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地域红色基因融入江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研究--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为例
1
作者 马崇慧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5期174-175,共2页
红色基因是中国特有的精神财富,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高校学生更具有重要的传承教育价值。本文分析地域红色基因在传承教育中的新形势,找到将地域红色基因融入江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契合点,有意识地激发江苏高校学... 红色基因是中国特有的精神财富,蕴含深刻的思想内涵和鲜明的时代特色,对于高校学生更具有重要的传承教育价值。本文分析地域红色基因在传承教育中的新形势,找到将地域红色基因融入江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契合点,有意识地激发江苏高校学生的爱国情怀,并以南京林业大学风景园林学院为实践案例,从多元传承形式、拓展传播途径、提高师资素养三个方面,探究将地域红色基因融入江苏高校思政课程体系的新模式,以期为加快传承地域红色基因提供一定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域红色基因 江苏高校 思政课程 南京林业大学
下载PDF
浅析江南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以俞源太极星象村为例 被引量:1
2
作者 俞昶智 马崇慧 《美术教育研究》 2021年第11期126-127,共2页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受到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江南古民居面临着受损的风险。作为"历史的窗口"~[1],江南古民居本身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民俗文化价值、考古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该文以俞源太极星象村为例,针...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受到自然、人为等因素的影响,一些江南古民居面临着受损的风险。作为"历史的窗口"~[1],江南古民居本身具有较高的文物价值、民俗文化价值、考古价值、经济价值等多重价值。该文以俞源太极星象村为例,针对古民居的保护与发展,从多角度提出建议,希望能加强对江南古民居的保护,促进其可持续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古民居 俞源
下载PDF
浅谈法国梧桐在南京园林中的美学价值和生态影响
3
作者 俞昶智 花雨婷 +2 位作者 顾雨琪 唐雨婧 马崇慧 《艺术科技》 2021年第3期136-137,164,共3页
法国梧桐作为冠大荫浓的落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而在南京园林中,因为流传的美丽故事,其承载着特殊的城市记忆。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市法国梧桐的调查和研究,总结法国梧桐在园林运用中的美学意义,并且探讨其对南京市生态... 法国梧桐作为冠大荫浓的落叶树种,在园林造景中有着广泛的运用。而在南京园林中,因为流传的美丽故事,其承载着特殊的城市记忆。本文旨在通过对南京市法国梧桐的调查和研究,总结法国梧桐在园林运用中的美学意义,并且探讨其对南京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为指导法国梧桐在城市园林中的运用提供一定的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法国梧桐 南京 美学 生态
下载PDF
苏州古典园林装饰纹样的发展及文化底蕴探究
4
作者 杨珊珊 马崇慧 《艺术科技》 2021年第10期224-225,共2页
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主要延续了元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格调,对现代苏式建筑装饰风格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园林装饰纹样的历史沿革、苏州古典园林装饰纹样的生成背景、分类、形态特色等角度入手展开分析,指出其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哲... 苏州现存古典园林主要延续了元明清时期的建筑风格与格调,对现代苏式建筑装饰风格有一定的导向作用。本文从园林装饰纹样的历史沿革、苏州古典园林装饰纹样的生成背景、分类、形态特色等角度入手展开分析,指出其蕴含深厚的文化内涵及哲学思想,对古典园林装饰纹样的研究及苏式建筑装饰艺术风格的设计与运用有一定的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州古典园林 装饰纹样 艺术特征 文化底蕴
下载PDF
武义俗语探析
5
作者 俞昶智 马崇慧 《艺术科技》 2020年第24期187-188,共2页
方言俗语是产生于民间各地的通俗用语,包含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人民智慧、文化内涵等内容。武义方言属于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吴语,其俗语内涵丰富,蕴含深刻的道理。本文精选武义地区说教类、诙谐类、讽刺类俗语,探究其俗语表达... 方言俗语是产生于民间各地的通俗用语,包含了人们的生活方式、思维习惯、人民智慧、文化内涵等内容。武义方言属于汉语七大方言之一的吴语,其俗语内涵丰富,蕴含深刻的道理。本文精选武义地区说教类、诙谐类、讽刺类俗语,探究其俗语表达的主要特点及产生的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武义俗语 特点 原因
下载PDF
云南省保山市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接种情况及控制疫情效果评价 被引量:1
6
