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石灰石粉对水泥基材料水化动力学的影响 被引量:19
1
作者 饶美娟 刘数华 +1 位作者 方坤河 宋军伟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6期734-736,741,共4页
利用TONI差分量热仪,测量了石灰石粉掺量分别为0,30%,50%(质量分数,下同)以及粉煤灰掺量为50%的水泥基材料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曲线.运用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K,水化度α,反应级数N等动力学参数,并依此评价了石... 利用TONI差分量热仪,测量了石灰石粉掺量分别为0,30%,50%(质量分数,下同)以及粉煤灰掺量为50%的水泥基材料水化放热速率和水化放热量曲线.运用动力学方法进行分析,得到了反应速率常数K,水化度α,反应级数N等动力学参数,并依此评价了石灰石粉对水泥基材料水化机理和水化过程的影响.结果表明,石灰石粉对水泥基材料的早期水化有促进作用,特别是当石灰石粉掺量为50%时,水化迅速由NG过程向I过程转变,影响尤为明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化动力学 石灰石粉 动力学参数
下载PDF
石灰石粉在水工混凝土中的应用研究综述 被引量:22
2
作者 饶美娟 刘数华 方坤河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0期41-43,共3页
在水工混凝土中应用石灰石粉,是绿色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之一。阐述了在水工混凝土中掺用石灰石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掺入石灰石粉对水工混凝土宏观及微观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掺入石灰石粉后,在配合比设... 在水工混凝土中应用石灰石粉,是绿色混凝土的发展方向之一。阐述了在水工混凝土中掺用石灰石粉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分析了掺入石灰石粉对水工混凝土宏观及微观性能的影响,总结了研究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提出了掺入石灰石粉后,在配合比设计、水泥基材料的水化动力学模型、抵抗接触溶蚀、渗透溶蚀能力、硅灰石膏破坏的影响及作用机理等方面的研究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水工混凝土 微观结构 溶蚀 机理
下载PDF
掺合料对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7
3
作者 饶美娟 刘数华 方坤河 《建筑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7期633-635,共3页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石灰石粉、硅粉、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掺量及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次序为水胶比>石灰石粉掺量>粉煤灰掺量,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和石灰石粉掺量的降低、... 试验采用正交设计方法,研究了石灰石粉、硅粉、粉煤灰等掺合料的掺量及水胶比对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强度的影响,试验结果表明:抗压强度的影响因素次序为水胶比>石灰石粉掺量>粉煤灰掺量,抗压强度随着水胶比和石灰石粉掺量的降低、硅粉掺量的增加而提高;粉煤灰掺量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石灰石粉的掺入对抗压强度的影响较小,在配制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时适量的掺入石灰石粉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超高性能水泥基材料 抗压强度 正交分析
下载PDF
不同掺合料对碱-硅反应的抑制及比较研究 被引量:2
4
作者 饶美娟 方坤河 《混凝土与水泥制品》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17-19,共3页
在掺合料对碱-硅反应的抑制机理基础上,根据不同矿物掺合料对碱-硅反应的抑制试验结果,比较并分析了四种掺合料对碱-硅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硅粉对混凝土碱-硅反应的抑制效果最好,当硅粉掺量为15%时,抑制率可超过90%;粉煤灰和石灰... 在掺合料对碱-硅反应的抑制机理基础上,根据不同矿物掺合料对碱-硅反应的抑制试验结果,比较并分析了四种掺合料对碱-硅反应的抑制效果。结果表明,硅粉对混凝土碱-硅反应的抑制效果最好,当硅粉掺量为15%时,抑制率可超过90%;粉煤灰和石灰石粉的抑制效果次之,而矿渣的抑制效果相对较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凝土 碱-硅反应 抑制 掺合料
下载PDF
含玻璃粉砂浆的ASR风险及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饶美娟 邓灵敏 杨贺菲 《长江科学院院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05-109,共5页
废弃玻璃磨细成粉料后用作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不仅可以控制ASR(alkali-silica reaction,碱-硅反应),而且还能激发其火山灰活性。采用砂浆棒快速法,将玻璃粉代替标准砂用作骨料,研究各种骨料替代率条件下的砂浆棒ASR膨胀率大小。掺量为... 废弃玻璃磨细成粉料后用作混凝土辅助胶凝材料,不仅可以控制ASR(alkali-silica reaction,碱-硅反应),而且还能激发其火山灰活性。采用砂浆棒快速法,将玻璃粉代替标准砂用作骨料,研究各种骨料替代率条件下的砂浆棒ASR膨胀率大小。掺量为50%时,14 d ASR膨胀率最大。将玻璃骨料与标准砂以1∶1比例成型试件,探讨各种玻璃粉细度、掺量、养护温度、龄期条件下对砂浆棒ASR反应的抑制效果,粉磨时间越长,砂浆棒膨胀率呈降低趋势,掺入粉磨1h玻璃粉在相同掺量下对砂浆棒膨胀率的抑制效果最明显。养护温度对砂浆棒早期膨胀率起主导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粉 ASR 掺量 细度 抑制
