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4篇文章
< 1 2 2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青马工程”的高校思政教育创新
1
作者 马骉 《中学政治教学参考》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3期I0016-I0016,共1页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是新时代、新使命、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全新诠释。贯彻实施“青马工程”,致力于在我国青年群体中培育一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使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以下简称“青马工程”)是新时代、新使命、新青年思想政治教育内涵的全新诠释。贯彻实施“青马工程”,致力于在我国青年群体中培育一批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者,使青年坚定理想信念、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事关党的事业后继有人、事关青年一代健康成长、事关国家建设与民族未来发展。2007年,团中央正式启动“青马工程”,党和国家为培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付出诸多努力,其根本目标是引导青年一代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校思政教育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青年一代 青年马克思主义培养工程 青马工程 青年群体 思想政治教育内涵 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原文传递
老年结肠癌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的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
2
作者 朱晶 马骉 《国际老年医学杂志》 2024年第2期183-186,共4页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的药物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10例,患者均接受出院后的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 目的 分析老年结肠癌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的药物依从性现状及影响因素。方法 选取哈尔滨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2022年2月—2023年2月收治的老年结肠癌患者110例,患者均接受出院后的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物治疗,采用Morisky服药依从性调查问卷评估服药依从性,对影响服药依从性的因素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依从性好者34例(依从性好组),依从性差者76例(依从性差组)。单因素分析显示:依从性差组在缺少社会支持、口服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不良心理反应、经济条件差、缺乏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知识的占比明显高于依从性好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有口服靶向药物治疗不良反应、有不良心理反应、经济条件差、缺乏口服靶向药物治疗知识是影响老年结肠癌患者口服靶向药服药依从性的危险因素(P<0.05)。结论 老年结肠癌患者出院后口服抗肿瘤靶向药的服药依从性处于中等阶段,临床医护人员在临床工作中需进一步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以提高其用药方面的意识,增强与患者及其家属之间的沟通以改善消极情绪及心理,在根本上达到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癌 抗肿瘤 靶向药 药物依从性 现状 影响因素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
3
作者 马骉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3期160-162,共3页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其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将从智慧城市建设背景出发,分析电子信息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了... 随着信息技术的飞速发展,智慧城市成为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重要方向。电子信息工程作为现代科技的核心领域,其在智慧城市建设和管理中的应用日益广泛。本文将从智慧城市建设背景出发,分析电子信息工程在智慧城市建设中的应用与发展,探讨了当前面临的挑战与机遇,并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智慧城市建设提供有益的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智慧城市 建设 应用
下载PDF
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的实践研究
4
