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7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RISPR-Cas系统在病原核酸检测中的研究进展
1
作者 杜瑶 高宏丹 +4 位作者 刘家坤 刘孝荣 邢志浩 张涛 马东礼 《合成生物学》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02-216,共15页
CRISPR-Cas系统作为原核生物获得性免疫系统,由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构成,因其识别和切割特定DNA或RNA序... CRISPR-Cas系统作为原核生物获得性免疫系统,由簇状规则间隔短回文重复序列(clustered regularly interspaced short palindromic repeats,CRISPR)和CRISPR相关蛋白(CRISPR-associated proteins,Cas)构成,因其识别和切割特定DNA或RNA序列,而成为分子诊断领域研究的热点。研究人员利用Cas蛋白(Cas12、Cas13、Cas14、Cas3等)结合信号放大和转化技术(荧光法、电位法、比色法、侧向流动技术等),开发了许多高灵敏度、高特异性、低成本的诊断平台,为病原核酸检测提供了新途径。本文介绍了CRISPR-Cas系统的生物学机制及分类,总结现有的基于Cas蛋白反式切割活性开发的病原核酸检测技术,描述其特点、功能和应用场景,并对该系统的未来应用前景进行展望,期望CRISPR-Cas系统成为包括核酸检测在内的多靶标的理想检测平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ISPR-Cas系统 Cas12和Cas13 病原体 核酸检测 生物传感
下载PDF
榄香烯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4
2
作者 马东礼 肖家祁 +3 位作者 童善庆 胡宝瑜 侍庆 胡烈薇 《上海第二医科大学学报》 CSCD 2000年第6期484-487,共4页
目的从 8种抗病毒、抗肿瘤药物中筛选出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药物 ,并对其抗肿瘤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应用相差显微镜、电镜和流式细胞仪等检测手段 ,证实HeLa细胞凋亡 ,并对凋亡的HeLa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榄香烯阻滞HeLa细胞在G2... 目的从 8种抗病毒、抗肿瘤药物中筛选出诱导HeLa细胞凋亡的药物 ,并对其抗肿瘤机理进行探讨。方法应用相差显微镜、电镜和流式细胞仪等检测手段 ,证实HeLa细胞凋亡 ,并对凋亡的HeLa细胞周期变化进行分析。 结果榄香烯阻滞HeLa细胞在G2 /M期 ,降低HeLa细胞分裂能力 ,抑制其增殖 ;榄香烯抗肿瘤作用存在明显的阈值 ,即达到某一有效剂量 ,就可发挥强烈的抗肿瘤作用。 结论榄香烯是一种有效的诱导细胞凋亡的药物 ,对指导临床药物治疗宫颈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榄香稀 凋亡 宫颈癌 HeLe 细胞凋亡 实验研究
下载PDF
榄香烯对HeLa细胞端粒酶催化亚单位基因表达的作用 被引量:14
3
作者 马东礼 童善庆 +1 位作者 肖家祁 吴建和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1年第1期9-13,共5页
目的 :探讨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 ,人乳头瘤病毒 18型E6 (HPV18 E6 )基因、p5 3基因、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表达的变化 ,为临床诊断、治疗宫颈癌提供新思路。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电镜证实细胞凋亡 ;用PCR和RT PCR方法研究HPV18 E... 目的 :探讨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 ,人乳头瘤病毒 18型E6 (HPV18 E6 )基因、p5 3基因、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hTERT)基因表达的变化 ,为临床诊断、治疗宫颈癌提供新思路。方法 :用流式细胞仪、电镜证实细胞凋亡 ;用PCR和RT PCR方法研究HPV18 E6基因、p5 3基因、hTERT基因表达在细胞凋亡过程中的变化及相互关系。结果 :在榄香烯作用下 ,HPV18 E6基因、p5 3基因表达没有变化 ,但hTERT基因表达受到抑制。结论 :榄香烯诱导HeLa细胞凋亡过程中 ,hTERT基因表达受到明显抑制 ,对于耐药性肿瘤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端粒酶催化亚单位 人乳头瘤病毒E6 榄香烯 HELA细胞 基因表达 宫颈癌
下载PDF
深圳地区3~6周岁健康儿童11项干式化学检测指标参考区间的建立 被引量:5
4
作者 马东礼 曹科 +2 位作者 蔡德丰 罗小娟 肖丽霞 《临床检验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7-228,共2页
