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丹酚酸B减轻骨关节炎模型大鼠软骨组织损伤 被引量:2
1
作者 骞立刚 孙博 +4 位作者 于泊 陈康 马铮 陈涛平 王云飞 《基础医学与临床》 2023年第1期159-164,共6页
目的探究丹酚酸B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软骨组织损伤、低氧诱导因子-1(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构建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关节炎组[切断交叉韧带法(ACLT)]、尼美舒利组、丹酚酸B高(40 mg/kg)和... 目的探究丹酚酸B对骨关节炎模型大鼠的软骨组织损伤、低氧诱导因子-1(HIF-1)和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的影响。方法构建骨关节炎模型大鼠,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骨关节炎组[切断交叉韧带法(ACLT)]、尼美舒利组、丹酚酸B高(40 mg/kg)和低(10 mg/kg)剂量组及丹酚酸B+HIF-1激活组,每组12只。显微CT机检测关节处骨结构;番红固绿染色和Masson染色观察软骨组织病理学变化;检测血清白介素-6(IL-6)和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诱导性一氧化氮合酶(iNOS)的活性;Western blot检测软骨组织HIF-1、VEGF、基质金属蛋白酶13(MMP-13)及活化的半胱氨酸天冬氨酸蛋白酶3(ceaved caspase-3)表达。结果与假手术组相比,骨关节炎组软骨组织损伤严重,踝骨骨体积分数(BV/TV)降低,踝骨表面积与骨体积比值(BSA/BV)、血清中IL-6、TNF-α含量、iNOS活性、软骨HIF-1、VEGF、MMP-1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与骨关节炎组相比,尼美舒利组、丹酚酸B高和低剂量组软骨组织逐渐恢复,踝骨BV/TV升高,BSA/BV、血清IL-6、TNF-α含量、iNOS活性、软骨HIF-1、VEGF、MMP-13和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量降低(P<0.05);与丹酚酸B高剂量组相比,丹酚酸B+HIF-1激活组软骨组织损伤加重,踝骨BV/TV降低,BSA/BV、血清IL-6、TNF-α含量、iNOS活性、软骨HIF-1、VEGF、MMP-13及cleaved 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P<0.05)。结论丹酚酸B可通过调控HIF-1/VEGF通路,抑制HIF-1、VEGF表达,缓解骨关节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切断交叉韧带法 骨关节炎 丹酚酸B 低氧诱导因子-1 血管内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汉黄芩素调节AMPK/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 被引量:4
2
作者 李庆贵 陈康 +1 位作者 郭召 骞立刚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4期410-416,共7页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 目的 探究汉黄芩素(WOG)调节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AMPK)/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SIRT1)信号通路对骨质疏松(osteoporosis,OP)大鼠骨折愈合的影响。方法 将60只SPF级SD雌性大鼠随机分为假手术组(Sham组)、骨质疏松性骨折(OPF)模型组(Model组)、低剂量WOG组(WOG-L组,50mg/kg)、高剂量WOG组(WOG-H组,100 mg/kg)和高剂量WOG+AMPK抑制剂Compound C组(WOG-H+CC组,100 mg/kg WOG+0.2 mg/kg Compound C),每组12只。Model组、WOG-L组、WOG-H组、WOG-H+CC组采用双侧卵巢切除术与右侧股骨干骨折髓内固定术构建骨质疏松性骨折(OPF)大鼠模型。放射性检查评估骨折愈合情况。采用双能X线骨密度扫描仪检测大鼠股骨痂骨密度(BMD)。通过三点弯曲实验和压缩实验对大鼠股骨骨生物力学进行检测。比色法检测大鼠血清骨钙素(OC)、I型前胶原羧基端肽(PICP)水平。HE染色观察骨折处骨痂的病理学变化。Western blot法检测股骨组织中AMPK/SIRT1信号通路相关蛋白表达。结果 与Sham组相比,Model组大鼠骨折愈合评分、股骨上、下端骨痂BMD、骨痂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和最大负荷、血清OC、PICP水平、股骨组织中AMPK磷酸化水平、SIRT1蛋白表达显著降低(P <0.05),骨折端未见骨痂生长,骨折线清晰,骨小梁较细,数量减少,间隙增大,结构紊乱疏松。与Model组相比,WOG-H组大鼠骨折愈合评分、股骨上、下端骨痂BMD、骨痂最大位移、最大应力和最大负荷、血清OC、PICP水平、股骨组织中AMPK磷酸化水平、SIRT1蛋白表达显著升高(P <0.05),有连续性骨痂包绕贯穿于骨折端,髓腔再通,骨折线模糊不清,骨小梁形态较完整。Compound C减弱了WOG对OPF大鼠骨折愈合的促进作用。结论 WOG可能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促进OPF大鼠的骨折愈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汉黄芩素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信号通路 骨质疏松 骨折愈合
下载PDF
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AOFAS和VAS评分的影响 被引量:66
3
