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2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重点与发展建议 被引量:1
1
作者 吴砥 王美倩 饶景阳 《福建教育》 2023年第18期4-7,共4页
数字校园建设是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以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改造、优质资源的系统化构建与智能化监管、信息技术与教学和管理的深度有效融合、师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与持续发展为重点内... 数字校园建设是推进中小学教育数字化转型的重要抓手。中小学数字校园建设应以基础设施的数字化升级与智能化改造、优质资源的系统化构建与智能化监管、信息技术与教学和管理的深度有效融合、师生信息素养的全面提升与持续发展为重点内容,以规划和设计、建设和运维、评价和改进为基本路径,坚持标准先行、应用驱动、安全为基、适当超前和示范引领的建设原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数字校园 智慧教育 中小学
下载PDF
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学活动主客体的影响及应对
2
作者 饶景阳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23年第12期27-30,共4页
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速教育要素重构和生态变革。厘清教... 教育活动中的主客体是教育教学活动的核心,教学活动中主客体的关系问题是教学理论的基本问题之一。随着教育数字化转型的推进,以人工智能、大数据、区块链为代表的新兴技术与传统教育教学深度融合,加速教育要素重构和生态变革。厘清教育数字化转型中教育主客体的关系,明确教育数字化转型对教育主客体带来的潜在风险,是深化对教育教学活动主客体关系规律性认识,推动教育数字化转型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前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数字化转型 教学活动 主客体 育人 数字素养
下载PDF
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经验及启示 被引量:9
3
作者 尉小荣 吴砥 +1 位作者 余丽芹 饶景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38-43,共6页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选择。鉴于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该文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结构体系、发展脉络及典型应用系统等方面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 教育信息化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内容和战略选择。鉴于教育信息化在教育发展中的重要性,教育信息化受到各国政府的普遍重视。该文从基础教育信息化的结构体系、发展脉络及典型应用系统等方面对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状况进行梳理。通过分析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在基础设施、资源开发与应用、数字化学习、教师培训等方面的运维机制和发展水平,探讨了韩国基础教育信息化发展特点,从而为我国推进教育信息化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础教育信息化 基础设施 国家教育信息系统 韩国
下载PDF
2000—2014年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十大议题评析 被引量:6
4
作者 吴砥 饶景阳 +2 位作者 尉小荣 彭娴 吴安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1期109-117,120,共10页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是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业组织,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引领者。其2000年至今发布的年度美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清晰地描述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梳理... 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专业组织(EDUCAUSE)是高等教育信息化领域颇具影响力的专业组织,是世界各国高等教育机构推进教育信息化的引领者。其2000年至今发布的年度美国教育信息化十大战略议题清晰地描述了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重心。梳理EDUCAUSE议题委员会每年提出的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十项战略议题,有利于深入分析十大议题的变化趋势,探究美国高等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旨在为我国高等教育领域的信息化发展战略提供有益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 高等教育 十大议题 对比分析
下载PDF
美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政策和模式探究 被引量:7
5