作者 张安柱 李婉 +5 位作者 段生朝 王黎明 林冬梅 马崇慧 段平常 张腾 《医学动物防制》 2012年第6期637-639,共3页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下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免疫效果,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疫苗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7月我市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人群的分布特征,并与同期未接种... 目的了解人群甲型H1N1流感病毒裂解疫苗(下称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情况及其免疫效果,为甲型H1N1流感防控及疫苗的科学使用提供依据。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年10月~2011年7月我市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人群的分布特征,并与同期未接种人群比较甲型H1N1流感发生情况。结果我市总人口接种率为6.26%,其中学生接种率最高为73.44%。我市近3年来所有接种人群均未发病,接种人群甲型H1N1流感发生率明显低于未接种人群(χ2=4.134,P<0.05)。结论实施对易感人群进行甲型H1N1流感疫苗接种对控制甲型H1N1流感有较好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甲型H1N1流感 疫苗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新型异长叶烷基二氢嘧啶硫酮类衍生物的合成及其抗肿瘤活性研究(英文)
7
作者 马崇慧 吴陈亮 +6 位作者 王芸芸 黄真真 张强健 董阜豪 谷文 单宇 王石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821-829,共9页
以异长叶烷酮为起始物,经羟醛缩合、环化等手段,合成了12种异长叶烷基二氢嘧啶硫酮类衍生物,通过^1HNMR、^13C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化合物3e的晶体结构.探索了这些衍生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DA... 以异长叶烷酮为起始物,经羟醛缩合、环化等手段,合成了12种异长叶烷基二氢嘧啶硫酮类衍生物,通过^1HNMR、^13CNMR及高分辨质谱(HRMS)对其结构进行了表征,通过X射线衍射分析测定了化合物3e的晶体结构.探索了这些衍生物对人乳腺癌细胞(MDA-MB-231)、人宫颈癌细胞(HeLa)、人肝癌细胞(HepG-2)等三种癌细胞和一种正常细胞即小鼠巨噬细胞(RAW-264.7)的体外抗增殖活性.结果表明,这12种化合物显示出较好的抗肿瘤活性,其IC50值在3.12~44.28μmol/L范围内.其中,化合物3j对MDA-MB-231细胞表现出最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3.12μmol/L),化合物3g对HeLa细胞表现出最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4.04μmol/L),化合物3k对HepG-2细胞表现出最强的抗肿瘤活性(IC50=5.43μmol/L).此外,化合物3j将MDA-MB-231细胞阻滞在G0/G1期,并以剂量依赖的方式诱导MDA-MB-231细胞的早期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异长叶烷酮 二氢嘧啶硫酮类衍生物 抗肿瘤活性
原文传递
樟脑磺酸噻唑腙类化合物的设计、合成及抗氧化应用 被引量:3
8
作者 张强健 王芸芸 +5 位作者 赵雨珣 马崇慧 徐徐 谷文 杨益琴 王石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9期2616-2624,共9页
以樟脑衍生物樟脑磺酸为原料,经缩合、环化等反应,合成了22个樟脑磺酸噻唑腙类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HR-MS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的樟脑磺酸噻唑腙类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抗氧... 以樟脑衍生物樟脑磺酸为原料,经缩合、环化等反应,合成了22个樟脑磺酸噻唑腙类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HR-MS等方法对产物的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它们的抗氧化活性.结果表明,不同取代基的樟脑磺酸噻唑腙类化合物表现出不同的抗氧化活性,其中(2-(2-(4-(4-氰基苯基)噻唑-2-基)亚肼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1-基)甲磺酸(Q19)消除1,1-二苯基-2-三硝基苯肼(DPPH)自由基的IC50值可达到176 μmol/L,(2-(2-(4-(4-氟苯基)噻唑-2-基)亚肼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1-基)甲磺酸(Q3)消除2,2-联氮-二(3-乙基-苯并噻唑-6-磺酸)二铵盐(ABTS)自由基的IC50值可达到20.6 μmol/L,(E)-(7,7-二甲基-2-(2-(4-(3-甲苯基)噻唑-2-基)亚肼基)双环[2.2.1]庚-1-基)甲磺酸(Q8)对羟基自由基的消除率可达到66.2%,(2-(2-(4-(4-联苯基)噻唑-2-基)亚肼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1-基)甲磺酸(Q20)消除过氧自由基的IC50值可达到20.7 μmol/L,均远超过阳性对照trolox的抗氧化活性.(2-(2-(4-(2-羟基苯基)噻唑-2-基)亚肼基)-7,7-二甲基双环[2.2.1]庚-1-基)甲磺酸(Q16)抑制酪氨酸酶的IC50值可达154.9 μmol/L,也优于阳性对照曲酸.对樟脑磺酸基噻唑腙类化合物的抗氧化机理进行了探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樟脑磺酸 噻唑腙 抗氧化活性
原文传递
诺蒎酮基噻唑腙类化合物的合成及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 被引量:1
9
作者 张强健 王芸芸 +5 位作者 赵雨珣 马崇慧 杨益琴 徐徐 谷文 王石发 《有机化学》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5期1372-1382,共11页
以天然β-蒎烯衍生物诺蒎酮为原料,经缩合和环化等反应,合成了24个诺蒎酮基噻唑腙类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HR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噻唑腙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相比,有6种化合物对... 以天然β-蒎烯衍生物诺蒎酮为原料,经缩合和环化等反应,合成了24个诺蒎酮基噻唑腙类化合物,采用1H NMR,13C NMR,HRMS等方法对其结构进行表征,研究了噻唑腙类化合物对α-淀粉酶的抑制活性.结果表明,与阳性对照阿卡波糖相比,有6种化合物对α-淀粉酶表现出优良的的抑制活性,其中4-(2-(2-(6,6-二甲基-3-(4-甲基苄亚基)双环[3.1.1]庚烷-2-亚基)肼基)噻唑-4-基)苯酚(SZ14)的IC50值可达到4.11μmol/L.从化合物的结构与活性关系看,R2的结构对活性具有显著的影响.抑制动力学结果表明,这6种化合物是针对α-淀粉酶的非竞争性抑制剂.采用分子对接方法评价了噻唑腙类化合物与α-淀粉酶的结合亲和力,并分析探索了化合物SZ14与α-淀粉酶的结合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诺蒎酮 噻唑腙 Α-淀粉酶抑制剂 分子对接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