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青海生态环境状况20年(2000—2020)变化遥感地质评价
1
作者 马彦青 于光喜 +1 位作者 马延景 马文 《矿产勘查》 2024年第3期462-470,共9页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来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利用200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了... 青海省处于青藏高原腹地,属于典型的大陆气候,地质生态环境较为脆弱,近些年来地质生态环境持续得以改善,对生态环境状况进行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借鉴生态环境评价技术方法,利用2000年和2020年两期遥感影像数据为研究基础,建立了地质生态环境状况遥感评价模型,在计算生物丰度、植被覆盖、水网密度、土地胁迫4个指标指数的基础上,应用综合指数法得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EI)并开展对比研究,从遥感影像图的角度来评价青海生态环境20年的变化状况。评价结果显示生态环境状况指数值均小于0.75,生态环境状况等级为“一般”的面积有45.1万km^(2),占比63%。2000—2020年间,青海生态环境状况约60.56万km^(2)(约87%)无明显变化,局部地区趋向变好的趋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海省 生态环境状况 遥感地质评价 评价模型 2000—2020年
下载PDF
扎日加变质核杂岩的确定及地质意义 被引量:1
2
作者 李建放 陈丽娟 +4 位作者 任二峰 常有英 王国良 马延景 黄清华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1期102-109,共8页
产于北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二层结构。由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千枚岩等组成穹状背斜核,其中心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盖层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砂板岩。核部与盖层之间为剥离断层。它的厘定表明巴颜喀拉沉积盆... 产于北巴颜喀拉山扎日加地区的变质核杂岩具有典型的二层结构。由构造片岩、构造片麻岩、千枚岩等组成穹状背斜核,其中心为燕山期二长花岗岩体,盖层为巴颜喀拉山群浅变质砂板岩。核部与盖层之间为剥离断层。它的厘定表明巴颜喀拉沉积盆地下面存在中元古界的古老基底,并对大场金矿的成因类型提出了新的认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扎日加 变质核杂岩 剥离断层 二层结构
下载PDF
杂多地区喜山期花岗斑岩地球化学特征及地质意义
3
作者 付军 保广普 +3 位作者 刘春娥 王永文 李建放 马延景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2年第2期81-87,共7页
杂多地区花岗斑岩的麦多拉和纳日贡玛等岩体,测年结果显示年龄值分布为(40.8±0.4)Ma、(43.3±0.5)Ma,为喜山期的产物,杂多地区岩体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杂多地区多金属成矿带,包括纳日贡玛—麦多拉—乌葱察别—迪拉亿—哼赛青等... 杂多地区花岗斑岩的麦多拉和纳日贡玛等岩体,测年结果显示年龄值分布为(40.8±0.4)Ma、(43.3±0.5)Ma,为喜山期的产物,杂多地区岩体是同一时代的产物。杂多地区多金属成矿带,包括纳日贡玛—麦多拉—乌葱察别—迪拉亿—哼赛青等斑岩型铜、铅、锌、钼、金、银等多金属矿床,微量元素(包括稀土元素),研究结果表明含矿斑岩和共生的钾质斑岩岩体在时空上具一致性,岩石化学成分均富碱(w(K2O)+w(Na2O)>5%),高K和w(K2O)/w(Na2O)值远大于1,微量元素富集Sr、Ba等大离子亲石元素和轻稀土元素等,均显示出钾玄岩和高钾系列岩石的特征,暗示杂多地区多金属成矿带的含矿斑岩属于典型的钾玄岩和高钾系列的斑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杂多地区 喜山期 含矿斑岩 多金属成矿带
下载PDF
催化波极谱法测定斑岩铜矿中的微量钨、钼 被引量:3
4
作者 谢晓岚 马延景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1年第1期32-35,共4页
