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8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农药对人体健康影响的风险评估 被引量:28
1
作者 高仁君 陈隆智 +1 位作者 郑明奇 张文吉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4年第3期8-14,共7页
介绍了有关农药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及程序。农药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被许多国家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用作农药登记评审和农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其风险评估程序包括危害性鉴定、剂量-反应评定、接触评定和风险描述四个步骤... 介绍了有关农药对人体健康风险评估的基本原则及程序。农药对人体健康的风险评估被许多国家政府机构和国际组织用作农药登记评审和农药安全性评价的重要依据,其风险评估程序包括危害性鉴定、剂量-反应评定、接触评定和风险描述四个步骤。危害性鉴定主要是研究农药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的影响;剂量-反应关系主要是研究对农药的不同接触水平可能导致的相应的影响健康的程度;接触评定是研究人们从食物、饮用水和其他各种可能途径中接触到的农药量,其中包括:饮食接触评定、职业接触评定和居住环境接触评定;风险描述是将危险鉴定、剂量-反应评定和接触评定的结果进行综合分析,来描述农药对公众健康总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人体健康风险评估 危险性描述 剂量-反应评定 接触评定 风险描述
下载PDF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研究进展 被引量:52
2
作者 高仁君 陈隆智 张文吉 《食品科学》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2期363-368,共6页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是急性或短期接触毒性与农药残留急性...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是急性或短期接触毒性与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摄入量的函数。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包括设定急性毒性参考剂量、急性膳食摄入量评定和急性膳食风险描述。急性毒性参考剂量是根据现有的认知水平,在24h或少于24h的期间,人体摄入的食品或水中某物质对消费者不产生可察觉的健康危险的量,单位为毫克/公斤体重(mg/kgbw)。急性膳食接触量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点或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模型法。在确定性方法中选取食物的大部分人群消耗量和高残留量来计算膳食摄入量,为了解决混合样品中食品个体之间的残留差异,在计算中引入了变异因子。概率模型法是将食品中农药残留分布曲线与膳食摄入食品分布曲线进行整合得到农药膳食摄入量的分布曲线。目前最常用的是蒙特卡洛分析法。使用该方法需要收集个体在每天或每顿饭的食品膳食消耗数据和田间残留试验、市场残留检测数据以及关于加工、削皮、清洗、烹饪等行为对农药残留影响的研究数据。我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膳食结构和农产品性状数据库,建立健全市场中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高毒和中等毒性农药登记前,进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首先应采用JMPR的确定性方法,然后再开发适合我国使用的概率模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急性膳食风险评估 急性毒性参考剂量 急性膳食接触量评定 急性膳食风险描述 确定性方法 概率模型法
下载PDF
科学理解农药最大残留限量的概念 被引量:17
3
作者 高仁君 陈隆智 +1 位作者 郑明奇 张文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5年第7期353-358,共6页
