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67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血管抑素基因联合^(32)P-胶体治疗大鼠肝癌的疗效 被引量:3
1
作者 马铎 于峰 +3 位作者 高慧棋 孟昕 杨志杰 李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21期4202-4204,共3页
目的评价血管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性药物32P胶-体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大鼠分为三组:血管抑素基因治疗(治疗)组,血管抑素基因+32P-胶体联合治疗(联合)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肿瘤体积、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的... 目的评价血管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性药物32P胶-体治疗肝癌的疗效。方法大鼠分为三组:血管抑素基因治疗(治疗)组,血管抑素基因+32P-胶体联合治疗(联合)组,空白对照组,每组20只。观察肿瘤体积、肿瘤微血管密度(MVD)、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的变化。结果 RT-PCR结果显示,在治疗组和联合组的大鼠肿瘤内,可见到大小为1 400 bp的血管抑素mRNA特异性表达条带;而对照组未见到血管抑素mRNA表达;治疗组和联合组不同时间的肿瘤生长率均小于对照组(P<0.01)。联合组肿瘤生长率最小,MVD最低,提示多种具有协同作用的因素相互作用后抑瘤效果最好。结论血管抑素和放射性药物32P胶-体通过抑制肿瘤血管内皮细胞增殖及迁移达到抑瘤的目的,具有很好的抗肝癌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管抑素 基因 32P-胶体 肝癌
下载PDF
肝再生研究的相关进展和现状 被引量:4
2
作者 马铎 喻智勇 《世界华人消化杂志》 CAS 2016年第30期4193-4199,共7页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潜能,根据肝脏损伤的程度不同,肝脏表现出不同的再生方式.目前对肝再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肝再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最近生物力学因素在肝再生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肝再生过程... 肝脏具有强大的再生潜能,根据肝脏损伤的程度不同,肝脏表现出不同的再生方式.目前对肝再生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对于肝再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已经比较深入.最近生物力学因素在肝再生中的作用逐渐受到人们的重视.肝再生过程除了肝细胞本身的增殖外,还涉及到肝脏干细胞的增殖和分化.但是确切的肝再生机制还未完全清楚.这篇综述将从肝再生的模式、肝再生的细胞分子生物学机制、力学因素对再生的影响以及干细胞在肝再生中的作用这4个方面对肝再生的相关研究进行总结回顾,了解肝再生的相关研究进展,对肝再生认识的不断深入,也为临床上肝脏相关疾病的诊治提供新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再生 部分肝切除术 细胞分子生物学 干细胞 生物力学
下载PDF
PET/CT在乳腺癌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附42例报告)
3
作者 马铎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5期925-925,共1页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9年4月2010年4月接受PET/CT检查的乳腺肿块患者42例,其中男性1例,女性41例,年龄21~69岁,平均年龄42.6岁,均未接受任何治疗,乳房肿块均为新近发现且直径〉1cm。
关键词 PET/CT 鉴别诊断 乳腺癌 价值 应用 平均年龄 2009年 乳腺肿块
下载PDF
复智散治疗老年性痴呆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15
4
