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27
1
作者 赵丽艳 龙海霞 +3 位作者 赵健 詹红艳 赵青山 马兴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18期2757-2759,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阿魏酸钠3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0.9%...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的疗效及对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76例急性脑梗死病人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8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阿魏酸钠3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胞二磷胆碱0.5g,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组应用0.9%氯化钠注射液250mL+丹参多酚酸盐200mg,静脉输注,每日1次;丁苯酞氯化钠注射液100mL,静脉输注,每日2次。疗程14d。观察两组神经功能及血液流变学的指标变化。结果两组治疗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及全血低切黏度、全血高切黏度、血浆黏度、血浆纤维蛋白原等血液流变学指标均低于治疗前(P<0.05),且治疗组NIHSS评分及血流动力学指标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有效率为92.1%,高于对照组的65.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丁苯酞治疗急性脑梗死疗效显著,并可改善血液流变学指标,降低血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脑梗死 丹参多酚酸盐 丁苯酞 血液流变学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神经功能
下载PDF
脑心通胶囊对脑梗塞患者合并高血脂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 被引量:14
2
作者 赵丽艳 梁娜 +2 位作者 龙海霞 詹红艳 马兴常 《中国医药导刊》 2017年第6期584-585,共2页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塞合并高血脂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38例脑梗塞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再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30d为1个疗程。比较两... 目的:探讨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对老年脑梗塞合并高血脂的血液流变学的影响。方法:138例脑梗塞合并高血脂的患者随机分为研究组(72例)和对照组(66例)。两组均给予阿托伐他汀治疗,研究组再加用脑心通胶囊治疗,30d为1个疗程。比较两组治疗前及治疗60d后的血脂及血流动力学情况。结果:治疗60d后,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TC及TG水平,两组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5),研究组全血高切黏度、全血低切黏度及TC的下降幅度明显大于对照组(P<0.05);两组NIHSS评分均显著下降,研究组下降更明显;两组Brathel指数均显著提高,研究组提高幅度更明显(P<0.05)。研究组治疗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脑心通胶囊联合阿托伐他汀能够显著改善脑梗塞患者血液黏度及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心通胶囊 阿托伐他汀 脑梗塞 高血脂 血液流变学
下载PDF
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23
3
作者 赵丽艳 左立艳 +2 位作者 王泽静 赵新田 马兴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6年第2期185-187,共3页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人按入院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胞二磷胆碱0.5 ... 目的观察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治疗进展性脑梗死的临床疗效。方法将86例病人按入院就诊顺序奇、偶数分为治疗组、对照组各43例,两组均采用内科常规治疗,对照组给予血塞通4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胞二磷胆碱0.5 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治疗组给予丹参多酚酸盐200 mg加入生理盐水25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1次;依达拉奉30 mg加入生理盐水100 mL中静脉输注,每日2次。两组均以14 d为1个疗程。观察两组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IHSS)评分改善情况及临床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NIHSS评分均低于治疗前,治疗组NIHSS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治疗组总有效率93.0%,高于对照组的69.7%,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丹参多酚酸盐联合依达拉奉是治疗进展性脑梗死有效方法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进展性脑梗死 丹参多酚酸盐 依达拉奉 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
