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5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血脂及临床分析 被引量:36
1
作者 马应杰 冯素平 +4 位作者 方立峰 贾克丽 郭云霞 曾建生 付真烈 《临床内科杂志》 CAS 2005年第2期120-12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脂和临床特点。方法 2001年1月~ 2003年12月共收治各种原因的急性胰腺炎146例。其中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10例,随机以胆 源性、酒精性胰腺炎各15例为对照;记录发病8小时尿淀粉酶、血淀粉酶、... 目的 探讨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患者的血脂和临床特点。方法 2001年1月~ 2003年12月共收治各种原因的急性胰腺炎146例。其中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10例,随机以胆 源性、酒精性胰腺炎各15例为对照;记录发病8小时尿淀粉酶、血淀粉酶、血脂和血糖等指标,进 行发病48小时的临床APACHEⅡ和CT严重指数(CTSI)评分。结果 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占胰腺 炎的6.85%。高脂血症性胰腺炎血脂异常7例表现为高甘油三酯(TG)血症,3例表现为以高TG 为主的混合型高血脂症,血清TG明显高于酒精性和胆源性胰腺炎(P<0.01)。高脂血症性急性胰 腺炎有2例淀粉酶(尿、血)在正常范围,其淀粉酶均值显著低于胆源性胰腺炎和酒精性胰腺炎(P <0.01)、血糖水平与酒精性胰腺炎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与胆源性胰腺炎比较差异有显 著性(P<0.05)。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血清TG水平与CTSI、临床APACHEⅡ评分、血淀粉酶无 相关性(r=0.342、0.381、0.051)。与胆源性胰腺炎、酒精性胰腺炎比较,高脂血症性胰腺炎发病48 小时的CTSI、临床APACHEⅡ评分及平均住院天数无差异。结论 高脂血症性急性胰腺炎临床经 过和预后无异于其他原因的胰腺炎,病情的轻重与血脂高低无明显相关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脂血症 急性胰腺炎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树突状细胞经HBsAg活化后的免疫效应差异 被引量:4
2
作者 马应杰 韩际奥 +3 位作者 杨丽 王志凌 韩莉 王郁杰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341-345,共5页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经HBsAg活化后的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外周血中培养扩增DC和CIK,在DC成熟前加入纯的HBsAg刺激,并再与同一来源的CIK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endriticcells,DC)经HBsAg活化后的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从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外周血中培养扩增DC和CIK,在DC成熟前加入纯的HBsAg刺激,并再与同一来源的CIK共同培养.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表型,用ELISA法检测DC、CIK共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浓度,用CCK-8比色法测定DC诱导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未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DC表面标志CDla、CD80及CD83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5);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DC表面标志均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BV感染者经HBsAg致敏的DC表面标志与未经HBsAg致敏无显著性差异.CIK细胞CD3、CD8、CD3、CD56的双阳性表达率,健康人HBsAg致敏者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者及未经HBsAg致敏的健康人(P<0.01,P<0.05);慢性HBV感染组HBsAg致敏与未经HBsAg致敏者比较无显著性差异(P>0.05).HBsAg致敏DC诱导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健康人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1).健康人HBsAg致敏DC、CIK共培养上清液中的IL-12浓度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者(P<0.001);慢性HBV感染者HBsAg致敏与未经HBsAg致敏IL-12含量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DC经HBsAg活化后对HepG2.2.15细胞的免疫效应存在显著差异:健康人高于慢性HBV感染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病毒感染者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效应
