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55篇文章
< 1 2 8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针刺对干眼兔角膜形态学及角膜组织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
1
作者 丁宁 韦庆波 +3 位作者 刘成勇 邓伟民 徐倩 高卫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3期173-177,共5页
目的 探讨针刺对干眼兔角膜形态学及角膜组织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针刺对干眼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雌雄不拘的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假针刺组,每组6只。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其余3组动物每... 目的 探讨针刺对干眼兔角膜形态学及角膜组织NF-κB信号通路的影响,分析针刺对干眼的作用机制。方法 取雌雄不拘的健康新西兰兔24只,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针刺组、假针刺组,每组6只。空白组为正常对照组,不加任何处理;其余3组动物每天800、 1100、1400和1800时于皮下注射氢溴酸东莨菪碱2.0 mg·kg-1,连续35 d直至实验结束。假针刺组:于造模后第22天给予假针刺治疗(睛明BL1、攒竹BL2、丝竹空SJ23、太阳穴EX-HN5、瞳子髎GB1),钝针头点刺穴位,不刺进穴位,每天1次,连续14 d。针刺组:于造模成功后第22天给予针刺治疗,穴位同假针刺组。造模后第0、21、28、35天分别进行角膜荧光素染色,第35天进行角膜共焦显微镜检查,之后处死动物,在光学显微镜、透射电子显微镜下观察角膜形态学变化,采用Western blot检测角膜组织NF-κB蛋白的表达。结果 与模型组相比,造模后第28、35天,针刺组、空白组兔角膜荧光素染色评分均减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造模后第35天共焦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针刺组与其他组相比,兔角膜基质层出现大量球状免疫细胞和边界不清大小不规律的活化基质层细胞,可见具有不规则细胞间间隙的区域,存在炎症;针刺组基质层细胞形态得到改善,细胞呈轻微激活状态,角膜神经形态未见明显异常。造模后第35天光学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针刺组兔角膜组织表面可见角化过度的扁平上皮细胞,淋巴细胞浸润,局灶上皮细胞层数增多,表面上皮细胞脱落;针刺组角膜上皮有接近4~6层上皮细胞,上皮脱落减少,与模型组相比,淋巴细胞浸润减少。造模后第35天透射电子显微镜检查结果显示,模型组和假针刺组兔角膜上皮细胞出现异常的微绒毛结构和上皮细胞缺失,细胞间隙增宽,粗面内质网严重扩张,桥粒解体伴随线粒体肿胀;针刺组上皮细胞微绒毛结构稀疏且短,仍见局部缺失,粗面内质网轻度扩张,线粒体未见明显肿胀。造模后第35天Western blot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相比,模型组、假针刺组p-NF-κB p65表达均上调(均为P<0.05);与模型组、假针刺组相比,针刺组p-NF-κB p65表达均下调(均为P<0.05)。结论 针刺可以抑制NF-κB信号通路从而发挥抗炎作用,改善兔干眼模型角膜炎症和损伤。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针刺 干眼 角膜形态学 NF-ΚB信号通路
下载PDF
肝肾理论在围绝经期干眼中的应用进展
2
作者 李修宇 高卫萍 《中医临床研究》 2024年第3期98-101,共4页
干眼是围绝经期女性易患的一种眼科疾病,常表现为眼部干涩、畏光、异物感、眼疲劳、眼痛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潮热、盗汗、心悸不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全身多系统的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 干眼是围绝经期女性易患的一种眼科疾病,常表现为眼部干涩、畏光、异物感、眼疲劳、眼痛不适,部分患者还伴有潮热、盗汗、心悸不适、情绪不稳定、记忆力减退、骨质疏松等全身多系统的围绝经期相关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目前西医对于围绝经期干眼治疗方法较少,以短时间缓解局部症状为主,无法从根本上解决患者的问题。对比之下,中医治疗方法多种多样,且治病必求于本,能在干眼的治疗中较好地兼顾标本,此外还具有不良反应少、疗效显著及依从性好等优势。中医治疗围绝经期干眼的优势与中医理论密不可分,在中医理论中“肾为先天之本,女子以肝为先天”,围绕此观点,确认了“肝肾”在围绝经期干眼的发生发展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由此,肝肾相关理论深刻地影响着围绝经期干眼的辨证论治。从病因病机出发,肾虚为发病之本,肝之藏泄失常为发病重要环节,同时根据“肝肾同源”的相关理论,肝肾两者还在围绝经期干眼发病中相互影响。根据相关的病因病机,临床上总结出基于疏肝养血、滋阴补肾、补益肝肾等相关理论论治围绝经期干眼。文章将从以上几方面出发对围绝经期干眼的病因病机、治疗方法、临床应用等展开论述,旨在日后更好地服务于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围绝经期 肝肾
下载PDF
基于络病理论探讨针刺治疗干眼眼表疼痛 被引量:1
3
作者 李梅 高卫萍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23年第1期20-23,共4页