下载PDF
脑静脉系统血栓消溶时间与临床关系的动态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元小冬 米振洲 +6 位作者 李舒 赵新田 袁建新 郭忠芹 赵立军 马兴常 林自更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58-360,共3页
目的研究脑静脉系统血栓消溶再通的时间和方向性及其与临床改变和溶栓等治疗方式问的关系。方法对11例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人进行2~6年动态追踪研究.分析其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脑CT扫描和脑MR的轴面、矢状面、冠状面... 目的研究脑静脉系统血栓消溶再通的时间和方向性及其与临床改变和溶栓等治疗方式问的关系。方法对11例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病人进行2~6年动态追踪研究.分析其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并进行脑CT扫描和脑MR的轴面、矢状面、冠状面的平扫及强化扫描,以观察脑静脉系统血栓的状态。结果本病早期多以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起病、然后逐渐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本病极易并发脑皮质和皮质下出血及缺血性改变,脑CT所见的典型空三角征和索条征检出率很低,而脑MR可以直接显示脑静脉窦内血栓影像:动态研究表明.脑静脉窦血栓在早期逐渐加长,在发病20d已开始消溶.且由血栓近心端开始.如由横窦向上矢状窦方向:较小血栓发病30d即可完全再通,较大血栓60d内也可完全消溶再通.而溶栓治疗则可明显加速其消溶过程、结论脑静脉系统血栓由血栓近心端开始,在发病20d已开始消溶.60d内可完全消溶再通.临床应尽早进行溶栓和预防并发症的治疗,以改善此类病人的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系统 血栓形成 血栓消溶 消溶时间
下载PDF
超声波头穴刺激结合药物治疗痴呆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5
5
作者 马兴常 冯玉辉 王泽静 《中国康复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1期1001-1001,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1年3月-2007年2月住院的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和脑血管性痴呆患者180例,诊断标准为修订的长谷川智能量表(1994年长谷川和夫修订)(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R),变性病与非变性病...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收集我院2001年3月-2007年2月住院的阿尔茨海默(Alzheimer)病和脑血管性痴呆患者180例,诊断标准为修订的长谷川智能量表(1994年长谷川和夫修订)(Hastgawa dementia scale,HDS—R),变性病与非变性病痴呆患者均包括在内。采用随机双盲法分为对照组和治疗组,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显著性(见表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患者 疗效观察 药物治疗 超声波 长谷川智能量表 头穴 阿尔茨海默 长谷川和夫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40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赵丽艳 薄云 +5 位作者 赵青山 董国玲 王泽静 马兴常 王艳丽 赵军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2年第6期550-551,共2页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以脑缺血、缺氧为特征的脑功能低下综合征,其发病皆为脑血管病后3个月以上,缓慢起病,持续时间长,表现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人格异常,以及认知功能(包括概括、计算、综合判断)能力的... 血管性痴呆(VD)是由于脑循环障碍引起的以脑缺血、缺氧为特征的脑功能低下综合征,其发病皆为脑血管病后3个月以上,缓慢起病,持续时间长,表现记忆、语言、视空间技能、人格异常,以及认知功能(包括概括、计算、综合判断)能力的降低,常伴行为和情感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性痴呆 六味地黄汤 疗效观察 加减治疗 脑循环障碍 脑功能低下 脑血管病后 持续时间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伴超敏C反应蛋白升高疗效观察 被引量:5
7