下载PDF
郑州地区人群幽门螺杆菌感染血清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3
3
作者 马应杰 钟爱莲 +1 位作者 李春立 张文莲 《河南医科大学学报》 1996年第3期79-80,共2页
为了解郑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流行情况,研究HP与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关系。采用ELISA法对551人进行了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人群HP感染率为42.83%。10岁以下儿童HP感染率为32.14%,有消化不... 为了解郑州地区幽门螺杆菌(HP)感染流行情况,研究HP与常见消化道疾病的关系。采用ELISA法对551人进行了血清HP抗体检测。结果表明:人群HP感染率为42.83%。10岁以下儿童HP感染率为32.14%,有消化不良症状者HP感染率为67.54%,其中有明确的消化性溃疡、慢性胃炎者HP感染率分别为81.39%、82.05%,无症状人群HP感染率为33.5%,差异有显著性(P<0.01)。HP感染者的家庭成员感染率为72.22%,显著高于一般人群(P<0.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流行 病学 消化道疾病 血清流行病学
下载PDF
血清胃蛋白酶原与幽门螺杆菌感染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应杰 《临床荟萃》 CAS 1998年第21期961-963,共3页
本文综述了幽门螺杆菌感染(HP)与高胃蛋白酶原(PG)血症的研究进展.资料显示HP感染可引起血清PG升高及PGⅠ/Ⅱ比值的改变.根除HP治疗后血清PG下降.研究认为检测血清PG及抗HP抗体对HP相关性胃病的诊断和治疗观察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胃蛋白酶原 血清 胃疾病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根除后血清抗体的变化及意义
5
作者 马应杰 邹红 +2 位作者 叶辉 潘秀英 吴晶新 《医师进修杂志》 1998年第8期409-410,共2页
目的:旨在研究幽门螺杆菌(Hp)清除后血清抗体水平下降规律。寻求抗体下降至何种程度可作为反映Hp根除的可靠指标,以替代侵入性检查。方法:Hp感染及根除的判断依据组织学、快速尿素酶反应及PCR检查结果。ELISA法检测... 目的:旨在研究幽门螺杆菌(Hp)清除后血清抗体水平下降规律。寻求抗体下降至何种程度可作为反映Hp根除的可靠指标,以替代侵入性检查。方法:Hp感染及根除的判断依据组织学、快速尿素酶反应及PCR检查结果。ELISA法检测血清Hp抗体。34例病人采用三联2周抗Hp疗法,并于治疗结束后1、3、6个月复查。结果:所有Hp根除的病例IgG均下降,1、3、6个月时下降幅度分别为39.18%、5219%、6217%。以3个月时下降40%为反映Hp根除的指标,敏感性是74%,特异性是100%,准确度794%。结论:观测抗Hp治疗后的血清抗体的变化能简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根除 血清 抗HP抗体 抗体 胃肠疾病
下载PDF
内镜下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的临床探讨
6
作者 马应杰 姜海波 《医师进修杂志》 北大核心 2003年第8期36-37,共2页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变形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复发及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腔变形并将其分为三度 ,调查复发性、初发性DU、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的发生率和Hp感染的差异。结果  2 38例复发性DU伴有... 目的 探讨十二指肠球部变形与十二指肠球部溃疡 (DU)复发及幽门螺杆菌 (Hp)感染的关系。方法 胃镜诊断十二指肠球腔变形并将其分为三度 ,调查复发性、初发性DU、十二指肠球部变形的发生率和Hp感染的差异。结果  2 38例复发性DU伴有十二指肠球部变形 82例 ;初发性DU 89例中伴有 1 5例 ,两者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Hp感染率差异无显著性。结论 十二指肠球部变形既是DU发生的结果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球部 溃疡 变形 复发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DC-CIK治疗慢性乙型肝炎患者疗效观察 被引量:6
7
