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2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三七连作田根腐病复合症综合治理措施与效果 被引量:42
1
作者 马承铸 李世东 +6 位作者 顾真荣 陈昱君 周薇 王勇 刘云芝 夏振远 李云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4期63-68,共6页
以土壤熏蒸剂、枯草芽孢杆菌、选择性杀菌剂复配剂处理种苗和根围土壤为主要方法,对连作田三七根腐病复合症进行了综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1)大扫灭(98%含量,30~40g/m^2剂量)、钾-威百(35%含量,40-60g/m^2剂量)和氰氨化... 以土壤熏蒸剂、枯草芽孢杆菌、选择性杀菌剂复配剂处理种苗和根围土壤为主要方法,对连作田三七根腐病复合症进行了综合治理试验。结果表明:(1)大扫灭(98%含量,30~40g/m^2剂量)、钾-威百(35%含量,40-60g/m^2剂量)和氰氨化钙(60-90g/m^2剂量)对三七连茬病土进行熏蒸处理后,真菌、杂草、细菌和线虫灭生效果达90%-99%,1年生与2年生三七成苗率显著提高,生长季前期3个月内根腐病复合症发病率明显降低,其中大扫灭灭生效果突出。(2)土壤熏蒸后,用G3菌剂(枯草芽孢杆菌)与单杀菌剂农利灵、噻菌灵和扑海因组合播前拌种和移苗前沾根处理,其中以菌剂与农利灵组合最好,噻菌灵和扑海因组合次之。枯草芽孢杆菌G3菌剂(2×10^10/cfu/g用量3kg/100m^2)单独施用,在田间温度低于15℃条件下无明显防效。(3)熏蒸+G3+化学杀菌剂复配剂1或2播种前拌种和移栽前沾根处理组合试验防效最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腐病复合症 土壤连作障碍 土壤熏蒸 毁坏柱孢霉 枯草芽孢杆菌 植病综合防治
下载PDF
两种有机硫熏蒸剂处理连作土壤对三七根腐病复合症的防治效果 被引量:21
2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8 位作者 李世东 刘杏忠 缪作清 陈昱君 王勇 刘云芝 冯光泉 夏振远 李云华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6年第1期1-5,共5页
测试了有机硫熏蒸剂大扫灭(Dazomet)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 Wall.)根围几种主要病原生物:线虫、细菌和真菌的最低灭生浓度(MBC值)分别为≥7.8、≥31.2和≥125μg/mL。4种主要病原真菌:立枯病丝核菌(Rhizoctoni solani... 测试了有机硫熏蒸剂大扫灭(Dazomet)对三七(Panax notoginseng Wall.)根围几种主要病原生物:线虫、细菌和真菌的最低灭生浓度(MBC值)分别为≥7.8、≥31.2和≥125μg/mL。4种主要病原真菌:立枯病丝核菌(Rhizoctoni solani)、根腐病菌毁坏柱孢霉(Cylindrocarpon destructant)、镰孢霉(Fusarium spp.)和黑斑病交链孢(Altervaaria tenus)的MBC值分别为≥31.2、≥62.5、≥125和≥125μg/mL。钾-威百(K-Vapam)对线虫、细菌和病原真菌的灭生活性与Dazomet相当。连作三七田播种前和移苗前用98%大扫灭粉粒剂20~40dm^2和35%钾-威百液剂30~50mL/m^2进行耕作层土壤熏蒸处理,对三七出苗和成苗率无显著影响;杂草和线虫发生量比对照分别减少90%~95%。播前处理比对照苗病发生率降低45.0%~82,5%,移苗前处理苗病发生率降低35.0%~50.0%。适当充足的土壤含水量、适时彻底的土壤毒气排除对提高药效和避免残毒对后茬药害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七 根腐病复合症 毁坏柱孢霉 土壤熏蒸 土壤生态 大扫灭 钾-威百 连作障碍治理
下载PDF
有机硫熏蒸剂在设施蔬菜土壤生物污染治理中应用效果评估 被引量:6
3
作者 马承铸 李世东 +3 位作者 缪作清 郭荣君 杨少军 顾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4期41-46,共6页
