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新能源汽车储能系统快速充电策略研究综述
1
作者 金英爱 余文宾 马纯强 《电气工程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3-32,共10页
电动汽车在近十年得到大力发展与推广,但续航里程一直限制着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车载储能系统快速充电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电动汽车用户续航里程焦虑,同时提高车辆安全性。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技术包括基于经验的充电策略和基于优化... 电动汽车在近十年得到大力发展与推广,但续航里程一直限制着电动汽车的进一步发展。车载储能系统快速充电技术能够有效缓解现阶段电动汽车用户续航里程焦虑,同时提高车辆安全性。电动汽车快速充电技术包括基于经验的充电策略和基于优化的充电策略。本文首先总结了各种传统充电方法的优点和缺点,其次根据应用场景优化目标的不同,归纳了不同优化目标的快充策略的应用,此外总结了电池内部的电极材料、电解质和电极/电解质界面(EEI)对快充性能的影响,并归纳了不同材料的改良措施,并对该领域未来发展方向进行了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动汽车 充电策略 锂电池 电极材料 快充性能
下载PDF
能源与动力工程专业认识实习模式的探索 被引量:2
2
作者 蒋志鹏 马纯强 +2 位作者 宋薇 赵晓文 金英爱 《中国教育技术装备》 2023年第16期157-160,共4页
专业认识实习是工科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专业设备结构和应用方式的认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认识实习模式亟须做出变革,以满足环境的发展需求。针对本专业培养方案内容的各实习环节,包括教授专题讲... 专业认识实习是工科生学习过程的重要环节,对促进学生对本专业相关领域的专业设备结构和应用方式的认知,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专业认识实习模式亟须做出变革,以满足环境的发展需求。针对本专业培养方案内容的各实习环节,包括教授专题讲座、传统能源应用设备拆装、新能源利用设备认识等内容。该模式优化了考核方式,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提升了学生对本专业的认识,为其将来的工作和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工程应用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专业认识实习 能源与动力工程 新能源
下载PDF
液氮冷藏运输控制方式数值模拟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马纯强 高青 李艳 《长春大学学报》 2014年第6期769-773,共5页
液氮冷藏车利用液氮喷淋冷藏运输鲜活品,液氮冷煤是冷藏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利用模拟计算分析方法,针对冷藏运输果蔬为例,分析液氮冷藏运输过程中液氮喷射控制方式、鲜活品温度变化特性和液氮耗量等特征问题。提出采用变控温方式,... 液氮冷藏车利用液氮喷淋冷藏运输鲜活品,液氮冷煤是冷藏运输的重要方式之一。本文利用模拟计算分析方法,针对冷藏运输果蔬为例,分析液氮冷藏运输过程中液氮喷射控制方式、鲜活品温度变化特性和液氮耗量等特征问题。提出采用变控温方式,协调控温温差、鲜活品温变时间和喷射量之间的关系,达到最佳的鲜活品冷藏,既保证鲜活品冷藏质量,又能充分利用冷能,减少液氮耗量,同时减少液氮喷射次数,提高液氮喷射装置年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藏运输 液氮 控制方式 温变性能
下载PDF
岩土地质结构热物性对地下蓄能影响分析
4
作者 马纯强 高青 李明 《节能技术》 CAS 2015年第4期308-312,共5页
为了提升地下蓄热能力,探讨不同岩土地质结构材料对地下蓄能效果的影响。采用地下换热器群的多热源传热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地下岩土地质结构热物性参数对地下蓄能岩土温变性和温度分布状态变化的影响,明确有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敏感度... 为了提升地下蓄热能力,探讨不同岩土地质结构材料对地下蓄能效果的影响。采用地下换热器群的多热源传热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地下岩土地质结构热物性参数对地下蓄能岩土温变性和温度分布状态变化的影响,明确有关因素的影响程度和敏感度。结果表明地下岩土蓄能体的导热系数和体积比热对地下蓄能效果具有显著的敏感性,分别决定了蓄入周期内能量的扩散能力和存储能力。研究结果还表明,热物性对蓄能的能量品位具有显著的影响作用;而且,由于其明显的影响程度,导致热物性参数偏差将对地下换热器系统设计产生直接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石力学 岩土热物性 地下蓄能 蓄能体导热 传热计算