作者 韩际奥 马应杰 +4 位作者 王志凌 秦宝山 郭云霞 韩莉 王郁杰 《肝脏》 2013年第10期677-679,共3页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化后的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体外周血,培养自体DC-CIK,经HBsAg活化后回输患者体内。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患者外周血... 目的研究乙型肝炎表面抗原(HBsAg)活化后的树突状细胞(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对慢性乙型肝炎的治疗效果。方法抽取慢性乙型肝炎患者自体外周血,培养自体DC-CIK,经HBsAg活化后回输患者体内。检测治疗前和治疗24周后患者外周血HBV DNA、ALT和HBsAg水平。结果DC-CIK细胞治疗可抑制乙型肝炎患者外周血HBV DNA复制[(6.84±1.06)log_(10)拷贝/mL对(5.29±1.77)log_(10)拷贝/mL,P=0.000],病毒学应答率为63.6%。同时可减少HBsAg表达、降低ALT水平.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176.8±112.7)ng/mL对(153.0±120.6)ng/mL.P=0.085];(199.1±108.2)IU/mL对(166.2±131.8)IU/mL.P=0.1 21]。结论DC-CIK治疗是一种有效的抗乙型肝炎病毒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乙型肝炎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乙型肝炎表面抗原
下载PDF
钙卫蛋白在大肠癌中的表达及意义 被引量:4
8
作者 秦宝山 马应杰 王水红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1081-1083,共3页
目的研究钙卫蛋白(calprotecti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肠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黏膜标本中钙卫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钙卫蛋白在大肠癌细胞、大肠腺瘤细胞、正常大肠黏膜细胞中无表... 目的研究钙卫蛋白(calprotectin)在大肠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黏膜中的表达情况。方法采取免疫组织化学法对大肠癌、大肠腺瘤、正常大肠黏膜标本中钙卫蛋白进行检测。结果钙卫蛋白在大肠癌细胞、大肠腺瘤细胞、正常大肠黏膜细胞中无表达,表达在以上组织间质的中性粒细胞中,癌组织中阳性率为75.61%,显著高于大肠腺瘤组织、正常结肠黏膜(4.87%、3.57%,P<0.05);钙卫蛋白表达与大肠癌部位、病理类型、分化程度无关(P>0.05)。结论大肠癌组织中钙卫蛋白含量增高,表达在大肠癌组织间质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肠癌 钙卫蛋白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非甾体抗炎药致老年人上消化道出血的临床特点 被引量:11
9
作者 冯素萍 王敬贞 马应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4年第8期1283-1284,共2页
关键词 老年人 非甾体抗炎药 上消化道出血 临床特点 NSAID
下载PDF
醋氨己酸锌治疗幽门螺杆菌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霄华 马应杰 胡世亮 《中国新药与临床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389-391,共3页
目的 :观察醋氨己酸锌 (ZAC)治疗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DU )的疗效。方法 :胃镜证实的 6 2例Hp阳性DU ,随机分为 2组 :ZAC组 32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1a±s8a) ,应用ZAC 0 .3g ,po ,tid ;胶态次枸橼酸铋(C... 目的 :观察醋氨己酸锌 (ZAC)治疗幽门螺杆菌 (Hp)阳性的十二指肠溃疡 (DU )的疗效。方法 :胃镜证实的 6 2例Hp阳性DU ,随机分为 2组 :ZAC组 32例 (男性 18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1a±s8a) ,应用ZAC 0 .3g ,po ,tid ;胶态次枸橼酸铋(CBS)组 30例 (男性 16例 ,女性 14例 ;年龄 30a± 9a) ,应用CBS 0 .2 4g ,po ,bid ;2组均同时应用雷尼替丁 0 .15g ,po ,bid。疗程均 4wk。结果 :溃疡愈合率ZAC组为 4 3% ,CBS组为 4 2 % (P >0 .0 5)。临床疼痛症状缓解情况近似。Hp根除率ZAC组77% ,CBS组为 75% (P >0 .0 5)。不良反应发生率ZAC组 13% ,CBS组 4 6 % (P <0 .0 5)。结论 :ZAC和CBS对Hp阳性的DU有相似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十二指肠溃疡 药物疗法 醋氨己酸锌 幽门螺杆菌
下载PDF
慢性HBV感染者树突状细胞体外经HBsAg活化后的免疫效应 被引量:1
11