作者 刚宝芝 王德生 +4 位作者 王春利 汤颖 张艳 杨志杰 马铎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527-529,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复智散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确诊的54例AD患者,随机分为复智散治疗组和安理申治疗组,单盲法分别规范治疗40d。治疗前后用MMSE、ADAS量表评估各组临床疗效, 行头部SPECT评价脑血流灌注状况,同时观察不良... 目的探讨中药复智散治疗老年性痴呆(AD)的临床疗效。方法入选确诊的54例AD患者,随机分为复智散治疗组和安理申治疗组,单盲法分别规范治疗40d。治疗前后用MMSE、ADAS量表评估各组临床疗效, 行头部SPECT评价脑血流灌注状况,同时观察不良反应。结果复智散组的MMSE总分、ADAS-cog评分以及 ADAS-noncog评分均有显著改善。头部SPECT结果显示复智散能广泛改善AD患者的脑区血流灌注,单项临床症状的改善与局部脑区血流灌注呈显著正相关。结论复智散是一个治疗AD安全有效的中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AD 复智散 安理申 SPECT 脑血流灌注
下载PDF
老年患者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的对比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谢耀萍 杨志杰 +2 位作者 李勇 马铎 路宇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229-230,共2页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准确性,分析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符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6例年龄>65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症状限制... 目的评价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诊断老年冠心病的准确性,分析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符的可能原因。方法回顾性分析2006~2008年行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和冠状动脉造影的56例年龄>65岁的患者,所有患者均行症状限制性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显像,负荷显像异常者于24 h后再行静息心肌灌注显像。结果核素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结果不相符的患者共7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阴性而冠状动脉造影阳性者1例,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阳性而冠状动脉造影正常者6例。结论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与冠状动脉造影诊断冠心病有高度的一致性,但腺苷负荷心肌灌注断层显像有其突出的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腺苷负荷 冠状动脉造影 心肌灌注显像
下载PDF
中药复智散对阿尔茨海默病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的影响 被引量:2
6
作者 刚宝芝 杨宝峰 +2 位作者 王德生 杨志杰 马铎 《中国神经免疫学和神经病学杂志》 CAS 2008年第6期420-422,474,共4页
目的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评价复智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影响。方法对AD患者24例(AD组)、健康对照者12名(NC组)进行神经量表测定,AD组复智散治疗前和规范治疗40d后行SPECT评价局部脑血流和MMSE、ADAS-no... 目的用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SPECT)评价复智散对阿尔茨海默病(AD)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影响。方法对AD患者24例(AD组)、健康对照者12名(NC组)进行神经量表测定,AD组复智散治疗前和规范治疗40d后行SPECT评价局部脑血流和MMSE、ADAS-noncog神经量表测定。结果复智散能改善AD患者所观察脑区的脑血流灌注(P<0.05),以顶叶、额叶和扣带回区尤为明显(P<0.01),并能改善记忆力、语言、定向力及行为和情感等临床症状(P<0.01)。结论复智散可通过提高AD患者局部脑血流灌注而改善其认知和非认知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复智散 阿尔茨海默病患者 局部脑血流灌注 单光子发射计算机断层扫描
下载PDF
婴儿梗塞性黄疸的诊断 被引量:2
7
作者 李勇 杨婧 +2 位作者 杨昆 徐岩松 马铎 《中国实验诊断学》 2002年第5期331-332,共2页