目的建立深圳地区3~6周岁健康儿童VITROS 350分析仪11个干式化学项目的参考区间,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方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募集3~6周岁儿童,经健康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筛查,筛选出健康儿童391名(男208名,女183名)为... 目的建立深圳地区3~6周岁健康儿童VITROS 350分析仪11个干式化学项目的参考区间,更好地为临床诊断和治疗服务。方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募集3~6周岁儿童,经健康问卷调查、体格检查和实验室筛查,筛选出健康儿童391名(男208名,女183名)为研究对象,取空腹静脉血,用VITROS 350干式化学分析仪检测11项生化项目。结果本地区不同性别3~6周岁健康儿童血清UA、Urea、Cr、TP、Alb、AST、ALT、ALP、GGT、LDH结果无显著性差异,参考区间分别为170~380μmol/L、2.7~7.3 mmol/L、28~49μmol/L、65~81 g/L、41~51 g/L、24~42 U/L、16~36 U/L、139~326 U/L、5~15 U/L、479~773 U/L;血清CK参考区间男童为49~200 U/L,女童为43~160 U/L。结论建立了本地区3~6周岁健康儿童11种干式化学项目的参考区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圳地区 健康儿童 干式化学分析 参考区间
下载PDF
深圳市学龄前儿童血清K^+、Na^+、Cl^-、TCa、TCO_2、FBG、CRP干化学法测定参考区间调查 被引量:2
5
作者 马东礼 曹科 +3 位作者 李宝 杨庆斌 肖丽霞 罗小娟 《重庆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8期848-850,共3页
目的:调查深圳市学龄前期(3~6周岁)健康儿童干化学法血清钾离子(kalium ion,K+)、钠离子(natrium ion,Na+)、氯离子(chlorine ion,Cl-)、总钙(total calcium,TCa)、总二氧化碳(total carbon dioxide,TCO2)、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 目的:调查深圳市学龄前期(3~6周岁)健康儿童干化学法血清钾离子(kalium ion,K+)、钠离子(natrium ion,Na+)、氯离子(chlorine ion,Cl-)、总钙(total calcium,TCa)、总二氧化碳(total carbon dioxide,TCO2)、空腹血糖(fasting blood glucose,FBG)、C-反应蛋白(C-reactive protein,CRP)的参考区间。方法:通过随机分层抽样选取3~6周岁体检儿童,筛选出839名健康儿童抽取静脉血,用美国强生VITROS 350干式化学分析仪进行检测并分析结果。结果:本市学龄前期健康儿童K+、Na+、Cl-、TCa、TCO2、FBG、CRP的参考区间分别为3.8~4.9、136~146、102~110、2.29~2.63、20~28、4.0~6.1 mmol/L、0~7 mg/L。结论:建立起本地区学龄前期健康儿童干化学法血清K+、Na+、Cl-、TCa、TCO2、FBG、CRP项目的参考区间,可为本地区儿童相关疾病的诊疗提供更准确的实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解质 空腹血糖 C-反应蛋白 干化学法 参考区间
下载PDF
两种降钙素原检测方法的比对试验及偏倚估计 被引量:2
6
作者 马东礼 曹科 +2 位作者 黄宝兴 刘孝荣 王丹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6年第7期972-974,共3页
目的比较SNIBE PCT检测和VIDAS Brahms PCT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估计SNIBE PCT检测结果在检测阈值处的偏倚,从而评价SNIBE PCT检测结果能否用于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控。方法收集107例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患者血清标本,同一份... 目的比较SNIBE PCT检测和VIDAS Brahms PCT检测结果之间的相关性和一致性,估计SNIBE PCT检测结果在检测阈值处的偏倚,从而评价SNIBE PCT检测结果能否用于临床诊断及疗效监控。方法收集107例就诊于深圳市儿童医院的患者血清标本,同一份患者的标本同时在SNIBE仪器和VIDAS仪器上检测。采用SPSS19.0统计软件计算相关系数r,回归方程Y=aX+b,对方程进行F检验,对方程系数进行t检验。结果经过计算r=0.995〉0.975,显著性检验结果显示,两种方法学显著相关。回归方程Y=0.969 X-0.075,F检验显示回归方程差异显著;对回归方程的两个系数进行t检验显示,截距差异无显著性而斜率的差异显著,说明两种方法存在一定的比例误差。PCT在检测阈值0.25、0.5μg/L处的预期偏倚分别为0.083、0.091μg/L,偏倚百分比分别为33.2%、18.1%。经过计算,偏倚小于5%的最低浓度为3.95μg/L。结论两种方法检测结果具有显著的相关性。回归方程差异显著,但二者存在一定的比例误差。SNIBE PCT在3.95~100.00μg/L范围内偏倚小于5%,可以用于临床疗效监控,但需要重新评价SNIBE PCT检测阈值及检测低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降钙素原 偏倚 检测阈值 检测低限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感染与性别和年龄关系的试验探讨 被引量:8
7
