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1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先天性结构畸形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断与治疗模式
1
作者 马立霜 刘超 冯众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01-705,共5页
先天性结构畸形是影响人群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随着产前诊断水平的提高,大部分胎儿结构畸形可以在妊娠期被发现。早期识别、动态随访评估、适时干预和手术治疗,以及近远期随访,是有效管理先天性结构畸形患儿的重要... 先天性结构畸形是影响人群健康水平和人口素质的公共卫生与社会问题,随着产前诊断水平的提高,大部分胎儿结构畸形可以在妊娠期被发现。早期识别、动态随访评估、适时干预和手术治疗,以及近远期随访,是有效管理先天性结构畸形患儿的重要举措。多学科协作的产前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对于很多先天性结构畸形的防治优势明显,已成为当前主要的诊疗模式,国内外不同学科和专业均提出了先天性结构畸形的一体化诊疗经验。本文针对我国先天性结构畸形的产前产后一体化诊断与治疗实施现状、存在问题以及发展趋势进行总结和评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畸形 产前诊断 遗传咨询 外科手术 多学科治疗 病例管理
下载PDF
胃镜联合腹腔镜诊治先天性幽门闭锁1例报告
2
作者 张艳霞 孔赤寰 马立霜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398-400,共3页
先天性幽门闭锁(congenital pyloric atresia,CP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胃出口梗阻性疾病,占胃肠道闭锁1%,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0万[1,2]。CPA分为3种类型:Ⅰ型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幽门前瓣膜,瓣膜可有孔或无孔;Ⅱ型表现为胃和十二指肠之间无间... 先天性幽门闭锁(congenital pyloric atresia,CPA)是一种非常罕见的胃出口梗阻性疾病,占胃肠道闭锁1%,新生儿发病率约为1/10万[1,2]。CPA分为3种类型:Ⅰ型表现为一个或多个幽门前瓣膜,瓣膜可有孔或无孔;Ⅱ型表现为胃和十二指肠之间无间隙的实性闭锁;Ⅲ型表现为胃和十二指肠之间完全不连续的离断型[3]。CPA产前诊断较为困难,可表现为羊水过多及胎儿胃腔扩张[4]。CPA患儿出生后主要表现为非胆汁性呕吐,Ⅱ、Ⅲ型及瓣膜无孔的Ⅰ型CPA在出生后早期即出现症状;瓣膜有孔的Ⅰ型CPA,在婴儿期或幼儿期才出现症状[5]。2022年5月我院收治1例Ⅱ型CPA新生儿,通过胃镜联合腹腔镜进行诊断,完全腹腔镜手术治疗成功,报道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婴儿期 羊水过多 产前诊断 CPA
下载PDF
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产前诊断特点及新生儿期手术时机探讨
3
作者 王莹 马立霜 +4 位作者 刘超 李景娜 魏延栋 张艳霞 吴涛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13-718,共6页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发育畸形(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s,CLMs)的产前诊断特点及新生儿期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于新生儿期实施手术的12例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患儿临床资... 目的探讨先天性肺发育畸形(congenital lung malformations,CLMs)的产前诊断特点及新生儿期手术指征。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月至2022年12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于新生儿期实施手术的12例先天性肺发育畸形患儿临床资料。其中男10例,女2例;足月儿9例,早产儿3例,最小胎龄32^(+5)周;平均出生体重3135.42 g,最低出生体重2200 g。收集所有患儿产前超声检查资料、孕期干预方式、出生后临床特点、手术方式以及病理检查结果。结果12例均获得产前诊断并接受产前咨询。产前诊断为先天性肺气道畸形(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CPAM)9例,支气管隔离肺(broncho-pulmonary sequestration,BPS)2例,先天性肺叶气肿(congenital lobar emphysema,CLE)1例。产前诊断时间:11例为孕中期(孕20~24周),1例为孕晚期(孕37周)。产前超声动态监测先天性肺气道畸形体积比(congenital pulmonary airway malformation-volume ratio,CVR)最大值为0.68~5.00,末次超声CVR均值1.48,合并不同程度胸/腹腔积液8例,羊水过多3例。12例分娩后均出现不同程度呼吸困难,9例需呼吸支持。术前诊断CPAM 6例,BPS 4例,CLE 2例;术前合并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1例,持续肺动脉高压2例,患侧张力性气胸2例。行胸腔镜微创手术6例,开胸手术6例。术后出现气胸1例,经保守治疗痊愈;漏斗胸1例,于3岁时手术矫治,其余患儿恢复良好。结论先天性肺发育畸形产前CVR数值高,分娩后较早出现呼吸困难,需新生儿期手术可能性大。新生儿期密切监测患儿生命体征、呼吸状态,选择恰当的手术时机,可以获得良好预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肺发育畸形 超声检查 产前 遗传咨询 产前诊断 外科手术