目的 为了选择鉴别新生儿的胆道闭锁和肝炎方法。方法 我们选择 5 1例梗阻性黄疸的患儿分别进行超声和ECT检查。结果  31例手术证实的先天胆道闭锁的患儿经超声诊断出 18例 ,ECT诊断出 2 9例。超声诊断的正常患儿中有 13例被手术证... 目的 为了选择鉴别新生儿的胆道闭锁和肝炎方法。方法 我们选择 5 1例梗阻性黄疸的患儿分别进行超声和ECT检查。结果  31例手术证实的先天胆道闭锁的患儿经超声诊断出 18例 ,ECT诊断出 2 9例。超声诊断的正常患儿中有 13例被手术证实为胆道闭锁 ,ECT则将 12例的新生儿肝炎误诊为胆道闭锁。两种影像综合起来诊断发现 :所有 31例胆道闭锁患儿均得到确诊。仅有 6例肝炎患儿得到确诊。结论 联合两种方法对于新生儿先天胆闭锁的诊断性较高 ,但对于肝炎的诊断性很低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道闭锁 肝炎 超声波 核素显像 婴儿 梗塞性黄疸 诊断
下载PDF
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断层显像仪与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诊断价值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2
8
作者 路宇 杨志杰 +4 位作者 马铎 夏云升 衣斌 刘伟东 韩鹏飞 《中国骨与关节损伤杂志》 2008年第7期577-578,共2页
目的探讨比较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前SPECT、MRI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关节镜术前正确诊断半月板损伤的SP... 目的探讨比较SPECT(单光子发射型计算机断层显像仪)、MRI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价值。方法对18例膝关节半月板损伤术前SPECT、MRI检查结果与关节镜手术结果进行对照分析,并对检查结果进行比较。结果关节镜术前正确诊断半月板损伤的SPECT为14例,MRI为15例。结论SPECT及MRI检查均是对膝关节半月板损伤的诊断好方法。SPECT可在缺乏MRI或患者不能接受MRI检查的情况下,作出正确的诊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PECT MRI 半月板损伤
下载PDF
内皮抑素基因联合^(32)磷胶体对大鼠种植癌的抑制作用 被引量:1
9
作者 高慧棋 李勇 +3 位作者 杨志杰 马铎 路宇 谢耀萍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284-286,共3页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基因联合32磷(32P)胶体的抑瘤效果。方法制作细胞Walker-256大鼠皮下移植瘤的模型并分为对照组、32P组、内皮抑素基因组(基因组)和32P+内皮抑素基因组(32P+基因组),通过瘤内直接注射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32P胶体、携带... 目的探讨内皮抑素基因联合32磷(32P)胶体的抑瘤效果。方法制作细胞Walker-256大鼠皮下移植瘤的模型并分为对照组、32P组、内皮抑素基因组(基因组)和32P+内皮抑素基因组(32P+基因组),通过瘤内直接注射法分别给予生理盐水、32P胶体、携带内皮抑素基因的质粒及两者混合物,观察肿瘤生长率、HE染色、肿瘤微血管密度(MVD)、细胞凋亡指数(AI)。结果对照组、32P组、基因组和32P+基因组10、20d肿瘤生长率分别为:(8.99±1.48)%、(21.95±3.98)%;(3.87±0.92)%、(7.28±2.34)%;(4.18±0.86)%、(8.05±2.45)%;(2.22±0.78)%、(3.24±1.76)%,对照组高于其他3组(P<0.01),基因组与32P组无明显差别(P>0.05),32P+基因组最低(P<0.01)。结论通过实体瘤内注射的方法给予32P胶体、内皮抑素基因及两者混合物后,能够明显抑制肿瘤的生长。两者联合治疗效果最为显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内皮抑索 放射治疗
下载PDF
放射性药物与Egr-Endostatin重组质粒的协同抑瘤作用 被引量:1
10
作者 李勇 高慧棋 +3 位作者 马铎 徐岩松 孙淑芳 杨志杰 《中国实验诊断学》 北大核心 2010年第6期824-827,共4页
目的探讨Egr-内皮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性药物-胶体32P对于大鼠肝癌的抑制效果。方法经局部引入基因重组质粒及胶体32P后于,7 d1、4 d2、1 d分别测肝癌的生长率,第21d测定肝癌微血管密度(MVD)、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各干... 目的探讨Egr-内皮抑素基因联合放射性药物-胶体32P对于大鼠肝癌的抑制效果。方法经局部引入基因重组质粒及胶体32P后于,7 d1、4 d2、1 d分别测肝癌的生长率,第21d测定肝癌微血管密度(MVD)、肿瘤细胞凋亡指数(AI)等指标的变化。结果各干预组的肿瘤体积生长率、MVD、AI与对照组指标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均<0.05-0.01,在所有干预组中,32P+Egr-Endostatin组的抑瘤效果最好,P均<0.05-0.01。