作者 马东礼 孙丽芳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7年第12期1177-1178,共2页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13C呼气试验(13C-UBT)、消化道内镜活组织培养筛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按照性别分组,经年龄标化后,判定感染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785例女性患者HP阳性367例(46.8%),720例男性患者HP... 目的探讨幽门螺杆菌(HP)感染是否存在性别差异。方法13C呼气试验(13C-UBT)、消化道内镜活组织培养筛选幽门螺杆菌阳性患者,按照性别分组,经年龄标化后,判定感染是否存在性别差异。结果785例女性患者HP阳性367例(46.8%),720例男性患者HP阳性253例(35.1%)。女性δ基线以上的值(DOB)均值为20.3±14.1;男性DOB均值为15.5±11.6。男女DOB均值差异的t检验P<0.05,在α=0.05水平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儿童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成人,随着年龄的增加呈下降趋势;女性的HP感染率显著高于男性,HP载量也显著高于男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13^C呼气试验 组织培养
下载PDF
肠道病毒71型致病机制及检测方法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马东礼 刘必忱 钟山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7年第22期3159-3161,共3页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受EV71病毒感染的患者因免疫反应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症状,主要为手、足、口、咽峡等处疱疹和发热、皮疹等轻微症状,但部分婴幼儿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心肌炎等,严... 肠道病毒71型(EV71)是引起婴幼儿手足口病的主要病原体之一[1]。受EV71病毒感染的患者因免疫反应不同会有不同的表现症状,主要为手、足、口、咽峡等处疱疹和发热、皮疹等轻微症状,但部分婴幼儿可能出现中枢神经系统感染及心肌炎等,严重威胁到婴幼儿的健康。因此对EV71致病机制和早期检测的研究十分必要。目前,学者们对EV71的发病机制有一定的认识,但仍然需要进一步探索。EV71感染检测的主要途径有分子生物学检测和血清学检测,各具特色。本文主要对EV71的致病机制和检测方法研究进展作一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病毒71型 手足口病 致病
下载PDF
儿童白血病分子标志物研究进展 被引量:2
9
作者 马东礼 陈虹宇 +3 位作者 曹科 张霞 黄娟 钟山 《癌症进展》 2014年第6期551-555,共5页
儿童白血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明了。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改变,其中有些分子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白血病的分子标志物。分子标志物是反映细胞生物学状态的指示成分,可以用来客观地测量... 儿童白血病种类繁多,发病机制复杂,病因至今仍未完全明了。在白血病发生发展过程中,存在多种基因和蛋白质水平的改变,其中有些分子有重要意义,可作为白血病的分子标志物。分子标志物是反映细胞生物学状态的指示成分,可以用来客观地测量和评价正常和异常的生物学过程,以及机体对各种治疗措施的药理学反应。检测这些标志物将有助于白血病的鉴别诊断、治疗指导、疗效评价和预测复发等。本文对近年来发现的一些较为重要的儿童白血病分子标志物及其研究进展做如下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血病 分子标志物 检测方法 靶向治疗
下载PDF
血铅检测实验条件规范化的探索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东礼 黄宝兴 +1 位作者 陈虹宇 王荣君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08年第5期603-604,共2页
目的:建立规范化的血铅检测实验条件。方法:血铅浓度的检测采用钨舟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按照NCCLS及卫生部血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不精密度、不准确度、方法检测线、定量检测线、可报告范围、交叉污染率等性能评价。结果:血铅... 目的:建立规范化的血铅检测实验条件。方法:血铅浓度的检测采用钨舟无焰原子吸收光谱法。按照NCCLS及卫生部血铅检测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不精密度、不准确度、方法检测线、定量检测线、可报告范围、交叉污染率等性能评价。结果:血铅含量与吸光度值的相关系数r=0.999 9(t=103.06,P〈0.01),不精密度、不准确度、方法检测线、定量检测线符合要求,血铅浓度在〈298μg/L的范围内可准确报告定量结果,平均交叉污染率为0.378%~0.394%。结论:建立的实验条件稳定、可重复,具有临床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诊断 实验室 规范化