作者 赵丽艳 王泽静 +1 位作者 马兴常 王艳丽 《河北中医》 2017年第1期73-75,共3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VD)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疗效。方法将84例VD伴hs-CRP升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2例予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60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hs-CRP水平变化,并...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VD)伴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升高的疗效。方法将84例VD伴hs-CRP升高患者随机分为2组,治疗组42例予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对照组42例予常规治疗。2组均治疗60 d,治疗前后分别检测hs-CRP水平变化,并采用长谷川量表(HDS)评价患者认知功能改善情况。结果 2组治疗后hs-CRP浓度较治疗前均降低,HDS评分均升高(P<0.05);治疗组治疗后hs-CRP浓度低于对照组(P<0.05),HDS评分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六味地黄汤可明显改善VD伴hs-CRP升高患者hs-CRP水平,改善痴呆状况,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痴呆 血管性 C反应蛋白质 认知障碍
下载PDF
抗脑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患者HDS评分及血清hs-CRP、同型半胱氨酸的影响 被引量:5
8
作者 赵丽艳 龙海霞 +2 位作者 赵健 詹红艳 马兴常 《中国中医药科技》 CAS 2016年第6期711-712,共2页
目的:观察抗脑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HDS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就诊奇、偶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应用抗脑衰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脑复康治疗,均... 目的:观察抗脑衰胶囊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HDS评分及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CRP)、同型半胱氨酸(HCY)的影响。方法:86例血管性痴呆患者,按就诊奇、偶数顺序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3例;观察组应用抗脑衰胶囊治疗,对照组应用脑复康治疗,均连续服药60 d。疗程结束后,观察2组患者治疗前后HDS评分变化及血清hs-CRP、HCY含量的变化。结果:治疗后2组患者的HDS评分均明显升高,观察组HDS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观察组患者血清hs-CRP、HCY含量均明显下降,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抗脑衰胶囊可明显降低血管性痴呆患者HDS评分,能够降低血清hs-CRP、HCY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痴呆 血管性 抗脑衰胶囊 超敏C反应蛋白 半胱氨酸 人类
下载PDF
超声波头穴刺激治疗痴呆疗效观察 被引量:3
9
作者 王泽静 马兴常 冯玉辉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16期1873-1874,共2页
目的观察超声波头穴刺激治疗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药物+超声波头穴刺激治疗,B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C组采用药物+超声探头虚治。治疗前后均用彩色超声波测患者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并对其智能情况及日... 目的观察超声波头穴刺激治疗痴呆的临床疗效。方法将老年痴呆患者随机分为3组,A组采用药物+超声波头穴刺激治疗,B组采用单纯药物治疗,C组采用药物+超声探头虚治。治疗前后均用彩色超声波测患者左、右侧椎动脉血流量,并对其智能情况及日常活动能力进行评分对比。结果A组的血流量增加值及智能恢复、日常活动能力恢复比B组和C组好。结论超声波头穴刺激治疗可以增加痴呆患者的脑血流量,改善智能及提高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是治疗老年痴呆症有效的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波 头穴刺激 老年痴呆症 智力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
下载PDF
以情感异常及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脑梗死1例报道 被引量:1
10
作者 赵丽艳 龙海霞 +2 位作者 赵健 詹红艳 马兴常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8年第8期1148-1149,共2页
脑梗死病人病情复杂多样,梗死部位不同,症状不同,我院收治1例以情感异常及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病人,现报道如下。1资料病人,男,47岁,已婚,务农,因右下肢活动不利1天于2016年2月16日入院。病人1d前无诱因发作右下肢活动不利,... 脑梗死病人病情复杂多样,梗死部位不同,症状不同,我院收治1例以情感异常及反复癫痫发作为主要症状的脑梗死病人,现报道如下。1资料病人,男,47岁,已婚,务农,因右下肢活动不利1天于2016年2月16日入院。病人1d前无诱因发作右下肢活动不利,偶有头晕、饮水呛咳,无视物旋转及恶心、呕吐,无言语不利,未用药治疗来我院就诊,头CT示:两侧侧脑室前角腔隙性脑梗死及软化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死 情感异常 癫痫发作
下载PDF
通心络胶囊治疗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临床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兴常 赵健 +2 位作者 常立功 高海燕 王永鸽 《河北中医》 2012年第5期732-733,共2页