肝癌生长率方面,第7 d-14d,32P干预组与单纯内皮抑素基因组、Egr-内皮抑素基因组相比抑瘤效果相近,P>0.05;但到达21 d时,胶体32P干预组治疗效果则明显下降。基因联合胶体32P的干预组效果均好于其它干预组,P<0.05-0.01。MVD方面,32P组与其它干预组比较具有统计学差异,P<0.01。AI指标,其他干预组与32P组比较具有差异,P<0.05。结论 32P联合Egr-Endostatin基因协同抑瘤,可以发挥放射性药物的照射作用,Eg-1的辐射诱导增强作用及Endostatin基因的抑制肿瘤新生血管的三重作用,疗效最为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基因治疗 肝肿瘤 实验性 疾病模型 动物 大鼠 WISTAR
下载PDF
不同途径给予含血管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质粒的抑瘤作用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李勇 杨海山 马铎 《现代肿瘤医学》 CAS 2008年第8期1269-1272,共4页
目的:比较局部注射和肝动脉灌注含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质粒抑制大鼠肝癌生长的差异。方法:将肝癌大鼠分为局部注射对照组、肝动脉灌注对照组、局部基因治疗组、肝动脉基因治疗组4组。分别给予200μl生理盐水及200μl质粒与脂质体的混合物... 目的:比较局部注射和肝动脉灌注含内皮抑素基因的重组质粒抑制大鼠肝癌生长的差异。方法:将肝癌大鼠分为局部注射对照组、肝动脉灌注对照组、局部基因治疗组、肝动脉基因治疗组4组。分别给予200μl生理盐水及200μl质粒与脂质体的混合物(含20μg基因)。结果:2个对照组之间的各项指标均未见到统计学差异,(P>0.05)。局部基因治疗组的抑瘤效果最为明显,与对照组相比(P<0.05)。而且与肝动脉治疗组相比,在肿瘤体积增长率、生存时间、AI、VEGF表达率方面相比均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0.01)]。肝动脉治疗组与肝动脉对照组相比,只有肺转移灶、AI具有统计学差异。结论:由于肝动脉给予基因药物受到血液容量、血液成分及脂质体转运效率影响,其抑瘤效果明显低于局部基因注射治疗组的抑瘤效果。采用正确的途径是影响基因治疗肿瘤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内皮抑素基因 基因治疗 VEGF
下载PDF
老年患者的心理状态对PET-CT检查图像质量的影响 被引量:1
12
作者 王丽范 李勇 +2 位作者 王家富 韩巍 马铎 《中国医学影像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9期682-684,共3页
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融合影像技术,使用的示踪剂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与天然葡萄糖结构类似,可以参与细胞糖代谢,由于结构与天然葡萄糖不同,它只能进入细胞而无法进一步参与其他过程,所以多数^18F-FDG以6-磷酸.^18F-FDG形... PET-CT是目前最先进的融合影像技术,使用的示踪剂氟代脱氧葡萄糖(^18F-FDG)与天然葡萄糖结构类似,可以参与细胞糖代谢,由于结构与天然葡萄糖不同,它只能进入细胞而无法进一步参与其他过程,所以多数^18F-FDG以6-磷酸.^18F-FDG形式沉积在细胞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正电子发射断层显像术 心理学 临床 老年人
下载PDF
不同类型缝线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微创修补术中的应用对比 被引量:1
13
作者 马铎 《临床研究》 2023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类型缝线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微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接... 目的 研究比较不同类型缝线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微创修补术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选择南阳医学高等专科学校第一附属医院2019年12月至2021年11月收治的70例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研究组。所有患者均接受微创修补术治疗,对照组35例采用普通缝线缝合,研究组35例采用可吸收缝线缝合。比较两组相关手术指标、术后疼痛和溃疡愈合情况、肠道屏障功能(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并发症及生活质量(GIQLI评分)。