作者 马骉 《微型计算机》 2024年第4期16-18,共3页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实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能够实现更加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进而为各行业的发...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电子信息工程已经成为当今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在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通过实践应用计算机网络技术,电子信息工程能够实现更加高效、准确的数据处理和信息传递,进而为各行业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支持。本文简单分析电子信息工程中计算机网络技术应用的重要性及应用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电子信息工程 计算机网络技术 实践应用
下载PDF
上海市防御台风“利奇马”工作评估 被引量:1
5
作者 章震宇 马骉 《中国防汛抗旱》 2019年第11期14-15,21,共3页
20190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8日17时至11日10时影响上海。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科学指导下,全市上下团结奋战,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成功抗御了台风、暴雨的侵袭,未发生因灾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 201909号台风“利奇马”于8月8日17时至11日10时影响上海。在上海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科学指导下,全市上下团结奋战,经受住了严峻考验,成功抗御了台风、暴雨的侵袭,未发生因灾人员伤亡和重大财产损失事故,城市运行总体安全平稳有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01909号台风“利奇马” 台风防御 上海
下载PDF
青藏高寒地区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与高温性能研究 被引量:29
6
作者 马骉 周雪艳 +2 位作者 司伟 李宁 彭水根 《冰川冻土》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期175-182,共8页
青藏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低,温差大,冻融循环频繁,沥青路面性能要求不同于一般地区.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车辙试验,分析了沥青种类、级配类型、公称最大粒径类型对青藏高寒地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及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 青藏高寒地区年平均气温低,温差大,冻融循环频繁,沥青路面性能要求不同于一般地区.通过浸水马歇尔试验、冻融劈裂试验及车辙试验,分析了沥青种类、级配类型、公称最大粒径类型对青藏高寒地区沥青混合料水稳定性及高温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SBS110#改性沥青的混合料的残留稳定度最大,SBS70#改性沥青最小,随着针入度等级的提高,沥青混合料的冻融劈裂强度比减小;SBS改性沥青混合料的高温性能最好,复合改性次之,SBR改性最差;AC-13沥青混合料级配范围中值的冻融劈裂强度比与动稳定度最大;AC-13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及高温性能优于AC-20与AC-25.在青藏高寒地区选用针入度等级不高且具有骨架密实结构的SBS改性沥青混合料或SBS/SBR复合改性沥青混合料,将沥青混合料冻融劈裂强度比的要求提高为85%,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水稳定性和高温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稳定性 高温性能 浸水马歇尔试验 车辙试验
下载PDF
蛇毒纤溶酶的分离纯化及其溶栓作用 被引量:15
7
作者 马骉 张骞 +4 位作者 宋梦薇 吴丹 林琳 付学奇 林永齐 《中国生化药物杂志》 CAS CSCD 2004年第3期156-158,180,共4页
目的获得大量高纯度的蛇毒纤溶酶并进行药效实验。方法用离子交换柱色谱和单克隆抗体亲和色谱技术进行纯化 ,用体外和半体内血栓模型研究其抗血栓作用。结果得到纯度为 95 %以上的纤溶酶。
关键词 蛇毒 纤溶酶 溶栓 亲和色谱
下载PDF
考虑温度非均匀性的沥青路面温度应力分析 被引量:17
8
作者 马骉 胡浩 汪海年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共5页
为了合理评价温度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考虑沥青路面温度沿深度方向的非均匀性分布和温度对沥青混凝土模量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不同面层初始裂缝深度和不同气温下的路面结构温度应力与应力强度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面层... 为了合理评价温度对沥青路面结构的影响,考虑沥青路面温度沿深度方向的非均匀性分布和温度对沥青混凝土模量的影响,利用有限元法计算分析了不同面层初始裂缝深度和不同气温下的路面结构温度应力与应力强度因子变化情况。结果表明:面层表面开裂后,裂缝处的温度应力显著减小,面层底面的温度应力有所增大;裂缝初始深度越大,日平均温度越低,温差越大,面层底面的温度应力越大,裂缝处的应力强度因子也越大。在青藏公路沿线平均气温低、日温差大的条件下,一旦面层表面开裂,沥青路面结构将产生较大温度应力,导致裂缝快速向下扩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沥青路面 温度应力 非均匀性 初始裂缝 应力强度因子
下载PDF
DYNATEST 5051 RSP道路激光平整度测试车 被引量:12
9
作者 马骉 王选仓 +3 位作者 王秉纲 冯治安 高建立 王劲松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1期23-26,共4页
