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炎症性肠病患者营养障碍的研究 被引量:1
1
作者 张文玉 马贤纵 +2 位作者 谢惠 肖倩 季美华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4年第6期641-645,共5页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累及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我国IBD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沉重。营养障碍在IBD... 炎症性肠病(inflammatory bowel disease,IBD)是一组累及消化道的慢性非特异性炎症疾病,主要包括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和溃疡性结肠炎(ulcerative colitis,UC)。近年,我国IBD发病率呈现上升趋势,疾病负担沉重。营养障碍在IBD患者中十分普遍且是影响患者疗效及预后的重要因素之一。因此,及早有效地识别和诊断IBD患者中的营养障碍,并开展有效的临床干预,是当前IBD诊治的重要课题。本文就IBD患者营养障碍相关研究进行概述,以期促进IBD患者相关营养障碍的防治、评估和护理。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炎症性肠病 营养障碍 营养不良 营养风险评估
下载PDF
环磷酰胺联合沙利度胺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的探索性研究 被引量:2
2
作者 贾燕 杨善兵 +7 位作者 张丽敏 马贤纵 杜树文 范鑫 李舒 党祥祥 李世荣 金鹏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2期142-145,共4页
目的 探索环磷酰胺脉冲式静脉滴注联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本中心采用环磷酰胺脉冲式静脉滴注联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的16例难治... 目的 探索环磷酰胺脉冲式静脉滴注联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 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 采用前瞻性研究方法,分析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在本中心采用环磷酰胺脉冲式静脉滴注联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的16例难治性CD患者的临床资料,用药方案为环磷酰胺(750 mg, 1次/月)静脉滴注联合沙利度胺口服(75~100 mg/晚,依据患者耐受程度调整)。静脉滴注环磷酰胺当日给予水化,谷胱甘肽、美司钠静脉滴注预防肝功能损伤及出血性膀胱炎等不良反应。记录治疗前、第3次治疗后及停药前患者血常规、ESR、CRP、粪便钙卫蛋白(faecal calprotectin, FC)、克罗恩病活动指数(Crohn′s disease activity index, CDAI)、简要克罗恩病内镜评分(simple endoscopic score for Crohn′s disease, SES-CD)并观察不良反应。治疗时间不短于3个月,最终可以进行临床及内镜疗效评价患者12例。结果 纳入研究的12例患者,治疗时间为3~12个月,3例达到黏膜愈合(临床症状消失,内镜复查见黏膜愈合),5例有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内镜复查明显好转),4例无效(临床症状及内镜复查均无改善,其中2例患者转外科手术),总有效率为66.67%(8/12)。2例出现轻度手足麻木,1例出现少量脱发,1例出现轻度消化道反应(恶心),未见出血性膀胱炎及其他严重不良反应。结论 环磷酰胺脉冲式静脉滴注联合沙利度胺口服治疗难治性CD短期内安全有效,但仍需更大样本的对照研究来进一步证实。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克罗恩病 环磷酰胺 沙利度胺 探索性小样本研究
下载PDF
内镜下OTSC系统处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的临床疗效分析 被引量:1
3
作者 张杰 马贤纵 +7 位作者 陈敬芳 周垚 张明杰 杜峻峰 金鹏 盛剑秋 王昕 谢惠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488-492,共5页