利用极谱法测定斑岩铜矿中的微量钨、钼,在0.5 mol/L硫酸一0.3 g/L苯羟乙酸一3g/L氯酸钾溶液中,钨、钼均产生单峰形极谱催化波,分别于-0.75 V和-0.38 V测量其峰高值。本法适用于试样中钨含量在0.5×10-6~200×10-6(质量分数)... 利用极谱法测定斑岩铜矿中的微量钨、钼,在0.5 mol/L硫酸一0.3 g/L苯羟乙酸一3g/L氯酸钾溶液中,钨、钼均产生单峰形极谱催化波,分别于-0.75 V和-0.38 V测量其峰高值。本法适用于试样中钨含量在0.5×10-6~200×10-6(质量分数)、钼含量在0.5×10-6~100×10-6(质量分数)的测定,可用于在批量斑岩铜矿中微量钨钼的连续测定,其结果稳定、可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催化极谱 斑岩铜矿
下载PDF
青海泽多桌肉地区花岗闪长岩与暗色包体地球化学特征及成因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延景 杨延乾 +3 位作者 张小永 保善斌 李嘉泰 马文 《地质找矿论丛》 CAS CSCD 2017年第2期254-265,共12页
青海泽多桌肉地区花岗闪长岩中发育大量暗色闪长质包体。通过对花岗闪长岩(寄主岩石)与暗色包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花岗闪长岩(寄主岩石)的SiO_2含量为w(SiO_2)=61.61%~68.80%,A/CNK=0.91~0.99,属于偏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特征;暗色包体中... 青海泽多桌肉地区花岗闪长岩中发育大量暗色闪长质包体。通过对花岗闪长岩(寄主岩石)与暗色包体的地球化学研究发现,花岗闪长岩(寄主岩石)的SiO_2含量为w(SiO_2)=61.61%~68.80%,A/CNK=0.91~0.99,属于偏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特征;暗色包体中发育针状磷灰石,暗色包体的SiO_2含量为w(SiO_2)=52.66%~66.99%,碱度率AR=2.08~2.26(大于1),里特曼指数σ=1.89~8.67,固结指数SI=16~24.74,属过铝质钙碱性花岗岩。稀土元素分析显示,花岗闪长岩稀土总量w(ΣREE)=117.44×10^(-6)~265.68×10^(-6);暗色包体稀土总量w(ΣREE)=184.05×10^(-6)~342.11×10^(-6),总量高于寄主岩石;暗色包体和寄主花岗岩有着相似的稀土元素配分模式,显示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的特征。微量元素分析显示,暗色包体微量元素的分布型式与寄主岩微量元素特征基本一致,大离子亲石元素K、Rb、Ba相对富集,高场强元素Nb、Ta、Zr、Hf相对亏损,反映了岩浆混合作用的特征。在花岗闪长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02.49 Ma±0.63 Ma,属晚三叠世。表明泽多桌肉花岗闪长岩属于晚三叠世以来的造山带伸展崩塌造成岩石圈较快速减薄以及幔源岩浆底侵作用的发生,并导致地壳岩石接近熔融温度产生壳源岩浆而成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花岗闪长岩 寄主岩石 暗色包体 地球化学特征 锆石U-PB年龄 泽多桌肉 青海省
下载PDF
祁漫塔格中部元古代高钾(变质)侵入岩体的发现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9
6
作者 马文 丁玉进 +5 位作者 李社宏 张志青 胡兰基 李五福 刘世宝 马延景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3年第1期32-39,共8页
通过1∶5万矿产远景调查在祁漫塔格中部圈定出5个大小不等的元古代中酸性高钾(变质)侵入岩体,岩性为灰-浅肉红色眼球状二长片麻岩,分布在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原岩恢复为二长花岗岩类。锆石U-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32±12Ma... 通过1∶5万矿产远景调查在祁漫塔格中部圈定出5个大小不等的元古代中酸性高钾(变质)侵入岩体,岩性为灰-浅肉红色眼球状二长片麻岩,分布在角闪岩相的火山-沉积岩系中,原岩恢复为二长花岗岩类。锆石U-Pb表面年龄加权平均值为832±12Ma,是区内已知最早一期中酸性岩浆侵入活动的产物。岩石具高K2O(4.92~5.76×10-2),贫FeO、MgO、CaO的特点。岩石为高钾钙碱性S型高演化的花岗岩,形成地壳厚度约34.7km,反映同碰撞挤压构造背景。研究表明Rodinia大陆在东昆仑地区830Ma左右碰撞闭合,此后到早古生代中期,中酸性岩浆活动进入了一个相对不活动的时间段,为Rodinia解体时期,也是板块从低纬度向中高纬度漂移的时期。这一发现对认识东昆仑早古生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祁漫塔格 东昆仑 元古宙 高钾(变质)侵入岩体 地球化学
下载PDF
基于Section软件的矿区实际材料图绘制 被引量:3
7
作者 马延景 李戬 +2 位作者 靳浩 朱进守 马文 《现代矿业》 CAS 2016年第9期199-202,共4页
随着矿产资源调查工作的加强,在地质资料整理过程中,需将大量手工绘制的实际材料图转换为电子图件进行储存及相关分析研究。为提高图件绘制效率,结合Section软件对矿区实际材料图的绘制方法进行了分析,供相关应用研究参考。
