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96篇文章
< 1 2 3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马新华作品
1
作者 马新华 《开封教育学院学报》 2013年第7期2-2,共1页
关键词 新华 作品
下载PDF
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力学性质及微观破裂机理
2
作者 龚训 金之钧 +3 位作者 马新华 刘钰洋 李关访 缪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447-1455,共9页
为揭示页岩力学性质和微观破裂机理,对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X射线衍射、三轴压缩、微米CT扫描和扫描电镜测试。研究发现:页岩矿物成分和围压对其力学性质和储层物性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脆性矿物含量的增加,页岩弹性模量和峰... 为揭示页岩力学性质和微观破裂机理,对川南地区志留系龙马溪组页岩开展了X射线衍射、三轴压缩、微米CT扫描和扫描电镜测试。研究发现:页岩矿物成分和围压对其力学性质和储层物性具有显著影响。随着脆性矿物含量的增加,页岩弹性模量和峰值应力增大,指示两者具有正相关关系。随着黏土矿物含量的增加,页岩塑性增强,岩石强度降低。随着围压的增加,页岩中的裂缝逐渐闭合、孔隙变形收缩、孔隙度减小,围压越大,压缩越严重。页岩在破坏过程中主要发育矿物颗粒边界裂缝和矿物颗粒内部裂缝两种裂缝。对于力学性质相近的页岩,随着围压的增大,页岩从矿物颗粒边界裂缝占主导演变为矿物颗粒内部裂缝占主导。围压增大导致矿物颗粒内部和颗粒边界裂缝向破碎带演变,页岩发育更多的裂缝。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观破裂机理 裂缝 岩石力学 页岩 龙马溪组 志留系 川南地区
下载PDF
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技术方法与发展方向 被引量:10
3
作者 马新华 何东博 +2 位作者 位云生 郭建林 贾成业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1-12,共12页
中国大部分主力气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且整体采收率不高,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形势迫切。为了促进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进步和开发水平提高,建立了统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天然气采收率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关... 中国大部分主力气田相继进入开发中后期且整体采收率不高,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研究与实践形势迫切。为了促进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进步和开发水平提高,建立了统一、具有普遍适用性的天然气采收率评价模型,分析了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关键因素,明确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发展前景与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储量利用程度、压降波及系数和压力衰竭效率是影响天然气采收率的3个关键因素,天然气采收率是3个关键因素对应系数的乘积;②结合安岳气田龙王庙组气藏、克拉2气田、苏里格气田和川南页岩气等开发实践,针对常规水驱气藏、致密气和页岩气等非常规气,通过提高储量利用程度、压降波及系数和压力衰竭效率预计可提高采收率6~15个百分点;③提出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技术攻关方向,包括明确气藏提高采收率机理、研发提高采收率新方法、加强提高采收率技术现场试验。结论认为,研究结果奠定了天然气提高采收率理论基础,系统形成了不同类型气藏提高采收率技术方法,为已开发气田提高采收率和持续稳产提供了技术支持,并可促进我国天然气产业持续健康快速发展,对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开发 天然气采收率 天然气提高采收率 采收率理论 采收率技术 水驱气藏 致密气 页岩气
下载PDF
中国页岩气发展前景及挑战 被引量:24
4
作者 马新华 张晓伟 +7 位作者 熊伟 刘钰洋 高金亮 于荣泽 孙玉平 武瑾 康莉霞 赵素平 《石油科学通报》 CAS 2023年第4期491-501,共11页
