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7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证患者免疫功能状态的研究 被引量:11
1
作者 何维 张德山 +6 位作者 王桂山 李子樵 包福助 金宏云 龙振洲 马树俊 田渭涛 《中医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23-26,共4页
作者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证患者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免疫学观察,分析了患者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从中医角度探讨了防治冠心病的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的本盛标实证分为气阳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两组。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呈紊... 作者对冠心病心绞痛本虚标实证患者进行了较系统的临床免疫学观察,分析了患者 T 细胞亚群的变化,并从中医角度探讨了防治冠心病的方法。冠心病心绞痛的本盛标实证分为气阳虚血瘀证和阴虚血瘀证两组。观察结果表明,两组患者免疫功能呈紊乱状态,与正常对照组相比较,表现为血清 IgG、CIC、IC-IgG、IC-C_3水平显著增高,外周血 B 细胞百分率显著增高;OKT_3^+、OKT_4^+、OKT_8^+细胞百分率均较正常对照组显著减少,其中 OKT_8^+细胞百分率的减少幅度大于 OKT_4^+细胞百分率的减少,使 T_4/T_8比值升高,导致 T_S 与 T_H 细胞失衡。作者认为,冠心病心绞痛的本虚,与细胞免疫低下尤其是 T_S 与 T_H 细胞失衡关系密切;而其标实,则与体液免疫亢进有关。前者可能是冠心病免疫发病机制的核心,因而在治疗中须着重扶正固本以增强细胞免疫,恢复 T_S 与 T_H的平衡;后者可能是冠心病免疫发病机制中的继发环节,故在治疗中也须兼顾祛邪以抑制体液免疫的亢进,抑制病理性自身抗体的产生和免疫复合物的形成并加速它们的清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冠心病心绞痛 免疫功能 本虚标实证
下载PDF
人胎儿胸腺细胞表型分析 被引量:5
2
作者 刘白 马树俊 +3 位作者 宗淑贞 裴军 陶家平 龙振洲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2年第3期141-147,共7页
利用流式细胞计分析了人中期妊娠引产胎儿胸腺细胞的某些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从胎儿发育的第17周直到儿童期,胸腺细胞 CD1、CD2、CD3、CD4、CD8、CD38、TCR 以及 HLA 抗原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这一发育阶段,胸腺细胞表型呈现以下特征... 利用流式细胞计分析了人中期妊娠引产胎儿胸腺细胞的某些表面分子的表达,结果表明从胎儿发育的第17周直到儿童期,胸腺细胞 CD1、CD2、CD3、CD4、CD8、CD38、TCR 以及 HLA 抗原的表达无明显变化.在这一发育阶段,胸腺细胞表型呈现以下特征:1.CD3/TCRαβ分子的表达呈现从弱到强的连续性分布,可以分为三个亚群,从弱到强依次称为 L-CD3/TCRαβ、M-CD3/TCRαβ和 H-CD3/TCRαβ.个体之间三个亚群含量差异很大.2.大部分单阳性成熟型胸腺细胞也表达 CD1抗原.3.HLA Ⅰ类抗原在胸腺细胞上表达呈现密度不等的变化.大部分胸腺细胞为弱阳性,少部分为强阳性.HLA Ⅰ类抗原表达量和胸腺细胞成熟度相关.4.根据胸腺细胞比重将胸腺细胞分为 Thy-L 和 Thy-H2个亚群.Thy-L 亚群中成熟型和早期胸腺细胞含量较多,而 Thy-H 主要由中间发育阶段的胸腺细胞构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胸腺细胞表型 胸腺细胞分化
下载PDF
PHA对人扁桃体T细胞CD4和CD8抗原复合表达的研究 被引量:5
3
作者 陈英玉 马树俊 +2 位作者 刘白 陶家平 龙振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3年第3期160-163,共4页
