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SPARC在胃癌发生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
1
作者 马永琛 陈国卫 刘玉村 《肿瘤防治研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0期694-697,共4页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能够调节细胞和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具有组织特异性。SPAR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ecreted protein,acidic and rich in cysteine,SPARC)作为一种细胞外基质糖蛋白,能够调节细胞和基质之间的相互作用,与多种恶性肿瘤的发生发展相关,且具有组织特异性。SPARC在胃癌组织中的表达,高于正常胃黏膜组织且主要定位于胃癌间质细胞;而在大多数胃癌细胞系中,内源性SPARC呈现表达抑制或缺失状态。SPARC对胃癌的侵袭、转移、血管新生等存在负性调节的作用,而对于增殖的影响目前尚无一致性结论。此外,SPARC启动子Cp G岛甲基化在胃癌中较普遍。本文对SPARC在胃癌多种生物学行为方面的作用机制进行综述,旨在总结SPARC在胃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为胃癌早期诊断和靶向治疗提供新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ARC 胃癌 侵袭 转移 血管生成 甲基化
下载PDF
健脾化痰法在乳腺癌术后积液中的应用 被引量:3
2
作者 马胜 刘志强 +1 位作者 马永琛 马慧颖 《中医临床研究》 2017年第8期147-148,共2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极易产生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本文从皮下积液的病因病机、西医处理、中医认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逐渐上升趋势。手术治疗是乳腺癌的主要治疗手段之一,但极易产生皮下积液等并发症。本文从皮下积液的病因病机、西医处理、中医认识及治疗等方面进行论述,为临床治疗乳腺癌术后皮下积液提供理论基础,值得进一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皮下积液 病因病机 治疗原则
下载PDF
针药并用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展
3
作者 马胜 刘志强 马永琛 《中医临床研究》 2015年第20期144-147,共4页
中医针药并用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同一患者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两种治疗措施,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形式。针药并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领域,临床报道虽多,但水平参差不齐,亦无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就近... 中医针药并用是指在中医理论指导下,对同一患者同时施以针灸和药物两种治疗措施,以达到防病治病目的的治疗形式。针药并用目前广泛应用于内科、外科、妇科、儿科等各个领域,临床报道虽多,但水平参差不齐,亦无完善的理论体系。本文就近年来针药并用在内科疾病中的应用进行回顾总结,以期为中医针药并用的理论和实践体系的建立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医 针药并用 内科疾病 综述
下载PDF
90例结直肠癌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的表达研究 被引量:1
4
作者 郑又文 马永琛 +5 位作者 陈善稳 朱静 于妍斐 王鹏远 杨兴 陈国卫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6期827-831,共5页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0例CRC患者的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PSMA、血管标... 目的:探讨结直肠癌(colorectal cancer,CRC)患者中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prostate-specific membrane antigen,PSMA)的表达及临床病理影响因素。方法:选取90例CRC患者的组织切片,应用免疫组织化学检测癌组织和癌旁正常组织的PSMA、血管标志蛋白CD31的表达水平,并对PSMA的表达水平与CRC临床病理因素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PSMA在正常结直肠组织中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为阴性,在CRC组织中有较高比例免疫组织化学染色。但染色阳性部位不在肿瘤细胞,而是在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总染色率为76.7%。PSMA染色评分在不同年龄及组织学类型中具有显著性差异,高年龄组(≥60岁)及普通型腺癌组的PSMA染色评分更高(P<0.05)。结论:PSMA在90例CRC患者中高比例表达,表达部位为肿瘤新生血管内皮细胞,与部分临床病理因素有关,可能成为CRC诊断及治疗的特异性标志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直肠癌 前列腺特异性膜抗原 免疫组织化学染色
下载PDF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对肿瘤进展的影响 被引量:4
5