DYNATEST50 51 RSP道路激光平整度测试车是丹麦在英国 TRRL激光平整度仪基础上研制生产的 ,是国内首次引进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非接触式路面平整度测试设备之一。介绍了该测试车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与连续式平整度仪的对比测试分析 ... DYNATEST50 51 RSP道路激光平整度测试车是丹麦在英国 TRRL激光平整度仪基础上研制生产的 ,是国内首次引进的目前世界上最先进的非接触式路面平整度测试设备之一。介绍了该测试车的结构组成、工作原理、与连续式平整度仪的对比测试分析 ,得到指标转换关系 ,为该车应用于道路检测验收提供了便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DYNATEST 5051 RSP道路激光平整度测试车 转换关系 结构组组 工作原理 路面管理
下载PDF
多年冻土地区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计算分析 被引量:14
10
作者 马骉 鲍燕妮 姬杨蓓蓓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期6-9,25,共5页
针对多年冻土地区普遍存在的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现象,根据弹塑性固结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路基融沉变形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边界排水条件对路堤融沉变形以及路基表面水平位移的影响,并分析了地基融深和路堤高度对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 针对多年冻土地区普遍存在的路基不均匀融沉变形现象,根据弹塑性固结理论,采用有限元方法对路基融沉变形进行计算分析,探讨了边界排水条件对路堤融沉变形以及路基表面水平位移的影响,并分析了地基融深和路堤高度对沉降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路基沉降随融深的增加而增加,排水状态的路基融沉变形比不排水的融沉变形大;路基融沉变形随路堤高度的增加而增加,路基是否排水对路基融沉变形和路基水平位移有显著影响。计算结果与实测值比较,所建立模型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际观测结果基本一致,回归结果得出多年冻土地区路基融沉变形规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多年冻土 路基 不均匀融沉变形 有限元 融沉变形规律
下载PDF
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研究进展及发展趋势 被引量:17
11
作者 马骉 蒲晓林 张舒 《现代化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4期42-45,47,共5页
通过对国内外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的调查研究,重点论述了吸附技术、电化学技术、固液分离技术、固化技术和微生物处理技术的机理和进展。对未来废弃钻井液处理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预测和展望。
关键词 废弃钻井液 吸附 电化学 絮凝 固化 微生物
原文传递
基于剪切性能的级配碎石关键筛孔合理范围确定 被引量:31
12
作者 马骉 莫石秀 王秉纲 《交通运输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27-31,共5页
利用自行研制的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通过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筛孔及其通过率对级配碎石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级配碎石剪切强度随4.750 mm和0.600mm筛孔通过率的增加近似呈抛物线趋势变化,随2.360 mm筛孔通过... 利用自行研制的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通过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筛孔及其通过率对级配碎石剪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级配碎石剪切强度随4.750 mm和0.600mm筛孔通过率的增加近似呈抛物线趋势变化,随2.360 mm筛孔通过率的增加呈平卧的反'S'形状变化,随0.075 mm筛孔通过率的增加总体上单调增加;对于最大粒径为31.500mm、泰波公式指数为0.5的级配碎石,4.750、2.360、0.600、0.075 mm筛孔均应视为关键筛孔进行控制;以剪切强度大于520.5 kPa为控制指标,推荐关键筛孔4.750、2.360、0.600和0.075 mm基于剪切性能的通过率合理变化范围分别为35%~44%、22%~37%、10.0%~17.5%和2.0%~7.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路面工程 级配碎石 剪切性能 关键筛孔 通过率 合理变化范围
下载PDF
投料搅拌工艺对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被引量:7
13
作者 马骉 张文静 +1 位作者 秦昉 李笑盈 《武汉理工大学学报(交通科学与工程版)》 2015年第2期233-237,共5页
通过4种投料搅拌工艺拌制的普通水泥混凝土与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的匀质性、强度与耐磨性试验,分析了投料搅拌工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分次投料搅拌工艺可提高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匀质性、强度与耐磨性,其中净浆裹石法的提高效果... 通过4种投料搅拌工艺拌制的普通水泥混凝土与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的匀质性、强度与耐磨性试验,分析了投料搅拌工艺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分次投料搅拌工艺可提高普通水泥混凝土的匀质性、强度与耐磨性,其中净浆裹石法的提高效果最为显著,水泥裹砂石法次之;而对于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先拌砂浆法可显著提高匀质性、强度与耐磨性,净浆裹石法与水泥裹砂石法会降低其性能.根据研究结果,推荐采用先拌砂浆法拌制嵌锁密实水泥混凝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混凝土 投料搅拌工艺 匀质性 强度性能 耐磨性
