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40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视神经损伤治疗和不全损伤再生研究的回顾 被引量:12
1
作者 马志中 黄厚斌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9期765-767,共3页
临床的视神经损伤可发生在从球后到颅内的各段。造成严重损伤必须具备足够的致伤力度。伤后无光感的预后差。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效果不肯定。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有帮助。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模型研究提示,视神经再生能力与损伤程度密... 临床的视神经损伤可发生在从球后到颅内的各段。造成严重损伤必须具备足够的致伤力度。伤后无光感的预后差。视神经管减压手术效果不肯定。大剂量皮质类固醇治疗可能有帮助。视神经不完全损伤模型研究提示,视神经再生能力与损伤程度密切相关。不全损伤与完全损伤对于损伤的纤维其再生环境是不同的。在不全损伤时,不可逆损伤纤维可能有更强的再生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神经损伤 神经再生 皮质类固醇 减压术 外科
下载PDF
眼外伤调查发展概况 被引量:26
2
作者 马志中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1-4,共4页
作者马志中对当前的眼外伤调查发展概况及调查的迫切性和质控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设计了一组供眼外伤临床科研用的表格,这对加强眼外伤的调查、记录、登记,从而反映统一的眼外伤实际情况,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本刊这期先刊出(一)(二)... 作者马志中对当前的眼外伤调查发展概况及调查的迫切性和质控等问题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并设计了一组供眼外伤临床科研用的表格,这对加强眼外伤的调查、记录、登记,从而反映统一的眼外伤实际情况,是很有指导意义的.本刊这期先刊出(一)(二),下期续刊(三)(四).希望广大读者对此发表意见,集思广议,有助于补充和完善更希望一些有条件的眼科加以试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调查
下载PDF
我国眼外伤预防的现状和未来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志中 《继续医学教育》 2006年第21期63-65,共3页
关键词 眼外伤 预防 老年眼病 发达国家 代谢性 亚学科 眼科学
下载PDF
近十年眼外伤处理理念的发展与转变 被引量:1
4
作者 马志中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81-82,共2页
归纳总结中国近十年眼外伤处理理念的主要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伤道处理的注意力从伤道外口转向了内口;后续治疗理念的诞生;眼前后节整体性的理念;睫状体区域受到重视;眼球是否摘除的决定不能依赖术前的评估;在玻璃体与视... 归纳总结中国近十年眼外伤处理理念的主要发展和进步,主要体现在以下6个方面:伤道处理的注意力从伤道外口转向了内口;后续治疗理念的诞生;眼前后节整体性的理念;睫状体区域受到重视;眼球是否摘除的决定不能依赖术前的评估;在玻璃体与视网膜之间,手术处理的重点是视网膜。关注眼外伤治疗发展过程的理念转变对于我们梳理治疗思路、总结治疗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外伤 眼科手术 眼球摘除术 睫状体 视网膜 后续治疗
下载PDF
眼外伤调查的迫切性和质控问题 被引量:3
5
作者 马志中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5年第1期5-8,共4页
眼外伤调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在我国虽然没有给致盲的主要原因排上准确的坐次,但从现有文献报告的初步考察,眼外伤肯定会被排在前3名.至少眼球摘除率肯定是排在首位.而且在某些基层医院眼科住院病人中由于眼外伤而致盲的列在首位.... 眼外伤调查的必要性和迫切性:目前在我国虽然没有给致盲的主要原因排上准确的坐次,但从现有文献报告的初步考察,眼外伤肯定会被排在前3名.至少眼球摘除率肯定是排在首位.而且在某些基层医院眼科住院病人中由于眼外伤而致盲的列在首位.可是眼外伤的可预防性却是其它任何眼病都无法与之匹敌的.然而我们都不会忘记,就是因为氯霉素眼液与脚气水共同使用一种塑料瓶包装这样一个微不足道的小事,就使数以万计的国民蒙受角膜灼伤之苦.眼科医师为之奔走呼号了10余年至今未能彻底解决.相比之下1993年末北京市委的禁放烟花爆竹通告就使1994年北京市多少儿童免受眼失明的厄运.可见眼外伤预防的命题牵扯到行政、经济、文化背景的方方面面.这样一个牵动全社会的课题,没有一组科学的具有趋势性的统计数据是难以有惊世骇俗的说服力的.要掀动社会这张大网也只有依靠科学的伟力.这些数据大致可概括如下:(1)眼外伤患病率多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眼损伤 调查