目的探讨内镜下OTSC系统在处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经OTSC治疗的3例胃癌根治术后食管吻合口漏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例,女1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内镜操作前均进行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 目的探讨内镜下OTSC系统在处理腹腔镜胃癌根治术后吻合口漏中的应用及疗效。方法选择2017年1月至2019年6月经OTSC治疗的3例胃癌根治术后食管吻合口漏患者为研究对象,男2例,女1例。所有患者在接受内镜操作前均进行了有效的抗感染治疗、通畅的引流措施及足够的营养支持。利用内镜下OTSC系统处理吻合口漏,包括食管-空肠吻合口漏1例,食管-残胃吻合口漏2例。结果OTSC治疗距首次手术时间分别为45 d、27 d、28 d,漏口直径分别为8 mm、10 mm、2 mm,每例患者均使用1枚OTSC夹,OTSC系统操作时间分别为20 min、12 min、11 min,术中确认成功封堵漏口共2例,虽然另外1例未完全闭合漏口,但通过内科保守治疗后痊愈。总住院时间分别为74 d、48 d、22 d。随访时间分别为18个月、34个月、6个月,3例患者已恢复经口进食,目前均无瘤存活,无术中出血、迟发性出血、术后吻合口狭窄等并发症。结论使用OTSC治疗胃癌根治术后食管吻合口漏安全、微创、可靠,不足之处费用较高,特殊部位的操作对于内镜医师的经验要求较高,推荐在有经验的专科中心推广应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OTSC系统 腹腔镜手术 胃癌 吻合口漏
下载PDF
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4
4
作者 马贤纵 陆晓娟 +1 位作者 刘华 盛剑秋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20年第12期1256-1261,1273,共7页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诊断延迟普遍,多数CD患者诊断时已出现肠道狭窄、穿孔等并发症,是CD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临床... 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是一种发病机制尚不清楚的慢性自身免疫性疾病。在我国和亚洲其他地区,其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由于诊断延迟普遍,多数CD患者诊断时已出现肠道狭窄、穿孔等并发症,是CD预后差的主要原因之一。提高临床对CD自然病程,尤其是早期阶段的认识,进而提高早期诊断率,抓住“治疗的机会窗”并及时开展有效的临床干预是目前CD诊治研究的热点。现就CD早期诊断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为CD的早期诊断和治疗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生物标志物 人白细胞抗原B27 肠道菌群 早期诊断
下载PDF
3例美克尔憩室合并区域性回肠炎患者临床分析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1
5
作者 马贤纵 陆晓娟 +4 位作者 范鑫 许俊锋 杨欣燕 李世荣 盛剑秋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0年第2期229-232,共4页
目的总结美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合并区域性回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诊断为MD合并区域性回肠炎的3例患者的病例特征... 目的总结美克尔憩室(Meckel’s diverticulum,MD)合并区域性回肠炎的诊断和治疗经验,提高对该病的认识。方法回顾性分析2012年1月至2018年12月在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诊断为MD合并区域性回肠炎的3例患者的病例特征,并总结分析相关文献。结果MD合并区域性回肠炎患者临床表现主要为腹痛、黑便/便血、腹泻,诊断周期较长,首次诊断易考虑为克罗恩病(Crohn’s disease,CD),通常5-氨基水杨酸类药物(5-aminosalicylic acid drugs,5-ASA)、免疫抑制剂等治疗效果不佳。肠镜下多表现为憩室炎或憩室远端的回肠溃疡、糜烂,病理多以慢性非特异性炎症为主。小肠镜检查对憩室的检出率高,外科手术治疗后回肠炎症改善明显。相关文献复习提示MD合并区域性回肠炎常难以与CD鉴别,MD距回肠炎的长度为30~340 mm,以累及黏膜层为主,有累及黏膜下层的病例报道。结论MD可伴反复出现的区域性回肠炎,其中少数和CD相关,大部分为非特异性。对于难治性区域性回肠炎,当发现合并憩室炎时,应当考虑复杂性MD的可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克尔憩室 克罗恩病 区域性回肠炎
