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肝素与硫酸乙酰肝素相关抗肿瘤药物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5
1
作者 马琳艳 刘浩 蒋志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9期1193-1196,共4页
随着对葡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结构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化,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及其结构类似物在抗肿瘤侵袭转移、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抗炎等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在以往研究中发现肝素,尤其是低分... 随着对葡糖胺聚糖(glycosaminoglycans,GAGs)的结构和相关作用机制研究不断深化,硫酸乙酰肝素(heparan sul-fate,HS)及其结构类似物在抗肿瘤侵袭转移、抗肿瘤血管生成以及抗炎等方面的研究也成为热点。在以往研究中发现肝素,尤其是低分子量肝素(low molecular weight heparin,LMWHs)对肿瘤有一定的抑制作用。该文综述了肝素和HS抗肿瘤活性关键结构和相关机制的研究进展,肝素类似物有望成为新的抗肿瘤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聚糖 硫酸乙酰肝素 肝素酶 肝素 小分子量肝素 肿瘤
下载PDF
siRNA沉默Smad4对奥沙利铂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和迁移的影响 被引量:1
2
作者 马琳艳 宋乐乐 +4 位作者 黄莹莹 孙小锦 董淑英 蒋志文 刘浩 《山西医科大学学报》 CAS 2015年第8期756-761,共6页
目的探讨Smad4基因沉默对奥沙利铂(OXA)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OXA(0,0.25,0.5,1,2,4μmol/L)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Smad4 siRNA转染MDA-MB-231细胞株,并用Weste... 目的探讨Smad4基因沉默对奥沙利铂(OXA)抑制乳腺癌细胞MDA-MB-231侵袭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不同浓度OXA(0,0.25,0.5,1,2,4μmol/L)对MDA-MB-231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Smad4 siRNA转染MDA-MB-231细胞株,并用Western blot检测转染后Smad4蛋白表达;Transwell小室法和细胞划痕实验检测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活性;Western blot和ELISA检测细胞中TGF-β和MMP-9蛋白表达和活性的变化。结果 1μmol/L OXA作用于MDA-MB-231细胞24,48,72 h细胞存活率分别是(77.42±3.98)%,(60.38±3.65)%和(40.15±4.37)%。siRNA转染后MDA-MB-231细胞中Smad4的表达明显被抑制(P<0.05);Smad4 siRNA转染可增强OXA抑制MDA-MB-231细胞的侵袭和迁移活性(P<0.05);Smad4 siRNA转染使OXA下调细胞中TGF-β和MMP-9蛋白表达和活性明显增强(P<0.05)。结论下调Smad4的表达可以增强OXA抑制乳腺癌MDA-MB-231细胞侵袭迁移的活性,其机制可能与影响TGF-β/Smad4通路并下调MMP-9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SMAD4 小干扰RNA 奥沙利铂 侵袭 迁移
下载PDF
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增强鼻咽癌细胞对放射和化学治疗的敏感性 被引量:11
3
作者 宋乐乐 马琳艳 +4 位作者 陈根德 黄莹莹 孙小锦 蒋琛琛 刘浩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1期9-18,共10页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增强鼻咽癌细胞对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治疗(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3-M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集落克隆形成法检测3-MA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的... 目的:探讨自噬抑制剂3-甲基腺嘌呤(3-methyladenine,3-MA)增强鼻咽癌细胞对放射治疗(放疗)和化学治疗(化疗)敏感性的作用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检测3-MA对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集落克隆形成法检测3-MA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Annexin V/PI双染法、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DA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Western印迹检测内质网应激相关蛋白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 78,GRP78)、自噬相关蛋白beclin1和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microtubule-associated protein 1 light chain 3,LC3)表达。