农药在作物及食品生产中的有益作用已为世界所公认,但是食品中残留微量农药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仍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允许的农药残留不应该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为任何农药在可以使用前必须经过一个包括科学的风险评估在内的农药... 农药在作物及食品生产中的有益作用已为世界所公认,但是食品中残留微量农药是否对人体健康有危害仍是目前人们关注的焦点。允许的农药残留不应该对人体健康产生影响,因为任何农药在可以使用前必须经过一个包括科学的风险评估在内的农药登记管理程序的评审。最大残留限量(MRLs)是指在优良农业措施(GAP)下使用某农药可能产生的在食物中的最高残留浓度(单位为mg/kg,指每千克商品中残留农药的毫克数),其数值必须是毒理学上可以接受的。MRLs的主要作用是来检验食品生产过程是否严格执行GAP,以及帮助经农药处理的农产品在国际贸易中正常进行进出口活动。MRLs不是一个绝对的安全限量,即接触残留超标的食品并不一定肯定意味着对健康有危害。但是MRLs也经常作为食品安全管理的第一道防线,成为保障人类健康最初级的预警机制。MRLs是各国政府和联合国食品法典委员会设定的,这些设定的标准被应用于国际贸易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最大残留限量 科学 食品法典委员会 MRLS 食品安全管理 人体健康 国际贸易 有益作用 食品生产 农药残留 管理程序 农药登记 风险评估 残留浓度 农业措施 残留农药 生产过程 安全限量 残留超标 预警机制 人类健康 使用前
下载PDF
JMPR农药残留急性膳食摄入量计算方法 被引量:34
4
作者 高仁君 王蔚 +1 位作者 陈隆智 张文吉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2006年第4期101-105,共5页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急性膳食风...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直到最近才引起大家的关注。目前,粮农组织和世界卫生组织农药残留联席会议(JMPR)研究国际范围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美国、英国、荷兰、澳大利亚和新西兰也开始进行国家农药急性膳食风险评估。农药急性膳食风险是急性或短期接触毒性与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的函数。急性膳食接触量评估常用的方法有:定点或确定性方法和概率模型法。在确定性方法中选取食物的大部分人群消耗量和高残留量来计算膳食摄入量,为了解决混合样品中食品个体之间的残留差异,在计算中引入了变异因子。JMPR根据具体情况分为情形1、情形2a、情形2b、情形3来计算农药急性膳食摄入量。中国应该尽快建立健全膳食结构和农产品性状数据库,建立健全市场中农产品的农药残留数据库,并在高毒和中等毒性农药登记前应采用JMPR的确定性方法,进行急性膳食风险评估,提高农药膳食摄入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残留 急性膳食风险评估 急性膳食摄入量 确定性方法
下载PDF
种子处理研究进展及其前景 被引量:17
5
作者 高仁君 李金玉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32-34,共3页
关键词 种子处理 病虫害防治措施 薄膜包衣 丸粒化 展望
下载PDF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小麦纹枯菌麦角甾醇的含量 被引量:1
6
作者 高仁君 刘西莉 +3 位作者 李健强 王锋 李金玉 吴学宏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15-115,共1页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它与磷脂、蛋白质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膜脂中的磷脂碳氢键相互作用,在保持质膜的流动性和稳定膜分子的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植物病原真菌生物学,真菌对杀菌剂抗药性机理和杀... 麦角甾醇是真菌细胞膜的重要组成成份之一。它与磷脂、蛋白质等共同组成了一个有机的整体,并与膜脂中的磷脂碳氢键相互作用,在保持质膜的流动性和稳定膜分子的结构中起重要作用,因而成为植物病原真菌生物学,真菌对杀菌剂抗药性机理和杀菌剂药理学等研究的热点之一。对于真菌体内的甾醇含量的测定有紫外分光光度法、气相色谱法、薄层紫外扫描法等。由于真菌体内甾醇种类繁多且性能相近,因而对麦角甾醇含量的准确测定非常困难。为了能够准确、快速的检测真菌体内麦角甾醇的含量,作者探讨了高效液相色谱法用于小麦纹枯菌体内麦角甾醇的定量分析,现简报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麦角甾醇 纹枯菌 小麦 紫外分光光度法 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 杀菌剂 真菌体 气相色谱法 抗药性机理 定量分析
下载PDF
急性参考剂量的设定:毒理学面临的新挑战
7
作者 高仁君 陈隆智 张文吉 《毒理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A03期294-294,共1页
关键词 农药残留急性膳食风险评估 急性参考剂量 毒理学
下载PDF
吡虫啉的合成研究 被引量:14
8
作者 高仁君 白建军 +1 位作者 刘西莉 李金玉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7年第5期13-14,共2页
本文对吡虫啉的各种合成方法进行了总结。并以3-甲基吡啶为起始原料经四步反应合成了吡虫啉,总收率为43%。