作者 韩际奥 马应杰 +3 位作者 杨丽 王志凌 韩莉 王郁杰 《国际消化病杂志》 CAS 2012年第5期314-317,共4页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经HBsAg活化后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从慢性HBV感染组及健康组外周血中培养扩增(以HBsAg刺激)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的表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 目的研究慢性HBV感染者、健康人的外周血树突状细胞(DC)经HBsAg活化后免疫功能的差异。方法从慢性HBV感染组及健康组外周血中培养扩增(以HBsAg刺激)DC和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CIK)。用流式细胞仪检测DC、CIK的表型,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检测DC、CIK上清液中的白细胞介素-12(IL-12)的浓度,用CCK-8比色法测定DC共培养的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活性。结果经HBsAg致敏的健康组DC表面标志CD1a、CD80、HLA-DR及CD83阳性率明显高于慢性HBV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慢性HBV感染组中经HBsAg致敏的DC表面标志阳性率与未经HBsAg致敏者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健康组DC经HBsAg致敏后诱导的CIK对HepG2.2.15细胞的杀伤率显著高于慢性HBV感染组(P<0.01)。结论慢性HBV感染组与健康组DC经HBsAg活化后,对HepG2.2.15细胞的免疫效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健康组高于慢性HBV感染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HBV感染 树突状细胞 细胞因子诱导的杀伤细胞 免疫效应
下载PDF
脐血干细胞移植治疗重症肝炎效果观察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志凌 马应杰 韩际奥 《天津医药》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1期1086-1088,共3页
目的探讨人脐血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及观察组20例,2组均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移植脐血干细胞悬液治疗,首次经肝动脉穿刺输入,之后通过周围静脉... 目的探讨人脐血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炎的效果。方法将40例重症肝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20例及观察组20例,2组均采用复方甘草酸苷、还原性谷胱甘肽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同时加用移植脐血干细胞悬液治疗,首次经肝动脉穿刺输入,之后通过周围静脉输注脐血干细胞悬液。监测2组肝功能、白蛋白 (ALB)、凝血酶原活动度 (PTA)、甲胎蛋白 (AFP)等相关指标,观察2组临床症状变化情况,并进行不良反应检测。结果治疗后4周时,观察组PTA (%)、AFP (μg/L)较对照组升高 (53.56±5.15 vs 48.26±5.53,92.16±9.09 vs 43.57±11.33,P<0.01);治疗后第8周,观察组丙氨酸氨基转移酶 (ALT)、总胆红素 (TBIL)、AFP低于对照组,PTA高于对照组 (62.61±4.35 vs 54.95±3.01,P<0.05或P<0.01),2组ALB、血氨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2组治疗均未发生严重并发症及不良反应,病死率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20%vs 35%,χ2=0.818,P>0.05)。结论脐血干细胞治疗重症肝炎有较好的疗效,且安全、无明显不良反应,可作为重症肝炎患者新的治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脐血干细胞移植 甲胎蛋白类 血清白蛋白 丙氨酸转氨酶 重症肝炎
下载PDF
急性胰腺炎检验指标的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袁道强 扶庆权 +1 位作者 马应杰 梁丽琴 《海南医学院学报》 CAS 2006年第6期562-564,567,共4页
关键词 胰腺炎 诊断 化验室 文献综述
下载PDF
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17例分析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郁杰 贾克丽 +1 位作者 冯素萍 马应杰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2223-2224,共2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01/2006-07 17例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为2型糖尿病,发热、肝功能损害多见,明显腹痛不常见,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 目的:探讨糖尿病合并细菌性肝脓肿的临床特点。方法:回顾分析2001-01/2006-07 17例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17例均为2型糖尿病,发热、肝功能损害多见,明显腹痛不常见,脓液细菌培养阳性率低,主要为肺炎克雷伯杆菌和大肠杆菌,内科治疗总有效率94.1%。结论:糖尿病并细菌性肝脓肿多见于中老年,因表现多不典型而易漏诊,早期诊断并有效抗感染、适时超声引导下脓肿穿刺引流及控制血糖是治疗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并发症 肝脓肿/诊断/治疗
