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八面体形貌及La、Ti共掺杂对锰酸锂的改性研究
1
作者 马皓皓 陈进中 叶有明 《电源技术》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7期1212-1218,共7页
以高纯四氧化三锰、碳酸锂等为原料,经过高速球磨混合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La_(0.01)Ti_(0.01)Mn1.98O_(4)正极材料,基于四氧化三锰的八面体形貌及La、Ti共掺杂对锰酸锂的性能进行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 以高纯四氧化三锰、碳酸锂等为原料,经过高速球磨混合后,采用高温固相法制备LiLa_(0.01)Ti_(0.01)Mn1.98O_(4)正极材料,基于四氧化三锰的八面体形貌及La、Ti共掺杂对锰酸锂的性能进行优化。通过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子显微镜(SEM)等表征手段对材料的物相和形貌进行分析,通过X射线光电子能谱仪对Mn的化合价进行分析,通过循环伏安(CV)、恒电流充放电等测试分析材料的电化学性能。结果表明:在1C条件下LiLa_(0.01)Ti_(0.01)Mn1.98O_(4)正极材料首次放电比容量为114.06 mAh/g,循环100次后容量保持率为97.79%,基于八面体形貌,并结合La、Ti共掺杂对锰酸锂协同改性后材料循环性能得到有效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锂离子电池 正极材料 尖晶石型LiMn_(2)O_(4) 镧钛共掺杂 八面体形貌
下载PDF
焦炭还原焙烧锰矿制备硫酸锰及其机理
2
作者 谢济运 黎桂昌 +1 位作者 叶有明 马皓皓 《有色金属(冶炼部分)》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26-31,共6页
以非洲进口锰矿为原料,焦炭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焙烧、硫酸浸出制备硫酸锰溶液。探究焦炭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锰还原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焙烧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及对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焙... 以非洲进口锰矿为原料,焦炭为还原剂,进行还原焙烧、硫酸浸出制备硫酸锰溶液。探究焦炭配比、焙烧温度、焙烧时间对锰还原效果的影响,确定最佳工艺参数,并对焙烧反应体系进行热力学分析及对浸出过程进行动力学分析。结果表明,最佳的焙烧条件为:焦炭配比15%、800℃焙烧60 min,锰的还原率达到97.84%。焙烧体系反应都是自发进行的,表观活化能为22.4586 kJ/ mol,且浸出过程受内扩散控制,动力学方程为:1-2 x/ 3-(1-x)^(2/3)=8.48exp(-22458.6/RT)×t。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矿 焦炭 焙烧还原 热力学 动力学
下载PDF
修饰四氧化三锰对尖晶石锰酸锂电化学性能的影响
3
作者 谢雪珍 陈慧 +3 位作者 叶有明 温玉茹 马皓皓 曾军 《矿冶工程》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1-35,41,共6页
以硫酸锰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修饰剂,通过络合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锰,再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锰酸锂正极材料,探讨了修饰剂用量对四氧化三锰形貌、粒度和锰酸锂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修饰剂时,制备的四氧化... 以硫酸锰为原料,以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为修饰剂,通过络合沉淀法制备四氧化三锰,再通过高温固相法合成锰酸锂正极材料,探讨了修饰剂用量对四氧化三锰形貌、粒度和锰酸锂正极材料放电比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未加修饰剂时,制备的四氧化三锰颗粒团聚现象严重;当修饰剂十六烷基三甲基溴化铵质量浓度为3.0 g/L时,制备的修饰四氧化三锰颗粒大小均匀、分散无团聚。用自制的修饰四氧化三锰制备尖晶石锰酸锂,并与市场销售的3种四氧化三锰制备的尖晶石锰酸锂进行了性能对比,结果表明,修饰四氧化三锰制备的锰酸锂电化学性能更优,首次放电比容量达到120.43 mAh/g,1C下循环50次容量保持率为96.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极材料 锰酸锂 修饰剂 四氧化三锰 络合沉淀法 高温固相法
下载PDF
脆硫锑铅矿熔盐冶炼过程Fe反应行为研究
4
作者 农永萍 武威 +1 位作者 叶有明 马皓皓 《中国有色冶金》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5期94-104,共11页