下载PDF
眼外伤调查研究进展及其早期处理要点
6
作者 马志中 《人民军医》 北大核心 1994年第11期11-12,共2页
关键词 眼损伤 眼病 创伤 调查 处理
下载PDF
三种不同角巩膜切口缝线对人工晶体术后散光程度影响的比较
7
作者 马志中 百赖皓 +1 位作者 波吕武光 入户野美世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329-330,共2页
我们曾对人工晶体植入术后的屈光变化过程做了观察,本文旨在对缝线材料对术后屈光变化影响作进一步观察。材料和方法119眼人工晶体手术,均采用角膜缘切口囊外摘除(69眼)切口140℃~160℃。
关键词 角巩膜切口 人工晶体 缝线材料 口囊 后房型晶体 散光度 验光师 矫正视力 代谢性疾病 不吸收缝线
下载PDF
人工晶体植入术后常规验光、角膜曲率测定、照相角膜曲率测定屈光结果的比较
8
作者 马志中 百赖皓 +1 位作者 波吕武光 入户野美世子 《中华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1992年第S1期261-262,共2页
人工晶体术后屈光状态的变化角膜是主要影响因素,但并非全部。本文对同1组观察对象,通过常规验光(Skiascopy)、角膜屈率计测定(Keratometry)和照相角膜曲率测定(Photokerattometry)
关键词 角膜曲率 常规验光 晶体植入 人工晶体 角膜屈率 囊外摘除术 散光轴 ECCE 观察对象 后囊
下载PDF
科研病例表格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临床研究中的应用——附外伤性视神经病变登记表及随访表
9
作者 马志中 王志强 《眼外伤职业眼病杂志》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356-359,共4页
关键词 眼外伤 视神经病变 科研病例表格 临床研究 登记表 随访表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下载PDF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诊断研究进展 被引量:31
10
作者 陶海 马志中 +1 位作者 侯世科 吴海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2期342-346,共5页
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LDOD的诊断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泪道阻塞的病因、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研... 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是眼科常见病和多发病。近年来,随着人们对健康要求的提高和医学科学技术的发展,在LDOD的诊断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本文综述了泪道阻塞的病因、检查、诊断和鉴别诊断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诊断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相关因素的因子分析 被引量:28
11
作者 伍春荣 马志中 +2 位作者 胡莲娜 许樟荣 任正洪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7年第4期1056-1059,共4页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全身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731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参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同时接受了眼科、内科和实验室检查。DR的诊断系根据散瞳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及荧光血管造影... 目的:探讨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与全身因素的关系。方法:对2731例糖尿病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所有患者均参加了糖尿病并发症筛查,同时接受了眼科、内科和实验室检查。DR的诊断系根据散瞳眼底镜检查、眼底照相及荧光血管造影检查确定。采用因子分析及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DR与全身因素的关系。