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伯英驳中医消亡论:中医是优质的生态医学
1
作者 马伯英 《中医药国际参考》 2006年第12期13-18,共6页
近来,国内掀起了“取消中医药”之论,据说网上签名支持者已近2万人。始作俑者振振有词,以“废除中医口号已提出120年”,“中医不科学”等为进攻武器,对中医药发出了剿灭令。
关键词 中医药 生态医学 中医消亡论 马伯英
下载PDF
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 被引量:1
2
作者 张青龙 郑晓红 +1 位作者 王银泉 马伯英 《医学与哲学(A)》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84-87,共4页
近现代中医之争的核心是道、气、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性问题。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渊源,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揭示出道、气、阴阳、五行的原始内涵。道为古代宇宙生成论,气为古代对宇宙中基本物质的认识... 近现代中医之争的核心是道、气、阴阳、五行理论的科学性问题。通过系统地梳理中医基础理论的发展渊源,对中医基础理论的原始研究对象进行分析,揭示出道、气、阴阳、五行的原始内涵。道为古代宇宙生成论,气为古代对宇宙中基本物质的认识,二者代表古人对自然的根本性观点。阴阳是对日月运动、气候物候变化规律的概括。五行最初为五季,为天文历法概念。道、气、阴阳、五行综合反映了古代天文和气候变化规律,具有扎实的古代自然科学基础。中医基础理论的科学内涵对中医现代化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理论 阴阳 五行
下载PDF
《黄帝内经》自然观浅议 被引量:3
3
作者 张青龙 郑晓红 马伯英 《中医药导报》 2016年第9期9-13,共5页
《黄帝内经》对大自然的认识,构成了《内经》的自然观。本文以古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探讨了中医的宇宙观、天文观和"天人相应"整体观。我们构建了《内经》中的宇宙空间结构,模拟了天球模型,确立了"气一元论"观念,建立... 《黄帝内经》对大自然的认识,构成了《内经》的自然观。本文以古代自然科学为基础,探讨了中医的宇宙观、天文观和"天人相应"整体观。我们构建了《内经》中的宇宙空间结构,模拟了天球模型,确立了"气一元论"观念,建立了"天人一合"与"天人同道"的整体观,体现了中医的自然科学性与逻辑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然观 黄帝内经 阴阳 五行 天人相应
下载PDF
中医理论与方法的新思维--中医“虚拟”“气化”较之西医“质测”“实体”(上) 被引量:2
4
作者 马伯英 严暄暄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8期1-4,13,共5页
从中医理论形成的原点出发探讨中西医理论的本质区别。中医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生命活体及其功能作用;其方法论主体是朴素系统论的宏观观察对全生态的天地人关系和机体内部各种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做出总结。事物本质具有物质根据和运... 从中医理论形成的原点出发探讨中西医理论的本质区别。中医理论研究的对象是生命活体及其功能作用;其方法论主体是朴素系统论的宏观观察对全生态的天地人关系和机体内部各种器官之间的联系及其规律做出总结。事物本质具有物质根据和运动联系的规律两个方面。现代西医注重于寻找物质依据,即"质测";而中医理论以功能活动的"气化"形态来说明联系的规律。前者是有形物质与功能"一对一"的因果链;后者是无形的物质载体在运动过程中显现的效应联系。后者的思考路线与当代"虚拟"的概念比较接近。无形的物质在运动联系中产生的巨大效能,并各有其规律,值得我们深思。一种看不见的、不能质测的实体,是此种效能背后无形的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质测 虚拟的联系 无形的实体 中西医理论 比较研究 系统论方法
下载PDF
中医理论与方法的新思维——中医“虚拟”“气化”较之西医“质测”“实体”(下) 被引量:1
5
作者 马伯英 严暄暄 《中医药导报》 2017年第9期6-9,共4页
探讨"联系—关系""虚拟"如何演绎构成中医基础理论,从理论构成方法上深入揭示中西医差异。"气"是中医理论虚拟出来的无形的实体,但它不是一对一因果链含义上的实体,而是在各种时段、部位发生的"联系... 探讨"联系—关系""虚拟"如何演绎构成中医基础理论,从理论构成方法上深入揭示中西医差异。"气"是中医理论虚拟出来的无形的实体,但它不是一对一因果链含义上的实体,而是在各种时段、部位发生的"联系"或"关系"的"中介","气"实质上是一个虚拟结构的沟通工具。"气化"代表一切变化、运动、联系的过程,变"无形"为"有形"。"气化"是中医学的根本原理,但因它是虚拟的,故又是无法"质测"的。"虚拟"是一种认识客体、总结规律的方法,中医学理论的基础在于对天地人和人体内部器官之间的联系规律的揭示。中医的思维特点是"综合思维""系统思维",将所有相关的联系(关系)加在一起考虑,依托"气"和"气化"的虚拟方法操作并实施。"气"和"气化"代表的"联系""关系"的"集合体",或者可称为"模式",是综合、系统的关系——联系的规律模式。这些规律和模式,是反映了事物那些无法"质测"的本质方面的。所以,"气化"与"质测"是中西医理论差别的渊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化 质测 虚拟的联系 无形的实体 中西医理论 比较研究 系统论方法