本文利用双色荧光试剂、流式细胞术证明了新鲜分离的儿童扁桃体T细胞中含有少量的CD4^+CD8^+细胞。CD4^+CD8^+的复合表达似乎与T细胞活化有关,其主要表达在大的淋巴母细胞上。用PHA刺激T细胞5天后,产生的CD4^+CD8^+细胞数可达38.33%;... 本文利用双色荧光试剂、流式细胞术证明了新鲜分离的儿童扁桃体T细胞中含有少量的CD4^+CD8^+细胞。CD4^+CD8^+的复合表达似乎与T细胞活化有关,其主要表达在大的淋巴母细胞上。用PHA刺激T细胞5天后,产生的CD4^+CD8^+细胞数可达38.33%;与此同时,细胞上CD8抗原的密度明显增高。另外,PHA活化的CD4^+CD8^+细胞能高水平表达CD25、CD38及HLA-DR抗原,但缺乏CD1抗原的表达。我们的实验结果提示:人扁桃体T细胞活化产生的CD4^+CD8^+细胞亚群不同于CD4^+CD8^+的所谓双阳性胸腺细胞,由于CD4和CD8分子直接与MHC抗原相互作用,这些分子的复合表达可能在免疫调节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扁桃体 流式细胞术 T细胞 抗原
下载PDF
人T细胞亚群的微量全血染色法 被引量:4
4
作者 张鲁榕 孔宪涛 +6 位作者 张浩 谢映华 郭亚军 葛依工 龙振洲 马树俊 田渭涛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5期303-305,共3页
本研究建立了人T细胞亚群的微量全血染色法,观察了红细胞溶解液、血细胞与OKT McAb共育时间、洗液及OKT McAb用量等因素对染色率的影响。本法只需0.4ml全血即可得到CD_3、CD_4、CD_8亚群的百分率,同时避免了传统的Ficoll分离法用血量多... 本研究建立了人T细胞亚群的微量全血染色法,观察了红细胞溶解液、血细胞与OKT McAb共育时间、洗液及OKT McAb用量等因素对染色率的影响。本法只需0.4ml全血即可得到CD_3、CD_4、CD_8亚群的百分率,同时避免了传统的Ficoll分离法用血量多、淋巴细胞部分选择性丢失等缺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细胞亚群 全血染色法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SLE患者外周血T淋巴细胞表型的流式细胞仪分析 被引量:3
5
作者 朱立平 董彦章 +7 位作者 吴皓 蒋明 宋琴芳 张淑珍 王讯 龙振洲 马树俊 田渭涛 《中国医学科学院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1期57-62,共6页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KT_3、OKT_4和OKT_3表型,同时以36名健康成人做对照。结果表明,患者OKT_3^+、OKT_~4+细胞阳性百分率在正常范围内.但患者OKT_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值(分别为44.52士1... 用流式细胞仪分析31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患者外周血淋巴细胞的OKT_3、OKT_4和OKT_3表型,同时以36名健康成人做对照。结果表明,患者OKT_3^+、OKT_~4+细胞阳性百分率在正常范围内.但患者OKT_8^+细胞百分率显著高于正常值(分别为44.52士12.07、30.39±6.06,P<0.01),OKT_4+/OKT_8^+比值显著低于正常值(分别为0.69±0.24、1.06±0.28,P<0.01)。13例有肾脏损害患者中5例OKT_4^+/OKT_8^+比值明显降低,占38.5%;而无肾脏损害18例中仅1例OKT_4^+/OKT_8^+比值明显降低,占5.5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红斑狼疮 肾损害 表型 流式细胞仪
下载PDF
低温变温条件下煤吸附瓦斯过程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马树俊 王兆丰 +2 位作者 任浩洋 韩恩光 王彬 《中国安全科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0期124-129,共6页
为保证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引入低温冷冻取芯技术,利用高低温吸附试验装置,开展低温变温条件下煤样吸附瓦斯全过程试验研究,并分析降温过程中煤样中瓦斯吸附量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程序降温过程中,煤样罐内煤样... 为保证煤层瓦斯含量测定结果的可靠性和准确性,引入低温冷冻取芯技术,利用高低温吸附试验装置,开展低温变温条件下煤样吸附瓦斯全过程试验研究,并分析降温过程中煤样中瓦斯吸附量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在程序降温过程中,煤样罐内煤样温度先缓慢下降后趋于稳定,煤样温度变化集中在前3 h,持续一段时间,3 h后基本趋于稳定,与外界环境温度保持一致;试验温度降低过程中,瓦斯吸附量呈现升高-降低交替变化(总体趋势为升高)的特性,随温度的稳定趋于稳定;瓦斯吸附量降低阶段基本呈线性变化趋势,吸附量下降速率先增大后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煤体瓦斯 低温变温 煤样温度 吸附量变化 线性方程
原文传递