下载PDF
发动机起动动态过程富氧燃烧排放及其失火特性研究 被引量:8
5
作者 高青 刘成材 +3 位作者 金英爱 马纯强 张广军 苏俊林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7-10,16,共5页
针对发动机选择性组分进气富氧燃烧,采取氧浓度21%-27%的富氧进气,研究点燃式发动机起动初始段瞬态过程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表明:随着进气氧浓度的增加,CO、HC排放明显下降,NOx排放有所升高。在氧浓度23%-25%的低富氧程度时,对于CO、H... 针对发动机选择性组分进气富氧燃烧,采取氧浓度21%-27%的富氧进气,研究点燃式发动机起动初始段瞬态过程燃烧与排放特性。试验表明:随着进气氧浓度的增加,CO、HC排放明显下降,NOx排放有所升高。在氧浓度23%-25%的低富氧程度时,对于CO、HC排放的影响相对显著,随着富氧程度的进一步增加,该影响作用明显减弱。尽管富氧起动带来一定程度的NOx排放增加,但是起动过程的NOx排放仍然处于较低水平。缸内燃烧探测可知,合适的富氧氛围有利于火焰传播和扩散,明显减少失火现象,失火率呈线性降低趋势,起动燃烧稳定性明显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富氧 燃烧 排放 失火 起动
下载PDF
基于车辆余热蓄能利用的作用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6
作者 高青 王永珍 +3 位作者 王国华 王琱 李明 马纯强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14-319,共6页
根据暖车热环境需热量确定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蓄热能力,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余热蓄热器设计,并选择合适的相变材料PCM,采用模块封装,组合成不同规格的蓄热器。通过CFD模拟计算,研究了汽车余热利用在车内热环境中... 根据暖车热环境需热量确定相变材料(phase change material,PCM)蓄热能力,提出一种结构简单、紧凑的余热蓄热器设计,并选择合适的相变材料PCM,采用模块封装,组合成不同规格的蓄热器。通过CFD模拟计算,研究了汽车余热利用在车内热环境中的作用,特别分析汽车运行工况和蓄热器并联迭加蓄热特性的影响规律。研究结论对未来汽车余热相变蓄热研究与利用具有参考价值和推动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汽车余热 相变蓄能 数值模拟 传热
下载PDF
地下土壤导热系数确定中影响因素分析 被引量:16
7
作者 高青 余传辉 +2 位作者 马纯强 于鸣 玄哲浩 《太阳能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5期581-585,共5页
利用有限元热分析平台,建立了二维瞬态有限元模型,计算确定了竖孔U型管地下换热器周边的土壤导热系数,并着重对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测量时间、土壤初始温度、土壤体积比热、回填料物性参数和管间距等因素对土壤导热系数... 利用有限元热分析平台,建立了二维瞬态有限元模型,计算确定了竖孔U型管地下换热器周边的土壤导热系数,并着重对主要影响参数进行了比较分析。讨论了测量时间、土壤初始温度、土壤体积比热、回填料物性参数和管间距等因素对土壤导热系数的影响程度和敏感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换热器 土壤导热系数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道路融雪化冰过程冰层的热融特性 被引量:7
8
作者 黄勇 高青 +2 位作者 马纯强 张磊 玄哲浩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期391-396,共6页
通过模拟道路冰层热融过程,实验研究了热负荷、冰层厚度等对寒冷环境下冰层融化的传热规律、温度变化、融冰率和冰融水流变性的影响作用。通过研究融冰率、道路构造层和冰层温度时变规律,探索了热融冰特征。研究表明,冰层热融过程中,融... 通过模拟道路冰层热融过程,实验研究了热负荷、冰层厚度等对寒冷环境下冰层融化的传热规律、温度变化、融冰率和冰融水流变性的影响作用。通过研究融冰率、道路构造层和冰层温度时变规律,探索了热融冰特征。研究表明,冰层热融过程中,融冰率变化经历未融、融化加速和融化减缓3个阶段,每个阶段受热负荷作用影响明显,若采用变负荷加热,可更有利于融冰过程能量利用的综合效果。冰层厚度对路基层温度影响较大,冰层越厚,路基层温度越低。通过提高热负荷,可提升路基层温度,保证道路温度。此外,冰融水流动和移动将产生一定的路基层和路面层温度波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工程 地热利用 道路融冰 热融特性 温变规律
下载PDF
空气变组分富氧进气发动机性能及其排放作用影响分析 被引量:7
