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94篇文章
< 1 2 1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自研28 GHz/50 kW回旋管实现长时间连续运行
1
作者 胡林林 黄麒力 +7 位作者 卓婷婷 胡鹏 龚胜刚 孙迪敏 蒋艺 马国武 陈洪斌 马弘舸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3,共3页
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针对磁约束聚变装置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系统、重离子加速器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以及前沿科技探索应用研制的28 GHz/50 kW连续波回旋管最新实验结果。研究团队在2019年该回旋管实现50 k... 介绍了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针对磁约束聚变装置电子回旋共振加热(ECRH)系统、重离子加速器电子回旋共振(ECR)离子源以及前沿科技探索应用研制的28 GHz/50 kW连续波回旋管最新实验结果。研究团队在2019年该回旋管实现50 kW/30 s运行的基础上,通过结构优化和稳定性设计验证,最终实现了在10~50 kW功率范围多个功率水平的稳定长时间连续运行,典型运行结果为16 kW/3000 s、26 kW/900 s、46 kW/1800 s、50 kW/300 s,特别在输出功率32 kW连续稳定工作了400 min。这是国内首次研制出小时级连续工作的中等功率回旋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电子回旋共振加热 ECR离子源 连续波 磁约束聚变
下载PDF
自体牙本质颗粒联合PRF在拔牙位点保存术中的应用1例
2
作者 梁韩莹 仲维剑 马国武 《实用口腔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28-130,共3页
报告1例利用未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UADP)联合自体血液浓缩物富血小板纤维蛋白(PRF),为左下颌第二磨牙进行拔牙位点保存术,术后3、 9、 24个月的CBCT显示骨量维持效果明显。组织学切片可见牙本质颗粒周围有大量新生骨形成。
关键词 位点保存术 自体牙本质颗粒 富血小板纤维蛋白
下载PDF
神经免疫:牙周病和阿尔茨海默病口-脑轴研究的新进展
3
作者 马国武 王福 孔令雯瑶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57-861,共5页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继癌症、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之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原发病。AD的病因尚不清楚。牙周病是最常见的菌群失调引起的口腔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AD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牙周病患者A... 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是继癌症、心血管病、脑血管病之后威胁老年人健康的第四大原发病。AD的病因尚不清楚。牙周病是最常见的菌群失调引起的口腔慢性炎症性疾病,也是AD的重要危险因素。流行病学证据显示,牙周病患者AD的患病风险显著增加,但其具体机制仍未可知。慢性神经炎症与AD的病理生理学相关,全身炎症可诱发和加剧中枢神经系统免疫反应参与AD,牙周病同样可以引发机体慢性炎症。已经有研究表明,牙周病可能通过引发神经炎症参与AD发病。然而,目前仍缺乏关于牙周病通过神经免疫途径参与AD发病机制的系统评价。因此,本文总结了牙周病和AD之间已知的相互作用,并强调了对牙周病通过神经免疫和神经炎症途径参与AD发病机制的见解,以期为牙周病与AD的相关机制研究提供更多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周病 阿尔茨海默病 神经免疫 神经炎症 口-脑轴 口-肠-脑轴
下载PDF
105/140 GHz双频兆瓦回旋管实现1.0 MW脉冲输出 被引量:1
4
作者 胡林林 孙迪敏 +7 位作者 黄麒力 卓婷婷 龚胜刚 胡鹏 蒋艺 马国武 陈洪斌 马弘舸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9-41,共3页
