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53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速眠新与盐酸氯胺酮对猕猴麻醉效果的初步观察 被引量:17
1
作者 马诺山 姚咏明 于勇 《中国实验动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3期191-192,共2页
目的 比较速眠新与盐酸氯胺酮和速眠新复合麻醉对猕猴的麻醉效果。方法 成年健康猕猴 10只 ,动物分成单纯麻醉组 (速眠新组 ,5只 )和复合麻醉组 (速眠新和盐酸氯胺酮组 ,5只 ) ,均采用肌内注射麻醉。结果 速眠新麻醉维持时间仅 0~ 1... 目的 比较速眠新与盐酸氯胺酮和速眠新复合麻醉对猕猴的麻醉效果。方法 成年健康猕猴 10只 ,动物分成单纯麻醉组 (速眠新组 ,5只 )和复合麻醉组 (速眠新和盐酸氯胺酮组 ,5只 ) ,均采用肌内注射麻醉。结果 速眠新麻醉维持时间仅 0~ 1h ,麻醉效果低于复合麻醉效果。速眠新有较好的镇静、镇痛和肌肉松弛作用 ,复合麻醉使速眠新效果更佳 ,麻醉时间更长、更稳定 (1~ 2h) ,复苏期较快。结论 速眠新和盐酸氯胺酮复合麻醉适合动物实验时间较长的手术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速眠新 盐酸氯胺酮 猕猴 麻醉效果
下载PDF
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诱发MODS动物模型制作
2
作者 马诺山 曹卫红 +2 位作者 胡森 孙丹 盛志勇 《中国比较医学杂志》 CAS 2006年第9期558-558,共1页
目的制作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初步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大耳白兔50只,分为失血性休克、肠部分I/R、假手术对照三组。依据失血性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量的变化,用自... 目的制作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I/R)损伤诱发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MODS)动物模型,初步探讨其致病机制。方法大耳白兔50只,分为失血性休克、肠部分I/R、假手术对照三组。依据失血性休克组肠系膜上动脉(SMA)血流量的变化,用自行设计的血流阻断器阻断SMA血流50%~70%,维持4h,制作肠道部分缺血再灌注损伤动物模型,观察脏器功能、炎症反应以及病理形态学改变。结果肠部分I/R组,伤后24h ALT、Cr、CK-MB、TNF-α水平显著升高,心、肝、肺等均显示严重病理学损害,动物72h死亡率40%,MODS发生率55%。结论本模型从致伤因素、器官功能、病理形态、发病率和死亡率均符合MODS模型的标准,是较理想的模拟临床创伤后肠I//R损伤诱发MODS的模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缺血再灌注损伤 模型 动物 多器官功能障碍
下载PDF
犬肠缺血──再灌流后血液及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的改变
3
作者 马诺山 董元林 +1 位作者 田惠民 常国友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4年第2期63-66,共4页
用饲菌加肠系膜上动脉不全阻断的方法,观察实验大肠缺血─再灌流所导致的肝、肺功能改变与全血及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犬肠缺血——再灌流后血液及肺、肝组织内SOD含量明显下降并伴有肺、肝功能的... 用饲菌加肠系膜上动脉不全阻断的方法,观察实验大肠缺血─再灌流所导致的肝、肺功能改变与全血及组织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含量的关系。结果发现,犬肠缺血——再灌流后血液及肺、肝组织内SOD含量明显下降并伴有肺、肝功能的明显损害。这提示,肠缺血——再灌流导致了机体氧化能力的明显下降,其肝、肺功能的损伤程度与其组织内SOD的下降水平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氧物歧化酶 缺血 再灌注 实验
下载PDF
实验室的科学管理与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控制
4
作者 马诺山 常国友 《感染.炎症.修复》 2002年第1期39-39,共1页
动物实验是进行生命科学手段,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控制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以及确保动物实验结果可靠重要环节,对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需要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和实验动物使用者的共同参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物质量与环境条件的保障选... 动物实验是进行生命科学手段,对实验动物的微生物控制是实验动物质量控制以及确保动物实验结果可靠重要环节,对实验动物微生物控制需要实验动物管理人员和实验动物使用者的共同参与,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动物质量与环境条件的保障选择合格健康的动物同时为动物的饲养和实验提供清洁卫生的环境条件,是实现微生物控制的基础条件,也是动物管理人员的首要任务。应制订一整套完善工作制度和设施管理规定,实现对温度、湿度、光、气体理、化学因素的科学管理。同时合理控制实验动物的饲养密度,防治病原微生物的感染。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实验室 实验结果 病原微生物 致病微生物 动物实验 生物检验