结果:通过主成分因子分析方法在原始观察指标基础上提取8个公共因子,分别代表血压、血糖、胰岛素、血脂、病程、体重指数(BMI)、肌酐和尿白蛋白排泄率(UAE)等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表明DR与病程(OR=1.788,P<0.001)、血糖(OR=1.246,P<0.001)、血压(OR=1.223,P<0.01)、肌酐(OR=1.136,P=0.008)、UAE(OR=1.147,P=0.002)和BMI(OR=0.861,P=0.002)等因素独立相关,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与病程(OR=1.747,P<0.001)、血压(OR=1.557,P=0.001)、UAE(OR=1.255,P<0.001)和BM(IOR=0.576,P<0.001)等因素独立相关。单变量分析显示除BMI外所有相关因素因子得分均随着DR程度的增加而增加。非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NPDR)相关因素因子得分从高到低依次为病程、血糖、血压、肌酐、UAE和BMI(绝对值),PDR相关因素因子得分依次为病程、UAE、BM(I绝对值)、血压和血糖。结论:DR的发生与严重程度与全身因素的变化密切相关。重视对DR相关因素的监测与评价有助于DR的预防及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全身因素 因子分析
下载PDF
北京市顺义区40岁及以上人群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流行病学调查 被引量:11
12
作者 李炳震 刘瑜玲 +8 位作者 韩亮 由德勃 王婷 蒋爱民 降丽娟 吴丽波 赵一鸣 阴正勤 马志中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8期747-752,共6页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早期隐匿,为DR的早期干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了解人群中DR的发生和进展状况对于中国D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北京市顺义区≥40岁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DR患病率,探讨D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 背景糖尿病视网膜病变(DR)发病早期隐匿,为DR的早期干预带来了一定的困难。了解人群中DR的发生和进展状况对于中国DR的防治具有重要意义。目的调查北京市顺义区≥40岁的2型糖尿病(DM)患者中DR患病率,探讨DR发生的影响因素。方法采用整群随机抽样方法在顺义区共抽取24个调查点,对≥40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并进行身高、体重、血压、血糖测量以及裂隙灯、检眼镜及免散瞳眼底照相等眼部检查。将所得数据进行t检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分析,评价与DR相关的影响因素。结果抽样所得≥40岁人群4549位中,共有4167(91.6%)位受检者接受筛查。根据早期治疗DR研究组(ETDRS)诊断标准,DR患病率为29.2%,严重的非增生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为2.5%(n=11),PDR为1.3%(n=6),威胁视力的DR为5.4%(n=24)。2型DM患者中,0.4%(4/445)为社会性盲(VA〈0.1),6.3%(28/445)为双眼的视力损害(VA〈0.3)。单因素分析显示低体质量指数(BMI)(P=0.022)、胰岛素治疗史(P=0.011)与DR的发生有明显相关。较长的DM病程(P〈0.01)及增高的空腹血糖水平(P〈0.01)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而文化程度的提高是预防DR发生的保护性因素(P=0.031)。结论北京市顺义区≥40岁人群DR患病率低于国外同年龄人群的调查结果,胰岛素治疗史及低BMI是影响DR发生的相关因素,而DM病程及空腹血糖水平是DR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加强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对预防DR的发生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流行病学 患病率 危险因素 横断面调查
下载PDF
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口自体组织移植泪道再造术的临床初步报告 被引量:15
13
作者 陶海 马志中 +4 位作者 吴海洋 侯世科 王朋 王伟 韩毳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3期545-549,共5页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严重泪道阻塞的新手术,探讨经鼻内窥镜下人路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唇粘膜移植泪湖-鼻腔泪道再造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严重泪小管阻塞并泪囊缺失或萎缩病例18例(18眼),男13例(13眼),女5例(5眼),年龄15... 