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0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卓维主任中医师中医论治脑胶质瘤 被引量:2
1
作者 叶晓莹 王维强 +3 位作者 刘芳 陈丹媛 陈燕璇 高卓维 《现代医院》 2022年第3期481-483,共3页
高卓维主任中医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肿瘤和内科杂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擅于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不断传承和创新,对中医治疗脑胶质瘤有独到的认识:认为脑胶质瘤病机复杂,主要病机为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癌毒结聚,癌毒与痰、瘀等伴生,上扰清... 高卓维主任中医师长期致力于中医药防治肿瘤和内科杂病的研究和临床工作,擅于总结名老中医经验,不断传承和创新,对中医治疗脑胶质瘤有独到的认识:认为脑胶质瘤病机复杂,主要病机为在正气亏虚的基础上癌毒结聚,癌毒与痰、瘀等伴生,上扰清窍,癌毒盘踞,进一步损伤正气,而“邪去则正安”。高卓维主任中医师提出抗癌解毒开窍法,总结出治疗脑胶质瘤的经验方——抗癌解毒开窍方,临床上有一定疗效,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胶质瘤 中医 高卓维 经验
下载PDF
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研究
2
作者 陈福建 陈堃 +2 位作者 邓家豪 陈浩 高卓维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09-112,共4页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 目的分析醒脑开窍针刺介入时机对脑梗死患者肢体功能障碍恢复的影响。方法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将广州中医药大学顺德医院2021年3月—2022年8月收诊的86例脑梗死患者分为两组,两组均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予以醒脑开窍针刺疗法,观察组(43例)在发病后48 h内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照组(43例)则在生命体征稳定48 h后开始介入针刺疗法,对比两组疗效差异、神经功能及肢体功能变化、血清S-100β蛋白含量等。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95.35%(41/43)比对照组74.42%(32/43)高(P<0.05);治疗后观察组国立卫生研究院卒中量表(National Institutes of Health Stroke Scale,NIHSS)低于对照组,Fugl-Meyer运动功能量表(Fugl-Meyer,FMA)、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生活质量评估表(SS-QOL)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5);疗后两组血清S-100β蛋白含量均有所降低,且观察组水平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早介入醒脑开窍针刺治疗对脑梗死患者效果明确,优于晚介入针刺疗法,可有效改善患者神经功能、促进肢体功能恢复,对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醒脑开窍针刺法 脑梗死 介入时机 肢体功能
原文传递
基于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探讨龙葵-肿节风药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3
作者 陈丹媛 罗敏 +8 位作者 高卓维 郝民琦 黄景彬 黄玉筠 朱亚莉 聂涛 陈锡传 龙德 林丽珠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9期1117-1124,共8页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寻龙葵-肿节风药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龙葵-肿节风药对活性成分;在TTD、DrugBank、Pharmgkb等疾病靶点数据库搜索汇总出胃癌基因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 目的本研究目的是通过网络药理学及分子对接方法探寻龙葵-肿节风药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通过TCMSP数据库收集龙葵-肿节风药对活性成分;在TTD、DrugBank、Pharmgkb等疾病靶点数据库搜索汇总出胃癌基因靶点。利用Cytoscape软件构建“龙葵-肿节风药对活性成分—胃癌交集靶点”关系网络图。