下载PDF
儿童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检测参考范围的建立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东礼 吴跃萍 孙丽芳 《检验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263-265,共3页
目的建立儿童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抗原浓度检测的临界值。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75名正常对照者[分别按年龄(≤3岁、4-6岁、7-9岁和〉9岁)和性别(男、女)分组]及5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儿G6PI抗原... 目的建立儿童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G6PI)抗原浓度检测的临界值。方法采用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检测775名正常对照者[分别按年龄(≤3岁、4-6岁、7-9岁和〉9岁)和性别(男、女)分组]及53例类风湿关节炎(RA)患儿G6PI抗原浓度。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ROC)曲线确定G6PI的临界值。结果≤3岁、4-6岁、7-9岁和(9岁正常对照者G6PI抗原浓度分别为0.126±0.069、0.127±0.079、0.129±0.072和(0.126±0.072)mg/L,各组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以性别分组,男、女G6PI抗原浓度分别为0.124±0.089和(0.123±0.065)mg/L,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RA组G6PI抗原浓度[(0.517±0.298)mg/L]显著高于正常对照组[(0.127±0.073)mg/L,P=0.00]。当临界值在0.27 mg/L时,G6PI抗原用于RA诊断的特异性为95.1%,敏感性为79.2%;当临界值在0.32 mg/L时,其特异性为96.2%,敏感性为65.4%。结论深圳地区儿童G6PI抗原检测当临界值在0.27和0.32 mg/L时,具有较好的诊断符合率,且无年龄、性别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抗原 固相酶联免疫吸附试验 临界值
下载PDF
Celline1000高效快速生产单克隆抗体 被引量:1
12
作者 马东礼 陈和平 张雄民 《中国输血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期28-29,共2页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杂交瘤技术 异种蛋白 Celline1000
下载PDF
C-反应蛋白仪的性能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东礼 杨方华 《现代预防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3期2480-2481,共2页
[目的]评价国产C-反应蛋白仪能否应用于临床。[方法]根据CLSI方法学评价的要求,对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功能灵敏度、可报告范围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批内、天间重复变异系数分别小于允许误差的1/4、1/3,具有较... [目的]评价国产C-反应蛋白仪能否应用于临床。[方法]根据CLSI方法学评价的要求,对不精密度、不准确度、功能灵敏度、可报告范围等进行综合评价,并对有关数据统计分析。[结果]批内、天间重复变异系数分别小于允许误差的1/4、1/3,具有较好的精密度;C-反应蛋白在160mg/L以下时准确度能够满足临床要求;功能灵敏度浓度1.28mg/L;CRP可报告范围小于160mg/L。[结论]本实验室性能评价的部分数据与厂商承诺的性能指标有差异,但可以在儿童医院投入临床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反应蛋白 性能评价 美国临床实验室标准化委员会
下载PDF
细胞凋亡与白血病化疗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东礼 《国外医学(肿瘤学分册)》 北大核心 1998年第4期246-247,共2页
随着药理学、药代动力学和化学合成工业的发展,化疗在癌症治疗中的作用日益明显。大量研究证明,在易感的癌细胞中,化疗药物主要通过诱导凋亡的细胞死亡而起作用。本文拟对白血病化疗的最新治疗手段及分子机制进行综述。
关键词 白血病 药物疗法 细胞凋亡
下载PDF
单克隆抗体生产技术的现状与前景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东礼 刘达庄 《国外医学(预防.诊断.治疗用生物制品分册)》 2001年第1期16-19,共4页
自从 Ko¨ hler和 Milstein于 1975年发明杂交瘤技术以来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研究 ,临床诊断治疗及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随着机械化工、计算机学科的发展 ,单克降抗体(m Ab)的生产技术日益丰富。本文对体内外生产 m Ab的... 自从 Ko¨ hler和 Milstein于 1975年发明杂交瘤技术以来 ,该技术已广泛应用于医学基础研究 ,临床诊断治疗及其他科学领域的研究。随着机械化工、计算机学科的发展 ,单克降抗体(m Ab)的生产技术日益丰富。本文对体内外生产 m Ab的技术及其优缺点作一综述 ,力图展示近年来 m Ab技术的最新动态及发展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酶母人工染色体 基因重组 抗体 生产技术