结果:不同体积浓度或剂量的顺铂(cisplatin,DDP)、电离辐射(ionizing radiation,IR)、衣霉素(tunicamycin,TM)、3-MA对鼻咽癌细胞HONE-1均具有增殖抑制作用,且随着体积浓度或剂量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对HONE-1细胞增殖抑制作用随之增加。经1.00 mmol/L 3-MA预处理细胞后,再次给予6.00 mol/L DDP,4.00 Gy IR,1.00 mol/L TM处理,细胞存活率明显降低,均低于单用组,与空白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3-MA增强DDP,IR,TM抑制细胞集落克隆形成作用。用6.00 mol/L DDP或4.00 Gy IR处理HONE-1细胞24 h后,细胞凋亡率分别为5.8%和6.7%,与阴性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JC-1和DAPI染色显示3-MA增强DDP,IR或TM诱导的细胞凋亡作用;Western印迹结果显示DDP,IR或TM处理组GRP78,beclin1表达呈时间依赖性上调,LC3 I向LC3 II转化,3-MA预处理组beclin1表达明显降低,LC3 I向LC3 II的转化。结论:自噬抑制剂3-MA可增强鼻咽癌细胞对放化疗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3-MA抑制内质网应激诱导的自噬所产生的保护作用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顺铂 电离辐射 内质网应激 自噬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BECLIN1 微管相关蛋白1轻链3 衣霉素
下载PDF
2-DG增强乳腺癌细胞对阿霉素化疗敏感性的作用 被引量:14
4
作者 程秀 刘浩 +6 位作者 方琳 苏方 宋乐乐 马琳艳 蒋国君 张旭东 蒋志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371-1376,共6页
目的探讨糖基化抑制剂(2-deoxy-D-glucose,2-DG)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25、2.5、5、10、20mmol·L-1)2-DG、不同浓度(0、0.625、1.25、2.5、5、1... 目的探讨糖基化抑制剂(2-deoxy-D-glucose,2-DG)对阿霉素(adriamycin,ADM)抗肿瘤作用的影响,以期为乳腺癌的治疗提供新的靶点。方法 MTT法检测不同浓度(0、1.25、2.5、5、10、20mmol·L-1)2-DG、不同浓度(0、0.625、1.25、2.5、5、10mg·L-1)ADM以及ADM与2-DG(10mmol·L-1)合用对乳腺癌细胞Sk-Br-3的增殖抑制作用。溴化丙啶(propidium iodide,PI)单染检测2-DG(10mmol·L-1)对ADM诱导乳腺癌细胞Sk-Br-3凋亡的影响;Western blot检测2-DG(10mmol·L-1)处理Sk-Br-3细胞不同时间(0、9、24、36h)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regulated protein78,GRP-78)、Caspase-3的表达以及联合ADM处理不同时间(0、9、24、36h)GRP-78的表达;2-DG(10mmol·L-1)对ADM(0.4mg·L-1)诱导乳腺癌细胞Sk-Br-3所致Caspase-3活性的变化;实验中检测了2-DG及ADM合用对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结果 10mmol·L-12-DG对乳腺癌细胞Sk-Br-3的24、48、72h增殖抑制率分别为80.73%、75.16%、70.13%,而诱导Sk-Br-3细胞凋亡率仅为5.8%。10mmol·L-12-DG与ADM联合刺激乳腺癌细胞Sk-Br-348h的凋亡率为58.11%,高于ADM本身诱导凋亡率35.12%,且2-DG可增强ADM抑制乳腺癌细胞Sk-Br-3的集落克隆形成的作用。2-DG能上调GRP-78以及Caspase-3的活性。结论 2-DG能增加ADM诱导乳腺癌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通过引起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以及增加Caspase-3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2-DG 阿霉素 内质网应激 糖基化抑制剂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下载PDF
EGCG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的增殖抑制作用及机制 被引量:11
5
作者 魏芳 刘浩 +3 位作者 张配 蒋国君 马琳艳 陈超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5期680-684,共5页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观察不同浓度EGCG(10、20、40、80、160 mg.L-1)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 目的探讨表没食子儿茶素没食子酸酯[(-)-epigallo-catechin-3-gallate,EGCG]对三阴乳腺癌细胞MDA-MB-231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可能作用机制。方法通过CCK-8实验观察不同浓度EGCG(10、20、40、80、160 mg.L-1)对MDA-MB-231细胞增殖的影响;Hoechst33258染色法观察EGCG对MDA-MB-231细胞凋亡的影响;JC-1法测定细胞线粒体膜电位;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caspase-3活性的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葡萄糖调节蛋白78(glucose reg-ulatd protein 78,GRP78)和caspase-3蛋白表达变化。