下载PDF
高海拔地区部队官兵胃肠应激调查与内镜学评价 被引量:7
6
作者 王昕 马贤纵 +6 位作者 金鹏 潘元明 许俊锋 何玉琦 康倩 王晓英 盛剑秋 《解放军医学院学报》 CAS 2019年第10期919-922,942,共5页
目的了解高海拔地区部队官兵胃肠应激反应发生率、相关理化指标和胃镜下的黏膜评价,为高原胃肠应激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月选取格尔木(377人,平均海拔3000 m)、玉树(237人,平均海拔4200 m)地区共614名部队官兵,通过自制《部队官兵... 目的了解高海拔地区部队官兵胃肠应激反应发生率、相关理化指标和胃镜下的黏膜评价,为高原胃肠应激防控提供依据。方法2018年1月选取格尔木(377人,平均海拔3000 m)、玉树(237人,平均海拔4200 m)地区共614名部队官兵,通过自制《部队官兵胃肠流行病学问卷调查表》进行流行病学调查,现场检测血清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Hp)抗体、便隐血,分析胃肠症状与Hp感染、便隐血的相关性及对有胃肠应激反应的官兵进行便携式一体化胃镜检查。结果格尔木、玉树两地官兵胃肠应激反应发生率高达50.8%(312/614),其中以腹泻38.4%(236/614)、食欲减退35%(215/614)、腹胀27.9%(171/614)、腹痛17.6%(108/614)、口臭17.6%(108/614)、呕血/便血7.3%(45/614)多见。格尔木地区官兵腹泻[44.6%(168/377)vs 28.7%(68/237)]、口臭[21.5%(81/377)vs 11.4%(27/237)]、呕血/便血[9.3%(35/377)vs 4.2%(10/237)]发生率均高于玉树地区,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两地官兵现症Hp平均感染率为49.8%(360/614),其中格尔木地区为49.3%(186/377),玉树地区为50.6%(120/237),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便隐血检出率为24.9%(153/614),其中格尔木地区官兵为15.4%(58/377),显著低于玉树地区的40.1%(95/237)(P<0.001)。其中212名有胃肠应激症状官兵行胃镜检查发现,均罹患不同程度的胃食管、十二指肠炎性改变,以胃炎、溃疡、黏膜糜烂、出血多见。结论高海拔地区胃肠应激反应发生率高,可引起食欲缺乏、慢性腹胀、腹泻、腹痛等,应引起足够重视,积极探索有效的防治措施,提高高原卫勤保障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原 胃肠应激 幽门螺杆菌感染 便隐血 军事人员
下载PDF
冷圈套切除结直肠10~15 mm息肉的疗效和安全性分析:一项单中心前瞻性观察性研究 被引量:5
7
作者 谢惠 冯秀棠 +7 位作者 李扬杰 马贤纵 王海红 王风玉 何玉琦 金鹏 盛剑秋 王昕 《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 CAS 2022年第6期662-665,共4页
目的探讨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治疗结直肠10~15 mm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0~15 mm结... 目的探讨冷圈套息肉切除术(cold snare polypectomy,CSP)治疗结直肠10~15 mm息肉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研究设计为前瞻性观察性研究。研究对象为2018年1月至2020年1月从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接受结肠镜检查发现的10~15 mm结直肠息肉并采用CSP切除的患者。主要观察指标是CSP的完全切除率,次要指标为CSP相关不良事件发生率。结果研究共纳入119枚10~15 mm结直肠息肉,直径为(11.1±1.6)mm。CSP的完全性切除率为95.0%。术中即时出血发生率为8.4%(10/119),均通过内镜下钛夹夹闭成功止血,未发现其他CSP相关不良事件的发生。结论CSP切除结直肠较大息肉的安全性好。但对于10 mm直径以上息肉进行冷切除,最好对病变进行充分的病理学评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冷圈套息肉冷切除术 结直肠息肉 完全切除率 安全性
下载PDF
幽门螺杆菌黏附素A的原核表达、纯化及其结晶条件搜索
8
