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7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一类伴有部分解耦干扰的非线性系统故障诊断
1
作者 马广富 高升 郭延宁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0-248,共9页
针对Lipschitz非线性系统执行器故障检测和传感器故障估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_/L_(∞)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有限频域故障诊断策略.首先,将系统处理成包含传感器故障的增广系统.然后,将该系统的未知输入干扰分为可解耦与不可解耦两部分... 针对Lipschitz非线性系统执行器故障检测和传感器故障估计问题,本文提出了一种基于H_/L_(∞)未知输入观测器的有限频域故障诊断策略.首先,将系统处理成包含传感器故障的增广系统.然后,将该系统的未知输入干扰分为可解耦与不可解耦两部分.针对可解耦部分,利用观测器匹配条件将其从估计误差中消除.针对不可解耦部分,设计L_(∞)指标抑制其对残差的影响并结合有限频域H_指标提高执行器故障检测灵敏度.接着,给出观测器存在的充分条件并将其转化为受LMIs约束的线性优化问题,实现了执行器故障的鲁棒检测及传感器故障的鲁棒估计.最后,结合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方法的正确性与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故障检测 故障估计 H_指标 L_(∞)指标 有限频域 LIPSCHITZ非线性系统
下载PDF
一种超参数自适应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
2
作者 孙雷翔 郭延宁 +2 位作者 邓武东 吕跃勇 马广富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52-62,共11页
利用强化学习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参数自适应的燃料最优地球同步轨道(GEO)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GEO航天器交会Lambert变轨模型。以变轨时刻为决策变量、燃料消耗为适应度函数,使用改进式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ICLPSO... 利用强化学习技术,本文提出了一种超参数自适应的燃料最优地球同步轨道(GEO)航天器交会变轨策略优化方法。首先,建立了GEO航天器交会Lambert变轨模型。以变轨时刻为决策变量、燃料消耗为适应度函数,使用改进式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ICLPSO)作为变轨策略优化的基础方法。其次,考虑到求解的最优性和快速性,重新设计了以粒子群算法(PSO)优化结果为参考基线的奖励函数。使用一族典型GEO航天器交会工况训练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神经网络(DDPG)。将DDPG与ICLPSO组合为强化学习粒子群算法(RLPSO),从而实现算法超参数根据实时迭代收敛情况的自适应动态调整。最后,仿真结果表明与PSO、综合学习粒子群算法(CLPSO)相比,RLPSO在较少迭代后即可给出适应度较高的规划结果,减轻了迭代过程中的计算资源消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球同步轨道 Lambert变轨 强化学习 粒子群算法 深度确定性策略梯度
下载PDF
复杂任务区域的区域划分与覆盖路径规划
3
作者 崔宝艺 吕跃勇 +1 位作者 秦文宇 马广富 《无人系统技术》 2024年第1期97-105,共9页
多无人机对指定区域进行巡飞探测,在地理测绘、抢险救灾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多无人机对凸/非凸多边形区域的覆盖问题,开展了复杂目标区域的区域划分以及覆盖路径规划技术研究。首先,建立了无人机飞行运动模型和指定区域的边界描述... 多无人机对指定区域进行巡飞探测,在地理测绘、抢险救灾等领域起到重要作用。针对多无人机对凸/非凸多边形区域的覆盖问题,开展了复杂目标区域的区域划分以及覆盖路径规划技术研究。首先,建立了无人机飞行运动模型和指定区域的边界描述。然后,针对目标区域为凸多边形与非凸多边形两种情况,同时考虑区域凸分解与集群覆盖效率优化,分别提出了基于线扫描的凸区域划分方法与基于Delaunay三角剖分的非凸区域划分方法。接着,考虑无人机运动学约束与能量消耗最小化,提出了一种最小转弯半径约束下的Z型覆盖路径。最后,通过数值仿真验证了本文所提方法的有效性。结果表明,所提方法可以对凸/非凸多边形区域实现凸划分并减小了各子区域面积差异,提高了集群总覆盖效率,覆盖路径规划方法使路径总长相较于未沿主轴覆盖时减小了26%,转弯路径占比减小了3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区域覆盖 多无人机 非凸区域划分 DELAUNAY剖分 非线性整数规划 Z型覆盖路径
原文传递
考虑斜坡约束的固定时间行星软着陆制导律设计
4
作者 龚有敏 郭延宁 +3 位作者 孙悦 马广富 郭敏文 张海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699-707,共9页
