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湖北省基层妇幼保健院子宫颈癌防控一体化门诊规范化建设专家共识
1
作者 湖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 吴绪峰 +8 位作者 王雷 朱政纲 郭玉琳 马全富 蔡鸿宁 段洁 黄燕明 彭秋子 汪莹 《肿瘤防治研究》 CAS 2024年第1期1-11,共11页
子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通过病因学预防、发病学预防及临床预防达到有效控制直至消除的恶性肿瘤。中国在子宫颈癌综合性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能力建设不足及机构分散等问题。湖北省政府于2022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全省1267万35~6... 子宫颈癌是一种可以通过病因学预防、发病学预防及临床预防达到有效控制直至消除的恶性肿瘤。中国在子宫颈癌综合性防控体系建设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能力建设不足及机构分散等问题。湖北省政府于2022年启动了为期三年的全省1267万35~64岁的妇女进行免费宫颈癌筛查的政府民生工程。充分利用本轮宫颈癌筛查人群全覆盖的规模和队伍优势,构建基层妇幼保健院宫颈癌防控一体化门诊,实施规范化建设与管理,是一个历史性的机遇,具有重要意义。湖北省妇幼保健协会宫颈疾病防治专业委员会专家组结合国内外最新进展和湖北省的实际情况,制定了本共识。共识中阐释了一体化门诊建设的一般要求、HPV疫苗接种门诊建设规范与工作流程、子宫颈癌筛查门诊建设规范与工作流程、阴道镜门诊建设规范及工作流程、癌前病变治疗门诊建设规范及工作流程、癌前病变治疗后的随访、科普及公众教育等,适合于指导湖北省内辖区基层(县、区级)妇幼保健院宫颈癌防控一体化门诊的规范化建设与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一级预防 二级预防 一体化建设 规范化建设
下载PDF
湖北地区948例生殖道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感染女性复查及自然转归 被引量:3
2
作者 郭玉琳 吴绪峰 +4 位作者 彭秋子 汪莹 邹苗 王超男 马全富 《现代妇产科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376-378,382,共4页
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女性复查及转归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948例初次发现HR-HPV感染女性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随访间隔6个月,随访行HR-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检。结果:948例... 目的:了解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感染女性复查及转归情况并探讨其影响因素。方法:对948例初次发现HR-HPV感染女性开展问卷调查,并进行24个月的随访,随访间隔6个月,随访行HR-HPV检测和细胞学检测,必要时行阴道镜及活检。结果:948例女性中定期复查者651例,户籍、文化程度、是否知晓宫颈癌和筛查是患者定期复查的影响因素。651例HR-HPV感染女性自然清除率为70.97%,中位时间为12个月;持续阳性率为24.27%;进展率为4.76%,中位时间为15个月。56岁及以上患者清除率最低,只有32.26%,持续阳性率达61.30%(P<0.01);HR-HPV负荷量>500 pg/mL的患者清除率最低,只有61.54%,进展率达12.82%(P<0.01);细胞学结果为ASCUS及以上的患者清除率为66.51%,进展率为10.05%(P<0.01);活检结果为CIN1的患者,进展率为15.15%(P<0.01);性伴侣数为3个及以上的患者,持续阳性率为53.62%,进展率为7.25%(P<0.01);有使用避孕套习惯和没有使用避孕套习惯患者的清除率分别为75.40%和64.98%(P<0.01)。结论:70.97%的HR-HPV感染可在2年内清除,但是仍有4.76%的患者进展为高级别CIN。患者定期复查依从性不高,临床医生要做好筛查和性行为习惯的宣教工作,尤其关注农村、低文化程度、高龄、HR-HPV负荷量高、细胞学结果异常、活检结果为CIN1、多性伴侣人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 感染 复查 转归 影响因素
下载PDF
Chk1/2和Plk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中的表达 被引量:12
3
作者 马全富 黄晓园 +5 位作者 高庆蕾 庄亮 曹阳 卢运萍 周剑锋 马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424-426,共3页
目的Chk1/2(checkpoint kinase1、2)和Plk1(polo-like kinase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检测3种激酶在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3种蛋白在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 目的Chk1/2(checkpoint kinase1、2)和Plk1(polo-like kinase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检测3种激酶在子宫内膜癌及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的表达,探讨3种蛋白在两者之间的表达差异、与子宫内膜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蛋白表达的相关性。