目的:探索一种治疗严重泪道阻塞的新手术,探讨经鼻内窥镜下人路的自体大隐静脉或唇粘膜移植泪湖-鼻腔泪道再造手术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严重泪小管阻塞并泪囊缺失或萎缩病例18例(18眼),男13例(13眼),女5例(5眼),年龄15~47(平均34.6)岁,将18只患眼随机分成2组,每组9眼。第1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造口自体大隐静脉移植泪湖-鼻腔泪道再造,第2组采用经鼻内窥镜造口唇粘膜移植泪湖-鼻腔泪道再造,所造泪道均置入硅胶泪道支架管(直径为2.5mm),3mo后取除。拔管后随访3~10(平均5)MO。术后泪道通畅情况、泪溢症状改善的程度等做统计分析,对不同组织的移植材料的优缺点进行分析和总结。结果:两组患者术后带管3mo期间,泪溢症状即可得到不同程度的改善。再造泪道的上、下口术后愈合好,均未见肉芽组织增生。拔管后第1wk,两组泪道均通畅,大隐静脉组第2wk1例出现泪道狭窄,第4wk出现1例泪道阻塞;口唇粘膜组2wk出现1例泪道狭窄,第4wk出现2例泪道阻塞,第12wk泪道的通畅情况两组均同第4wk。拔管后第12wk,泪道放射性核素^99mm锝(TcO4.)显影检查,核素入鼻时间分别为8.58±4.3min和9.16±5.8min,两组差异无显著性意义(X^2检验,P〉0.05)。初步结果显示,大隐静脉组(9例)和口唇粘膜组(9例)的治愈病例分别是6例和5例,好转病例均为2例,无效病例数分别为1例和2例。结论:经鼻内窥镜下泪囊窝造口自体大隐静脉和唇粘膜移植再造泪道手术适用于各种原因造成的严重泪道阻塞,且安全、有效;自体大隐静脉和唇粘膜作为移植材料各有优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泪道再造 经鼻内窥镜泪囊鼻腔造口术 隐静脉 唇粘膜 移植
下载PDF
泪道阻塞性疾病的治疗研究进展 被引量:32
14
作者 陶海 马志中 +1 位作者 侯世科 吴海洋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9年第3期551-554,共4页
近年来,在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我们综述了LDOD的药物治疗、泪道探通冲洗治疗、泪囊区按摩治疗、激光泪道成形治疗、高频电灼治疗、泪道支架或... 近年来,在泪道阻塞性疾病(lacrimal duct obstruction diseases,LDOD)治疗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涌现出了很多新的治疗方法。我们综述了LDOD的药物治疗、泪道探通冲洗治疗、泪囊区按摩治疗、激光泪道成形治疗、高频电灼治疗、泪道支架或人工泪管、手术治疗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泪道阻塞 治疗 综述
下载PDF
利用微穿刺技术建立猫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模型 被引量:8
15
作者 刘铁城 马志中 +5 位作者 刘百臣 张晓丽 王常观 胡运韬 范建国 陈华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262-263,共2页
建立猫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动物模型 ,为研究与视网膜脱离和复位相关的视网膜疾病提供合理有效的实验手段。 78只成年猫眼行晶体囊外摘除 ,玻璃体切除手术。 3周后 ,手持尖端直径约 5 0~ 70 μm的玻璃微穿刺针 ,刺入神经视网膜和视... 建立猫实验性视网膜脱离及复位动物模型 ,为研究与视网膜脱离和复位相关的视网膜疾病提供合理有效的实验手段。 78只成年猫眼行晶体囊外摘除 ,玻璃体切除手术。 3周后 ,手持尖端直径约 5 0~ 70 μm的玻璃微穿刺针 ,刺入神经视网膜和视网膜色素上皮细胞之间 ,将 0 2 5 %Healon缓慢注入到视网膜下腔 ,造成局部视网膜脱离。 2 4h时后 ,经玻璃体切割机进行眼内气 液交换 ,用尖端直径约 15 0~ 2 0 0 μm的玻璃微穿刺针 ,将视网膜下腔和玻璃体腔内液体吸出 ,填充 3 0 %C3F8使脱离的视网膜重新复位。观察视网膜脱离形态和复位情况以及眼部炎症反应。结果显示 ,视网膜脱离的成功率为 93 6% ( 73 / 78眼 )。脱离 2 4h后 ,视网膜重新复位的成功率为 97 1%( 3 3 / 3 4眼 )。组织学观察发现 ,视网膜脱离 ,位于视网膜光感受器细胞和视网膜色素上皮 (retinalpigmentepithelium ,RPE)细胞之间 ,视网膜重新复位后RPE细胞和光感受器细胞紧密接触。实验表明 ,利用微穿刺技术可以在猫眼上成功建立损伤小、反应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疾病模型 动物 视网膜脱离 穿刺术
下载PDF
HRCT和3D重建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 被引量:21
16