采用室内和田间测试二甲基二硫醚(DMDS)、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二硫氰基甲烷(MBTC)、四硫代碳酸钠(STTC)、大扫灭(Dazomet,DZM)和钾-威百亩(K-Vapam)等有机硫熏蒸剂对土壤植物病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 采用室内和田间测试二甲基二硫醚(DMDS)、二烯丙基二硫醚(DADS)、异硫氰酸烯丙酯(AITC)、二硫氰基甲烷(MBTC)、四硫代碳酸钠(STTC)、大扫灭(Dazomet,DZM)和钾-威百亩(K-Vapam)等有机硫熏蒸剂对土壤植物病原物控制效果。结果表明:供试药剂对土壤真菌抑杀能力顺序为DZM=MBTC≥DADS=AITC≥STTC=DMDS;对土壤细菌抑杀能力顺序为AITC≥MBTC=DZM=DADS≥DMDS=STTC。供试药剂中仅AITC和DZM对杂草有较强抑杀力,杂草密度比对照降低73.6%和94.7%。供试药剂对植物线虫和自由生活线虫均有较高毒力,AITC对根结线虫二龄幼虫击倒力最强,LC_(95)<0.5μg/mL。播前土壤处理显著降低了菜豆镰刀菌(Fusarium solani)根腐病病情指数和线虫的根结指数,防效顺序为AITC=MBTC=DZM≥DADS=DMDS≥STTC。对几种蔬菜作物的安全性为STTC>MBTC>DADS>AITC>K-Vapam=DZM,甘蓝和白菜对AITC的耐药性高于其他供试作物。土壤穴处理数小时后,移栽3叶期带基质番茄苗试验所有处理的线虫密度、根结指数比对照显著降低,处理与对照立苗无明显差别。2%DADS和2%AITC粉粒剂处理的番茄苗发生了药害,下部叶片落黄且比对照晚发4~5 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熏蒸 蔬菜 异硫氰酸烯丙酯 二烯丙基二硫醚 二甲二硫 二硫氰基甲烷 四硫代碳酸钠
下载PDF
上海佘山发现黑松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 xylophilus)M型株系 被引量:13
4
作者 马承铸 钱振官 +2 位作者 顾真荣 宋继荣 陈品三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6年第1期56-60,共5页
1989~1991年对上海佘山濒死黑松调查中发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M”型株系。该线虫形态学上带有某些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特征,但它发现于尚未见枯萎症的... 1989~1991年对上海佘山濒死黑松调查中发现松材线虫(Bursaphelenchusxylophilus)的“M”型株系。该线虫形态学上带有某些拟松材线虫(B.mucronatus)特征,但它发现于尚未见枯萎症的染病松材中,并随着线虫密度增加病树进入枯萎和死亡。该株系与江苏六合群体(国内典型钝尾高毒力株系)在灭菌黑松木材上的繁殖系数相近,分别达3.32和4.96,这两个株系间的配对杂交产生了有尾突后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松材线虫 致病力 形态学 线虫杂交 黑松
下载PDF
环境激素类化学农药污染及其监控(综述) 被引量:34
5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4期98-103,共6页
本文对化学农药中具有环境激素 (EH)效应的主要种类、毒性、化学结构特点、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除已知被纳入EH名单 5 0多种化学农药外 ,本文对目前市场产销和使用广泛的 ,分子结构中含有多卤苯、卤酚、多卤烷烃... 本文对化学农药中具有环境激素 (EH)效应的主要种类、毒性、化学结构特点、风险评估方法等方面研究进展作一简要综述。除已知被纳入EH名单 5 0多种化学农药外 ,本文对目前市场产销和使用广泛的 ,分子结构中含有多卤苯、卤酚、多卤烷烃等基团的化学农药品种加强监控的必要性提出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激素 化学农药 污染 监控 种类 毒性 化学结构 风险评估方法 多卤苯 卤酚 多卤烷烃 基团 污染治理
下载PDF
在蔬菜作物生长期中二硫氰基甲烷和四硫代碳酸钠处理根围土壤的安全性和效果研究 被引量:4
6
作者 马承铸 李世东 +3 位作者 缪作清 郭荣君 崔星明 顾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8-32,共5页