关键词 Section软件 实际材料图 绘制方法
下载PDF
青海扎日加地区马尔争组基性火山岩地球化学特征、锆石U-Pb年龄及构造环境分析 被引量:2
8
作者 马延景 李成福 +2 位作者 谢晓岚 马文 李戬 《矿产勘查》 2018年第10期1841-1851,共11页
青海扎日加地区集中分布一套基性火山岩,赋存于早-中二叠统马尔争组地层中。通过对该套基性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及锆石U-Pb测年研究,表明该套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具有低硅、铝、钠、钾、贫铁,高钛、镁,富钙的特点。岩石SiO_2... 青海扎日加地区集中分布一套基性火山岩,赋存于早-中二叠统马尔争组地层中。通过对该套基性火山岩岩石组合、地球化学及锆石U-Pb测年研究,表明该套火山岩主要由玄武岩组成,具有低硅、铝、钠、钾、贫铁,高钛、镁,富钙的特点。岩石SiO_2平均含量47. 75%,K_2O含量为0. 44%~4. 06%,岩石属低钾系列,里特曼指数σ在0. 13~3. 15,碱度率为1. 04~1. 66,属铝过饱和低钾拉斑玄武岩系列。稀土元素∑REE含量为43. 81×10^(-6)~134. 61×10^(-6),总量偏低,LREE/HREE=1. 13~8. 31,(La/Yb) n=0. 44~13. 16,轻重稀土分馏不明显,部分样品轻稀土亏损。微量元素大离子亲石元素Sr、K、Rb较亏损,Ba、Th较富集,可能代表了快速扩张的洋脊及洋岛富集的环境。在马尔争组灰绿色玄武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78. 0±1. 9) Ma,形成时代为早二叠世晚期-中二叠世早期。综合分析认为,马尔争组火山岩形成构造环境主要为大洋中脊环境区,兼有富集洋岛型的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尔争组 基性火山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扎日加地区
下载PDF
南祁连东段阳康地区辉长岩体LA-ICP-MS锆石U-Pb年龄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4
9
作者 马文 贾建团 +4 位作者 李五福 马延景 雷晓青 任二峰 徐博 《西北地质》 CAS CSCD 2017年第3期74-82,共9页
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南祁连阳康地区首次发现新元古代辉长岩体,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辉长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730±3)Ma(MSWD=0.88)。岩石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等特征,属碱性系列。ΣREE=156.1×10^(-... 通过1∶5万区域地质矿产调查在南祁连阳康地区首次发现新元古代辉长岩体,利用LAICP-MS方法测得辉长岩锆石^(206)Pb/^(238)U年龄为(730±3)Ma(MSWD=0.88)。岩石具有轻稀土富集、重稀土亏损等特征,属碱性系列。ΣREE=156.1×10^(-6)~173.34×10^(-6),显示物质来源于上地幔的特点,可能属于新元古代早期岩浆弧根部带的产物——俯冲-碰撞型花岗质岩浆岩带,反映了新元古代大陆拼合之后的一次区域性拉张,其形成于活动大陆边缘火山弧环境,就位于构造体制由挤压向拉伸转换的松弛阶段,地幔物质上涌侵位形成。研究表明,该辉长岩可能为南祁连地区Rodinia超级大陆裂解事件的岩石记录,为南祁连构造带的形成和演化提供了精确的年代学依据和岩浆活动记录,这一发现对认识南祁连地区新元古代构造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阳康地区 LA-ICP-MS 辉长岩体 地质意义
下载PDF
新疆伊宁县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流体包裹体特征研究及矿床成因 被引量:4
10
作者 于小亮 蔡成龙 +5 位作者 顾雪祥 马延景 魏小林 张得鑫 杨延乾 李嘉泰 《岩石矿物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6期1055-1067,共13页