下载PDF
海外(英国)中医教学的特点和瓶颈浅析 被引量:17
6
作者 马伯英 《天津中医药》 CAS 2012年第3期295-298,共4页
中医走出国门,一大批中医师在海外行医是中医全球化的重要契机。中医(包括针灸)院校在海外也迅速相继开办起来。以英国为例,探讨了中医海外教学的历程、特点、存在问题。其中特别指出,中医教学的瓶颈是临床教学不足,毕业学生临床实际操... 中医走出国门,一大批中医师在海外行医是中医全球化的重要契机。中医(包括针灸)院校在海外也迅速相继开办起来。以英国为例,探讨了中医海外教学的历程、特点、存在问题。其中特别指出,中医教学的瓶颈是临床教学不足,毕业学生临床实际操作水平较差,以至于不能独立行医。让海外学生多到中国实习,增加临床经验,提高临床技能,是一个值得重点考虑的改进途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外中医 中医教学 教学特点
下载PDF
医学文化人类学引论 被引量:12
7
作者 马伯英 《医学与哲学》 1990年第7期5-7,共3页
本文旨在将国外盛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引入到中国医学的历史和现代的研究中来,首先在医学与哲学的研究阵地中,争取获得第一批成果。文中就人类学与哲学、医学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等概念及内涵作了辨识,并对医学文化人类学在中医学、卫生... 本文旨在将国外盛行的文化人类学研究引入到中国医学的历史和现代的研究中来,首先在医学与哲学的研究阵地中,争取获得第一批成果。文中就人类学与哲学、医学人类学与体质人类学等概念及内涵作了辨识,并对医学文化人类学在中医学、卫生学、生态环境、生殖观念等方面的研究作了例析说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 文化 人类学
下载PDF
天作地合,人其一也──试析中医理论底蕴“泛生态医学规律”的总结和适应原理 被引量:7
8
作者 马伯英 《中国中医基础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5年第2期8-10,共3页
天作地合,人其一也──试析中医理论底蕴“泛生态医学规律”的总结和适应原理马伯英(上海医科大学上海200032)中医学理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着人们的难题。我认为其底蕴是“泛生态医学规律的总结和适应原理”... 天作地合,人其一也──试析中医理论底蕴“泛生态医学规律”的总结和适应原理马伯英(上海医科大学上海200032)中医学理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一个长期困扰着人们的难题。我认为其底蕴是“泛生态医学规律的总结和适应原理”。现仅将粗浅想到的一点意见贡献于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基础学 中医理论 泛生态医学规律
下载PDF
人类学方法:探索中医文化的深层次结构 被引量:7
9
作者 马伯英 《科学》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28-31,共4页
本文阐释了文化人类学范畴、目的、方法及其在中医文化研究中的价值。并着重揭示了中医的全生态医学理论特质。人类学是一门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体质及语言习俗特征加以研究的学科。笔者从1980年代起即涉足中国医学文化史的研究,并... 本文阐释了文化人类学范畴、目的、方法及其在中医文化研究中的价值。并着重揭示了中医的全生态医学理论特质。人类学是一门从生物和文化角度对人类体质及语言习俗特征加以研究的学科。笔者从1980年代起即涉足中国医学文化史的研究,并首先提出中医文化人类学这一概念,将其界定为以研究中医文化为主体的一个文化人类学分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文化人类学 中医 层次结构 医学理论 中国医学 文化史
下载PDF
中医科学性的内涵 兼论科学、非科学和伪科学 被引量:15
10
作者 马伯英 《科学文化评论》 2007年第2期77-91,共15页
作者从废中医论的历史,科学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标准,医学的性质,中医学理论的本质及科学内涵,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学,以及一般文化和中医文化的特质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认为中医学是生态医学的适应理论,是优质的中国传统文... 作者从废中医论的历史,科学的定义、性质、分类和标准,医学的性质,中医学理论的本质及科学内涵,研究的方法论和方法学,以及一般文化和中医文化的特质等,进行了多层次、多角度的分析。认为中医学是生态医学的适应理论,是优质的中国传统文化,包含有大量的原创性的因素,值得大力发掘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学 非科学 伪科学 中医学 生态医学 方法论 传统文化
