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贝克认知疗法及引导想象的干预措施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 被引量:1
1
作者 张宛侠 张岩 马张芳 《中国医刊》 CAS 2023年第7期810-812,共3页
目的 探讨基于贝克认知疗法及引导想象的干预措施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进行眼科日间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 目的 探讨基于贝克认知疗法及引导想象的干预措施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术前焦虑的影响。方法 选择2021年7月至2022年6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进行眼科日间手术的60例患者为研究对象。其中2021年7-12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对照组,术前给予常规护理;2022年1-6月收治的30例患者为观察组,术前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基于贝克认知疗法及引导想象的干预措施。比较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状态焦虑量表(state anxiety inventory scale,SAI)评分及血压、心率情况。结果 干预前两组患者的SAI评分及血压、心率比较差异无显著性(P>0.05);干预后(手术当日)两组患者的SAI评分、心率均明显低于干预前,且观察组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观察组收缩压明显低于干预前,且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显著性(P<0.05),而对照组收缩压干预前后比较、两组舒张压干预前后比较差异均无显著性(P>0.05)。结论 贝克认知疗法联合引导想象的干预措施可减轻眼科日间手术患者的术前焦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日间手术 引导想象 认知疗法 术前焦虑
下载PDF
回顾性调查眼科日间手术取消原因及改进措施 被引量:1
2
作者 杨小晓 马张芳 +6 位作者 刘敬花 张宛侠 张岩 于佳 刘晴 薛智伟 周丽娟 《河北医药》 CAS 2023年第8期1254-1258,共5页
目的分析影响眼科日间手术运行效率的因素,从而降低日间手术取消率,提高日间手术中心的工作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共36个月)眼科日间手术取消情况。统计手术临时取消与患者术前准备及眼科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手... 目的分析影响眼科日间手术运行效率的因素,从而降低日间手术取消率,提高日间手术中心的工作效率。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共36个月)眼科日间手术取消情况。统计手术临时取消与患者术前准备及眼科疾病之间的关系,并根据手术临时取消的医疗因素、管理因素、患者个人因素等,将取消因素分为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分析手术取消率与各因素之间的关系。2021年6~11月,针对可控因素制定相应的改进措施,并与改进前36个月数据进行对比,以评估改进措施的有效性。结果2018年6月至2021年5月眼科日间手术总量为78352例,手术取消总量为4013例,取消率为5.12%。导致取消的原因包括:患者因素(3030例,75.50%)、医疗因素(916例,22.83%)以及管理因素(67例,1.67%)。取消率排名前5位的疾病分别为:白内障(2627例,65.47%)、视网膜病(561例,13.98%)、青光眼(257例,6.41%)、斜视(172例,4.29%)、眼整形相关疾病(105例,2.63%)。可控因素主要为患者因素中的知识缺乏和应激反应,不可控的主要因素为患者病情变化和疫情因素。2021年6~11月,针对可控因素制定了相应改进措施后,手术取消率降为4.73%,较前无统计学差异(χ^(2)=3.647,v=1,P=0.056)。进一步对取消手术中各种原因占比进行分析,将各种手术取消原因分别归纳为可控因素及不可控因素,处理组在可控因素与不可控因素分布方面与处理前组有统计学差异(χ^(2)=34.925,v=1,P=0.000)。处理组可控因素占比与处理前相比有明显降低。而相反,不可控因素的占比在处理组中明显升高。可控因素中,患者放弃/决绝手术,术前血压高2个因素在处理组中占比明显降低(χ^(2)=1236.86,P=0.000;χ2=4.283,P=0.028),而准备不充分因素在处理组中占比明显升高(χ^(2)=51.685,P=0.000)。不可控因素中,疫情,医生取消,全身疾病因素,无家属陪同,转住院手术5个因素占比均明显升高(χ^(2)=37.129,P=0.000;χ^(2)=6.148,P=0.013;χ^(2)=7.632,P=0.006;χ^(2)=4.079,P=0.043;χ^(2)=4.704,P=0.030),其余因素占比变化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眼科日间手术取消中,白内障类患者位居首位,以患者主动拒绝/放弃手术、爽约为主,与患者对疾病的认知及重视程度有密切关系。医务工作者应加强对可控因素的控制,做好患者的心理护理,开展个性化的宣教及科普工作,以降低眼科日间手术的取消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日间手术 手术取消 原因 改进措施
下载PDF
智能移动健康宣教系统在视网膜脱离日间手术病人围术期的应用 被引量:2
3
作者 申鑫 王文鲜 马张芳 《护理研究》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2239-2243,共5页