本文详细阐述了全球尤其是北美页岩气开发现状,论述了Marcellus与Haynesville页岩气区的主要特征,认为持续技术创新、高效经营管理模式、多元产业扶持政策是美国页岩气飞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我国页岩气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作... 本文详细阐述了全球尤其是北美页岩气开发现状,论述了Marcellus与Haynesville页岩气区的主要特征,认为持续技术创新、高效经营管理模式、多元产业扶持政策是美国页岩气飞速发展的主要驱动力,对我国页岩气的开发具有良好的借鉴作用。作者系统梳理了中国页岩气近20年的探索攻关与实践历程,认为历经评层选区、开发试验、示范区建设、海相页岩气规模开发4个阶段,国内页岩气开发取得了重大成就,建成川南、涪陵等中深层页岩气大气田,实现了海相页岩气规模效益开发,2022年产量达238亿方,成为我国天然气重要的供应来源,同时深层页岩气产能建设稳步推进,新区新层系勘探也取得重大突破。在深入分析我国页岩气地质与资源特征的基础上,文章论证了我国具备年产500亿~800亿的开发潜力,但需要从完善页岩气立体开发配套技术、持续优化页岩气地球物理评价技术、加快钻井与压裂工程技术迭代升级、加大新层系新领域的勘探评价力度4个方面持续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页岩气 开发启示 新层系新领域 开发潜力 攻关方向
原文传递
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极限动用”理论与实践 被引量:5
5
作者 马新华 郑得文 +1 位作者 丁国生 王皆明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373-383,共11页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基于20余年的运行实践,结合储气库系列攻关成果,揭示了储气地质体承压动力学机制,发现了“多轮相渗滞后”和“分区差异动用”气水互驱渗流规律,提出了以“储气库储气最多、井注入产出能力最大、空间利用效率最... 针对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基于20余年的运行实践,结合储气库系列攻关成果,揭示了储气地质体承压动力学机制,发现了“多轮相渗滞后”和“分区差异动用”气水互驱渗流规律,提出了以“储气库储气最多、井注入产出能力最大、空间利用效率最高”为目标的复杂地质条件储气库“极限动用”理论,形成了储气地质体极限承压、井极限产能、储气空间极限调峰能力三位一体的评价方法。实现了储气地质体在上限压力条件下获得最大储气空间(库容)、充分发挥地层-井筒气体流动协调的井极限产能以及满足有限时率不稳定渗流条件的最佳井网密度,获得下限压力条件下的最大调峰能力,达到安全和能力的双重极限效果。新疆呼图壁、西南相国寺、辽河双6等地下储气库的运行实践证明,“极限动用”理论有力推动了中国储气库业务高质量发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储气地质体 极限承压 井极限产能 极限调峰 极限动用理论 多轮相渗滞后
下载PDF
ESG视角下的企业高质量发展 被引量:1
6
作者 马新华 《当代石油石化》 CAS 2023年第2期54-58,共5页
随着资本金融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企业必须运用好ESG评级、披露、投资等有关工具,推动企业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以ESG为视角,分析新形势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并就推动企业践行ES... 随着资本金融市场对可持续发展的日益重视,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ESG)的发展成为大势所趋,企业必须运用好ESG评级、披露、投资等有关工具,推动企业实现综合价值最大化。以ESG为视角,分析新形势下企业高质量发展战略,并就推动企业践行ESG提出了提升ESG理念认知、构建ESG评价指标、提高ESG绩效等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社会和公司治理视角 企业 高质量发展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下定点医院阶梯式重症医疗救治的探索
7
作者 张丽娜 马旭东 +8 位作者 祝滨 刘纯 张文鹏 张翼 马新华 孙杨 周阳 钱招昕 陆勇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3期42-45,共4页