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4例子宫内膜癌组织和21例正常子宫内膜组织中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hk1、Chk2和Plk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47.7%、75.0%和31.8%,在正常子宫内膜中的阳性率分别为61.9%、61.9%和4.8%;Plk1蛋白在子宫内膜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正常子宫内膜组织(P<0.01),而Chk1、Chk2的表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Chk1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子宫内膜癌患者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在44例子宫内膜癌患者中,Chk2与Plk1间的表达呈正相关(r=0.482,P=0.001)。结论Plk1可能成为子宫内膜癌比较理想的治疗靶点,而CHK1/2在子宫内膜癌中表达及意义还有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K1 CHK2 PLK1 子宫内膜癌
下载PDF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的妊娠结局 被引量:3
4
作者 马全富 戴璇 +4 位作者 邹苗 王超男 赵云 胡俊波 吴绪峰 《中国医药导报》 CAS 2019年第23期86-89,共4页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12月~2017年12月因HSIL入院行宫颈锥切术,且术后初次妊娠并成功分娩者114例,其中行高频电波环切术(LEEP)者74例,冷刀宫颈锥切术(CKC)... 目的探讨宫颈锥切术对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HSIL)患者妊娠结局的影响。方法收集湖北省妇幼保健院2003年12月~2017年12月因HSIL入院行宫颈锥切术,且术后初次妊娠并成功分娩者114例,其中行高频电波环切术(LEEP)者74例,冷刀宫颈锥切术(CKC)者40例。比较两组锥切术后妊娠结局、分娩方式,观察手术至妊娠时间对妊娠结局的影响。结果两组产妇在妊娠周数、早产率、胎膜早破率、低出生体重儿率、新生儿平均体重、剖宫产率及剖宫产指征分布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114例分娩患者中,剖宫产率为70.2%。手术至妊娠时间对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P>0.05)。结论不同宫颈锥切手术方式以及手术至妊娠时间对术后妊娠结局无明显影响,锥切术后患者有选择剖宫产的倾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度鳞状上皮内瘤变 宫颈锥切 妊娠结局
下载PDF
Chk1/2和Plk1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组织中的表达及其意义 被引量:12
5
作者 黄晓园 高庆蕾 +4 位作者 庄亮 曹阳 马全富 周剑峰 马丁 《中国癌症杂志》 CAS CSCD 2007年第6期429-432,共4页
背景与目的:Chk1/2(checkpoint kinase 1/2)和Plk1(polo-like kinase 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主要探讨3种激酶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激酶在宫颈癌组织中... 背景与目的:Chk1/2(checkpoint kinase 1/2)和Plk1(polo-like kinase 1)是各细胞周期检测点启动DNA损伤修复的主要激酶。本研究主要探讨3种激酶蛋白在宫颈良恶性病变中的表达差异、与宫颈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及3种激酶在宫颈癌组织中表达之间的相互关系。方法:应用免疫组化SP法检测43例宫颈癌组织和20例慢性宫颈炎性组织中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Chk1、Chk2和Plk1蛋白在宫颈癌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76.7%、60.5%和32.6%,在慢性宫颈炎患者中的阳性率分别为30.0%、35.0%和0;Chk1和Plk1蛋白在宫颈癌组织中的表达显著高于慢性宫颈炎组织(P<0.01),而Chk2的表达差异无显著性(P>0.05)。Chk1、Chk2和Plk1蛋白的表达在不同年龄、病理类型和临床分期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无显著性(P>0.05);但Chk1和Plk1的表达在不同分化程度的宫颈癌患者中差异有显著性(P<0.05)。Spearman等级相关分析,在43例宫颈癌患者中,Chk1与Chk2的表达呈正相关(r=0.492,P=0.001)。结论:Chk1和Plk1可能成为比较理想的宫颈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HK1 CHK2 PLK1 宫颈癌
下载PDF
人外周血单核细胞3种不同转染方法的比较 被引量:6
6
作者 叶双梅 阚淳一 +5 位作者 杨丽兰 杨洁 马全富 吴明富 卢运萍 王世宣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期196-199,共4页