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是西天山吐拉苏断陷盆地中一个重要的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早石炭世二长斑岩及大哈拉军组第五岩性段安山岩、蚀变凝灰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围岩蚀变作用普遍而强烈。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自然金、赤铁矿和... 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是西天山吐拉苏断陷盆地中一个重要的金矿床。矿体主要赋存于早石炭世二长斑岩及大哈拉军组第五岩性段安山岩、蚀变凝灰岩中,受断裂构造控制,矿床围岩蚀变作用普遍而强烈。矿石金属矿物主要为黄铁矿、自然金、赤铁矿和黄铜矿等,非金属矿物主要为石英、斜长石、方解石等。成矿过程大致划分为3个成矿阶段:1石英-黄铁矿阶段;2石英-硫化物脉阶段;3石英-碳酸盐阶段。石英及方解石中流体包裹体类型简单,主要为气液两相水包裹体和纯液相水包裹体。包裹体测试均一温度为100~196℃,流体盐度为0.0%~7.3%(质量分数,NaCl_(eq)),流体密度为0.9~1.0 g/cm^3,计算出成矿压力为5.2~81.9 MPa,对应成矿深度为0.5~7.4 km。塔吾尔别克金矿床成矿流体包裹体显示低温度、低盐度和较低密度的流体特征,表明成矿压力小和深度较浅。结合矿床地质特征、流体包裹体特征及前人研究成果,初步认为该矿床为浅成低温热液型金矿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流体包裹体 矿床成因 塔吾尔别克金矿床 新疆
下载PDF
青海龙木地区清水河组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沉积环境分析 被引量:1
11
作者 马延景 杨延乾 +2 位作者 谢晓岚 马文 魏豆豆 《青海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7年第4期8-14,共7页
为了揭示青海龙木地区清水河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研究区沉积演化。在晚三叠世巴颜喀拉山群清水河组剖面砂板岩样品测试分析基础上,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在相关图解中投点,分析了研究区清水河组元... 为了揭示青海龙木地区清水河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与沉积环境的关系,正确认识研究区沉积演化。在晚三叠世巴颜喀拉山群清水河组剖面砂板岩样品测试分析基础上,利用主量元素、微量元素及稀土元素在相关图解中投点,分析了研究区清水河组元素地球化学特征及物源构造环境。结果表明:清水河组物源来自于大陆岛弧或与大洋弧区有关;清水河组发生过一定规模的热水沉积;物源来自于被切割的大陆岛弧的构造环境。清水河组岩性特征是以砂岩为代表的海相磨拉石建造,总体反映为浅海陆棚―滨海潮坪―海陆交互相沉积的充填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清水河组 地球化学特征 沉积环境 龙木 青海
下载PDF
东昆仑埃坑德勒斯特二长花岗岩岩石地球化学特征及岩石成因 被引量:2
12
作者 杨延乾 李碧乐 +5 位作者 马延景 谈艳 保善斌 李嘉泰 于小亮 王佳音 《西北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期104-114,共11页
埃坑德勒斯特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讨论了岩浆来源、岩石成因和构造背... 埃坑德勒斯特铜(钼)矿是近年来在东昆仑地区发现的斑岩型铜(钼)矿,矿区位于东昆南复合拼贴带内,花岗斑岩及外围碎裂的二长花岗岩是主要的赋矿围岩。对二长花岗岩进行了岩石地球化学和Sr-Nd同位素研究,讨论了岩浆来源、岩石成因和构造背景。研究表明,岩石富硅,相对富钠贫钙和镁,属钙碱性过铝质系列岩石。岩石明显富集大离子亲石元素(K、Ba、Rb)和活泼的不相容元素(如Th、U),相对亏损高场强元素(Nb、Ta、P、Ti)。样品的ISr值为0.707 05~0.707 37,εNd(t)为-2.2~-1.6,Rb/Sr为0.17~0.32,反映岩浆来源具壳幔混合特点。根据Y+Nb-Rb、La/NbBa/Nb等判别图解及与俯冲有关的蛇绿岩带发育特征,表明该岩体形成于安第斯型活动大陆边缘环境。俯冲作用导致俯冲板片的流体降低熔点和直接交代地幔,使地幔部分熔融形成基性岩浆。幔源岩浆底侵作用提供热能,使基性下地壳物质部分熔融形成花岗质岩浆,其中混入了少量幔源岩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地球化学 Sr—Nd同位素 二长花岗岩 埃坑德勒斯特 东昆仑
下载PDF
青海扎日加地区晚三叠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13
作者 马延景 谢晓岚 +3 位作者 于小亮 杨延乾 李戬 马文 《矿产勘查》 2017年第2期196-206,共11页