通过梳理新冠感染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的规模、功能与人员配置,结合武汉与上海不同场景下定点医院的重症救治管理经验,因地制宜地快速整合有限的重症资源,总结出“重症关口前移-同质化重症救治-高级监护病房”的阶梯式重症延伸工作模式... 通过梳理新冠感染重症患者救治定点医院的规模、功能与人员配置,结合武汉与上海不同场景下定点医院的重症救治管理经验,因地制宜地快速整合有限的重症资源,总结出“重症关口前移-同质化重症救治-高级监护病房”的阶梯式重症延伸工作模式,为相关医院救治新冠感染重症患者提供了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感染 定点医院 重症医疗 重症救治 “没有围墙的ICU” 高级监护病房
下载PDF
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的有效性观察
8
作者 马新华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引文版)医药卫生》 2024年第10期0029-0032,共4页
通过临床试验对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量化,以验证该疗法的有效性,从而为推广中医文化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 受试样本选择自本院登记确诊并全程院内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案(n=80),以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为... 通过临床试验对中医综合疗法治疗冠心病心绞痛治疗效果的量化,以验证该疗法的有效性,从而为推广中医文化等提供理论与实践支持。方法 受试样本选择自本院登记确诊并全程院内就诊的冠心病心绞痛患者病案(n=80),以双盲随机对照试验结果为依据将患者随机分裂至治疗序列A(n=40,实施常规西药治疗策略)与治疗序列B(n=40,在前组的基础上予以患者中医综合治疗策略)。患者治疗效果的量化评价项目包括患者心脏泵血功能指标水平、西雅图心绞痛量表(SAQ)评分水平、运动试验结果、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结果 以治疗序列A为对比试验的依据得出治疗序列B患者心脏泵血功能指标水平改善幅度更接近理想预期(P<0.05),同时患者西雅图心绞痛量表评分更高(P<0.05),且患者六分钟步行试验路程更远,心脏运动试验摄氧量更高(P<0.05),以及患者心肌损伤标志物水平更低(P<0.05)。结论 以中医理念为依托的综合疗法利于协助冠心病心绞痛患者获得更全面与更接近理想预期的治疗结局,可用价值较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综合治疗 冠心病心绞痛 有效性评价
下载PDF
基于单片机的智慧农业大棚系统设计 被引量:1
9
作者 苏世雄 李川 +1 位作者 马新华 万朋君 《电子设计工程》 2024年第15期30-34,40,共6页
针对农业大棚中农作物生长依赖温度、土壤湿度等环境信息且生产管理耗费大量人力和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慧农业大棚系统。该系统具有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以Qt为平台,设计了界面,实现了数据实时监控、参... 针对农业大棚中农作物生长依赖温度、土壤湿度等环境信息且生产管理耗费大量人力和管理效率低下等问题,设计了一款基于单片机的智慧农业大棚系统。该系统具有上位机和下位机两部分,上位机以Qt为平台,设计了界面,实现了数据实时监控、参数设定、控制方式选择等功能。下位机以单片机为核心,由各种传感器和外围控制设备等组成,设计了单片机与各个模块之间的接口电路,实现了数据的实时采集和外围设备的控制。系统设计了两种控制方式:手动控制和自动控制。手动控制即传统控制方式;自动控制是将采集的环境信息与设定的阈值进行比较,若不在设定的阈值范围内,则自动开启外围设备调节相应环境,如此便保证了农作物的生长环境,促进农作物的产量。研究结果表明,该系统运行稳定,达到了设计要求,实现了农业大棚的智慧化管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农业 单片机 传感器 QT
下载PDF
基于物联网的智能粮库监测系统研究与设计 被引量:1
10
作者 苏世雄 李川 +1 位作者 马新华 韩思蕊 《自动化与仪表》 2024年第2期149-152,156,共5页