下载PDF
儿童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合并多发内生软骨瘤1例并文献综述
4
作者 张金 万乃君 +3 位作者 马立霜 刘超 张艳霞 吕学敏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6期576-581,共6页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合并多发内生软骨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例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合并多发内生软骨瘤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1977-2021年PubMed和万... 目的探讨儿童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合并多发内生软骨瘤的临床特征、病理特点、发病机制及诊治策略。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9月北京积水潭医院收治的1例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合并多发内生软骨瘤患儿临床资料,并检索1977-2021年PubMed和万方数据库中卵巢颗粒细胞瘤合并多发内生软骨瘤的相关文献;文献报道病例仅10例,均为国外文献,结合本例共11例,收集11例患者发病形式、临床表现、治疗方案等数据进行分析。结果本院1例为女性,就诊时年龄4岁6个月,临床表现为多发骨骼畸形、双侧乳房增大伴色素沉着,伴外阴分泌物。盆腔超声及腹部CT提示右侧卵巢肿物。行右股骨远端病灶刮除+人工骨植入术、右侧卵巢肿物及附件切除术。骨骼肿物组织病理提示为内生软骨瘤,卵巢肿物组织病理提示为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及内生软骨瘤组织样本中均存在IDH1基因突变,c.394C>T chr2-209113113 p.R132C。术后1年随访多发内生软骨瘤无复发,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术后3个月随访见双侧乳房逐渐回缩,盆腔超声提示无复发。文献报道的10例卵巢颗粒细胞瘤合并多发内生软骨瘤患者年龄6个月至36岁,多发内生软骨瘤主要表现为骨骼畸形,卵巢颗粒细胞瘤主要表现为外周性性早熟、月经异常、腹胀、腹部肿物。本院及文献报道共11例患者中,对于内生软骨瘤,9例予手术切除,1例保守治疗,1例右腿膝盖以下肢体及右中指截骨。对于卵巢颗粒细胞瘤,9例予切除病变侧卵巢及输卵管,2例手术切除肿瘤后予化疗。除2例发生软骨肉瘤恶变外,其余9例均为良性病变,所有患儿预后良好。结论卵巢幼年型颗粒细胞瘤合并多发内生软骨瘤临床罕见,发病可能与IDH1基因突变有关;治疗以手术切除为主;术后定期随访对提高患儿生存率至关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卵巢 颗粒细胞瘤 内生软骨瘤病 儿童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Ⅲ型食管闭锁经验分析
5
作者 魏延栋 王莹 +7 位作者 马立霜 冯翠竹 刘雪来 张艳霞 刘超 吴涛 李景娜 冯众 《发育医学电子杂志》 2023年第4期277-281,共5页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Ⅲ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经验,总结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25例低出生体质量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 目的探讨胸腔镜手术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Ⅲ型食管闭锁的临床经验,总结其可行性及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018年1月至2023年2月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行胸腔镜手术的25例低出生体质量Ⅲ型食管闭锁患儿的临床资料,其中男性14例,女性11例;Ⅲa型18例,Ⅲb型7例。出生体质量1350~2460 g,平均(2082±331)g,其中极低出生体质量儿2例,分别为1350 g、1440 g。足月儿8例,早产儿17例,出生胎龄为30+3~38+6周。手术时年龄最小者为出生后4 h,最大者为出生后20 d。5例患儿术前需要有创呼吸机支持。术前均行食管造影确诊,在胸腔镜下完成食管气管瘘结扎术+食管端端吻合术。结果21例患儿在胸腔镜下完成手术,4例中转开胸手术。手术时间143~300 min,平均(189±40)min。术后呼吸机使用时间18~841 h,中位数168 h。住院时间8~83 d,中位数30 d。术后吻合口漏2例,予保守治疗1~3周后自愈。食管气管瘘复发1例,予保守治疗后自愈。术后吻合口狭窄12例,予定期胃镜下食管球囊扩张,症状明显缓解。1例患儿合并多囊肾伴肾发育不全,术后7 d出现重症感染、肾功能衰竭,家属放弃治疗后死亡。余24例治愈出院。24例术后随访1~60个月,中位数28个月。2例术后4~5个月出现胃食管反流,行腹腔镜胃底折叠术。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Ⅲ型食管闭锁总体安全有效,术后并发症未见增多,随着手术技术的提高、围术期管理的改善,胸腔镜治疗低出生体质量儿食管闭锁可逐步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食管闭锁 胸腔镜 低出生体质量儿 食管造影 食管气管瘘