采用实验室平皿法测试了二硫氰基甲烷(MBTC)对几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MBTC浓度<50μg/mL时,黄瓜、青菜、豇豆和菜豆均能正常萌发;MBTC浓度为12.5~25.0μg/mL时表现出促进生长作用;MBTC浓度>100μg/mL时则严重... 采用实验室平皿法测试了二硫氰基甲烷(MBTC)对几种蔬菜种子萌发和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MBTC浓度<50μg/mL时,黄瓜、青菜、豇豆和菜豆均能正常萌发;MBTC浓度为12.5~25.0μg/mL时表现出促进生长作用;MBTC浓度>100μg/mL时则严重抑制萌发甚至死亡,对MBTC的耐药性依次为豇豆>青菜>黄瓜>菜豆。MBTC和四硫代碳酸钠(STTC)在上述蔬菜和几个多年生草本作物(草莓、苜蓿和酢酱草等)生长期中进行漫灌和穴灌根围土壤处理的田间试验结果显示:10%MBTC稀释液浓度为有效成分35~50μg/mL,31.5%STTC稀释液浓度为有效成分600~800μg/mL,施药15 d后,黄瓜、番茄、豇豆、菜豆和几种多年生作物均表现安全,生长良好;土壤中线虫数量降低67.7%~90.4%,真菌密度降低80%~9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作物 土壤处理 二硫氰基甲烷 四硫代碳酸钠 病虫害防治
下载PDF
种植制对大豆孢囊线虫群体密度和真菌区系的影响 被引量:7
7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1 位作者 钱振官 钱国琛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2期62-66,共5页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孢囊密度,随大豆连作年数的增长而上升,5~6年达到高峰后出现衰退。同一病田种植一茬大豆、玉米和水稻后,孢囊密度各比前茬增95.0%,-56.4%和-90.4%;孢囊... 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孢囊密度,随大豆连作年数的增长而上升,5~6年达到高峰后出现衰退。同一病田种植一茬大豆、玉米和水稻后,孢囊密度各比前茬增95.0%,-56.4%和-90.4%;孢囊带真菌率分别增6.3%,23.6%和54.2%;发生频率最高的真菌分别是Fusariumsolani,Paecilomycessp.和无孢丝状菌。在3种轮作田间均发生孢囊的真菌有Acremoniumspp.Aureobasidiumpullulans,Cylindrocarpondestctuns,C.didymum,Fusariumsolani,F.oxysporum,Gliocladiumcatenulatum和G.roseu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线虫 真菌区系
下载PDF
上海蘑菇线虫区系群体动态和致病力 被引量:5
8
作者 马承铸 钱振官 +1 位作者 顾真荣 谭琦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2年第1期63-67,共5页
1984—1989年在上海102座菇房线虫调查中,查到垫刃目和滑刃目的6个属10个种。其中堆肥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和食菌茎线虫(Ditylenchus myceliopagus)是优势种,发生频率分别为32.3%和23.5%。杆形目线虫包括13个属存... 1984—1989年在上海102座菇房线虫调查中,查到垫刃目和滑刃目的6个属10个种。其中堆肥滑刃线虫(Aphelenchoides composticola)和食菌茎线虫(Ditylenchus myceliopagus)是优势种,发生频率分别为32.3%和23.5%。杆形目线虫包括13个属存在于所有菇料样品中。供试的4种滑刃线虫在PDA平板蘑菇菌落中均繁殖良好,25℃20天内可毁灭皿内菌丝。但在稻秆料中对蘑菇的致病力有显著差别,菇料中线虫群体动态及其对菇的为害表现为4种类型,50个菇房秋菇平均产量、最高产量和最高平均产量与其菇料中的线虫密度呈显著负相关,相关系数分别为r=-0.93,-0.95和-0.97。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线虫种属 致病力 群体动态
下载PDF
醋菌纤维素高产菌株筛选和菌物鉴定 被引量:14
9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3期78-82,共5页
从 150份自然材料中分离得到 2 6个产纤维素菌株。其中 ,Ax- 1、Ac- 两高产菌株初步鉴定为巴氏醋杆菌木醋亚种 (Acetobacter pasteutinus Subsp.Xylinum )和汉森醋杆菌(A.H ansenii)。该二菌株在 2 8℃ 4~ 5d静态培养中 ,从 50 g/ L ... 从 150份自然材料中分离得到 2 6个产纤维素菌株。其中 ,Ax- 1、Ac- 两高产菌株初步鉴定为巴氏醋杆菌木醋亚种 (Acetobacter pasteutinus Subsp.Xylinum )和汉森醋杆菌(A.H ansenii)。该二菌株在 2 8℃ 4~ 5d静态培养中 ,从 50 g/ L 蔗糖 (或葡萄糖 )培养液中产出 14g/ L或 16 g/ L纤维素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杆菌 菌株筛选 产量 理化性能 菌株鉴定