下载PDF
石灰石粉对水泥早期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1
6
作者 饶美娟 刘数华 方坤河 《粉煤灰》 2010年第1期5-7,共3页
试验采用砂浆试件,分别掺入15%、30%以及50%的石灰石粉,以早期抗折、抗压强度及水化热为研究对象,并以粉煤灰作对比研究石灰石粉对水泥早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掺量为15%时,试件早期抗折、抗压强度均降低非常小,并随着水... 试验采用砂浆试件,分别掺入15%、30%以及50%的石灰石粉,以早期抗折、抗压强度及水化热为研究对象,并以粉煤灰作对比研究石灰石粉对水泥早期性能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石灰石粉掺量为15%时,试件早期抗折、抗压强度均降低非常小,并随着水灰比的增大而加剧;同时,试件早期抗折、抗压强度随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大而降低,与粉煤灰相比相同掺量时石灰石粉对试件早期抗折、抗压强度的降低作用较小。石灰石粉对水泥早期水化有促进作用,选择石灰石粉作为混凝土掺合料是经济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石灰石粉 混凝土早期强度 水化热
下载PDF
蒸养条件下矿粉、粉煤灰对高铁相硅酸盐水泥基材料毛细孔和抗侵蚀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陈波 王伟鱼 +1 位作者 丰雨秋 饶美娟 《硅酸盐通报》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62-169,共8页
为提高蒸养高铁相硅酸盐水泥(HFC)构件的抗侵蚀性能,推进HFC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毛细孔测试、氯离子固化测试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50℃蒸养条件下矿粉(SL)和粉煤灰(FA)对HFC水泥基材料毛细孔结构和抗侵蚀性... 为提高蒸养高铁相硅酸盐水泥(HFC)构件的抗侵蚀性能,推进HFC在海洋工程中的应用,本文通过力学性能测试、毛细孔测试、氯离子固化测试及X射线衍射等手段,研究了50℃蒸养条件下矿粉(SL)和粉煤灰(FA)对HFC水泥基材料毛细孔结构和抗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由于SL具有较高的火山灰反应活性,掺入SL可以提高蒸养HFC砂浆的早期力学性能,同时降低HFC砂浆的28 d毛细孔率。掺入FA显著降低了HFC砂浆的早期力学性能,且后期强度增长缓慢,但FA的“微集料”效应导致HFC砂浆的毛细孔率降低。氯离子固化结果表明,SL促进了水泥对氯离子的物理吸附,而FA促进了水泥对氯离子的化学固化,SL和FA均提高了复合胶凝材料的氯离子结合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相硅酸盐水泥 矿物掺合料 矿粉 粉煤灰 蒸养 毛细孔 氯离子固化
下载PDF
高温蒸养与偏高岭土对高铁相水泥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8
作者 饶美娟 王群超 +1 位作者 杨旺 高宇 《建筑材料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339-345,377,共8页
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分析了高温蒸养和外掺偏高岭土(MK)对高铁相水泥(HFC)宏观和微观性能的影响及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高温蒸养为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加快了水化速率,促进了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与水化硅铝酸钙(C-A-S-H)凝胶... 采用多种测试方法,分析了高温蒸养和外掺偏高岭土(MK)对高铁相水泥(HFC)宏观和微观性能的影响及其演变机制.结果表明:高温蒸养为胶凝材料的水化反应提供了动力,加快了水化速率,促进了水化硅酸钙(C-S-H)凝胶与水化硅铝酸钙(C-A-S-H)凝胶的生成;偏高岭土参与水化,消耗了氢氧化钙,降低了体系碱度,引入更多的Al,促进了C-A-S-H凝胶的生成,改善了HFC孔隙结构,提升了HFC对氯离子的吸附和固化能力;高温蒸养与偏高岭土的耦合作用提高了HFC中C-A-S-H凝胶含量,提升了高铁相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相水泥 偏高岭土 高温蒸养 水化硅铝酸钙
下载PDF
混凝土骨料碱活性及掺粉煤灰抑制效果研究 被引量:13
9
作者 吴定燕 王海峰 饶美娟 《混凝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期69-72,共4页
采用快速砂浆棒(法ASTM1260)对湖北地区某水电工程拟用骨料碱活性及其抑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针对三种不同料源砂石骨料的检测确定,"S2"为碱活性骨料;其它5种骨料14d的膨胀率均介于0.1%~0.2%之间。延长龄期至28d时,除了&qu... 采用快速砂浆棒(法ASTM1260)对湖北地区某水电工程拟用骨料碱活性及其抑制进行了试验研究。试验针对三种不同料源砂石骨料的检测确定,"S2"为碱活性骨料;其它5种骨料14d的膨胀率均介于0.1%~0.2%之间。延长龄期至28d时,除了"G1"的膨胀率为0.184%外,其它5种均超过0.20%,到100d时,G1、G2、G3的膨胀率均超过0.288%,120d龄期时,S1、S2、S3的膨胀率均超过0.326%,说明随着龄期的延长膨胀还在发展。通过掺粉煤灰,对6种骨料的碱活性抑制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当粉煤灰掺量为10%以上时,采用粉煤灰对砂浆棒膨胀进行抑制都具不同程度的效果。对G1、G2当粉煤灰的掺量达到15%时,对S1、S2、S3、G3当粉煤灰的掺量为20%时,对砂浆棒的膨胀均有很好的抑制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快速砂浆棒法 骨料 碱活性 碱-骨料反应