2005-05—2011-07,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32例,并与2003-01—2006-06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 2005-05—2011-07,我们应用通心络胶囊治疗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32例,并与2003-01—2006-06采用阿司匹林肠溶片和复方丹参片口服治疗32例对照观察,结果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64例均为我院住院患者,均为单侧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囊 下肢 静脉血栓形成 中药疗法
下载PDF
超声在评价通心络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效果中的价值 被引量:1
12
作者 常立功 杜会双 +1 位作者 霍金霞 马兴常 《中国医药指南》 2014年第13期110-111,共2页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行超声及DSA检查。结果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再通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明显提高... 目的评价彩色多普勒超声在下肢深静脉血栓通心络胶囊治疗效果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分别于患者治疗前及治疗后20 d行超声及DSA检查。结果两组患者下肢深静脉血栓再通率有统计学差异。结论采用通心络胶囊治疗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可明显提高患者血栓再通率;彩色超声检查可以准确的动态监测血栓形成后的用药再通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多普勒超声 通心络 深静脉血栓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对血管性痴呆患者血压的影响
13
作者 赵丽艳 薄云 +5 位作者 董国玲 赵青山 王泽静 马兴常 王艳丽 赵军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13年第1期123-124,共2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例VD伴高血压病患者,按奇偶数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30d为一疗程。对照组予脑复康0.8mg,每日3...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对血管性痴呆(VD)患者血压的影响。方法 60例VD伴高血压病患者,按奇偶数顺序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每日一剂,水煎服,分3次服用,30d为一疗程。对照组予脑复康0.8mg,每日3次口服;血塞通分散片100mg,每日3次口服;卡托普利25mg,每日3次口服,连续服用30d。疗程结束后,对比观察两组临床疗效。结果治疗组血压总有效率93.3%,控制情况优于对照组的83.3%。临床症状改善情况治疗组亦优于对照组。结论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治疗高血压血管性痴呆有明显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血管性痴呆 血压
下载PDF
以神经系统表现首发的肺癌2例
14
作者 马兴常 赵青山 +1 位作者 赵丽艳 高海燕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2012年第4期251-251,F0004,共2页
肺癌的肺外系统表现多种多样,常见的有骨关节疼痛、肿胀、内分泌系统表现[1]等。近年来,以神经系统表现首发的患者时有发生,我科曾有2例,现报道如下。
关键词 神经系统表现 肺癌 首发 内分泌系统表现 骨关节疼痛
下载PDF
脑静脉系统血栓消溶时间与临床关系的动态研究
15
作者 元小冬 米振洲 +6 位作者 李舒 赵新田 袁建新 郭忠芹 赵丽君 马兴常 林自更 《华北煤炭医学院学报》 2002年第3期273-275,共3页
1目的 研究脑静脉系统血栓消溶再通的时间和方向性及其与临床改变和溶栓等治疗方法间的关系。2方法 对 11例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进行 2~ 6年动态追踪研究 ,分析其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 ,并进行脑 CT和脑 MR扫描 ,以观察脑静脉系统... 1目的 研究脑静脉系统血栓消溶再通的时间和方向性及其与临床改变和溶栓等治疗方法间的关系。2方法 对 11例脑静脉系统血栓形成患者进行 2~ 6年动态追踪研究 ,分析其不同阶段的临床特征 ,并进行脑 CT和脑 MR扫描 ,以观察脑静脉系统血栓的状态。 3结果 本病早期多以头痛、呕吐等高颅压症状起病 ,然后逐渐出现局灶性神经系统定位体征 ;动态研究表明 ,脑静脉窦血栓在早期逐渐加长 ,在发病 2 0 d已开始消溶 ,且由血栓近心端开始 ,较小血栓发病 30 d即可完全再通 ,较大血栓 6 0 d内也可完全消溶再通 ,而溶栓治疗则可明显加速其消溶过程。 4结论 脑静脉系统血栓由血栓近心端开始 ,在发病 2 0 d已开始消溶 ,6 0 d内可完全消溶再通 ,临床应尽早进行溶栓和预防并发症的治疗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静脉系统 血栓形成 脑MR扫描 血栓消溶
下载PDF
针刺治疗额窦炎60例
16
作者 李淑贤 马兴常 李国相 《浙江中医杂志》 2007年第9期538-538,共1页
关键词 额窦炎 针刺 临床经验
下载PDF
脑实质出血123例临床分析
17
作者 马兴常 游晓焱 +1 位作者 高贵杰 赵新田 《河南实用神经疾病杂志》 2000年第3期8-9,共2页