干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干眼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眼表疼痛症状。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针刺常被用于本病的治疗且收效显著。近年来,随着络病理论发展,其在痛证的诊治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指导作用。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探讨干眼眼表... 干眼是眼科常见疾病,临床上干眼患者常有不同程度的眼表疼痛症状。作为中医传统疗法之一,针刺常被用于本病的治疗且收效显著。近年来,随着络病理论发展,其在痛证的诊治过程中发挥着独特的指导作用。本文以络病理论为基础,探讨干眼眼表疼痛的针刺治疗,旨在促进络病理论的进一步发展,并为针刺治疗本病提供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络病理论 针刺 干眼 眼表疼痛
下载PDF
玻璃体混浊的中医古籍文献研究
4
作者 丁宁 高卫萍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2期155-159,共5页
通过对《中华医典》中有关玻璃体混浊的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探讨其病名、病因病机、治则及预后。古代医家将本病归为“云雾移睛”“黑花飞蝇”“蝇翅黑花”“眼风黑花”等范畴,属内障眼病。其病多为虚证,病因多为情志内伤、房劳饮食不... 通过对《中华医典》中有关玻璃体混浊的古代文献进行整理归纳,探讨其病名、病因病机、治则及预后。古代医家将本病归为“云雾移睛”“黑花飞蝇”“蝇翅黑花”“眼风黑花”等范畴,属内障眼病。其病多为虚证,病因多为情志内伤、房劳饮食不节,加之以感受风寒邪毒,久病耗伤,致脏腑虚弱,邪从风走而精散,肝肾受伤而津液枯竭,脏腑不能升运精华化源,风痰火邪内生而发为此病。古籍中治疗以补肾益精、清肝滋阴、补益肝肾、祛风清热明目为主,外治以点眼、熏药、敷药治疗为主。不同时期的医家对治疗本病有着各自的辨治方法,现代治疗本病当需结合古代医家思想,为治疗本病增添更坚实的理论依据,用于指导现代中医临床。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混浊 云雾移睛 病因病机 治疗 古籍
下载PDF
蛋白质组学技术在干眼研究及针刺治疗干眼中的应用
5
作者 韦庆波 丁宁 +5 位作者 杨小存 吴霞 沈乎醒 高卫萍 吴云川 姜志欣 《国际眼科杂志》 2024年第1期58-61,共4页
干眼是指由泪液的质、量和动力学异常等原因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或眼表微环境失衡,造成多种眼部不适甚至视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治疗尚局限于缓解症状,保护视功能。针刺治疗干眼有效,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蛋白质组学技术... 干眼是指由泪液的质、量和动力学异常等原因导致的泪膜稳定性下降或眼表微环境失衡,造成多种眼部不适甚至视功能障碍。其发病机制复杂,目前治疗尚局限于缓解症状,保护视功能。针刺治疗干眼有效,但作用机制尚未完全明确。蛋白质组学技术能系统全面反映蛋白质的功能、结构以及相互作用关系,将蛋白质组学技术应用于针刺治疗干眼的研究,不仅可从不同病因病程揭示干眼蛋白质水平的动态变化,寻找潜在生物标志物,还能系统挖掘针刺治疗干眼的调控机制,为针刺治疗的理论研究和针刺作用的基础研究提供依据。本文旨在探讨蛋白质组学在干眼临床和基础研究中的潜在应用价值,为干眼的诊疗及针刺机制研究提供科学有效的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针刺 蛋白质组学
下载PDF
电针通过调控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改善糖尿病干眼大鼠角膜炎症的机制研究
6
作者 傅张倚天 万咪咪 +3 位作者 赖思华 孙心怡 李小颖 高卫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24-29,共6页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干眼大鼠角膜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干眼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1))12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 目的观察电针对糖尿病干眼大鼠角膜Toll样受体4(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的影响,探讨电针治疗糖尿病干眼的作用机制。方法健康雄性SD大鼠32只采用高糖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30 mg·kg^(-1))12周建立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将造模成功的25只糖尿病干眼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不做干预)、电针组(选取“睛明”“攒竹”“丝竹空”“太阳”“瞳子髎”针刺,电针接“攒竹”“瞳子髎”,每次15 min,每天1次)、假针刺组(穴位刺激处同电针组,但用钝头针点刺治疗,不刺入)、氟米龙组(双眼点滴1 g·L^(-1)氟米龙滴眼液,分别在每天8点钟、13点钟、18点钟进行干预,每天3次,每次1滴),每组6只,共干预2周。另选取6只正常雄性SD大鼠作为空白组。检测各组大鼠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的随机血糖、泪膜破裂时间(BUT)、泪液分泌量、角膜荧光素染色(FL)评分及角膜机械知觉阈值(CTT);HE染色观察各组大鼠角膜形态变化;免疫荧光组织化学染色法检测各组大鼠角膜TLR4阳性表达;Western blot检测角膜中TLR4、磷酸化核因子-κB P65(P-NF-κB P65)、白细胞介素(IL)-1β及IL-18表达水平。