目的采用3种不同方法转染原代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单核细胞转染方法。方法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单个核细胞在孔板内培养2 h后吸弃悬浮的淋巴细胞,... 目的采用3种不同方法转染原代人外周血单核细胞,以寻找一种简便、高效的单核细胞转染方法。方法采用人淋巴细胞分离液从健康人外周血中分离出单个核细胞,锥虫蓝拒染法检测细胞存活率。单个核细胞在孔板内培养2 h后吸弃悬浮的淋巴细胞,获得贴壁的单核细胞。分别采用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载体质粒(PEGF-N1),慢病毒(NC-GFP-LV)及腺病毒(Adv-GFP)3种方法转染单核细胞,48 h后在荧光显微镜下观察绿色荧光蛋白(GFP)表达情况,并收集细胞上流式细胞仪检测GFP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通过人淋巴细胞分离液分离的单个核细胞的活细胞率>95%,获得的单核细胞数量多,贴壁牢,形态均一。转染48 h后,Lipofectamine 2000介导载体质粒及慢病毒转染的单核细胞无绿色荧光,流式细胞仪检测GFP阳性细胞均<1%,腺病毒转染的单核细胞可见较强绿色荧光,GFP阳性细胞约占10%。结论腺病毒,而不是Lipofectamine 2000或慢病毒,能有效地将外源基因导入单核细胞内表达。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单核细胞 腺病毒 慢病毒 基因转染
下载PDF
RNA干扰技术沉默Smad4基因表达对ECV304细胞增殖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曹阳 黄晓园 +4 位作者 马全富 杨漾 庄亮 马丁 周剑峰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2期1019-1022,共4页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mad 4基因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初步了解Smad 4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人Smad4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siRNA1和siRNA2,脂质体介... 目的:探讨利用RNA干扰技术下调Smad 4基因表达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增殖和迁移能力的影响,初步了解Smad 4在血管生成中的作用。方法:设计并合成靶向人Smad4基因的小分子干扰RNA(small interfering RNA,siRNA)片段siRNA1和siRNA2,脂质体介导转染入人脐静脉内皮细胞株ECV304。应用实时定量RT-PCR和Western印迹法检测转染前后Smad4基因表达水平;应用细胞周期分析和羧乙基锗倍半氧化物(6-carboxyfluorescein diacetate succinimidyl ester,CFSE)-流式细胞仪检测ECV304细胞转染前后细胞增殖能力的变化;通过单层细胞划痕实验观察细胞转染前后迁移能力的变化。结果:从2条siRNA中成功筛选出1条siRNA,于RNA和蛋白水平可明显下调Smad4基因的表达;ECV304细胞转染Smad4的siRNA后,细胞的增殖和迁移能力明显增强。结论:利用RNA干扰技术能够筛选出高效的特异阻断Smad4基因表达的siRNA;Smad4基因表达下调能够明显促进血管内皮细胞的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肿瘤 实验性 RNA干扰 细胞增殖 基因表达 基因 SMAD4 细胞 ECV304
下载PDF
STAT-3与Enolase-1在乳腺癌组织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3
8
作者 杨洁 叶双梅 +7 位作者 蒋学锋 马全富 阚淳一 杨丽兰 卢运萍 王世宣 马丁 吴明富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2期1451-1455,共5页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糖酵解酶烯醇化酶(Enolase-1)的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6例乳腺癌和26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TAT-3与Enolase-... 目的探讨乳腺癌组织中信号转导及转录活化因子3(STAT-3)和糖酵解酶烯醇化酶(Enolase-1)的表达与雌孕激素受体、淋巴结转移、临床分期、病理分级等的关系。方法免疫组织化学SP法检测126例乳腺癌和26例乳腺良性病变组织中STAT-3与Enolase-1的表达情况,并分析他们与临床病理参数之间的关系。结果乳腺癌组织中STAT-3和Enolase-1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2.5%和77.8%,明显高于乳腺良性病变组织(11.5%和7.7%),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2.416,P<0.05;χ2=57.211,P<0.05);在有淋巴结转移的乳腺癌组织中阳性表达率分别为85.7%和90.5%,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9.184,P<0.05;χ2=11.014,P<0.05)。相关分析表明STAT-3和Enolase-1的表达呈正相关。在雌激素受体阳性(ER+)和/或孕激素受体阳性(PR+)或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阳性(HER-2+)乳腺癌组织中,有淋巴结转移组中STAT-3和Enolase-1的表达水平均明显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STAT-3与Enolase-1的表达与乳腺癌的发生发展及侵袭转移相关,且二者有协同作用(r=0.379,P<0.05)。在ER+和(或)PR+或HER-2+乳腺癌组织中,STAT-3和Enolase-1的高表达与淋巴结转移相关。在高表达STAT-3的乳腺癌组织中Enolase-1表达也较高,其联合检测可作为判断乳腺癌恶性程度、评价预后及指导治疗的一项评估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淋巴结转移 STAT-3 Enolase-1
下载PDF
TCT联合HC-Ⅱ HPV筛查宫颈病变及药物干预的方法 被引量:2
9
作者 李科珍 李伟 +5 位作者 庄亮 曹阳 王薇 马全富 卢运萍 马丁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2期968-970,984,共4页