报道了聚变应用的MW级双频(105/140 GHz)回旋管的最新实验进展。该回旋管的谐振腔、准光模式变换器、输出窗采用了双频共用的设计,电子枪采用了双频复用的双阳极磁控注入枪,收集极采用单极降压。最新的实验表明:在重频1 Hz短脉冲条件下,... 报道了聚变应用的MW级双频(105/140 GHz)回旋管的最新实验进展。该回旋管的谐振腔、准光模式变换器、输出窗采用了双频共用的设计,电子枪采用了双频复用的双阳极磁控注入枪,收集极采用单极降压。最新的实验表明:在重频1 Hz短脉冲条件下,在105 GHz点和140 GHz点,测试得到脉冲功率分别为710 kW和1.057 MW,对应总效率分别为34%和49%。这是国内首次在回旋管实验中实现1.0 MW功率输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双频 兆瓦 电子回旋加热 磁约束聚变
下载PDF
105/140 GHz双频兆瓦级回旋管的设计与实验进展
5
作者 胡林林 孙迪敏 +7 位作者 黄麒力 卓婷婷 龚胜刚 胡鹏 蒋艺 马国武 陈洪斌 马弘舸 《强激光与粒子束》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3-118,共6页
介绍了105/140 GHz双频兆瓦级回旋管的设计和最新实验进展。该回旋管的谐振腔、准光模式变换器、BN输出窗采用了双频共用的设计,电子枪采用了双频复用的双阳极磁控注入枪,收集极采用单级降压。在现有实验室电网功率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进... 介绍了105/140 GHz双频兆瓦级回旋管的设计和最新实验进展。该回旋管的谐振腔、准光模式变换器、BN输出窗采用了双频共用的设计,电子枪采用了双频复用的双阳极磁控注入枪,收集极采用单级降压。在现有实验室电网功率容量有限的情况下,进行脉冲调试,得到的实验结果为:在重频1 Hz、ms连续短脉冲条件下,在105 GHz点和140 GHz点脉冲功率分别达到710 kW和1.057 MW,脉宽0.7 ms,对应总效率分别为34%和49%。在105 GHz点通过脉宽延展和老炼,进一步得到300 kW/2 s和400 kW/1 s的秒级脉宽实验结果,BN窗片的温度在两种状态下温度分别达到606℃和503℃,波束频率单一,没有杂模。实验基本上验证了该器件的物理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双频 电子回旋加热 磁约束聚变
下载PDF
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在上颌窦提升中的成骨性能
6
作者 刘欢 李涵 +2 位作者 马云豪 仲维剑 马国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354-359,共6页
背景:研究证实牙本质颗粒具有良好的成骨潜能,其中未脱矿牙本质颗粒的空间维持作用好,但降解吸收缓慢,延缓了新骨生成速度;完全脱矿牙本质颗粒降解快,但支架作用不佳、新骨生成量有限。目的:评价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组... 背景:研究证实牙本质颗粒具有良好的成骨潜能,其中未脱矿牙本质颗粒的空间维持作用好,但降解吸收缓慢,延缓了新骨生成速度;完全脱矿牙本质颗粒降解快,但支架作用不佳、新骨生成量有限。目的:评价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的组织反应与成骨效果。方法:收集临床上拔除的废弃牙齿,去除牙釉质、牙骨质和牙髓,保留健康的牙本质,经过粉碎、筛选、煮沸、灭菌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未脱矿牙本质颗粒;将牙本质颗粒先浸泡在2%硝酸中脱矿10 min,制成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取5只比格犬进行双侧上颌窦开窗提升骨缺损造模,随机分为2组,实验组植入部分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对照组植入未脱矿异种牙本质颗粒,术后3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测量分析。结果与结论:①大体观察:两组植骨区愈合良好,无炎症反应,实验组植骨区表面较平坦,可见少量残留牙本质颗粒包埋在骨基质中;对照组植骨区表面不平整,可见较多牙本质颗粒;②锥形束CT检查:实验组植骨区为低密度的阻射影,牙本质颗粒与周围组织边界不清,移植的牙本质颗粒总体积减小,牙本质颗粒间影像密度较高;对照组可见高密度的牙本质颗粒阻射影,与周围组织边界较明显,牙本质颗粒吸收程度较实验组轻;③组织学观察:两组植骨区均未见明显的炎症细胞浸润,实验组牙本质颗粒呈虫蚀状吸收,周围有新生骨组织围绕,新生编织骨较致密;对照组牙本质颗粒吸收程度较实验组轻,新骨生成率低于实验组(P<0.05);④结果表明:两种牙本质颗粒均可以诱导新骨形成,在相同时间内,部分脱矿牙本质颗粒的成骨效果优于未脱矿牙本质颗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部分脱矿 牙本质颗粒 骨再生 生物材料 骨移植材料 上颌窦提升 动物实验