下载PDF
烧伤早期山莨菪碱对胃肠保护作用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9
5
作者 高维谊 盛志勇 +6 位作者 郭振荣 贺立新 熊德鑫 宋惠芳 张素霞 马诺山 常国友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8-91,共4页
12只健康小型猪,30%Ⅲ度背部火焰烧伤,随机分成两组。A组烧伤后复苏补液;B组除烧伤补液外,静注山莨菪碱每次用量0.4mg/kg体重,每日4次,共3d。结果证实:胃肠粘膜血流量及组织氧合的恢复滞后于血流动力学参数(... 12只健康小型猪,30%Ⅲ度背部火焰烧伤,随机分成两组。A组烧伤后复苏补液;B组除烧伤补液外,静注山莨菪碱每次用量0.4mg/kg体重,每日4次,共3d。结果证实:胃肠粘膜血流量及组织氧合的恢复滞后于血流动力学参数(P<0.05)。烧伤后A组门静脉内血浆DAO和乳酸含量明显增加,pHi降低,血培养阳性率增高。应用山茛菪碱后门静脉血流量增加,而血浆DAO、乳酸和脏器细胞移位率明显降低。本研究结果显示:烧伤后可发生隐性代偿性休克,肠道持续血供不足可引起肠粘膜屏障的损伤,最终发生细菌移位。给予山茛菪碱对迅速恢复肠道血液循环具有保护作用,并可阻止细菌移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细菌移位 粘膜内pH值 山莨菪碱
下载PDF
创面肉芽组织中内源性表皮细胞生长因子含量的动态变化及与组织修复的关系 被引量:34
6
作者 付小兵 王亚平 +3 位作者 常国友 马诺山 叶一秀 李世平 《解放军医学情报》 北大核心 1995年第2期81-83,共3页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多肽,在生物体内分布十分广泛。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它参与了体内的组织发生、代谢、生物合成以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过程。就创伤修复而言,创面外源性应用EGF已显示出对... 表皮细胞生长因子(EGF)是一种由53个氨基酸残基组成的活性多肽,在生物体内分布十分广泛。已有大量研究证明,它参与了体内的组织发生、代谢、生物合成以及激素分泌等一系列病理生理学过程。就创伤修复而言,创面外源性应用EGF已显示出对组织修复独特的刺激作用。本实验以放射免疫技术研究在创伤修复的自然愈合过程中创面肉芽组织内源性EGF含量的变化,并探讨这种变化与创面愈合的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肉芽组织 表皮细胞 生长因子 组织修复
下载PDF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道与肝缺血性损伤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付小兵 王亚平 +6 位作者 叶一秀 孙同柱 马诺山 常国友 许明火 周宝桐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6年第2期121-122,共2页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道与肝缺血性损伤的影响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付小兵,王亚平,叶一秀,孙同柱,马诺山,常国友,许明火,周宝桐,盛志勇关键词缺血再灌流损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菌移位中国图书资... 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肠道与肝缺血性损伤的影响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付小兵,王亚平,叶一秀,孙同柱,马诺山,常国友,许明火,周宝桐,盛志勇关键词缺血再灌流损伤,碱性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细菌移位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85.4肠道作为严重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损伤 缺血性损伤 BFGF 肠道损伤 防治
下载PDF
小红参醌抑制烫伤小鼠肠道细菌易位 被引量:7
8