瓦斯含量测定中取心管管壁温度变化特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马树俊 王兆丰 +2 位作者 韩恩光 王龙 董家昕 《煤炭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6期95-101,共7页
为确定煤矿冷冻取心过程所需合理冷冻剂量,对取心管取心过程管壁温度变化特性研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使用自主研发的取心管自动测温装置,分别进行了取心深度为5、20、40 m下取心管管壁温度测试(下管阶段、切削阶段和退钻阶段)。通过... 为确定煤矿冷冻取心过程所需合理冷冻剂量,对取心管取心过程管壁温度变化特性研究是解决此问题的关键。使用自主研发的取心管自动测温装置,分别进行了取心深度为5、20、40 m下取心管管壁温度测试(下管阶段、切削阶段和退钻阶段)。通过建立取心管管壁传热模型,基于顺序函数法求解二维非稳态导热反问题,验证并分析了取心过程管壁温度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在下管阶段,取心深度较大(40 m)时,存在取心管快速升温的现象;在切削阶段,不同取心深度下,取心管温度均在切削进行一段时间后开始迅速升高,切削结束时升至最高值;在退钻阶段,取心管温降速度基本相同,处于一个缓慢降温的状态;利用顺序函数法求解重构的取心管管壁模拟温度与现场实测温度吻合良好,误差小。研究结果可为煤层瓦斯含量测定低温冷冻取心装置的开发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冻取心 取心深度 管壁温度 顺序函数法 导热反问题
下载PDF
糖尿病病人外周血中T细胞亚群的变化 被引量:4
8
作者 李佑成 李琼芳 +2 位作者 陈萍生 王玉柱 马树俊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1990年第5期284-286,共3页
本文采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3例糖尿病病人(分为15例IDDM,18例NIDDM)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我们发现OKT_8^+值降低不但存在于IDDM组,而且也存在于NIDDM组,提示两组病人均有T_S功能缺陷。我们讨论了NIDDM病人T细胞亚群变... 本文采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间接免疫荧光法测定33例糖尿病病人(分为15例IDDM,18例NIDDM)的外周血T细胞亚群,我们发现OKT_8^+值降低不但存在于IDDM组,而且也存在于NIDDM组,提示两组病人均有T_S功能缺陷。我们讨论了NIDDM病人T细胞亚群变化发生可能的原因,但确切的机理尚待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 T细胞亚群
原文传递
人胎儿脾脏T细胞表型分析 被引量:2
9
作者 刘白 马树俊 +7 位作者 陶家平 斐军 窦咏梅 宗淑贞 胡荫 刘静 沈浣 龙振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1年第2期86-88,共3页
本文研究了人胎儿脾脏T细胞的表型,结果显示:(1)胎儿脾脏T细胞比例偏低,TCRαβ+T细胞占CD 3+T细胞的84.5%;(2)CD4/CD8比值和胎龄成正相关,这提示抑制性T细胞在自身耐受形成中可能具有重要意义;(3)胎儿脾细胞的74%表达CD38抗原。
关键词 人胎儿脾脏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rGM-CSF对U937细胞系膜MHC分子及CD86分子表达的作用
10
作者 尚红生 吕平 +1 位作者 马树俊 尹忆民 《细胞与分子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1期8-10,共3页
本实验研究了人重组GMCSF对U937人单核细胞样细胞系HLA和CD86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将U937细胞在rGMCSF10μg/L培养1d,HLADR分子的表达率为83%,对照组为91%;培养2d,表达率为5... 本实验研究了人重组GMCSF对U937人单核细胞样细胞系HLA和CD86分子表达的调节作用。将U937细胞在rGMCSF10μg/L培养1d,HLADR分子的表达率为83%,对照组为91%;培养2d,表达率为51%,对照组为78%;培养5d,表达率为53%,对照组为81%。U937细胞在rGMCSF10μg/L浓度下培养1d,CD86分子表达率为2%,对照组为1.6%;培养3d,表达率为3.91%,对照组为1%;培养5d,表达率为532%,对照组为0.58%。而MHCⅠ类分子表达率在10μg/L浓度下培养5d时,实验组和对照组均为100%。以上结果显示,rGMCSF对U937细胞具有下调MHCⅡ类分子表达和上调CD86分子表达的作用。MHCⅡ类分子和CD86分子是T细胞重要的活化信号分子,因此可以说明,rGMCSF对T细胞参与的免疫应答具有重要的调节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GM-CSF U937细胞系 MHC分子 CD86