作者 吴砥 陈新亚 +2 位作者 尉小荣 饶景阳 徐建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期83-90,共8页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成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保障。该文对美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政策进行梳理,从学校通过国家级教育网连接到商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学校以区域为单位整体连接到商业互联网服务提... 在"互联网+"时代背景下,高速稳定的网络接入成为学校信息化应用的前提和基础保障。该文对美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政策进行梳理,从学校通过国家级教育网连接到商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学校以区域为单位整体连接到商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学校直接连接以及终端直接连接到商业互联网服务提供商四个方面介绍美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模式,在归纳总结不同接入模式优缺点的基础上,对比分析我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模式,从而为我国中小学网络接入政策保障机制、资金运用效率以及企业参与积极性等方面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中小学 网络接入政策 网络接入模式
下载PDF
STEAM教育的本体论承诺:理想的追问与反思 被引量:9
6
作者 郑旭东 饶景阳 陈荣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4-19,共6页
STEAM教育的本体论承诺,即其寄托在学习者身上的全部追求,是像艺术家一样去想象以展现自我的真实,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以彰显理性的权威,像工程师一样去行动以释放知识的力量,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以汲取生活的滋养,从而真正实现教育过程... STEAM教育的本体论承诺,即其寄托在学习者身上的全部追求,是像艺术家一样去想象以展现自我的真实,像科学家一样去思考以彰显理性的权威,像工程师一样去行动以释放知识的力量,像正常人一样去生活以汲取生活的滋养,从而真正实现教育过程中真、善、美的统一,破解工业时代异化的教育造就异化的人这一历史难题,让教育在21世纪人类文明创新发展的新历史进程中大放异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TEAM教育 自我的真实 理性的权威 知识的力量 生活的滋养 异化的超越
下载PDF
中小学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三维比较研究 被引量:7
7
作者 周鹏 徐晶晶 +1 位作者 吴砥 饶景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102-108,共7页
中小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影响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从信息化设备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和信息化教研应用这三个维度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 中小学教师是课堂教学的组织者,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是影响基础教育信息技术与教育教学融合的重要因素。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从信息化设备应用、数字化教学资源应用和信息化教研应用这三个维度研究,采用单因素方差分析和独立样本T检验来探究不同学段、学科和培训时长的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差异情况。研究结果发现:不同学段、学科和培训时长的教师在信息化设备、数字化学习资源和信息化教研等维度的应用水平存在显著差异。在此基础上,从学段、学科和信息技术培训的视角,提出提升教师信息技术应用水平的建议,旨在从各方面促进基础教育阶段教师的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信息技术应用水平 学科维度 学段维度 培训维度
下载PDF
“三个课堂”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演进历史、战略价值、关系解析与概念框架 被引量:34
8
作者 郑旭东 饶景阳 贾洋洋 《现代教育技术》 CSSCI 2021年第6期14-22,共9页
“三个课堂”是中国教育信息化20年来扎根本土之实践探索的结晶,其演进历史集中展现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中国智慧。文章指出,“三个课堂”的战略价值集中体现在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三通两平台”深化发展... “三个课堂”是中国教育信息化20年来扎根本土之实践探索的结晶,其演进历史集中展现了利用信息技术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的中国智慧。文章指出,“三个课堂”的战略价值集中体现在实现教育公共服务均等化、为“三通两平台”深化发展和网络学习空间创新应用提供战略支撑、推动教育与教学模式创新等方面。文章还提出,当前“三个课堂”应用日益呈现出三位一体、融合发展的趋势,构成了一个耦合发展、良性循环、相互赋能的生态系统——这一生态系统以“互联网+在地化”理念为引领,借助“双师协同”策略,以推进课堂革命为核心,促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递课堂 名师课堂 名校网络课堂 课堂革命 “互联网+在地化”
下载PDF
国外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发展政策与建设运维模式探究 被引量:3
9
作者 曹青林 尉小荣 饶景阳 《中国电化教育》 CSSCI 北大核心 2016年第4期14-20,共7页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重点建设内容之一。该文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需求入手,在总结国外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概况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和项目、教育网络设...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是实现教育信息化的物质基础和先决条件,也是教育信息化进程中重点建设内容之一。该文从我国教育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实际需求入手,在总结国外发达国家教育信息基础设施概况的基础上,从国家政策和项目、教育网络设施、信息化教学环境建设、终端设备、教育管理信息化等方面梳理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的阶段特征,分析国外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推进模式与管理服务机制,以期对我国的教育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提出有益的启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基础设施 运维模式 管理服务机制