结果EGCG能明显抑制MDA-MB-231细胞增殖,且随EGCG浓度的增加和作用时间的延长而增强,EGCG作用MDA-MB-231细胞12、24、48 h的IC50分别为69.1、40.4、29.4 mg.L-1。EGCG作用MDA-MB-231细胞24 h后,细胞出现体积变小、染色质聚集、细胞核边缘化等典型的凋亡形态学改变,且随EGCG浓度的增加,MDA-MB-231细胞凋亡率逐渐增加,线粒体膜电位明显降低,caspase-3活性明显增强,West-ern blot结果显示EGCG可抑制GRP78蛋白表达,增强活性caspase-3蛋白表达。结论 EGCG能够促进MDA-MB-231凋亡,其机制可能与内质网应激(Endoplasmic reticulumstress,ERS)引起的caspase-3激活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GCG MDA-MB-231细胞 凋亡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内质网应激 线粒体膜电位
下载PDF
衣霉素联合顺铂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9
6
作者 宋乐乐 马琳艳 +3 位作者 张旭东 蒋志文 刘浩 蒋琛琛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6期766-771,共6页
目的探讨糖基化抑制剂衣霉素联合顺铂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集落克隆形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 目的探讨糖基化抑制剂衣霉素联合顺铂对人鼻咽癌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相关的分子机制。方法 MTT法检测药物对细胞增殖抑制的影响;集落克隆形成法检测药物对细胞集落克隆形成的影响;碘化丙啶单染流式细胞仪检测药物作用前后细胞凋亡率的变化;caspase-3活性检测试剂盒检测药物作用后24 h caspase-3的活性变化;Western blot检测Bax、Bcl-2蛋白的表达及葡萄糖调节蛋白78的表达。结果不同浓度衣霉素和/或顺铂对人鼻咽癌CNE-1、CNE-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3μmol/L衣霉素处理人鼻咽癌细胞的24、36、48 h后细胞的存活率分别为72.13%、51.97%、37.56%和85.61%、56.95%、43.66%,3μmol/L衣霉素与6μmol/L顺铂对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 24、36、48 h的存活率低于单用衣霉素、顺铂组,分别为67.97%、47.76%、34.68%和56.89%、37.05%、29.30%。0.3μmol/L衣霉素可增强0.6μmol/L顺铂抑制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的集落克隆形成的作用。3μmol/L衣霉素诱导CNE-1、CNE-2细胞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8.89%、8.67%。3μmol/L衣霉素与6μmol/L顺铂联合刺激人鼻咽癌细胞CNE-1、CNE-2 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37.02%、32.25%,分别高于顺铂本身诱导的凋亡率7.25%、6.36%。促进凋亡蛋白Bax的表达联合用药组高于单独用药组,抑制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联合用药组低于单独用药组。衣霉素上调GRP-78的表达以及增强联合用药组caspase-3的活性。结论衣霉素增强顺铂对人鼻咽癌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衣霉素增强顺铂诱导人鼻咽癌细胞的凋亡作用,其机制可能是通过引起过度的内质网应激反应以及增加caspase-3的活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衣霉素 顺铂 内质网应激 葡萄糖调节蛋白78 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
下载PDF
塞来昔布联合多柔比星对乳腺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8
7
作者 苏方 刘浩 +5 位作者 程秀 方琳 宋乐乐 马琳艳 陈超 蒋志文 《中国药理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5期632-638,共7页
目的研究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与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M)联合应用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Sk-Br-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塞来昔布是否对多柔比星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多柔比星组和联合用药组。用MTT法... 目的研究COX-2选择性抑制剂塞来昔布与多柔比星(doxorubicin,ADM)联合应用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Sk-Br-3细胞的抗肿瘤作用,探讨塞来昔布是否对多柔比星具有减毒增效作用。方法实验分为对照组,塞来昔布组,多柔比星组和联合用药组。用MTT法检测药物对MCF-7细胞和Sk-Br-3细胞的生长抑制效应;Western blot测定MCF-7细胞和Sk-Br-3细胞bcl-2的表达;PI染色检测细胞凋亡;克隆形成法测定药物对MCF-7细胞和Sk-Br-3细胞系的细胞毒作用。