下载PDF
感染性阴道疾病3种病原体单克隆抗体的制备
16
作者 马东礼 王红梅 马岚 《国际检验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7期1964-1966,共3页
目的研发感染性阴道疾病(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分析感染性阴道疾病病原体的基因谱,扩增特异蛋白的基因序列,基因工程重组抗原AP33,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得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 目的研发感染性阴道疾病(细菌性阴道炎、滴虫性阴道炎和霉菌性阴道炎)的特异性单克隆抗体。方法分析感染性阴道疾病病原体的基因谱,扩增特异蛋白的基因序列,基因工程重组抗原AP33,免疫Balb/c小鼠,运用杂交瘤技术得到特异性单克隆抗体;采用间接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抗血清效价测定及抗体的亚类及轻链型鉴定;采用BCA法、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法分析纯品抗体的蛋白浓度、纯度和相对分子质量。结果杂交瘤细胞株产生的单克隆抗体纯度均达到了90%以上,抗体浓度2.41~5.68mg/mL,抗体效价在1∶105~1∶107之间;抗体类别均为IgG1,κ型。结论本研究获得了3种感染性阴道疾病纯度高、特异性强的单克隆抗体,将为药理学、诊断学及相关学科提供研究材料,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和巨大的经济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加德纳菌 滴虫性阴道炎 霉菌性阴道炎
下载PDF
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痰涂片与痰培养结果一致性研究 被引量:15
17
作者 张艳 王红梅 +3 位作者 蒋元琴 陈虹宇 赵瑞珍 马东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9期614-618,共5页
目的比较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痰涂片与痰培养结果,了解痰涂片的实验室诊断价值,同时对痰培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3—5月某院915份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合格痰标本,涂片后进行革兰染色,... 目的比较儿童下呼吸道感染痰涂片与痰培养结果,了解痰涂片的实验室诊断价值,同时对痰培养感染病原菌的分布及耐药性进行分析,以指导临床合理用药。方法收集2014年3—5月某院915份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儿的合格痰标本,涂片后进行革兰染色,同时对痰标本进行细菌培养、鉴定及药敏试验,将革兰染色镜检结果与培养结果进行比较。结果痰涂片与痰培养结果总体符合率为67.43%(617份),痰培养阳性率为65.90%(603份);分离病原菌730株,其中居前3位者分别是副流感嗜血杆菌(36.17%)、肺炎链球菌(24.38%)、卡他莫拉菌(13.29%)。产β-内酰胺酶率:副流感嗜血杆菌、流感嗜血杆菌、卡他莫拉菌分别为44.70%(118/264)、45.83%(11/24)、93.81%(91/97)。肺炎链球菌对大多数抗菌药物较敏感,对红霉素、四环素、复方磺胺甲口恶唑耐药率高,未发现对万古霉素、利奈唑胺、莫西沙星耐药的菌株。结论痰涂片具有一定的实验室诊断价值,痰培养同时应做涂片革兰染色,临床医生可根据常见病原菌的药敏结果合理用药,减少耐药菌的产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痰涂片 痰培养 儿童 病原菌 抗药性 微生物
下载PDF
1693例难治性肺炎患儿支气管肺泡灌洗液病原体培养分析 被引量:12
18
作者 黄宝兴 邓继岿 +5 位作者 王红梅 张艳 赵瑞珍 陈虹宇 王和平 马东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6期379-382,共4页
目的了解儿童难治性肺炎患儿感染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8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肺炎住院患儿行支气管镜术,并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病原体培养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共纳入1 693例难治性肺炎患儿,... 目的了解儿童难治性肺炎患儿感染的病原体及其耐药情况。方法对深圳市儿童医院2008年5月—2014年12月收治的难治性肺炎住院患儿行支气管镜术,并对支气管肺泡灌洗液(BALF)进行病原体培养及耐药性检测。结果共纳入1 693例难治性肺炎患儿,226例患儿BALF标本培养病原体273株,革兰阳性菌占38.10%(104/273),其中肺炎链球菌71株、金黄色葡萄球菌23株;革兰阴性菌占58.24%(159/273),包括副流感嗜血杆菌44株,肺炎克雷伯菌28株,大肠埃希菌19株,铜绿假单胞菌17株;检出真菌10株,其中8株为白假丝酵母菌。肺炎链球菌对喹诺酮类、头孢曲松和头孢噻肟敏感性较高。耐甲氧西林金黄色葡萄球菌(MRSA)占金黄色葡萄球菌的26.32%。副流感嗜血杆菌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32.72%,肺炎克雷伯菌中产β-内酰胺酶的菌株占62.96%。结论难治性肺炎患儿病原体主要为肺炎链球菌、副流感嗜血杆菌等,经验性治疗应重点覆盖上述病原体,疗效不佳时应考虑耐药可能,并及时根据培养和药敏结果进行目标性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支气管肺泡灌洗液 支气管镜 难治性肺炎 抗药性 微生物 病原学