针对传统粮库环境监测系统具有布线困难、不易扩展、控制方式单一等问题,该文设计一款基于物联网的粮库智能监测系统。系统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位机基于Qt和Sqlite3数据库为平台,设计显示和控制界面;下位机以CC2530为主控制器,结合各... 针对传统粮库环境监测系统具有布线困难、不易扩展、控制方式单一等问题,该文设计一款基于物联网的粮库智能监测系统。系统分为上位机和下位机,上位机基于Qt和Sqlite3数据库为平台,设计显示和控制界面;下位机以CC2530为主控制器,结合各种传感器和外围设备设计协调器和终端节点,利用ZigBee技术实现自组网功能。系统具有2种控制模式调节粮库环境,即手动模式和自动模式;手动模式下,用户可自主控制外围设备;自动模式下,系统可以根据设置的阈值区间自动控制外围设备。测试结果表明,系统满足粮库监测要求,可以实时监测粮库环境信息,具有预警和调节粮库环境等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物联网 监测系统 单片机 传感器 ZIGBEE技术
下载PDF
威远页岩气田单井产能主控因素与开发优化技术对策 被引量:78
11
作者 马新华 李熙喆 +7 位作者 梁峰 万玉金 石强 王永辉 张晓伟 车明光 郭伟 郭为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555-563,共9页
针对威远页岩气田优质储集层厚度小、水平应力差大及井间产能变化大等特点,在20余口评价井页岩储集层地质和测井评价基础上,系统分析、总结了全区100余口水平井优质储集层钻遇率、优质储集层厚度和压裂参数特征与单井测试产量的关系,明... 针对威远页岩气田优质储集层厚度小、水平应力差大及井间产能变化大等特点,在20余口评价井页岩储集层地质和测井评价基础上,系统分析、总结了全区100余口水平井优质储集层钻遇率、优质储集层厚度和压裂参数特征与单井测试产量的关系,明确单井产能的主控因素,提出水平井开发优化技术对策。研究表明,优质储量动用程度是决定水平井单井产能的主控因素,即页岩气水平井产能受控于优质储集层发育厚度、优质储集层钻遇长度和储集层改造程度。基于上述认识,对威远页岩气田进行了开发优化:①水平井靶体位置定于龙一1^1小层中、下部(威202井区)和龙一1^1小层(威204井区);②开发井优先部署在优质储集层厚度较大的威远县城周边区域;③采用中高强度改造方式。优化方案实施后,单井测试产量和单井预测最终可采储量均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威远页岩气田 单井产能主控因素 优质储量动用程度 优质储集层厚度 优质储集层钻遇长度 改造程度 开发优化技术对策
下载PDF
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及勘探方向 被引量:146
12
作者 马新华 杨雨 +1 位作者 文龙 罗冰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期1-13,共13页
基于四川盆地海相大中型气田基本特征分析,结合海相克拉通阶段主要成藏地质单元划分及其对关键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研究,探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指出勘探方向。通过周期性拉张-隆升背景的分析,提出四川海相克拉通阶段... 基于四川盆地海相大中型气田基本特征分析,结合海相克拉通阶段主要成藏地质单元划分及其对关键成藏要素的控制作用研究,探讨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指出勘探方向。通过周期性拉张-隆升背景的分析,提出四川海相克拉通阶段发育形成了5个大型古裂陷、3个大型古隆起、5个大型古侵蚀面等大型地质单元,这些地质单元控制了大中型气田的关键成藏要素:(1)大型古裂陷控制了优质烃源岩生烃中心展布;(2)大型古裂陷边缘、古隆起高部位、古侵蚀面控制了优质储集层的展布;(3)大型古裂陷、古隆起、古侵蚀面和现今构造背景联合控制了多类大中型圈闭的形成;(4)大型地质单元内圈闭继承性演化控制天然气规模聚集。通过大中型气田展布特征与大型成藏地质单元的对比分析,提出单个或多个成藏地质单元与现今构造的叠合关系控制了大中型气田的分布,"三古"叠合区最为有利。德阳—安岳古裂陷周缘、龙门山古裂陷东缘、开江—梁平海槽及城口—鄂西海槽边缘带、环川中水下古隆起高部位、川东—蜀南地区茅口组顶界古侵蚀面、川中—川西雷口坡组顶界古侵蚀面等,是四川盆地海相碳酸盐岩大中型气田勘探主要领域和方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海相碳酸盐岩 大中型气田 地质单元 成藏要素 古裂陷 古隆起 古侵蚀面
下载PDF
四川盆地二叠系火山碎屑岩气藏勘探重大发现及其启示 被引量:67
13
作者 马新华 杨雨 +1 位作者 张健 谢继容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2期1-8,共8页