结果 MTT结果显示,30μmol·L-1塞来昔布与0.625mg·L-1多柔比星联合作用于MCF-7细胞的72 h存活率为68.53%,作用于Sk-Br-3细胞的72 h存活率为32.66%,较多柔比星单用能明显降低乳腺癌细胞的存活率,且具有时间和剂量依赖性。流式细胞仪PI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用药诱导的细胞凋亡率分别为MCF-7细胞59.7%,Sk-Br-3细胞65.8%,较单用多柔比星诱导的凋亡率(MCF-7细胞25.9%,Sk-Br-3细胞28.7%)明显提高。Western blot结果显示单用多柔比星可以使蛋白bcl-2表达下调,合用后较单用下调更加明显。两者联合处理乳腺癌细胞后,caspases-3的活性明显增强。结论塞来昔布和多柔比星对乳腺癌MCF-7细胞和Sk-Br-3细胞有增殖抑制及促凋亡作用,两药联合表现为协同或相加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塞来昔布 多柔比星 细胞增殖 凋亡 协同作用
下载PDF
抑制单羧酸转运蛋白1可增强鼻咽癌细胞HNE1/DDP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 被引量:5
8
作者 张配 刘芳 +5 位作者 高娇 马琳艳 孙小锦 郑海伦 刘浩 赵素容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883-888,共6页
目的探讨siRNA沉默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增强鼻咽癌细胞HNE1/DDP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HNE1和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及siRNA转染沉默MCT1在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和M... 目的探讨siRNA沉默单羧酸转运蛋白1(MCT1)增强鼻咽癌细胞HNE1/DDP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及其可能机制。方法 Western blot检测HNE1和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及siRNA转染沉默MCT1在HNE1/DDP细胞中MCT1的表达;MTT法检测不同浓度顺铂和MCT1 siRNA联合顺铂对HNE1/DDP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PI单染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线粒体膜电位检测试剂盒(JC-1)检测细胞线粒体膜电位;Western blot检测Mcl-1、Bak、Bcl-2、Bax蛋白的表达。结果 MCT1在HNE1/DDP细胞中高表达,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加HNE1/DDP细胞对顺铂的敏感性(P<0.05),部分逆转鼻咽癌细胞对顺铂的耐药。此外,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强HNE1/DDP细胞对顺铂诱导凋亡的作用,MCT1 siRNA与8μmol/L顺铂联合作用于HNE1/DDP细胞24 h的凋亡率为(51.23±2.86)%,较单用MCT1 siRNA、顺铂的凋亡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使细胞线粒体膜电位降低,下调Mcl-1、Bcl-2的表达和上调Bax的表达。结论抑制MCT1的表达可增强鼻咽癌HNE1/DDP细胞对顺铂诱导凋亡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cl-1、Bcl-2和上调Bax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细胞 顺铂 耐药性 单羧酸转运蛋白1 小干扰RNA
下载PDF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联合多柔比星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4
9
作者 杨克红 马琳艳 +4 位作者 程秀 陈超 张梦晓 刘浩 蒋志文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7期1048-1052,共5页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联合多柔比星(DXRB)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LMWH组、DXRB组、LMWH与DXRB联合应用组。用MTT法检测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 目的探讨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LMWH)联合多柔比星(DXRB)对肝癌细胞迁移能力的影响及其作用机制。方法实验分为阴性对照组、LMWH组、DXRB组、LMWH与DXRB联合应用组。用MTT法检测药物对HepG2细胞增殖的影响;用细胞划痕实验和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epG2细胞的迁移能力;Western-blot和实时RT-PCR法检测基质金属蛋白酶-9(MMP-9)、基质金属蛋白酶-2(MMP-2)的表达;ELISA法检测肿瘤细胞培养液中乙酰肝素酶的表达。结果 MTT结果显示,LMWH和DXRB对肝癌HepG2细胞均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LMWH与DXRB联合用药时,对肝癌HepG2细胞的迁移抑制作用明显高于单用DXRB组。LMWH和DXRB均可下调MMP-9、MMP-2和乙酰肝素酶的表达,且合用时对乙酰肝素酶表达的抑制作用更明显。结论 LMWH具有增强DXRB抑制肝癌HepG2细胞迁移的作用,其机制可能与下调MMP-9、MMP-2和乙酰肝素酶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低相对分子质量肝素 多柔比星 迁移 基质金属蛋白酶-9 基质金属蛋白酶-2 乙酰肝素酶
