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CT三维重建下髋臼形态的测量及其意义 被引量:14
1
作者 韩莹莹 肖成双 +4 位作者 杨麒巍 来颖 郝爽 马鹤成 李幼琼 《吉林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6期1136-1140,共5页
目的:利用髋臼CT三维重建图像对中国人髋臼形态进行相关测量,为髋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96例(192侧)成年髋关节C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图像上测量髋臼指数(AA)、CE角、ACE角、前倾角(AVA)、外展角(ABA)和髋臼... 目的:利用髋臼CT三维重建图像对中国人髋臼形态进行相关测量,为髋关节疾病的预防和治疗提供相应的依据。方法:对96例(192侧)成年髋关节CT扫描进行三维重建,在重建图像上测量髋臼指数(AA)、CE角、ACE角、前倾角(AVA)、外展角(ABA)和髋臼上下径(SID)参数。结果:总AA为(8.78±5.34)°,其中男性为(7.84±5.55)°,女性为(9.60±5.06)°;总CE角为(33.59±5.91)°,其中男性为(34.55±6.03)°,女性为(32.78±5.70)°;总ACE角(29.01±5.65)°,其中男性为(28.02±5.94)°,女性为(29.80±5.30)°;总AVA为(20.92±5.55)°,其中男性为(20.48±5.08)°,女性为(21.25±5.89)°;总ABA为(51.27±4.16)°,其中男性为(51.71±4.37)°,女性为(50.89±3.96)°;总SID(53.79±3.92)mm,其中男性为(56.55±2.64)mm,女性为(51.46±3.25)mm。AA、CE角、ACE角及SID男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左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与国外报道外国人髋臼形态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国人男女髋臼形态存在差异,且与外国人髋臼形态存在显著性差异。研究国人髋臼形态学参数比单纯应用国外数据能更好地指导国内全髋关节置换术的术前准备以及术中操作,并对国人假体的设计具有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髋臼 计算机体层扫描 三维重建
下载PDF
颈椎全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2
作者 马鹤成 夏燕妮 +3 位作者 司萌 侯勇 聂林 丛梦琳 《中医正骨》 2019年第8期38-41,共4页
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融合术相比,颈椎全椎间盘置换术(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在维持颈椎活动度、降低相邻节段的负荷、减缓相邻节段的退变方面具有优势,对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但颈椎TDR术后若在手术区域或... 与前路椎间盘切除椎管减压融合术相比,颈椎全椎间盘置换术(total disc replacement,TDR)在维持颈椎活动度、降低相邻节段的负荷、减缓相邻节段的退变方面具有优势,对于颈椎退行性病变具有良好的远期疗效。但颈椎TDR术后若在手术区域或附近发生异位骨化,可影响手术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的活动度,改变颈椎生理曲度,影响手术疗效。本文从TDR术后异位骨化的分级和分型、颈椎TDR术后异位骨化的影响因素2个方面,对颈椎TDR术后异位骨化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全椎间盘置换 颈椎 手术后并发症 骨化 异位性 综述
下载PDF
连续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长期研究 被引量:2
3
作者 丛梦琳 马鹤成 +2 位作者 侯勇 司萌 聂林 《中国脊柱脊髓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2期1081-1087,共7页
目的:对连续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长期观察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11年12月行连续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3~72岁,平均50.4±8.8岁。C3/4、C4/5间盘置... 目的:对连续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的长期观察研究。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科2004年1月~2011年12月行连续双节段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的患者21例,其中男性15例,女性6例;年龄33~72岁,平均50.4±8.8岁。C3/4、C4/5间盘置换5例,C4/5、C5/6间盘置换14例,C5/6、C6/7间盘置换2例。随访时间96~156个月,平均随访116.5±19.6个月。记录患者术前、术后3个月及末次随访时改良日本骨科协会评分(modified 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mJOA)、视觉模拟评分法(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末次随访时在颈椎动力位X线片中测量人工颈椎间盘活动度,颈椎侧位X线片中测量颈椎曲度,采用McAfee分级法在颈椎侧位及动力位X线片上对人工颈椎间盘的异位骨化情况进行评估。结果:患者术前mJOA评分14.0±2.0分。术后3个月时mJOA评分15.2±1.8分,末次随访时mJOA评分16.8±1.2分,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VAS评分5.1±1.7分。术后3个月时VAS评分1.9±1.4分,末次随访时VAS评分0.9±0.8分,均较术前有统计学差异(P<0.05)。术前颈椎曲度为平均16.7°±6.6°,末次随访时颈椎曲度为15.7°±7.3°,无统计学差异(P=0.25)。上位节段活动度为6.23°±10.13°,下位节段活动度为3.76°±4.81°,有统计学差异(P=0.025)。至末次随访时16例发生异位骨化,发生率为76.2%。根据McAfee分级,21例患者42个节段中,Ⅰ级5个节段,Ⅱ级5个节段,Ⅲ级14个节段,Ⅳ级7个节段,发生Ⅲ级以上HO的概率为50%,上位节段发生Ⅲ级和Ⅳ级HO的概率为38.0%,下位节段发生Ⅲ级和Ⅳ级HO的概率为61.9%。结论:长期随访发现行连续双节段Bryan人工颈椎间盘置换术后异位骨化发生率较高,且下位节段发生严重HO的概率明显增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Bryan人工间盘 颈椎病 异位骨化 长期观察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