近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探井——永探1井测试获得22.5×10~4 m^3/d的高产气流,首次在四川盆地发现了喷溢相火山碎屑岩气藏,实现了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评价该盆地二叠系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前景,系统总结了该... 近期,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风险探井——永探1井测试获得22.5×10~4 m^3/d的高产气流,首次在四川盆地发现了喷溢相火山碎屑岩气藏,实现了火山岩气藏勘探的重大突破。为了评价该盆地二叠系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前景,系统总结了该区火山岩气藏的勘探历程、永探1井区气藏的特征、天然气成藏的控制因素与模式。研究结果表明:①在经历了长达50余年的火山岩持续探索后,得益于勘探思路的转变和地震预测技术的进步,得出了简阳地区二叠系发育爆发相火山岩异常体、天然气成藏条件好,是该盆地又一个重要的天然气勘探新领域和新对象的认识,指导了风险探井——永探1井的部署及重大勘探发现;②永探1井二叠系发育厚逾100 m的优质火山岩孔隙性储层,其储集岩石类型以喷溢相角砾熔岩、含凝灰角砾熔岩为主,储集空间主要为溶蚀微孔、角砾间溶孔及气孔,孔隙度介于6.68%~13.22%、平均为10.26%,渗透率介于0.01~4.43 mD、平均为2.35 mD;③该气藏埋深介于4 500~6 000 m,产层中部地层压力为125.625 MPa,压力系数达2.22,为异常高压气藏,天然气组成中甲烷含量为99.03%,微含硫化氢;④简阳—三台地区发育爆发相火山岩且紧邻德阳—安岳裂陷寒武系优质烃源岩,早期张性深断裂沟通源储,上部发育上二叠统龙潭组泥岩、下三叠统厚层膏岩等多套盖层,具备形成大型构造—岩性复合圈闭气藏的有利条件,有利勘探面积达6 000 km^2。结论认为,永探1井火山岩气藏的发现,证明了该盆地二叠系火山岩具有较大的油气勘探潜力,坚定了转变勘探思路、加快进军新区新领域、寻找更多更大勘探发现的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 二叠纪 喷溢相 火山碎屑岩 永探1井 火山岩气藏 重大突破 天然气勘探潜力
下载PDF
中国天然气地下储气库重大科学理论技术发展方向 被引量:45
14
作者 马新华 郑得文 +2 位作者 魏国齐 丁国生 郑少婧 《天然气工业》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5期93-99,共7页
加快推进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设是持续提升储气调峰能力,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选址、设计、建设与运行面临一系列重大科技挑战。为此,在概述国内外储... 加快推进天然气地下储气库(以下简称储气库)建设是持续提升储气调峰能力,助力“双碳”目标顺利实现,保障国家能源安全的重要举措之一。由于中国地质条件复杂,储气库选址、设计、建设与运行面临一系列重大科技挑战。为此,在概述国内外储气库理论技术发展历程的基础上,结合国内以陆相沉积、中深层复杂断块为主的建库目标,提出了储气库科学建设亟待创新的交变载荷储气地质体动态密封、高速注采渗流、大井眼注采井高质量建设和地下地面注采全系统完整性监测等重大理论技术问题,并系统阐述了我国储气库建设理论技术未来发展方向。研究结果表明:①深化以动态密封性评价为核心的储气库地质理论体系攻关;②持续开展中低渗储层高效建库理论和设计方法研究;③加强注采转换灵活、高效和低能耗地面关键装备制造技术研发和国产化;④创建以微地震监测为核心的地层—井筒—地面“三位一体”风险实时预警技术;⑤加快开展储气库数字化建设和智能化调峰运行技术攻关。结论认为,随着我国储气库类型多元化、储气空间日益复杂化、储气库功能多样化,开展储气库基础理论与关键技术攻关十分必要。新理论与新技术的创新与融合将大幅提升储气库运行效率、降低建库投资,对保障储气库全生命周期安全高效运行具有重要保障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储气库 储气空间 动态密封性 库容参数设计 数字化建设 智能化调峰 理论技术 发展方向
下载PDF
中国复杂地质条件气藏型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与实践 被引量:89
15
作者 马新华 郑得文 +3 位作者 申瑞臣 王春燕 罗金恒 孙军昌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3期489-499,共11页
针对中国复杂地质条件和储气库周期性大流量强注强采交变载荷工况,建立了包括选址评价、指标设计、钻完井、地面工程、风险预警和评估等方面的气藏型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并总结了矿场应用实效。建立了开发中后期构造破碎气藏建库选址圈... 针对中国复杂地质条件和储气库周期性大流量强注强采交变载荷工况,建立了包括选址评价、指标设计、钻完井、地面工程、风险预警和评估等方面的气藏型储气库建库关键技术,并总结了矿场应用实效。建立了开发中后期构造破碎气藏建库选址圈闭密封性评价技术,提出了以非均质水侵储集层有效库容量设计为核心的建库关键指标设计方法,建立了适应超深超低压地层和交变载荷工况的安全钻井、高质量固井技术和高压大流量地面注采工程优化技术,实现了高压注气压缩机等储气库地面核心装备国产化,建立了储气库地下、地面全系统风险预警和评估技术。5项关键技术成功应用于新疆呼图壁等6座气藏型储气库群的选址、设计、建设和运行,方案设计主要指标与实际动态高度吻合,已建成调峰能力超过75.0×10~8 m^3,实现了建设和运行高效且零事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气藏型储气库 圈闭动态密封性 关键指标设计 有效库容量 超深超低压钻完井 交变载荷 地面工程 核心装备 风险评估与控制
