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氦氖激光器电源微型化设计
1
作者 马继壮 《生物医学工程学进展》 CAS 1994年第4期19-20,共2页
前言 众所周知氦氖激光作为一种低功率激光源已广泛用于临床穴位照射等多种方面,同时小型氦氖激光用作指示仪、瞄准仪等在其他领域亦已普遍采用。因此如何开发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新产品是值得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经作者设计改进的... 前言 众所周知氦氖激光作为一种低功率激光源已广泛用于临床穴位照射等多种方面,同时小型氦氖激光用作指示仪、瞄准仪等在其他领域亦已普遍采用。因此如何开发体积小巧,便于携带的新产品是值得关心的问题,本文介绍一种经作者设计改进的激光电源,使这一问题得以解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器电源 整流电路 氦氖激光仪 微型化设计 激光管 激光电源 负载能力 变压器 设计改进 负载电阻
下载PDF
Nd:YAG激光照射对兔面神经损伤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2
作者 余优成 张志愿 +2 位作者 周国瑜 竺涵光 马继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1999年第4期197-199,共3页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密度Nd:YAG连续激光对兔面神经的损伤效应及术后再生情况,为Nd:YAG激光治疗腮腺区深部海绵型血管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治疗功率,采用5种不同能量密度Nd:YAG激光,分别对28只兔面神经进行照射。结果能量密度<... 目的探讨不同能量密度Nd:YAG连续激光对兔面神经的损伤效应及术后再生情况,为Nd:YAG激光治疗腮腺区深部海绵型血管瘤提供依据。方法根据临床治疗功率,采用5种不同能量密度Nd:YAG激光,分别对28只兔面神经进行照射。结果能量密度<70J/cm2激光致面神经轻度变性,术后3周功能基本正常;能量密度140J/cm2激光致面神经中度变性;术后3周功能明显下降,6周基本恢复正常;能量密度240J/cm2激光致面神经不可逆损伤。结论Nd:YAG激光的热效应是面神经损伤的重要原因,且程度与能量呈正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能量密度 面神经 损伤 ND:YAG激光
下载PDF
腓骨肌瓣结合牙种植牵引器在下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的应用 被引量:21
3
作者 张陈平 张志愿 +5 位作者 季彤 胡永杰 韩正学 徐立群 吴轶群 马继壮 《中国耳鼻咽喉头颈外科》 2004年第5期281-284,共4页
目的 探讨腓骨肌瓣结合牙种植牵引器(dentalimplant distracter,DID)在下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了包含永久性牙种植体和暂时性牵引器的牵引种植体。此牵引器特别为腓骨增宽牵引重建下颌骨缺损而设计。已完成10例下颌骨缺... 目的 探讨腓骨肌瓣结合牙种植牵引器(dentalimplant distracter,DID)在下颌骨功能性重建中的应用。方法 设计了包含永久性牙种植体和暂时性牵引器的牵引种植体。此牵引器特别为腓骨增宽牵引重建下颌骨缺损而设计。已完成10例下颌骨缺损重建(33件DID),其中4例成釉细胞瘤,2例下颌骨囊肿,1例骨纤维异常增殖症,其余3例为恶性肿瘤;患者年龄19~67岁(平均年龄44.7岁),8例男性,2例女性。结果在19~40个月的随访中,10例患者的组织瓣获完全成功,临床检查及X线检查显示正常下颌骨外形和骨愈合。植入的33枚DID中,有10枚(占30 %)由于局部感染松动取出,其余种植体均有良好的骨结合,成功率达70 %,共有4位患者完成义齿修复,效果满意。结论 DID可成功用于游离腓骨肌瓣下颌骨功能性重建,牙种植体植入与骨牵引同期完成,缩短了手术周期,改善了患者的生存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腓骨肌瓣 牙种植牵引器 下颌骨 功能性重建
下载PDF
氩激光488nm波长与混合波长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的比较研究 被引量:5
4