目的探讨应用液基薄层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altest,TCT)及杂交捕获二代(Hybridcapture Ⅱ,HC-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意义和对高危病例进行药物干预的方法。方法2... 目的探讨应用液基薄层宫颈刷片细胞学检测(Thinprep cytologicaltest,TCT)及杂交捕获二代(Hybridcapture Ⅱ,HC-Ⅱ)人乳头瘤病毒(Humanpapilloma virus,HPV)分型检测筛查宫颈病变的意义和对高危病例进行药物干预的方法。方法2004年4月~2005年8月,采用TCT和HPVDNA分型检测对17320例患者进行宫颈病变的筛查,并以病理组织学活捡为标准来验证筛查结果,同时应用氟尿嘧啶(5-Fu)可吸收缓释药膜对适宜病例进行局部干预治疗。结果TCT结果异常者1754例,其中高危型HPV-DNA阳性450例;431例TCT提示无HPV感染病例中有172例高危型HPV-DNA阳性;TCT或TCT联合HC-ⅡHPV筛查宫颈上皮内瘤样病变(Cervic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敏感性和特异性分别为81.12%、89、65%和72.08%、97.99%;采用5Fu可吸收缓释药膜治疗25例CINI级HPV高危型感染患者后,其病毒负荷量下降幅度、转阴率和病理逆转率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TCT和HPV分型检测联合应用于宫颈病变筛查可提高CINⅡ级及以上病变的特异性检出;5-Fu可吸收缓释药膜治疗CINI级HPV高危型感染患者可降低其病毒负荷量,甚至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人乳头状瘤病毒 筛查 氟尿嘧啶 缓释药膜
下载PDF
有监督的Kohonen神经网络聚类算法在癌症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0
作者 马卫 马全富 《微电子学与计算机》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2期108-110,113,共4页
为了提高癌症诊断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监督的Kohonen神经网络的癌症诊断模型.在原有Kohonen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输出层,使原本无监督的神经网络变成有监督的神经网络S_Kohonen,并且网络输出个数与分类个数相同.实验结... 为了提高癌症诊断识别的正确率,提出了一种基于有监督的Kohonen神经网络的癌症诊断模型.在原有Kohonen神经网络的基础上添加了一个输出层,使原本无监督的神经网络变成有监督的神经网络S_Kohonen,并且网络输出个数与分类个数相同.实验结果表明,采用有监督的Kohonen神经网络模型能对基因表达水平样本进行有效聚类,从而提高癌症诊断识别的正确率和科学性,为癌症的治疗研究提供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神经网络 癌症 诊断
下载PDF
G-CSF刺激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促进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成瘤作用的研究 被引量:1
11
作者 颜彬 李艳丽 +5 位作者 马全富 周志刚 郭玉琳 戴璇 高晗 吴绪峰 《华中科技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4期388-392,共5页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TBM-PMN)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对U14宫颈癌细胞成瘤、血管生成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TBM-PMN,在体外实验中用G-CSF刺激TBM-PMN产生... 目的研究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G-CSF)作用下荷瘤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TBM-PMN)产生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NETs)对U14宫颈癌细胞成瘤、血管生成及凋亡的作用。方法 Percoll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获取TBM-PMN,在体外实验中用G-CSF刺激TBM-PMN产生NETs,用流式细胞术检测NETs的生成。体内实验研究U14肿瘤细胞与TBM-PMN混合成瘤后,用G-CSFR干扰G-CSF作用或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研究其对U14肿瘤细胞成瘤的影响,免疫组织化学法检测其对肿瘤组织中血管生成的影响。在体外实验中将U14肿瘤细胞与TBM-PMN共培养,用anti-G-CSF阻断G-CSF作用或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流式细胞术检测其对U14肿瘤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 G-CSF刺激TBM-PMN产生NETs。在体内实验中TBM-PMN有促进肿瘤生长的作用,加入G-CSFR或DNA酶Ⅰ后其促肿瘤生长作用及促血管生成作用减弱。在体外TBM-PMN与U14肿瘤细胞共培养体系中,用anti-G-CSF阻断G-CSF作用或者用DNA酶Ⅰ抑制NETs形成后其抑制凋亡的能力可部分恢复。结论 G-CSF作用下小鼠TBM-PMN能够产生NETs,其对U14小鼠宫颈癌细胞株具有促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癌 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 小鼠骨髓中性粒细胞 中性粒细胞胞外陷阱 促瘤作用