作者 郭晓东 马志中 +2 位作者 宋学坤 蔡祖龙 侯晓章 《中国医学影像技术》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4期280-282,共3页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及三维 (3D)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者共 4 0例行视神经管高分辨率CT扫描及三维重建 ,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 3 0例骨折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4 0例中 3 ... 目的 探讨高分辨率CT(HRCT)及三维 (3D)重建技术对视神经管骨折的临床应用价值。方法 对外伤性视神经损伤者共 4 0例行视神经管高分辨率CT扫描及三维重建 ,并对骨折的CT表现进行分析。 3 0例骨折行视神经管减压术。结果  4 0例中 3 9只眼视神经管骨折 ,内壁骨折 2 9只眼 ,占 74 4 % ,下壁骨折 16只眼 ,占 4 1 8%。视神经管骨折可分为五型 :①凹陷型 ;②线状型 ;③粉碎型 ;④嵌入型 ;⑤混合型。本组 4 0例中 3 6例有眶壁骨折 ,占90 %。结论 高分辨率CT扫描及 3D重建可提高对视神经管骨折的诊断水平 ,为临床选择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影像诊断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分辨率CT 三维重建 视神经管
下载PDF
北京市顺义区40岁及以上人群视力损害现况调查 被引量:8
17
作者 李炳震 刘瑜玲 +8 位作者 韩亮 由德勃 王婷 蒋爱民 降丽娟 吴丽波 赵一鸣 阴正勤 马志中 《中华实验眼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0期936-940,共5页
背景视力损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盲和致盲性眼病的现状是做好防盲工作的基础。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40岁人群进行视力损害的现况调查,为中国政府制定防盲计划提供相关... 背景视力损害不仅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也给其家庭和社会带来巨大的经济负担。通过流行病学调查了解盲和致盲性眼病的现状是做好防盲工作的基础。目的对北京市顺义区≥40岁人群进行视力损害的现况调查,为中国政府制定防盲计划提供相关信息。方法采用横断面研究设计,根据世界卫生组织(WHO)的视力损害标准,采用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对北京市顺义区≥40岁人群进行问卷调查及电脑验光、最佳矫正视力(BCVA)检查、裂隙灯显微镜检查和直接检眼镜下眼底检查。不同年龄受检人群的视力分析以10岁的间隔进行分组,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法对视力损害与年龄、性别及文化程度间的关联性进行分析。本研究检查人员均经过标准化培训。结果本调查共入选满足纳入条件者4549人,实际接受筛查者4167人,应答率为91.6%。受检者年龄为40~94岁,平均(56.61±11.10)岁;受检者中视力损害者161例,患病率为3.9%。随着年龄的增长,视力损害的患病率呈明显增长趋势,不同年龄组视力损害发生率的总体差异有统计学意义(X2=159.487,P〈0.01);≥70岁年龄组视力损害的患病率是40~49岁年龄组的15倍(OR=0.114,95%CI:0.056~0.234)。女性视力损害患病率稍高于男性,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901,95%CI:0.627~1.295)。文盲组视力损害患病率为非文盲组的5.5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2.743,95%CI:1.830~4.111)。结论年龄的增长及低文化程度是视力损害患病率增高的主要影响因素,对于个体而言,文化程度的提高是防止视力损害的保护性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力 患病率 流行病学
下载PDF
家族性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晶状体前囊膜异常的临床病理学研究 被引量:8
18
作者 侯志强 郝燕生 +3 位作者 王薇 马志中 钟延丰 宋书娟 《北京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5期494-497,共4页
目的:观察先天性无虹膜家系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的病理学变化,探讨晶状体前囊膜变薄,变脆的病理学机制及对手术方案的意义。方法:收集家族性先天性无虹膜并发白内障患者术中的晶状体前囊膜或晶状体,分别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 目的:观察先天性无虹膜家系并发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的病理学变化,探讨晶状体前囊膜变薄,变脆的病理学机制及对手术方案的意义。方法:收集家族性先天性无虹膜并发白内障患者术中的晶状体前囊膜或晶状体,分别进行光镜和电镜检查。结果:家族性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明显脆弱、变薄。光镜和电镜见晶状体上皮细胞呈变性、坏死、脱失,致使上皮细胞层不连续;有的病例晶状体上皮细胞局灶性增生、复层化;前囊膜表层板层结构均变薄甚至消失。结论:晶状体上皮细胞的退行性和增殖性改变可能是导致先天性无虹膜合并白内障患者的晶状体前囊膜变薄、囊膜的脆弱性增加的原因。提高对前囊膜脆弱性的认识,有助于减少术中囊膜的并发症,达到安全的手术结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无虹膜 白内障 晶体