9
作者 金英爱 高青 +3 位作者 马纯强 高淳 隆愈强 Yan Y Y 《内燃机工程》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23-27,共5页
针对富氧进气发动机性能及其排放作用和影响开展分析,并在单缸四冲程风冷点燃式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分别选择不同工况及21%、23%、25%的3种富氧进气浓度,进行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氧进气发动机动力性增强,经济性改善,排... 针对富氧进气发动机性能及其排放作用和影响开展分析,并在单缸四冲程风冷点燃式发动机上进行试验,分别选择不同工况及21%、23%、25%的3种富氧进气浓度,进行发动机性能和排放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富氧进气发动机动力性增强,经济性改善,排放性能优劣并存,其中功率提升、燃油消耗率降低、HC和CO排放改善,在较低富氧程度下作用更加明显,随着富氧程度的增加,作用逐渐减小;在较高富氧浓度下,尽管CO、HC排放仍然降低,但是NOx排放却大幅度提高,因此将富氧程度控制在23%左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燃机 发动机 富氧进气 性能 排放
下载PDF
怠速工况发动机富氧燃烧排放及其稳定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高青 金英爱 +3 位作者 刘成材 马纯强 苏俊林 张广军 《内燃机学报》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期36-40,共5页
利用氧的体积分数为21%~27%的富氧空气进气,研究点燃式发动机启动后最初怠速工况排放特性和规律。试验表明,在氧的体积分数为23%~25%的低富氧程度下,CO、HC排放降低作用更加显著,同时NOx排放升高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相反,在... 利用氧的体积分数为21%~27%的富氧空气进气,研究点燃式发动机启动后最初怠速工况排放特性和规律。试验表明,在氧的体积分数为23%~25%的低富氧程度下,CO、HC排放降低作用更加显著,同时NOx排放升高程度处于较低水平。相反,在高富氧浓度下,CO、HC排放降低程度明显减小,NOx排放大幅提高。因此,低富氧浓度在改善发动机怠速工况燃烧排放中具有重要作用和应用潜力。研究还表明,随着供气氧的体积分数的增加,压力峰值提高,相位提前,发动机循环变动减小。进气氧的体积分数对瞬时转速循环变动性影响是有限度的,23%左右的低富氧作用最为明显,随着富氧程度增加,作用逐渐减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富氧 排放 循环变动
下载PDF
射流角度对车辆风窗玻璃除霜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6
11
作者 王永珍 高青 +2 位作者 王国华 马纯强 马宁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S2期279-282,共4页
利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通过模拟冲击射流除霜时风窗玻璃外表面上霜层的二维固、液融化现象,研究了射流角度(碰撞角和平面角)对车辆风窗玻璃除霜效果的影响。文章重点阐述了射流角度对流动状态、玻璃表面温度、平均... 利用Fluent计算软件,采用标准kε-紊流模型,通过模拟冲击射流除霜时风窗玻璃外表面上霜层的二维固、液融化现象,研究了射流角度(碰撞角和平面角)对车辆风窗玻璃除霜效果的影响。文章重点阐述了射流角度对流动状态、玻璃表面温度、平均液相率、液态分数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射流碰撞角和平面角对除霜效果的影响是非单调性的,存在最有利的作用参数区间;在约定条件下存在最佳效果的碰撞角(60°)和平面角(1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车辆工程 风窗玻璃 除霜 冲击射流
下载PDF
发动机可变组分进气系统的膜气体分离特性 被引量:4
12
作者 刘成材 高青 +2 位作者 马纯强 金英爱 李玥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5-629,共5页
研制了一种膜气体分离装置,分别进行压力模式和真空模式实验,研究了富氧气流和富氮气流的分离特性。研究表明,压力模式具有气体成分浓度与流量反比关系,利于富氮气流制备调节;真空模式具有富氧气流浓度与流量正比关系,富氮气流的流量和... 研制了一种膜气体分离装置,分别进行压力模式和真空模式实验,研究了富氧气流和富氮气流的分离特性。研究表明,压力模式具有气体成分浓度与流量反比关系,利于富氮气流制备调节;真空模式具有富氧气流浓度与流量正比关系,富氮气流的流量和浓度基本不变,利于富氧气流制备调节。其中,供气压力、吸气真空度和分离膜两侧压差起到决定性作用,温度具有重要影响。因此,需要多项因素融合,实现流量与浓度协同,才能满足发动机进气工况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动力机械及工程 发动机 进气系统 膜分离 富氧空气 富氮空气