下载PDF
人外周血Tie2-expressing monocytes的初步研究 被引量:1
12
作者 叶双梅 阚淳一 +5 位作者 杨丽兰 杨洁 马全富 吴明富 卢运萍 王世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739-741,共3页
目的:探讨健康人外周血中tyrosine kinase with Ig-like loops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mology domains-2(Tie2)-expressing monocytes(TEMs)的存在以及其所占的比例。方法:采用红细胞裂解法获得人外周血白细胞,Phycoerythrin(PE... 目的:探讨健康人外周血中tyrosine kinase with Ig-like loops and epidermal growth factor homology domains-2(Tie2)-expressing monocytes(TEMs)的存在以及其所占的比例。方法:采用红细胞裂解法获得人外周血白细胞,Phycoerythrin(PE)标记抗人Cluster of Differentiation 14(CD14)抗体及Tie2抗体分别孵育所获取的白细胞,流式细胞仪检测CD14阳性细胞及Tie2阳性细胞的比例。结果:外周血白细胞中,CD14阳性率为2.04%,Tie2阳性率为0.71%。CD14阳性细胞中,Tie2阳性率为13.07%。结论:TEMs在健康人外周血白细胞中存在,并且主要分布于CD14阳性的单核细胞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EMS 红细胞裂法 TIE2 CD14
下载PDF
应用siRNA技术下调Wnt2B抑制乳腺癌细胞恶性表型的研究
13
作者 王鸿雁 范良生 +4 位作者 饶玉梅 马全富 杨洁 王常玉 田媛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15期2486-2489,共4页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Wnt2B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Wnt2B的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在MCF7细胞中沉默Wnt2B的表达,并经Western blot检测其沉默效率;应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 目的:通过体外实验探讨Wnt2B在乳腺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应用免疫组织化学的方法检测正常乳腺组织和乳腺癌组织中Wnt2B的表达;采用RNA干扰技术,在MCF7细胞中沉默Wnt2B的表达,并经Western blot检测其沉默效率;应用流式细胞术和激光共聚焦显微镜检测、观察Wnt2B沉默后对MCF7细胞凋亡、细胞骨架构成的改变。同时在蛋白水平上检测沉默Wnt2B后对细胞P53/P21通路的影响。结果:Wnt2B蛋白在乳腺癌中的表达明显高于在正常乳腺组织中的表达;第2对Wnt2B siRNA(2号siRNA)对Wnt2B的沉默效果最为明显;沉默Wnt2B后细胞早期凋亡率和晚期凋亡率相对于对照细胞均明显增高并伴有细胞骨架明显的改变,表现为细胞骨架溶解,正常形态消失。同时,细胞内P53及P21表达水平随Wnt2B沉默而明显下降。结论:Wnt2B基因可以改变乳腺癌细胞的凋亡水平和骨架结构,在乳腺癌的发生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肿瘤 Wnt2B 基因表达 SIRNA 细胞凋亡 P53/P21
下载PDF
湖北省产前超声诊断专业人员培训情况分析 被引量:2
14
作者 王卫云 马全富 +5 位作者 朱霞 路小军 张一薇 成晨 黄慧 陈欣林 《中国产前诊断杂志(电子版)》 2019年第4期20-24,共5页
目的调查湖北超声诊断专业从业人员的现状及教学需求,为今后开展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19年参加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联合襄阳妇幼保健院、宜昌妇幼保健院、黄石妇幼保健院和武汉市妇女儿童医院4个分中心共同举办的产前超声培训班... 目的调查湖北超声诊断专业从业人员的现状及教学需求,为今后开展教学培训提供依据。方法对2018~2019年参加湖北省妇幼保健院联合襄阳妇幼保健院、宜昌妇幼保健院、黄石妇幼保健院和武汉市妇女儿童医院4个分中心共同举办的产前超声培训班的137名学员发放调查问卷,进行总结分析,对学员的考核成绩进行分析。结果共获得137份有效问卷。中心和分中心学员基本情况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学员主要来自妇幼保健院、二级甲等医院,本科学历为主;学员更喜欢3个月的短期培训和理论学习、实践操作、临床病例学习相结合的授课方式;中心和分中心学员综合考试成绩分别为(88.2±3.23)分、(86.7±2.96)分;中心学员对阳性病例学习感到理解困难和感到陌生的比例高于分中心。结论有针对性的加强产前超声的规范化培训,进一步提高湖北省产前超声筛查的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产前筛查 产前诊断 教学需求
下载PDF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1号染色体的基因表达分析
15