下载PDF
基于抗变形能力的级配碎石组成设计方法 被引量:19
14
作者 马骉 王秉纲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5期1-5,共5页
级配碎石的主要缺陷是易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在分析现行级配组成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连续密级配碎石的加州承载比(CBR)试验和利用研制的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进行的剪切性能试验结果,对基于抗变形能力的级配碎石组成设计方法进行... 级配碎石的主要缺陷是易产生较大的塑性变形。在分析现行级配组成设计方法的基础上,根据连续密级配碎石的加州承载比(CBR)试验和利用研制的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进行的剪切性能试验结果,对基于抗变形能力的级配碎石组成设计方法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以CBR值和剪切强度为组成设计的性能控制参数,CBR值应不小于180%,剪切强度应大于0.52 MPa;以最大粒径、泰波(Taibol)级配指数n值和基于双指标控制的关键筛孔及其通过率合理变化范围作为级配控制参数,最大粒径宜为31.5 mm,要求不高时可以放宽到37.5 mm;n值控制在0.45~0.50之间,以0.50为宜;4.75、2.36、0.60、0.075 mm筛孔应作为关键筛孔予以控制;通过率应在基于双指标控制的合理变化范围内。由此提出了基于抗变形能力的级配碎石组成设计方法,通过试验路应用表明,该设计方法可以有效控制级配碎石的塑性变形。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级配碎石 塑性变形 级配组成 设计方法 剪切强度 加州承载比(CBR)
下载PDF
道路用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的合成及性能研究 被引量:10
15
作者 马骉 段诗雨 +1 位作者 魏堃 李瑞 《硅酸盐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10期3232-3238,共7页
为改善传统路用固-液相变材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发挥相变材料优越的潜热储能特性,主动调控沥青路面温度状况,减轻公路沥青路面温度病害。以多元醇A为软段,异氰酸酯B及扩链剂C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65%~90%软段含量不等的聚氨酯固-固... 为改善传统路用固-液相变材料对沥青路面的影响,发挥相变材料优越的潜热储能特性,主动调控沥青路面温度状况,减轻公路沥青路面温度病害。以多元醇A为软段,异氰酸酯B及扩链剂C为硬段,采用预聚体法合成65%~90%软段含量不等的聚氨酯固-固相变储能材料(PUPCMs)。借助红外光谱分析仪(FTIR)、热重分析仪(TG)及差示扫描量热仪(DSC),分析研究PUPCMs的结构特征、热稳定性及储热特性。针对道路沥青路面环境温度特点,对比PUPCMs的储热能力,推荐适用于公路沥青路面的PUPCMs。结果表明,PUPCMs由于其特殊的嵌段结构,硬段对软段起到束缚作用,材料在相变过程中由宏观固态转变为无定形固态,解决传统固-液相变材料泄露问题的同时发挥潜热作用,具有良好的热稳定性及储热能力;在模拟道路沥青路面最不利条件时发现PUPCMs的结构特性、热稳定性及储热性能均满足道路用相变材料的使用要求。同时,通过改变软段分子量与含量可以得到不同相变潜热、相变温度及热稳定性的材料。考虑到沥青混合料的实际应用状况,根据材料的相变焓值与相变温度区间,推荐选用6000-70%-PUPCMs掺入沥青中制备相变沥青,作为后续主要研究对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聚氨酯固-固相变材料 试验研究 机理分析 相变调温
下载PDF
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结构设计方法 被引量:15
16
作者 马骉 胡长顺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4期1-5,共5页
超薄水泥混凝土(Ultra ThinWhitetopping,简称UTW)路面由于其板厚和平面尺寸的特殊性,尚无一套适宜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在对UTW路面结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利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UTW路面结构设计方法。采用贝克曼梁... 超薄水泥混凝土(Ultra ThinWhitetopping,简称UTW)路面由于其板厚和平面尺寸的特殊性,尚无一套适宜的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在对UTW路面结构荷载应力和温度应力利用有限元法进行计算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UTW路面结构设计方法。采用贝克曼梁或落锤式弯沉仪(FallingWeightDeflectometer,简称FWD),测定旧沥青路面表面回弹弯沉,计算综合回弹模量,来评价旧沥青路面承载能力,并推荐控制标准值为当量回弹模量宜大于188MPa。路面板的疲劳断裂是UTW路面的主要破坏模式,据此提出以控制行车荷载反复作用在板内所产生的荷载疲劳应力不大于混凝土弯拉强度作为路面板厚度设计的标准。确定了结构设计参数及路面板厚度计算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超薄水泥混凝土路面 结构设计方法 荷载应力 温度应力 设计标准 设计参数
下载PDF
高原寒冷地区沥青混合料弯拉特性分析 被引量:21
17
作者 马骉 韦佑坡 +1 位作者 王磊 赵超志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44-48,共5页
