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68篇文章
< 1 2 3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脑血管造影仍是诊断脑血管病的金标准 被引量:74
1
作者 马廉亭 潘力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7年第5期413-415,共3页
脑血管病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当时就有人在尸体解剖中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认识到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Steinheil在1895年首先报告脑血管畸形,直至1932年lirererona首次手术完全切除脑血管畸形;1928年,Abercrombi... 脑血管病的研究最早可追溯到17世纪,当时就有人在尸体解剖中发现颅内动脉瘤,并认识到它是引起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Steinheil在1895年首先报告脑血管畸形,直至1932年lirererona首次手术完全切除脑血管畸形;1928年,Abercrombie从临床和病理解剖学方面进行了系统的研究,提出脑出血是在脑血管壁病变的基础上破裂出血的假设。20世纪之后,尤其是近30年,由于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对脑血管病的认识和诊断水平有了历史性的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血管病 诊断水平 脑血管造影 金标准 蛛网膜下腔出血 脑血管畸形 颅内动脉瘤 病理解剖学
下载PDF
DSA影像融合后处理新技术进展及其在神经外科的应用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廉亭 杨铭 +5 位作者 李俊 潘力 陈刚 向伟楚 李国栋 乔英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10期626-629,共4页
"多种三维影像融合"后处理是未来医学影像的发展方向,它将推动医学发展,对全身各系统疾病尤其是对脑血管疾病的诊治起到重要作用。
关键词 DSA影像融合技术 脑血管病 应用
下载PDF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的诊治规范 被引量:43
3
作者 马廉亭 《中国现代神经疾病杂志》 CAS 2004年第1期6-9,共4页
关键词 诊治规范 动脉瘤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动脉瘤破裂 诊断与治疗 存活者 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 病死率 SAH 发病率 处理
下载PDF
颅内真性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假性动脉瘤形成及血流动力学研究 被引量:4
4
作者 马廉亭 莫雪红 +6 位作者 余泽 杨铭 王启宏 张新元 李俊 潘力 张小征 《内科急危重症杂志》 2008年第3期113-116,共4页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其形成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建立兔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探讨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机制,对临床6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DSA造影... 目的:探讨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形成假性动脉瘤,及其形成机制、早期诊断和治疗的意义。方法:建立兔假性动脉瘤与真性动脉瘤合并假性动脉瘤的动物模型,探讨假性动脉瘤形成的机制,对临床60例自发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DSA造影影像及电解铂金微弹簧圈(Guglielmi Detachable Coil,GDC)血管内栓塞动脉瘤的情况进行分析。结果:用创伤与显微外科相结合的方法,成功建立假性动脉瘤动物模型,其形成分为动脉瘤破裂出血血肿形成期、假性动脉瘤形成前期、假性动脉瘤形成期及假性动脉瘤增大破裂出血期四个阶段。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早期行DSA血管造影时可见其影像形态不规则呈哑铃状、双腔、瘤囊顶鼓出小泡等表现,血管内栓塞治疗可见:①GDC只能进入靠近载瘤动脉的瘤腔,并将其栓塞,完全不进入远离载瘤动脉的瘤腔,栓塞后透视下见未充填GDC的瘤腔内有造影剂滞留;②GDC完全填塞靠近载瘤动脉的瘤腔,部分填塞远离载瘤动脉的瘤腔;③GDC将靠近与远离载瘤动脉的两个瘤腔完全填塞。以上3种病变在栓塞后造影见动脉瘤完全闭塞,随访造影见动脉瘤消失。结论:颅内动脉瘤破裂出血后,在其破口周围可以形成假性动脉瘤,其形成与血流动力学改变有关,形成过程分为动脉瘤破裂血肿形成期、假性动脉瘤形成前期、形成期及增大破裂出血期四个阶段。对伴有假性动脉瘤的颅内真性动脉瘤尽早行病因治疗是防止再出血、提高治愈率、降低死残率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破裂出血 假性动脉瘤
下载PDF
动态三维融合立体解剖影像成像技术的创新与命名 被引量:6
5
作者 马廉亭 向伟楚 李国栋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2期123-128,共6页
1概述医学影像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用于临床诊断的传统医学影像都只能提供单一组织、器官或血管的影像,如CT、MRI、DSA等。而人体解剖结构是由多种组织、器官构成的,如有各个脏器、血管、神经、骨骼等。因为单一影... 1概述医学影像在临床多种疾病的诊断中具有重要价值,但是用于临床诊断的传统医学影像都只能提供单一组织、器官或血管的影像,如CT、MRI、DSA等。而人体解剖结构是由多种组织、器官构成的,如有各个脏器、血管、神经、骨骼等。因为单一影像不能同时显示各组织、器官、神经、血管、骨骼等之间毗邻的相互解剖关系,尤其在病理情况下,如肿瘤与毗邻组织结构的解剖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影像解剖 动态三维影像 影像融合 成像技术