下载PDF
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被引量:3
6
作者 杨晓倩 季巍 +4 位作者 葛绣山 王亚娟 马立霜 谷庆隆 王菲 《中国卫生质量管理》 2023年第2期24-28,共5页
目的构建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小组通过回顾文献,参考相关政策、指南,结合临床实际等构建指标体系框架,邀请来自北京市19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以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 目的构建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方法研究小组通过回顾文献,参考相关政策、指南,结合临床实际等构建指标体系框架,邀请来自北京市19名专家进行两轮咨询以筛选指标,运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级指标权重。结果形成了包含3项一级指标、11项二级指标、33项三级指标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两轮咨询专家积极系数分别为95%和100%,专家权威系数分别为0.892、0.887,专家协调系数分别为0.393、0.382。三级指标权重在0.0047~0.1156之间。结论构建的危重新生儿转运质量评价指标体系具有一定科学性,可为评价危重新生儿转运工作质量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新生儿 转运质量 评价指标 德尔菲法 层次分析法
下载PDF
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先天性膈疝患儿的临床转归
7
作者 孟楚怡 冯众 +6 位作者 王莹 魏延栋 刘超 李景娜 吴涛 张艳霞 马立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8期706-712,共7页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临床转归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3例产前诊断为CDH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出... 目的探讨多学科诊疗模式下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临床转归以及预后相关因素。方法本研究为回顾性研究。以2016年1月至2022年8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收治的103例产前诊断为CDH的患儿为研究对象,以出生24 h内出现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使用指征为分组标准,将患儿分为ECMO达标组和非ECMO达标组,其中ECMO达标组39例,非ECMO达标组64例。分析两组患儿临床预后、超声心动图表现,以及ECMO达标组患儿死亡风险因素。结果103例患儿总病死率为29.1%(95%CI:20.6%~38.9%)。ECMO达标组病死率为53.9%(95%CI:37.2%~69.9%),高于非ECMO达标组的14.1%(95%CI:6.6%~25.0%),该组存活患儿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为336.5(160.5,578.5)h,住院时长为37.5(22.8,51.3)d。非ECMO达标组有创呼吸机使用时间为177.0(121.0,311.0)h、住院时长为25(19,34)d。与非ECMO达标组相比,ECMO达标组右侧膈疝占比更多,肝脏疝入发生率更高,膈肌缺损程度更大(P<0.05),早期肺动脉高压更严重(P<0.01),右心增大(69.7%比27.3%,P<0.01)以及左心功能不全(18.2%比0,P<0.01)的发生率更高。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显示,诊断胎龄<25周、动脉二氧化碳分压(arterial partial pressure of carbon dioxide,PaCO_(2))偏高、氧合指数(oxygenation index,OI)偏大是ECMO达标组CDH患儿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P<0.05)。结论在CDH患儿诊治中,采取产前-产时-产后一体化诊疗模式,优化通气管理和血管活性药物的精准个性化使用,可获得与ECMO中心相仿的治疗效果。建议ECMO在CDH患儿中的使用更加谨慎。患儿诊断胎龄早及生后早期氧合功能差与死亡结局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 多学科治疗 体外膜肺氧合治疗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诊治析评 被引量:2
8
