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0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臭氧对机体的代谢效应 被引量:1
1
作者 骆公成 《职业与健康》 CAS 2002年第9期31-32,共2页
随着工业发展,臭氧(O_3)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是光化学烟雾氧化剂的主要成分,而且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可直接产生。例如,紫外线消毒及复印机开动时均可产生足以引起机体健康效应浓度的O_3。用O_3进行室内消毒,由于使用方便,易于... 随着工业发展,臭氧(O_3)污染越来越受到重视,它不仅是光化学烟雾氧化剂的主要成分,而且在许多工业生产过程中可直接产生。例如,紫外线消毒及复印机开动时均可产生足以引起机体健康效应浓度的O_3。用O_3进行室内消毒,由于使用方便,易于控制剂量,与其他消毒剂相比,更易为人们所接受。据报道,全球大气中的O_3浓度有上升趋势。O_3对机体的危害主要在机体的呼吸系统,其他系统亦受其害,笔者旨在阐述所致机体的代谢改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臭氧 健康效应浓度 代谢效应
下载PDF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7例病例分析
2
作者 骆公成 《职业与健康》 CAS 2003年第2期28-28,共1页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部分患者亦可有其他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本文就某化肥厂发生的7例一氧化碳中毒事故的抢救治疗情况作如下报告.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症状 体征 抢救
下载PDF
镀铬工人皮肤及粘膜损害调查分析
3
作者 骆公成 《中国城乡企业卫生》 2003年第1期19-21,共3页
铬及其化合物对人体的危害主要表现在皮肤和粘膜方面.近年来,我们对173名镀铬作业工人危害情况进行调查,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关键词 镀铬 工人 皮肤损害 粘膜损害 调查 分析 化合物 上呼吸道
下载PDF
镀铬工人皮肤及粘膜损害调查分析
4
作者 骆公成 《江苏劳动保护》 2004年第1期35-36,共2页
关键词 镀铬 作业工人 皮肤 粘膜 损害 劳动保护
下载PDF
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5
作者 赵鹏鹏 胡锦流 +4 位作者 孙修福 时玉军 骆公成 金韬 王德明 《海南医学》 CAS 2017年第22期3759-3761,共3页
目的了解淮安市淋病疫情流行病学趋势及现状特征,为制定淋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淋病501例,3... 目的了解淮安市淋病疫情流行病学趋势及现状特征,为制定淋病预防控制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淮安市2014-2016年淋病疫情资料进行描述性流行病学分析,采用Excel2007和SPSS17.0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 2014-2016年淮安市共报告淋病501例,3年报告发病率分别为2.90/10万、3.61/10万和5.50/10万,年均发病率为4.01/10万,历年发病率呈上升趋势(P<0.05);淋病病例主要集中在淮阴区和清浦区;男性高于女性,男女性别比为11.53:1,发病病例年龄主要集中于20~45岁年龄组,共占75.60%;发病重点人群是农民、家务及待业人群。结论近年来淮安市淋病呈现上升趋势,青壮年性活跃人群是防治工作的重点,需要提高对女性淋病的关注,提高检测技术和扩大宣教,加强性病的诊疗防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淮安市 淋病 流行特征
下载PDF
职业性锰接触工人脂质过氧化改变观察 被引量:5
6
作者 陈小敏 刘林飞 +1 位作者 骆公成 邓鹤玉 《中国职业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期61-62,共2页
目的探讨锰接触对机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及84名对照人员,测定其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锰接触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活力低于对照组... 目的探讨锰接触对机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及84名对照人员,测定其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力。结果锰接触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活力低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P<0.05);MDA、SOD与作业场所空气锰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锰能使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加、抗氧化能力下降。MDA、SOD可作为锰中毒的早期观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接触 脂质过氧化 尿锰
下载PDF
2013年某市职业健康监护状况调查与分析 被引量:6
7
作者 王颖华 骆公成 张亦工 《中国当代医药》 2014年第31期156-159,共4页