下载PDF
智能教育: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 被引量:16
10
作者 吴砥 饶景阳 王美倩 《人工智能》 2019年第3期119-124,共6页
人工智能技术深刻改变了人才培养目标,引发了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治理、实现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基于世界各国智能教育的推进历程,... 人工智能技术深刻改变了人才培养目标,引发了教育教学和教育管理模式的全面创新,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教育质量、优化教育治理、实现终身学习具有重要作用。本文从人工智能时代教育所面临的挑战出发,基于世界各国智能教育的推进历程,探究智能教育的时代内涵和价值特征,试图为我国人工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与发展提供思路、方法及实践方面的借鉴和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教育 人工智能技术 人工智能时代
下载PDF
智能时代的教育变革和应对策略 被引量:2
11
作者 吴砥 饶景阳 王美倩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9年第7期5-7,共3页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必将推动传统教育生态系统发生深刻改变,智能时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以及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取向的变化,将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本文探究智能时代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提出了构建... 人工智能技术的进步必将推动传统教育生态系统发生深刻改变,智能时代学习者的认知特点以及社会对于人才需求取向的变化,将对教育提出新的挑战。本文探究智能时代在教学环境、教学内容、教学评价及教师发展等方面的深刻变革,提出了构建技术赋能的教育环境、开发跨学科的综合性课程、实施智能化的教育教学评价、以人工智能助推教师专业发展的策略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智能 教育变革 应对策略
下载PDF
“互联网+”时代的教育教学创新 被引量:7
12
作者 吴砥 饶景阳 《中小学数字化教学》 2018年第7期23-27,共5页
本文在简要梳理教育信息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了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和未来发展重点,并从教室、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发展六个方面提出"互联网+"教学创新的... 本文在简要梳理教育信息化发展脉络的基础上,归纳了国际教育信息化的发展趋势,分析了教育信息化2.0的背景和未来发展重点,并从教室、教学资源、网络学习空间、教学方法、教学评价和教师发展六个方面提出"互联网+"教学创新的路径走向和趋势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信息化2.0 “互联网+”教学 教育创新
下载PDF
信息化驱动的教育装备创新
13
作者 吴砥 饶景阳 余丽芹 《中小学实验与装备》 2017年第3期4-5,共2页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行业,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从影响教育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支撑教育体制变革的内生变量的重要转型期,传统的工业时代重点培... 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等新兴技术快速发展,渗透到经济社会各个行业,深刻影响人类的生产和生活方式。我们正处于信息技术从影响教育发展的外生变量转化为支撑教育体制变革的内生变量的重要转型期,传统的工业时代重点培养知识型、技能型人才的教育难以适应信息化时代创新型人才培养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新型人才培养 信息化时代 教育装备 教育体制变革 信息技术 技能型人才 人工智能 虚拟现实
下载PDF
合理调整学校布局 促进义务教育普及——以印度拉贾斯坦邦农村地区为例
14
作者 饶景阳 方彤 《世界教育信息》 2013年第10期49-52,66,共5页
为了实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印度拉贾斯坦邦从1992年起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此次学校布局调整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布局标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该地区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解决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进... 为了实现全面普及义务教育的目标,印度拉贾斯坦邦从1992年起在农村地区进行了学校布局调整。此次学校布局调整充分考虑民众的意见,因地制宜地制定布局标准,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绩。该地区的成功经验可为我国解决农村地区学校布局调整进程中出现的问题提供启示和经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印度拉贾斯坦邦 学校布局调整 义务教育普及 农村地区
下载PDF