针对行星探测动力下降段的反馈制导问题,通过引入斜坡约束对着陆轨迹进行约束,应用滑模控制理论和固定时间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固定时间精确软着陆制导方法。首先,根据斜坡约束,定义了约束边界函数,并利用该函数设计了非线性滑模面,不... 针对行星探测动力下降段的反馈制导问题,通过引入斜坡约束对着陆轨迹进行约束,应用滑模控制理论和固定时间控制理论,提出了一种固定时间精确软着陆制导方法。首先,根据斜坡约束,定义了约束边界函数,并利用该函数设计了非线性滑模面,不仅保证了系统状态沿滑模面收敛时是固定时间稳定的,还保证了系统状态不会违反斜坡约束。通过引入光滑连续的切换滑模面,避免了滑模面的奇异问题。其次,设计了固定时间制导律,保证了滑模状态能够在固定时间内收敛到零,利用Lyapunov方法证明了系统的稳定性,并分析了在所设计制导律作用下系统状态不会违反斜坡约束。最后,通过数值仿真算例验证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以及鲁棒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行星着陆 反馈制导 斜坡约束 滑模控制 固定时间
下载PDF
采用SOM算法的软体机械臂三维形状实时感知
5
作者 邹双全 吕跃勇 +2 位作者 管清华 刘立武 马广富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8-17,共10页
为实现软体机械臂精确的三维形状实时估计,奠定变形控制与应用的基础性工作,针对三段式软体机械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算法的三维空间形状实时感知方法。首先,对ZED双目相机捕捉到的左、右图像帧进行图... 为实现软体机械臂精确的三维形状实时估计,奠定变形控制与应用的基础性工作,针对三段式软体机械臂,提出了一种基于自组织映射(Self-organizing map,SOM)算法的三维空间形状实时感知方法。首先,对ZED双目相机捕捉到的左、右图像帧进行图像预处理,得到左、右二值图像,并实时提取软体机械臂的二维轮廓数据。然后,采用SOM算法对轮廓数据进行聚类,有序得到软体机械臂二维中心线的多个骨干点,并与K均值,高斯混合模型以及细化3种中心线提取算法进行了对比研究,进一步表明SOM算法更适用于解决软体机械臂复杂形状的中心线辨识。最后,通过基于双目视差的三角测距模型完成软体机械臂的三维形状重构。该算法还采用数据降采样、SOM参数优化等方法,提高算法框架的实时性能。针对软体机械臂连续形变过程,进行了实时形状传感实验和对比验证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该算法具有较高的形状感知精度和较好的实时跟踪效果。不仅如此,与其他文献中提出的形状检测算法相比,该算法也具有较好的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软体机械臂 形状感知 自组织映射(SOM)算法 三角测距 双目视觉
下载PDF
“双一流”高校专业学位硕士培养机制改革与探索
6
作者 顾佳慧 赵艺 +1 位作者 朱宁 马广富 《教育教学论坛》 2023年第51期9-12,共4页
面向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成为促进我国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探索与研究,通过... 面向经济社会对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迫切需求,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教育,进一步创新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模式,已成为促进我国高端应用型人才培养的重要举措。各高校应进一步强化对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培养机制的探索与研究,通过对接产业需求,进一步明确培养目标、优化课程设置、改革培养方式、健全质量评价体系等,探索构建产教融合的专硕培养新模式,为“双一流”建设提供增量,为国家培养出更多高层次急需应用型人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学位硕士研究生 培养机制 “双一流”高校
下载PDF
面向小推力变轨的天文组合自主导航方法 被引量:9
7
作者 马广富 王伟 +3 位作者 张伟 黄庆龙 彭玉明 张晓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9期1166-1174,共9页
针对小行星探测任务对导航系统自主性强、实时性高的需求,研究了一种面向小推力变轨的天文组合自主导航方法。根据工程实践分析并建立了电推进变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天文测角测速组合的小行星探测自主导航方案。为克服小行星探... 针对小行星探测任务对导航系统自主性强、实时性高的需求,研究了一种面向小推力变轨的天文组合自主导航方法。根据工程实践分析并建立了电推进变轨过程中的动力学模型,给出了天文测角测速组合的小行星探测自主导航方案。为克服小行星探测器推力的不确定性,提出了采用自适应交互式多模型无迹卡尔曼滤波(AIMM-UKF)算法,以较少的模型个数实现对导航系统状态的覆盖,克服了模型集合先验信息不准确对导航精度的影响,提高了组合导航系统的鲁棒性和抗干扰能力。最后,通过数学仿真对组合导航算法的性能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组合导航方法估计精度更高、计算消耗更小,可满足小行星探测工程任务对导航系统自主性、实时性和高精度的需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行星探测 天文导航 小推力变轨 无迹卡尔曼滤波 测角测速
下载PDF
基于反步法的主从航天器相对姿态控制 被引量:8
8
作者 马广富 张海博 胡庆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97-802,共6页