青海扎日加地区分布有大量中酸性侵入岩,岩性组合主要由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3类组成,岩石中SiO_2(67.38%~76.03%)含量逐渐增高,Al_2O_3(13.62%~15.48%)、CaO(0.6%~3.02%)、MgO(0.12%~1.69%)、... 青海扎日加地区分布有大量中酸性侵入岩,岩性组合主要由中细粒黑云母花岗闪长岩、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细粒正长花岗岩3类组成,岩石中SiO_2(67.38%~76.03%)含量逐渐增高,Al_2O_3(13.62%~15.48%)、CaO(0.6%~3.02%)、MgO(0.12%~1.69%)、K_2O(3.00%~4.51%)、Ti O_2(0.05%~0.66%),碱度率AR=2.01~3.59,大于1;里特曼指数δ在1.42~1.98,属过铝质—钙碱性或碱性花岗岩;稀土总量中等(∑REE=83.09×10-6~222.27×10-6),稀土元素标准化曲线为向右陡倾的富集型曲线,铕处"V"型较明显,同时各曲线近于平行;岩石中Rb、Th明显富积,Ba、Nb、Hf、Zr不同程度亏损,以上特征显示岩石具壳型花岗岩特征。在斑状黑云母二长花岗岩中获得LA-ICP-MS锆石U-Pb年龄为(203.34±0.72)Ma,表明巴颜喀拉山浊积盆地区的同碰撞花岗岩发生在晚三叠世并持续至早侏罗世,在构造阶段上属于从挤压构造体制向伸展构造体制转化的转折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锆石U—Pb 地球化学 二长花岗岩 青海 扎日加
下载PDF
青海省镍矿资源开发利用现状浅析 被引量:3
14
作者 杨延乾 马延景 +4 位作者 马玉辉 谈艳 祁昌炜 保善斌 于小亮 《地质与资源》 CAS 2017年第5期489-493,452,共6页
世界上镍工业资源主要为红土型、硫化镍及海底含镍锰结核3种,我国镍资源储量占全球第九,主要以硫化镍矿为主,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硫化镍矿产资源地.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青海省加大... 世界上镍工业资源主要为红土型、硫化镍及海底含镍锰结核3种,我国镍资源储量占全球第九,主要以硫化镍矿为主,而西部地区,尤其是西北地区是我国最主要硫化镍矿产资源地.近年来,随着青海省夏日哈木超大型铜镍硫化物矿床的发现,青海省加大了硫化镍矿资源的找寻力度,发现了一批成矿潜力较大的矿床(点),省内铜镍资源有望进一步得到拓展.本文通过分析青海省内镍矿资源分布、勘探开发及目前全球镍资源供需变化等,为我国镍矿业的投资、开发、管理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镍资源 资源分布 资源类型 供需关系 青海省
下载PDF
青藏高原曲果岗泉化学特征及成因机制研究
15
作者 朱进守 苑泉 +2 位作者 邓辉 马延景 王佳音 《人民黄河》 CAS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58-61,共4页
通过对曲果岗泉的实地调查和水样测试,总结其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当地地质、气象、水文资料分析其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掌握内陆高寒条件下断裂型成因泉发育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曲果岗泉补给源为远... 通过对曲果岗泉的实地调查和水样测试,总结其水化学和氢氧同位素特征,并结合当地地质、气象、水文资料分析其发育特征和成因机制,掌握内陆高寒条件下断裂型成因泉发育规律,为合理开发利用地下水提供参考。研究表明:曲果岗泉补给源为远程高山冰雪融水和大气降水,高原隆升形成的大量断裂为地下水富集和运移提供了良好通道,地下水循环周期长,具典型断裂型成因的承压泉水特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化学特征 成因机制 曲果岗泉 青藏高原
下载PDF
航空高光谱遥感技术在雪鞍山地区找矿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6
作者 李成福 马延景 +3 位作者 李玉龙 柴云 祁昌炜 赵明福 《黄金》 CAS 2018年第6期21-25,共5页
为了推进找矿突破,利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雪鞍山地区进行了航空高光谱测量,修正了部分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提取的蚀变信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热液脉型金(铜... 为了推进找矿突破,利用CASI/SASI航空高光谱遥感数据,对雪鞍山地区进行了航空高光谱测量,修正了部分线性构造及环形构造。基于航空高光谱遥感提取的蚀变信息,结合野外实地调查验证,重点分析了研究区内矽卡岩型铁(铜)矿床、热液脉型金(铜)矿床与构造、蚀变之间的关系,结合已有的矿床地质特征、航空高光谱遥感地质特征,针对不同的矿床类型,构建了研究区矽卡岩型和热液脉型矿床的航空高光谱遥感找矿模型,并圈定6处找矿有利地段和3处找矿靶区,研究成果为其他地区的成矿预测与同类型矿床的勘查提供了遥感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雪鞍山地区 高光谱遥感 蚀变信息 找矿模型 找矿靶区
下载PDF
东昆仑南缘浪卡日埃地区中三叠世侵入岩锆石U-Pb年龄、地球化学特征及其地质意义 被引量:1
17
作者 柴云 祁昌炜 +4 位作者 李玉龙 马延景 赵明福 魏有宁 李成福 《矿产勘查》 2018年第8期1473-1482,共10页
