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云南纳西族、白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眼球生物学参数特征分析
1
作者 张强 常利涛 +9 位作者 李佩谦 肖洁 黄达峰 张金娇 马子雪 李茜茜 罗筱 陈茂森 黄莹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65-369,共5页
目的分析云南纳西族、白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特征。方法采用以学校为单位的分层整群抽样,于2020年10月从白族和纳西族聚居的大理州和丽江市选取2、3年级和7年级学生共724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记录非睫状肌麻痹下的等... 目的分析云南纳西族、白族和汉族中小学生眼球生物学参数的特征。方法采用以学校为单位的分层整群抽样,于2020年10月从白族和纳西族聚居的大理州和丽江市选取2、3年级和7年级学生共724人进行问卷调查和眼科检查,记录非睫状肌麻痹下的等效球镜度(SE)、眼轴长度(AL)、前房深度(ACD)、角膜曲率半径(CR)、中央角膜厚度(CCT)和角膜直径(WTW),并计算轴径比(AL/CR)。使用协方差分析比较SE和眼球生物学参数的民族、性别和年级差异;使用Pearson相关分析探索上述指标之间的联系。结果无论2、3年级还是7年级,不同民族学生间每日户外时间、屏幕时间和睡眠时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纳西族学生CCT低于汉族和白族[2、3年级:(542.48±39.76)μm vs.(553.81±31.83)μm和(559.27±32.79)μm;7年级:(538.86±34.91)μm vs.(547.41±33.55)μm和(548.26±32.98)μm,均为P<0.05];7年级学生中,纳西族SE、AL和AL/CR与汉族、白族学生相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其他眼球生物学参数在2、3年级和7年级学生中,各民族间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女生AL、CR、ACD、CCT、WTW均低于男生,且平均SE低于男生(均为P<0.05)。与2、3年级学生相比,7年级学生AL更长、ACD更深、CCT更薄(均为P<0.05),而CR和WTW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L/CR与SE高度相关(r=-0.78,P<0.05)。结论多民族地区的中小学生虽然面临着相似的环境危险因素,但仍需关注眼球生物学参数的民族、性别和年龄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学生 多民族 眼球生物学参数
下载PDF
丽江市、大理市新冠疫情期间中小学生筛查性近视分析
2
作者 李茜茜 马子雪 +5 位作者 肖洁 李佩谦 张金娇 罗筱 黄莹 《昆明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24年第4期49-56,共8页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期间丽江市、大理市2 a筛查性近视率,并分析近视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77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9月分别对同一研究人群使用台式全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眼部检测,获得其眼睛客观指标。根据问... 目的分析新冠疫情期间丽江市、大理市2 a筛查性近视率,并分析近视相关影响因素。方法随机整群抽取774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于2020年10月和2021年9月分别对同一研究人群使用台式全自动电脑验光仪进行眼部检测,获得其眼睛客观指标。根据问卷调查表内容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近视的影响因素。结果丽江市、大理市2 a中小学生总体筛查性近视率分别为55.0%、62.8%,45.7%、51.4%。两地结果均显示女生近视率高于男生、初中学生近视率高于小学学生(P<0.05)。与2020年相比,2021年丽江市学生每天多媒体教学时间越来越长、每天做作业时间在不断减少、睡前玩手机的人数不断增加、户外活动时间不断增加(P<0.05);2021年大理市学生每天多媒体教学时间越来越长、每天做作业时间在不断减少、户外活动时间不断增加、球类运动时间不断增加(P<0.05)。