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48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肝脂肪变性指数对肥胖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患者疗效的评估
1
作者 鲍春旭 马小萍 +2 位作者 高文涛 邓燕龄 王红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24年第3期256-258,共3页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肝脂肪变性指数(HSI)评估肥胖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经临床个体化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肥胖人群中NAFLD患者50例并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指标[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 目的探讨剪切波弹性成像(SWE)联合肝脂肪变性指数(HSI)评估肥胖者中非酒精性脂肪肝(NAFLD)患者经临床个体化治疗效果的价值。方法选取肥胖人群中NAFLD患者50例并进行临床个体化治疗3个月,比较2组临床指标[体重、身体质量指数(BMI)、腰围]、杨氏模量值、HSI的差异性,并分析其相关性。结果肥胖人群中NAFLD患者经3个月个体化治疗前后临床指标(体重、BMI、腰围)、HSI、杨氏模量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杨氏模量值与体重、BMI、腰围呈正相关(P<0.05),HSI与体重、BMI、腰围呈较强正相关(P<0.05)。结论剪切波弹性成像联合肝脂肪变性指数可用于肥胖人群中NAFLD患者治疗后肝脂肪变性及纤维化程度改善情况的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剪切波弹性成像 肝脂肪变性指数 非酒精性脂肪肝 治疗效果 价值
下载PDF
常用的基因检测技术在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患儿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王雨 刘丽 +2 位作者 马小萍 李洋洋 杜田菊 《宁夏医科大学学报》 2023年第9期959-963,共5页
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是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复杂,其中大约一半的病因为遗传因素,遗传学病因包括染色体核型异常、拷贝数变异(NV)或基因突变等。对于检测此类疾病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 智力障碍/全面发育迟缓是儿童常见的神经发育障碍性疾病,病因复杂,其中大约一半的病因为遗传因素,遗传学病因包括染色体核型异常、拷贝数变异(NV)或基因突变等。对于检测此类疾病常用的检测方法有染色体核型分析、染色体微阵列分析(CMA)、下一代测序技术(NGS)等,每种基因检测各有优缺点。因此,根据患儿的临床表型,选择合适的基因检测方法对于诊断此类疾病尤为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力障碍 全面发育迟缓 病因 基因检测
下载PDF
BPGM下调对静原鸡成肌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
3
作者 付希 赵薇 +7 位作者 禹保军 张统 陈亚飞 毛向媛 魏传浩 马小萍 张心雨 张娟 《华北农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19-230,共12页
旨在探讨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BPGM)对鸡成肌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宁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娟课题组前期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其对成肌细胞增殖、凋亡和相关标志基因表达水平... 旨在探讨二磷酸甘油酸变位酶(BPGM)对鸡成肌细胞生长发育的影响。对宁夏大学动物科技学院张娟课题组前期转录组学和蛋白组学数据进行联合分析,筛选出可能影响生长发育的差异表达基因,探究其对成肌细胞增殖、凋亡和相关标志基因表达水平的影响,并对糖酵解通路上下游基因的表达进行定量分析。ELISA检测肌苷酸(IMP)含量;比色法检测腺苷三磷酸(ATP)含量,深入揭示关键候选基因对静原鸡肌肉发育和肉质风味的重要作用。结果表明,静原鸡胸肌与腿肌间共鉴定到差异表达基因/蛋白139个,其中在转录组和蛋白组同时上调的差异基因/蛋白75个,在转录组和蛋白组同时下调的差异基因/蛋白45个,在转录组上调蛋白组下调的差异基因/蛋白13个,在蛋白组上调转录组下调的差异基因/蛋白6个;从糖酵解/糖异生通路筛选出7个差异表达基因,分别是BPGM、磷酸甘油酸激酶1基因(PGK1)、葡萄糖-6-磷酸异构酶基因(GPI)、磷酸甘油酸变位酶基因(PGAM1)、乳酸脱氢酶A基因(LDHA)、乳酸脱氢酶B基因(LDHB)、磷酸丙糖异构酶1基因(TPI1),结合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网络互作分析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BPGM。BPGM在静原鸡母鸡组织中均有表达,在胸肌中的表达量最高,且在成肌细胞分化过程中呈上调趋势。用分离培养的原代成肌细胞进行细胞转染,干扰BPGM抑制了成肌细胞的增殖而促进细胞凋亡,并调控糖酵解通路上下游基因的表达,同时抑制了IMP和ATP的生物合成。综上所述,下调BPGM可以抑制成肌细胞的生长发育及IMP和ATP的生物合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静原鸡 BPGM 糖酵解 成肌细胞 生长发育 肉质风味
下载PDF
尖锐湿疣临床分布特征及复发影响因素 被引量:16
4