目的:探索智能移动健康宣教系统在视网膜脱离日间手术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因视网膜脱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160例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 目的:探索智能移动健康宣教系统在视网膜脱离日间手术病人围术期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0年7月—2021年12月因视网膜脱离于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中心接受玻璃体切割联合硅油填充术的160例病人,按入院时间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80例。对照组按照眼科日间病房医护一体化优质护理的要求,对病人进行术前评估、术前健康宣教、手术、出院指导及电话随访,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应用智能移动健康宣教系统为病人提供全程延续护理。比较两组术后并发症、健康知识知晓程度、焦虑情绪及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术后3个月角膜水肿、高眼压、白内障和视网膜复脱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对手术相关知识、术前健康知识及术后健康知识知晓情况优于对照组;术后3个月焦虑自评量表评分低于对照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智能移动健康宣教系统能够减少视网膜脱离日间手术病人术后并发症,提高疾病相关知识掌握程度,减轻病人焦虑情绪,提高病人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能移动 健康宣教 视网膜脱离 日间手术 围术期 护理
下载PDF
连续动态随访对角膜塑形镜配戴患者临床疗效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
4
作者 王开杰 马张芳 《武警医学》 CAS 2024年第1期6-9,共4页
目的探讨连续动态随访对角膜塑形镜矫正儿童近视临床疗效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5至2022-05北京同仁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 目的探讨连续动态随访对角膜塑形镜矫正儿童近视临床疗效及随访依从性的影响。方法选取2021-05至2022-05北京同仁医院配戴角膜塑形镜的近视眼患者120例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每组60例。对照组给予常规健康教育,试验组在常规健康教育基础上采用连续动态随访,随访时间均为1年。对两组患者视力、眼轴、随访依从性、并发症及满意度情况进行对比分析。结果随访1年后,试验组和对照组裸眼视力均明显提高,试验组眼轴增长(0.28±0.18)mm,明显小于对照组(0.34±0.20)mm,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镜片蛋白沉积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3.33%vs.13.33%),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随访依从率自戴镜1个月开始逐渐下降,戴镜6个月时试验组和对照组依从率分别为85.00%和76.67%,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角膜塑形镜配戴满意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67%vs.83.3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连续动态随访有助于提高角膜塑形镜配戴患者的随访依从性,减少并发症的发生,提升近视防控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塑形镜 依从性 连续动态随访
下载PDF
人性化延伸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日间手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11
5
作者 马张芳 张宛侠 刘淑贤 《中国医刊》 CAS 2018年第7期793-797,共5页
目的探讨人性化延伸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日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5月在本院进行日间手术的9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将开展人性化延伸护理前的50例设为对照组,开展人性化延伸护理后的46例设为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日... 目的探讨人性化延伸护理在视网膜脱离患者日间手术护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17年2—5月在本院进行日间手术的96例视网膜脱离患者,将开展人性化延伸护理前的50例设为对照组,开展人性化延伸护理后的46例设为干预组,两组均给予常规日间手术护理干预,干预组在此基础上提供人性化延伸护理。分析比较两组患者出院后的遵医依从性、自我护理能力和护理满意度。结果干预组出院后的依从性(保持正确体位、遵医嘱正确用药、按时复查眼底)、自我护理能力[(126.33±11.41)分]及护理满意度[(96.30±5.72)分]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根据不同的康复阶段,制订人性化的延伸护理方案,可以提高视网膜脱离患者日间手术的治疗依从性和自我护理能力,同时提高患者对医院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延伸护理 视网膜脱离
下载PDF
门诊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现状调查 被引量:3
6