Logistic回归分析,丽江市2020年结果显示,女生、初中学生、课间休息在教学楼内活动、总是吃动物肝脏、总是吃甜食、总是喝含糖饮料是导致学生患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2021年结果显示,女生、初中学生、户外活动>2 h、总是吃甜食是导致学生患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大理市2020年结果显示,初中学生、最早看书年龄为5~6岁、父母都不近视是导致学生患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2021年结果显示,初中学生、总是吃甜食是导致学生患近视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两地学生疫情期间用眼时长不断增加,近视率不断增加且存在性别、学段差异,应重点关注初中学生特别是女生视力情况。学生近视影响因素复杂,户外活动时间>2 h、课间休息在教学楼内活动、总是吃动物动物肝脏、总是吃甜食、总是喝含糖饮料、看书年龄为5~6岁、父母都不近视是导致学生近视的危险因素。应针对易于改变的危险因素,加强近视防治知识宣传,采取干预措施,防止近视的发生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中小学生 少数民族 新冠疫情
下载PDF
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的应用及展望
3
作者 陆国涛 马子雪 +3 位作者 张芳 周航 徐静艳 杨红丽 《护理学报》 2024年第8期23-26,共4页
目的综述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为科研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叙事治疗文件的概述、实践意义、常见的文件形式、制作及应用的注意要点进行综述。结果主要形式有叙事治疗信件、数字故事、故事写作... 目的综述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的应用现状,为科研与临床实践提供参考。方法检索国内外相关文献,对叙事治疗文件的概述、实践意义、常见的文件形式、制作及应用的注意要点进行综述。结果主要形式有叙事治疗信件、数字故事、故事写作、证书、手册、清单,其中信件、数字故事、证书是较常用的文件形式。叙事治疗文件在叙事护理中被广泛应用,但其价值未受到足够重视,文件质量普遍偏低,甚至在实际应用中往往流于形式。结论当前国内叙事护理治疗文件尚处于初步发展阶段,文件形式单一。有待进一步完善文件体系,制定文件制作、转交、存放、查阅等方面的规范,提高应用效率,为患者带来更大益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叙事治疗文件 叙事护理 叙事治疗 心理护理
下载PDF
云南地区中小学生眼轴变化及影响因素分析
4
作者 肖洁 苏梅慧 +6 位作者 李佩谦 黄达峰 李茜茜 马子雪 罗筱 陈茂森 黄莹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33-137,141,共6页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中小学生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近视干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抽取云南省2个市/县二、三年级和七年级共685名学生分别于2021年10月... 目的探讨云南地区中小学生眼轴长度与角膜曲率半径比值(AL/CR)变化规律及其影响因素,为早期近视干预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于2020年抽取云南省2个市/县二、三年级和七年级共685名学生分别于2021年10月、2023年3月进行随访,调查内容包括近视相关因素问卷调查、裸眼远视力、屈光参数测量,分析AL/CR在不同学段不同组别间的分布及变化,采用广义线性模型探索AL/CR累积进展量的影响因素。结果小学生基线AL/CR值为(2.95±0.09),第1次随访增加至(2.99±0.11),第2次随访增加至(3.04±0.12)。中学生基线AL/CR值为(3.08±0.13),第1次随访增加至(3.12±0.15),第2次随访增加至(3.15±0.14)。广义线性模型结果显示控制环境因素后,小学生中白族(β=-0.017)、等效球境度数(SE)累积进展量(β=-0.027)影响AL/CR变化;中学生AL/CR变化与基线AL(β=-0.005)、基线CR(β=0.032)及SE累积进展量(β=-0.035)相关(P值均<0.05)。结论云南地区中小学生AL/CR可用于判断不同屈光状态类型,其变化量除与SE进展有关,还受民族、基线眼生物学参数的影响。AL/CR应用于评估近视进展方面的价值需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轴长度 角膜曲率半径 因素分析 统计学 学生
原文传递
常见快速视力筛查方法在2~4年级学生中的应用
5