对主从航天器的相对姿态控制问题,考虑从航天器系统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步法的姿态控制方法,并引入自适应控制律.该方法首先根据主从航天器的相对位置信息,解算出从航天器观测轴指向主航天器以及从航天器跟踪主航天器轨道坐标... 对主从航天器的相对姿态控制问题,考虑从航天器系统不确定因素,提出了一种基于反步法的姿态控制方法,并引入自适应控制律.该方法首先根据主从航天器的相对位置信息,解算出从航天器观测轴指向主航天器以及从航天器跟踪主航天器轨道坐标系等两种任务的期望姿态;然后基于修正罗德里格参数(MRP)描述的从航天器姿态误差动力学模型设计了姿态控制器以及针对航天器惯量的不确定性设计了自适应控制律;并基于Lyapunov方法从理论上证明了该方法能够实现全局渐近稳定的相对姿态控制.最后将该方法应用于某编队飞行任务,仿真结果表明此控制器能够实现其编队飞行控制,具有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修正罗德里格参数(MRP) 反步法 自适应 指向控制 轨道系跟踪
下载PDF
组合体航天器有限时间超螺旋反步姿态控制 被引量:9
9
作者 马广富 高寒 +2 位作者 吕跃勇 宋婷 袁建平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1期1168-1176,共9页
针对服务航天器与非合作空间目标构成的组合体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有限时间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一种改进的超螺旋干扰观测器对由非合作目标导致的较大转动惯量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进行观测,并分析了观测误差... 针对服务航天器与非合作空间目标构成的组合体航天器的姿态控制问题,提出一种基于干扰观测器的有限时间控制策略。首先,设计一种改进的超螺旋干扰观测器对由非合作目标导致的较大转动惯量不确定性及外界干扰进行观测,并分析了观测误差的有限时间收敛特性;然后,结合反步法设计了有限时间姿态控制器,同时引入指令滤波器提高了反步法的控制性能;最后,通过数值仿真校验了所提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组合体航天器 超螺旋干扰观测器 有限时间 反步姿态控制 指令滤波器
下载PDF
基于积分滑模的航天器有限时间姿态容错控制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广富 于彦波 +1 位作者 李波 胡庆雷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1028-1034,共7页
针对存在执行机构故障和外部干扰的刚体航天器姿态稳定系统,本文提出了基于积分滑模的容错控制策略,实现了姿态有限时间稳定.首先,利用齐次系统相关理论,设计了一类饱和有界的基础控制律,保证了不存在执行机构故障和干扰情况下的姿态有... 针对存在执行机构故障和外部干扰的刚体航天器姿态稳定系统,本文提出了基于积分滑模的容错控制策略,实现了姿态有限时间稳定.首先,利用齐次系统相关理论,设计了一类饱和有界的基础控制律,保证了不存在执行机构故障和干扰情况下的姿态有限时间稳定.在此基础上,利用积分滑模和自适应技术设计了一种有限时间姿态鲁棒容错控制方案,对执行机构故障和干扰进行有效的补偿;该方案能够快速地实现姿态高精度稳定,并抑制系统抖振现象.最后,将本文提出的姿态容错控制方案进行数值仿真与对比,验证了方案的有效性与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积分滑模 航天器 有限时间 姿态控制 容错控制
下载PDF
多星系统相对轨道的自适应协同控制 被引量:12
11
作者 马广富 梅杰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781-787,共7页
基于一致性理论,在无向拓扑结构上对多星系统相对轨道的协同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考虑近地卫星相对轨道的非线性方程,首先设计控制律使得多星系统形成目标队形,并给出了速度阻尼和通信拓扑(相对速度间的拓扑关系)连通性之间的关系;其... 基于一致性理论,在无向拓扑结构上对多星系统相对轨道的协同控制问题进行了研究.本文考虑近地卫星相对轨道的非线性方程,首先设计控制律使得多星系统形成目标队形,并给出了速度阻尼和通信拓扑(相对速度间的拓扑关系)连通性之间的关系;其次,针对卫星质量具有不确定性的情形,设计了新的辅助变量,提出了自适应的协同控制律,这里要求传感(相对位置间的拓扑关系)和通信具有相同的拓扑结构.最后对4颗卫星的编队飞行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本文设计的协同控制律是有效可行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星系统 相对轨道 协同控制 一致性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基于动态输出反馈的挠性航天器主动振动抑制 被引量:5
12
作者 马广富 胡庆雷 石忠 《南京理工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394-398,共5页