下载PDF
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气藏叠合岩溶发育模式与主控因素 被引量:22
16
作者 马新华 闫海军 +2 位作者 陈京元 何东博 徐伟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6期1281-1294,1333,共15页
通过对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气藏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和完钻气井测试产能综合分析,从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机制出发,提出叠合岩溶概念和发育模式,明确了叠合岩溶发育主控因素及其对完钻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成像资料,考虑储集... 通过对四川盆地安岳气田震旦系气藏岩溶储层发育特征和完钻气井测试产能综合分析,从碳酸盐岩岩溶储层发育机制出发,提出叠合岩溶概念和发育模式,明确了叠合岩溶发育主控因素及其对完钻气井产能的控制作用。利用岩心、成像资料,考虑储集空间类型、大小以及缝洞搭配关系,将灯影组四段(灯四段)岩溶储层划分为缝洞型、孔洞型和孔隙型3种类型,缝洞型和孔洞型是灯四段优质储层。受原始沉积体岩性、物性及岩溶期古地貌特征差异影响,岩溶风化溶蚀深度、优质储层垂向发育位置及平面展布范围等特征存在差异。建立了"差异溶蚀"的叠合岩溶发育模式,指出丘滩体沉积特征、两期风化壳叠合程度、岩溶期断裂系统发育规模以及构造翻转的地质过程综合控制了叠合岩溶储层发育,同时叠合岩溶发育强度控制气井产能分布。叠合岩溶发育区是气藏开发优先目标,其储层发育模式与主控因素的研究对于安岳气田震旦系气藏开发评价、建产区筛选和井位部署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育特征 发育模式 叠合岩溶 碳酸盐岩气藏 灯影组 震旦系 安岳气田 四川盆地
下载PDF
四川盆地南部龙马溪组页岩气储集层地质特征及高产控制因素 被引量:154
17
作者 马新华 谢军 +1 位作者 雍锐 朱逸青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841-855,共15页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简称"川南地区")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目前埋深2 000~3 500 m的中浅层优质页岩气资源已实现有效开发,埋深3 500~4 500 m的深层页岩气也取得了战略突破。通过系统总结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 四川盆地南部地区(简称"川南地区")海相页岩气资源潜力巨大,目前埋深2 000~3 500 m的中浅层优质页岩气资源已实现有效开发,埋深3 500~4 500 m的深层页岩气也取得了战略突破。通过系统总结川南地区下志留统龙马溪组页岩气勘探地质认识,重点分析了川南地区页岩气高产的关键因素,提出了下一步的勘探方向。研究表明:①海相陆棚沉积环境水体相对深度控制储集层发育和分布。深水陆棚的相对深水区发育Ⅰ类储集层且连续厚度更大。海相陆棚沉积环境水体相对深度可以用氧化还原条件来确定,铀、钍质量比大于1.25时为缺氧还原环境,水体为相对深水区。铀、钍质量比为0.75~1.25时为弱还原弱氧化环境半深水;铀、钍质量比小于0.75时为强氧化环境相对浅水。②页岩储集层压裂改造支撑缝高一般为10~12 m,若Ⅰ类储集层连续厚度大于10 m,支撑段则均为优质储量,钻遇Ⅰ类储集层连续厚度越长,产量越高。③川南地区3 500~4 500 m深层页岩气具有地层压力大、压力系数高、孔隙保存好、孔隙结构优以及游离气占比大的特征,是页岩气勘探最有利的新领域,压力系数大于1.2是页岩气井获得高产的必要条件。④深层页岩气建产区高产井模式为龙一11—龙一13小层厚度大于10 m区域,水平段长1 500 m,Ⅰ类储集层钻遇率超过90%,应采用密切割+高强度加砂+大排量+大液量的主体工艺技术。⑤深水陆棚内相对深水区与3 500~4 500 m埋深区域在川南地区表现出较好的重合,重叠区域是今后川南地区页岩气最有利的勘探开发区带。通过理论技术进步,川南地区页岩气有望实现年产450×10~8 m^3的目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四川盆地南部 下志留统龙马溪组 深层页岩气 高产控制因素 深水深层 页岩气储集层