作者 侯煜 王林杰 +7 位作者 梁志兴 孙博 郭召 陈涛平 马铮 王云飞 骞立刚 焦建宝 《中国内镜杂志》 北大核心 2017年第12期60-65,共6页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晚期踝关节炎患者84例,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 目的探讨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对晚期踝关节炎患者的疗效及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AOFAS)和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的影响。方法选取该院2012年1月-2015年1月收治的晚期踝关节炎患者84例,采用前瞻性研究的方法将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实验组(42例)及对照组(42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放性踝关节融合术,实验组在关节镜辅助下行内固定关节融合术。比较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住院时间和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随访12~36个月,采用AOFAS评分系统评估疗效,采用VAS评估患者踝关节疼痛程度。结果实验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明显少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情况对比,实验组术后住院时间及关节融合时间均少于对照组(P<0.05);随访1年结果显示:实验组VAS及AOFAS评分均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并发症发生率(9.52%)明显低于对照组(28.57%)(P<0.05)。结论关节镜下内固定关节融合术手术时间短、术中出血量少、并发症发生率低,术后愈合率高,远期随访疗效确切,适合在临床推广使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关节镜 内固定 踝关节炎 美国矫形足踝协会评分系统 疼痛视觉模拟
下载PDF
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的疗效 被引量:19
4
作者 陈涛平 焦建宝 +1 位作者 刘晓峰 骞立刚 《中国老年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12期3355-3356,共2页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 目的探讨膝关节镜辅助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老年胫内平台骨折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方法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将2012年1月至2014年1月该院骨科收治的60例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患者分为两组,治疗组30例行膝关节镜辅助微创手术治疗,对照组30例行常规手术固定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及安全性。结果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引流量及住院时间均小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的膝关节功能(HSS)优于对照组(Z=2.015,P=0.044);两组术后并发症主要有伤口化脓、骨折畸形、膝关节僵直、创伤性关节炎以及伤口软组织不同程度的感染,两组并发症发生率差异显著(P<0.05)。结论老年胫骨内侧平台骨折在膝关节镜辅助下采用微创手术治疗能够有效减轻患者疾病负担,且具有临床疗效好、安全性高等特点,临床有重要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膝关节镜 微创手术 胫骨内侧平台骨折
下载PDF
羊耳菊水提物减轻免疫紊乱和软骨退变对ACLT诱导的骨关节炎大鼠保护作用 被引量:3
5
作者 王云飞 骞立刚 +4 位作者 焦建宝 陈涛平 姜源涛 马铮 陈康 《医学分子生物学杂志》 CAS 2021年第3期211-216,244,共7页
目的探讨羊耳菊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Inula cappa)保护前交叉韧带切断术诱导的骨关节炎大鼠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术后给予6、12、24 g/kg羊耳菊水提物灌胃.28 d后,检测骨体积分数(BV/TV)、特定骨表面积(BSA/BV)、... 目的探讨羊耳菊水提物(water extract of Inula cappa)保护前交叉韧带切断术诱导的骨关节炎大鼠的可能机制.方法构建骨关节炎大鼠模型,术后给予6、12、24 g/kg羊耳菊水提物灌胃.28 d后,检测骨体积分数(BV/TV)、特定骨表面积(BSA/BV)、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介素-1β(IL-1β)、IL-10水平;统计骨小梁及软骨含量,检测软骨组织中Osx、Col1a1、Dlx2基因表达以及WOSCAR、TRAP蛋白表达.结果中、高剂量羊耳菊水提物干预后,能够提高大鼠的BV/TV、Tb.Th水平、骨小梁、软骨含量、Osx、Dlx2、Col1α1相对表达水平(P<0.05),降低BSA/BV、Tb.Sp、TNF-α、IL-1β、IL-10、TAPR染色阳性率、OSCAR、TRAP蛋白表达水平(P<0.05).结论羊耳菊水提物可能通过抑制炎性应激反应降低软骨组织处的免疫反应,恢复成/破骨细胞的功能平衡,改善软骨退变程度,从而保护骨关节炎大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骨关节炎 前交叉韧带切断术 羊耳菊水提物 免疫紊乱 软骨退变
原文传递
量化考核在骨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观察 被引量:4