作者 马子雪 常利涛 +6 位作者 张金娇 黄达峰 李茜茜 肖洁 罗筱 黄莹 《中国妇幼保健》 CAS 2023年第12期2172-2176,共5页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常见快速视力筛查方法的准确性,探讨视力筛查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云南省3个市/县各2所小学2~4年级学生进行标准对数视力表远视力筛查、非睫状肌麻痹下使用电脑验光仪验光,对裸眼视力<5.0或电脑验光等效球镜... 目的分析儿童青少年常见快速视力筛查方法的准确性,探讨视力筛查的最佳方案。方法选取2021年云南省3个市/县各2所小学2~4年级学生进行标准对数视力表远视力筛查、非睫状肌麻痹下使用电脑验光仪验光,对裸眼视力<5.0或电脑验光等效球镜(SE)≤-0.50D且未佩戴眼镜无眼病的168名(336只眼)小学生进行散瞳获得散瞳后屈光度,作为屈光度金标准,比较散瞳前和散瞳后的电脑验光屈光度。依据远视力检查和电脑验光仪验光结果,按照以下4种方案分析比较近视患病率、灵敏度、特异度及约登指数。4种方案分别是:单独满足裸眼视力<5.0即为近视和电脑验光仪验光等效球镜(SE)≤-0.50D即为近视的2个方案,及同时满足2个条件及满足2个条件之一的2个方案。结果与散瞳前比较,散瞳后屈光度右眼从(-1.34±1.15)下降到(-0.85±1.06)、左眼从(-1.12±1.15)下降到(-0.61±1.2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91、7.89,均P<0.05)。睫状肌麻痹后出现大量的假性近视,右眼电脑验光后近视146只眼,假性近视29只眼,混合性近视32只眼,左眼假性近视性率为19.86%,混合性近视率为21.92%;左眼睫状肌麻痹电脑验光后近视135只眼,假性近视31只眼,混合近视21只眼,左眼假性近视率为22.96%,混合性近视率为15.56%。金标准即睫状肌麻痹后的电脑验光,近视221只眼,近视率为65.8%,方案一、方案二、方案三及方案四近视率分别为91.1%(306只眼)、83.0%(279只眼)、80.1%(269只眼)及94.6%(318只眼),其中方案三最接近于金标准,方案四中近视率最高。4种方案与金标准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51.12、111.65、132.95及25.24,均P<0.05)。4种方法的灵敏度均较高,均高于98.0%;4种方法的特异度均较低。方案三的阳性预测值和阴性预测值分别为80.7%和94.0%,与金标准比较,约登指数在4种方案中最高,即方案三准确性最高。结论目前未散瞳的快速筛查方法对近视患病率存在一定程度高估,但是当不具备散瞳条件时,可以结合远视力筛查和电脑验光,提高视力筛查方案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筛查 散瞳 金标准 假性近视
原文传递
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危险因素列线图判别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张金娇 常利涛 +7 位作者 肖洁 李佩谦 马子雪 李茜茜 罗筱 陈茂森 黄莹 《中国学校卫生》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1387-1391,共5页
目的探讨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预测评估,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3月9—14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大理和丽江两个地区6所中小学校的848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近视相关影响... 目的探讨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的相关因素,并对影响因素进行预测评估,为近视防控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3年3月9—14日,采用多阶段分层整群随机抽样方法,抽取云南省大理和丽江两个地区6所中小学校的848名学生进行视力检测和近视相关影响因素的问卷调查,使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将筛选出的影响因素建立列线图(Nomogram)预测模型。结果调查对象总体近视率为68.3%,男生近视率(63.4%)低于女生(72.9%),小学生近视率(46.7%)低于初中生(81.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8.71,108.07,P值均<0.05)。每天坚持做眼保健操、课间休息在教学楼外活动、每天睡眠时间7~9和>9 h、父母双方均不近视与云南省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呈负相关(OR值分别为0.64,0.63,0.56,0.28,0.48,P值均<0.05);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间≥3 h、家长不限制玩电子游戏时间与近视发生呈正相关(OR值分别为1.94,1.78,P值均<0.05)。在影响因素基础上建立Nomogram预测模型定量评价近视风险,结果显示,对于云南省儿童青少年来说发生近视风险较大的3个因素分别是每天睡眠时间、父母近视情况、每天放学后读写时间。结论遗传因素和环境因素与儿童青少年近视发生均相关,列线图预测模型有利于筛查近视高风险因素及采取相应防治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近视 危险因素 列线图 回归分析 儿童 青少年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