目的了解淮安市2013年各类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护状况,完善淮安市内的企业健康相关档案,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订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对淮安市内具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抽取108家企业展开调查,使用Excel... 目的了解淮安市2013年各类企业工作场所职业健康监护状况,完善淮安市内的企业健康相关档案,为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制订职业卫生服务政策提供依据和数据支持。方法对淮安市内具有职业危害因素的企业,抽取108家企业展开调查,使用Excel录入并整理数据库,采用SPSS 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本次共调查108家企业,其中大型企业12家,中型企业34家,小型企业38家,规模不明企业24家。交通和建材行业的检出率最高(3.17%、3.45%),企业规模越大,检出率越高,而私营企业中私营合伙企业实检率最低(13.68%),检出率最高(5.36%)。结论交通和建材行业需要加强监管力度,而私营企业在职业健康监护方面所做的工作较少,应予以重点关注,继续加强监测和监督,规范开展工作环境职业卫生管理和劳动者的健康监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职业危害 健康监护 企业 现状调查
下载PDF
职业性锰暴露工人血清多巴胺含量观察 被引量:5
8
作者 陈小敏 刘林飞 +1 位作者 骆公成 邓鹤玉 《职业卫生与应急救援》 2005年第2期59-60,共2页
目的探讨锰暴露对机体血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及84名对照人员,测定其血清多巴胺(DA)含量。结果锰暴露组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DA与作业场所空气中锰、尿锰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血清多巴胺的... 目的探讨锰暴露对机体血清多巴胺含量的影响。方法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及84名对照人员,测定其血清多巴胺(DA)含量。结果锰暴露组DA含量高于对照组,差异有显著性。DA与作业场所空气中锰、尿锰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血清多巴胺的测定可以作为锰中毒的早期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暴露 血清 多巴胺
下载PDF
职业性锰暴露工人血清免疫球蛋白水平观察 被引量:5
9
作者 陈小敏 刘林飞 +1 位作者 骆公成 邓鹤玉 《中国民康医学》 2005年第7期337-338,共2页
目的:为探讨锰暴露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及84名对照人员,以空气锰为暴露指标、尿锰为吸收指标,观察其血清IgG、IgA、IgM水平。结果:高暴露组IgG含量显著增高,高吸收组IgG、IgA、IgM含量显著增高。IgG、IgA、... 目的:为探讨锰暴露对机体体液免疫的影响。方法: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及84名对照人员,以空气锰为暴露指标、尿锰为吸收指标,观察其血清IgG、IgA、IgM水平。结果:高暴露组IgG含量显著增高,高吸收组IgG、IgA、IgM含量显著增高。IgG、IgA、IgM含量与尿锰成正相关关系,且IgG与锰暴露水平呈正相关。结论:锰能影响机体体液免疫功能,IgG、Ig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暴露 免疫球蛋白
下载PDF
职业性锰暴露对电焊工脂质过氧化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0
作者 刘林飞 陈小敏 +1 位作者 骆公成 邓鹤玉 《预防医学论坛》 2005年第4期385-386,共2页
[目的]探讨锰暴露对机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2004年,在淮安市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测定作业场所空气锰浓度,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以84名服务行业人员为对照。[结果]... [目的]探讨锰暴露对机体脂质过氧化的影响。[方法]2004年,在淮安市选择84名锰焊作业人员,测定作业场所空气锰浓度,检测血清丙二醛(MDA)含量及超氧化物岐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活性,并以84名服务行业人员为对照。[结果]锰暴露组MDA含量高于对照组,血清SOD、GSHPx活性低于对照组(P<0.01);MDA、SOD与作业场所空气锰浓度呈现一定的剂量反应关系。[结论]锰能使机体脂质过氧化增加,抗氧化氧能力下降,MDA、SOD可以作为锰中毒的早期敏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锰暴露 脂质过氧化
下载PDF
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治及预防策略探讨
11
作者 赵鹏鹏 骆公成 金韬 《现代医学与健康研究电子杂志》 2018年第16期175-175,177,共2页
文章对常见职业性皮肤病的诊治及预防策略进行探讨。
关键词 常见职业性皮肤病 诊治 预防策略
下载PDF
职业性低水平铅暴露对作业人员血压和肾功能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8
12
作者 章竞 张恒东 骆公成 《山西医药杂志》 CAS 2019年第16期1974-1976,共3页
铅属于一种重金属物质,是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物质。铅污染主要发生于职业性接触的工作人员,铅和其化合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内,进而对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和泌尿生殖系统造成持续性损害,临床常出现腹绞痛、... 铅属于一种重金属物质,是生活中常见的污染物质。铅污染主要发生于职业性接触的工作人员,铅和其化合物可经消化道、呼吸道进入机体内,进而对机体神经系统、血液系统、消化系统、心血管和泌尿生殖系统造成持续性损害,临床常出现腹绞痛、肠梗阻、贫血、铅麻痹等铅中毒表现[1]。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低水平铅暴露 职业性接触 作业人员 肾功能 血压 泌尿生殖系统 污染物质 工作人员