我们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或保守治疗加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实质出血共123例,66例行锥颅术,57例保守治疗,前者存活46例,死亡20例;后者存活22例,死亡35例。对照结果显示:锥颅穿刺术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 我们采用单纯内科保守治疗或保守治疗加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治疗实质出血共123例,66例行锥颅术,57例保守治疗,前者存活46例,死亡20例;后者存活22例,死亡35例。对照结果显示:锥颅穿刺术可明显降低病死率,改善神经功能,且手术简易,损伤小,有很好的推广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实质出血 锥颅穿刺血肿抽吸术 诊断 保守疗法
下载PDF
依达拉奉治疗急性脑梗死所致中轻度认知功能障碍疗效观察
18
作者 马兴常 苏文昭 +2 位作者 赵健 高海燕 赵丽艳 《医学信息(下旬刊)》 2011年第9期158-158,共1页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双盲分为静脉点滴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组(对照组,50例)和复方丹参+依达拉奉组(试验组,50例)两组.两组均为每日静... 目的:观察依达拉奉对急性脑梗死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的疗效.方法:选择100例急性脑梗死伴轻度认知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双盲分为静脉点滴复方丹参+胞二磷胆碱组(对照组,50例)和复方丹参+依达拉奉组(试验组,50例)两组.两组均为每日静点一次,连续14天,分别于入院当日和第15天进行修订的长谷川智能评分(HDS-R评分)和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分(ADL量表).结果:两组用药后HDS-R评分:对照组(19.80±2.87),试验组(24.16±3.18),两组比较t=7.1972 P<0.01;ADL评分:对照组(36.51±9.62),试验组(29.26±9.81),两组比较t=3.7312 P<0.01,显效率对照组32%、试验组70%,χ2=14.4457,P<0.01;试验组疗效明显优于对照组.结论:依达拉奉能显著改善急性脑梗死所致的认知功能障碍,改善脑梗死病人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依达拉奉 急性脑梗死 认知功能障碍
下载PDF
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心病患者膳食调查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杨勤兵 林江涛 +3 位作者 马兴常 张全华 周学际 苏楠 《中日友好医院学报》 1999年第2期71-75,共5页
目的:探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患者营养不良与膳食营养物质摄入的关系,以提出相应的饮食治疗和支持措施。方法:采用24h膳食回忆调查法对北京地区和唐山地区共156例缓解期COPD和肺心病患者进行逐个... 目的:探讨缓解期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和肺心病患者营养不良与膳食营养物质摄入的关系,以提出相应的饮食治疗和支持措施。方法:采用24h膳食回忆调查法对北京地区和唐山地区共156例缓解期COPD和肺心病患者进行逐个入户调查。结果:热能和26种营养素,如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锌、硒、镁、铜、锰、钠、钾、铁、维生素A、维生素B1、维生素B2、维生素C、维生素PP、维生素E和8种必需氨基酸(异亮氨酸、亮氨酸、赖氨酸、蛋氨酸、苯丙氨酸、苏氨酸、色氨酸、缬氨酸)的摄入量与每人每天营养素标准供给量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P<001),其中只有铁和维生素E摄入尚足。同时,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供热营养素的产热百分比也存在明显不合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阻塞性肺疾病 肺心病 营养障碍 膳食疗法
下载PDF
六味地黄汤加减对脑血流量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 被引量:8
20
作者 赵丽艳 薄云 +5 位作者 赵青山 董国玲 王泽静 马兴常 王艳丽 赵军 《中国实验方剂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222-223,共2页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VD)对脑血流量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V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立对照分析,将60例V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片加血塞通分散片,均... 目的:观察六味地黄汤随症加减治疗血管性痴呆(VD)对脑血流量及血液流变性的影响,为临床治疗VD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设立对照分析,将60例VD患者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治疗组应用六味地黄汤加减,对照组口服脑复康片加血塞通分散片,均连续服用60 d;疗程结束后对比两组疗效。结果:两组治疗后脑血流量及血液流变学指标与治疗前比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脑血流量比对照组明显增加(P<0.05),治疗组血黏度降低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六味地黄汤加减治疗VD,可明显改善脑血流量、降低血黏度,此方法可在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六味地黄汤 血管性痴呆 脑血流量 血液流变性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