作者 赵祥 徐欢 +4 位作者 张欣 熊昌辉 马贤纵 安家昆 章金勇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3期325-329,共5页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11.pylori)黏附素A(麒pyloriadhesinA,HpaA),并初步搜索其结晶条件。方法采用TMHMM和SignalP.4.1软件预测HpaA蛋白中的跨膜序列和信号肽序列,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编码HpaA... 目的原核表达、纯化幽门螺杆菌(Helicobacterpylori,11.pylori)黏附素A(麒pyloriadhesinA,HpaA),并初步搜索其结晶条件。方法采用TMHMM和SignalP.4.1软件预测HpaA蛋白中的跨膜序列和信号肽序列,根据GenBank中登录的编码HpaA的基因序列hp0797去掉预测出的信号肽序列后设计引物,以H.pylori标准株26695基因组为模板,PCR扩增编码HpaA的基因序列,插入原核表达载体pET-22b,构建重组表达质粒pET-22b-HpaA,转化大肠埃希菌(Ecoil)BL21(DE3),IPTG25℃诱导表达,表达的重组蛋白经亲和层析、阴离子交换层析和分子筛层析进行纯化。将纯化产物浓缩至10mg/ml,采用结晶搜索试剂盒,通过悬滴汽相扩散法搜索HpaA的结晶条件,并在此基础上配制条件进行优化。结果去掉序列中编码信号肽区域或跨膜结构域的密码子,选择HpaA的36-260位氨基酸进行克隆,构建的重组原核表达质粒pET.22b-HpaA经双酶切及测序鉴定,证明构建正确;表达的重组蛋白HpaA相对分子质量约27000,表达量约占菌体总蛋白的10%以上,主要以可溶形式表达,纯化后的纯度可达99%以上。在多种条件下,均有结晶生长,晶体多为薄片状、针状或簇状,在20%PEG3350,0.1mol/LHEPES(pH7.0)条件下,晶体形状类似长方体,外形有所改善。结论成功表达了HpaA蛋白,初步掌握其结晶条件,为下一步晶体结构学的研究及其在H.pylori感染与致病中的作用机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幽门螺杆菌 黏附素 原核细胞 基因表达 晶体
原文传递
回盲部炎症病变的随访及其对克罗恩病早期诊断的意义 被引量:6
9
作者 马贤纵 陆晓娟 +6 位作者 金鹏 贾燕 李舒 余东亮 刘宇丽 李世荣 盛剑秋 《中华消化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5期306-313,共8页
目的对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分析早期CD的临床特征,为CD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发现不明原因回盲部炎症病变的232例患者,对其进行>1年的... 目的对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进行前瞻性随访观察,分析早期CD的临床特征,为CD早期诊断提供参考。方法纳入2013年1月至2018年12月于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消化内科行结肠镜检查发现不明原因回盲部炎症病变的232例患者,对其进行>1年的前瞻性随访。采用卡方检验、Fisher确切概率法比较早期CD与非特异性肠炎和肠结核患者表现为腹部症状(腹痛、腹泻、腹胀、便秘、便血、排便习惯改变),伴随症状(口腔溃疡、关节痛),ESR升高,CRP水平升高的患者比例,血清抗中性粒细胞胞质抗体(ANCA)、抗酿酒酵母菌抗体(ASCA)、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粪便隐血阳性率,内镜下病灶大小、形态、累及部位,以及组织病理学结果。采用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早期CD相关因素。结果232例患者中,男155例,女77例;初诊年龄为(43.9±13.8)岁;随访时间(范围)为27个月(12~79个月),诊断为早期CD 29例(12.5%),肠结核45例(19.4%),非特异性肠炎105例(45.3%),未明确诊断53例(22.8%);其中29例早期CD患者均有腹部症状,在172例有腹部症状的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中占16.9%(29/172)。