下载PDF
部分脱矿自体牙本质颗粒在种植位点保存术中的成骨效能
7
作者 梁韩莹 马云豪 +3 位作者 李涵 李东阳 仲维剑 马国武 《中国组织工程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6期2488-2492,共5页
背景:自体牙本质颗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骨增量手术中。适度的脱矿处理可以使牙本质表面的胶原和生长因子暴露,促进骨再生,但脱矿程度如何控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牙槽骨位点保... 背景:自体牙本质颗粒被越来越多地应用于各种骨增量手术中。适度的脱矿处理可以使牙本质表面的胶原和生长因子暴露,促进骨再生,但脱矿程度如何控制尚无明确报道。目的:评价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作为骨移植材料,在牙槽骨位点保存术中的促进骨再生效能。方法:选取比格犬6只,均拔除双侧下颌第二、三、四前磨牙,经过打磨、粉碎、筛选、浸酸、消毒、清洗等处理制成直径0.5-1.0 mm的牙本质颗粒,浸入2%硝酸中不同时间进行不脱矿(0 min)、轻度(1 min)、中度(10 min)及重度(40 min)脱矿处理,将4种自体牙本质颗粒随机植入4个拔牙窝内,未植入牙本质颗粒的拔牙窝为空白对照。移植后6个月对植骨区进行大体观察、影像学检查和组织学观察。结果与结论:(1)大体观察: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顶丰满,空白对照组牙槽嵴顶凹陷不连续;(2)锥形束CT检测显示,植入牙本质颗粒组牙槽嵴连续平整,空白对照组嵴顶不连续且牙槽窝内密度较低,未脱矿组、轻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密度不均,可见散在的高密度影;中度脱矿组牙槽窝充实,密度均匀;重度脱矿组牙槽窝内大面积空虚,呈低密度影象;(3)组织学观察:未脱矿组仍有较多的牙本质颗粒残余,颗粒内可见虫噬状缺损,颗粒外围被排列散乱的新生骨组织包裹;轻度脱矿组残余少量牙本质颗粒且被新生骨包裹;中度脱矿组牙本质颗粒零星残余,骨细胞排列规律有序;重度脱矿组无牙本质颗粒残余,骨细胞成熟,排列规律;空白对照组牙槽窝内骨小梁排列紊乱,骨髓腔内含较多纤维结缔组织;(4)结果表明:不同程度脱矿的自体牙本质颗粒在牙槽骨保存术中均可以引导新骨生成,其中脱矿10 min的牙本质颗粒促骨再生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植位点保存 牙本质颗粒 骨移植 骨再生 动物实验
下载PDF
Nomogram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口腔鳞状细胞癌患者的预后
8
作者 蒋志敏 马国武 孙波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6-61,共6页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局部晚期OSCC的治疗仍是挑战。本研究构建并验证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将269例OSCC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分为训练队列与验... 目的:口腔鳞状细胞癌(oral squamous cell carcinoma,OSCC)是口腔癌的主要组织学类型,局部晚期OSCC的治疗仍是挑战。本研究构建并验证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预后的列线图。方法:将269例OSCC根治性切除的患者分为训练队列与验证队列。用Cox回归分析患者预后的影响因素,构建可预测患者总生存期(OS)和癌症特异性生存期(CSS)的列线图模型。用一致性指数(C-index)、校准曲线和决策曲线分析(DCA)评价该模型,并在验证队列中验证。结果:年龄、Kaplan-Feinstein(KFI)指数、pT、阳性淋巴结数和全身免疫炎症指数(SII)与OS和CSS显著相关。基于这些因素,构建预测OS和CSS的列线图在训练队列中的C-index分别为0.712和0.709。校准曲线在实际值和预测值间吻合。DCA表明列线图有临床实用性。结果在验证队列中得到证实。结论:该模型可预测根治性切除局部晚期OSCC患者3年和5年的OS和CSS。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口腔鳞状细胞癌 NOMOGRAM 预后
下载PDF
