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JCI理念为框架的模式在消毒供应室医用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
1
作者 袁彩欣 崔立敏 +2 位作者 骆素辉 石毅 朱希燕 《河北医药》 CAS 2024年第1期143-146,共4页
目的 探讨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理念为框架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医用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30例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 目的 探讨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JCI)理念为框架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医用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在消毒供应室工作的30例医护人员,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1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管理模式,试验组采用以JCI理念为框架的管理模式。观察2组护理服务质量、综合素质、医护人员满意度和器械管理效果进行评价。结果 2组护理质量比较,试验组护理流程、质量监管、安全意识、感染风险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组管理前综合素质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组管理后安全知识掌握、主动服务意识、风险防控能力和专业素养均高于管理前,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管理后安全知识掌握、主动服务意识、风险防控能力和专业素养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医务人员满意率,灭菌、清洗、检查、包装、发放和回收合格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JCI理念为框架管理模式在消毒供应室医用器械管理中的应用效果良好,能有效提高护理质量与护理安全性,增加医护人员满意度,可用于医疗管理之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际医疗卫生机构认证联合委员会理念 管理模式 消毒供应室 医用器械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环节质量缺陷与改进 被引量:1
2
作者 骆素辉 艾东 +2 位作者 张晓丽 石毅 赵二红 《中国卫生产业》 2014年第36期50-51,共2页
为了保证灭菌物品及时、准确供应,保证临床手术和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医疗安全,体现质量持续改进。该文概述了消毒供应中心引用"零缺陷"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环节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了... 为了保证灭菌物品及时、准确供应,保证临床手术和治疗工作的顺利进行,预防院内感染的发生,确保患者医疗安全,体现质量持续改进。该文概述了消毒供应中心引用"零缺陷"管理,对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环节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了资料收集及所采用的方法,列举了目前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环节存在的一些常见的质量缺陷,并就消毒供应中心检查、包装环节存在的质量缺陷进行改进的具体的方法、措施以及改进后的效果评价进行了探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检查 包装环节 质量缺陷 改进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清洗环节质量控制与个人防护 被引量:2
3
作者 骆素辉 袁彩欣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22期186-187,共2页
该院通过建立健全并严格执行各项规章制度、加强清洗环节流程管理、做好清洗环节个人防护、加强清洗环节各项目监测,保证了供应物品的清洗质量,同时做好了自身防护,防止了自身的感染,最终保护了患者的生命安全。
关键词 清洗环节 质量控制 个人防护
下载PDF
消毒供应中心物流过程质量控制与个人防护关键点
4
作者 骆素辉 袁彩欣 《中国卫生产业》 2013年第18期161-162,共2页
目的建立消毒供应中心物流过程质量控制与个人防护的关键点程序。方法采用制定关键点控制程序,贯彻实施关键点控制管理。结果保证了灭菌物品的合格率100%,为减少微粒危害,使医院的感染降低,因此,预防热源反应,保证了医疗的安全和医疗质量。
关键词 物流过程 质量控制 个人防护 关键点
下载PDF
浅谈妇科吸宫管清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
5
作者 骆素辉 袁彩欣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0期20-20,共1页
目的:对重复使用的妇科吸宫管进行彻底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吸宫管的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常用的6号、7号、8号吸宫管各10根,在清洗过程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 目的:对重复使用的妇科吸宫管进行彻底清洗,在清洗过程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制定相应的对策,以提高吸宫管的清洗质量,保证灭菌效果。方法:随机抽取我院常用的6号、7号、8号吸宫管各10根,在清洗过程中分析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措施。按照管腔类器械的清洗流程清洗,即:流动水冲洗→去生物膜清洗剂浸泡→管腔刷刷洗→去生物膜清洗剂+超声机超声清洗10分钟→去离子水漂洗、消毒→气枪干燥或95%溶液干燥后,用ATP荧光检测法检测其清洗效果。结论:吸宫管的清洗质量受到诸多因素的影响,分析清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采取相应的对策,对提高吸宫管清洗质量,控制院内感染,保证医疗质量和患者的生命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吸宫管 清洗 问题 对策
下载PDF
现代化消毒供应中心人员素质要求与管理 被引量:16
6
作者 孟淑颖 骆素辉 石毅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10年第4期77-78,共2页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人员素质要求 管理 医院消毒供应室 现代化 医疗护理质量 控制医院感染 医疗安全