作者 马立霜 孟楚怡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01-807,共7页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指由于膈肌发育缺陷,腹腔内容物(如肝脏、胃泡等)突出到胸腔,伴发不同程度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一种疾病。随着产前筛查、诊断和预后相关因素识别评... 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指由于膈肌发育缺陷,腹腔内容物(如肝脏、胃泡等)突出到胸腔,伴发不同程度肺发育不良和肺动脉高压(pulmonary hypertension,PH)的一种疾病。随着产前筛查、诊断和预后相关因素识别评估等方面技术的进步,CDH的治疗方法得到了持续改进。出生后肺保护性通气、营养支持、预防感染以及早期积极管理PH和微创修补膈肌缺损等综合管理策略的实施,也使得CDH患者的预后得到了显著改善。同时,胎儿期干预,如胎儿镜下气管阻塞(fetal endoscopic tracheal occlusion,FETO)的临床研究在国际上逐渐开展,这也为CDH的治疗提供了极大的潜力。对于重度CDH患者,体外膜肺氧合(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ECMO)的应用近年在逐渐开展,但其远期预后尚不乐观,使用时机也尚未规范。此外,CDH患者的长期管理和预后改善需要多学科共同参与和监测,需要根据风险分层来进行指导。本文重点阐述CDH患者的病理生理改变、产前诊断与评估、胎儿期干预以及出生后诊治与综合管理方面的最新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膈疝 肺发育 胎儿期干预 体外膜肺氧合
下载PDF
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11例报告 被引量:13
9
作者 侯文英 李龙 +8 位作者 刘树立 张军 马立霜 王莹 刘钢 雷宇 贾钧 刘宝富 王淑芹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07年第5期439-441,共3页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监视下,游离松解直肠;断离修补直肠尿道(阴道)瘘管,其中6例经腹腔镜离断修补,4例经会阴切口离断修补;然后在电刺激仪的引导下经会阴肌肉中心1.0cm左右小切口向盆底肌肉中心分... 目的探讨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的可行性。方法腹腔镜监视下,游离松解直肠;断离修补直肠尿道(阴道)瘘管,其中6例经腹腔镜离断修补,4例经会阴切口离断修补;然后在电刺激仪的引导下经会阴肌肉中心1.0cm左右小切口向盆底肌肉中心分离形成隧道,最后将直肠从隧道中拖出,与会阴皮肤吻合,同时关闭结肠造瘘口。结果11例患儿均在腹腔镜辅助下完成肛门成形术,腹腔镜手术操作时间平均32.8min(25~78min),出血量平均5.3ml(2~10ml),无需要输血者。术后11d去除尿管或膀胱造瘘管,无尿道瘘或憩室出现,无切口感染发生。11例术后随访3~66个月,平均45个月。根据肛门功能临床评分标准评分(6分法),排便优8例(72.7%),良3例(27.3%)。结论腹腔镜辅助中位肛门闭锁成形术处理直肠泌尿系瘘方便,辨认盆底肌中心准确及避免切口污染等优点,是治疗中位肛门闭锁有效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 中位肛门闭锁 肛门直肠成形术
下载PDF
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的转运救治机制与临床实证分析 被引量:3
10
作者 王莹 马立霜 +5 位作者 刘超 魏延栋 李景娜 赵云龙 张艳霞 张悦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1期58-62,共5页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转运救治机制与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8家产前诊断中心建立合作网,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合作网接受产前咨询的... 目的探讨产前诊断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的转运救治机制与临床实践效果。方法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与北京市及周边地区8家产前诊断中心建立合作网,以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期间在合作网接受产前咨询的CDH孕妇为研究对象。产前转运救治机制包括:产前以新生儿外科与产科为主导,协同超声影像科、遗传科组成专家小组进行不定期多学科会诊,对产前发现畸形患儿的诊断与预后进行评估;同时对分娩时间、分娩方式、出生后处置及转运、治疗等问题进行商讨,初步确定病情危重程度,分析出生后可能出现的风险,制定最优个性化诊疗方案。结果共88例CDH孕妇接受产前咨询,最终经绿色通道转运收治63例。63例中,男41例,女22例;足月儿52例,早产儿11例(中位出生胎龄34周);出生体重(2978.73±607.69)g;产时气管插管22例(34.9%),产房内高频呼吸机辅助呼吸22例(34.9%)。9例二氧化碳分压大于70 mmHg,54例小于70 mmHg。产前评估为重度CDH 31例,中度CDH 32例。产前诊断孕周(27.69±5.33)周。左侧膈疝53例,右侧膈疝10例。肝脏疝入15例。58例行手术治疗,术后存活率为87.9%(51/58);5例产前评估为极重度膈疝,出生后虽经全面抢救仍无法改变呼吸循环衰竭状态而死亡。58例采用手术治疗的患儿中,开放手术8例(13.8%),腔镜手术50例(86.2%);无疝囊35例,有疝囊23例;术中发现B级缺损20例(34.5%),C级和D级缺损共38例(65.5%)。使用补片修补膈肌者占10.3%(6/58)。结论先天性膈疝治疗水平的提升有赖于产科、儿科密切合作。新生儿外科专业转运团队在产前参与诊断和评估、产时进驻产房共同完成生后抢救及转运工作、以及后续有效的手术治疗和围术期管理,对改善先天性膈疝患者预后有着积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诊断 产前诊断 病人转送 治疗结果