下载PDF
血管损伤诊治的进展 被引量:4
6
作者 马廉亭 潘力 《创伤外科杂志》 2002年第4期193-195,共3页
血管损伤诊断治疗对外科医师始终是一个挑战 ,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 ,血管外科进入了一个飞跃发展的阶段 ,标准的开放修复手术已经逐渐被血管内介入技术等微侵袭手段所取代。
关键词 血管损伤 诊断 治疗 外科手术
下载PDF
颅内动脉夹层与夹层动脉瘤的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25
7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8年第10期577-578,共2页
动脉夹层是指动脉血管壁的病理性夹层累及动脉的内膜、形成内膜下血肿并扩张到内膜和中膜之间。 夹层动脉瘤或动脉剥离是指病理性夹层发生在动脉中膜层内或中膜和外膜之间的剥离,动脉壁膨出,发生动脉瘤样扩张。
关键词 颅内动脉 动脉夹层 夹层动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治的整体策略 被引量:34
8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6年第11期641-642,共2页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内动脉瘤治疗方法的选择 被引量:27
9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1年第2期65-65,共1页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由于瘤体一般很小,在其破裂出血之前很少被发现。多数病人都以突然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就医,部分病人甚至因出血量大,来不及就医而死亡。一旦发生出血,部分病... 颅内动脉瘤是颅内动脉壁上的异常膨出,多发生在脑底动脉环(Willis)环。由于瘤体一般很小,在其破裂出血之前很少被发现。多数病人都以突然发生蛛网膜下腔出血而就医,部分病人甚至因出血量大,来不及就医而死亡。一旦发生出血,部分病人在短期内还会发生再出血,颅内动脉瘤破裂后再出血是病人死亡的主要原因,因此凡发生破裂的颅内动脉瘤,应尽快行病因治疗,传统的方法是直接开颅手术夹闭动脉瘤颈,近十余年来血管内栓塞治疗技术的发展为颅内动脉瘤的治疗开辟了新的途径。随着血管内栓塞技术的成熟和栓塞材料的进步,血管内栓塞治疗与直接开颅手术有分庭抗礼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外科手术 血管内栓塞治疗
下载PDF
微创技术在神经外科的应用进展 被引量:3
10
作者 马廉亭 潘力 《临床外科杂志》 2005年第1期21-23,共3页
关键词 微创技术 神经外科 进展
原文传递
颅内血泡样动脉瘤有关问题商榷 被引量:14
11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5期289-289,共1页
血泡样动脉瘤(Blood Blister-like Aneurysms,BBA)指位于颈内动脉前壁无分支部位的动脉瘤,最常见于颈内动脉前壁,也见于背侧壁、远内侧壁、上壁和床突旁腹侧;也有位于颅内其他部位动脉的报道。但是最初的BBA定义仅限于颈内动脉。
关键词 颅内动脉瘤 血泡样动脉瘤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颅内压增高危象——脑疝综合征(四) 被引量:7
12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07年第6期379-382,共4页
8脑疝的诊断与鉴别诊断脑疝是颅内压增高的最终病理表现,而颅内压增高又多半是颅内占位性病变所引起,在各种原因所致的颅内压增高中,又以外伤性颅内占位性病变和其它颅内占位性病变最易引起脑疝。
关键词 脑疝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预防 预后
下载PDF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诊断与血管内介入治疗必需遵循的基本原则 被引量:8
13
作者 马廉亭 《临床外科杂志》 2015年第6期405-406,共2页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是因外伤致颅底骨折,损伤了颈内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其同时受损使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与海绵窦异常沟通所造成的血管病变。因为盗血而产生的缺血与出血为主要临床...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traumatic carotid cavernous fistula,TCCF)是因外伤致颅底骨折,损伤了颈内动脉及其分支与海绵窦,其同时受损使颈内动脉或其分支与海绵窦异常沟通所造成的血管病变。因为盗血而产生的缺血与出血为主要临床表现,如搏动性突眼、颅内杂音与眼球运动障碍伴球睑结膜充血、水肿,甚至外翻,有的还伴有颅内出血、鼻衄与脑缺血性损害等症状。根据病史、体检诊断一般不难,CT (CTA)、MRI (MRA)与彩色多普勒超声可以辅助诊断,但诊断的金标准是全脑全程(动脉期、静脉期与静脉窦期)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SA)。通过造影可以了解病变的部位,供血动脉,瘘口部位、大小,有无经海绵前、后间窦使对侧海绵窦显影,盗血与静脉回流情况,并通过对侧颈内动脉与椎动脉造影了解颅内侧支循环情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颈动脉海绵窦瘘 诊断 血管内介入治疗
原文传递
关于某些中文译名的建议 被引量:4