作者 周国瑜 张志愿 +1 位作者 顾基中 马继壮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00年第3期173-174,共2页
目的 为探索氩激光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 (PWS)更为安全的方法 ,比较了 488nm单波长和常用混合波长氩激光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 5 2例患者分为 2组分别采用 488nm单波长氩激光及混合波长氩激光进行治疗。结果  488nm单波长... 目的 为探索氩激光光动力治疗鲜红斑痣 (PWS)更为安全的方法 ,比较了 488nm单波长和常用混合波长氩激光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随机选择 5 2例患者分为 2组分别采用 488nm单波长氩激光及混合波长氩激光进行治疗。结果  488nm单波长激光组的治愈率为 19.2 3 % ,混合波长组为 11.5 4% ,两者无显著差异。总有效率分别为 92 .31% %及 88.46 % ,无统计学差异。不良反应的发生率为混合波长组高于单一波长组。结论  488nm单波长氩激光光动力治疗与混合波长方法治疗疗效相同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激光波长 光动力效应 鲜红斑痣 氩激光 治疗
下载PDF
腮腺区深部海绵型血管瘤的Nd:YAG激光治疗与面神经保存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5
5
作者 余优成 张志愿 +3 位作者 陆金泉 竺涵光 周国瑜 马继壮 《中国激光医学杂志》 CAS CSCD 1998年第3期125-128,共4页
为探讨既保存面神经功能,又根治腮腺区深部海绵型血管瘤的方法,实验研究应用Nd∶YAG激光临床治疗血管瘤的最高能量密度照射兔面神经。结果表明:该参数的Nd∶YAG激光可致面神经中度变性,面神经功能暂时性下降,但可于术后... 为探讨既保存面神经功能,又根治腮腺区深部海绵型血管瘤的方法,实验研究应用Nd∶YAG激光临床治疗血管瘤的最高能量密度照射兔面神经。结果表明:该参数的Nd∶YAG激光可致面神经中度变性,面神经功能暂时性下降,但可于术后2月内恢复,认为此种损伤为可逆性损伤。基此,对11例腮腺区深部海绵型血管瘤患者先手术暴露腮腺区深部血管瘤瘤体,再用Nd∶YAG激光凝固病灶,然后缝合创面,均获得临床治愈的疗效。随访1年~2年无复发,无1例出现永久性面瘫。认为该法是治疗腮腺区病灶的一种有效疗法,具有保护皮肤及面神经免受损伤的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海绵型血管瘤 面神经 激光疗法
下载PDF
上颌翼状导板在上下颌骨联合缺损早期赝复治疗中的应用 被引量:2
6
作者 曲行舟 王明一 +1 位作者 马继壮 张陈平 《上海口腔医学》 CAS CSCD 2010年第2期133-135,共3页
目的:探讨上颌翼状导板在上下颌骨联合切除术后早期赝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例因口腔癌根治而切除上下颌骨而未进行同期功能性重建的患者,其中2例术前获得口内牙列印模,8例因术前开口受限而在术后2周获得口内印模。在初步印... 目的:探讨上颌翼状导板在上下颌骨联合切除术后早期赝复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方法:收集10例因口腔癌根治而切除上下颌骨而未进行同期功能性重建的患者,其中2例术前获得口内牙列印模,8例因术前开口受限而在术后2周获得口内印模。在初步印模基础上制作个别托盘后,取工作模型、咬合记录并上架。利用上颌余留牙设计固位卡环,制作带有翼状导板的腭护板。患者于术后1周开始佩戴。结果:10例患者在术后1~3个月的康复训练后,无饮水返流及鼻漏气,腭咽闭合功能良好,上下颌余留牙咬合关系良好。去除翼状导板后,能够自主咬合,达到最大咬合面积。结论:腭护板联合翼状导板不仅能够保护上颌骨切除术区创口,早期分隔口鼻瘘,而且能够尽早纠正上下颌骨联合切除后的错。为二期永久赝复体制作提供了条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颌骨缺损 赝复治疗 翼状导板
原文传递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显微外科培训方法的探讨 被引量:3
7
作者 韩正学 张陈平 +1 位作者 季彤 马继壮 《北京口腔医学》 CAS 2008年第5期293-294,共2页
关键词 口腔颌面外科医师 显微外科 培训班 口腔颌面外科学 学科交叉 外科领域 头颈肿瘤 基本操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