大规模长周期在线教学对师生信息素养的挑战与提升策略 被引量:84
15
作者 吴砥 余丽芹 +2 位作者 饶景阳 周驰 陈敏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12-17,26,共7页
为应对2020年年初的疫情,教育部发布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重要部署,各地纷纷开展在线教学,力图将不可抗力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文章通过远程访谈调研一线教师和学生开展在线教学的基本形态、典型模式、教学活动及效果等... 为应对2020年年初的疫情,教育部发布延期开学期间"停课不停学"的重要部署,各地纷纷开展在线教学,力图将不可抗力带来的影响降至最低。文章通过远程访谈调研一线教师和学生开展在线教学的基本形态、典型模式、教学活动及效果等,从师生信息素养的视角分析"停课不停学"实践中暴露出的问题。结合研究团队此前对我国师生信息素养的调研测评情况,提出应对大规模长周期在线教学提升师生信息素养的策略:一是构建在线教学支持服务体系,关注薄弱校在线教学开展情况;二是开展线上教师培训,加强协同教研;三是创新在线教学模式,加强师生互动;四是推进家校合作,共建外部支持环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在线教学 信息素养 教育信息化
下载PDF
论具身学习及其设计:基于具身认知的视角 被引量:70
16
作者 郑旭东 王美倩 饶景阳 《电化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25-32,共8页
从具身认知的观点看,学习是基于身体感知的即时性行动和借助技术工具的结构化反思两种认知模式的协调运作。它强调身心统一基础上的实践与经验的互动,主张通过"在行动中反思"和"在反思中实践"来构建个体综合性知识... 从具身认知的观点看,学习是基于身体感知的即时性行动和借助技术工具的结构化反思两种认知模式的协调运作。它强调身心统一基础上的实践与经验的互动,主张通过"在行动中反思"和"在反思中实践"来构建个体综合性知识。在这一过程中,个体对抽象概念的理解涌现于以身体为基础的隐喻和模拟机制,并表现为人与环境相互作用的"感知—行动"循环。因此,具身学习的设计需聚焦于以具身交互促进经验建构,即要促进认知之物理、生理和心理过程的耦合循环,助力学习者身体、心灵和学习环境的彼此建构,而技术在这一过程中扮演着重要角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具身认知 学习设计 反思性实践
下载PDF
教育大数据标准体系研究 被引量:18
17
作者 吴砥 饶景阳 吴晨 《开放教育研究》 CSSCI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期75-82,共8页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教育大数据支撑下的个性化学情诊断、精准化学习干预和精细化校园管理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关注内容。教育大数据是基于特定教育目标,由教学和管理活动产生,并基于教育主题采集到的全量数据。它... 随着大数据技术在教育领域的深入应用,教育大数据支撑下的个性化学情诊断、精准化学习干预和精细化校园管理已成为教育信息化的重点关注内容。教育大数据是基于特定教育目标,由教学和管理活动产生,并基于教育主题采集到的全量数据。它在教育信息化推进过程中,存在教育系统数据互通低效、协同困难和拓展受限等诸多问题。教育大数据的标准化对于解决上述问题具有基础性和引领性作用,对于规范教育信息化相关产业发展也有现实意义。本文梳理了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的相关政策法规,分析了国内外教育大数据相关标准的设计框架,并围绕教育大数据关键技术的现实需求,设计了面向多用户群的教育大数据标准体系,以期为推进我国教育大数据的标准化、规范化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大数据标准 标准体系
下载PDF
教育大数据标准化的思考与建议 被引量:7
18
作者 吴砥 饶景阳 王杨春晓 《计算机教育》 2018年第11期12-15,共4页
梳理国际上教育大数据标准的相关政策和法规,阐述教育大数据标准的研究和应用现状,从知识和资源、学习行为与结果分析、参与者信息等方面提出教育大数据标准基本框架并提出推进我国教育大数据标准化的有关建议。
关键词 教育大数据 标准 大数据政策
下载PDF
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教联体”结构模型、动力机制与构建策略——基于生态系统理论视角 被引量:1
19
作者 饶景阳 傅华强 《教育科学探索》 2023年第6期19-26,共8页
教联体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解析教联体对城乡教育生态带来系统改变和深层变革的理论路径,从构成要素、因子关系、典型特征三个方面构建城乡一体化背景... 教联体是推进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实现城乡基本公共教育服务均等化的重要举措。本文基于生态系统理论的视角,解析教联体对城乡教育生态带来系统改变和深层变革的理论路径,从构成要素、因子关系、典型特征三个方面构建城乡一体化背景下教联体的结构模型,通过需求影响、势差驱动和技术赋能的联动作用分析教联体生态系统的动力机制,为城乡教育协同发展导向下的教联体可持续发展提出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城乡一体化 教联体 生态系统
原文传递
IP作用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意载体设计研究 被引量:7
20
作者 饶景阳 钟蕾 《艺术与设计(理论版)》 2020年第9期94-96,共3页
非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了目前非遗文创市场并不如人所愿,这是因为各个行业对于这方面多有忽视,而非遗传承人自己也仅仅传承了工艺从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IP概念的兴起为非遗文创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两者的... 非遗具有极为丰富的文化内涵,但由于一些原因导致了目前非遗文创市场并不如人所愿,这是因为各个行业对于这方面多有忽视,而非遗传承人自己也仅仅传承了工艺从而忽视了文化的传承。IP概念的兴起为非遗文创市场开辟了一条新的路径,两者的结合能提高非遗文创产品的质量,更利于非遗的传承与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物质文化遗产 IP 文创设计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