使用String数据库构建靶点蛋白相互作用网络(PPI)并用Cytoscape软件筛选出得出核心靶点。同时利用基因本体(GO)和京都基因与基因组百科全书(KEGG)富集从宏观角度分析核心靶点,并通过Autodock软件进行分子对接验证主要成分-核心靶点结合活性。结果我们确定了龙葵-肿节风药对主要的药物活性成分主要是槲皮素和β-谷甾醇;核心靶点分别为AKT1、TNF、IL6、TP53和IL1B。KEGG富集分析表明,PI3K-Akt信号通路及炎症相关信号通路可能是重要的通路。GO分析提示主要涉及的生物过程包括对激素的反应、细胞对氮化合物的反应、对异生刺激的反应等;参与的分子功能包括转录因子结合、蛋白质均二聚活性、蛋白质结构域特异性结合等;涉及的细胞组分主要是膜筏、转录调节复合体、质膜蛋白复合物等。分子对接结果表明,主要活性与核心靶点具有良好的结合活性。结论研究表明,龙葵-肿节风药对可能主要通过作用于AKT1、TNF、IL6、TP53和IL1B等靶点,进而调控PI3K-Akt通路、炎症等相关通路,从多靶点、多通路发挥治疗胃癌的作用。本研究为后续开展龙葵-肿节风药对抗胃癌的体内外实验研究奠定了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龙葵 肿节风 PI3K-AKT信号通路 药对
下载PDF
抗癌解毒开窍方抗脑胶质瘤的作用及机制研究
4
作者 叶晓莹 王维强 +2 位作者 刘芳 罗敏 高卓维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23年第11期2203-2207,共5页
目的观察抗癌解毒开窍方抗脑胶质瘤的作用及其调控凋亡及耐药机制。方法通过构建裸鼠皮下胶质瘤模型,将24只SPF级BALB/c成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0.3 ml,24 d)、替莫唑胺组[TMZ 50 mg/(kg·d),6 d]、抗癌解毒开窍... 目的观察抗癌解毒开窍方抗脑胶质瘤的作用及其调控凋亡及耐药机制。方法通过构建裸鼠皮下胶质瘤模型,将24只SPF级BALB/c成瘤裸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模型组(生理盐水0.3 ml,24 d)、替莫唑胺组[TMZ 50 mg/(kg·d),6 d]、抗癌解毒开窍方组[抗癌解毒开窍方517 mg/(20 g·d),24 d]和联合组[TMZ 50 mg/(kg·d),6 d+抗癌解毒开窍方517 mg/(20 g·d),24 d],每组各6只,每天灌胃给药。给药期间,每3 d记录1次小鼠体质量与肿瘤体积。采用Westernblot法进行凋亡相关蛋白(Bax、Bcl-2)和耐药性相关蛋白(MGMT)水平检测,HE染色法观察瘤组织病理形态。结果肿瘤体积测量结果提示,与对照组比较,替莫唑胺和抗癌解毒开窍方及联合用药对脑胶质瘤的生长增殖均具有抑制作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WB检测结果显示,与对照组比较,抗癌解毒开窍方组和TMZ组的Bax/Bcl-2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药联合组的Bax/Bcl-2比值明显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MZ组比较,抗癌解毒开窍方组和两药联合组的Bax/Bcl-2比值升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比较,TMZ组MGMT蛋白表达增加,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TMZ组比较,抗癌解毒开窍方组和两药联合组MGMT蛋白表达降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HE染色结果显示联合用药组相较模型组和单独用药组,细胞排列较整齐,细胞形态较为均一。结论抗癌解毒开窍方具有抑制胶质瘤生长增殖作用,其作用与上调Bax/Bcl-2比值有关。同时可抑制MGMT表达,在一定程度上减缓替莫唑胺耐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解毒开窍方 替莫唑胺 胶质瘤 增殖 耐药
下载PDF
基于网络药理学与分子对接探讨藤梨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
5
作者 王维强 郝民琦 +2 位作者 叶晓莹 罗敏 高卓维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23年第1期28-33,40,共7页