下载PDF
农抗653对几种真菌的抗菌活性和田间防效 被引量:5
10
作者 马承铸 魏春妹 钱振官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S1期54-56,共3页
农抗653由链霉菌株 SIPI-90-653产生。主要由 Venturiddin A.、Ruwtpon和Vulgamycin组成,对植物病原真菌番茄灰霉(Botrytis cenerea)、链格孢(Alternaria... 农抗653由链霉菌株 SIPI-90-653产生。主要由 Venturiddin A.、Ruwtpon和Vulgamycin组成,对植物病原真菌番茄灰霉(Botrytis cenerea)、链格孢(Alternaria tenuissima)、葡萄炭疽(Gloesporum fructigenum)、核盘菌核(Sclerotinia sclerotiorum)、桔青霉(Paicillinumcitrinum)、稻梨孢(Piricularia oryzae)等有较高活性。试验初步证实 653可用于田间防治番茄灰霉和葡萄炭疽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用抗生素 抗真菌剂 杀黑星菌素 芦塔霉素 植病防治
下载PDF
杀虫抗生素的线虫生测法及其应用 被引量:3
11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3 位作者 钱振官 钱国琛 周爱农 张繁琴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5年第1期78-82,共5页
建立了放线菌斜面和液体培养物杀虫活性物质简便快速线虫生测法。线虫(Panagrellusredivivus)对Avermectins反应的典型症状是怠-蜷曲,对韶关霉素的典型反应症状是急翻-挺直。6种线虫中P.red... 建立了放线菌斜面和液体培养物杀虫活性物质简便快速线虫生测法。线虫(Panagrellusredivivus)对Avermectins反应的典型症状是怠-蜷曲,对韶关霉素的典型反应症状是急翻-挺直。6种线虫中P.redivivus和Aphelenchoidescomposticola对Ivermectin较为耐药。测试液中丙酮、乙醇和甲醇浓度低于3%对线虫活力无明显影响。根据对线虫击倒-死亡过程的观察,提出了用击倒中浓度KC50代替致死中浓度LC50更适合速测之需的结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抗生素 线虫 生物测定 抗菌素 农药
下载PDF
细菌纤维素生物理化特性和商业用途(综述) 被引量:12
12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1年第4期93-98,共6页
简要介绍了木醋杆菌 (Acetobacterxylinum)纤维素的生物合成、理化特性、发酵和应用研究的进展近况。醋菌纤维素形成纳米级极细的纤维 ,具有极高的杨氏模量和机械强度、高纯度和高结晶度、高亲水性和生物可降解性 。
关键词 细菌纤维素 木醋杆菌 生物合成 生物理化特性
下载PDF
阿维菌素同系物和衍生物(综述) 被引量:15
13
作者 马承铸 魏春妹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S1期64-68,共5页
概述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简称AVM)同系物和部分衍生物的结构、生物活性、环境的安全性及其在农牧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出在AVM同系物中马的利用值得重视,在AVM衍生物中,寻找具有不同杀虫活性的高效新... 概述了阿维菌素(Avermectin,简称AVM)同系物和部分衍生物的结构、生物活性、环境的安全性及其在农牧业有害生物防治中的应用,提出在AVM同系物中马的利用值得重视,在AVM衍生物中,寻找具有不同杀虫活性的高效新药仍有广阔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阿维菌素同系物 衍生物 生物杀虫剂
下载PDF
脂肪酸类化合物对昆虫致死作用和菜虫田间防治试验 被引量:3
14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3年第3期101-104,共4页