关键词 吡虫啉 杀虫剂 合成 有机杀虫剂 杂环化合物
全文增补中
中国种衣剂技术进展与展望 被引量:55
9
作者 李金玉 沈其益 +2 位作者 刘桂英 刘西莉 高仁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9年第4期1-5,共5页
本文综述了种衣剂在国内外发展应用概况,着重介绍了国产种衣剂的特点、主要理化性质,良种包衣功能和作用方式,已商品化的主要型号及在国家种子工程项目中的意义和前途。
关键词 种衣剂 进展 远景 农药 化肥 中国 种子 作物
下载PDF
我国种衣剂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64
10
作者 吴学宏 刘西莉 +1 位作者 王红梅 高仁君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3年第5期1-5,共5页
主要介绍了种衣剂对种子发芽的影响、贮藏安全性、防病治虫效果、增产保产情况以及种衣剂的质量技术标准、与之配套的包衣机、非活性成分、分析方法、作用机理、丸粒化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并从含量、种类、剂型。
关键词 中国 种衣剂 研究进展 种子发芽 贮藏安全性 防病效果 治虫效果
下载PDF
噁醚唑种衣剂对小麦幼苗生长及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14
11
作者 王锋 高仁君 +2 位作者 李健强 吴学宏 耿平田 《植物病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3期213-216,共4页
本文研究了口恶醚唑 ( Difenoconazole)种衣剂、敌萎丹悬浮种衣剂 ( Dividend150 FS)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对小麦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以及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过氧化物酶 ( POD)、过氧化氢酶 ( C... 本文研究了口恶醚唑 ( Difenoconazole)种衣剂、敌萎丹悬浮种衣剂 ( Dividend150 FS)分别处理小麦种子后对小麦幼苗生长、膜脂过氧化产物丙二醛 ( MDA)以及与植物抗病性相关的超氧化物歧化酶 ( SOD)、过氧化物酶 ( POD)、过氧化氢酶 ( CAT)和多酚氧化酶 ( PPO)酶活性的影响。结果表明 2种药剂处理均能使小麦幼苗叶绿素含量、株高、根长和百株鲜重显著增加 ,幼苗体内 MDA积累减少 ,SOD、POD、CAT和 PPO活性显著提高 ,但对可溶性蛋白的含量无明显影响。说明口恶醚唑种衣剂包衣处理小麦种子具有促进小麦幼苗生长发育、延缓小麦衰老和诱导小麦产生抗病性的作用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恶醚唑 种子处理 小麦生长 抗病性相关酶活性
下载PDF
2%三唑醇·戊唑醇种衣剂对小麦纹枯病菌麦角甾醇含量的影响 被引量:8
12
作者 吴学宏 肖建华 +1 位作者 张文华 高仁君 《农药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4期372-375,共4页
分别用三唑醇原粉、戊唑醇原粉和2%三.戊种衣剂(1.2%三唑醇+0.8%戊唑醇,质量分数)处理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后,采用皂化处理样品法提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体内的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浓度升高,麦角甾醇的... 分别用三唑醇原粉、戊唑醇原粉和2%三.戊种衣剂(1.2%三唑醇+0.8%戊唑醇,质量分数)处理小麦纹枯病菌Rhizoctonia cerealis后,采用皂化处理样品法提取并用高效液相色谱法测定其体内的麦角甾醇含量。结果表明,随着药剂浓度升高,麦角甾醇的含量逐渐降低,说明药剂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当药剂有效成分浓度为5.0μg/mL时,7d后对病菌的抑制率分别为60.4%、63.8%、63.8%。药剂处理浓度相同时,菌丝麦角甾醇的含量高低顺序为:三唑醇处理>三.戊种衣剂处理>戊唑醇处理。说明药剂处理菌丝后其体内麦角甾醇的合成受到抑制,从而导致其含量显著降低。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三唑醇 戊唑醇 小麦 纹枯病菌 麦角甾醇
下载PDF
德昌县县城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和行为调查 被引量:5
13
作者 李生茂 刘琳 +4 位作者 钟健 刘超琼 高仁君 罗慧 赵重阳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CAS 2014年第7期425-427,共3页