作者 马张芳 张宛侠 邹霞 《中国临床医生杂志》 2014年第8期81-82,共2页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北京同仁医院门诊青光眼患者对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的安全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表,对运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100例门诊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青光眼局部用药知识与安全用药行为... 目的通过问卷调查北京同仁医院门诊青光眼患者对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的安全认知现状。方法采用自行设计问卷表,对运用方便抽样法抽取的100例门诊青光眼患者进行调查。主要调查内容包括患者的一般情况、青光眼局部用药知识与安全用药行为认知度调查。结果在被调查的100例患者中,12%的患者完全了解或清楚自己所用降眼压药物的用药时间、药物作用时间、毒副作用、药物保存及使用方法;94%的患者不清楚点眼药时眼药瓶距眼睛的距离不能少于2cm。结论所调查的青光眼患者对局部使用降眼压药物的安全认知有限,存在一定的安全隐患。提高门诊青光眼患者局部用药的安全认知需加大门诊健康宣教的力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安全认知 青光眼 局部用药 不良行为
下载PDF
自体唇黏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观察及护理
7
作者 马张芳 康玲艳 张帆 《现代护理》 2007年第07Z期1945-1945,共1页
目的探讨自体唇黏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及特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我院采用自体唇黏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患者25例,通过对患者实施同步护理,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25例睑球粘连... 目的探讨自体唇黏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术前、术后护理要点及特点,以指导临床护理工作。方法我院采用自体唇黏膜移植治疗睑球粘连的患者25例,通过对患者实施同步护理,对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术后随访半年以上,25例睑球粘连临床病例28只眼通过唇黏膜移植结膜囊成型术有23例26只眼睑球粘连完全矫正占92%。2例患者睑球粘连面积较手术之前减轻,可行再次手术。结论唇黏膜移植可用于广泛的睑球粘连眼表重建,复发率低。但手术成功与否与患者手术前、手术后的护理密不可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唇黏膜移植 睑球粘连 护理
下载PDF
我院眼科日间手术管理模式的发展及探索 被引量:29
8
作者 付晶 魏文斌 +3 位作者 马张芳 刘淑贤 张庆余 张彤彦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51-52,共2页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自2012年开展以来管理模式不断地改进,日间手术管理逐步制定了完善的患者准入制度、医生准入原则、规范的预约流程和应急预案,与以往住院手术相比,术者决策流程、职责、护理环节均有相应改变。日间手术管理的... 北京同仁医院眼科日间手术自2012年开展以来管理模式不断地改进,日间手术管理逐步制定了完善的患者准入制度、医生准入原则、规范的预约流程和应急预案,与以往住院手术相比,术者决策流程、职责、护理环节均有相应改变。日间手术管理的目的从初期的提高手术量、改善医疗指标逐步过渡到提高手术台使用率、减少等床时间、缩短住院时间、降低医疗花费、提高急诊手术效率、锻炼青年医师上来。同仁眼科中心日间手术运营表明,日间手术是开放、安全、高效的平台,充分开展日间手术可以实现医患的共赢,体现了管理的效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日间手术 管理模式
下载PDF
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效果分析 被引量:27
9
作者 刘文雅 魏文斌 +3 位作者 宋旭东 马张芳 李蕾 张平 《中国医院管理》 北大核心 2017年第9期42-44,共3页
目的借鉴国内外日间手术管理经验,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实施老年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0年(临床路径实施前)、2013年(临床路径实施后)和2016年(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开展后)... 目的借鉴国内外日间手术管理经验,在医药分开综合改革的背景下,探索实施老年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方法对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2010年(临床路径实施前)、2013年(临床路径实施后)和2016年(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模式开展后)老年性白内障治疗人均费用、平均住院日、术后感染率进行比较。结果实施老年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平均住院日缩短,人均治疗费用降低,且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2010年、2013年、2016年手术感染率都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保障医疗质量的前提下,老年性白内障日间手术临床路径新模式的实施,不仅可以提高医院和科室的经济效益,为政府节约医疗资源,而且还能降低患者的治疗费用,提高患者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老年性白内障 临床路径 日间手术
下载PDF
有晶体眼前房型人工晶体植入术及护理进展 被引量:1
10
作者 刘敬楠 马张芳 徐连敏 《现代护理(上旬版)》 2007年第4期963-965,共3页