作者 马小萍 王学良 +1 位作者 张美芳 王明轩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1期681-682,共2页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年间本院CA患者的病历资料,从时间、地点、人群分布、治疗后复发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CA的就诊时间主要分布在2月,5月,10月;本组以20~40岁为主... 目的 探讨尖锐湿疣(CA)的临床分布特征及复发影响因素。方法 用回顾性研究方法对10年间本院CA患者的病历资料,从时间、地点、人群分布、治疗后复发等方面进行分析。结果 CA的就诊时间主要分布在2月,5月,10月;本组以20~40岁为主,男女比例1.24:1;以服务、营销、个体行业为主,以已婚,中学、大学文化程度,中等收入阶层者较多;感染方式主要是非婚性接触。与CA复发有关的主要影响因素:40岁以上,男性,已婚,服务、个体、营销人员,包皮过长,非婚性接触,物理治疗不规范,亚,临床感染,未用抗病毒、免疫调节剂,合并其他STD,劳累饮酒,合并其他全身疾病等。结论 对易复发患者加强性知识教育,治疗中注意亚临床感染,合并其他STD及疾病等问题,要合理规范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临床特征 复发因素
下载PDF
尖锐湿疣病毒载量与复发的关系探讨 被引量:2
5
作者 马小萍 任健康 +1 位作者 张美芳 王明轩 《陕西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332-334,共3页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复发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用PCR检测原发、复发及无皮疹组CA患者的HPVDNA6.11型病毒载量。结果:复发疹HPVDNA6.11型病毒载量的平均值4.7×10^6±1.1×10^7copy/ml,病毒载量主要分布在10^5~... 目的:探讨尖锐湿疣的复发与病毒载量的关系。方法:用PCR检测原发、复发及无皮疹组CA患者的HPVDNA6.11型病毒载量。结果:复发疹HPVDNA6.11型病毒载量的平均值4.7×10^6±1.1×10^7copy/ml,病毒载量主要分布在10^5~10^9,原发疹HPVDNA6.11型病毒载量的平均值2.6×10^7±6.3×10^7copy/ml,病毒载量主要分布在10^4~10^6,无皮疹HPVDNA6.11型病毒载量的平均值2.3×10^5±6.9×10^5copy/ml,病毒载量主要分布〈10^4,三组HPVDNA6.11病毒载量型平均值比较均有显著性差异。结论:不同类型皮疹的HPV病毒载量不同,按平均值的高低依次排序为复发疹、原发疹、无皮疹;病毒载量与CA的复发有一定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尖锐湿疣/病毒学 病毒载量 复发聚合酶链反应
下载PDF
剥蚀散治疗跖疣的疗效分析 被引量:1
6
作者 马小萍 罗秀荣 +2 位作者 王明轩 刘丽莉 马静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248-249,共2页
目的 观察剥蚀散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  72 0例患者随机接受A、B方案 ,A方案用剥蚀散 ,B方案为剥蚀散加卡提素 ,第 4周末评价疗效。结果 A、B两组有效率分别 89.72 %、93 .3 3 % ;当疣体少于 3个 ,A、B方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疣体为 ... 目的 观察剥蚀散治疗跖疣的疗效。方法  72 0例患者随机接受A、B方案 ,A方案用剥蚀散 ,B方案为剥蚀散加卡提素 ,第 4周末评价疗效。结果 A、B两组有效率分别 89.72 %、93 .3 3 % ;当疣体少于 3个 ,A、B方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 ,疣体为 3~ 10个或大于 10个 ,B方案明显优于A方案 (P <0 .0 5 ) ,复发率小于A方案 (0 .0 1<P <0 .0 5 )。结论 跖疣初发 ,个数少 ,首选剥蚀散 ;多发 ,反复发生 ,宜选剥蚀散加卡提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剥蚀散 药物治疗 跖疣 人乳头瘤病毒感染 卡提素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钼靶X线检测在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小萍 孙燕 +1 位作者 张炳英 任仁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2期1173-1175,共3页
目的观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钼靶X线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97例乳腺疾病患者应用弹性超声成像、钼靶X线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方法进行诊断,所获得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获得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并... 目的观察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钼靶X线检测在早期乳腺癌诊断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回顾性研究对197例乳腺疾病患者应用弹性超声成像、钼靶X线及两者联合诊断的方法进行诊断,所获得结果与病理诊断进行比较获得诊断准确率、特异性、敏感性,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绘制ROC曲线图。结果超声弹性成像诊断准确率为92.5%、敏感96.9%、特异性85.9%;钼靶X线检测诊断准确率为86.4%、敏感性87.6%、特异性84.7%;两者联合诊断准确率为94.9%,敏感性96.9%,特异性91.8%。结论弹性超声成像诊断明显优于钼靶X线诊断,联合应用两种诊断方法优于其中任一诊断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钼靶X线 乳腺癌
下载PDF
热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小萍 杨永秀 葛艳 《国际妇产科学杂志》 CAS 2014年第3期298-303,共6页