目的:了解德昌县城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和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当地居民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填写、回收问卷的方式了解德昌县城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和用药行为。结果: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68份,回收有... 目的:了解德昌县城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和行为,为有针对性地开展对当地居民安全用药健康教育提供依据。方法:自制调查问卷,采用现场填写、回收问卷的方式了解德昌县城居民安全用药意识和用药行为。结果:本次调查共计发放问卷968份,回收有效问卷905份,有效率为93.49%,其中有827例(91.38%)在服药前阅读药品说明书,795例(87.85%)在服药前留意药品有效期,315例(34.81%)有干吞、茶水果汁服药的行为,675例(74.59%)有不按疗程服药、频繁换药的行为,466例(51.49%)有随意增减药量的行为。不同年龄、职业和文化程度人群安全用药意识和行为存在一定差异,其中老年、农民和学历低者人群安全用药意识和行为水平较低。结论:德昌县城居民有一定安全用药意识,但用药行为存在一定不当,应采取针对性干预措施,以保障该地区居民用药安全,促进合理用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用药意识 用药行为 安全用药 调查
原文传递
20%福·克种衣剂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 被引量:2
14
作者 白建军 刘西莉 +3 位作者 慕康国 高仁君 吴学宏 李健强 《中国农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1998年第S1期103-105,共3页
本文报道了20%福·克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甲醇:水=55:45(V/V)为流动相,经 ODS-Hypersil 250×4.6mm C_(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280nm 检测,对样品中的克百威、福美双能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测定的变异系数... 本文报道了20%福·克种衣剂的高效液相色谱分析方法。以甲醇:水=55:45(V/V)为流动相,经 ODS-Hypersil 250×4.6mm C_(18)色谱柱分离,紫外检测器280nm 检测,对样品中的克百威、福美双能同时进行定量分析。该方法测定的变异系数分别为0.37%,0.34%,回收率分别为99.7%,100.2%。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高效液相色谱法 福美双 克百威
下载PDF
一种种衣剂的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白建军 高仁君 +1 位作者 刘西莉 刘桂英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1998年第2期25-26,共2页
本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一种种衣剂(种衣剂19号)中的有效成分克百威和福美双。本方法中克百威及福美双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4,变异系数分别为045%和05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 本文用薄层层析—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了一种种衣剂(种衣剂19号)中的有效成分克百威和福美双。本方法中克百威及福美双相关系数分别为09997和09994,变异系数分别为045%和054%,平均回收率分别为996%和99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薄层层析 紫外分光光度法 杀虫剂
下载PDF
含戊唑醇种衣剂防治小麦苗期纹枯病的研究 被引量:19
16
作者 吴学宏 刘西莉 +3 位作者 王锋 白建军 慕康国 高仁君 《莱阳农学院学报》 2000年第2期93-97,共5页
通过平皿、盆栽及田间试验确定 ,含戊唑醇种衣剂能显著抑制小麦纹枯菌生长 ,其EC50 为 1 .58mg/L ,联合毒力指数为 542 ,增效倍数为 1 5.7;对分蘖始期和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77.5%和 60 .6% ;麦种包衣处理后能促进麦苗分蘖 ... 通过平皿、盆栽及田间试验确定 ,含戊唑醇种衣剂能显著抑制小麦纹枯菌生长 ,其EC50 为 1 .58mg/L ,联合毒力指数为 542 ,增效倍数为 1 5.7;对分蘖始期和返青期小麦纹枯病的相对防效分别达77.5%和 60 .6% ;麦种包衣处理后能促进麦苗分蘖 ,提高百株鲜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戊唑醇 种衣剂 小麦纹枯病 苗期病害 防治
下载PDF
西瓜枯萎病菌几种接种方法比较试验 被引量:24
17
作者 吴学宏 郝京京 +1 位作者 王红梅 高仁君 《长江蔬菜》 2003年第3期38-39,共2页