高度近视眼的前房较深,具有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的优越条件。同时,在有晶体眼内通过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具有准确,可预知度数,又不影响眼的调节,不过多的损伤角膜等优点,为一种值得探讨的屈光性手术。本文综述了这种... 高度近视眼的前房较深,具有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的优越条件。同时,在有晶体眼内通过植入前房型人工晶体矫正高度近视,具有准确,可预知度数,又不影响眼的调节,不过多的损伤角膜等优点,为一种值得探讨的屈光性手术。本文综述了这种手术的优缺点、手术方法、手术前后处理、护理、并发症及长期随访等内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工晶体植入术 有晶体眼 前房型
下载PDF
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家长对疾病和视觉功能康复的认知度调查分析 被引量:3
11
作者 杨慧 马张芳 《中国医刊》 CAS 2020年第1期102-104,共3页
目的探究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家长对疾病和视觉功能康复的认知度情况,为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并准备手术治疗的10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 目的探究先天性白内障患儿家长对疾病和视觉功能康复的认知度情况,为患儿的治疗及预后提供指导。方法选择2019年3月至2019年10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就诊并准备手术治疗的100例先天性白内障患儿。根据调查目的,设计调查问卷,调查内容包括一般情况、家长对先天性白内障的认知和对术后视觉功能康复的认知等3部分内容;其中术后视觉功能康复的认知情况包括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的认知(选项包括完全了解、部分了解、完全不了解)及患儿的依从性(包括遮盖、未遮盖和屈光矫正、未屈光矫正)。结果发放100份问卷,回收100份,有效率100%。100例患儿中男73例,女27例,平均年龄(4.64±0.51)岁。对先天性白内障的认知中,86.0%的家长能在患儿1岁内发现白瞳症,但仅有47.0%的家长能发现患儿不注视和追光,33.0%的家长发现患儿看东西歪头。家长对弱视相关知识完全了解的比例均低于50%。患儿对弱视训练的依从性较差,其中53.3%的患儿未按需遮盖,53.3%的患儿未按需进行屈光矫正。结论家长对先天性白内障和视觉功能康复的认知度较低,大部分家长在白内障眼部症状明显时才发现,对弱视相关知识了解不足,为提高疾病治疗的效果,应加强对患儿家长对疾病相关知识及依从性的宣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白内障 弱视 视觉功能康复 认知度
下载PDF
鼻部用药枕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手术后用药效果分析
12
作者 杨慧 李岩岩 马张芳 《临床眼科杂志》 2022年第5期450-454,共5页
目的探讨鼻部用药枕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的用药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收治的96例(96只眼)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只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鼻部用药... 目的探讨鼻部用药枕在鼻内镜下鼻腔泪囊吻合术后的用药效果。方法采用便利抽样法将收治的96例(96只眼)鼻内镜下行鼻腔泪囊吻合手术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每组48只眼。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实验组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鼻部用药枕辅助用药。分别在术后1周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出血持续时间,术后4周、8周、12周比较两组患者在术后吻合口愈合状态,鼻部用药舒适度方面的差异。结果用鼻部用药枕实验组术后平均口腔吐出血时间(2.66±0.69)d、鼻腔分泌物出血时间(2.77±0.85)d均短于对照组,4周(1.60±0.64)、8周(1.35±0.56)、12周(1.10±0.31)吻合伤口愈合状态平均得分均优于对照组,颈椎(2.46±1.15)、鼻部(2.56±1.09)、面部(2.52±0.99)和头部(2.69±1.17)的用药舒适度有明显改善,差异均统计学意义(P<05)。结论本研究采用新型鼻部用药枕辅助给药,克服了术后患者用药由于体位和时间带来的问题,帮助患者摆放舒适和正确的鼻部用药体位,保证用药量,减少药物流失,提升了鼻腔泪囊吻合术后患者用药效果,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部用药枕 鼻腔泪囊吻合术 鼻内镜 用药体位
下载PDF
一院多区公立医院的日间手术管理实践
13
作者 陈莹 蒋俭 +2 位作者 贾小溪 马张芳 王古岩 《华西医学》 CAS 2024年第2期283-288,共6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日间手术的三级公立医院,10多年来日间手术占比已超过60%。北京同仁医院通过统一的准入标准、统一的路径流程、统一的质量控制指标,保障了患者的同质化服务。...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以下简称“北京同仁医院”)作为国内较早开展日间手术的三级公立医院,10多年来日间手术占比已超过60%。北京同仁医院通过统一的准入标准、统一的路径流程、统一的质量控制指标,保障了患者的同质化服务。在此基础上,北京同仁医院针对各院区功能定位,重整医疗资源形成了以“平台”“学科”“病种”“服务”为特点的4类日间手术中心或病区,以满足患者的差异性需求,有效地平衡了各院区间日间手术的“同”与“异”,进一步实现了日间手术的提质增效。该文就北京同仁医院的日间手术的管理实践经验与效果进行了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一院多区 同质化 差异性