14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3年第9期531-531,共1页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设备、仪器的引进,也相应为临床带来了一些新技术。目前对一些新技术的中文译名也出现了多种不合乎国人习惯的译名称谓,易造成学习交流混乱,为此对一些译名建议统一。一、关于iFlow中文译名的建议德国西门子(...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一些新设备、仪器的引进,也相应为临床带来了一些新技术。目前对一些新技术的中文译名也出现了多种不合乎国人习惯的译名称谓,易造成学习交流混乱,为此对一些译名建议统一。一、关于iFlow中文译名的建议德国西门子(siemens)公司推出双平板或机器人(Artis zeego)DSA机syngo-iFlow技术,这是一项彩色血流数字后处理成像技术,可用于将全身所有部位二维图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彩色血流全程成像 iFlow 复合手术 HYBRID operation 中文译名 建议
下载PDF
椎管内静脉高压综合征的病因、发病机制、诊断与治疗 被引量:1
15
作者 马廉亭 《介入放射学杂志》 CSCD 2004年第S1期179-181,共3页
关键词 高压综合征 椎管内静脉 发病机制 诊断与治疗 左肾静脉 引流静脉 脊髓静脉 动静脉畸形 血管瘤 供血动脉
下载PDF
SDAVF与SPAVF的诊治与鉴别 被引量:3
16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7期385-393,共9页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与脊髓髓周(软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cord ambbient p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都是引起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spinalvenous hypertensionsyndrome,VHM)、...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dural arteriovenousfistula,SDAVF)与脊髓髓周(软脊膜)动静脉瘘(spinal cord ambbient pial arteriovenous fistula,SPAVF)都是引起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spinalvenous hypertensionsyndrome,VHM)、导致脊髓功能受损的脊髓血管疾病,前者相对多见、后者相对少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硬脊膜动静脉瘘 脊髓髓周(软脊膜)动静脉瘘 诊断 鉴别诊断 治疗
下载PDF
为什么脊髓血管病造影阴性病人,要做与脊髓供血无关的血管造影? 被引量:3
17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8年第2期65-68,共4页
1概述 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病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少数病人,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阴性,而MRI或MRA影像有异常血管信号,如T1点状或虫蚀样流空影,T2高信号点状或虫蚀样影。对这类疑诊脊髓血管病病人,如放弃进一步检... 1概述 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病的金标准;但在临床上,经常遇到少数病人,选择性脊髓动脉造影阴性,而MRI或MRA影像有异常血管信号,如T1点状或虫蚀样流空影,T2高信号点状或虫蚀样影。对这类疑诊脊髓血管病病人,如放弃进一步检查,则真有可能遗漏脊髓血管病,如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venous hypertensive myelopathy,VHM)所导致的脊髓功能障碍(图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病 脊髓静脉高压综合征 血管造影 阴性
下载PDF
脊髓血管造影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进展 被引量:3
18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6年第3期129-137,共9页
脊髓血管造影,尤其是经皮穿刺股动脉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至今,由于影像技术、DSA血管造影机诸多后处理功能的进步,如三维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imagingtechnology;图1)、最大密度投影成像(maximum... 脊髓血管造影,尤其是经皮穿刺股动脉选择性脊髓血管造影,是诊断脊髓血管疾病的金标准。至今,由于影像技术、DSA血管造影机诸多后处理功能的进步,如三维成像技术(three-dimensional imagingtechnology;图1)、最大密度投影成像(maximumintensity projection,MIP;图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脊髓血管疾病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 脊髓动脉造影 脊髓静脉造影
下载PDF
脊髓血管病误诊原因分析 被引量:3
19
作者 马廉亭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7年第10期673-675,共3页
脊髓血管病是危害人类健康的严重疾病,常导致病人脊髓运动、感觉、植物神经功能及性功能障碍.延误诊治会给病人、家庭及社会带来严重负担.本病虽较少见;但延误诊治屡见不鲜,而且这类病人多是转诊多家医院,最终被误诊误治.
关键词 脊髓血管病 误诊 原因分析
下载PDF
颅脑火器伤的清创术 被引量:2
20
作者 马廉亭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6年第10期16-17,共2页
关键词 颅脑损伤 火器损伤 清创术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