结果 研究组手术、下床活动、胃肠道功能恢复及住院的所用时间均比对照组短,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术后1 d疼痛程度比对照组轻,且术后8周溃疡愈合率较对照组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3 d血清二胺氧化酶、D-乳酸水平均显著升高,但研究组升高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并发症发生率(5.71%)较对照组(25.71%)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术后8周GIQLI得分均显著升高,且研究组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普通缝线相比,在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患者微创修补术中应用可吸收缝线,可有效减轻手术创伤,促进溃疡愈合,减轻疼痛程度,加快肠道屏障功能恢复,减少并发症,促进生活质量改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十二指肠溃疡穿孔 可吸收缝线 微创修补术 肠道屏障功能 并发症
下载PDF
F300e合成^(18)F-FDG的流程、效率及质量控制 被引量:4
14
作者 王家富 李勇 +3 位作者 韩巍 程亮 马铎 王丽范 《亚太传统医药》 2011年第10期51-53,共3页
目的:研究F300e合成18F-FDG的制备流程、影响效率因素以及18 F-FDG的质量控制。方法:使用住友HM-12回旋加速器通过18 O(p,n)18F核反应,采用F300e全自动合成模块系统制备18 F-FDG静脉注射液,对于F300e合成模块的影响因素及药物的质量控... 目的:研究F300e合成18F-FDG的制备流程、影响效率因素以及18 F-FDG的质量控制。方法:使用住友HM-12回旋加速器通过18 O(p,n)18F核反应,采用F300e全自动合成模块系统制备18 F-FDG静脉注射液,对于F300e合成模块的影响因素及药物的质量控制分析,并结合4次失败事例,总结原因。结果:F300e合成效率60%,18 F-FDG放化纯度99.733%,18 F-FDG其他指标符合药典质量要求。结论:制备过程所涉及材料、反应过程中残留水等原因均会影响合成效率,增加总体失败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FDG PET/CT F300e全自动合成系统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PET/CT的原理及临床应用 被引量:2
15
作者 王家富 李勇 +2 位作者 马铎 韩巍 王丽范 《亚太传统医药》 2010年第9期171-172,共2页
目的:探讨PET/CT的显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分析PET/CT的显像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结果:PET/CT以PET解剖影像的形式及其相应的生理参数,显示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状况,采用CT技术进行精确定位,精确提供靶器官解剖及功能的双重信息... 目的:探讨PET/CT的显像原理及其临床应用。方法:分析PET/CT的显像原理、优势及临床应用。结果:PET/CT以PET解剖影像的形式及其相应的生理参数,显示靶器官或病变组织的状况,采用CT技术进行精确定位,精确提供靶器官解剖及功能的双重信息。结论:PET/CT实现了PET和CT的同机融合,形成两种技术的优势互补,具有较高的临床应用价值,是目前医学影像诊断技术最为理想的结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PET/CT 图像融合 成像原理 临床应用
下载PDF
^(18)F-FDG 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6
作者 王家富 李勇 +2 位作者 马铎 韩巍 王丽范 《中国民族民间医药》 2010年第12期29-30,共2页
目的:研究^(18)F-FDG(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健康检查者和我院接诊的45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18)FDGPET/CT和MRI显像检查,统计两种方法中鼻咽癌的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计算相应的评价指标... 目的:研究^(18)F-FDG(18F标记脱氧葡萄糖)PET/CT显像在鼻咽癌临床诊断中的效果。方法:对43例健康检查者和我院接诊的45例鼻咽癌患者分别进行^(18)FDGPET/CT和MRI显像检查,统计两种方法中鼻咽癌的阳性例数和阴性例数,计算相应的评价指标。结果:^(18)F-FDGPET/CT诊断鼻咽癌的灵敏度、特异性、准确度、阳性预测值及阴性预测值分别为95.56%、97.67%、96.59%、97.73%和95.45%,MRI分别为71.11%、79.07%、75.00%、78.05%和72.34%,二者相比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18)F-FDGPET-CT在鼻咽癌的临床诊断上具有较高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F标记脱氧葡萄糖 鼻咽癌 PET/CT显像 临床诊断