结果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各实验组大鼠BUT、泪液分泌量、CTT均下降,FL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大鼠FL降低,BUT、泪液分泌量及CTT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角膜HE染色显示,干预后,模型组和假针刺组大鼠角膜表面不光滑,角膜上皮细胞增厚且排列紊乱;电针组及氟米龙组大鼠角膜表面光滑,角膜上皮细胞排列整齐。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他各组大鼠角膜TLR4表达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及氟米龙组大鼠角膜TLR4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后,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与假针刺组大鼠角膜TLR4、P-NF-κB P65、IL-1β及IL-18蛋白表达均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与氟米龙组角膜TLR4、P-NF-κB P65、IL-1β和IL-18蛋白表达均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电针可以改善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眼表体征,并抑制角膜中TLR4、P-NF-κB P65、IL-1β及IL-18的表达,其作用机制可能与电针调控TLR4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从而抑制糖尿病干眼大鼠眼表炎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2型糖尿病 炎症 电针 Toll样受体4 核因子ΚB
下载PDF
基于TREM2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观察电针缓解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眼表感觉异常的作用机制
7
作者 万咪咪 傅张倚天 +2 位作者 何璐平 孙心怡 高卫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58-263,共6页
目的 揭示电针调控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三叉神经节(TG)和三叉神经脊核尾状核(SpⅤc)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介导的神经炎症信号通路缓解眼表感觉异常的潜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10 g·L^(-1)链脲... 目的 揭示电针调控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三叉神经节(TG)和三叉神经脊核尾状核(SpⅤc)中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TREM2)介导的神经炎症信号通路缓解眼表感觉异常的潜在机制。方法 健康雄性SD大鼠高糖高脂饮食4周后,腹腔注射10 g·L^(-1)链脲佐菌素诱导建立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模型。实验第12周造模成功的大鼠随机分为模型组、电针组、假针组、氟米龙组,并选择普通饲料喂养的健康雄性SD大鼠设为空白组,各组干预2周。造模前、造模后及干预后各组大鼠均行角膜荧光素钠染色(FL)、酚红棉线试验(PRT)、泪膜破裂时间(BUT)和角膜机械知觉(CTT)检查,观察各组大鼠TG和SpⅤc组织形态变化及TREM2阳性表达部位,检测在各组大鼠TG和SpⅤc中TREM2、白细胞介素-18(IL-18)和白细胞介素-1β(IL-1β)的mRNA表达。结果 造模后,与空白组比较,其余各组大鼠FL评分显著升高,PRT、BUT、CT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干预后,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氟米龙组大鼠FL评分显著降低,PRT、BUT、CTT显著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假针组以上指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电针组比较,氟米龙组、假针组大鼠PRT、CTT显著降低,假针组大鼠FL评分显著升高、BUT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1),氟米龙组大鼠FL评分、BUT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假针组比较,氟米龙组大鼠FL评分降低,PRT、BUT、CTT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免疫荧光双标染色结果显示,TREM2在模型组大鼠TG和SpⅤc中激活的小胶质细胞上阳性表达。