作者 袁丁 白向阳 +3 位作者 严玲玲 马全富 卢运萍 马丁 《现代生物医学进展》 CAS 2007年第7期969-972,共4页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1号染色体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临床DLBCL病人淋巴结标本中的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的mRNA并与表达谱芯片杂交,通过信号扫描、处理后获得表... 目的:探讨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iffuse Large B-Cell Lymphoma,DLBCL)中1号染色体基因表达情况。方法:采用激光显微切割技术分离临床DLBCL病人淋巴结标本中的淋巴细胞,提取淋巴细胞的mRNA并与表达谱芯片杂交,通过信号扫描、处理后获得表达基因杂交信号强度。每基因设11-20对探针。杂交信号与错配探针对比,扣除背景值后,使用Wilcoxon符号秩和检验选取与错配杂交信号有显著差异的基因作为分析结果(P=0.05)。然后随机选取四个检测到的基因,使用PCR方法检验基因芯片结果的可靠性。结果:成功地从快速冷冻保存的DLBCL标本中提取RNA。使用表达谱芯片进行研究,发现了共316条1号染色体编码的基因在DLBCL细胞中表达。根据胞内定位,基因功能和基因所属的代谢通路三种分类方法对所得基因进行分类分析。基因表达密度分析显示DLBCL中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与编码基因分布情况存在统计学差异。结论:使用表达谱芯片研究了DLBCL中1号染色体上的基因表达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达谱芯片 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DLBCL 1号染色体
下载PDF
Plexin-B2在人乳腺癌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6
作者 杨丽兰 叶双梅 +5 位作者 阚淳一 杨洁 蒋学锋 马全富 吴明富 王世宣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2期704-707,共4页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中Plexin-B2的表达,以及其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共表达与乳腺癌恶性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lexin-B2蛋白的表达,及112例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2和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Plexin... 目的:探讨人乳腺癌中Plexin-B2的表达,以及其与人表皮生长因子受体-2(Her-2)共表达与乳腺癌恶性行为的关系。方法:免疫组化SP法检测15例正常乳腺组织中Plexin-B2蛋白的表达,及112例乳腺癌组织中Plexin-B2和Her-2蛋白的表达。结果:Plexin-B2在癌细胞和正常乳腺组织小叶及导管上皮细胞中的阳性表达率分别为69.64%和60.00%,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Plexin-B2在乳腺癌组织癌周微脉管中的阳性表达率为44.64%,而正常乳腺微脉管均为阴性。癌细胞和癌周微咏管中Plexin-B2的表达正相关(r=0.593,P=0.000),并且都与临床分期及淋巴结转移有关(P<0.05)。Plexin-B2、Her-2共表达比Plexin-B2单阳性的肿瘤临床分期晚、淋巴结转移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Plexin-B2异常表达可能与乳腺癌的恶性进展有关,Plexin-B2-Her-2共表达可能促使乳腺癌的侵袭转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lexin—B2 Her-2号L腺癌
下载PDF
卸荷式分配器试验台
17
作者 吴锡章 马全富 《拖拉机》 1990年第3期45-50,共6页
详细介绍了卸荷式分配器试验台的工作原理和可进行的性能与寿命试验。
关键词 卸荷式 分配器试验台 拖拉机
原文传递
Immune Safety of a Novel Oncolytic Mutant M1 after Administration In Vivo
18
作者 姜利军 周晓曦 +5 位作者 李钦璐 于飞 黄亮 马全富 周剑峰 曹阳 《Journal of Huazhong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Medical Sciences)》 SCIE CAS 2012年第4期517-523,共7页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a novel,oncolytic adenovirus mutant M1 administered in conjunction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Animal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administering purif... The aim of this study was to evaluate the safety and efficiency of a novel,oncolytic adenovirus mutant M1 administered in conjunction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Animal models were established by administering purified M1 either intravenously or retroperitoneally.At different time points,blood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the mice for testing of liver and renal function.Microscopic examination of the liver was performed to observe pathological changes.Immunohistochemical analyses were used to evaluate the expression of the adenovirus in the liver.Lymphocyte recruitment to the liver and the activation