下载PDF
新工科背景下专业课程混合式教学改革创新研究——以海洋与材料课程为例
10
作者 饶美娟 穆朝 +2 位作者 刘云鹏 谢峻林 何峰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3期67-69,共3页
随着国家海洋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引导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培养学生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技术能力迫在眉睫。海洋与材料课程秉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MOOC在线辅导,从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整体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 随着国家海洋大开发战略的逐步推进,引导学生认识海洋,了解海洋,培养学生利用海洋、开发海洋的技术能力迫在眉睫。海洋与材料课程秉持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结合MOOC在线辅导,从思政教育、教学理念、教学整体以及考核方式四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主要目的在于传授前沿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国家海洋战略的进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意识,提高学生自主学习、团队协作、动手操作等方面的能力,继而投身海洋开发建设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混合式教学 课程思政 翻转课堂 海洋与材料
下载PDF
复合侵蚀环境下含石灰石粉砂浆的劣化行为
11
作者 李鑫 胡宁宁 +1 位作者 饶美娟 刘数华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73-76,共4页
为研究混凝土在掺入石灰石粉后的抗复合侵蚀性能,采用不同含量的石灰石粉制备水泥净浆及砂浆试件,将其浸泡在盐酸与硫酸镁复合侵蚀溶液中展开试验。运用p H测试仪测试溶液的p H值变化,并通过强度试验及XRD能谱分析,观测不同侵蚀时间下... 为研究混凝土在掺入石灰石粉后的抗复合侵蚀性能,采用不同含量的石灰石粉制备水泥净浆及砂浆试件,将其浸泡在盐酸与硫酸镁复合侵蚀溶液中展开试验。运用p H测试仪测试溶液的p H值变化,并通过强度试验及XRD能谱分析,观测不同侵蚀时间下水泥砂浆试件强度和侵蚀产物的变化,揭示石灰石粉对水泥砂浆抗盐酸与硫酸镁复合侵蚀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前期侵蚀溶液的p H变化较快,后期较慢;在侵蚀28d之前,砂浆试件的强度呈上升趋势,28 d之后随着石灰石粉掺量的增加,强度呈下降趋势。侵蚀过程中主要表现为酸与氢氧化钙和碳酸钙的反应,镁离子侵蚀并不明显;由于硫酸根离子的存在,侵蚀过程中会生成石膏,可延缓侵蚀进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H值 石灰石粉 硫酸镁 盐酸 复合侵蚀
下载PDF
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岗位实习教学创新改革与探索 被引量:1
12
作者 饶美娟 谢峻林 何峰 《中国大学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22年第12期60-66,共7页
随着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在实践创新和个性化能力方面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岗位实习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起到支撑作用。本文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根据学生... 随着新工科建设理念的提出,在实践创新和个性化能力方面对实践教学提出了新的要求。岗位实习是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实践能力培养体系的关键环节,对培养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和专业素养起到支撑作用。本文结合新工科建设理念,根据学生多样化、个性化发展的实践需求,从创建岗位实习前期MOOC(Massive Open Online Course,慕课)、多阶段全过程跟踪性评价教学模式、“一生一策”个性化培养、教学师资队伍建设和多元化考核评价五个方面进行创新改革探索,形成培养具有专业综合能力的工程应用型人才岗位实习教学新体系,为推动无机非金属材料工程专业在新工科建设中的标杆作用奠定坚实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工程实践能力 新工科 岗位实习 MOOC 个性化培养 多元化考核评价
下载PDF
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体系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朱明 曾浪 饶美娟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136-3140,共5页