目的 通过数据库挖掘藤梨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结合Gene 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以及TTD数据库中的胃癌相关靶点,构建“药物-化合物-交集靶点”网络,并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 目的 通过数据库挖掘藤梨根治疗胃癌的作用机制。方法 通过TCMSP数据库筛选药物活性成分及作用靶点,结合Gene Cards、OMIM、PharmGKB、DrugBank以及TTD数据库中的胃癌相关靶点,构建“药物-化合物-交集靶点”网络,并对交集靶点进行蛋白网络互作(PPI)运算及功能分析以进一步得出藤梨根治疗胃癌的核心基因。最后使用Autodock软件对藤梨根活性成分及核心基因进行分子对接。结果 经分析发现,藤梨根有效化合物共6个,对应靶点468个;胃癌靶点12117个,与藤梨根中5个化合物取得交集靶点共148个,其中核心基因13个。GO功能分析结果示,生物过程涉及细胞对化学应激的反应、金属离子响应、脂多糖反应等,KEGG富集分析主要涉及PI3K-AKT信号通路、炎症相关信号通路(TNF、IL17A)、肿瘤相关信号通路等。分子对接结果显示藤梨根其主要活性成分与核心靶点结合能均<-5 kcal/mol,能够自发结合,其中具有较强结合活性(结合能≤-7 kcal/mol)成分靶点占82.8%以上。结论 藤梨根的活性成分可能主要通过调控PI3K-Akt、TNF等信号通路,作用于AKT1、MAPK1、ESR1等靶点,进而发挥对胃癌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多成分、多靶点、多通路的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藤梨根 胃癌 网络药理学 分子对接 作用机制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首次放疗或放化疗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影响 被引量:3
6
作者 高卓维 曾少容 +3 位作者 乔冠英 曾文璧 于国东 周迎春 《山东医药》 CAS 2013年第44期64-65,共2页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首次放疗或放化疗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且拟行首次放疗或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均接受二维或三维放疗,Ⅲ、Ⅳ期患者酌加诱导化疗和(或)同... 目的探讨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首次放疗或放化疗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经病理确诊为鼻咽癌且拟行首次放疗或放化疗的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患者均接受二维或三维放疗,Ⅲ、Ⅳ期患者酌加诱导化疗和(或)同步化疗。治疗组在放疗或放化疗基础上静注康艾注射液40 mL/(次·d)×30 d,在放疗全程结束前完成。采用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检测治疗前后患者的外周血NK细胞活性。结果治疗组治疗前后外周血NK细胞活性分别为28.5%±9.4%、34.5%±8.2%,对照组分别为29.0%±9.6%、28.5%±9.2%;治疗组治疗前后、两组治疗后NK细胞活性比较,P均<0.05。结论康艾注射液能显著提高鼻咽癌首次放疗或放化疗患者外周血NK细胞活性,改善鼻咽癌放疗或放化疗患者的免疫功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 康艾注射液 NK细胞活性
下载PDF
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高卓维 曾少容 +1 位作者 黄景彬 乔冠英 《中医研究》 2015年第7期5-7,共3页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首次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放疗或放化疗期间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以及营养支持,但... 目的:观察康艾注射液对鼻咽癌患者外周血T细胞亚群的影响。方法:将60例行首次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分割外照射治疗,放疗或放化疗期间给予常规药物对症治疗,以及营养支持,但不使用康艾注射液以及其他可能会影响免疫功能的中成药针剂(如参麦注射液等)。治疗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用康艾注射液,从放疗第1天开始,采用康艾注射液40 m L加入50 g/L葡萄糖注射液或90 g/L生理盐水250-500 m L中,静脉滴注,1次/d,3-5次/周。两组均以30 d为1个疗程,治疗1个疗程后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值较治疗前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1);且治疗组治疗后CD3+、CD4+、CD8+、CD4+/CD8+值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辅助静脉滴注康艾注射液能改善鼻咽癌患者的免疫功能,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中医药疗法 康艾注射液/治疗应用 T细胞亚群/血液 免疫功能/临床观察