下载PDF
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膈疝的经验及技术要点分析 被引量:4
11
作者 魏延栋 马立霜 +4 位作者 王莹 刘超 张艳霞 赵云龙 李景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19-824,共6页
目的总结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膈疝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9例先天性膈疝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出生体重、出生孕周、产前诊断孕周、膈疝位置等,对其手术后治... 目的总结分析胸腔镜手术治疗先天性膈疝的技术要点。方法回顾性分析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014年4月至2021年4月采用胸腔镜手术治疗的59例先天性膈疝患者临床资料,包括出生体重、出生孕周、产前诊断孕周、膈疝位置等,对其手术后治疗情况及手术操作经验进行总结。结果59例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患者中,产前诊断54例(91.5%),生后诊断5例(8.5%)。左侧膈疝49例,右侧膈疝10例。产前诊断胎龄为(26.9±5.1)周,其中小于25周的患者共25例,年龄最小为孕18周。平均出生孕周为(37.0±2.3)周,范围为28.0~41.0周;出生孕周小于37周15例,最小出生孕周为28周。平均出生体重为(2.89±0.60)kg,范围为1.36~4.10 kg;出生体重1.5~2.5 kg 12例,出生体重低于1.5 kg 2例,最低出生体重1.36 kg。59例均采用胸腔镜手术,其中51例(86.4%)顺利完成胸腔镜手术,8例(13.6%)胸腔镜手术中转开腹手术。总体存活51例(86.4%),死亡8例(13.6%);其中胸腔镜手术患者存活46例,存活率90.2%(46/51);胸腔镜中转开腹手术存活5例,存活率62.5%(5/8)。应用补片修补8例(13.6%),其中胸腔镜手术患者应用补片修补4例,胸腔镜中转开腹手术患者应用补片修补4例。术后复发4例(6.8%),其中胸腔镜手术后复发3例(5.9%,3/51),胸腔镜中转开腹手术后复发1例(12.5%,1/8)。结论胸腔镜手术治疗新生儿先天性膈疝时应操作轻柔,紧密缝合缺损膈肌,达到手术指征时可优先考虑胸腔镜手术,术中心肺功能难以维持时应尽快中转开放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外科学 胸腔镜检查
下载PDF
短Roux-Y空肠肝支在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的应用 被引量:2
12
作者 刘树立 李龙 +7 位作者 黄柳明 张军 马立霜 侯文英 谢华伟 王文晓 崔龙 张金山 《中国微创外科杂志》 CSCD 2010年第10期919-921,共3页
目的探讨小儿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适宜的肝支肠管长度。方法 2001年2月~2008年7月胆总管囊肿根治术176例,根据胆道重建中Roux-limb长度分为2组。短Roux-limb组(S组):120例,Roux-lmib长度15~20 cm;长Roux-limb组(L组):56例,Roux-l... 目的探讨小儿肝管空肠Roux-Y吻合术适宜的肝支肠管长度。方法 2001年2月~2008年7月胆总管囊肿根治术176例,根据胆道重建中Roux-limb长度分为2组。短Roux-limb组(S组):120例,Roux-lmib长度15~20 cm;长Roux-limb组(L组):56例,Roux-lmib长度35~40 cm。胆肠吻合后吻合口2组均无张力。结果 2组胆肠吻合术顺利。Roux-limb长度S组(17.3±1.7)cm显著短于L组(39.1±1.9)cm(t=76.291,P=0.000)。S组胆肠吻合时间(16.5±5.5)min与L组(15.4±3.9)min无统计学差异(t=1.346,P=0.188);S组排气时间(24.7±6.7)h与L组(25.8±5.8)h差异无显著性(t=-1.057,P=0.292);S组术后住院时间(7.4±2.2)d与L组(8.1±2.6)d差异无显著性(t=-1.853,P=0.066)。S组胆漏发生率2.5%(3/120)与L组1.8%(1/56)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2组无胆肠吻合口狭窄。S组随访(35.8±17.8)月与L组(39.2±21.9)月差异无显著性(t=-1.095,P=0.275)。术后3个月,2组胆汁引流良好(总胆红素、直接胆红素正常,B超肝内胆管无扩张);S组胆管炎发生率0.8%(1/120)与L组1.8%(1/56)无统计学差异(χ2=0.000,P=1.000);S组肠梗阻发生率2.5%(3/120)与L组3.6%(2/56)差异无显著性(χ2=0.000,P=1.000)。结论在胆总管囊肿根治术中采用短Roux-limb进行胆肠吻合安全、可行,与长Roux-limb效果相同,短Roux-limb具有保留有效肠管,利于患儿生长发育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胆总管囊肿 肝管空肠吻合术 儿童
下载PDF