下载PDF
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失眠50例 被引量:7
17
作者 马铎 《内蒙古中医药》 2011年第16期38-39,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配合常规取穴,对照组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 目的:观察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方法:选符合标准的该病患者80例,随机分为治疗组50例,对照组30例。治疗组予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配合常规取穴,对照组予常规取穴针刺,治疗1~3疗程。结果:治疗组痊愈32例,显效11例,有效6例,无效1例,总有效率为98.0%(95%CI=85.5%~100%);对照组痊愈4例,显效3例,有效9例,无效14例,总有效率为53.3%(95%CI=29.3%~76.3%);两组综合疗效比较(u=5.3355,P=0.0000),差异显著。结论:针刺心俞、肾俞穴为主治疗顽固性失眠症的临床疗效优于常规取穴针刺,其收益为OR=0.02(95%CI=0.00~0.19),NNT=2(95%CI=1.64~3.9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顽固性失眠 心俞肾俞穴 针刺疗法
下载PDF
应用核素显像方法评价^(89)SrCl_2和^(153)Sm-EDTMP治疗效果
18
作者 李勇 马铎 +1 位作者 徐岩松 徐文贵 《中国生物制品学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6期374-375,共2页
目的 寻找准确、客观地评价核素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采用99Tcm-MIBI和90Tcm-MDP显像方法检查72例经过89SrCl2和153Sm-EDTMP治疗后,影像改善的人数及疼痛改善的人数并进行比较。结果9mTc-MDP显像在治疗后第1、3、5、7个月改善的人数分... 目的 寻找准确、客观地评价核素治疗效果的方法。方法 采用99Tcm-MIBI和90Tcm-MDP显像方法检查72例经过89SrCl2和153Sm-EDTMP治疗后,影像改善的人数及疼痛改善的人数并进行比较。结果9mTc-MDP显像在治疗后第1、3、5、7个月改善的人数分别为14例、45例、56例、65例,与疼痛改善的人数差距较大,99Tcm-MIBI显像在第1、3、5、7个月改善的人数分别为49例、69例、71例、70例,与疼痛改善人数相符性较好。结论99Tcm-MIBI和99Tcm-MDP显像方法均可以客观评价同位素的治疗效果,但以99Tcm-MIBI显像的准确性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核素显像方法 评价 ^89SRCL2 ^153SM-EDTMP 治疗效果 骨转移瘤
下载PDF
联合应用肿瘤血管抑制基因对肝癌的协同治疗作用
19
作者 李勇 马铎 +2 位作者 孙淑芳 徐岩松 高慧棋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3期1842-1844,共3页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内皮抑素基因和血管抑素基因重组质粒对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肝癌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内皮抑素基因组、血管抑素基因组、双基因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200μl质粒和脂质体复合物(含20μg质粒),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0... 目的观察联合应用内皮抑素基因和血管抑素基因重组质粒对大鼠肝癌的抑制作用。方法将肝癌模型大鼠随机分为内皮抑素基因组、血管抑素基因组、双基因组和对照组。治疗组给予200μl质粒和脂质体复合物(含20μg质粒),对照组给予生理盐水200μl。观测肿瘤大小、微血管密度、血管内皮生长因子、肿瘤凋亡(AI)的变化,采用RT-PCR方法测定血管抑制基因在各组中的表达。结果在含有内皮抑素基因的组别中均见到内皮抑素mRNA的特异性条带;在含有血管抑素基因组内见到血管抑素mRNA的特异性条带。除了第1次治疗后,其他时间基因治疗组各治疗指标与对照组相比均有统计学差异(P<0.001),双基因联合治疗组与单一基因治疗组相比也有统计学意义(P<0.05)。对照组VEGF表达率为100%,单基因治疗组为50%,双基因联合治疗组为25%。结论内皮抑素基因联合血管抑素基因可能达到更明显的抑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癌模型 基因治疗 血管抑素基因 内皮抑素基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