测试了10种天然脂肪酸类化合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以及豆圆蝽(Megacopta cribraria)、稻蓟马(Thrips oryzae)、桃蚜(Myzus persicae)、豆毒蛾(Cifuna locupl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 测试了10种天然脂肪酸类化合物对菜粉蝶(Pieris rapae)以及豆圆蝽(Megacopta cribraria)、稻蓟马(Thrips oryzae)、桃蚜(Myzus persicae)、豆毒蛾(Cifuna locuple)、小菜蛾(Plutella xylostella)、甜菜夜蛾(Spodoptera exigua)、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等4个目12个属15种昆虫不同龄期幼虫的杀虫活性。根据不同用药方法的试验结果,初步认为脂肪酸类化合物渗透和堵塞昆虫呼吸道并覆盖呼吸细胞表面,造成呼吸系统细胞膜破坏致使虫体丧失正常生理功能是致死的主要因素。部分化合物试用于甘蓝田间除虫取得良好防效并讨论了利用天然脂肪酸作为农林、园艺作物害虫非药物防治新技术的可行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脂肪酸类化合物 昆虫 致死作用 菜虫 田间防治试验 农业生态环境保护
下载PDF
阿维菌素与高效氯氰菊酯混用对二点叶螨和斜纹夜蛾幼虫的联合毒力 被引量:3
15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2000年第S1期61-63,共3页
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 )和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BCM)混剂(按有效成分1:8)对二点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是增效作用,对斜... 联合毒力测定结果表明,阿维菌素(Avermectin,AVM )和高效氯氰菊酯(Beta-cypermethrin,BCM)混剂(按有效成分1:8)对二点叶螨(Tetranychus urticae)是增效作用,对斜纹夜蛾(Prodenia litura)是相加作用。此混剂成功弥补了AVM单用对斜纹夜蛾和BCM单用对二点叶螨防效差的弱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杀虫剂 毒力生测 阿维菌素 高效氯氰菊酯
下载PDF
施麦粒提高淡紫拟青霉对大豆孢囊线虫田间防效 被引量:2
16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云南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1999年第S1期75-77,共3页
田间试验了施麦粒 (Wg)对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菌株Ps- 2 66(Ps)防治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 (SCN)的影响 .Ps菌液 ( 2× 10 7CFU mL) 30 0 0mL hm2 拌加入碎麦粒 75kg播前 2d ,2 0d和 40d处理土壤 .播后 35d和 ... 田间试验了施麦粒 (Wg)对淡紫拟青霉Paecilomyceslilacinus菌株Ps- 2 66(Ps)防治大豆孢囊线虫Heteroderaglycines (SCN)的影响 .Ps菌液 ( 2× 10 7CFU mL) 30 0 0mL hm2 拌加入碎麦粒 75kg播前 2d ,2 0d和 40d处理土壤 .播后 35d和 95d的SCN 2龄幼虫、白雌虫和孢囊数量均显著低于Ps单用处理 ,而大豆产量显著提高 (P≤ 0 0 5 ) .3个Ps +Wg同剂量处理中 ,播前 40d处理 ,对SCN幼虫孢囊的控制效果和大豆产量均显著高于播前 2d和 2 0d处理 .由此揭示了淡紫拟青霉作为线虫生防剂的应用中 ,时间的提前量和辅料问题值得重视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生物防治 大豆 大豆孢囊线虫 淡紫拟青霉
下载PDF
拟粗壮螺旋线虫对棉花的致病力及其与棉枯萎病的复合症 被引量:2
17
作者 马承铸 张家清 钱振官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2期153-157,共5页