下载PDF
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结合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10
10
作者 宋宜宁 蒋国君 +3 位作者 董淑英 王颖 马琳艳 魏芳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18年第9期1220-1223,共4页
目的:探索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结合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药学专业进行药理学课程学习的同一年级药物分析本科生共60人,随机分成2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将思维导图及概念图... 目的:探索概念图与思维导图结合教学法对药理学教学效果的影响。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药学专业进行药理学课程学习的同一年级药物分析本科生共60人,随机分成2组,各30人。其中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观察组采用将思维导图及概念图应用于教学过程及讨论课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学生对此次教学创新的总体感觉满意;观察组学生期末成绩总分与主观题得分均高于对照组(P <0. 05),客观题分数在2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观察组学生及格率为63. 33%,与对照组的46. 6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 0. 05)。结论:思维导图与概念图结合的教学方法整合了教学资源,激发了学生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了学生的成绩,是值得在药理学教学中推广的辅助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 思维导图 概念图
下载PDF
Smac类似物LCL161对肝癌细胞增殖及凋亡的影响 被引量:1
11
作者 任凯 崇殿龙 +4 位作者 马琳艳 张智瑞 周灿 刘浩 赵素容 《中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898-904,共7页
目的:探讨SmaC类似物lCl161对肝癌hep g2,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lCl16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低浓度lCl16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 目的:探讨SmaC类似物lCl161对肝癌hep g2,SmmC7721细胞增殖和凋亡的影响及其机制。方法:mTT法检测lCl16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克隆形成实验观察低浓度lCl161对肝癌细胞增殖的影响,pi染色流式细胞术检测细胞凋亡,jC-1染色检测线粒体膜电位的变化,WeSTern印迹检测聚腺苷二磷酸核糖聚合酶[poly(adp-riboSe)polymeraSe,parp],磷酸化蛋白激酶B(phoSphorylaTed proTein kinaSe B,p-akT)、细胞凋亡抑制蛋白1(Cellular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 1,C iap1)、X染色体连锁的凋亡抑制蛋白(X-linked inhibiTor of apopToSiS proTein,Xiap)的蛋白表达。结果:lCl161在1~16μmol/l浓度范围内对肝癌hep g2,SmmC7721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p<0.01),48 h的iC50值分别为4.3,4.9μmol/l。低浓度的lCl161能明显抑制肝癌细胞克隆的形成。lCl161可诱导肝癌细胞发生明显的细胞凋亡(p<0.01),2,4,8μmol/l的lCl161作用于hep g2细胞48 h的凋亡率分别为(15.2±2.8)%,(28.7±3.0)%,(34.6±2.3)%,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5±0.8)%;作用于SmmC7721细胞的凋亡率分别为(12.2±2.4)%,(22.4±2.7)%,(30.2±2.4)%,对照组的细胞凋亡率为(1.8±0.6)%。jC-1染色结果表明,lCl161作用后hep g2和SmmC7721细胞的线粒体膜电位降低。lCl161处理肝癌细胞后促进parp的剪切,下调p-akT的蛋白表达以及降解C iap1。结论:lCl161对肝癌细胞hep g2,SmmC7721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及凋亡诱导作用,其机制可能与降低线粒体膜电位、下调p-akT的蛋白表达以及降解C iap1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 Smac类似物 LCL161 增殖 凋亡
下载PDF
基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颖 魏芳 +3 位作者 马琳艳 宋宜宁 姜牧君 韦颖梅 《蚌埠医学院学报》 CAS 2022年第4期544-546,共3页