东昆仑南缘浪卡日埃地区侵入岩主要由黑云母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黑云母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组成。为确定该地区侵入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研究,认为该地区花岗... 东昆仑南缘浪卡日埃地区侵入岩主要由黑云母闪长岩、石英二长闪长岩、黑云母石英闪长岩、黑云母花岗闪长岩组成。为确定该地区侵入岩的形成时代、源区性质和构造背景,对其进行了锆石U-Pb年代学、地球化学和构造环境研究,认为该地区花岗岩具高硅(Si O254. 09%~66. 83%)、高钾(K2O 1. 97%~3. 92%)、富碱(Na2O+K2O为4. 9%~7. 48%)的特征,岩石里特曼指数δ=1. 69~2. 36,属钙碱性系列;铝过饱和指数(A/CNK)=0. 73~1. 07,属准铝质—过铝质系列岩石;稀土总量中等(∑REE为148. 58×10-6~252. 76×10-6),轻稀土元素富集(LREE/HREE=11. 59~17. 53),轻、重稀土元素分馏明显((La/Yb)N=4. 62~23. 40),具负Eu和负Ce异常特征。岩石中Rb明显富集,K、Th含量较高,Ba相对亏损,Ce、Hf、Zr、Y、Yb等明显低于洋脊花岗岩。LA-ICP-MS锆石U-Pb测年表明,其形成年龄为(203. 34±0. 72)Ma,时代为中二叠世。以上特征表明,该区侵入岩属S型花岗岩,具有火山弧花岗岩的特征,属大洋洋壳向北俯冲阶段,地壳物质部分熔融的产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侵入岩 锆石U-PB年龄 地球化学特征 东昆仑
下载PDF
青海省格尔木市南—瓦严哈拉一带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可行性研究探讨 被引量:4
18
作者 马文 贾建团 +3 位作者 胡兰基 李德彪 魏丽琼 马延景 《青海国土经略》 2015年第4期56-58,共3页
柴达木周边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球化学景观条件,通过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特别是在金矿的调查评价工作中,成为了一项越来越受关注的找矿方法,探讨其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要求探讨,为我省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指... 柴达木周边地区有着特殊的地球化学景观条件,通过1∶2.5万地球化学测量工作的开展取得了较好的找矿效果,特别是在金矿的调查评价工作中,成为了一项越来越受关注的找矿方法,探讨其可行性研究和技术要求探讨,为我省下一步找矿工作部署指明了正确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5万地球化学测量 可行性研究
下载PDF
浅析青海省地勘基金项目 质量管理体系运行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被引量:2
19
作者 朱进守 郑振华 +2 位作者 周瑾 王佳音 马延景 《四川建材》 2015年第4期185-186,189,共3页
"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以下简称"省地勘基金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项目工作质量的唯一途径。只有高质量的项目,才有良好的找矿成果;只有良好的找矿成果,才有利于... "青海省地质勘查基金项目"(以下简称"省地勘基金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实施过程中有效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是提高项目工作质量的唯一途径。只有高质量的项目,才有良好的找矿成果;只有良好的找矿成果,才有利于实现《青海省找矿突破战略行动实施方案》之既定目标。笔者从事"省地勘基金项目"管理工作多年,根据自身经历及多次的野外实地调研结果,剖析了目前"省地勘基金项目"承担单位在项目运行ISO9000质量管理体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针对性的建议,有助于各承担单位提高项目工作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 有效运行 存在问题 建议
下载PDF
铋钼蓝分光光度法同时测定岩矿中磷和砷 被引量:2
20
作者 谢晓岚 焦志敏 +1 位作者 马小雅 马延景 《科技信息》 2013年第15期403-403,480,共2页
本文提出了简便、快速的岩矿中磷、砷联测方法。采用硫代硫酸钠还原掩蔽正砷酸,铋钼蓝分光光度法联合测定岩矿中磷、砷量,该方法准确高,重现性好。
关键词 岩矿 光度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