of adenovirus specific T cells were also analyzed.No signs of general toxicity were observed,but transient increases in ALT and Scr were observed following the administration of M1.Microscopic examination revealed a mild inflammatory response in the liver.Compared to intravenous injection,higher expression levels of adenoviral proteins were observed after retroperitoneal injection.Combined treatment with cyclosporine A resolved the liver and kidney dysfunction and increased the concentration of the adenovirus in the liver.The use of the novel oncolytic adenovirus mutant M1 in vivo is safe,and the combined administration of M1 with immunosuppressive agents was able to enhance the effectiveness and safety profile of M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ENOVIRUS M1 immunity SAFETY
下载PDF
446例阴道镜活检诊断为低级别宫颈上皮病变后行锥切术的回顾性分析
19
作者 金飘 郭玉琳 +5 位作者 邹苗 王超男 蔡鸿宁 曹璜 吴绪峰 马全富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4年第1期42-46,共5页
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与诊断性锥切术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及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旨在指导LSIL病例的规范诊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因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LSIL并接... 目的:通过分析阴道镜活检病理结果证实为低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LSIL)与诊断性锥切术后病理学结果的一致性,及术后病理升级的相关因素,旨在指导LSIL病例的规范诊治。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22年6月间因阴道镜下活检组织病理诊断为LSIL并接受切除手术的446名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结果:446名宫颈上皮内瘤变1级(CINⅠ)患者诊断性锥切术后病检结果提示:慢性宫颈炎221例、CINⅠ129例、宫颈上皮内瘤变Ⅱ/Ⅲ级(CINⅡ/Ⅲ)92例、宫颈原位腺癌(AIS)2例、鳞癌2例,其中年龄、主诉及高危型人乳头瘤病毒(HR-HPV)检测结果与术后病理升级无相关性,细胞学结果与术后病理升级密切相关。结论:阴道镜下的病理活检可以满足近80%的LSIL的诊断,但存在漏诊高级别鳞状上皮内病变(HSIL)及以上病变的风险。需综合考虑细胞学异常类型、HRHPV基因分型、临床症状等因素,进行个性化处理,适当放宽切除性手术的适应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级别宫颈上皮病变 阴道镜活检 宫颈锥切术 病理升级
原文传递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1
20
作者 马全富 郭玉琳 +6 位作者 颜彬 徐檬 戴璇 邹苗 王超男 高晗 吴绪峰 《武汉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2020年第4期606-610,共5页
目的:了解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状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宫颈锥切后即行全子宫切除术(全宫术)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年龄、孕产史、人乳头瘤病毒(H... 目的:了解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CIN)锥切术后病灶残留状况并探讨相关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174例宫颈锥切后即行全子宫切除术(全宫术)的高级别上皮内瘤变患者临床病例资料,通过Spearman秩相关分析探讨年龄、孕产史、人乳头瘤病毒(HPV)感染情况、CIN分级、锥切方式、切缘状态与病灶残留之间的相关性。结果:54例(54/174,31.03%)患者的全宫术后标本发现病灶残留。年龄、流产次数、术前HPV感染、锥切方式与术后病灶残留之间无相关性;CIN分级与病灶残留之间呈负相关(R=-0.188,P<0.01);孕次、产次、切缘状态与病灶残留呈正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0.178、0.253、0.544;切缘阳性病变级别越高,病灶残留的风险越大;切缘为CINⅠ、CINⅡ、CINⅢ/原位癌患者的病灶残留率分别为33.33%、62.50%、68.75%。结论:多孕、多产、切缘阳性是术后病灶残留的危险因素,临床医生对这类患者应高度重视。尤其是切缘为高级别病变的患者,应考虑进一步的积极治疗和严密随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级别宫颈上皮内瘤变 锥切 病灶残留 相关因素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