下载PDF
消毒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研究 被引量:13
7
作者 石毅 康琳 +5 位作者 孟淑颖 弓彦霞 宋月然 陈俊桌 骆素辉 刘荣金 《护理实践与研究》 2007年第7期66-67,共2页
目的:保护供应室工作人员免受感染,控制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方法:对供应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普遍干预的管理体系。结果:供应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管... 目的:保护供应室工作人员免受感染,控制院内感染和交叉感染。方法:对供应室人员进行健康教育,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普遍干预的管理体系。结果:供应室人员的自我防护意识提高了,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管理方案和措施,使工作人员掌握了供应室感染管理标准,明确物品的消毒灭菌流程,在工作过程中实施普遍预防的策略。结论:构建供应室工作人员职业暴露防护的措施和方案,可以最大限度地防止院内感染的发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室 职业暴露 防护
下载PDF
供应室职业危害及防护对策
8
作者 石毅 孟淑颖 骆素辉 《河北医药》 CAS 2004年第10期831-832,共2页
关键词 供应室人员 职业危害 防护对策 医院工作人员 艾滋病感染 护理工作者 乙肝感染 专业 工作区域 伤害性
下载PDF
品管圈在消毒供应中心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被引量:33
9
作者 骆素辉 赵二红 +2 位作者 张晓丽 石毅 艾东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0期4794-4796,4800,共4页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对比2015年1月-2015年8月品管圈应用前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4月品管圈应用后为实验组,计算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的合格率及医院... 目的探讨品管圈应用于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的重要性。方法对比2015年1月-2015年8月品管圈应用前为对照组,2015年9月-2016年4月品管圈应用后为实验组,计算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的合格率及医院感染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的合格率分别为94.50%、93.86%、94.93%、94.43%、95.07%、95.14%、94.43%、93.71%、94.50%,均低实验组98.21%、97.79%、99.29%、98.86%、99.14%、99.36%、98.14%、96.79%、97.71%,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齿类轴节器械、非齿类无轴节器械、组合器械等各类器械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除其他类型器械外,两组各类器械合格率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医院感染率为1.30%显著低于对照组4.10%(P<0.05)。结论品管圈应用于消毒供应中心的清洗消毒环节质量控制,医疗器械回收、分类、清洗、消毒、干燥、包装、灭菌、储存和发放合格率提高,可有效降低医院感染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品管圈 消毒供应中心 清洗消毒环节 质量控制
原文传递
加强消毒供应中心环节质量监控预防医院感染 被引量:14
10
作者 石毅 何秀影 +2 位作者 弓艳霞 王希琴 骆素辉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6期3449-3450,共2页
目的控制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方法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素质培养,加强下收、下送及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管理,成立质控小组,对清洗、包装、灭菌的各环节进行督导检查;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普遍干预的... 目的控制医院感染和交叉感染。方法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人员进行专业知识培训及素质培养,加强下收、下送及再生医疗器械的回收、清洗管理,成立质控小组,对清洗、包装、灭菌的各环节进行督导检查;执行标准化、制度化、科学化及普遍干预的管理体制。结果医疗器械的清洗、消毒、灭菌质量明显提高,无菌物品监测合格率为100.0%,保障了医疗安全。结论通过加强消毒供应中心各环节的质量监控,可有效预防和控制医院感染。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消毒供应中心 质量监控 医院感染
原文传递
不同清洗方法对管腔类器械的清洗效果研究 被引量:2
11
作者 袁彩欣 贾焕新 +5 位作者 赵爽 崔立敏 朱希燕 骆素辉 石毅 侯静瑜 《结直肠肛门外科》 2021年第S01期98-99,共2页
目的研究管腔类器械清洗中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管腔类器械共700件分为A、B、C、D、E共5组,对应采用的清洗方法为超声波清洗、蒸气清洗、超声波结合蒸气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真空沸腾清洗机清洗,... 目的研究管腔类器械清洗中不同清洗方法的效果。方法将本院消毒供应中心回收的管腔类器械共700件分为A、B、C、D、E共5组,对应采用的清洗方法为超声波清洗、蒸气清洗、超声波结合蒸气清洗、全自动清洗消毒机清洗、真空沸腾清洗机清洗,分析不同清洗方法的清洗效果。结果E组管腔类器械清洗合格率与满意度略高于D、C组合格率,但三组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E、D、C三组的合格率与满意度高于A、B组(P<0.05)。A、B组合格率与满意度无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在清洗管腔类器械时,真空沸腾清洗机的清洗效果更佳,其次是超声波结合蒸气清洗法、全自动清洗消毒机,可为消毒供应中心管理者选择最佳的清洗方法提供参考和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管腔类器械 清洗方法 清洗效果
下载PDF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