下载PDF
中外医学的跨文化传通 被引量:8
11
作者 马伯英 《科学》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32-34,共3页
跨文化传通(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医学的跨文化传通则①是一个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笔者自1988年涉足此领域以来.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而过去研究者未予阐发的特点和机制.在此提... 跨文化传通(cross cultural communication)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领域。医学的跨文化传通则①是一个生机勃勃、方兴未艾的研究课题。笔者自1988年涉足此领域以来.发现了一些值得重视而过去研究者未予阐发的特点和机制.在此提出并与有识之士分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学 西医学 人类学 跨文化传通
下载PDF
以史为镜 可明兴替——十九世纪末二十世纪初抗天花预防接种回顾调查 被引量:4
12
作者 马伯英 《上海中医药杂志》 北大核心 1991年第1期43-46,共4页
社会调查1985年时为65岁以上之老人653例,其中牛痘接种者511例。人痘接种者115例,成功率分别为96.9%和97.4%。未作任何接种者27例,此中罹患夫花者24例(89%),与接种情况成非常显著对比。经分析证明,人痘接种法在当时的中国与牛痘接种法... 社会调查1985年时为65岁以上之老人653例,其中牛痘接种者511例。人痘接种者115例,成功率分别为96.9%和97.4%。未作任何接种者27例,此中罹患夫花者24例(89%),与接种情况成非常显著对比。经分析证明,人痘接种法在当时的中国与牛痘接种法一样成功。而英国医生琴纳发明牛痘,又正是以人痘为基础的。因此,应当如实地重新评价中国古代人民的这一创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花 人痘 牛痘 预防接种 免疫学
下载PDF
中国古代主要传染病辨异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伯英 《自然科学史研究》 CSCD 1991年第3期280-287,共8页
中医古籍中有关传染病证的记述,对照于西医学之现代认识究为何病,颇多歧异。本文认为张仲景的"伤寒",实为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前驱期;葛洪第一个描述了天花、黄疸肝炎、急性血吸虫病、恙虫病、狂犬病、炭... 中医古籍中有关传染病证的记述,对照于西医学之现代认识究为何病,颇多歧异。本文认为张仲景的"伤寒",实为流行性感冒、普通感冒及某些急性传染病之前驱期;葛洪第一个描述了天花、黄疸肝炎、急性血吸虫病、恙虫病、狂犬病、炭疽病、结核病,但恙虫病并非过去所指认的"沙虱病";李东垣所述开封解围时疫死病,可能为真性伤寒病,而非鼠疫。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传染病 中国古代
下载PDF
英国中医立法的曲折历程和经验教训 被引量:6
14
作者 马伯英 《环球中医药》 CAS 2010年第2期143-146,共4页
关键词 英国 中医立法
下载PDF
中译英的困惑:词义和语境如何准确表达兼论中医文稿的英译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伯英 《环球中医药》 CAS 2012年第11期848-851,共4页
中医英译如何做到"信达雅"并非易事。首先,需要了解单词的准确选用,英语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年龄、不同背景有不同的单词选用。中医术语较一般文言文汉语更加复杂,如果连中医古文的含义都没有弄清,准确选择英语用词就... 中医英译如何做到"信达雅"并非易事。首先,需要了解单词的准确选用,英语在不同场合、不同对象、不同年龄、不同背景有不同的单词选用。中医术语较一般文言文汉语更加复杂,如果连中医古文的含义都没有弄清,准确选择英语用词就益发困难。近年来虽有一些约定俗成的中医术语翻译,但作为一套规范的学术标准,还是需要更成体系的更准确的标准译名。这是"信"的基本原素。同时,翻译准确并不是选用了准确词语就可以符合原意和得到西方人理解的,其原因在于"语境"的未能准确显示。语境不对,准确的词义也可能造成错误理解。而语境不对,文字也就不能顺畅,无法优美,"信达雅"三条都做不到。语境是语言使用群体积久而成的一种习用范式,是该群体使用该语言的方式和氛围,可以感觉却不易清晰界定。中译英的译者,尤其中医文稿的译者,还需要做更大努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英译 词义 语境 信达雅
下载PDF
EBM分级标准与中医临床研究评价体系的建立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伯英 《世界科学技术-中医药现代化》 2010年第1期41-43,共3页
