粘土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这两种类型的金矿都受上芒岗断裂控制,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上下叠复关系。红色粘土剖面中As、Hg、Au、Sb、Mo等微量元素表现相似的变化特征,为表生条件下成矿元素组合,这一特征与卡... 上芒岗金矿床分为两部分:红色粘土型金矿和卡林型金矿。这两种类型的金矿都受上芒岗断裂控制,在空间上存在明显的上下叠复关系。红色粘土剖面中As、Hg、Au、Sb、Mo等微量元素表现相似的变化特征,为表生条件下成矿元素组合,这一特征与卡林型金矿的元素特征极为相似;两类型金矿在大离子亲石元素特征和稀土元素特征上具有相似性:两类型金矿的大离子亲石元素分布曲线都表现为富Cs和U、贫Ba和Sr的模式,稀土配分模式表现为轻稀土富集的右倾曲线。红色粘土型金矿形成于上新世,卡林型金矿形成于白垩纪,在成矿时代上有先后顺序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卡林型金矿 红色粘土型金矿 微量元素 稀土元素 上芒岗金矿床
下载PDF
云南潞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地质特征 被引量:6
15
作者 饶文波 高振敏 +7 位作者 杨竹森 罗泰义 李红阳 顾俊生 胡广耀 李雁鹏 李玉本 普传杰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12-17,共6页
潞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赋存于下二叠统岩溶面之上的第三、第四系红色粘土层中 ,矿体形态受地形控制明显 ,呈似层状。品位较高 ,规模中等 ,适合于露天开采。矿体的红土化作用不彻底 ,去硅富铁铝能力低 ,常见高岭石与伊利石共生。矿石... 潞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赋存于下二叠统岩溶面之上的第三、第四系红色粘土层中 ,矿体形态受地形控制明显 ,呈似层状。品位较高 ,规模中等 ,适合于露天开采。矿体的红土化作用不彻底 ,去硅富铁铝能力低 ,常见高岭石与伊利石共生。矿石中石英、褐铁矿、粘土矿物为主要载金矿物。成矿物质来自燕山中晚期形成的中侏罗勐嘎组中段与二叠系的沙子坡组的断层接触破碎带内的卡林型金矿。在湿热条件下 ,金发生活化、迁移、富集 ,在潜水面附近成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粘土型金矿 地质特征 成因模式 金矿床 迁移
下载PDF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常量元素地球化学 被引量:4
16
作者 饶文波 高振敏 +4 位作者 罗泰义 杨竹森 李红阳 陶琰 谱传杰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期169-176,共8页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剖面中常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研究表明 ,K2 O、Fe2 O3 、Al2 O3 在剖面中的变化一致 ,呈双峰曲线变化 ,即在坡积带稍有富集、在残积带明显富集 ;而SiO2 与铁、铝等在剖面中的变化相反。红色粘土与矿区地层和矿化蚀变岩...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剖面中常量元素的垂向分布研究表明 ,K2 O、Fe2 O3 、Al2 O3 在剖面中的变化一致 ,呈双峰曲线变化 ,即在坡积带稍有富集、在残积带明显富集 ;而SiO2 与铁、铝等在剖面中的变化相反。红色粘土与矿区地层和矿化蚀变岩的常量元素对比分析表明了红色粘土可能来源于地层和矿化蚀变岩。常量元素之间的相关性以及常量元素与金的相关性分析表明K2 O、Fe2 O3 、Al2 O3 在红色粘土中为共生元素 ;金的富集主要受红色粘土中褐铁矿和伊利石的吸附影响。红土化参数分析说明了红色粘土剖面经历两次红土化作用 ,残积带相对于其它带经受过较强的红土化作用 ,但整个红色粘土剖面遭受的红土化作用不强 ,红土化程度低 ,仅处于粘土化阶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 常量元素 地球化学 红土化参数
下载PDF
中国红色粘土型金矿成矿特征 被引量:6
17
作者 饶文波 高振敏 +2 位作者 杨竹森 罗泰义 李红阳 《地质地球化学》 CSCD 2001年第2期1-8,共8页