目的:探索基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学专业学生219人,随机分为护理A班(观察组,n=112)和护理B班(对照组,n=107)。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观察组将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的智慧课... 目的:探索基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对药理学教学的影响。方法:选取2018级护理学专业学生219人,随机分为护理A班(观察组,n=112)和护理B班(对照组,n=107)。对照组采用传统理论课教学模式,观察组将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的智慧课堂应用于教学过程。结果:问卷调查结果显示,观察组学生对网络移动学习通教学平台构建的智慧课堂教学效果比较满意(95.5%)。观察组学生的综述成绩(16.47±1.03)分,高于对照组的(16.11±1.22)分(t=2.36,P<0.05)。观察组学生的期末成绩总分(60.42±11.22)分,高于对照组的(58.28±13.08)分,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t=1.30,P>0.05)。观察组学生期末考试及格率为57.1%(64/112),与对照组的53.5%(57/107)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33,P>0.05)。结论:基于网络移动教学平台构建智慧课堂能够有效提升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从而提升整体的学习效率,是值得在药理学教学中推广的创新教学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智慧课堂 药理学 网络平台 移动平台
下载PDF
小檗碱通过激活Nrf2-HO-1/GPX4通路抑制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铁死亡 被引量:8
13
作者 黄庆洋 纪东东 +2 位作者 田绣云 马琳艳 孙小锦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6期937-943,共7页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于Erastin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30μmol/L BBR组、Erastin+60μmol/L BBR组。采用CCK-8法、特异... 目的探讨小檗碱对于Erastin诱导小鼠海马神经元HT22细胞的铁死亡的保护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以HT22小鼠海马神经元细胞为研究对象,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30μmol/L BBR组、Erastin+60μmol/L BBR组。采用CCK-8法、特异性Fe2+荧光探针、荧光染料(DAPI)检测和荧光探针(H2DCFH-DA)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增殖情况、活性铁水平、细胞凋亡和活性氧(ROS)变化。RT-qPCR和Western blot分别检测各实验组细胞的Nrf2、HO-1、GPX4 mRNA和蛋白表达情况。以60μmol BBR的最适浓度来进一步探究其作用机制,分为对照组、Erastin模型组、Erastin+60μmol/L BBR组、Erastin+60μmol/L BBR+2μmol Nrf2抑制剂ML385组。通过使用荧光探针和Western blot检测Nrf2抑制剂(ML385)作用后的活性铁的水平、活性氧含量以及Nrf2、HO-1、GPX4蛋白的表达来验证小檗碱调节的Nrf2-HO-1/GPX4通路对Erastin处理的HT22细胞的保护作用。结果0.5μmol/L Erastin作用于HT22细胞8 h,细胞存活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被抑制(P<0.05);同时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增加(P<0.05)。与Erastin组比较,Erastin+30μmol/L BBR组和Erastin+60μmol/L BBR组的细胞存活率明显升高(P<0.05),同时显著降低细胞凋亡、ROS以及活性铁含量(P<0.05)。小檗碱增加HT22细胞中Nrf2、HO-1、GPX4基因及蛋白的表达量(P<0.05)。加入Nrf2抑制剂ML385后,Nrf2-HO-1/GPX4通路被抑制,并且ROS以及活性铁含量升高(P<0.05)。结论Erastin诱导HT22细胞发生铁死亡,小檗碱抑制Erastin诱导的铁死亡,可能机制是激活了Nrf2-HO-1/GPX4通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檗碱 Erastin HT22细胞 铁死亡 神经保护 Nrf2-HO-1/GPX4
下载PDF
氯喹通过miR-26b调控Mcl-1诱导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 被引量:4
14
作者 孙小锦 马琳艳 +4 位作者 张梦晓 王颖 张配 蒋琛琛 刘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4期409-413,共5页