下载PDF
抗癌Ⅰ号方对人肝癌耐5-Fu细胞株BEL-7402/5-Fu细胞耐药性的逆转作用研究 被引量:3
8
作者 高卓维 黄华聪 +3 位作者 潘斯敏 林清 梁澄照 符路娣 《现代消化及介入诊疗》 2019年第11期1224-1227,共4页
目的探讨抗癌Ⅰ号方对耐药肝癌细胞的逆转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肝癌耐5-Fu细胞株BEL-7402/5-Fu,采用MTT实验观察抗癌Ⅰ号方对人肝癌耐5-Fu细胞株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内罗丹明-123含量,采用qPC... 目的探讨抗癌Ⅰ号方对耐药肝癌细胞的逆转作用。方法体外培养人肝癌细胞株BEL-7402和人肝癌耐5-Fu细胞株BEL-7402/5-Fu,采用MTT实验观察抗癌Ⅰ号方对人肝癌耐5-Fu细胞株细胞活力的影响,流式细胞术检测肝癌细胞内罗丹明-123含量,采用qPCR检测肝癌细胞中MDR1 mRNA的表达水平,Western blot检测心肌细胞中P-gp蛋白表达水平。结果抗癌Ⅰ号方处理48 h后能够抑制BEL-7402/5-Fu肝癌细胞活力,增强耐药肝癌细胞内罗丹明-123积累,抑制细胞内MDR1 mRNA的表达水平,以及下调P-gp蛋白表达水平。结论抗癌Ⅰ号方能够逆转耐药肝癌细胞的耐药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抗癌Ⅰ号方 肝癌 多药耐药
下载PDF
芍药苷抑制Src/STAT3信号通路协同替莫唑胺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被引量:6
9
作者 高卓维 陈广鸿 符路娣 《实用医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20年第23期3199-3205,共7页
目的观察芍药苷协同替莫唑胺对原代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S法检测芍药苷、替莫唑胺以及两药联合对原代胶质瘤胶质瘤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等效线图分析协同效应。采用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 目的观察芍药苷协同替莫唑胺对原代胶质瘤细胞体外增殖和迁移的影响,初步探讨其作用机制。方法MTS法检测芍药苷、替莫唑胺以及两药联合对原代胶质瘤胶质瘤细胞活力的影响,应用等效线图分析协同效应。采用EdU染色检测细胞增殖,Transwell细胞迁移实验检测细胞迁移,通过反向药效团对接技术探索芍药苷抑制原代胶质瘤细胞的潜在作用靶点并采用Western blot进行验证。结果芍药苷及替莫唑胺呈浓度和时间依赖性抑制原代胶质瘤细胞活力,两药联合具有协同抑制作用;两药联合对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的抑制作用明显高于芍药苷及替莫唑胺单药组;反向药效团对接技术提示Src可能是芍药苷的作用靶点,Western blot检测表明芍药苷能够显著抑制p⁃Src和p⁃STAT3的表达,芍药苷通过抑制Src/STAT3信号通路协同替莫唑胺增强了对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结论芍药苷能显著提高替莫唑胺的抗胶质瘤作用,此协同作用主要通过抑制Src/STAT3信号通路的激活,从而进一步增强对增殖和迁移相关蛋白的抑制作用,抑制胶质瘤细胞增殖和迁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胶质瘤 替莫唑胺 芍药苷 Src/STAT3信号通路 增殖 迁移
下载PDF
疏血通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塞急性期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被引量:2
10
作者 高卓维 周迎春 +1 位作者 郭锦辉 曾少容 《实用中医内科杂志》 2015年第8期1-2,共2页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西医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最低有效剂量为50mg或75mg/d,急性期可增加剂量... [目的]观察疏血通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疗效。[方法]使用随机平行对照方法,将90例门诊及住院患者按就诊顺序编号法简单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46例西医常规治疗,低分子肝素,阿司匹林,最低有效剂量为50mg或75mg/d,急性期可增加剂量至300mg/d。治疗组44例疏血通6m L+5%葡萄糖250-500m L静滴,1次/d;西医常规治疗同对照组。连续治疗2周为1疗程。观测临床症状、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量表、Barthel生活能力评分量表、不良反应。治疗1疗程,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显效21例,有效12例,无效11例,总有效率75.00%。对照组显效15例,有效15例,无效16例,总有效率65.22%。治疗组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P〈0.01)。神经功能缺损评分及Barthel生活能力评分两组均有改善(P〈0.05),治疗组改善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疏血通联合西医常规治疗脑梗塞急性期,疗效满意,无严重不良反应,值得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梗塞急性期 疏血通 低分子肝素 阿司匹林 中西医结合治疗 随机平行对照研究