本文研究脆硫锑铅矿低温熔盐冶炼过程中Fe的反应行为。通过模拟脆硫锑铅矿在Na_(2)CO_(3)-NaCl熔盐体系熔炼过程中的Fe反应过程,采用XRD分析FeS、FeS_(2)与ZnO、碳粉在同一体系熔炼过程中Fe的反应行为,并通过SEM-EDS表征脆硫锑铅矿熔炼... 本文研究脆硫锑铅矿低温熔盐冶炼过程中Fe的反应行为。通过模拟脆硫锑铅矿在Na_(2)CO_(3)-NaCl熔盐体系熔炼过程中的Fe反应过程,采用XRD分析FeS、FeS_(2)与ZnO、碳粉在同一体系熔炼过程中Fe的反应行为,并通过SEM-EDS表征脆硫锑铅矿熔炼得到的铅锑合金表面及断面的Fe元素分布。结果表明:在973 K条件下FeS与ZnO发生置换反应形成FeO,FeS_(2)与Na_(2)CO_(3)反应形成FeS与Na_(2)S;在1 073 K条件下FeS和FeS_(2)与ZnO、碳粉发生还原反应形成单质Fe、Fe_(3)O_4与ZnS;在1 173 K条件下FeS和FeS_(2)与ZnO、碳粉反应产物主要有ZnS、Fe、Fe_(2)O_(3)与Fe_(3)O_4。随温度升高或反应时间延长,FeS和FeS_(2)中Fe元素逐步被氧化为Fe、Fe_(3)O_4、Fe_(2)O_(3);Fe最终主要以熔渣形式从反应系统中排出。本研究可为脆硫锑铅矿在Na_(2)CO_(3)-NaCl体系低温熔炼中研究Fe的反应行为提供科学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脆硫锑铅矿 低温熔炼 FE 反应行为 锑铅合金 熔盐 置换 还原
下载PDF
氯化浸出处理冰铜渣的试验研究
5
作者 余志山 叶有明 +2 位作者 曾军 马皓皓 韦健 《山东化工》 CAS 2023年第15期37-40,43,共5页
采用氯化浸出处理铅锑冶炼过程产生的冰铜渣,分离回收渣铜、锑、铅、银等有价金属。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浸出最佳参数为:H_(2)SO_(4)浓度2.0 mol/L,HCl浓度2.0 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铜和锑主要进入溶液... 采用氯化浸出处理铅锑冶炼过程产生的冰铜渣,分离回收渣铜、锑、铅、银等有价金属。通过单因素和正交试验,得到浸出最佳参数为:H_(2)SO_(4)浓度2.0 mol/L,HCl浓度2.0 mol/L,浸出温度90℃,浸出时间120 min,在此条件下铜和锑主要进入溶液,浸出率分别99.52%,99.36%,铅、银主要进到浸出渣,浸出率仅为4.21%,1.54%,分离效果良好。试验可为从冰铜渣中有价金属的回收提供科学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氯化浸出 冰铜渣 分离回收 有价金属
下载PDF
PBS协同纳米CaCO_(3)/BF增强ABS复合材料的制备及性能研究
6
作者 唐玉梅 叶有明 马皓皓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0期19-24,共6页
研究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为基体,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甘蔗渣纤维(BF)、纳米CaCO_(3)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性能优良且可降解的ABS/PBS/BF/纳米CaCO_(3)复合材料,探究PBS、BF及纳米CaCO_(3)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 研究以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ABS)为基体,以聚丁二酸丁二醇酯(PBS)、甘蔗渣纤维(BF)、纳米CaCO_(3)为填料,通过熔融共混法制备性能优良且可降解的ABS/PBS/BF/纳米CaCO_(3)复合材料,探究PBS、BF及纳米CaCO_(3)的加入量对复合材料的力学性能和热稳定性的影响,采用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热重(TG)、X射线衍射(XRD)、扫描电镜(SEM)等对ABS/PBS/BF/纳米CaCO_(3)复合材料进行测试和表征。结果表明:加入PBS、纳米CaCO_(3)和改性BF可以提高纤维与基体结晶性、相容性和热稳定性;PBS质量分数为5%、BF质量分数为5%、纳米CaCO_(3)质量分数为5%时,复合材料的性能最佳,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分别为52.74 MPa和8.4165 kJ/m^(2)。研究可为生物可降解的汽车复合材料制备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丁二酸丁二醇酯 甘蔗渣纤维 纳米碳酸钙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PLA协同纳米CaCO_(3)/BF增强LDPE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蓝峻峰 蒋青清 +2 位作者 叶有明 马皓皓 兰兴先 《塑料科技》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81-85,共5页
文章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以甘蔗渣纤维(BF)、聚乳酸(PLA)、纳米CaCO_(3)为填料,通过“熔融挤出”制备力学性能优良、可生物降解的LDPE/BF/PLA/CaCO_(3)复合材料。探究BF、纳米CaCO_(3)、PLA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 文章以低密度聚乙烯(LDPE)为基体,以甘蔗渣纤维(BF)、聚乳酸(PLA)、纳米CaCO_(3)为填料,通过“熔融挤出”制备力学性能优良、可生物降解的LDPE/BF/PLA/CaCO_(3)复合材料。探究BF、纳米CaCO_(3)、PLA的加入对复合材料力学性能、热稳定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加入PLA能够明显提升复合材料的拉伸强度和冲击强度;加入BF后有效增强纤维与基体表面结合性,提高复合材料的结晶度与力学性能;纳米CaCO_(3)的加入可使材料热稳定性与力学性能均得到提升;当BF添加量为6%,PLA添加量为5%,纳米CaCO_(3)添加量为5%时,复合材料力学性能最优,拉伸强度提升10.68%,冲击强度提升30.31%。研究为LDPE作为可生物降解材料在农资、包装等领域应用提供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密度聚乙烯 聚乳酸 甘蔗渣纤维 纳米CaCO_(3) 力学性能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