针对航天器三轴同时姿态机动时挠性附件的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输出反馈控制的主动振动抑制方法。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和四元数参数化建立了挠性航天器的非线性模型。利用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固有的无源性,设计了1种仅利用姿态四元... 针对航天器三轴同时姿态机动时挠性附件的振动抑制问题,提出了基于动态输出反馈控制的主动振动抑制方法。采用拉格朗日方法和四元数参数化建立了挠性航天器的非线性模型。利用航天器姿态控制问题固有的无源性,设计了1种仅利用姿态四元数而无需以角速度测量、挠性变形位移及速率测量作为反馈的动态控制规律,并采用压电作动器来抑制挠性结构的振动。基于Lyapunov方法证明了所设计的动态控制器保证了姿态的渐近稳定和模态的振动的衰减。仿真结果表明了所提出的控制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挠性航天器 姿态机动 主动振动抑制 压电作动器
下载PDF
欠驱动航天器姿态调节滑模控制 被引量:4
13
作者 马广富 刘刚 黄静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6,共6页
针对欠驱动航天器的姿态调节问题,设计了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的控制器.给出基于四元数的三轴稳定欠驱动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广义逆和二阶滑模趋近律设计了航天器欠驱动轴的姿态调节控制律,给出了欠驱动... 针对欠驱动航天器的姿态调节问题,设计了基于滑模变结构控制方法的控制器.给出基于四元数的三轴稳定欠驱动航天器动力学模型和运动学模型,在此基础上首先利用广义逆和二阶滑模趋近律设计了航天器欠驱动轴的姿态调节控制律,给出了欠驱动轴控制器所具有的一般形式,分析了控制器的可实现性,并引入微小摄动量以保证控制器解的存在,在保证欠驱动轴稳定的情况下,又设计了一阶滑模趋近律控制器实现可控轴的调节,最后证明了该控制方法在干扰作用下是有界稳定的,并进行了数值仿真,验证了所推导控制律对欠驱动航天器姿态调节控制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调节控制 欠驱动航天器 滑模控制 广义逆
下载PDF
近距离跟踪指向空间非合作目标有限时间控制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广富 孙延超 +1 位作者 凌惠祥 李传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8-15,共8页
追踪航天器在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近距离跟踪与监视时,需要接近非合作目标并从特定方位保持对目标的指向与观测.针对非合作目标存在姿态翻滚以及未知轨道机动时追踪航天器保持近距离跟踪与指向的问题,在视线坐标系和体坐标系下分别建... 追踪航天器在对空间非合作目标进行近距离跟踪与监视时,需要接近非合作目标并从特定方位保持对目标的指向与观测.针对非合作目标存在姿态翻滚以及未知轨道机动时追踪航天器保持近距离跟踪与指向的问题,在视线坐标系和体坐标系下分别建立了相对轨道和姿态的动力学方程,并构建了对轨道与姿态同步控制的六自由度模型,利用RBF神经网络对系统不确定性及未知的目标运动参数进行自适应估计和补偿,采用反步法思想设计控制器使追踪航天器在有限时间内收敛到期望的相对轨道和姿态并维持保持状态.进一步考虑控制输入饱和、死区等非线性特性,对控制律进行改进.改进后的控制算法可以有效地提高控制精度,仿真结果验证了控制对象模型和控制算法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间非合作目标 视线坐标系 有限时间控制 RBF神经网络 反步法 输入受限
下载PDF
基于DWT/LMS直交自适应算法的非线性系统辨识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广富 刘亚秋 姜雪原 《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302-306,共5页
针对传统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在信号处理中的不足,提出了在变换域LMS算法中实现离散小波变换(DWT)的算法,并给出了基于直交DWT/LMS自适应算法的非线性滤波器的结构.该方法实现简单,可减少自适应滤波器输入相量自相关矩阵的谱动态范围,... 针对传统的最小均方(LMS)算法在信号处理中的不足,提出了在变换域LMS算法中实现离散小波变换(DWT)的算法,并给出了基于直交DWT/LMS自适应算法的非线性滤波器的结构.该方法实现简单,可减少自适应滤波器输入相量自相关矩阵的谱动态范围,比传统的LMS算法的收敛速度快,增加了系统的稳定性;将其用于非线性系统辨识,能够改善辨识模型的自适应能力.数值仿真结果表明了本文方法的可行性和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散小波变换 直交自适应算法 非线性滤波器 非线性系统辨识 最小均方算法
下载PDF
卫星编队飞行输出反馈姿态协同跟踪控制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广富 周稼康 +1 位作者 胡庆雷 晋小伟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2133-2139,共7页