先天性膈疝患儿手术后近期肺功能观察及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1
13
作者 张奕 马立霜 +5 位作者 曹玲 张悦 宋欣 王莹 刘超 魏延栋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3期236-241,共6页
目的 分析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手术后患儿近期肺功能情况,探索影响肺功能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随访。方法 以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CDH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 目的 分析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 CDH)手术后患儿近期肺功能情况,探索影响肺功能的相关因素,以指导临床随访。方法 以2016年4月至2021年1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CDH患儿为研究对象,患儿均经手术修补治疗,并进行肺功能检查。肺功能检查时间中位数为术后1.6个月(最长18个月,最短11 d),按照肺功能结果分为肺功能正常组、肺功能异常组(包括阻塞性通气功能异常、限制性通气功能异常、混合性通气功能异常)。比较两组临床资料(包括产前诊断时间、肝脏疝入情况、缺损大小、手术时机、用氧时长等)的差异。结果 共32例CDH患儿纳入分析,其中肺功能正常5例(15.6%),肺功能异常27例(84.4%)。以第1次肺功能测定结果为准,阻塞性通气功能异常20例(62.5%),限制性通气功能异常3例(9.4%),混合性通气功能异常4例(12.5%)。肺功能正常组与肺功能异常组手术前肺动脉高压人数比例(2/5比23/27)、用氧时长[(12.22±6.09)d比(21.48±9.12)d]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出生后30 d用氧情况(1/5比18/2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产前诊断时间肺功能异常组的均值明显小于正常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30.67±3.51)周比(26.77±4.38)周,P>0.05]。结论 部分先天性膈疝患儿术后早期存在不同程度的肺功能异常,需予以高度重视。术后早期以阻塞性通气功能异常多见,肺动脉高压、用氧时长以及产前诊断时间可能是患儿肺功能异常的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外科学 治疗结果 呼吸功能试验 观察性研究
下载PDF
产前诊断骶尾部畸胎瘤新生儿的多学科诊治分析 被引量:1
14
作者 张艳霞 马立霜 +5 位作者 吴青青 于斯淼 王莹 冯翠竹 刘超 魏延栋 《北京医学》 CAS 2020年第4期313-316,共4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产前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leal teratoma,SCT)的治疗及预后,分析多学科联合诊治在提高SCT患儿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7例产前诊断为SCT患儿的临床资料,... 目的总结新生儿期产前诊断为骶尾部畸胎瘤(sacrococcyleal teratoma,SCT)的治疗及预后,分析多学科联合诊治在提高SCT患儿预后的作用。方法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至2019年7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27例产前诊断为SCT患儿的临床资料,总结产前评估、手术时机、手术方式、病理诊断及术后并发症、预后情况。结果27例SCT患儿出生后尽早确诊并适时给予有效治疗。患儿均经骶尾部入路手术,平均手术日龄为生后(8.3±7.2)d,平均住院时间(14.5±7.0)d。术中无直肠损伤;术后伤口感染1例,皮下积液2例。术后随访1个月至4年,1例术后尿潴留合并泌尿系感染治愈;1例成熟性畸胎瘤术中切除不完全,术后3个月再次手术,随访至今4年未复发;1例未成熟Ⅲ级畸胎瘤术后8个月复发并广泛转移,家长放弃治疗后患儿死亡,另1例未成熟畸胎瘤Ⅲ级术后失访。其余23例无近远期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产前诊断SCT实施产前评估、产后绿色通道转运及微创技术治疗的全方位一体化多学科综合治疗模式,可以使患儿得到及时有效的诊疗。病理组织成分与患儿术后复发、恶变等预后密切相关,可评估远期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骶尾部畸胎瘤 产前诊断 预后 多学科诊治
原文传递
1例呼吸衰竭患者使用呼吸机的护理体会
15
作者 马立霜 《成都医学院学报》 CAS 2012年第03Z期539-539,共1页
1病例简介 李华仲,男,85岁,因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呼吸性衰竭、肺部感染入院,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不缓解,即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模式,使用呼吸机3个月后,憋喘逐渐好转,氧分压恢复正常,自主呼吸恢复,逐步脱机... 1病例简介 李华仲,男,85岁,因急性左心衰竭、急性呼吸性衰竭、肺部感染入院,给予对症处理后,症状不缓解,即行气管切开术,呼吸机辅助呼吸,SIMV模式,使用呼吸机3个月后,憋喘逐渐好转,氧分压恢复正常,自主呼吸恢复,逐步脱机至撤机,无任何不良反应及并发症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呼吸衰竭 呼吸机