下载PDF
深盆气藏的压力特征及成因机理 被引量:33
18
作者 马新华 王涛 +2 位作者 庞雄奇 周海燕 姜振学 《石油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3-27,共5页
深盆气藏是一种特殊机理形成的具有气水倒置和负压异常等特征的致密气藏。储层致密是导致深盆气藏中气水倒置和负压异常的根本原因。在深盆气藏形成后 ,气藏内部任意一点的地层压力等于气水界面之上的静水柱压力与气藏内该点至气水界面... 深盆气藏是一种特殊机理形成的具有气水倒置和负压异常等特征的致密气藏。储层致密是导致深盆气藏中气水倒置和负压异常的根本原因。在深盆气藏形成后 ,气藏内部任意一点的地层压力等于气水界面之上的静水柱压力与气藏内该点至气水界面处的气柱压力之和。由于气体的密度远小于水的密度 ,因此上述气水两段压力之和小于该两段都为静水柱时的压力之和 ,所以深盆气藏表现为负压异常。依据深盆气负压的特征及大小 ,可以判别含气层位的连通性、气柱高度和分布范围。在常规天然气成藏后 ,气藏内部任一点的地层压力等于气水界面之上的静水柱压力与气藏内该点至气水界面处的气柱压力之差。由于气体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气层内的压力比对应深度的静水柱压力大 ,因而常规气藏表现为超压异常。超压异常是常规气藏的一般特征 ,在一般地质条件下不能作为深盆气藏的判别标志。在几种特殊情况下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深盆气藏 压力特征 成困机理 异常地层压力
下载PDF
我国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的几点认识 被引量:35
19
作者 马新华 魏国齐 +1 位作者 钱凯 李亚红 《石油与天然气地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114-117,共4页
我国中西部中、新生界前陆盆地 ,具有优越的天然气地质条件 ,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近年来 ,在这些盆地中天然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发现了克拉 2、依南 2、白马庙、呼图壁、南八仙等多个大、中型气田 ,... 我国中西部中、新生界前陆盆地 ,具有优越的天然气地质条件 ,天然气资源量约占全国天然气资源量的四分之一。近年来 ,在这些盆地中天然气勘探取得了一系列重大突破 ,发现了克拉 2、依南 2、白马庙、呼图壁、南八仙等多个大、中型气田 ,充分证实中西部前陆盆地是当前我国陆上天然气最有利的勘探领域 ,其中库车、川西、准噶尔南缘、柴达木北缘是今后勘探的重点。为使中西部前陆盆地天然气勘探取得更大的突破 ,必须加强山地地震勘探、复杂储集层的识别与预测 ,以及钻井完井工艺等技术的攻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国 前陆盆地 天然气勘探 技术对策
下载PDF
关于21世纪初叶中国天然气勘探方向的初步认识 被引量:14
20
作者 马新华 钱凯 +3 位作者 魏国齐 李东旭 刘荣华 李亚红 《石油勘探与开发》 SCIE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1-4,共4页
21世纪初叶中国天然气勘探任务将极其繁重,全国需拿到8×1012~10×1012m3天然气地质储量,并为开拓出新领域作好准备。提出从战略高度考虑勘探方向定位的原则:①资源质量定位,21世纪头10年主攻方向应是常规资源,第二个10... 21世纪初叶中国天然气勘探任务将极其繁重,全国需拿到8×1012~10×1012m3天然气地质储量,并为开拓出新领域作好准备。提出从战略高度考虑勘探方向定位的原则:①资源质量定位,21世纪头10年主攻方向应是常规资源,第二个10年应加强低级别资源(煤层气,致密砂岩气,页岩气)的升级转化;②勘探程度定位,新区、新领域是我国增加天然气储量的主要方向;③资源分布定位,以西部、中部和海域为主;④大中型气田分布规律定位;⑤勘探效益定位。近年天然气勘探的三个新趋势(砂岩气田储量稳定上升,中生界和新生界增储比重增大,致密气藏开发前景看好)在今后选择勘探方向时不宜忽略。提出今后5~10年我国陆上天然气勘探继续发展的三大领域:①中、西部前陆盆地,包括6个发育中、新生代前陆盆地的地区(塔里木盆地的库车、塔西南,四川盆地西北缘,鄂尔多斯盆地西缘,准噶尔盆地南缘,柴达木盆地北缘);②三大克拉通盆地(塔里木盆地、四川盆地和鄂尔多斯盆地);③东部陆内裂谷盆地深层。21世纪初叶主攻方向是西部三盆、中部两盆和海域;松辽盆地、渤海湾盆地天然气勘探应作为找油副业予以兼顾。图2表3参10(王孝陵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天然气勘探 21世纪 勘探方向 中国 地质储量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