原文传递
陈瑞芳教授基于治未病诊治内科杂病学术经验研究
11
作者 高卓维 晏显妮 +1 位作者 常少琼 陈瑞芳(指导) 《中国中医药现代远程教育》 2021年第6期71-73,共3页
陈瑞芳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陈瑞芳在中医治未病、中医内科方面学验俱丰。本文主要阐... 陈瑞芳教授为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主任中医师、全国优秀中医临床人才,广东省中西医结合学会治未病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先后师从国医大师邓铁涛教授、国医大师孙光荣教授。陈瑞芳在中医治未病、中医内科方面学验俱丰。本文主要阐述对陈瑞芳教授在治未病、内科杂症治疗领域的学术思想所进行的研究,为临床提供参考和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陈瑞芳 治未病 内伤 中和学术思想
下载PDF
基于僵住行为评价葛根素抗创伤后应激障碍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2
12
作者 冼煜 高卓维 +2 位作者 张文通 仇志坤 刘晓芬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8年第10期1378-1380,共3页
目的通过不可逃避电足刺激建立创伤后应激性障碍(PTSD)动物模型,观察葛根素对PTS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舍曲林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PTSD造模,造... 目的通过不可逃避电足刺激建立创伤后应激性障碍(PTSD)动物模型,观察葛根素对PTSD模型小鼠行为学的影响。方法 60只雄性ICR小鼠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模型组,舍曲林组,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除正常对照组外其余各组均给予PTSD造模,造模后正常对照组、模型组每天灌胃生理盐水,舍曲林组和葛根素低、中、高剂量组分别给予15 mg/kg舍曲林及7. 5 mg/kg、15 mg/kg和30 mg/kg葛根素灌胃。试验的第5、10、17天检测僵住行为。结果第5天检测结果显示舍曲林组不能产生抗PTSD样效应,但葛根素中、高剂量组均可逆转小鼠PTSD样僵住时间百分比显著上升。第10、17天结果显示舍曲林组和葛根素中、高剂量组均可逆转小鼠僵住时间百分比显著上升。结论葛根素对不可逃避电足建立PTSD模型僵住行为有良好的改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葛根素 创伤后应激障碍 僵住行为
下载PDF
鱼藤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VCR细胞活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2
13
作者 陈立加 张双喜 +1 位作者 黄景彬 高卓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9期36-37,共2页
目的研讨鱼藤素对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测定鱼藤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VCR活力的变化。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鱼藤素在不同浓度(100、250、500μg/mL)对胃癌细胞SGC7901/VCR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呈现... 目的研讨鱼藤素对胃癌多药耐药细胞活力的影响。方法应用CCK-8法测定鱼藤素对胃癌细胞SGC7901/VCR活力的变化。结果CCK-8法检测结果显示:鱼藤素在不同浓度(100、250、500μg/mL)对胃癌细胞SGC7901/VCR活力有不同程度的抑制作用,并呈现出浓度和时间梯度依赖性,当药物终浓度为250μg/mL作用时间为12、24 h时,对胃癌细胞SGC7901/VCR的抑制率分别为36.70%、41.10%。结论鱼藤素可能是对抗胃癌多药耐药的一种潜在药物,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多药耐药 单体