目的:评价热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及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 目的:评价热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近期疗效和安全性,为临床治疗及更深入研究提供参考。方法:计算机检索Pub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CBM)、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VIP)、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CNKI)及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WANFANG Data),并辅以手工检索,收集热放化疗治疗晚期宫颈癌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由各数据库建库至2013年5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本研究纳入16篇RCT,共1 295例患者。结果显示:①热放化疗组在近期疗效(治疗结束时的完全缓解率、治疗结束后3个月肿瘤局部控制率)方面均高于放化疗组、热放疗组及单放疗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而在治疗结束后1个月的有效率方面高于放化疗组及单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远期疗效方面,热放化疗组1年无瘤生存率较放化疗组及热放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2年及5年生存率,热放化疗组与放化疗组、单放疗组及热放疗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年生存率,热放化疗组与放化疗组及单放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高于热放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②近期毒副反应(膀胱反应、直肠反应、干性皮炎),热放化疗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但消化道反应及骨髓抑制方面,热放化疗组较单放疗组和热放疗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经药物治疗后患者能够耐受。远期毒副反应(放射性膀胱炎和放射性直肠炎),热放化疗组与其他3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与其他治疗方法相比,热放化综合治疗宫颈癌有提高疗效的趋势,并不增加其远期毒副反应,今后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就其近期及远期疗效、近期及远期毒副反应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肿瘤 热疗 放射疗法 抗肿瘤联合化疗方案 META分析
下载PDF
尿道/阴道炎患者衣原体支原体感染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马小萍 罗秀荣 +4 位作者 马静 党倩丽 王明轩 高玉民 刘丽莉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12期1128-1128,共1页
关键词 衣原体 支原体 尿道炎 阴道炎
下载PDF
尖锐湿疣患者疣体组织尿道分泌物HPVDNA的测定 被引量:2
10
作者 马小萍 罗秀荣 《第四军医大学学报》 北大核心 2001年第8期766-766,共1页
关键词 尖锐湿疣 乳头状瘤病毒 尿道分泌物 HPVDNA
下载PDF
STD门诊医务人员工作环境及现状分析 被引量:5
11
作者 马小萍 赵玉荣 +1 位作者 刘伟民 常建祝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8期505-507,共3页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门诊医务人员对工作环境、健康防护及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探讨如何改善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的就医环境,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进行防护知识培训,探寻有效的干预途径。方法对西安地区皮肤性病门诊的110名医务人员,采用自... 目的了解皮肤性病门诊医务人员对工作环境、健康防护及职业暴露的认知情况,探讨如何改善性传播疾病(STD)门诊的就医环境,对医务人员的职业暴露进行防护知识培训,探寻有效的干预途径。方法对西安地区皮肤性病门诊的110名医务人员,采用自行设计的问卷表进行调查。内容包括一般资料、就医环境、卫生保健知识(职业暴露)、自我防护行为、影响自我防护的障碍和医疗用品处理等。结果西安地区部分医院基本无独立STD门诊,皮肤性病科、泌尿科、妇产科、传染科均有STD患者就诊,医务人员对预防性暴露后治疗认知率仅为25.45%。结论STD门诊工作环境需要改进,医务人员特别是护理人员对卫生保健知识(职业暴露)及自我防护行为认识不足。管理部门应根据STD门诊的特点,完善有关制度,提供防护设备、加强职业暴露防护培训,以预防职业暴露及交叉感染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皮肤性病门诊 工作环境 职业暴露 职业防护
下载PDF
超声弹性成像技术对乳腺早期恶性肿瘤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2
12
作者 马小萍 任仁 张炳英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4年第11期1019-1021,共3页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EU)对早期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比较常规二维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两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对128例早期乳腺恶性肿块患者,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 目的探讨超声弹性成像技术(EU)对早期恶性乳腺肿瘤的诊断价值。方法以病理学诊断为标准,比较常规二维超声与超声弹性成像两者对早期乳腺癌诊断的准确性。结果对128例早期乳腺恶性肿块患者,常规超声及超声弹性成像技术的诊断符合率分别为81.25%、93.75%,两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于肿块平均直径的判断弹性成像为1.21±0.035,与病理所得1.24±0.06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与常规二维超声判断结果 0.67±0.02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超声弹性成像技术与常规二维超声比较对早期乳腺恶性肿瘤的诊断具有较高的准确性,并能够较准确地判断肿块的大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弹性成像 乳腺癌 诊断