针对青藏高原寒冷地区低温、大温差气候特点,通过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分析了温度、沥青种类、油石比、级配等对混合料弯拉特性的影响。试验得出,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凸抛物线形变化,弯拉应变逐渐增大,劲度模量不断减小... 针对青藏高原寒冷地区低温、大温差气候特点,通过沥青混合料弯曲试验,分析了温度、沥青种类、油石比、级配等对混合料弯拉特性的影响。试验得出,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随着温度的升高呈上凸抛物线形变化,弯拉应变逐渐增大,劲度模量不断减小;改性沥青和高标号沥青混合料的弯拉强度和弯拉应变较大,劲度模量较小;油石比增加时,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先线性增大后减小,弯拉应变增大,劲度模量减小;矿料级配越粗,沥青混合料弯拉强度越大。结果表明,温度对沥青混合料弯拉特性的影响较大,采用改性和高标号沥青,适当增加油石比、采用较粗矿料级配,有利于提高沥青混合料的低温弯曲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弯拉特性 弯曲试验 沥青混合料 温度
下载PDF
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试验研究 被引量:23
18
作者 马骉 莫石秀 王秉纲 《公路交通科技》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2期39-41,49,共4页
利用自行研发的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对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级配碎石最大粒径、Taibol公式指数n值、含水量、密实度、侧压力、剪切速率等因素对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最大粒径不小于31.5mm、指数n值... 利用自行研发的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对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进行试验研究,分析了级配碎石最大粒径、Taibol公式指数n值、含水量、密实度、侧压力、剪切速率等因素对级配碎石抗剪切性能的影响。研究得出,最大粒径不小于31.5mm、指数n值在0.5以下的级配碎石具有良好的抗剪切能力,控制试验剪切速率在5mm/min以下可以提高试验精度,级配碎石在最佳含水量时具有最佳抗剪切能力,保证密实度在96%以上可以明显提高抗剪切性能,增大侧压力可以明显提高剪切强度,而剪切位移存在最小值。结果表明,利用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可以有效评价级配碎石的抗剪切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级配碎石 抗剪切性能 柔性材料剪切性能测试仪 影响因素
下载PDF
高寒地区水泥稳定碎石抗压强度特性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马骉 刘鹏伟 +1 位作者 李宁 王大龙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1期1518-1523,共6页
青藏高原寒冷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对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性能有较大影响。文章通过标准养生条件与低温养生条件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泥用量、养生龄期、养生温度对混合料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 青藏高原寒冷地区特殊的气候环境对水泥稳定碎石半刚性基层性能有较大影响。文章通过标准养生条件与低温养生条件下的水泥稳定碎石混合料抗压强度试验,分析了水泥用量、养生龄期、养生温度对混合料抗压强度和回弹模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标准养生条件下,养生龄期对水泥稳定碎石的无侧限抗压强度和抗压回弹模量有明显影响;7d以前强度增长缓慢,7~28d增长幅度较大,28d后强度增长趋于稳定;养生温度对混合料的无侧限抗压强度与抗压回弹模量的影响较大,0~5℃时,水泥用量较大(5%)的混合料的强度形成较快,5~10℃时不同水泥用量的混合料强度均增长显著,温度高于10℃时3d龄期强度增长幅度大于7d龄期。因此,养生温度高于10℃、水泥用量大于4%时,可满足青藏高原寒冷地区水泥稳定碎石基层的强度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水泥稳定碎石 无侧限抗压强度 抗压回弹模量 高原寒冷地区
下载PDF
多年冻土地区湿度对水泥稳定砂砾强度的影响 被引量:9
20
作者 马骉 王秉纲 《长安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13-16,共4页
多年冻土地区路面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应用中,普遍存在基层上下松散、中部板结的“夹层”现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多年冻土地区基层下垫层的可能湿度状况养生的强度试验,定量分析了湿度对水泥稳定砂砾强度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夹... 多年冻土地区路面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应用中,普遍存在基层上下松散、中部板结的“夹层”现象。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通过模拟多年冻土地区基层下垫层的可能湿度状况养生的强度试验,定量分析了湿度对水泥稳定砂砾强度形成的影响,探讨了“夹层”现象产生的原因。研究得出,垫层含水量小于基层混合料最佳含水量时,对基层混合料强度形成有明显影响,抗压强度随垫层含水量的减小而降低;模拟湿度养生混合料的强度形成过程与标准养生基本相近,但14 d后强度增长显著减缓;混合料形成骨架结构时,可以减轻水分损失对混合料后期强度形成的影响。结果表明:多年冻土地区特殊的湿度条件是水泥稳定砂砾基层出现“夹层”现象的主要原因,在基层施工中针对特殊湿度条件采取有效工程技术措施,可以避免“夹层”现象的出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道路工程 多年冻土地区 路面基层 水泥稳定砂砾 湿度条件 强度形成 夹层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2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