螺旋CT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研究 被引量:25
9
作者 马国武 王焕勇 彭如臣 《中国CT和MRI杂志》 2017年第7期104-106,116,共4页
目的探究螺旋CT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通过胃镜确诊并且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的胃癌62例,采用CT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的多排螺旋CT(MSCT)进行增强扫描,对患者的胃附近的淋... 目的探究螺旋CT增强扫描对进展期胃癌的淋巴结转移的应用价值研究。方法选取我院2013年6月-2016年6月通过胃镜确诊并且经过手术病理证实的进展期的胃癌62例,采用CT仪器为飞利浦公司的多排螺旋CT(MSCT)进行增强扫描,对患者的胃附近的淋巴结的形态类型影像图像、短径实行观察,在和手术后的病理结果进行对比,进而对进展期胃癌旁胃周的淋巴结转移分析,确定相关的生物学行为因素。结果短径5mm组与组间的P<0.05,从而推理出5mm组短径与组间存在统计学差异,短径15mm组和短径组间P>0.05,所以可以推断出不存在统计学差异,以此说明了短径9mm成为螺旋CT增强扫描分析诊断胃周淋巴结转移具有统计学意义。多类胃癌生物学行为CT影像特征与癌肿对应淋巴结转移率密切相关(P<0.05)。结论胃癌的术前分期和临床治疗使用多层螺旋CT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和临床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螺旋CT 增强扫描 胃癌 生物学行为因素 淋巴结转移
下载PDF
140 GHz/50kW回旋管的研制与测试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国武 胡林林 +4 位作者 卓婷婷 孙迪敏 黄麒力 曾造金 蒋艺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2期189-197,共9页
回旋管在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能够输出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需求。本文基于回旋管束波互作用理论设计了一只140 GHz回旋管以用于磁约束聚变中电子回旋加热相关元件的测试和老炼,目标是实现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50 kW,具... 回旋管在毫米波与太赫兹频段能够输出高峰值功率和高平均功率,具有重要的应用需求。本文基于回旋管束波互作用理论设计了一只140 GHz回旋管以用于磁约束聚变中电子回旋加热相关元件的测试和老炼,目标是实现最大输出功率不小于50 kW,具备脉冲工作及连续运行能力,且具有一定的频率和功率调节范围以适应测试的需求。根据设计结果开展了该回旋管的研制与测试,在阴极电压-37.2 kV,控制极电压-12.19 kV,阳极电压+11 kV,束流3.4 A,工作磁场约5.3T下获得最大脉冲输出功率56 kW,功率可通过工作电流和磁场进行调节,同样的调节手段还可以使频率获得约80 MHz的调节范围。重点对起振电流、功率曲线和频率曲线等进行了理论计算结果和实验结果的对比,二者获得了良好的一致。由于初步实验中观察到了大于50 kW连续波功率输出时窗片的过温现象,因此降低功率在20.3 kW开展了连续运行实验,结果表明在该功率下回旋管连续运行状态稳定,可以用于后续聚变元件测试和老炼工作的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束波互作用 准光模式转换
下载PDF
涡流对电真空器件内磁分布的影响及抑制方法 被引量:2
11
作者 马国武 胡林林 +3 位作者 宋睿 孙迪敏 陈洪斌 孟凡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46-50,共5页
短脉冲线圈电流励磁是高频电真空器件中实现超强磁场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此时器件内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涡流并进一步对内部磁场分布构成影响。针对使用短脉冲磁场时涡流对电真空器件内磁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线圈电流脉冲宽度、金... 短脉冲线圈电流励磁是高频电真空器件中实现超强磁场的重要技术途径之一,此时器件内将不可避免地产生涡流并进一步对内部磁场分布构成影响。针对使用短脉冲磁场时涡流对电真空器件内磁分布的影响进行了研究,分析了线圈电流脉冲宽度、金属电导率和金属厚度等对涡流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线圈电流脉冲宽度的减小、金属电导率和金属厚度的增加,涡流对内部磁场的影响也随之增加,导致管内空间无法有效励磁。提出了两种抑制涡流影响的措施,包括采用高电阻率导体进行薄层电镀和对管壁金属纵向切槽开缝。计算结果表明,这两种方法能够有效抑制涡流对器件内部磁场分布的影响,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涡流 电真空器件 短脉冲磁场