下载PDF
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有效性和安全性的Meta分析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小萍 杨永秀 葛艳 《甘肃医药》 2013年第11期805-810,共6页
目的:探讨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并辅手工检... 目的:探讨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临床效果及其应用价值。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SCI、Cochrane Library、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及中华医学会数字化期刊,并辅手工检索,收集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治疗子宫肌瘤的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截止至2013年4月。采用Cochrane系统评价手册文献质量评价标准评价纳入研究质量,用Rev Man 5.2软件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6个RCT。Meta分析结果显示:治疗3个月后,联合用药组(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组)与对照组(单用米非司酮组)在子宫肌瘤体积减小情况、治疗有效率、复发率及不良反应(恶心及潮热多汗)方面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在性激素(卵泡刺激素(FSH),黄体生成素(LH)、雌激素(E2)、孕酮(P))水平变化方面联合用药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宫瘤清联合米非司酮可以有效治疗子宫肌瘤,可降低复发率及不良反应,但今后仍需开展更多高质量研究就其远期疗效、不良反应及复发率方面进行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肌瘤 宫瘤清 米非司酮 META分析 系统评价
下载PDF
彩超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功能不全的术前诊断价值探讨 被引量:1
14
作者 马小萍 刘峰 +1 位作者 闫波 张炳英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07年第7期611-612,共2页
目的探讨彩超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功能不全时手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经临床确诊,采用PTFE人工血管补片环缩股静脉瓣膜治疗的36例42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反流血流显像及频谱多... 目的探讨彩超在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功能不全时手术前的临床价值。方法回顾经临床确诊,采用PTFE人工血管补片环缩股静脉瓣膜治疗的36例42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术前彩色多普勒超声对患肢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反流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进行分析,并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及手术结果进行比较。结果36例42条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处反流血流持续时间均>0.5秒。结论股浅静脉第一对瓣膜反流血流显像及频谱多普勒特征,尤其反流持续时间大于0.5秒,可以作为原发性下肢深静脉瓣膜功能不全患者行自体静脉片环缩股静脉瓣膜手术治疗前的一项较为可靠的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检查 多普勒 静脉 瓣膜功能不全
下载PDF
彩超诊断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小萍 张炳英 《宁夏医学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1094-1095,共2页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对13例经临床证实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及血流频谱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具有特定... 目的探讨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声像图特征,评价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价值。方法对13例经临床证实为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经阴道彩色多普勒声像图表现及血流频谱进行分析。结果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患者具有特定的声像图表现,根据二维声像图特征将其分为孕囊型,空泡型及团块型,并依据团块或孕囊与子宫肌层的关系,分为0-3级,即0级2例,尚未累及肌层;1级5例,累及肌层但与其分界较清楚;2级5例,位于肌层内,与肌层分界不清;3级1例,累及浆膜层,并向膀胱内突起。结论经阴道彩色多普勒超声对剖宫产术后瘢痕妊娠的诊断有很大的实用价值,超声分级诊断可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经阴道超声 彩色多普勒 瘢痕妊娠
下载PDF
微量输液泵在硝普钠治疗心衰过程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小萍 《职业与健康》 CAS 2007年第8期679-680,共2页