温室测定结果:拟粗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seudorobusius)接种量在每100cm^3土壤100~1000条的条件下,接种30天后棉苗生长量比无线虫对照苗显著降低(P<0.05)。抗枯萎品种86—1在单接枯萎菌无线虫处理中不发生枯萎病,在枯萎菌(F... 温室测定结果:拟粗壮螺旋线虫(Helicotylenchus pseudorobusius)接种量在每100cm^3土壤100~1000条的条件下,接种30天后棉苗生长量比无线虫对照苗显著降低(P<0.05)。抗枯萎品种86—1在单接枯萎菌无线虫处理中不发生枯萎病,在枯萎菌(Fusarium oxysporum f. sp. vasinfectum)接种量为每克土7.5×10~5孢子和线虫(每100cm^3±500~1000条)组合处理中发病,棉苗枯萎病情指数与线虫接种量之间呈正相关(γ=0.97)。田间试验结果表明:防治线虫和枯萎病复合症用薰蒸剂棉隆每m^28~14g处理土壤比用非薰蒸性杀线虫剂克百威(呋哺丹),丙线磷(益收宝)和克线磷的效果更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棉花 枯萎病 螺旋线虫
下载PDF
农用溴甲烷的淘汰和代用品的发展前景 被引量:9
18
作者 马承铸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9年第3期62-64,共3页
溴甲烷( M Br)是一种被广泛用来杀灭线虫、杂草、昆虫、细菌、真菌和啮齿动物的广谱熏蒸剂,但其对大气臭氧层有显著破坏作用。为了保护地球臭氧层,“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2010年内全球将禁产、禁用 M Br。本文对取代 M ... 溴甲烷( M Br)是一种被广泛用来杀灭线虫、杂草、昆虫、细菌、真菌和啮齿动物的广谱熏蒸剂,但其对大气臭氧层有显著破坏作用。为了保护地球臭氧层,“蒙特利尔议定书”规定2010年内全球将禁产、禁用 M Br。本文对取代 M Br 的产品和技术作了概述。提出多学科合作研制出新的广谱、经济、实用,且对环境安全的 M Br 代用品将对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十分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溴甲烷 臭氧层消耗 熏蒸剂 有害生物治理 代用品
下载PDF
蘑菇杆形线虫与假单胞细菌复合症 被引量:1
19
作者 马承铸 张春明 顾真荣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89年第3期81-86,共6页
以中杆线虫(Mesorhabditis sp.)、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与假单胞细菌(Pesudomonas sp.)1-02和1-07菌株分别单独接种于长有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丝的PDA平板和稻草料上,10—20天后,对蘑菇菌丝的生长表现出轻到中度... 以中杆线虫(Mesorhabditis sp.)、秀丽隐杆线虫(Caenorhabditis elegans)与假单胞细菌(Pesudomonas sp.)1-02和1-07菌株分别单独接种于长有蘑菇(Agaricus bisporus)菌丝的PDA平板和稻草料上,10—20天后,对蘑菇菌丝的生长表现出轻到中度的抑制。线虫不能直接取食蘑菇菌丝,繁殖系数仅达0.8—2.1。中杆线虫11,22,44,88条/克料与1-07菌株2.7×10~7,2.7×10~9(菌体/克料)组合接种于稻草料,15—20天后,菇料中菌丝几乎完全被毁。线虫取食菌丝碎片和原生质体,繁殖系数达72.0—150.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蘑菇 杆形线虫 假单胞菌 复合症
下载PDF
防治稻纵卷叶螟高毒力苏芸金杆菌菌株的筛选
20
作者 马承铸 顾真荣 +6 位作者 周爱农 钱振官 王冬生 钱国琛 张繁琴 韩长安 戚大国 《上海农业学报》 CSCD 1994年第1期52-56,共5页
105个苏芸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菌株初筛结果表明,其中17个菌株对稻纵卷叶螟毒力较高,血清型分布主要为H1、H3、H5和H7。经3年(1990~1992)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复筛,确定菌... 105个苏芸金杆菌(Bacillusthuringiensis)菌株初筛结果表明,其中17个菌株对稻纵卷叶螟毒力较高,血清型分布主要为H1、H3、H5和H7。经3年(1990~1992)生物测定和田间试验复筛,确定菌株S-543(H5)的毒力最高,对稻纵卷叶螟1龄和2龄幼虫的Lc50值分别为2.7μl/ml和6.8μl/ml,相应比目前生产菌株HD-1的毒力高0.78倍和0.98倍,但对棉铃虫的毒力却显著低于HD-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苏芸金杆菌 稻纵卷叶螟 毒力 育种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