作者 施志国 王亚平 +5 位作者 于勇 兰复生 祝小枫 常国友 马诺山 盛志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1年第1期1-4,共4页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的机制,本文采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能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PMN功能的小红参醌进行试验。试验分为两组,Ⅰ组26只Balb/C小鼠管饲小红参醌液(5mg/ml)0.5ml三...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的机制,本文采用具有一定的抗氧化作用并能减轻自由基损伤、改善PMN功能的小红参醌进行试验。试验分为两组,Ⅰ组26只Balb/C小鼠管饲小红参醌液(5mg/ml)0.5ml三天,Ⅱ组21只Balb/c小鼠管饲无菌蒸馏水0.5ml三天,而后行25%Ⅲ°烫伤。伤后24小时处死,观察细菌易位发生率,回肠MDA和SOD含量,及病理组织学改变。观察的结果为:Ⅰ组肠道细菌易位至MLN发生率为15.4%,Ⅱ组为57.14%,两者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1)。Ⅰ组MDA含量为7.25±1.74n mol/克蛋白,Ⅱ组为11.00±1.74n mol/克蛋白,两者有显著性差异(P<0.01),但SOD含量无统计学意义。病理形态观察支持了上述结果。提示小红参醌具有抑制伤后小鼠肠道细菌易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小红参醌 肠道细菌易位 烫伤
下载PDF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猪创面细菌量的影响及与创面愈合的关系 被引量:3
9
作者 王亚平 付小兵 +2 位作者 马诺山 常国友 盛志勇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5年第3期204-205,共2页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猪创面细菌量的影响及与创面愈合的关系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王亚平,付小兵,马诺山,常国友,盛志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1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众多。近年来采用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已引起人...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对猪创面细菌量的影响及与创面愈合的关系100037北京解放军第304医院王亚平,付小兵,马诺山,常国友,盛志勇中国图书资料分类号R641影响创面愈合的因素众多。近年来采用生长因子促进创面愈合已引起人们高度的重视。本研究采用碱性成纤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治疗 成纤维细胞 生长因子 细菌 抗菌素
下载PDF
质粒载体示踪法用于急性坏死性胰腺炎肠道细菌易位的研究 被引量:4
10
作者 吴承堂 黎沾良 +3 位作者 熊德鑫 祝小枫 陆连荣 马诺山 《中国危重病急救医学》 CAS CSCD 1998年第8期501-504,共4页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细菌易位情况,探讨肠道是否为继发性胰腺感染的细菌来源。方法:采用PUC18质粒载体大肠肝菌(JM109)示踪法,将质粒菌JM109定植于15只犬肠道后,随机分为ANP组(8只... 目的:研究急性坏死性胰腺炎(ANP)时肠道细菌易位情况,探讨肠道是否为继发性胰腺感染的细菌来源。方法:采用PUC18质粒载体大肠肝菌(JM109)示踪法,将质粒菌JM109定植于15只犬肠道后,随机分为ANP组(8只)及对照组(7只),前者复制ANP模型。每日进行血培养,第7日活杀后作脏器细菌培养。对耐氨苄青霉素菌株进行酶切分析及琼脂糖凝胶电泳。结果:胰腺炎犬除肾及脾脏外,其余脏器均发现有JM109菌易位,以胰腺易位率最高(75%,6/8);发病后24小时血培养中找到质粒菌JM109阳性率高达50%。结论:ANP发病后24小时即可出现细菌易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胰腺炎 急性 坏死性 肠道细菌易位 质粒载体示踪
下载PDF
复合生物驻极体材料对动物刀伤创面修复的作用 被引量:4
11
作者 傅小兵 孙同柱 +6 位作者 王亚平 常国友 马诺山 盛志勇 孙曹民 邓百鸣 史向阳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1996年第3期129-132,共4页
为了评价由胶原、聚乙烯醇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组成的三种新型复合生物驻极体材料对创伤修复的作用而设计本项研究。方法是将30只家兔背部的180个创面分成五组,分别采用... 为了评价由胶原、聚乙烯醇以及上皮细胞生长因子(epidermalgrowthfactor,EGF)组成的三种新型复合生物驻极体材料对创伤修复的作用而设计本项研究。方法是将30只家兔背部的180个创面分成五组,分别采用三种复合生物驻极体材料、磺胺嘧啶银(SD-Ag)及生理盐水治疗,并用肉芽组织填充率、再上皮化速率及组织病理学指标评价治疗效果。结果表明:经三种复合生物驻极体治疗的创面肉芽组织填充率及创面再上皮化速率都较生理盐水对照组与SD-Ag组明显增加,组织学检查也证实经复合生物驻极体治疗的创面,成纤维细胞和毛细血管胚芽数均较对照组明显增多,且再上皮化明显。复合生物驻极体显著的促修复作用可能来自两方面:一是驻极体本身作为创面电位平衡的调节剂,能起到刺激兴奋传递与诱导有关修复组织转入激活状态的作用;二是驻极体中复合的EGF本身也能直接刺激再上皮化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创伤 组织修复 生物驻极体