为了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提出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体系[C4AF≥18%,C3S≤50%,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分别制备了矿相组成为(18%C4AF,50%C3S)及(20%C4AF,48%C3S)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探讨了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的烧成制度... 为了改善水泥基材料的抗氯离子侵蚀性能,提出高铁低钙硅酸盐水泥体系[C4AF≥18%,C3S≤50%,层状双氢氧化物材料(LDHs)]。分别制备了矿相组成为(18%C4AF,50%C3S)及(20%C4AF,48%C3S)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探讨了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的烧成制度和材料特性;测试了硬化高铁低钙水泥浆体的3、7、28 d抗压强度及28 d氯离子扩散系数,研究了0%~8%掺量的LDHs对高铁低钙水泥体系的力学性能及抗氯离子侵蚀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C4AF含量为20%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比C4AF含量为18%的高铁低钙水泥熟料的结晶度高;掺LDHs的高铁低钙水泥基材料的3 d和7 d强度有所提高,当掺量为2%时强度达到最大;高铁低钙水泥体系通过提高水泥熟料中的铁相含量、降低硅酸三钙含量、引入具有离子固化能力的LDHs,显著改善了其抗氯离子侵蚀性能,当LDHs掺量为4%时,高铁低钙水泥基材料抗氯离子侵蚀能力最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低钙水泥 LDHs材料 氯离子 早期强度
下载PDF
改性粉煤灰对改善高铁相水泥砂浆性能的研究 被引量:1
14
作者 饶美娟 孙子豪 +2 位作者 曾浪 陈志坚 曹禹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9年第6期166-170,210,共6页
为了进一步提升海洋工程中所用水泥基材料的抗海水侵蚀能力,提出在粉煤灰表面接枝憎水性油酸小分子,与一种新型高铁相水泥(C4AF≥18%,C3S≤50%)进行复合,制备改性水泥砂浆以提高砂浆基体的憎水性,从而改善砂浆的抗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 为了进一步提升海洋工程中所用水泥基材料的抗海水侵蚀能力,提出在粉煤灰表面接枝憎水性油酸小分子,与一种新型高铁相水泥(C4AF≥18%,C3S≤50%)进行复合,制备改性水泥砂浆以提高砂浆基体的憎水性,从而改善砂浆的抗渗性能。研究结果表明:①若油酸改性粉煤灰的比例超过3%,水泥砂浆的力学性能会明显降低,但是其抗渗性能得到较大提升。这是由于离子在混凝土中的渗透是以水为介质,利用油酸改性后的粉煤灰在砂浆中均匀分布,使得基体具有良好的憎水性,因此砂浆整体的抗氯离子渗透性能得以提升。②选择蒸汽养护的方式能使高铁相水泥砂浆的早期强度得到提升。这是由于环境温度升高加快了水化反应速率,有利于促进水化反应进程,提高砂浆早期强度,而水化反应加快也会促进氢氧化钙的产生,使粉煤灰的二次火山灰反应提前,因此空白组砂浆的28 d强度较有所提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铁相水泥砂浆 油酸改性粉煤灰 抗渗性 蒸汽养护
下载PDF
Effects of Carbonation and Freeze-thaw Cycles on Microstructure of Concrete 被引量:2
15
作者 饶美娟 LI Mingxia +2 位作者 杨华全 LI Xiang DONG Yun 《Journal of Wuhan University of Technology(Materials Science)》 SCIE EI CAS 2016年第5期1018-1025,共8页
The hydraulic concrete durability under the alternation of freeze-thaw and carbonation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where both the micro part and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inter... The hydraulic concrete durability under the alternation of freeze-thaw and carbonation has been systematically investigated in this work, where both the micro part and the microscopic characteristics of concrete interface were analyzed based on computed tomography(CT) test and scanning electron microscopy(SEM). Average CT numbers of each section, declined at water-cement ratio of 0.35, increased at 0.45, and changed a little at 0.55. The specimen in the absence of fly ash exhibited less types of hydration products and the surface was observed to be a needle-like ettringite, with a relatively dense overall structure. However, with the increase of fly ash content, pores and micro-cracks of specimen structure increased. Hexagonal flake calcium hydroxide, present in the specimen after the first carbonation, was negligible in the test pieces of the first freezethaw where the main hydration products were ettringite and calcium silicate gel. Regular hexagonal plates of calcium hydroxide exhibit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pecimen in which charring first occurred but calcium hydroxide rarely existed in the interior of the specimen in which freeze-thaw first occurre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苍蝇灰 碳化 结冰融化 联合效果 CT