下载PDF
碘海醇造影剂与碘普罗胺造影剂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国武 彭峰河 +1 位作者 石逸杰 彭如臣 《医学综述》 2016年第11期2178-2180,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在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临床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0例。同时采用碘海醇造影剂与碘普罗胺造影剂多层螺旋CT血管... 目的探讨不同造影剂在CT血管造影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的诊断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1月至2015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潞河医院收治的临床疑似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患者70例。同时采用碘海醇造影剂与碘普罗胺造影剂多层螺旋CT血管造影成像检测,以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作为金标准。检测后观察两组患者股深动脉和股浅动脉分叉处、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上段CT值、CT血管成像诊断效能各指标以及扫描长度、剂量长度乘积以及有效剂量值。结果检测后,患者股深动脉和股浅动脉分叉处、胫前动脉和胫后动脉上段CT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碘海醇造影剂的灵敏度98.18%、特异度86.67%、准确度95.71%、阳性预测值96.43%、阴性预测值92.86%均高于碘普罗胺造影剂87.27%、71.43%、84.06%、92.31%、58.82%;碘海醇组剂量长度乘积、有效剂量显著低于碘普罗胺组[(1005±113)m Gy·cm比(1179±117)m Gy·cm,(19.2±2.6)m Sv比(34.1±3.1)m Sv],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结论碘海醇造影剂对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诊断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检测和评估的有效手段,值得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动脉硬化闭塞症 多层螺旋CT 血管造影
下载PDF
用于MW级回旋管的TE_(34,10)模圆柱高频腔体设计(英文)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国武 胡林林 +4 位作者 卓婷婷 孙迪敏 黄银虎 陈洪斌 孟凡宝 《红外与毫米波学报》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5-20,共6页
采用TE_(34,10)-模式开展了140 GHz兆瓦级圆柱回旋管腔体的设计和优化,并分析了工作模的模式竞争情况.由于两个邻近模式TE33,10-和TE31,11+的竞争TE_(34,10)-未能在高效率区稳定振荡,使得输出功率显著降低.为了抑制模式竞争计算了工作... 采用TE_(34,10)-模式开展了140 GHz兆瓦级圆柱回旋管腔体的设计和优化,并分析了工作模的模式竞争情况.由于两个邻近模式TE33,10-和TE31,11+的竞争TE_(34,10)-未能在高效率区稳定振荡,使得输出功率显著降低.为了抑制模式竞争计算了工作模和两个竞争模的滞回曲线,结果表明,TE_(34,10)-能够在磁场由其低功率振荡区下降时对竞争模形成抑制,而在磁场由低到高时则由于竞争模的率先起振反而被竞争模所抑制.基于此设计了由5. 59 T下降至5. 51 T的时变磁场曲线,在此磁场下开展了包含42个模式在内的多模时域计算,结果表明竞争模式被有效抑制,工作模在此磁场曲线下能够稳定获得0. 96 MW的稳定输出功率,对应的电子效率为36. 7%,频率为140 GHz.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圆柱腔 模式竞争