下载PDF
2010—2013年新生儿感染性肺炎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性分析 被引量:14
19
作者 王红梅 蒋元琴 +3 位作者 黄宝兴 赵瑞珍 陈虹宇 马东礼 《中国感染控制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11-414,共4页
目的分析某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离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新生儿科及儿科重症监护室送检的新生儿痰液和气管插管末端采样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体3 278株,其中... 目的分析某院新生儿感染性肺炎分离的病原体分布及耐药情况。方法对2010年1月—2013年12月该院新生儿科及儿科重症监护室送检的新生儿痰液和气管插管末端采样标本进行培养,对分离菌株进行鉴定和药敏试验。结果共检出病原体3 278株,其中革兰阳性菌1 391株(42.43%),革兰阴性菌1 884株(57.47%),真菌3株(0.09%)。病原体中居前5位的是金黄色葡萄球菌、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表皮葡萄球菌和溶血葡萄球菌,分别占22.82%、20.01%、17.33%、6.96%和4.94%。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的超广谱β-内酰胺酶检出率分别为66.46%、66.55%。药敏结果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和大肠埃希菌对哌拉西林/他唑巴坦、头孢吡肟和头孢替坦较敏感(敏感率>84%),金黄色葡萄球菌和表皮葡萄球菌对氨苄西林/舒巴坦、磷霉素和利奈唑胺敏感率达100%。结论对新生儿感染性肺炎进行病原体监测,有助于了解新生儿感染病原体的流行趋势及耐药特点,以便合理用药,治疗新生儿感染性肺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肺炎 病原体 抗药性 微生物 抗菌药物
下载PDF
超敏C-反应蛋白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在儿科感染性疾病中的研究 被引量:20
20
作者 吴跃平 王丹 +3 位作者 黄娟 刘伟 杨庆斌 马东礼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15年第11期1535-1537,共3页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儿科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其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该院儿科病毒感染者120例(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者120例(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者120例(健康对照组)的hs-CRP和SAA值... 目的探讨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及血清淀粉样蛋白A(SAA)在儿科病毒感染、细菌感染及其鉴别诊断的临床价值。方法检测该院儿科病毒感染者120例(病毒感染组)、细菌感染者120例(细菌感染组)、健康对照者120例(健康对照组)的hs-CRP和SAA值,分析两者与各感染组间的关系,采用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ROC)比较其诊断价值。结果细菌感染组患者hs-CRP和SAA水平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病毒感染组患者hs-CRP和SAA水平也均高于健康对照组,差异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hs-CRP和SAA水平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细菌感染组hs-CRP、SAA 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960、0.948,病毒感染组分别为0.722、0.745,鉴别2组患者ROC曲线下面积分别为0.866、0.816。结论hs-CRP和SAA鉴别诊断病毒及细菌感染具有一定的准确性,且hs-CRP略优于SA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血清淀粉样蛋白A ROC曲线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