下载PDF
新生儿膈疝胸腔镜治疗后存活率的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0
16
作者 于斯淼 马立霜 +6 位作者 王莹 李景娜 刘超 魏延栋 曲东 张辉 潘守东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2020年第5期441-446,共6页
目的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指因先天性膈肌结构缺损致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本研究旨在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近5年入院诊断为CD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DH患儿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为患儿产前及生后病... 目的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是指因先天性膈肌结构缺损致腹腔内容物疝入胸腔。本研究旨在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近5年入院诊断为CDH患儿的临床资料,分析CDH患儿生存率的影响因素,为患儿产前及生后病情评估提供循证依据,进而提高CDH患儿诊疗技术。方法本组患儿经产科儿科产前咨询,新生儿外科医生产房待产,生后经绿色通道转运至我中心SNICU,由新生儿外科与超声科、NICU、心脏外科等多学科对患儿进行围术期的联合诊疗,首选胸腔镜治疗。结果2014年4月至2019年12月经我中心普通(新生儿)外科诊治的58例CDH患儿中,42例行胸腔镜手术修补膈肌,35例存活,7例死亡,死亡率占总经治量的12%,其中6例为胸腔镜手术中转为开放手术,4例存活,2例死亡,死亡率占总经治量3%;13例行开放手术修补膈肌,5例存活,8例死亡。另有3例产前诊断发现CDH,术前死亡。存活患儿与死亡患儿在产前诊断孕周、住院时间、有创通气时间、手术时机及手术方式上比较差异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胸腔镜手术在新生儿CDH治疗中安全可行。产前诊断时间、手术时机、手术方式是预测患儿预后情况的重要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先天性 胸腔镜检查 治疗 存活率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新生儿先天性膈疝预后相关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7
作者 李海振 马立霜 +4 位作者 王莹 刘超 魏延栋 于斯淼 赵云龙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2年第5期458-462,共5页
目的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近6年来诊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7月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 目的总结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近6年来诊治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congenital diaphragmatic hernia,CDH)患儿临床资料,探讨新生儿先天性膈疝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4年4月至2020年7月北京大学首都儿科研究所教学医院收治的73例先天性膈疝患儿临床资料。按照预后情况分为预后良好组(术后顺利出院且存活,54例)和预后不良组(术后死亡,19例),收集两组患儿的临床资料(包括性别、出生孕周是否<37周、出生体重是否<2.5 kg、诊断胎龄是否≤25周、手术方式、手术时间是否<出生后24 h、手术时长是否<180 min、肝脏位置、出生孕周、手术时长)。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患儿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结果接受治疗的73例CDH患儿中,男46例,女27例;左侧58例,右侧15例;63例获得产前诊断,10例因生后呼吸窘迫经胸片确诊;存活54例(54/73,73.9%),死亡19例(19/73,26.1%)。54例痊愈出院患儿出院时指导家长进行肺功能训练及门诊定期复查,均获得门诊或电话随访,平均随访2.78年。出院后90 d、1年、2年、5年存活率均为100%。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低出生体重、生后24 h内接受手术、开放手术方式、诊断胎龄≤25周是新生儿先天性膈疝预后不良的相关因素(P<0.05)。结论低出生体重、诊断胎龄≤25周、出生后24 h内手术可能与新生儿先天性膈疝预后不良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 影响因素分析 婴儿 新生 疾病 预后
下载PDF
让首善之都成为护佑新生命健康的风向标
18
作者 马立霜 《北京观察》 2024年第4期48-49,共2页