TG和SpⅤc的RT-PCR检测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电针组、氟米龙组、假针组TG和SpⅤc中TREM2 mRNA表达降低,模型组TG和SpⅤc及假针组TG中IL-18和IL-1β mRNA,以及假针组SpⅤc中IL-18 mRN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模型组比较,电针组、氟米龙组TG和SpⅤc中TREM2 mRNA表达增加,IL-18和IL-1β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电针组比较,假针组TG和SpⅤc中TREM2 mRNA表达降低,IL-18和IL-1β mRNA表达增加,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氟米龙组TG和SpⅤc中TREM2、IL-18及IL-1β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与假针组比较,氟米龙组TG、SpⅤc中TREM2 mRNA表达增加,SpⅤc中IL-18 mRNA表达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氟米龙组TG、SpⅤc中IL-1β mRNA及TG中IL-18 mRNA表达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均为P>0.05)。结论 电针通过调控TG和SpⅤc中TREM2介导的炎症信号通路,可有效缓解2型糖尿病干眼大鼠眼表感觉异常。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型糖尿病 干眼 电针 髓系细胞触发受体2 炎症
下载PDF
蛋白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进展
8
作者 杨颖 张嘉之 +1 位作者 姬慧杰 高卫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24年第4期585-588,共4页
干眼的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炎症等多种通路,需要整体研究方案从全局进行把控。各类组学技术可以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阐明生物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状态,提供更加全面的生物信息。质谱技术可以灵敏检测出泪液样本中的蛋白含量变化,为干眼... 干眼的病理机制复杂,涉及免疫、炎症等多种通路,需要整体研究方案从全局进行把控。各类组学技术可以从整体和全局的高度阐明生物体复杂的生理病理状态,提供更加全面的生物信息。质谱技术可以灵敏检测出泪液样本中的蛋白含量变化,为干眼的蛋白组学研究提供了便捷条件。目前蛋白组学在干眼类型鉴别、严重程度分级、疗效评价等方面都显示出应用价值,并且与代谢组学、微生物组学联用可以更加全面地阐释干眼发病机制。未来蛋白组学有望为干眼的精准诊疗提供更加有力的支持,并在靶向治疗中发挥优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系统生物学 蛋白组学 干眼 生物标记物
下载PDF
转录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
9
作者 罗丹 李凯 高卫萍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329-332,共4页
干眼是眼科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基因芯片技术、转录组测序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干眼的转录组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转录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 干眼是眼科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其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明确,目前尚无有效的防治措施。近年来,随着基因芯片技术、转录组测序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技术的蓬勃发展,干眼的转录组学研究也取得了一定的进展。本文就转录组学在干眼研究中的应用展开综述,探讨干眼的发病机制,以期为临床上干眼的治疗提供新思路,为干眼新药的研发提供潜在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 转录组学 测序技术
下载PDF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进展为CRVO 1例
10
作者 潘明垚 狄梦卓 +2 位作者 高卫萍 王晗 周欣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2023年第10期961-965,共5页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racentral acute middle maculopathy,PAMM)是以突发并长期持续存在旁中心暗点为特征的黄斑区中层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PAMM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国内、外报道的病例不多,且既往的PAMM病... 急性黄斑旁中心中层视网膜病变(paracentral acute middle maculopathy,PAMM)是以突发并长期持续存在旁中心暗点为特征的黄斑区中层视网膜病变。作为一种罕见的临床疾病,PAMM目前尚无特异性治疗,国内、外报道的病例不多,且既往的PAMM病例多为合并基础疾病的中老年患者。现报道1例PAMM进展为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central retinal vein occlusion,CRVO)的青年病例,以期为临床诊治PAMM提供一定的思路和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疾病 视网膜中央静脉阻塞 中西医结合 病例报告
下载PDF
中医药治疗角膜屈光术后干眼症的研究进展
11
作者 张嘉之 赖嘉文 +1 位作者 李小颖 高卫萍 《中国处方药》 2024年第2期164-167,共4页