下载PDF
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分析
13
作者 陈志明 骆公成 《江苏预防医学》 CAS 1996年第1期62-62,共1页
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分析淮阴市卫生防疫站陈志明,骆公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部分患者亦可有其它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本文就其化工厂发生的7例急性-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治疗情况作如... 7例急性一氧化碳中毒病例分析淮阴市卫生防疫站陈志明,骆公成急性一氧化碳中毒是吸入较高浓度一氧化碳后引起的急性脑缺氧性疾病,部分患者亦可有其它脏器的缺氧性改变。本文就其化工厂发生的7例急性-氧化碳中毒的抢救治疗情况作如下报告。1临床资料(1)一般资料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急性一氧化碳中毒 病例分析 糖皮质激素 职业病 重度一氧化碳中毒 临床分析 神经细胞活化剂 急性中毒 脑活素 劳动卫生
下载PDF
接尘作业女工鼻纤毛运动功能分析
14
作者 骆公成 《安徽预防医学杂志》 2003年第2期112-112,共1页
关键词 粉尘 接尘作业女工 鼻纤毛 运动功能
原文传递
2012—2016年淮安市性病流行病学特征 被引量:5
15
作者 赵鹏鹏 胡锦流 +3 位作者 孙修福 时玉军 骆公成 王德明 《职业与健康》 CAS 2018年第7期939-941,945,共4页
目的了解淮安市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及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性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淮安市各医疗机构和网络直报单位上报的2012—2016年度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间,全市共报告性病6 69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 目的了解淮安市性传播疾病流行情况及流行特点,为今后制定性病防治对策提供参考依据。方法对淮安市各医疗机构和网络直报单位上报的2012—2016年度性病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 2012—2016年间,全市共报告性病6 693例,年平均报告发病率为25.11/10万。病例男女性别之比为0.96∶1,20~39岁年龄组占性病发病总人数的46.33%,发病人数最多的人群分别是农民、家务及待业、离退人员,分别占48.54、25.98和7.62%。报告的5种监测性病中,以梅毒报告病例数最多,占75.56%。结论 2012—2016年,淮安市性病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应积极开展更有针对性的防控工作,控制以梅毒为主的各种性病的流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性病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淮安市4类人群梅毒预防知识知晓现状 被引量:4
16
作者 赵鹏鹏 胡锦流 +3 位作者 孙修福 时玉军 骆公成 金韬 《职业与健康》 CAS 2017年第19期2660-2662,共3页
目的了解淮安市不同人群预防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现状,为做好梅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暗娼(FSW)及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梅毒预防知识调查问卷,通过一对一现场问卷的形式调查。结果在调查的... 目的了解淮安市不同人群预防梅毒预防知识的知晓现状,为做好梅毒预防控制提供依据。方法以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暗娼(FSW)及男男性行为人群(MSM)为调查对象,使用统一的梅毒预防知识调查问卷,通过一对一现场问卷的形式调查。结果在调查的8个梅毒预防知识中,总知晓率为64.38%,其中城市居民为63.33%,农村居民为46.67%,FSW为62.00%,MSM为78.00%。4类不同人群的知晓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8.29,P<0.05),获得梅毒防治知识的途径以电视、宣传活动及网络为主。结论淮安市梅毒知识总知晓率偏低,需加大梅毒等性传播疾病的宣传教育力度,针对不同的人群采取多种宣传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知晓率 4类人群
原文传递
2006—2015年江苏淮安市梅毒流行病学特征分析 被引量:7
17
作者 赵鹏鹏 胡锦流 +2 位作者 孙修福 金韬 骆公成 《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 2017年第4期73-76,共4页