开展科技引领,把出生缺陷胎儿视为患者,早诊早治早干预,不仅是治疗理念的转变,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京津冀地区每年出生近100万新生儿,先天性畸形患儿约3万例,因对疾病认知不足,大量患儿在产前诊断后被引产,生下来的患儿多因救治不... 开展科技引领,把出生缺陷胎儿视为患者,早诊早治早干预,不仅是治疗理念的转变,也是国家发展战略的要求。京津冀地区每年出生近100万新生儿,先天性畸形患儿约3万例,因对疾病认知不足,大量患儿在产前诊断后被引产,生下来的患儿多因救治不及时而生后死亡。研究显示,这些患儿如能得到早期诊断并给予规范治疗,其远期预后和生活质量可以和健康同龄儿相仿。近年来,随着我国产儿合作模式的优化及儿科先进的围术期管理救治方法和手术技术的不断改进,极大提升了危重患儿的救治成功率,为千万年轻父母提振了生育信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危重患儿 早诊早治 疾病认知 围术期管理 规范治疗 产前诊断 远期预后 救治方法
原文传递
新生儿原发性局部小肠扭转10例临床分析
19
作者 张艳霞 马立霜 +3 位作者 王莹 魏延栋 吴涛 李景娜 《中华新生儿科杂志(中英文)》 CAS CSCD 2024年第2期75-79,共5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原发性局部小肠扭转(primary segmental volvulus,PSV)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23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新生儿PSV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对数... 目的总结新生儿原发性局部小肠扭转(primary segmental volvulus,PSV)的临床特点。方法选择2014年5月至2023年5月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新生儿外科收治的新生儿PSV患儿进行回顾性研究,总结其临床表现、辅助检查、治疗及预后,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分析。结果共纳入10例PSV新生儿,平均胎龄(34.1±3.0)周,出生体重(2291±646)g。8例发病日龄≤3 d,2例发病日龄>3 d,10例患儿均以腹胀为主要表现,7例伴有胆汁性呕吐,5例伴有便血。影像学检查主要提示低位肠梗阻,无特异性表现;实验室检查主要提示代谢性酸中毒及不同程度贫血。9例患儿行诊断性腹腔穿刺,穿刺液为血性5例,清亮液体2例,血性混合粪样腹水1例,乳糜性1例。10例均行急诊剖腹探查术,于术中明确诊断PSV并行小肠部分切除,同时行一期肠吻合术或肠造瘘术。10例患儿均治愈,随访至4月龄~9岁,生长发育同正常同龄儿。结论新生儿PSV是一种独立的急腹症,临床表现缺乏特异性,术前诊断困难,经过积极手术,总体预后良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生儿 原发性 局部 小肠扭转
原文传递
新生儿膈疝产时宫外治疗的临床经验及预后相关因素 被引量:5
20
作者 赵云龙 马立霜 +11 位作者 蒋宇林 王莹 刘超 魏延栋 李景娜 吕嬿 简姗 孟华 欧阳云淑 冯逢 有慧 裴丽坚 《临床小儿外科杂志》 CAS CSCD 2021年第9期808-813,共6页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膈疝产时宫外治疗(Ex 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的单中心经验,并分析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进行回顾性... 目的总结新生儿先天性膈疝产时宫外治疗(Ex utero intrapartum treatment,EXIT)的单中心经验,并分析与患者预后相关的因素。方法对2011年1月1日至2020年12月31日期间在首都儿科研究所附属儿童医院接受治疗的新生儿先天性膈疝进行回顾性研究,患者均接受包括产前筛查、诊断、评估,产时监护及呼吸支持,产后人工转运、手术、随访在内的“产前-产时-产后”多学科综合诊疗模式。对其中22例产前诊断为先天性膈疝、经评估病情较重、出生后呼吸困难的新生儿应用EXIT(为EXIT组,其余患者归入非EXIT组),对患者的临床特征、手术相关参数、临床结局等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共95例纳入研究,获随访6个月至10年。EXIT组共22例,其中21例接受手术治疗,存活19例(术后存活率为90.5%);非EXIT组共73例,其中60例接受手术治疗,存活43例(术后存活率为71.7%)。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行产时宫外治疗[OR=0.104,(95%CI:0.022~0.493)]、产前诊断时间[OR=0.863,(95%CI:0.783~0.952)]与肝脏疝入胸腔[OR=9.657,(95%CI:3.094~30.137)]三个因素为先天性膈疝患者预后状况的独立影响因素。根据ROC曲线结果可知,产前诊断时间最优诊断效能对应的cutoff值为24.5周,即产前诊断孕周小于24.5周的患者出生后存活率显著低于产前诊断孕周大于等于24.5周的患者。结论EXIT安全可行,可有效改善先天性膈疝新生儿患者预后,产时宫外治疗、产前诊断胎龄及肝脏疝入胸腔是新生儿先天性膈疝的预后相关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横膈 先天性/外科学 横膈 先天性/诊断 产时宫外治疗 治疗结果 对比研究 婴儿 新生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