中国的红色粘土型金矿是 90年代初发现并开始研究的 ,基本上产于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和气候、地貌条件 ,该类型金矿与国外的红土型金矿存在明显的差异 :红色粘土型金矿剖面发育差 ,红土化程度低 ;对源岩依存度... 中国的红色粘土型金矿是 90年代初发现并开始研究的 ,基本上产于南方特别是西南地区。由于特殊的地质构造条件和气候、地貌条件 ,该类型金矿与国外的红土型金矿存在明显的差异 :红色粘土型金矿剖面发育差 ,红土化程度低 ;对源岩依存度高 ;铁铝含量低、硅含量高 ;矿石处在富粘土矿物阶段 ,少见三水铝石 ,一般为伊利石和高岭石共存。金在红色粘土中以微细粒分散形式存在 ,且在红色粘土剖面中由于表生淋滤作用而发生活化、迁移和再沉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 红土型金矿床 成矿特征 中国 地质构造 表生淋滤作用
下载PDF
最近13万年以来洛川黄土剖面中P_(org)/P_(inorg)分布及其古气候指示意义 被引量:2
18
作者 饶文波 罗泰义 +1 位作者 高振敏 李晓彪 《地球化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343-348,共6页
对末次间冰期以来洛川黄土进行了有机磷/无机磷(Porg/Pinorg)比值测量。结果表明,黄土中Porg/Pinorg比值的分布主要受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是有机磷和无机磷在不同时期随气候变化相互转化的结果。此指标的变化与黄土-古土壤的变化大致相... 对末次间冰期以来洛川黄土进行了有机磷/无机磷(Porg/Pinorg)比值测量。结果表明,黄土中Porg/Pinorg比值的分布主要受降水量和温度的影响,是有机磷和无机磷在不同时期随气候变化相互转化的结果。此指标的变化与黄土-古土壤的变化大致相关,与洛川黄土磁化率曲线相一致,与深海氧同位素可进行很好的对比。此比值与夏季风强弱程度乃至与全球气候变化有密切的联系。Porg/Pinorg比值可作为一种反映古气候环境变迁的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末次间冰期 洛川 黄土 有机磷 无机磷 比值 测量 磁化 古气候
下载PDF
YTT事件在洛川黄土中的记录:来自固定铵和速效钾的证据 被引量:2
19
作者 饶文波 罗泰义 +2 位作者 李晓彪 朱丹 周明忠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25-329,共5页
Toba火山活动是第四纪最大的火山事件,其中最年轻的约0.074 Ma的火山活动被称为YTT事件(TheYoungest Toba Tuff)。已有的研究表明,YTT事件对第四纪的环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黄土S1/L1界面处的磁化率和粒度等因子突变所反映的夏季... Toba火山活动是第四纪最大的火山事件,其中最年轻的约0.074 Ma的火山活动被称为YTT事件(TheYoungest Toba Tuff)。已有的研究表明,YTT事件对第四纪的环境气候变化具有重要的影响,黄土S1/L1界面处的磁化率和粒度等因子突变所反映的夏季风迅速回撤可能响应了这一事件。对洛川黄土S1/L1界面处的固定铵和速效钾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YTT在洛川黄土S1/L1界面处有很清楚的记录,具体表现为固定铵和速效钾的特殊异常。固定铵的异常主要记录了YTT事件所产生的酸雨沉降,速效钾的异常则是由于YTT微细火山灰尘在黄土剖面及其广阔的物源区伴随酸雨沉降的结果,厚达1 m的异常带表明末次冰期冬季风逐渐强盛和南移的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固定铵 速效钾 YTT事件 洛川黄土
下载PDF
滇西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床金的特征 被引量:1
20
作者 饶文波 高振敏 +2 位作者 杨竹森 罗泰义 李红阳 《矿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2期259-264,共6页
通过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和粒度分级、金的浸出实验 ,对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床进行研究 ,发现矿石矿物由褐铁矿、粘土矿物和石英组成 ,矿石中的金与粗颗粒的多少呈正相关 ,为微细粒金和游离态金 ,被吸附于褐铁矿、粘土矿物和石英等... 通过化学分析法、X射线衍射和粒度分级、金的浸出实验 ,对上芒岗红色粘土型金矿床进行研究 ,发现矿石矿物由褐铁矿、粘土矿物和石英组成 ,矿石中的金与粗颗粒的多少呈正相关 ,为微细粒金和游离态金 ,被吸附于褐铁矿、粘土矿物和石英等矿物表面或裂隙中 ,在红色粘土剖面中与Mo、Sb、Hg、As等元素紧密共生 ,金在弱酸—弱碱性条件下活化、迁移 ,在潜水面附近再沉淀 ,上芒岗卡林型金矿体为红色粘土型金矿的主要矿源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配率 红色粘土型金矿床 化学分析法 X射线衍射 矿床地质 云南 成矿物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