近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术后干眼症的诊治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该病影响着术后患者满意度,涉及屈光回退等后遗症状的产生,然而其西医治疗方式有效率较低,症状改善较慢,且针对中重度干眼症疗效较为有限。本文围绕近年来中医中药... 近年来,随着角膜屈光手术的发展,术后干眼症的诊治也逐渐进入大众视野,该病影响着术后患者满意度,涉及屈光回退等后遗症状的产生,然而其西医治疗方式有效率较低,症状改善较慢,且针对中重度干眼症疗效较为有限。本文围绕近年来中医中药方面针对该病的诊疗方法进行综述,旨在汇总中医方面针对该疾病的治疗手段,提供更佳的治疗思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角膜屈光手术 术后 干眼 中医
下载PDF
基于Th17/IL-17A信号通路探究二冬消渴方缓解2型糖尿病相关干眼大鼠眼表炎症的机制
12
作者 李佩晨 石李 +2 位作者 沈乎醒 孙心怡 高卫萍 《中医药信息》 2023年第5期1-11,31,共12页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相关干眼大鼠角膜及泪腺组织中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白细胞介素-17A(IL-17A)信号通路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二冬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相关干眼的抗炎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共120只眼),随机分为空白组... 目的:通过检测糖尿病相关干眼大鼠角膜及泪腺组织中的辅助性T细胞17(Th17)/白细胞介素-17A(IL-17A)信号通路中相关炎症因子表达情况,初步探讨二冬消渴方治疗糖尿病相关干眼的抗炎机制。方法:将60只SD雄性大鼠(共120只眼),随机分为空白组,模型组,二冬消渴方低剂量组、中剂量组、高剂量组和普拉洛芬组,每组各10只(20眼)。高脂饲料喂养4周后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Z,30 mg/kg)建立2型糖尿病动物模型,检测动物双眼角膜泪膜破裂时间(BUT)、荧光素染色(FL)及酚红棉线测试(Prtt),第12周检测结果证实糖尿病相关干眼动物模型建立成功。二冬消渴方各剂量组分别予不同剂量(5.5、11、22 g/kg)二冬消渴方灌胃,普拉洛芬组给予普拉洛芬滴眼液点眼,各组均连续治疗28 d。分别于实验第0、8、12、14、16周对各组实验动物的FL、BUT、Prtt及随机血糖进行检测。实验第16周处死各组实验动物后,分别取下角膜及泪腺。使用苏木精-伊红(HE)染色法观察各组大鼠角膜及泪腺病理改变;免疫荧光及实时荧光定量PCR(qPCR)检测各组大鼠角膜和泪腺组织中转化生长因子-β(TGF-β)等基因蛋白表达。结果:干眼指标结果显示,二冬消渴方可延长糖尿病相关干眼大鼠泪膜破裂时间并增加泪液分泌量,降低角膜染色评分(P<0.05,P<0.01)。HE染色结果显示,与空白组比较,模型组大鼠角膜上皮细胞增厚且排列紊乱,基质层水肿,泪腺腺泡大小不一,结构混乱;与模型组比较,二冬消渴方各剂量组角膜水肿减轻,泪腺腺泡排列紧密。免疫荧光结果显示,与模型组比较,二冬消渴方各剂量组实验动物的角膜及泪腺组织中CD4+T细胞与TGF-β的表达量均下调(P<0.05,P<0.01)。qPCR结果显示,二冬消渴方各剂量组大鼠的角膜与泪腺中IL-6、IL-17A及IL-23的表达水平低于模型组(P<0.05,P<0.01)。结论:二冬消渴方对糖尿病相关干眼的抗炎作用机制可能与Th17/IL-17A信号通路密切相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冬消渴方 糖尿病相关干眼 TH17 IL-17A
下载PDF
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53
13
作者 高卫萍 孙化萍 +3 位作者 王育良 王友法 杭丽 王菁 《中国针灸》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685-687,共3页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干眼症 72例 (1 4 4只眼 )分为 3组 ,A组(观察组 )、B和C组 (对照组 ) ,分别进行针刺、口服增液剂、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 :A组治愈 5只眼 ,好转 33只眼 ,有效率 79 2 %;B组治愈 6只眼 ... 目的 :观察针刺治疗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干眼症 72例 (1 4 4只眼 )分为 3组 ,A组(观察组 )、B和C组 (对照组 ) ,分别进行针刺、口服增液剂、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 :A组治愈 5只眼 ,好转 33只眼 ,有效率 79 2 %;B组治愈 6只眼 ,好转 30只眼 ,有效率 75 0 %;C组治愈 2只眼 ,好转 2 9只眼 ,有效率 6 4 6 %,3组疗效比较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意义 (P >0 0 5 )。A组和B组患者角膜染色、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针刺和口服增液剂均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促进角膜病变修复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治愈 有效率 针刺治疗 泪膜破裂时间 口服 观察 流量
下载PDF
针刺治疗更年期干眼症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2
14