作者 胡建文 马永琛 陈国卫 《中国肿瘤生物治疗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9年第3期351-354,共4页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cysteine-rich acidic secreted protein,SPARC)和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基质成分,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调节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肿瘤... 肿瘤微环境对肿瘤的发生、发展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cysteine-rich acidic secreted protein,SPARC)和巨噬细胞作为肿瘤微环境重要基质成分,不仅对肿瘤细胞有直接的调节作用,两者的相互作用也可以影响肿瘤的各种生物学行为变化。SPARC通过维持细胞外基质紧密结构,减少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肿瘤区域的浸润,或通过减少巨噬细胞向M2功能表型方向转换,抑制肿瘤进展;另一方面,M2型巨噬细胞可以通过吞噬SPARC,从而消除SPARC对肿瘤的抑制作用。此外,巨噬细胞还可通过自身分泌的SPARC抑制肿瘤增殖和迁移等生物学行为。本文将就SPARC维持细胞外基质紧密结构,减少巨噬细胞等免疫细胞向肿瘤区域的浸润;抑制巨噬细胞向M2功能表型方向转换,从而发挥抑瘤作用;M2可以通过吞噬SPARC,消除SPARC对肿瘤的抑制作用;巨噬细胞来源SPARC决定细胞外基质沉积,抑制肿瘤迁移和增殖;SPARC与巨噬细胞相互作用在肿瘤免疫治疗的应用5个方面进行综述,为巨噬细胞来源SPARC对肿瘤不同生物学行为的调节的作用深入研究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含半胱氨酸的酸性分泌蛋白(SPARC) 巨噬细胞 肿瘤 微环境
原文传递
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治疗护理 被引量:7
6
作者 张晓慧 马永琛 《齐鲁护理杂志》 2016年第22期73-75,共3页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护理,进一步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促进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规范化预防护理体系的形成。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我科临床实践体会,从DVT的发生原因、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四个方面对... 目的:探讨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治疗护理,进一步提高广大护理人员对该疾病的认识,促进外科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规范化预防护理体系的形成。方法:查阅文献并结合我科临床实践体会,从DVT的发生原因、诊断、治疗、预防护理四个方面对DVT进行探讨。结果:DVT是外科常见术后并发症之一,严重威胁患者生命健康,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结论:提前预防、规范化护理以及早期发现处理能够有效降低DVT的发生率,避免发生严重DVT,从而在最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满意度和生活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 外科 术后 治疗 护理
下载PDF
再论“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 被引量:10
7
作者 马胜 扈培增 +1 位作者 马永琛 马慧颖 《中华中医药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8期3411-3413,共3页
"本于神"是针刺疗效的保证。文章从天人一体、天人相应、五脏藏神及致气调神等视角认识"神",明确"神为主宰,道为之体,神与阴阳相统一"的主旨思想,具体从养神、察神、守神、调神、治神等方面进行了论述,... "本于神"是针刺疗效的保证。文章从天人一体、天人相应、五脏藏神及致气调神等视角认识"神",明确"神为主宰,道为之体,神与阴阳相统一"的主旨思想,具体从养神、察神、守神、调神、治神等方面进行了论述,务使达到气静、血畅、神活的状态,对针灸临床应用有较大的指导意义。笔者结合从事针灸临床30余年的体会,对"凡刺之法,必先本于神"略赘述于下,以期各位同道斧正。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凡刺之法 本于神 守神 治神
原文传递
快速线上评估在胰腺实性病变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中的应用价值(含视频) 被引量:1
8
作者 蔡云龙 戎龙 +5 位作者 年卫东 张继新 刘冠伊 饶小龙 周斌 马永琛 《中华消化内镜杂志》 CSCD 2021年第10期811-816,共6页
目的评价快速线上评估(rapid on-line evaluation, ROLE)在胰腺实性病变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 目的评价快速线上评估(rapid on-line evaluation, ROLE)在胰腺实性病变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endoscopic ultrasonography-guided fine needle aspiration, EUS-FNA)临床诊断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2017年10月—2019年10月北京大学第一医院进行EUS-FNA的胰腺实性病变患者资料。根据是否进行ROLE法, 分为ROLE组和对照组。ROLE组根据病理医师判断是否获得足量胰腺组织细胞或异型细胞来决定是否继续穿刺, 对照组根据内镜医师穿刺经验判断是否获得足量肉眼组织条决定是否继续穿刺。EUS-FNA获得的标本由另一位病理医师给出细胞学和组织学诊断, 而最终诊断的金标准基于手术切除标本的组织学诊断, 对于没有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 最终诊断依据临床病程、影像学、肿瘤标志物和治疗效果反馈等综合结果。