早期CD患者中表现为腹痛、CRP水平升高和ESR升高的患者比例,ASCA阳性率、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率和肠壁增厚者比例均高于非特异性肠炎患者[62.1%(18/29)比33.3%(35/105)、13.8%(4/29)比0、13.8%(4/29)比1.0%(1/105)、24.1%(7/29)比1.0%(1/105)、20.7%(6/29)比3.8%(4/105)和95.7%(22/23)比0],表现为无腹部症状的患者比例低于非特异肠炎患者[0比31.4%(33/105)],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6.692,Fisher确切概率法,χ^2=7.162、17.826、7.497,Fisher确切概率法、Fisher确切概率法;P均<0.05);早期CD患者更易累及多个部位(55.2%,16/29),以深溃疡(55.2%,16/29)和长径为5~10 mm的溃疡为主(39.3%,11/28),非特异性肠炎则多局限于回肠末端(75.2%,79/105),以浅表溃疡(41.0%,43/105)和长径<5 mm的溃疡为主(69.0%,49/71)。早期CD患者中表现为无腹部症状的患者比例和结核感染T细胞检测阳性率均低于肠结核组[0比15.6%(7/45)和20.7%(6/29)比68.9%(31/45)],ASCA阳性率和肠壁增厚者比例均高于肠结核组[24.1%(7/29)比0和95.7%(22/23)比11/1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Fisher确切概率法,χ^2=13.713,Fisher确切概率法,χ^2=6.710;P均<0.05)。多因素二元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腹痛和ASCA阳性是早期CD的独立危险因素(OR=2.855,95%CI 1.014~8.037,P=0.047;OR=10.033,95%CI 2.274~44.250,P=0.002)。结论对不明原因的回盲部炎症病变患者进行>1年的前瞻性随访可有效早期识别和诊断CD。有腹部症状的回盲部炎症病变是CD早期表现之一,初诊时伴有腹痛、血清ASCA阳性是早期诊断CD的独立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ROHN病 回盲部炎症 肠结核 早期诊断
原文传递
部队急进高原过程中膳食营养调查与评价 被引量:9
10
作者 刘昌娥 单文俊 +7 位作者 武聪 孙言惠 王昕 金鹏 潘元明 陶玉荣 马贤纵 盛建秋 《军事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3期177-182,共6页
目的调查军人在急进高原过程中营养水平及其变化情况,为指导部队在急进高原过程中合理膳食、提高军人营养水平和高原习服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部自海拔2200 m急进至4500 m的60名青年男性军人为观察对象,分别在海拔2200、4500 m进行... 目的调查军人在急进高原过程中营养水平及其变化情况,为指导部队在急进高原过程中合理膳食、提高军人营养水平和高原习服能力提供依据。方法选取某部自海拔2200 m急进至4500 m的60名青年男性军人为观察对象,分别在海拔2200、4500 m进行连续5 d的膳食调查。采用GJB1636A—2016称重法和体格检查法对官兵膳食营养情况、身体状况进行调查。按GJB826B—2010和GJB823B—2016进行膳食质量评价;采用GJB1636A—2016评价上臂肌围;采用握力器所附标准评价握力。抽取受试者空腹全血,进行血样生化检查,依据GJB4126—2000进行评价。结果该部军人在两海拔地区粮谷类、鱼虾类、大豆类、水果类、禽蛋、畜肉、蔬菜出现摄入不足,且缺乏程度随海拔升高而不同程度加剧,个别种类有所改善。海拔2200 m处钙、锌、维生素A、维生素B1供应不足,海拔4500 m处能量、钙、锌、维生素B1供应不足,其余营养素供应充足。在三大营养素供能比中,蛋白质达标,脂肪超出高限,碳水化合物偏低。在4500 m处,体格检查显示上臂肌围、体质指数(BMI)、腰围、体脂率均较2200 m处显著下降。总蛋白、白蛋白等营养指标两海拔高度均在正常范围,但随高度上升显著下降,而血尿酸含量却随海拔增加而显著增高。结论目前高原部队仍存在膳食结构不合理、营养素摄入不均衡、官兵饮食习惯不良等情况,且随海拔高度上升而营养水平出现显著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进高原 营养调查 体格检查 评价分析
原文传递
阶梯式高原驻训负性情绪评估及相关性研究 被引量:4
11
作者 王昕 潘元明 +5 位作者 马贤纵 王晓英 金鹏 刘昌娥 陶玉荣 盛剑秋 《军事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1期850-854,共5页