针对卫星编队飞行姿态协同跟踪的控制过程中角速度信息不可测及外界常值干扰的问题,提出输出反馈协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绝对及相对姿态误差信息设计含有积分项的滤波器,并在控制器中引入滤波器的输出信息;同时,考虑到卫星的... 针对卫星编队飞行姿态协同跟踪的控制过程中角速度信息不可测及外界常值干扰的问题,提出输出反馈协同控制器的设计方法。首先,利用绝对及相对姿态误差信息设计含有积分项的滤波器,并在控制器中引入滤波器的输出信息;同时,考虑到卫星的模型不确定性,设计自适应估计器以对卫星的转动惯量进行在线估计。此外,论证了当卫星编队的通信拓扑结构满足无向树形结构的条件时,仅对任意一颗卫星期望姿态可知即可使整个系统协同收敛于期望值。设计的控制器无需卫星角速度信息即可使角速度信息协同达到期望值,并且引入积分项使得闭环控制系统对常值干扰有良好抑制效果,同时给出降低系统的信息通信压力的分析。最后将提出的算法应用于无需角速度信息反馈的卫星编队飞行的协同控制,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的可行性与有效性,具有实际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卫星编队飞行 姿态协同 输出反馈 自适应控制
下载PDF
可压缩流体网络一种改进的建模方法 被引量:6
17
作者 马广富 王司 《控制与决策》 EI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期93-96,共4页
给出了可压缩流体网络支路特性的通用表现形式,进而在已有方法的基础上给出了一种改进的可压缩流体网络的整体模型及其求解方法。
关键词 液体网络 建模 可压缩流体
下载PDF
考虑多禁止指向区域的航天器反步姿态机动控制 被引量:5
18
作者 马广富 柳明旻 +1 位作者 王靓玥 郭延宁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8期1042-1048,共7页
针对规避多个禁止指向区域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控制问题,本文在利用势函数法构造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步法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控制律。首先,构造了一种通用的基于误差四元数的航天器锥形禁止指向姿态集描述,并将其转化为凸约束... 针对规避多个禁止指向区域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控制问题,本文在利用势函数法构造约束条件的基础上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步法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控制律。首先,构造了一种通用的基于误差四元数的航天器锥形禁止指向姿态集描述,并将其转化为凸约束集形式。其次,基于该凸约束集,提出了一种物理意义明确的新型凸势函数构造方法,且该势函数仅存在唯一全局最小值,避免了传统势函数的局部极小值问题。进一步地,考虑多个禁止指向区域,设计了一种基于反步法的航天器姿态机动控制律。最后,通过典型数值仿真算例表明了本文所提出控制算法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航天器 凸势函数 姿态控制 反步法
下载PDF
基于改进型伴随方法的高超声速飞行器上升段轨迹优化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广富 佘智勇 《固体火箭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73-276,共4页
建立了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无因次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最优两点边值问题的改进型伴随方法,并证明其算法收敛性,将其用于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稠密大气层内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中,在有弯曲力矩约束的前... 建立了大气层内高超声速飞行器轨迹优化无因次数学模型,提出了一种求解最优两点边值问题的改进型伴随方法,并证明其算法收敛性,将其用于以固体火箭发动机为动力的高超声速飞行器稠密大气层内上升段轨迹优化问题中,在有弯曲力矩约束的前提下,间接得到一组平滑控制量。仿真结果表明,该方法快速、有效、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超声速飞行器 伴随方法 大气层内 轨迹优化 弯曲力矩约束
下载PDF
轮控航天器的IMM自适应反步变结构容错控制 被引量:1
20
作者 马广富 王宇雷 +1 位作者 李传江 张海博 《宇航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502-509,共8页
针对存在飞轮故障、转动惯量不确定性和干扰力矩的轮控航天器姿态机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多模型算法(IMM)的自适应反步变结构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控制精度,保证航天器姿态机动误差收敛到系统平衡点的较小邻域;同... 针对存在飞轮故障、转动惯量不确定性和干扰力矩的轮控航天器姿态机动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交互多模型算法(IMM)的自适应反步变结构容错控制方法。该方法可以有效提高系统控制精度,保证航天器姿态机动误差收敛到系统平衡点的较小邻域;同时有效减小飞轮抖振,降低诊断不确定性对系统的影响。最后在Matlab/Simulink环境下对航天器姿态机动进行了仿真研究,结果表明了提出的控制算法在处理航天器姿态机动问题方面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姿态机动 容错控制 自适应反步变结构控制 交互多模型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