作者 高卫萍 张燕 +1 位作者 鲍超 王健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7年第4期214-216,共3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更年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更年期干眼症84例(168眼)分为A、B、C 3组。A组28例(56眼)采用局部取穴针刺治疗;B组30例(60眼)采用全身取穴针刺治疗;C组26例(52只眼)给予外用泪然滴眼液治疗。结果A组有效41眼,有效率73...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更年期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更年期干眼症84例(168眼)分为A、B、C 3组。A组28例(56眼)采用局部取穴针刺治疗;B组30例(60眼)采用全身取穴针刺治疗;C组26例(52只眼)给予外用泪然滴眼液治疗。结果A组有效41眼,有效率73.21%;B组有效32眼,有效率53.33%;C组有效31眼,有效率59.62%,3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A组治疗后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泪液流量增加、眼部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泪膜破裂时间延长、泪液流量增加方面,与B、C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P<0.01);在眼部症状积分方面,A、B组与C组比较,有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局部针刺治疗更年期干眼症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更年期 干眼症 针刺
下载PDF
夜明颗粒对小鼠微循环和大鼠血黏度影响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5
作者 高卫萍 丁淑华 +1 位作者 朱萱萱 曹国凡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5年第3期166-167,共2页
目的探讨夜明颗粒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夜明颗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夜明颗粒可以加速血流速度,与空白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降低大鼠全血比黏度,与模型组... 目的探讨夜明颗粒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的作用机理。方法观察夜明颗粒对小鼠耳廓微循环的影响及对血瘀模型大鼠血液流变学的影响。结果夜明颗粒可以加速血流速度,与空白组相比,差异非常显著(P<0.01);降低大鼠全血比黏度,与模型组比较差异显著(P<0.05);血浆黏度值、红细胞体积分数、红细胞最大变形指数等指标均有明显降低,与模型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结论夜明颗粒可以改善微循环,降低血黏度,具有活血化瘀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夜明颗粒 微循环 血黏度 血瘀模型 视网膜色素变性
下载PDF
增液剂治疗老年干眼病30例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卫萍 王育良 杭丽 《南京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CSCD 2002年第1期56-57,共2页
目的 观察增液剂治疗老年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30例 ( 6 0只眼 )干眼病患者口服增液剂 ;对照组 1 8例 ( 36只眼 )局部点泪然眼药水。结果 :治疗组治愈 9只眼 ,好转 36只眼 ,有效率 75 % ;对照组治愈 1只眼 ,好转 2 1只眼 ,... 目的 观察增液剂治疗老年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 :治疗组 30例 ( 6 0只眼 )干眼病患者口服增液剂 ;对照组 1 8例 ( 36只眼 )局部点泪然眼药水。结果 :治疗组治愈 9只眼 ,好转 36只眼 ,有效率 75 % ;对照组治愈 1只眼 ,好转 2 1只眼 ,有效率 6 1 .1 1 % ,2组疗效比较有显著性差异 (P <0 .0 5 )。治疗组患者角膜染色分级、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 (P <0 .0 5 )。结论 :增液剂有促进泪液分泌、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增液剂 老年 干眼病 泪膜异常
下载PDF
润目灵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2
17
作者 高卫萍 王育良 +2 位作者 陆绵绵 王友法 杭丽 《中国中医眼科杂志》 1998年第3期157-159,共3页
目的:观察润目灵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7例(114只眼)干眼病患者口服润目灵;对照组24例(48只眼)局部点泪然滴眼液。结果:治疗组114只眼中治愈23只眼,好转59只眼,有效率71.93%。对照组48... 目的:观察润目灵治疗干眼病的临床疗效。方法:治疗组57例(114只眼)干眼病患者口服润目灵;对照组24例(48只眼)局部点泪然滴眼液。结果:治疗组114只眼中治愈23只眼,好转59只眼,有效率71.93%。对照组48只眼中治愈3只眼,好转27只眼,有效率62.5%。两组疗效比较无差异。治疗组患者角膜染色分级、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和基础泪液治疗后均有明显改善(P<0.05或P<0.01)。结论:润目灵有促进泪液分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润目灵 干眼病 泪液流量 治疗