下载PDF
金菊鲜地黄汤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3
14
作者 何淑珍 梁倩云 +6 位作者 董柳荃 赖瑛 黄景彬 曾少容 高卓维 林清 于国东 《中医研究》 2017年第1期21-22,共2页
目的:观察金菊鲜地黄汤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需行首次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三维放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西医口腔处理,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口腔、鼻咽及口咽... 目的:观察金菊鲜地黄汤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的临床疗效。方法:将200例需行首次常规放疗的鼻咽癌患者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随机分为两组,两组均采用三维放疗。对照组100例采用常规西医口腔处理,给予生理盐水清洗口腔、鼻咽及口咽部,清洗后采用甲硝唑注射液漱口,每日4~6次;治疗组100例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加服金菊鲜地黄汤(金银花、菊花、鲜地黄、沙参、麦冬、玉竹、太子参、甘草、丹参、川贝母),每日1剂,水煎药汁至200 m L,分早、晚口服。两组均从放疗第1天开始治疗,直至放疗结束判定疗效。结果:治疗组出现放射性口腔黏膜反应的时间、累积放射剂量均较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总放疗时间少于对照组(P<0.05);治疗组治疗后卡氏评分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金菊鲜地黄汤能有效防治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鼻咽癌放疗所致口腔黏膜反应/中西医结合疗法 金菊鲜地黄汤/治疗应用 临床观察
下载PDF
龙葵正丁醇提取物抗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增殖及其作用机制研究 被引量:1
15
作者 叶丽芳 高卓维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9年第3期356-358,363,共4页
目的探讨龙葵正丁醇提取物对人结直肠癌SW480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龙葵正丁醇提取物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的生长... 目的探讨龙葵正丁醇提取物对人结直肠癌SW480增殖抑制作用及其作用机制。方法采用MTT法测定细胞增殖抑制率,流式细胞仪分析细胞周期的变化,比色法检测细胞内Caspase-3活性改变。结果龙葵正丁醇提取物对人结直肠癌SW480细胞有明显的生长抑制作用,并呈现剂量依赖性。经龙葵正丁醇提取物作用后,SW480细胞周期显著改变,出现G2/M期阻滞,Caspase-3蛋白表达升高。结论龙葵正丁醇提取物能抑制人结直肠癌SW480增殖。上调Caspase-3蛋白的表达,改变细胞周期可能是其机制之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龙葵 正丁醇提取物 SW480 细胞周期 CASPASE-3
下载PDF
陈立加教授中医论治慢性萎缩性胃炎伴异型增生 被引量:1
16
作者 梁谋旺 高卓维 陈立加 《现代医院》 2021年第8期1280-1282,1286,共4页
陈立加教授认为CAG伴异型增生病因复杂多样,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胃络失养,因虚致实,胃络瘀阻,日久衍生病理改变。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要,岭南气候潮湿炎热,易兼湿热。治疗上遵循以健脾益气、... 陈立加教授认为CAG伴异型增生病因复杂多样,主要病机为脾胃气虚,气血生化乏源,胃络失养,因虚致实,胃络瘀阻,日久衍生病理改变。病机属本虚标实,本虚以脾胃气虚为主,标实以血瘀为要,岭南气候潮湿炎热,易兼湿热。治疗上遵循以健脾益气、固本培源为主,活血化瘀、行气通络为要,清热利湿、理气和胃为辅的基本原则。陈立加教授立足岭南本土,根据CAG伴异型增生的本虚标实的特点,总结出治疗CAG伴异型增生的经验方——健愈I号方,疗效卓著,值得深入研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异型增生 陈立加 经验
下载PDF
中药消癖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观察
17
作者 徐俊鸿 于国东 +2 位作者 黄景彬 陈丽敏 高卓维 《中国医药指南》 2018年第19期12-13,共2页