本文以循证医学(EBM)的分级标准作为参照,提出中医临床研究的评价体系。笔者反对一些西方学者将循证医学归结为单一的随机对照的"金标准"的做法,认为那样会扼杀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因素;同时也不同意"金标准"完全不... 本文以循证医学(EBM)的分级标准作为参照,提出中医临床研究的评价体系。笔者反对一些西方学者将循证医学归结为单一的随机对照的"金标准"的做法,认为那样会扼杀许多有价值的创造性因素;同时也不同意"金标准"完全不适合中医研究的说法,主张"金标准"下得出的正面结论是可取的,但对其得出的负面结果则不要用来轻易下否定中医的结论。中医的许多临床研究可以用EBM原创者所描述的次级标准进行评价。这种评价是符合目前的研究水平的,且对促进中医学的科学体系建立在扎实的根基上大有好处。本文特别提出以病人中医治疗前后的病状对照进行统计学处理,是一种可以普遍采用的研究和评价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证医学 中医临床研究 临床评估 中医评价
下载PDF
《神农本草经》成书年代的人类学方法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伯英 《中医研究》 1992年第1期44-46,共3页
透过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其深层隐含的是古代先民生活实践经验、甚至通过实验认知药物的事实;这些事实存在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结合本经佚文考察,作者认为《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年代当是汉武帝时代或稍后。这是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的一个... 透过神农尝百草的传说,其深层隐含的是古代先民生活实践经验、甚至通过实验认知药物的事实;这些事实存在的社会背景、文化氛围结合本经佚文考察,作者认为《神农本草经》的著作年代当是汉武帝时代或稍后。这是文化人类学方法研究的一个新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农本草经 版本说明 人类学
下载PDF
人类学方法在中医文化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20
18
作者 马伯英 《医学与哲学》 1995年第2期57-61,共5页
人类学方法对研究中医文化现象和中医理论本质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这一点现正成为大家的共识。借助于世界上各著名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得出的科学结论、原理,可以在重新审视自上古迄今的中医文化现象过程中,发现大量有趣的、... 人类学方法对研究中医文化现象和中医理论本质有很大的应用价值,这一点现正成为大家的共识。借助于世界上各著名人类学家的研究成果,借鉴他们得出的科学结论、原理,可以在重新审视自上古迄今的中医文化现象过程中,发现大量有趣的、过去被忽略了的事实;可以重新理解、阐释中医文化的根结与中医理论的本质;从而在剥啄出中医理论的科学内核同时,建构起中医学现代化的新的理论体系。倘使将中医学的人类学研究进一步伸展到田野调查,则或许能对“放蛊术”等民间习俗及巫术之类;以及对当前的医学生态学、营养学、文化学、行为学、医患关系等等作出新的认识,从而对我国人类学研究的复兴和中医事业的发展有所贡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类学 中医文化
下载PDF
中医学是优质的生态医学 被引量:7
19
作者 马伯英 《发明与创新(大科技)》 2007年第1期29-30,共2页
关键词 中医学 生态 优质 中医药
下载PDF
中医科学的本质及其前途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伯英 《科学》 1993年第5期36-39,共4页
中医理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近些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试图引入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首先观察和剖析中医文化的本质,然后探讨其理论内核的深层,庶几求得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从巫术到科学通常稍有一点科学头脑的人,对巫术都采取一... 中医理论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这是近些年来争论不休的问题。本文试图引入文化人类学的方法。首先观察和剖析中医文化的本质,然后探讨其理论内核的深层,庶几求得一个比较准确的结论。从巫术到科学通常稍有一点科学头脑的人,对巫术都采取一种鄙薄的态度,认为一切巫术必然是荒谬的和无益的。因此,当我们说科学(包括医学)的前身是巫术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医学理论 中国医药学 生态医学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