目的探讨氯喹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浓度10、20、40、80、160μmol/L的氯喹处理细胞,MTT法检测氯喹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试剂盒检测胞内ATP水平,PI单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此外,使用PCR检测miR-26b水... 目的探讨氯喹对人肝癌HepG2细胞凋亡的作用及其可能机制。方法选择浓度10、20、40、80、160μmol/L的氯喹处理细胞,MTT法检测氯喹对HepG2细胞的增殖抑制作用。试剂盒检测胞内ATP水平,PI单染检测细胞凋亡情况,此外,使用PCR检测miR-26b水平,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的表达。结果氯喹在10~160μmol/L浓度范围内对HepG2细胞具有显著的增殖抑制作用,在80μmol/L氯喹的作用下24、48、72 h的存活率分别为(71.59±0.2)%、(45.40±0.5)%、(26.34±1.4)%,随浓度增加抑制率也逐渐增加。同时,随着氯喹浓度的增加,ATP水平相应降低。氯喹在10~160μmol/L浓度范围内,PI单染检测结果显示早期凋亡率逐渐增加,转染miR-26b抑制剂可降低氯喹诱导的凋亡率。PCR检测结果表明,给予80μmol/L氯喹作用后,miR-26b的表达明显升高,Western blot检测Mcl-1蛋白的表达水平降低,转染miR-26b的抑制剂后表达升高。结论氯喹能诱导肝癌细胞HepG2凋亡,且呈浓度依赖性,其机制可能是通过miR-26b靶向调控Mcl-1的表达实现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细胞 氯喹 miR-26b MCL-1 凋亡
下载PDF
2-脱氧葡萄糖通过激活AMPK通路抑制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颖 韦颖梅 +6 位作者 程秀 孙小锦 马琳艳 宋宜宁 周静 魏芳 刘浩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8期962-968,共7页
目的通过观察2-脱氧葡萄糖(2-DG)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血管翳形成的抑制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和体外成管的作用,探讨2-DG抑制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采用滑膜病理组织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血管翳形成;... 目的通过观察2-脱氧葡萄糖(2-DG)对佐剂关节炎(AA)大鼠滑膜组织血管翳形成的抑制及对人脐静脉内皮细胞(HUVEC)增殖、迁移和体外成管的作用,探讨2-DG抑制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的机制。方法采用滑膜病理组织HE染色观察滑膜组织血管翳形成;CCK-8法检测HUVEC的细胞增殖活性;Transwell小室法检测HUVEC的迁移;体外基质胶成管实验检测HUVEC的成管数;Western blot检测p-AMPK以及抗凋亡蛋白Bcl-2的表达;使用AMPK阻断剂Compound C阻断HUVEC细胞的AMPK信号通路。结果 2-DG(200 mg/kg)明显减轻AA大鼠滑膜组织血管翳生成(P<0.01);体外实验结果显示,2-DG(0.5 mmol/L和/或5 mmol/L)可明显抑制HUVEC的增殖、迁移和体外成管(P<0.01或P<0.001),加入AMPK受体阻断剂Compound C(5μmol/L),2-DG对HUVEC的活化的抑制作用被明显阻断(P<0.01);Western blot结果显示2-DG(5 mmol/L)可以增加P-AMPK的蛋白表达,减少Bcl-2的蛋白表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2-DG可能通过激活AMPK通路减少Bcl-2的表达抑制内皮细胞增殖、迁移和体外成管,从而抑制类风湿关节炎血管新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类风湿关节炎 血管新生 2-脱氧葡萄糖 糖酵解 AMPK通路
下载PDF
浅谈男孩女性化的原因及对策
16
作者 马琳艳 《传奇故事(百家讲堂)》 2020年第10期127-127,共1页
男孩女性化现象的越来越多着实令人担忧,家庭、学校以及社会都有着不同方面、不同程度的责任。所以各自的教训、反省和改善,让男孩们像男孩一样勇敢、自信有责任感。
关键词 男孩女性化原因及对策 家庭 学校 社会
下载PDF
科学可视化作品在药理学教学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7
作者 姜牧君 李民 +2 位作者 马琳艳 宋宜宁 董淑英 《中华全科医学》 2021年第11期1939-1942,共4页
目的本研究为提高《药理学》在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将科学可视化(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V)作品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评价该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临床... 目的本研究为提高《药理学》在本科生中的教学效果,采用将科学可视化(scientific visualization, SV)作品应用于不同的教学环节的新型教学模式。通过分析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及调查问卷结果,评价该模式的教学效果。方法选取蚌埠医学院临床医学专业2018级医学二系共8个班级的学生(250人)进行《药理学》教学,采用随机数法将8个班级随机分为2组,每组4个班级共125人。对照组采用传统模式教学,观察组采用科学可视化作品辅助课前预习、课堂教学互动及课后复习的教学模式。结果观察组阶段性测试成绩为(81.21±15.30)分,对照组成绩为(66.00±21.70)分;观察组学生及格率为91.20%(114/125),对照组学生及格率为60.80%(76/125)。经分析,采用新教学模式的学生阶段测试成绩及及格率均高于对照组学生(均P<0.01)。在收回的125份有效调查问卷中,观察组中73.6%(92/125)的学生认为该组课堂教学气氛活跃,92.0%(115/125)的学生认为该模式能够帮助自己梳理知识点,86.4%(108/125)的学生认为该教学模式能够提高学习兴趣。结论合理利用科学可视化作品能够整合教学资源,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与记忆,提高教学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药理学 教学 科学可视化 医学插画 白板动画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