6
作者 陈涛平 焦建宝 +2 位作者 陈玉敏 韩翠玉 骞立刚 《中国卫生产业》 2016年第32期131-133,共3页
目的探究量化考核在骨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骨科病房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入院的骨折患者60例作为该研究的调查对象,结合骨科病区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骨科护理进行量化考核,量化考核成绩直接与整体绩效挂... 目的探究量化考核在骨科病区管理中的应用方法及效果。方法随机选取该院骨科病房2013年7月—2015年7月间收治入院的骨折患者60例作为该研究的调查对象,结合骨科病区管理的实际情况,对骨科护理进行量化考核,量化考核成绩直接与整体绩效挂钩,比较量化考核前后骨科护理质量变化情况(骨科病区管理水平变化情况)以及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变化情况。结果经量化考核,骨科病区管理水平明显提升,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提升,较量化考核前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升了患者的预后效果。结论在骨科病区管理中加强量化考核,可以有效的提升骨科护理质量,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且和谐护患关系,值得推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量化考核 骨科病区管理 应用方法 效果
下载PDF
经椎间隙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被引量:3
7
作者 马铮 丁文元 +3 位作者 焦建宝 陈涛平 骞立刚 陈康 《中国修复重建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1年第7期868-872,共5页
目的探讨经椎间隙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7例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A组)接受经椎间隙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22例(B组)接受经椎弓根... 目的探讨经椎间隙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治疗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的疗效。方法回顾分析2010年1月—2018年3月符合选择标准的47例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临床资料。其中25例(A组)接受经椎间隙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22例(B组)接受经椎弓根椎体截骨术(pedicle subtraction osteotomy,PSO)。两组患者性别、年龄、致伤原因、受伤至手术时间、骨折节段以及术前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面轴向距离(sagittal vertical axis,SVA)、疼痛视觉模拟评分(VAS)、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记录并比较两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并发症发生情况,术后后凸Cobb角、SVA、VAS评分、JOA评分、ODI以及各指标手术前后差值,采用Frankel分级评价神经功能。结果两组手术均顺利完成,A组手术时间及术中出血量均低于B组(P<0.05)。术后切口均Ⅰ期愈合。两组患者均获随访,A组随访时间23~27个月,平均24.2个月;B组24~28个月,平均24.8个月。末次随访时,两组VAS评分、JOA评分、ODI以及后凸Cobb角、SVA与术前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末次随访时上述指标及其手术前后差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A组术前3例存在下肢神经症状患者(Frankel D级),末次随访时提高至E级;其余患者均为E级。末次随访时,CT复查示植骨区域可见骨性融合,无内固定失败及假关节形成等并发症发生。结论对于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患者,经椎间隙有限脊柱中后柱截骨矫形效果满意,与PSO相比其在达到相同畸形矫形程度基础上还能减少手术创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旧性胸腰椎压缩骨折 后凸畸形 截骨矫形术
原文传递
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 被引量:2
8
作者 马铮 丁文元 +2 位作者 骞立刚 王云飞 梁志兴 《中国矫形外科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0年第1期24-28,共5页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MU-PVCR)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MU-PVCR和后路钉棒矫形固定治疗的22例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资料,采用Frankel... [目的]探讨改良单侧后路椎体截骨术(MU-PVCR)治疗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临床疗效。[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采用MU-PVCR和后路钉棒矫形固定治疗的22例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患者的临床资料,记录患者围手术期资料,采用Frankel分级评估手术前后神经功能,VAS评分、Oswestry功能障碍指数(ODI)、日本骨科协会(JOA)评分评价临床疗效。