下载PDF
小鼠的免疫缺陷在其烫伤后引起肠道细菌易位的实验分析 被引量:2
12
作者 施志国 于勇 +5 位作者 兰复生 祝小枫 王亚萍 常国友 马诺山 盛志勇 《中国微生态学杂志》 CAS CSCD 1990年第4期18-22,共5页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时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采用20%Ⅲ°烫伤的 T 细胞、NK 细胞,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与免疫功能正常的杂合子 SpF 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免疫功能缺陷时,伤后3个... 近年来,创伤后肠道细菌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日益受到重视。为了探讨细菌易位时免疫功能的作用,本文采用20%Ⅲ°烫伤的 T 细胞、NK 细胞,B 细胞免疫功能缺陷的与免疫功能正常的杂合子 SpF 小鼠进行实验,观察免疫功能缺陷时,伤后3个时相点中肠道细菌易位发生率,肠道微生态,回肠 MDA 和病理形态改变。获得;在肠道微生态未有改变,肠粘膜发生损伤的情况下,T 细胞和 NK 细咆免疫功能缺陷时,烫伤能促进肠道细菌易位,B 细胞免疫缺陷和免疫功能正常小鼠烫伤未发生肠道细菌易位。从机体的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的角度,对肠道正常菌丛易位引起的内源性感染进行了讨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道细菌 易位 免疫缺陷 烫伤
下载PDF
烧伤后多器官衰竭及其发病机理中的脂质过氧化损伤 被引量:2
13
作者 董元林 盛志勇 +2 位作者 郭振荣 常国友 马诺山 《解放军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1年第4期243-246,共4页
对总体表面积(TBSA)>30%的烧伤患者45例(其中13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并连续观察了全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探讨氧自由基的过量释放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在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中... 对总体表面积(TBSA)>30%的烧伤患者45例(其中13例并发多器官功能衰竭)进行了前瞻性研究,并连续观察了全血过氧化物歧化酶(SOD)与血浆丙二醛(MDA)含量,以探讨氧自由基的过量释放与脂质过氧化损伤在烧伤后多器官功能衰竭的发病机理中的作用。观察显示,严重烧伤后机体抗氧化能力明显减低,脂质过氧化损伤明显增强。这些改变不仅与烧伤后低容量性休克有关,而且与烧伤及感染的严重程度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过氧化脂质 多器官衰竭 烧伤
下载PDF
选择性肠道清洁法对重症烫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影响 被引量:1
14
作者 姚咏明 于燕 +5 位作者 王亚平 田惠民 陆连荣 于勇 马诺山 盛志勇 《中国病理生理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4年第4期439-443,共5页
本实验采用大鼠40%Ⅲ°烫伤模型,初步观察了选择性肠道清洁法(SDD)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防治组动物门、体循环内毒素水平伤后均显著降低(P<0.05~0.01),各段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较烫伤... 本实验采用大鼠40%Ⅲ°烫伤模型,初步观察了选择性肠道清洁法(SDD)对肠源性内毒素血症的防治效果。结果发现,防治组动物门、体循环内毒素水平伤后均显著降低(P<0.05~0.01),各段肠腔内游离内毒素含量较烫伤对照组下降99.5%以上。且肠道细菌易位率致伤1~5天都明显减少,回肠粘膜二胺氧化酶活性逐渐恢复。防治组大鼠严重烫伤5天存活率提高26.7%(P<0.05)。本结果提示,该方法对于重症烫伤大鼠肠源性内毒素血症具有显著防护效应,并能抑制肠道细菌的移居与减轻肠粘膜的进一步损害。因此,及早进行SDD可能有助于烧伤后肠源性感染及其它并发症的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烫伤 大鼠 内毒素 感染
下载PDF
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促进兔烫伤创面愈合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36
15