下载PDF
可变进气组分发动机燃烧控制及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金英爱 高青 +1 位作者 马纯强 刘成材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6期17-20,共4页
不同组分进气燃烧控制技术是探索发动机低排放、动力强化和解决高原环境适应性而提出的一项主动控制技术。通过氧氮份额调制控制和优化燃烧,是降低发动机污染的新途径。富氧可减少CO、HC等排放,特别在冷起动工况更加明显;富氮可降低NOx... 不同组分进气燃烧控制技术是探索发动机低排放、动力强化和解决高原环境适应性而提出的一项主动控制技术。通过氧氮份额调制控制和优化燃烧,是降低发动机污染的新途径。富氧可减少CO、HC等排放,特别在冷起动工况更加明显;富氮可降低NOx排放。着重论述了可变进气组分发动机燃烧技术的基本研究工作,分析了富氧和富氮燃烧控制的基本特性,阐述了存在的问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燃烧控制 可变进气 发动机 组分 主动控制技术 低NOX排放 环境适应性 优化燃烧
下载PDF
地下蓄能体多孔介质传热及其热湿迁移分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李明 高青 +2 位作者 江彦 于鸣 马纯强 《热科学与技术》 CAS CSCD 2008年第4期308-313,共6页
蓄能技术是实现能源可再生和高效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能量通过短期或长期蓄存,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和实现能源的实时补充。地下蓄能过程是一个受岩土特征影响的复杂多变的传热过程。着重论述地下蓄能技术发展状况和面临的研究问题,并通过... 蓄能技术是实现能源可再生和高效利用的一个有效途径。能量通过短期或长期蓄存,提高其综合利用率和实现能源的实时补充。地下蓄能过程是一个受岩土特征影响的复杂多变的传热过程。着重论述地下蓄能技术发展状况和面临的研究问题,并通过模型分析和模拟计算对多孔特征下蓄能体传热作用进行了分析和探讨,考察了几种典型工况下的温度分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蓄能 传热分析 多孔性 模拟计算
下载PDF
汽车空调离心风机噪声的检测与优化 被引量:5
15
作者 李明 侯高林 +2 位作者 束磊 韦长华 马纯强 《流体机械》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12期86-94,共9页
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内环境舒适性的高要求,解决某汽车空调离心风机噪声对舒适性的影响,针对离心风机在高转速225 Hz处的异响,利用有限元对离心风机的气动噪声和机械噪声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造成风机异响的主要原因是扇叶区域的气... 为满足人们对汽车内环境舒适性的高要求,解决某汽车空调离心风机噪声对舒适性的影响,针对离心风机在高转速225 Hz处的异响,利用有限元对离心风机的气动噪声和机械噪声进行仿真分析。研究结果表明:造成风机异响的主要原因是扇叶区域的气动噪声,内部流域最大噪声达到82.076 dB,最终对法兰添加深度0.5~2 mm,直径5 mm,间隔7~20 mm的凹槽,有效稳定了扇叶区域气流,消除了异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离心风机 汽车空调 气动噪声 机械噪声
下载PDF
变组分富氧进气发动机起动与怠速过程排放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刘成材 金英爱 +2 位作者 高淳 马纯强 方瑛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9年第12期33-36,共4页
研究了变组分富氧进气对发动机起动和怠速过程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氧浓度(21%~25%)下,随进气氧浓度的增加,CO、HC排放明显下降,尽管NOx排放有所升高,但总体NOx排放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更高富氧浓度下,不但CO、HC排放降低程... 研究了变组分富氧进气对发动机起动和怠速过程排放的影响。结果表明,在较低的氧浓度(21%~25%)下,随进气氧浓度的增加,CO、HC排放明显下降,尽管NOx排放有所升高,但总体NOx排放仍然处于较低水平;在更高富氧浓度下,不但CO、HC排放降低程度明显减小,而且NOx排放大幅提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起动 怠速 富氧 排放
下载PDF
地下岩土蓄能过程控制模式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青 李明 +2 位作者 马纯强 江彦 于鸣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593-597,共5页