影像测量后凸Cobb角、脊柱矢状位平衡(SVA)。[结果]22例患者手术顺利,手术时间(125.31±34.25)min,出血量(750.10±114.67)ml。2例患者术中硬脊膜撕裂,给予缝合硬脊膜,无不良后果。随访(26.75±1.25)个月。术前6例有神经症状的患者Frankel分级由术前D级提高到术后E级。术后3个月VAS评分和ODI指数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术后3个月JOA评分均较术前显著增加(P<0.05)。末次随访时VAS、ODI和JOA评分较术后3个月无显著改变(P>0.05)。影像评估方面,术后3个月Cobb角和SVA测量结果均较术前显著减少(P<0.05),末次随访时Cobb角和SVA测量结果较术后3个月无显著改变(P>0.05)。[结论]对于先天性重度脊柱角状后凸畸形的患者,行改良单侧后路全脊椎截骨矫形固定融合术获得良好的临床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先天性脊柱畸形 后凸畸形 截骨术 固定融合术
原文传递
增强扫描结合全脑3D ASL灌注成像在脑胶质瘤中的应用效果及对肿瘤血流量灌注指标影响分析 被引量:1
9
作者 滕菲 王冀伟 +4 位作者 殷小平 郄帅 刘婵 张新 骞立刚 《中华肿瘤防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S01期10-10,12,共2页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中,采取增强扫描、全脑3D ASL灌注成像相结合运用的方式产生的效果,并分析对肿瘤血流量灌注指标影响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一共是60例,属于胶质瘤患者。检查的方式包括增强扫描跟全脑3D ASL灌注成像联合的模式、MR常规... 目的:分析脑胶质瘤中,采取增强扫描、全脑3D ASL灌注成像相结合运用的方式产生的效果,并分析对肿瘤血流量灌注指标影响情况。方法:研究对象一共是60例,属于胶质瘤患者。检查的方式包括增强扫描跟全脑3D ASL灌注成像联合的模式、MR常规扫描模式,检测肿瘤血流量灌注状态,计算获得不同的应用举措所得到的诊断符合率结果。结果:相较于低级别胶质瘤结果、高级别胶质瘤结果而言,3D ASL所测肿瘤各相对的血流量灌注指标结果显示,组间比较具备统计学价值,P<0.05,差异性显著。结论:3D ASL能够对于血流速度产生较高的敏感度,可以将血流灌注的行为进行反应,体现出灌注结果,同时在诊断肿瘤的定位和分级等方面意义巨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强扫描 全脑3D ASL灌注成像 脑胶质瘤 应用效果 肿瘤血流量灌注指标 影响
原文传递
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病灶区内固定术对老年脊柱结核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
10
作者 侯煜 杨雯 +6 位作者 杨帆 王林杰 梁志兴 孙博 申志坤 骞立刚 焦建宝 《中国地方病防治》 CAS 北大核心 2016年第9期1069-1069,共1页
自体骨移植具有骨诱导性、骨传导、骨愈合、成骨等方面的优势,在移植材料中属于较为安全可靠的一种,本文就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病灶区内固定术对老年脊柱结核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筛... 自体骨移植具有骨诱导性、骨传导、骨愈合、成骨等方面的优势,在移植材料中属于较为安全可靠的一种,本文就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病灶区内固定术对老年脊柱结核的免疫功能及预后的影响进行分析,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筛选2013年5月至2014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83例脊柱结核患者行前路病灶清除同种异体骨移植病灶区内固定术。男45例,女38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前路病灶清除 同种异体骨移植 老年脊柱结核 内固定 自体骨移植 病灶区 免疫功能 骨诱导性
原文传递
人参皂苷CK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 被引量:2
11
作者 陈康 王云飞 +4 位作者 骞立刚 梁志兴 孙博 马铮 任俏 《解剖科学进展》 2019年第6期630-633,共4页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K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U2-OS分为阴性对照组(Control组)和实验组(CK药物组),MTT方法与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 目的探讨人参皂苷CK对人骨肉瘤细胞U2-OS增殖及迁移能力的影响。方法将人骨肉瘤细胞U2-OS分为阴性对照组(Control组)和实验组(CK药物组),MTT方法与CCK-8方法检测细胞活性及增殖能力,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实验检测细胞迁移能力,Western blotting检测侵袭相关蛋白MMP-9及MMP-2的表达。结果CK能够显著降低U2-OS细胞体外活性及生存率(P<0.05);细胞划痕实验及Transwell法证明CK可抑制U2-OS体外迁移能力(P<0.05);CK处理后U2-OS细胞的MMP-9及MMP-2表达水平下调(P<0.05)。结论人参皂苷CK对骨肿瘤细胞U2-OS的抑制作用与下调MMP-9及MMP-2表达水平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参皂苷CK 骨肉瘤细胞U2-OS 增殖 迁移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