目的了解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淮安市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运用Excel 2010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 目的了解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的流行病学特征及发病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2006—2015年淮安市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运用Excel 2010和SPSS 17.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 2006—2015年全市共报告梅毒8 076例,报告发病率从3.02/10万上升到22.47/10万,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χ~2=6.10,P=0.014),年平均增长24.98%;Ⅰ期和Ⅱ期梅毒所占梅毒构成比减少,隐性梅毒构成比逐年增加,且渐成流行的主要类型,不同类型梅毒的构成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698.10,P<0.001);梅毒发病以20~49岁年龄组为主,男女性别比为0.79:1;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共占62.23%。结论 2006—2015年淮安市梅毒增长迅速,性活跃人群仍是防治工作的重点,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强化隐性梅毒疫情报告管理是当前梅毒防治工作的首要任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 流行病学 特征
原文传递
淮安市2007-2016年隐性梅毒流行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8
作者 赵鹏鹏 胡锦流 +3 位作者 孙修福 时玉军 骆公成 金韬 《中国皮肤性病学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1330-1332,1341,共4页
目的了解淮安市2007-2016年隐性梅毒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淮安市2007-2016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隐性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淮安市2007-2016年共报告隐性梅毒4 400例,发病率从1.75/10万... 目的了解淮安市2007-2016年隐性梅毒的流行趋势,为制定防治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对淮安市2007-2016年在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报告的隐性梅毒疫情资料进行分析。结果淮安市2007-2016年共报告隐性梅毒4 400例,发病率从1.75/10万上升到15.83/10万,发病呈逐年增长趋势(P=0.01),年平均增长27.72%;女性报告病例数多于男性,男女性别比平均为0.62∶1;15~59岁年龄组报告病例最多,60岁以上年龄人群增幅最大,男性隐性梅毒病例呈现>65岁年龄组一个发病高峰,女性隐性梅毒病例呈现20~34岁及>65岁年龄组两个发病高峰。职业以农民、家务及待业为主,共占73.32%,离退休人员增幅较大。结论淮安市2007-2016年隐性梅毒增长迅速,应进一步加强性病艾滋病综合防治措施,加强隐性梅毒网络疫情报告质量管理,加强临床医生对梅毒诊断的培训,提高隐性梅毒报告质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隐性梅毒
原文传递
我国梅毒和淋病流行现况及特征分析 被引量:4
19
作者 赵鹏鹏 孙修福 +2 位作者 时玉军 骆公成 金韬 《健康之路》 2017年第4期256-256,共1页
尽管梅毒、淋病相对HIV/AIDS来说比较容易治疗,但近年来两种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我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2014年及2015年梅毒的发病率居第3位,淋病位居第5位。性传播疾病已是全球面临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大约有1900万人新感... 尽管梅毒、淋病相对HIV/AIDS来说比较容易治疗,但近年来两种疾病的发病率一直处于我国甲乙类传染病的前列,2014年及2015年梅毒的发病率居第3位,淋病位居第5位。性传播疾病已是全球面临的主要的公共卫生问题之一,每年大约有1900万人新感染性病[4]。性病及其并发症是发展中国家成人寻求医疗保健的五大原因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梅毒和淋病 流行现况 特征分析
原文传递
淮安市非医疗机构核技术应用及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分析 被引量:5
20
作者 霍彬彬 徐志勇 +3 位作者 何冬冬 王颖华 杨欢 骆公成 《中国辐射卫生》 2021年第1期10-13,18,共5页
目的调查分析淮安市非医疗单位核技术利用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加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编制调查问卷方式对淮安市37家核技术利用非医疗机构进行普查,包括射线装置和放射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职业... 目的调查分析淮安市非医疗单位核技术利用及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现状,加强职业性放射性疾病的预防与控制。方法编制调查问卷方式对淮安市37家核技术利用非医疗机构进行普查,包括射线装置和放射源、放射工作人员个人剂量监测、职业健康检查开展情况、防护设备配备等内容。结果行业覆盖制造业、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Ⅰ类射线装置0台、Ⅱ类15台、Ⅲ类67台;Ⅰ类、Ⅱ类放射源0枚,Ⅲ类1枚,Ⅳ类16枚,Ⅴ类51枚;非密封放射性物质乙级工作场所数1个。放射工作人员493人,持证占比90.5%,个人剂量监测率85.4%,辐射防护监测仪配备率37.8%,职业健康检查率68.0%;配备个人防护用品13家,配备剂量报警仪23家,配备辐射防护监测仪14家;近2年内开展过放射工作场所检测30家。结论非医疗机构对放射工作人员职业健康管理薄弱,目前职业健康监管职责已划归卫生部门,卫生行政部门应加强对非医疗核技术利用机构的监管,健全我市放射突发事件的应急机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非医疗机构 放射工作人员 职业健康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