原文传递
眼科日间手术护理服务模式的实践和探讨 被引量:17
14
作者 马张芳 张宛侠 《华西医学》 CAS 2015年第5期830-832,共3页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东区眼科日间手术中心共完成手术31 428例,手术成功率近100%,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及意外。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方案满意。合理的眼科日间手术护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缩短住院时间、... 2012年10月-2014年10月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东区眼科日间手术中心共完成手术31 428例,手术成功率近100%,未发生护理相关并发症及意外。患者及家属对治疗护理方案满意。合理的眼科日间手术护理模式,可以最大限度缩短住院时间、减少医疗费用,解决看病贵、看病难的难题,提高床位的利用率和周转率,符合医患双方的利益。现对眼科日间手术模式的运行流程及效果进行探讨,并对眼科日间手术的护理管理方法予以总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科 日间手术 护理 模式
原文传递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113例围手术期的观察与护理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张芳 刘琳 《中国误诊学杂志》 CAS 2011年第28期7018-7018,共1页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与围手术护理总结。方法北京同仁医院2009-05-2010-05间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113例128只眼,通过对患者实施同步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住院治疗,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得到较好的控制... 目的对增殖性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治疗与围手术护理总结。方法北京同仁医院2009-05-2010-05间采用玻璃体切割手术治疗患者113例128只眼,通过对患者实施同步护理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经过住院治疗,患者的视网膜病变得到较好的控制,并对糖尿病的一般知识和糖尿病眼病的专科知识有进一步了解,有效预防术后并发症的发生。术后随访1个月患者血糖控制稳定,未发现视网膜脱离及玻璃体出血等严重并发症。结论对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进行术前宣教,术后全身和眼部护理以及健康指导等措施,有助于改善治疗效果减少并发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外科学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围手术期护理
16
作者 马张芳 马张芳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09年第7期637-638,共2页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对2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住院患者实施同步护理,将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全部实施癌肿切除,手术顺利,均治愈出院。其中5例术后加放射治疗。术后随访时... 目的探讨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的术前、术后的护理。方法对2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住院患者实施同步护理,将护理措施进行回顾性总结。结果25例眼睑基底细胞癌患者全部实施癌肿切除,手术顺利,均治愈出院。其中5例术后加放射治疗。术后随访时间6个月,均未出现复发及转移等并发症,效果满意。结论眼睑基底细胞癌是眼睑恶性肿瘤中最常见的一种,做好手术前后的护理配合,能促进伤口愈合,防止并发症发生,对手术的疗效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睑 基底细胞癌 围手术期护理
原文传递
眼科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前馈控制 被引量:17
17
作者 张宛侠 马张芳 刘淑贤 《华西医学》 CAS 2017年第11期1684-1688,共5页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眼科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实施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收集资料的方法,将眼科日间手术中心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23例采用常规眼科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护理模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 21... 目的探讨前馈控制在眼科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安全护理中的实施成效。方法采用回顾性收集资料的方法,将眼科日间手术中心2015年1月—12月收治的623例采用常规眼科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护理模式的患者作为对照组,将2016年1月—12月收治的1 210例患者在常规护理基础上增加前馈控制护理安全管理的手术患者作为观察组。对比两组不良事件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及满意度。结果观察组共发生不良事件及护理安全隐患事件10例(0.83%),对照组共发生21例(3.37%),两组不良事件及护理安全隐患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01)。观察组患者满意率为98.76%,对照组患者满意率为97.11%,两组患者满意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330,P=0.012)。结论将前馈控制应用于眼科日间全身麻醉手术患者的安全护理中,可有效降低不良事件及安全隐患事件的发生率,确保患者的医疗护理安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馈控制 安全护理 眼科 日间手术 全身麻醉