原文传递
中低热水泥混凝土抗冲耐磨及抗裂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6
作者 余舟 王磊 +1 位作者 杨华全 饶美娟 《人民长江》 北大核心 2018年第A02期238-242,共5页
随着中低热水泥在水电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对其综合性能展开研究很有必要。以低热和中热水泥为胶凝材料,对掺PVA、硅粉及粉煤灰的混凝土抗冲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强度等级条件下,对于采用长龄期设计的混凝土,低热水泥混凝... 随着中低热水泥在水电工程中应用日益广泛,对其综合性能展开研究很有必要。以低热和中热水泥为胶凝材料,对掺PVA、硅粉及粉煤灰的混凝土抗冲磨性能进行了研究。试验结果表明,同强度等级条件下,对于采用长龄期设计的混凝土,低热水泥混凝土和中热水泥混凝土抗冲磨强度相当;采用28d设计龄期的混凝土,低热水泥混凝土抗冲磨强度稍低,但其自生体积变形对于混凝土抗裂性能更加有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热水泥 混凝土 抗冲耐磨 抗裂 PVA
下载PDF
《胶凝材料》课程教学创新探索
17
作者 饶美娟 穆朝 +1 位作者 谢峻林 刘云鹏 《海外文摘》 2021年第12期0070-0071,共2页
教育部“双万”计划的推行,促进了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创新变革。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胶凝材料》课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思政教育等主要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改革,主要目的在于传授前沿科学知识,使学生... 教育部“双万”计划的推行,促进了高校教师在课程教学上的创新变革。无机非金属材料专业《胶凝材料》课程秉持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理念,从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及思政教育等主要方面进行教学创新改革,主要目的在于传授前沿科学知识,使学生了解国家一带一路、海洋大开发的进展,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爱国意识。通过一系列的教学经验及反思,我们意识到《胶凝材料》在传授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两方面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具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凝材料 教学创新 思政教育
下载PDF
基于TSTM的混凝土早龄期抗裂性研究
18
作者 余舟 杨华全 +1 位作者 石妍 饶美娟 《混凝土》 CAS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40-42,51,共4页
通过温度应力试验机(TSTM),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HF-粉煤灰混凝土、硅粉-粉煤灰混凝土、PVA-硅粉-粉煤灰混凝土等不同类型混凝土的早龄期抗裂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的开裂温度最低为9.4℃,其次为低热水泥PVA硅粉粉煤灰混凝土(12.... 通过温度应力试验机(TSTM),研究了粉煤灰混凝土、HF-粉煤灰混凝土、硅粉-粉煤灰混凝土、PVA-硅粉-粉煤灰混凝土等不同类型混凝土的早龄期抗裂性,试验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的开裂温度最低为9.4℃,其次为低热水泥PVA硅粉粉煤灰混凝土(12.9℃)和中热水泥PVA硅粉粉煤灰混凝土(13.8℃),HF-粉煤灰混凝土(17.0℃)和硅粉-粉煤灰混凝土(23.1℃)的开裂温度较高。研究成果为有抗裂要求的混凝土配合比设计中掺合料的选择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温度应力 早龄期 抗裂 混凝土
下载PDF
支撑重大工程建设 设计建筑绿色未来——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分论坛侧记 被引量:2
19
作者 胡传林 饶美娟 《中国材料进展》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946-947,共2页
2019年9月26日,"2019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分论坛"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胡曙光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欧阳世翕教授、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以及中国建筑材料科... 2019年9月26日,"2019新材料国际发展趋势高层论坛——绿色与功能建筑材料分论坛"在武汉国际会议中心顺利召开。会议由武汉理工大学胡曙光教授、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欧阳世翕教授、东南大学缪昌文院士以及中国建筑材料科学研究总院姚燕教授担任主席。与会的19位报告人分别从混凝土耐久性、改性水泥基材料、固废资源化以及水泥基材料碳酸化等方面进行了探讨与交流,对现代建筑材料绿色与功能化进行了充分的解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发展趋势 国际会议中心 建筑材料 重大工程建设 武汉理工大学 碳酸化 绿色未来 水泥基材料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