原文传递
正常人外周血TCR的检测
11
作者 陈英玉 马树俊 +1 位作者 龙振洲 陶家平 《中国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6期362-362,共1页
正常人外周血TCR的检测陈英玉,马树俊,龙振洲,陶家平(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大多数T细胞的TCR是由α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少数T细胞的TCR是由γδ链组成。由于在免疫缺陷等免疫性疾病中发现有较高... 正常人外周血TCR的检测陈英玉,马树俊,龙振洲,陶家平(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大多数T细胞的TCR是由αβ链组成的异二聚体,少数T细胞的TCR是由γδ链组成。由于在免疫缺陷等免疫性疾病中发现有较高水平的TCRγδ ̄+细胞 ̄[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TCR细胞 外周血 T细胞 检测
下载PDF
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抗原的检测
12
作者 陈英玉 马树俊 +1 位作者 陶家平 龙振洲 《免疫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3期187-187,共1页
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抗原的检测陈英玉,马树俊,陶家平,龙振洲(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在淋巴细胞亚群不同的发育阶段及活化的T细胞表面上。常出现CD25、CD38、CD71以及HLA-DR等抗原。本... 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活化抗原的检测陈英玉,马树俊,陶家平,龙振洲(北京医科大学免疫学教研室北京100083)在淋巴细胞亚群不同的发育阶段及活化的T细胞表面上。常出现CD25、CD38、CD71以及HLA-DR等抗原。本文利用异硫氰酸荧光素(FITC)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周血 T细胞 抗原 活化
下载PDF
混合淋巴细胞反应中刺激细胞的作用 被引量:1
13
作者 胡荫 刘白 马树俊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2年第4期1-2,共2页
本文研究了用丝裂霉素、多聚甲醛处理的u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对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丝裂霉素处理的刺激细胞能刺激T细胞增殖,多聚甲醛处理的刺激细胞不能刺激T细胞增殖,但多聚甲醛处理的刺激细胞可与PHA一起诱导T细胞增殖。提... 本文研究了用丝裂霉素、多聚甲醛处理的u细胞作为刺激细胞对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现,丝裂霉素处理的刺激细胞能刺激T细胞增殖,多聚甲醛处理的刺激细胞不能刺激T细胞增殖,但多聚甲醛处理的刺激细胞可与PHA一起诱导T细胞增殖。提示刺激细胞上的HLA-Ⅱ类抗原本身不足以激活T细胞出现增殖反应,可能还与刺激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裂霉素 多聚甲醛 刺激细胞
下载PDF
原发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细胞亚群变化的观察
14
作者 颜维仁 汪江 +6 位作者 代德敏 余兰 高丹 谢波 彭慈慧 曾丽 马树俊 《重庆医药》 CSCD 1992年第3期149-150,共2页
近年来,由于单克隆抗体(McAb)技术的发展,为研究免疫疾病中的淋巴细胞及其亚群的变化提供了可靠的方法,我们应用OKT系列单克隆抗体(OKT_3、OKT_4、OKT_8简称T_3、T_4、T_8)。
关键词 紫癜 血小板减少 T细胞
下载PDF
胎儿胸腺细胞对PWM和PHA反应性比较
15
作者 孙永莲 马树俊 +4 位作者 刘白 宗淑贞 刘国荣 吕平 龙振洲 《北京医科大学学报》 CSCD 1995年第3期171-172,175,共3页
比较了PWM和PHA对胎儿胸腺细胞及Thy-L(比重≤1.074)和Thy-H(比重>1.074)两亚群的增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PWM在较大浓度范围内(0.2~20μg/ml)对胎儿胸腺细胞尤其是Thy-L有强烈诱... 比较了PWM和PHA对胎儿胸腺细胞及Thy-L(比重≤1.074)和Thy-H(比重>1.074)两亚群的增殖效应。研究结果表明:PWM在较大浓度范围内(0.2~20μg/ml)对胎儿胸腺细胞尤其是Thy-L有强烈诱导增殖作用,PHA的诱导增殖作用呈明显剂量依赖关系,IL-2对PHA的协同作用远较对PWM的协同作用强;多聚甲醛处理的U细胞对PWM和PHA诱导的增殖均有辅助作用;Thy-L为胸腺细胞中对刺激敏感的亚群,而Thy-H对刺激不敏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胎儿 胸腺细胞 细胞分裂 植物血凝素 有丝分裂原