将两种培养基中培养的西瓜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分别采用灌根法、浸根法和蘸胚根法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浸根法接种的发病率最高,达到94.7%,灌根法接种的发病率最低,仅为69.7%;浸根法接种后症状的潜育期只有4天,另外两种方法的潜育期... 将两种培养基中培养的西瓜枯萎病菌孢子悬浮液分别采用灌根法、浸根法和蘸胚根法进行接种试验。结果表明,浸根法接种的发病率最高,达到94.7%,灌根法接种的发病率最低,仅为69.7%;浸根法接种后症状的潜育期只有4天,另外两种方法的潜育期分别为8天和9天;蘸根法和浸根法结果稳定性好;蘸胚根法操作最简便,而浸根法最为复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西瓜 枯萎病菌 接种方法 比较试验
下载PDF
敌萎丹和三唑醇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
18
作者 王锋 高仁君 +4 位作者 白建军 慕康国 伍华英 李健强 耿平田 《中国农业科技导报》 CAS CSCD 1999年第4期40-45,共2页
敌萎丹悬浮种衣剂(Dividend 150FS)是瑞士诺华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新一代三唑类广谱内吸性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苗期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效.三唑醇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因此,本文初步探讨敌萎丹和三唑醇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某些抗病性相关... 敌萎丹悬浮种衣剂(Dividend 150FS)是瑞士诺华农化有限公司开发研制的新一代三唑类广谱内吸性悬浮种衣剂,对小麦苗期病害具有很好的防效.三唑醇是目前生产上常用的药剂,因此,本文初步探讨敌萎丹和三唑醇对小麦幼苗生长和某些抗病性相关酶活性的影响,为农业生产提供理论依据.1 材料和方法敌萎丹(Dividend 150FS)(诺华(中国)农化有限公司提供)和三唑醇(Triadirnenol)(中国农业大学种衣剂应用化学研究发展中心提供)按15_g/100kg种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病性相关酶活性 敌萎丹 幼苗生长 三唑醇 悬浮种衣剂 应用化学研究 中国农业大学 小麦幼苗 小麦种子 苗期病害
下载PDF
20%克·多·甲种衣剂防治棉花苗期病虫害的研究 被引量:7
19
作者 王锋 刘西莉 +2 位作者 高仁君 吴学宏 李金玉 《种子》 CSCD 北大核心 1999年第6期6-8,共3页
20%克·多·甲种衣剂由克百威、多菌灵和甲基立枯磷三元复配,经过室内、盆栽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表明:该种衣剂能有效地抑制棉花立枯丝核菌和炭疽病菌的生长,且有效组份间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该种衣剂处理棉种(盆栽和田间... 20%克·多·甲种衣剂由克百威、多菌灵和甲基立枯磷三元复配,经过室内、盆栽和田间小区药效试验表明:该种衣剂能有效地抑制棉花立枯丝核菌和炭疽病菌的生长,且有效组份间有明显的增效作用;用该种衣剂处理棉种(盆栽和田间小区试验)能提高出苗率,减少病苗,具有明显的防病效果,对蚜虫有明显的杀灭效果,可以用于大面积示范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种衣剂 棉花 苗期病虫害 防病效果 防蚜效果
下载PDF
化学品生态毒性测试鱼类模式生物的应用与展望 被引量:6
20
作者 沈敏 Katherine Coady +4 位作者 董晶 John Davis 胡璟 柴运宙 高仁君 《生态毒理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34-43,共10页
水生生物毒性测试广泛应用于评估化学品的水生态环境安全,而鱼类生态毒性数据为水生生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本文总结了现有的鱼类水生毒性测试标准及常用的物种。阐述了常用水生鱼类模式生物,如斑马鱼Danio rerio、青鳉鱼Oryz... 水生生物毒性测试广泛应用于评估化学品的水生态环境安全,而鱼类生态毒性数据为水生生态风险评估与风险管理提供基础。本文总结了现有的鱼类水生毒性测试标准及常用的物种。阐述了常用水生鱼类模式生物,如斑马鱼Danio rerio、青鳉鱼Oryzias latipes、黑头软口鲦Pimephales promelas等作为模式鱼类的特征及在生态毒性测试中的应用。环保部7号令推荐稀有鮈鲫Gobiocypris rarus作为中国本土生物在水生毒性测试中使用。目前公开发表的利用稀有鮈鲫的水生毒性研究多集中在急性毒性方面,对其他类型的研究如法规毒理相关的长期慢性毒性有待开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模式鱼类 稀有鮈鲫 斑马鱼 青鳉鱼 黑头软口鲦 生态毒理测试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