下载PDF
即刻种植和牙槽保存术在维持牙槽嵴骨量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14
作者 马国武 仲维剑 张晓燕 《中国口腔种植学杂志》 2009年第2期92-93,共2页
目的:比较拔牙后即刻种植与拔牙窝内即刻植骨在预防牙槽嵴吸收中的作用。方法:拔除四只犬双侧下颌第二、第三前磨牙,实验组拔牙窝分别植入种植体(A组)和Bio-oss骨粉(B组),对照组(C组)拔牙窝自然愈合。五个月处死动物,观测牙槽嵴的高度... 目的:比较拔牙后即刻种植与拔牙窝内即刻植骨在预防牙槽嵴吸收中的作用。方法:拔除四只犬双侧下颌第二、第三前磨牙,实验组拔牙窝分别植入种植体(A组)和Bio-oss骨粉(B组),对照组(C组)拔牙窝自然愈合。五个月处死动物,观测牙槽嵴的高度和宽度的变化,对骨质进行影像学检查、组织学观察、扫描电镜钙磷能谱分析。结果:牙槽嵴高度减少:A组0.27±0.07mm,B组0.49±0.07mm,C组1.40±0.15mm;牙槽嵴宽度减少:A组0.24±0.13mm,B组0.21±0.10mm,C组1.19±0.51mm,AC和BC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影像学观察可见种植体与骨组织接触紧密,BC两组灰度值分别为73.04±7.05、45.10±4.71,两组骨密度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组织切片可见A组的种植体周围板层骨包绕紧密;B组的Bio-oss颗粒部分降解,周围有大量板层骨及编织骨生成;C组骨小梁稀疏、纤细,骨髓腔面积大。扫描电镜钙磷能谱分析测定钙磷比值分别为A组2.01±0.12,B组1.98±0.14,对照组C组1.53±0.22,AC和BC两组间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B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拔牙后即刻种植和拔牙窝内植入Bio-oss联合使用钛膜,均能有效的防止牙槽骨吸收。在拔牙后短期内维持牙槽嵴骨量和骨质的效果上,二者无显著性差别,但均优于自然愈合的拔牙创。讨论:如果拔牙后残存的骨量能保证种植体的初期稳定性,应提倡进行即刻种植,可以有效地防止牙槽骨的萎缩,最大限度的保存种植区软硬组织的形态和功能。牙槽保存术应用于延期种植病人牙槽嵴骨量的维持,但远期的效果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牙种植 即刻种植 牙槽保存术 拔牙
下载PDF
“盾构术”在前牙美学区种植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15
作者 马国武 薛藏辉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18年第6期581-584,共4页
上前牙美学区常因各种因素需拔除患牙,而牙齿拔除后唇侧牙槽骨迅速发生塌陷吸收,这对前牙美学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后续种植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学者们纷纷提出各种方案来保存唇侧牙槽骨,其中"盾构术"可实现牙槽嵴轮廓... 上前牙美学区常因各种因素需拔除患牙,而牙齿拔除后唇侧牙槽骨迅速发生塌陷吸收,这对前牙美学造成严重的威胁,同时也给后续种植治疗带来极大挑战。因此学者们纷纷提出各种方案来保存唇侧牙槽骨,其中"盾构术"可实现牙槽嵴轮廓的长期保持,这成为美学区种植的一个新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牙美学区 盾构术 即刻种植
下载PDF
自体牙骨移植材料在口腔种植领域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6
作者 马国武 贾崇智 《口腔医学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709-712,共4页
牙缺失后伴随牙槽骨的缺损或过度萎缩,不仅会引起形态、功能障碍,还会给以生物学为导向的口腔种植手术带来困难。性能优良的骨移植材料,可以为骨缺损修复提供必要的保证,为口腔种植治疗提供更好的术前条件。自体牙骨移植材料的问世,为... 牙缺失后伴随牙槽骨的缺损或过度萎缩,不仅会引起形态、功能障碍,还会给以生物学为导向的口腔种植手术带来困难。性能优良的骨移植材料,可以为骨缺损修复提供必要的保证,为口腔种植治疗提供更好的术前条件。自体牙骨移植材料的问世,为植骨材料的选择提供了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牙 骨移植材料 口腔种植
下载PDF
毫米波回旋超辐射的粒子模拟与实验研究
17