下载PDF
不典型溃疡型肠结核与Crohn病的鉴别诊断 被引量:2
15
作者 杨丽 马应杰 姜海波 《临床误诊误治》 2010年第8期756-757,F0003,共3页
近年结核发病率有上升趋势,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的肠结核亦相应增多,易误诊。我院2006年1月~2009年1月收治不典型溃疡型肠结核8例,病初均误诊为Crohn病,现报告如下。
关键词 结核 胃肠 误诊 CROHN病
下载PDF
钙相关蛋白43的肿瘤相关性 被引量:1
16
作者 王水红 马应杰 《医学综述》 2009年第23期3548-3550,共3页
恶性肿瘤难以根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难以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基因诊断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钙相关蛋白43基因是在研究镍化合物致癌机理中发现的新基因,研究发现其在正常组织表达很低或不表达,而在肿... 恶性肿瘤难以根治的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在于难以早期发现和早期诊断。肿瘤的免疫学诊断和基因诊断为肿瘤的早期诊断提供了可能。钙相关蛋白43基因是在研究镍化合物致癌机理中发现的新基因,研究发现其在正常组织表达很低或不表达,而在肿瘤组织表达显著上调,且为肿瘤发生、发展的早期事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钙相关蛋白43 肿瘤 免疫组化 预后
下载PDF
易善复治疗酒精性肝病疗效观察 被引量:2
17
作者 贾克丽 马应杰 张国栋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07年第13期2977-2978,共2页
关键词 肝疾病 酒精性/药物疗法 磷脂酰胆碱类/治疗应用
下载PDF
急性鱼胆中毒致多脏器损害1例 被引量:2
18
作者 王志凌 马应杰 冯素萍 《医学信息》 2009年第6期1056-1056,共1页
急性鱼胆中毒可致多脏器损害,临床多表现为急性肾功能衰竭,严重的可发生多脏器衰竭,现将我院收治的一例重度鱼胆中毒病例报告如下:
关键词 急性鱼胆中毒 多脏器损害 急性肾功能衰竭 重度鱼胆中毒 多脏器衰竭 病例报告
下载PDF
雅博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贾克丽 马应杰 +2 位作者 冯素萍 方立峰 郭云霞 《中原医刊》 2006年第3期32-33,共2页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雅博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去除诱因、低蛋白饮食、支链氨基酸、乳果糖、利福昔明及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 目的观察门冬氨酸鸟氨酸(雅博司)治疗肝硬化并发肝性脑病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55例肝硬化肝性脑病患者随机分成治疗组28例、对照组27例,两组均给予去除诱因、低蛋白饮食、支链氨基酸、乳果糖、利福昔明及保肝治疗。治疗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加用雅博司20g/d,共用7d。监测治疗前、后血NH3、ALT、TB IL实验室指标及神志变化。结果门冬氨酸鸟氨酸降低NH3、ALT、TB IL和神志改善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中出现的不良反应无差异。结论门冬氨酸鸟氨酸治疗亚临床肝性脑病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门冬氨酸鸟氨酸 肝性脑病
下载PDF
胃印戒细胞癌47例胃镜及临床特点分析 被引量:2
20
作者 王志凌 姜海波 马应杰 《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 2009年第13期144-145,共2页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将2002~2007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7例印戒细胞癌进行分析。结果:55岁以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以女性多发,而在老年患者中男性显著增加。Borrmann分型主要为Ⅲ型、Ⅳ型,病变多发于胃体... 目的:探讨胃印戒细胞癌的胃镜及临床特点。方法:将2002~2007年胃镜及病理学检查证实的47例印戒细胞癌进行分析。结果:55岁以下胃印戒细胞癌患者以女性多发,而在老年患者中男性显著增加。Borrmann分型主要为Ⅲ型、Ⅳ型,病变多发于胃体。临床上以上腹痛及消瘦多见。结论:胃镜及病理学检查是胃印戒细胞癌确诊的重要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镜 胃印戒细胞癌 病理学检查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