下载PDF
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31例疗效观察 被引量:25
18
作者 高卫萍 王健 张燕 《新中医》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6期41-42,共2页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114眼)分为2组。针刺组31例(62眼)采用针刺(穴位: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治疗;泪然组26例(52只眼)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45眼,有效率为72.58%;泪然... 目的:观察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57例患者(114眼)分为2组。针刺组31例(62眼)采用针刺(穴位: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太阳)治疗;泪然组26例(52只眼)外用泪然眼液治疗。结果:针刺组有效45眼,有效率为72.58%;泪然组有效31眼,有效率为59.62%,2组疗效比较,差异无显著性意义(P>0.05)。针刺组能显著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增加泪流量、改善角膜染色,治疗前后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或非常显著性意义(P<0.05,P<0.01);2组治疗前后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流量均差值比较,差异均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针刺组在增加泪流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方面。治疗效果明显优于泪然组。结论:针刺治疗缺泪性干眼症具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针灸疗法
下载PDF
眼周针刺对干眼患者泪液流量及泪膜的影响 被引量:12
19
作者 高卫萍 李影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1年第7期22-24,共3页
目的:观察眼周针刺对干眼患者泪液流量及泪膜的影响。方法:将干眼患者106例(212眼)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53例(106眼)采用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等眼周穴位针刺治疗;西药组53例(106眼)给予外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并观察两组治... 目的:观察眼周针刺对干眼患者泪液流量及泪膜的影响。方法:将干眼患者106例(212眼)分为针刺组、西药组。针刺组53例(106眼)采用睛明、攒竹、丝竹空、瞳子髎等眼周穴位针刺治疗;西药组53例(106眼)给予外用人工泪液滴眼治疗,并观察两组治疗前后患者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及角膜染色的变化。结果:针刺组治疗后在泪液流量、泪膜破裂时间、角膜染色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意义(P≤0.001);西药组治疗后在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方面,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01,P<0.01)。针刺组在改善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流量方面,与西药组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眼周针刺治疗能增加干眼患者泪液流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干眼症 眼周针刺 人工泪液
原文传递
辨证论治水液缺乏性干眼症的疗效观察 被引量:13
20
作者 高卫萍 杨瑛 陆绵绵 《中医药信息》 2010年第1期80-82,共3页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论治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干眼症56例(112只眼)分为A、B两组。A组32例(64只眼)采用中医辨证治疗;B组24例(48只眼)给予外用人工泪液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78.13%;B组有效率5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 目的:观察辨证分型论治干眼症的临床疗效。方法:将干眼症56例(112只眼)分为A、B两组。A组32例(64只眼)采用中医辨证治疗;B组24例(48只眼)给予外用人工泪液治疗。结果:A组有效率78.13%;B组有效率58.33%,两组疗效比较,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A组治疗后角膜染色、泪膜破裂时间、泪液流量、眼部症状积分,与治疗前比较,差异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在泪膜破裂时间、眼部症状积分方面,与B组比较,有非常显著性意义(P<0.01)。结论:辨证论治干眼症有较好疗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液缺乏性干眼症 中医辨证治疗 人工泪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8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