作者 马国武 孟凡宝 +2 位作者 陈洪斌 胡林林 宋睿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87-91,共5页
为开发回旋超辐射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超辐射高功率微波源中的优势,采用3维PIC粒子模拟对回旋超辐射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器件结构及工作参数范围。模拟表明,微波峰值功率与电子束脉宽在一定范围内成平方关系,符... 为开发回旋超辐射在毫米波和亚毫米波超辐射高功率微波源中的优势,采用3维PIC粒子模拟对回旋超辐射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并在此基础上优化设计了器件结构及工作参数范围。模拟表明,微波峰值功率与电子束脉宽在一定范围内成平方关系,符合超辐射的典型特征。初步实验在210 kV,250 A的电子束参数下获得了6 MW的微波峰值功率输出,工作频率37.2 GHz,模式为TE01,与粒子模拟的结果基本一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回旋超辐射 毫米波 粒子模拟
下载PDF
基于预群聚的回旋管注入锁相研究
18
作者 马国武 卓婷婷 +3 位作者 胡林林 孙迪敏 陈洪斌 孟凡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45-51,共7页
开展了40kW预群聚注入锁相回旋管的理论与模拟设计。基于全电磁仿真方法完成了预群聚腔的设计,并采用给定场理论对电子束经过预调制腔后的群聚状态进行了计算。采用自洽理论获得了回旋管的自由振荡工作参数,并计算了振荡频率随各种参数... 开展了40kW预群聚注入锁相回旋管的理论与模拟设计。基于全电磁仿真方法完成了预群聚腔的设计,并采用给定场理论对电子束经过预调制腔后的群聚状态进行了计算。采用自洽理论获得了回旋管的自由振荡工作参数,并计算了振荡频率随各种参数变化的规律,由此提出了锁相带宽的要求。采用PIC粒子模拟进行了锁相状态的模拟,得到7mm漂移距离下锁定增益可达30.5dB,相应的锁相带宽为20MHz。如果进一步增长漂移距离或者进一步增大输入功率,锁相带宽还会增大。理论计算和粒子模拟结果表明40kW级回旋管注入锁相具有良好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回旋管 注入锁相 预群聚
下载PDF
具有超辐射特性的回旋器件模拟研究
19
作者 马国武 陈洪斌 +1 位作者 胡林林 孟凡宝 《强激光与粒子束》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897-900,共4页
在详细分析快波结构中的束波互作用基础上,采用2.5维PIC粒子模拟软件设计了一种回旋器件。该器件采用摇摆器形成回旋电子束,并采用强耦合方式和优化的互作用段长度,在束压250 kV、束流200A、脉宽1 ns的电子束驱动下,模拟获得了峰值功率7... 在详细分析快波结构中的束波互作用基础上,采用2.5维PIC粒子模拟软件设计了一种回旋器件。该器件采用摇摆器形成回旋电子束,并采用强耦合方式和优化的互作用段长度,在束压250 kV、束流200A、脉宽1 ns的电子束驱动下,模拟获得了峰值功率7 MW、频率38.5 GHz的微波短脉冲输出,峰值功率转换效率达到14%。其峰值输出功率与束脉宽之间的平方关系符合超辐射效应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功率微波 回旋器件 超辐射 粒子模拟
下载PDF
唾液生物标志物在阿尔茨海默病早期检测中的应用
20
作者 马国武 赵鹏程 《口腔医学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7期591-596,共6页
唾液中包含多种生物标志物,与口腔及全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疗监控密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唾液因其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有望成为AD相关生物标志物的... 唾液中包含多种生物标志物,与口腔及全身疾病的发生、发展及诊疗监控密切相关。生物标志物的检测在阿尔茨海默病(Alzheimer's disease,AD)的早期筛查和诊断中具有重要意义,唾液因其与神经系统的紧密联系有望成为AD相关生物标志物的取材库。本文对唾液中AD相关生物标志物及其检测用生物传感器进行介绍和评估,以期为AD唾液生物标志物及非侵入式生物传感器的开发和应用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尔茨海默病 生物标志物 生物传感器 唾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