下载PDF
流式细胞仪分析T淋巴细胞亚群 被引量:5
16
作者 张鲁榕 孔宪涛 +5 位作者 张浩 葛依工 马健 龙振洲 马树俊 田渭涛 《生物化学与生物物理进展》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89年第2期157-160,共4页
用EPICS C型流式细胞仪分析微量全血法染色的T淋巴细胞亚群,关键是分辨、抓准淋巴细胞群;用Bitmap划好分析区;用阴性对照组调好LGFL的PMT和Gain后,应相对固定之,保证分析条件相一致;选好荧光二抗;尽早分析样品。
关键词 流式细胞仪 T细胞 亚群
全文增补中
采用CD系统单克隆抗体的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Graves病
17
作者 李琼芳 李佑成 +3 位作者 陈萍生 王玉柱 马树俊 尤振洲 《医师进修杂志》 1990年第12期32-33,共2页
1979年龚忠恕(P.CKung)和Goldstein等首次报告抗人T细胞单克隆抗体(McAb)CD系列制备成功。CD<sub>3</sub>与约70%正常人外周血单个核细胞(PBM)反应,识别全部T细胞;CD<sub>4</sub>与40—50%正常人PBM反应。
关键词 Graces病 单克隆抗体 免疫荧光法
下载PDF
荧光探针标记单克隆抗体在不同条件下的荧光变化
18
作者 陈英玉 马树俊 龙振洲 《滨州医学院学报》 1996年第4期320-322,共3页
应用流式细胞术,探讨了不同贮存条件和时间对FITC和PE标记单抗的荧光变化。结果表明4℃、-30℃、冷冻干燥对FITC标记单抗无明显影响,PE偶联物的贮存以4℃为宜。两种标记物检测的正常人外周血T细胞及其亚群结果一致。
关键词 单克隆抗体 荧光探针 流式细胞术 T细胞亚群
下载PDF
抗HLA单克隆抗体对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
19
作者 胡荫 马树俊 刘白 《内蒙古医学杂志》 1993年第3期1-3,共3页
本文研究了抗HLA—Ⅰ类及抗HLA—D_R单克隆抗体对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观,抗HLA—T类及抗HLA—D_R单克隆抗体均明显抑制T细胞对刺激细胞及PHA的增殖反应。提示非T细胞上的HLA—Ⅰ类抗原可能也参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辅助T细胞对... 本文研究了抗HLA—Ⅰ类及抗HLA—D_R单克隆抗体对T细胞增殖反应的影响。结果发观,抗HLA—T类及抗HLA—D_R单克隆抗体均明显抑制T细胞对刺激细胞及PHA的增殖反应。提示非T细胞上的HLA—Ⅰ类抗原可能也参与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及辅助T细胞对PHA的增殖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白细胞抗原 单克隆抗体 T细胞
下载PDF
不同粒度煤的瓦斯解吸扩散规律实验研究 被引量:12
20
作者 韩恩光 刘志伟 +2 位作者 冉永进 马树俊 李志强 《中国安全生产科学技术》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12期83-87,共5页
为了证实和完善极限粒度理论,制备了煤粒度毫米级至厘米级(>10 mm)的5种粒度煤样,利用H-Sorb 2600T高温高压气体吸附分析仪对不同粒度的煤样进行等温吸附-解吸实验,并采用动扩散系数模型计算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系数,分析不同粒度煤... 为了证实和完善极限粒度理论,制备了煤粒度毫米级至厘米级(>10 mm)的5种粒度煤样,利用H-Sorb 2600T高温高压气体吸附分析仪对不同粒度的煤样进行等温吸附-解吸实验,并采用动扩散系数模型计算了煤粒瓦斯解吸扩散系数,分析不同粒度煤的扩散系数变化特征。研究结果表明:粒度毫米级煤样单位瓦斯解吸量和瓦斯解吸率随粒度的增大呈现逐渐减小的趋势;粒度厘米级煤样单位瓦斯解吸量和瓦斯解吸率随粒度的增大降幅较小;煤粒度在毫米级范围内,初始有效扩散系数D 0e和平均有效扩散系数D ae随粒度的增大快速下降;煤粒度为厘米级时,初始有效扩散系数D 0e和平均有效扩散系数D ae随粒度的增大基本保持不变;极限粒度理论正确可靠,煤的极限粒度小于10 m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粒度 极限粒度 扩散系数 初始有效扩散系数 瓦斯解吸率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