通过均置模式、内聚模式、间歇模式和热屏模式等四种典型模式的温变特性和温度场变化特征实验研究,对其传热特性和蓄能效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温度场形态重整控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源负荷调控,分析蓄能体能位温度变化、分布规律、... 通过均置模式、内聚模式、间歇模式和热屏模式等四种典型模式的温变特性和温度场变化特征实验研究,对其传热特性和蓄能效能进行分析。提出了温度场形态重整控制概念,并在此基础上,通过热源负荷调控,分析蓄能体能位温度变化、分布规律、时间特性和蓄能效能等。建立了温度场形态主动控制新理念,并提出了热屏概念,为实现地下蓄能最佳效率优化奠定了理论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工学 地下蓄能 控制模式 温变特性 温度场形态重整
下载PDF
地下蓄能热扩散和传输的能流通量描述 被引量:1
18
作者 江彦 高青 +3 位作者 李明 马纯强 刘研 黄勇 《吉林大学学报(工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5期1142-1145,共4页
通过对地下蓄能系统能量输入、存储和输出过程中的能量传输问题的研究,提出地下岩土蓄能能流通量的概念。通过衡量蓄存能量的扩散传输程度,定量分析判断地下蓄能过程的能流效应,为控制扩散提供了衡量参数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 通过对地下蓄能系统能量输入、存储和输出过程中的能量传输问题的研究,提出地下岩土蓄能能流通量的概念。通过衡量蓄存能量的扩散传输程度,定量分析判断地下蓄能过程的能流效应,为控制扩散提供了衡量参数和依据。在此基础上,研究了不同排列竖孔地下换热器群布置形式的能流问题以比较它们在保存土壤蓄能期间能流强度的差别。研究发现,孔群布置决定地下温度场形态,该温度场形态对能量输入、输出及蓄存的自由扩散传输程度产生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热能工程 地下蓄能 能流通量 扩散 传输
下载PDF
冷起动环境下车辆风窗玻璃除霜特性研究 被引量:2
19
作者 王永珍 高青 +2 位作者 马纯强 王国华 马宁 《汽车技术》 北大核心 2008年第11期34-37,共4页
喷射气流环境和热力状态参数是合理设计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基本因素,二者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联关系。通过研究喷射气流出口速度、温度和环境初始温度等参数对风窗玻璃除霜的影响,分析了风窗玻璃特征点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液相率和... 喷射气流环境和热力状态参数是合理设计汽车风窗玻璃除霜系统的基本因素,二者存在着复杂的互动关联关系。通过研究喷射气流出口速度、温度和环境初始温度等参数对风窗玻璃除霜的影响,分析了风窗玻璃特征点温度、平均温度、平均液相率和液态分数等除霜相变特性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风窗玻璃表面温度在除霜过程中存在3段变化,即急升段、解霜相变段和缓升段,各阶段分别决定了除霜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窗玻璃 除霜 冷起动
下载PDF
富氮进气对发动机NOx排放及性能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金英爱 高淳 +3 位作者 马纯强 隆愈强 高青 Y.Y.Yan 《汽车工程》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769-773,共5页
通过变进气组分,研究富氮进气对发动机NOx排放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氮进气组分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有显著影响:燃烧受到抑制,燃烧温度降低,NOx排放显著减少。但富氮进气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比油耗升... 通过变进气组分,研究富氮进气对发动机NOx排放和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富氮进气组分对发动机动力性、燃油经济性和排放性能有显著影响:燃烧受到抑制,燃烧温度降低,NOx排放显著减少。但富氮进气将不同程度地导致发动机功率下降,比油耗升高,HC和CO排放增加。在低富氮程度下,NOx排放可显著降低,而其它的不利影响较小。另外,富氮界限较窄,超出界限将对燃烧产生明显的不利影响,因此富氮组分界限的合理确定和协同优化控制极其重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发动机 变进气组分 富氮 排放 性能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