目的观察中药消癖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乳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佩戴中药消癖乳罩,对照组服用乳癖消片,疗程均为1月。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1.... 目的观察中药消癖乳罩治疗乳腺增生的临床疗效。方法将乳腺增生患者120例随机分成治疗组和对照组,治疗组60例,对照组60例。治疗组佩戴中药消癖乳罩,对照组服用乳癖消片,疗程均为1月。结果临床疗效比较:治疗组有效率为83.33%,对照组为71.67%,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消癖乳罩疗效确切,值得临床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消癖乳罩 乳腺增生 乳癖 临床观察 疗效分析
下载PDF
肿瘤干细胞及其niche的中医属性及发生病机 被引量:8
18
作者 靖林林 姚学清 +2 位作者 符秀琼 高卓维 孙学刚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8年第2期214-216,共3页
认为肿瘤干细胞(CSCs)是深藏于癌毒微环境中癌毒产生之根本原因,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有别于正常干细胞niche封藏、守位之特征,CSCs居于正气亏虚肿瘤微环境的至虚之处,容留CSCs的niche以虚为本,兼具瘀与痰之特征。CSCs属于离位之相... 认为肿瘤干细胞(CSCs)是深藏于癌毒微环境中癌毒产生之根本原因,是肿瘤复发、转移的根源。有别于正常干细胞niche封藏、守位之特征,CSCs居于正气亏虚肿瘤微环境的至虚之处,容留CSCs的niche以虚为本,兼具瘀与痰之特征。CSCs属于离位之相火妄动,元气益虚而毒根愈固。提出通过扶正来干预CSCs及其赖以生存之niche,从根本上改善微环境之虚与瘀,可能是拔除肿瘤毒根的有效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SCs NICHE 癌毒 壮火食气
下载PDF
丹参酮ⅡA抑制肝纤维化作用机制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23
19
作者 张笑菲 高卓维 +1 位作者 吕志平 高磊 《山东医药》 CAS 2018年第28期86-89,共4页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导致肝损伤的共有病理变化,是肝硬化的前驱阶段。丹参酮ⅡA作为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在抑制肝纤维化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丹参酮ⅡA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途径阻止或修复各种因素导致的急慢性肝损伤,并能够调... 肝纤维化是各种原因导致肝损伤的共有病理变化,是肝硬化的前驱阶段。丹参酮ⅡA作为丹参的脂溶性有效成分,在抑制肝纤维化方面具有一定效果。丹参酮ⅡA可通过抗炎、抗氧化、抗凋亡等途径阻止或修复各种因素导致的急慢性肝损伤,并能够调控肝星状细胞活性。丹参酮ⅡA对肝内细胞外基质和微循环的作用也不容忽视。丹参酮ⅡA抗肝纤维化的机制主要为抑制氧化应激损伤,抑制肝细胞凋亡,抑制免疫性肝损伤;抑制肝星状细胞活化、促进其凋亡;抑制细胞外基质生成,促进其降解;改善肝脏血液循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纤维化 丹参酮ⅡA 肝星状细胞
下载PDF
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中18KDa转位蛋白(TSPO)亲合力的研究 被引量:2
20
作者 何淑芬 高卓维 +4 位作者 胡欢 黄志新 蔡欣 陈楠 仇志坤 《江西医药》 CAS 2017年第5期397-399,共3页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作用。方法通过竞争性配体结合试验,研究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的TSPO的亲和力。结果与阳性药TPSO特异性配体PK11195对比,Ki(P>0.05)和IC50(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芍药苷与TSPO有高亲合力。... 目的探讨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的靶向作用。方法通过竞争性配体结合试验,研究芍药苷与脑胶质瘤细胞的TSPO的亲和力。结果与阳性药TPSO特异性配体PK11195对比,Ki(P>0.05)和IC50(P>0.05)无显著性差异,提示芍药苷与TSPO有高亲合力。结论芍药苷对脑胶质瘤细胞具有较强的靶向性。本发现为我们今后进一步探讨芍药苷抗胶质瘤的研究提供重要参考,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18KDa转位蛋白 脑胶质瘤 芍药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