原文传递
日间手术同质化管理的实践与探索 被引量:8
18
作者 倪如暘 王宇 +3 位作者 张祎欢 陈莹 马张芳 张平 《华西医学》 CAS 2019年第2期122-126,共5页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是多院区、集中与分散混合管理模式下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日间手术品质,近3年,该院通过在质量控制、效率内涵、服务保障3个方面进行同质化管理,全院开展的日间手术病种由121... 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同仁医院是多院区、集中与分散混合管理模式下开展日间手术的医院。为了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日间手术品质,近3年,该院通过在质量控制、效率内涵、服务保障3个方面进行同质化管理,全院开展的日间手术病种由121个增加至251个;日间手术室工作效率提高,医师临时取消手术率由3.04%降至1.68%;医疗质量指标提升,非计划再手术率由0.173‰下降为0.078‰;患者满意度由94%提升为99%。说明了同质化管理对于多院区、混合管理模式下的日间手术管理是能够有效保证医疗质量与安全,提升日间手术品质的有效管理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同质化 管理模式
原文传递
基于三维质量结构模式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的研究 被引量:10
19
作者 宋薇 马张芳 +2 位作者 张宛侠 聂志红 刘淑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22年第4期447-451,共5页
目的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8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眼科日... 目的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为客观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的护理质量提供科学依据。方法于2020年1—8月基于"结构-过程-结果"三维质量模型,通过文献检索、半结构访谈、德尔菲专家函询法和层次分析法构建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结果2轮专家函询的问卷有效回收率均为10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51和0.858,专家协调系数为0.098~0.264。最终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包含一级指标3项、二级指标11项、三级指标57项。结论本研究构建的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评价体系具有较高的科学性和可靠性,可全面、客观地评价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促进眼科日间手术室护理质量持续改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室 眼科学 日间手术 护理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原文传递
眼科日间手术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评价 被引量:18
20
作者 宋薇 马张芳 刘淑贤 《中华现代护理杂志》 2017年第32期4152-4155,共4页
目的 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促使日间病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 采取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收治的400例日间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 目的 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延续护理模式的效果进行评价,促使日间病房能够为患者提供更好的治疗、护理和健康教育.方法 采取简单随机化方法,将收治的400例日间手术患者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研究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给予延续护理.分别发放问卷200份,对照组回收186份,研究组回收182份.结果 对照组患者健康教育知识知晓率为71.8%,研究组为93.1%,两组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5.273,P〈0.001).研究组对日间手术病房的满意度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眼科日间手术患者实施延续护理,可以更好地满足患者和家属的需求,提高患者和家属的满意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日间手术 延续护理 效果评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