目的探索某炮兵旅官兵阶梯式高原驻训时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GAD-7焦虑与PHQ-9抑郁国际量表调查2019年4月至9月阶梯式进驻高原(从海拔800~2200 m驻训3个月后转入4500 m)训练1个月后的357名官兵的负性情绪评分,采用SPSS 22.0... 目的探索某炮兵旅官兵阶梯式高原驻训时的心理状态及影响因素。方法采用GAD-7焦虑与PHQ-9抑郁国际量表调查2019年4月至9月阶梯式进驻高原(从海拔800~2200 m驻训3个月后转入4500 m)训练1个月后的357名官兵的负性情绪评分,采用SPSS 22.0软件统计分析其相关因素。结果调查问卷有效回收率为100%(357/357)。驻训期间,357名官兵中无抑郁、焦虑者占81.8%(292/357),焦虑者占2.5%(9/357),抑郁者占7.6%(27/357),合并焦虑和抑郁者占8.1%(29/357)。单因素分析发现,年龄增大(P=0.022)和已婚状态(P=0.002)与焦虑状态密切相关;但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无影响焦虑或抑郁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高原驻训官兵的负性情绪较之前报道有所好转。采用GAD-7和PHQ-9量表筛查负性情绪简单实用,对指导病情评估与处理,提高驻训部队官兵的心理建设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海拔 军事人员 急进高原 阶梯式驻训 军事心理学 焦虑 抑郁
原文传递
生物制剂双靶治疗难治性克罗恩病五例并文献复习 被引量:2
12
作者 贾燕 朱少康 +5 位作者 马贤纵 张丽敏 杜树文 范鑫 李世荣 金鹏 《中华炎性肠病杂志(中英文)》 2022年第3期228-234,共7页
目的评估生物制剂双靶治疗难治克罗恩病(CD)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6日至2021年8月15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5例生物制剂双靶治疗难治性C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截止至2... 目的评估生物制剂双靶治疗难治克罗恩病(CD)的短期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2020年1月26日至2021年8月15日解放军总医院第七医学中心5例生物制剂双靶治疗难治性CD的临床特征及诊治过程。通过检索MEDLINE、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中截止至2021年8月发表的生物制剂双靶治疗文章,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及总结。结果纳入5例难治性CD患者,均为男性,年龄40.8(23.0,56.0)岁,病程10.4(6.0,17.0)年,其中2例英夫利西单抗(IFX)联合乌司奴单抗(UST),2例IFX联合维得利珠单抗(VDZ),1例UST联合VDZ治疗。含VDZ组联合治疗后第14周,不含VDZ组联合治疗后第16周进行实验室及结肠镜复查。本组5例经联合治疗14~16周后复查,结果显示1例临床缓解,3例临床应答,3例内镜应答。联合UST组均表现出较好的疗效。5例患者联合治疗后随访半年均未出现特殊药物不良反应。共检索到17篇相关报道。结论生物制剂双靶治疗可能是一种对难治性CD短期有效、安全性较好的治疗方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生物制剂 双靶治疗 难治性 英夫利西单克隆抗体 乌司奴单克隆抗体 维得利珠单克隆抗体
原文传递
第566例克罗恩病术后-肠吻合口顽固性狭窄-内镜下切开-更换药物
13
作者 贾燕 陶玉荣 +5 位作者 马贤纵 李世荣 盛剑秋 东星 吴冰 金鹏 《中华医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45期3634-3636,共3页
克罗恩病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而难治性克罗恩病可能还需内镜甚至手术干预,尤其对于术后复发患者,如何权衡药物、内镜及再次手术的利弊,是临床上的难题。本文报道1例(17岁男童)经激素、硫唑嘌呤、手术、阿达木单抗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 克罗恩病治疗主要以药物为主,而难治性克罗恩病可能还需内镜甚至手术干预,尤其对于术后复发患者,如何权衡药物、内镜及再次手术的利弊,是临床上的难题。本文报道1例(17岁男童)经激素、硫唑嘌呤、手术、阿达木单抗及英夫利西单抗治疗后仍反复发作的难治性克罗恩病患儿,在无症状、体重增加但炎症指标升高的情况下,内镜下仅发现肠吻合口小溃疡,此时如何调整药物、是否选择内镜干预或手术难以抉择。该患者最终通过多学科联合会诊及医患共同决策,选择经内镜钳管道置入造影管,注入造影剂明确是短段狭窄后,行内镜下狭窄切开,发现吻合口口侧端活动期纵行溃疡,果断转换药物,结合内镜干预,避免了再次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克罗恩病 吻合口小溃疡 狭窄 诊疗抉择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