作者 孙同柱 付小兵 +3 位作者 顾小曼 常国友 马诺山 杨银辉 《实验动物科学与管理》 2000年第4期12-14,共3页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 EGF)对兔深II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将 1 5只兔随机分成 5组 ,即 3个剂量rh EGF组、rh EGF基质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只兔的背部制成 6个深II度烫伤创面 ,治疗后以烫伤创面面积的变化 ,组织学改... 观察重组人表皮生长因子 (rh EGF)对兔深II度烫伤创面愈合的作用及其量效关系。将 1 5只兔随机分成 5组 ,即 3个剂量rh EGF组、rh EGF基质组及空白对照组。每只兔的背部制成 6个深II度烫伤创面 ,治疗后以烫伤创面面积的变化 ,组织学改变评价愈合效果。结果各组烫伤创面面积随伤后时间延长而逐渐缩小 ,其中以rh EGF高剂量组治疗的创面缩小最为明显。组织学检查可见经rh EGF高剂量组治疗的创面肉芽组织生长活跃 ,创面的再上皮化迅速。rh EGF可以加快烫伤创面组织愈合速度并显示出一定的量效关系 ,即高剂量组 (50 μg/g)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表皮生长因子 烫伤 创面愈合 实验动物 模型
原文传递
实验用小型猪麻醉效果观察 被引量:9
16
作者 常国友 马诺山 +1 位作者 付小兵 高维宜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5年第3期171-172,共2页
报告60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经硫喷妥钠作用的结果。方法分单纯硫喷妥钠组与硫喷妥钠复合麻醉组。单纯硫喷妥钠组采用肌肉、腹腔及静脉途径;硫喷妥钠麻醉复合组除按上述给药途径外,1组加安定,另1组加氯胺酮。2组方法均达到良好麻... 报告60头中国实验用小型猪经硫喷妥钠作用的结果。方法分单纯硫喷妥钠组与硫喷妥钠复合麻醉组。单纯硫喷妥钠组采用肌肉、腹腔及静脉途径;硫喷妥钠麻醉复合组除按上述给药途径外,1组加安定,另1组加氯胺酮。2组方法均达到良好麻醉效果,麻醉程度控制较好,呼吸、循环系统无明显抑制。尤以疏喷妥钠复合麻醉组效果更佳,适合实验时间长,需气管插管和肌肉松弛的动物实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麻醉 中国小型猪 动物实验
下载PDF
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犬口服补液时胃肠功能和循环指标的影响 被引量:4
17
作者 林凯 车晋伟 +4 位作者 任青华 黎君友 马诺山 胡森 盛志勇 《感染.炎症.修复》 2008年第1期9-12,共4页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口服补液犬血循环指标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不补液(NR)组、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ORS液)组和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卡... 目的:研究拟胆碱药卡巴胆碱对烧伤休克口服补液犬血循环指标和胃肠功能的影响。方法:健康雄性杂种犬24只,采用凝固汽油燃烧法制成30%TBSAⅢ度烧伤模型。随机分为不补液(NR)组、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溶液(ORS液)组和口服葡萄糖电解质液+卡巴胆碱(ORS/CAR)组,分别于伤前和伤后3、6、9、24、48h测定平均动脉压(MAP)、胃黏膜内pH值(pHi)、肠腔内压力(IP)、血浆D-乳酸含量、血浆二胺氧化酶(DAO)活性及24、48 h尿量等指标,同时记录伤后呕吐量。结果:烧伤后ORS组和ORS/CAR组犬MAP及48 h尿量在各时间点差异均无显著性(P均>0.05),但均高于NR组(P均<0.05);烧伤后NR组胃pHi低于两补液组(P<0.05),并且ORS组胃phi低于ORS/CAR组(P<0.05);烧伤后各组IP、DAO和D-乳酸均升高,其中ORS组IP和DAO始终高于ORS/CAR组(P<0.05);ORS组D-乳酸仅在伤后48h与ORS/CAR组有差异(P<0.05)。结论:卡巴胆碱能显著改善烧伤休克口服补液时的胃肠功能和循环指标,提高烧伤休克口服液体复苏的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烧伤 休克 口服液 胃肠道 卡巴胆碱
下载PDF
BSS-1型小动物烧烫伤模型仪的研究 被引量:3
18
作者 张永敏 马诺山 +1 位作者 薛丽波 盛志勇 《医疗设备信息》 2004年第4期5-6,共2页
本研究主要解决在建立动物烧烫伤模型时存在的不可控因素 ,BSS -1型小动物烧烫伤模型仪所建立的模型标准化,且省事、省力、准确。具有操作建立模型可重复性。
关键词 烧伤 模型 仪器
下载PDF
小型猪麻醉意外的两种辅助抢救措施 被引量:2
19
作者 孙同柱 付小兵 +3 位作者 王亚平 常国友 马诺山 杨银辉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2000年第4期242-242,共1页
关键词 小型猪 麻醉意外 辅助抢救措施
下载PDF
小型猪麻醉时的两种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 被引量:1
20
作者 孙同柱 付小兵 +3 位作者 卢善芬 常国友 马诺山 王亚平 《上海实验动物科学》 1996年第1期45-45,共1页
作者在使用小型猪作创伤修复实验时发现,3头猪对硫喷妥钠出现了异常麻醉反应,其中1头发生过敏,2头发生耐药。现将麻醉方法、出现的异常反应及处理方法介绍如下: 1.
关键词 麻醉 小型猪 动物实验 异常反应 处理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