比较两组的诊断率、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穿刺针数、操作时间及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结果共纳入87例患者, 其中ROLE组51例, 对照组36例。ROLE组诊断率高于对照组, 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98.0%(50/51)比86.1%(31/36),P=0.078];ROLE组的穿刺针数少于对照组,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中位数2针比3针, P<0.001);ROLE组的操作时间与对照组相比,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数19.4 min比18.5 min, P=0.089), 两组在诊断的准确率、灵敏度、特异度、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并发症发生率上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ROLE在胰腺实性病变EUS-FNA中能提高穿刺的组织获取量, 减少穿刺针数, 且不明显增加操作的时间和风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肿瘤 诊断 快速线上评估 内镜超声引导下细针抽吸术
原文传递
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案 被引量:1
9
作者 马胜 刘志强 马永琛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1266-1266,共1页
患者,男,78岁,初诊日期:2014年2月26日。患者8年前因乏力、心悸于当地医院就诊,经骨髓穿刺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先后应用干扰素、羟基脲、伊马替尼等西药及大黄蟅虫丸、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治疗,效果不佳,遂至本院就诊。症见... 患者,男,78岁,初诊日期:2014年2月26日。患者8年前因乏力、心悸于当地医院就诊,经骨髓穿刺确诊为“原发性血小板增多症”,先后应用干扰素、羟基脲、伊马替尼等西药及大黄蟅虫丸、人参健脾丸等中成药治疗,效果不佳,遂至本院就诊。症见:乏力、头晕、心悸,活动后明显,伴口干、口苦,纳少,眠差,小便淋沥不畅,大便稀,2~3次/天;舌淡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成药治疗 大黄蟅虫丸 初诊日期 小便淋沥 伊马替尼 羟基脲 雀啄灸 围刺法 益气健脾 气血阴阳亏虚
原文传递
乳腺癌组织中HPV检测现状及争议
10
作者 马永琛 陈泓伯 马榕 《国际外科学杂志》 2016年第3期145-147,共3页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雌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对乳腺癌的发病起一定作用,但其关键致病因素仍然未知。1990年Band等坦。首次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组表达产物可致人乳腺上皮细胞永生化,提示... 乳腺癌是女性最常见的恶性肿瘤,尽管雌激素水平、遗传因素等对乳腺癌的发病起一定作用,但其关键致病因素仍然未知。1990年Band等坦。首次发现人乳头瘤病毒(Human papillomavirus,HPV)基因组表达产物可致人乳腺上皮细胞永生化,提示HPV感染可能与乳腺组织细胞癌变存在一定关系,从而使乳腺癌与HPV的相关性逐渐受到重视,乳腺癌组织中HPV的检测和研究也越来越多口0。许多研究支持HPV参与乳腺癌发病这一假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组织 HPV检测 人乳头瘤病毒 雌激素水平 细胞永生化 HPV感染 恶性肿瘤 遗传因素
原文传递
排刺隔药饼灸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8
11
作者 齐猛猛 刘志强 +2 位作者 扈培增 马永琛 马胜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0期1045-1048,共4页
目的:比较排刺隔药饼灸、排刺、常规针刺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排刺药饼灸组、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5例。排刺药饼灸组与排刺组均于腰臀病变部位痛性筋束区行排刺治疗,并配合TDP神灯... 目的:比较排刺隔药饼灸、排刺、常规针刺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差异。方法:将105例患者随机分为排刺药饼灸组、排刺组和常规针刺组,每组35例。排刺药饼灸组与排刺组均于腰臀病变部位痛性筋束区行排刺治疗,并配合TDP神灯照射,排刺药饼灸组排刺结束后于痛性筋束区行隔药饼灸;常规针刺组采用循经取穴法,依经脉循行路线取委中、阳陵泉、秩边、环跳、三阴交、L_1~L_5夹脊穴,并配合TDP神灯照射。各组均每天治疗1次,治疗4周,比较治疗后疼痛评分改善情况。结果:各组治疗4周后疼痛评分均明显降低(均P〈0.05),治疗4周后排刺药饼灸组和排刺组疼痛评分较常规针刺组明显降低(均P〈0.05),排刺隔药饼灸组疼痛评分较排刺组明显降低(P〈0.05)。治疗4周后排刺药饼灸组和排刺组显效率分别为88.6%(31/35)、68.6%(24/35)均高于常规针刺组的40.0%(14/35)(均P〈0.05),排刺隔药饼灸组显效率高于排刺组(P〈0.05)。结论:排刺药饼灸疗法治疗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的临床疗效肯定,优于单纯排刺和常规针刺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臀上皮神经卡压综合征 排刺疗法 隔药饼灸法 针刺疗法 艾灸 随机对照试验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