下载PDF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三联序贯治疗效果观察 被引量:11
19
作者 洪颖 胡运韬 +3 位作者 张纯 王常观 窦宏亮 马志中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372-375,共4页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玻璃体内及前房内注射,小梁切除术及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全视网膜光凝的三联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 目的观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neovascular glaucoma,NVG)经抗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ascular endothelial growth factor,VEGF)玻璃体内及前房内注射,小梁切除术及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全视网膜光凝的三联序贯治疗的疗效。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16年5月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眼科诊断为NVG伴视网膜病变且药物控制眼压不良的患者。共有18例(18眼)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15例、女3例,年龄(61.7±13.9)岁。序贯治疗的第1天行前房穿刺放液联合抗VEGF前房内及玻璃体内注射,注射后3~5 d行小梁切除手术,小梁切除术术后5~7 d内开始采用双目间接检眼镜激光直视行全视网膜激光光凝。记录患者手术前后视力、眼压、角膜、虹膜、房角新生血管和眼底情况。结果视网膜中央动脉阻塞1眼,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6眼,视网膜分支静脉阻塞5眼,糖尿病视网膜病变4眼,视网膜动脉合并视网膜静脉阻塞2眼。治疗前眼压(43.5±5.1)mmHg(1 kPa=7.5 mmHg),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为(5.1±0.5)种;治疗后眼压(15.2±2.2)mmHg,使用抗青光眼药物种类为(0.5±1.0)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21.68,P<0.001;t=12.30,P<0.001)。序贯治疗后视力提高4例,视力无变化13例,下降1例。结论抗VEGF玻璃体及前房内注射,小梁切除术及双目间接检眼镜下全视网膜光凝的三联序贯治疗对NVG有明确的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血管性青光眼 小梁切除术 全视网膜光凝
下载PDF
视觉诱发电位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 被引量:19
20
作者 王志强 马志中 +1 位作者 姜 荔 王 红 《眼科研究》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261-263,共3页
目的 研究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7例,其中28例患者为昏迷或不合作或无法检查视力者。全部病例进行VEP检查,16例治疗后7天内视力提高者复查VEP。伤后3个月随访,比较VEP记录不到与VEP... 目的 研究视觉诱发电位(VEP)在外伤性视神经病变中的临床价值。方法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37例,其中28例患者为昏迷或不合作或无法检查视力者。全部病例进行VEP检查,16例治疗后7天内视力提高者复查VEP。伤后3个月随访,比较VEP记录不到与VEP有记录者视力恢复情况;观察VEP潜伏期缩短与视力提高的关系;分析VEP与伤后昏迷、伤后视力无光感等外伤性视神经病变危险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 初期VEP潜伏期延长23例,14例 VEP记录不到。23例 VEP潜伏期延长者中,20例(87%)3个月或以上随访视力提高(P=0.0001);14例 VEP记录不到者中,12例(86%)有伤后昏迷,伤后视力全部无光感,3个月或以上随访视力无提高。治疗后VEP潜伏期缩短与视力提高的关系密切(P=0.0001);VEP记录不到者最终视力恢复可能性小(RR=6.09,P=0.0001)。结论VEP是外伤性视神经病变早期诊断、疗效观察、预后评价的有效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视神经病变 视觉诱发电位 诊断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