目的探讨微量输液泵输液法在硝普钠治疗心衰中的效果。方法把收集到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微量输液泵法组和普通输液法组。对调节滴速的时间、输液滴速的安全性、输液滴速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微量输液泵组调节滴速时间为(5.9±1.7)s... 目的探讨微量输液泵输液法在硝普钠治疗心衰中的效果。方法把收集到的80例患者随机分为微量输液泵法组和普通输液法组。对调节滴速的时间、输液滴速的安全性、输液滴速的准确性进行比较。结果微量输液泵组调节滴速时间为(5.9±1.7)s/次,而普通输液组为(76.3±10.4)s/次,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微量输液泵组无1例发生一过性低血压现象,保证药物在单位时间内泵入,具有准确性。结论微量输液泵输液法比普通输液法方便、安全性、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输液泵 硝普钠 心衰
下载PDF
新生儿头皮静脉留置针的应用观察及护理体会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小萍 《吉林医学》 CAS 2012年第32期7109-7110,共2页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患儿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应用静脉留置针的116例住院患者操作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应用该方法后效果较佳,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方便了患儿的治疗。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大进步,不仅... 目的:总结静脉留置针在新生儿患儿中的护理体会。方法:对应用静脉留置针的116例住院患者操作方法进行总结。结果:应用该方法后效果较佳,减轻了患儿的痛苦,方便了患儿的治疗。结论:新生儿静脉留置针应用是儿科护理中的一项重大进步,不仅能提高护理人员观察与处理问题的能力,也减轻患儿痛苦,提高满意度,而且也和谐了护患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静脉留置针 护理
下载PDF
咪唑斯汀及西替利嗪对红斑丘疹渗出的治疗作用
18
作者 马小萍 张美芳 王明轩 《重庆医学》 CAS CSCD 2007年第1期76-77,共2页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西替利嗪对红斑丘疹渗出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随机双盲法对124例红斑丘疹渗出患者用咪唑斯汀和盐酸西替利嗪进行对照治疗。结果应用咪唑斯汀15d,对靶位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红斑丘疹的作用优于西替利嗪,糜烂渗出的作用... 目的探讨咪唑斯汀、西替利嗪对红斑丘疹渗出的治疗作用。方法用随机双盲法对124例红斑丘疹渗出患者用咪唑斯汀和盐酸西替利嗪进行对照治疗。结果应用咪唑斯汀15d,对靶位皮损面积、瘙痒程度、红斑丘疹的作用优于西替利嗪,糜烂渗出的作用基本相同。第5、10天两组作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咪唑斯汀对变应反应性疾病15d作用优于西替利嗪。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丘疹渗出 咪唑斯汀 西替利嗪
下载PDF
不同剂型干扰素对复发性尖锐湿疣的疗效观察
19
作者 马小萍 王学良 《检验医学与临床》 CAS 2005年第5期236-238,共3页
目的不同剂型干扰素对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作用。方法入选病例分为A、B、C、D4组。A组手术中在患处及其周围皮下注射γ干扰素100万单位局封,以后每周2次,共8次;B组术后在皮损及周围2cm范围内立即涂α2b干扰素软膏,每日2次,连用30d;C组于术... 目的不同剂型干扰素对复发性尖锐湿疣的作用。方法入选病例分为A、B、C、D4组。A组手术中在患处及其周围皮下注射γ干扰素100万单位局封,以后每周2次,共8次;B组术后在皮损及周围2cm范围内立即涂α2b干扰素软膏,每日2次,连用30d;C组于术后第6天用同样方法涂α2b干扰素软膏;D组术后肌注γ干扰素100万单位/次,每日1次,连用7d后改为隔日1次,共用15次;并于患者初诊当日(D0)、第2周(D2)、第4周(D4)、第8周(D8)、第12周(D12)采用积分法进行记录,观察其伤口愈合时间、疗效、复发及不良反应。结果切除疣体后采用不同剂型干扰素治疗,疗效差异不大;术后立即外涂干扰素与术后肌注干扰素相比,新疣复发时间延迟,出现新皮疹的范围距原疣体位置较远,伤口愈合时间延长,约10~20d;而局封、肌注干扰素为7~12d;术后立即外涂干扰素软膏,与第6天后使用相比,伤口愈合延长,疣体复发减少。结论尖锐湿疣治疗过程中应首选疣体切除+不同剂型干扰素联合应用,术后6天外涂干扰素软膏对伤口愈合、疾病复发作用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扰素 尖锐湿疣 复发性尖锐湿疣 γ-干扰素 不同剂型 疗效观察 伤口愈合时间 Α-2B干扰素 疣体切除 时间延长
下载PDF
高危孕妇孕期个体化综合性健康教育效果观察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小萍 马春芸 陈明峰 《现代实用医学》 2015年第6期826-827,共2页
高危孕妇管理以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为目的,基层妇保主要工作为做好筛查、转诊和健康教育,宁波市海曙区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3年积极探索高危孕妇孕期健康教育新模式,结果表明健康教育新模式对高危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疾病及... 高危孕妇管理以保障母婴安全和健康为目的,基层妇保主要工作为做好筛查、转诊和健康教育,宁波市海曙区段塘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在2013年积极探索高危孕妇孕期健康教育新模式,结果表明健康教育新模式对高危孕妇的分娩方式、产后疾病及新生儿体质量有明显干预效果,现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孕妇 高危 个体化 综合性 健康教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