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33篇文章
< 1 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短暂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患者血浆vWF、tPA和PAI-1变化的临床对照研究 被引量:15
1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1 位作者 温绍君 张男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2期86-89,共4页
目的 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 )的变化 ,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 71例发病 <72h的脑梗... 目的 分析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WF)、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t PA)和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物抑制剂 (PAI 1 )的变化 ,探讨其在急性缺血性脑血管病发病中的意义。方法 选择 71例发病 <72h的脑梗死患者、4 4例最近一次脑缺血发作症状 <72h的TIA者和 4 0例健康体检者进行对照分析。每例均行头部MR扫描 ,TIA患者检查颈部血管超声。ELISA法测定vWF、tPA、PAI 1。结果 TIA组和脑梗死组vWF和PAI 1比对照组明显增高 ,t PA明显降低 ,TIA患者t PA和PAI 1水平低于脑梗死组 ,vWF高于脑梗死组。颈动脉超声显示狭窄和斑块的TIA患者vWF高于超声正常的患者 ,t PA低于超声正常的患者。结论 TIA和脑梗死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和凝血纤溶异常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短暂脑缺血发作 脑梗死 血浆 临床对照研究 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组织型纤溶酶原激活剂 PAI-1
原文传递
脑小血管病的病变分布特征与临床表现关系的研究 被引量:20
2
作者 高天理 刘春洁 李颖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39-42,共4页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MRI上病变分布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以腔隙性脑梗死(LI)、头晕、步态不稳住院且经颅脑MRI证实为CSVD的患者共145例。采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 目的探讨脑小血管病(CSVD)患者MRI上病变分布特征与临床表现的关系。方法选择2012年6月—2013年3月在北京安贞医院神经内科以腔隙性脑梗死(LI)、头晕、步态不稳住院且经颅脑MRI证实为CSVD的患者共145例。采集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及高血压、糖尿病、既往卒中和短暂性脑缺血发作(TIA)、认知功能减退、步态障碍、头晕和眩晕及尿失禁等病史。分析患者危险因素、临床表现及病变严重程度与MRI上病变分布特征的关系。结果将145例CSVD患者根据年龄相关脑白质改变(ARWMC)评分分为3组:轻度组79例,中度组47例,重度组19例。3组的性别及卒中和TIA史、糖尿病、高血压患病率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年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皮层下、基底节区、脑干和小脑不同病变部位患者的轻度认知损害、卒中和TIA史、头晕和眩晕、步态障碍的发生率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尿失禁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CSVD患者患高血压较普遍,重度组的患者年龄较大;皮层下病变会导致更多患者出现认知功能下降、步态障碍、卒中和TIA相关症状、眩晕和尿失禁;基底节区病变与卒中和TIA相关症状、步态障碍有关。充分认识CSVD的分布特征和临床表现,将有助于辨别出更多的患者,能更有效防治老年人的认知能力下降和机体功能丧失。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小血管病 病变分布 临床表现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高分辨磁共振成像与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评价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8
3
作者 高天理 于薇 +1 位作者 张茁 王拥军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5-917,共3页
目的比较高分辨MRI与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100例,进行主动脉弓上血管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对狭窄侧颈动脉做高分辨颈动脉斑块MRI,判断颈动脉斑块类型。比较MRI对血管... 目的比较高分辨MRI与超声检查对颈动脉粥样硬化的评价。方法选择经超声诊断为颈动脉狭窄≥50%的患者100例,进行主动脉弓上血管对比增强磁共振血管造影(CEMRA),对狭窄侧颈动脉做高分辨颈动脉斑块MRI,判断颈动脉斑块类型。比较MRI对血管腔狭窄及斑块形态诊断与超声的差异。结果与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比较,CEMRA判断血管狭窄程度的准确性为100%,明显高于超声的准确性74%。超声显示,硬斑和均匀低回声的脂质型斑块相当于MRI的AHA标准Ⅲ和Ⅶ期,较大低回声和不均质混合型斑块相当于Ⅳ~V期和Ⅵ期。结论 MRI对斑块分期更准确,可充分显示硬化斑块的形态结构,判断血管管腔狭窄程度有较高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磁共振成像 超声检查 颈动脉狭窄
下载PDF
短暂性脑缺血发作和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1变化的对照研究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2 位作者 温绍君 文杰 刘洁林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3年第6期388-390,共3页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的变化 ,探讨其在TIA和脑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70例发病 <72h的脑梗死患者 ,4 3例最近一次脑缺血发作 <72h的TIA患者 ,4 1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 (正... 目的 观察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和脑梗死患者血浆内皮素 1(ET 1)的变化 ,探讨其在TIA和脑梗死发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 选择 70例发病 <72h的脑梗死患者 ,4 3例最近一次脑缺血发作 <72h的TIA患者 ,4 1例门诊体检的健康人 (正常对照组 )。每例患者均行头颅磁共振成像检查 ,TIA患者检查颈部血管超声。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浆ET 1水平 ,分别与正常对照组比较。并与血小板计数、血小板最大聚集率等进行相关分析。结果 TIA组和脑梗死组血浆ET 1水平比正常对照组明显增高 ,TIA组血浆ET 1水平低于脑梗死组。颈动脉超声显示 ,有狭窄和斑块的TIA患者血浆ET 1水平与超声正常的患者无差异。合并高血压病患者血浆ET 1水平明显高于血压正常的患者。血浆ET 1水平与血小板最大聚集率呈正相关。结论 TIA和脑梗死的发病与内皮细胞损伤和ET 1水平增高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缺血发作 短暂性 脑梗塞 内皮素-1 血浆
下载PDF
弥散加权MR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诊断价值的研究 被引量:20
5
作者 高天理 钱怡宁 张茁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5期291-294,共4页
目的 评价弥散加权MRI(DW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10例颈内动脉及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别行DWI、MRA、DSA及TCD检查。结果  4 3%的TIA患者显示小血管腔隙性梗死 ,其中 8%的患者DWI可显示T2... 目的 评价弥散加权MRI(DWI)、DSA、MRA及TCD对短暂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对 110例颈内动脉及椎 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别行DWI、MRA、DSA及TCD检查。结果  4 3%的TIA患者显示小血管腔隙性梗死 ,其中 8%的患者DWI可显示T2 WI不能显示的超早期梗死灶 ;90 %的TIA患者DSA显示颈动脉狭窄和 (或 )相应脑动脉的狭窄及闭塞 ;4 8%MRA显示动脉狭窄或不规则。TCD对颈内动脉末端MCA起始部及水平段的中 重度狭窄及闭塞诊断的准确性率为 10 0 %。结论 DWI及DSA是诊断TIA患者中超早期脑梗死和显示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手段 ,可以科学地指导超早期动静脉溶栓治疗 ,并可作为评价疗效的客观指标 ;3D TOFMRA可显示 2 3级的脑动脉异常 ;TCD对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弥散加权MRI DSA MRA TCD 短暂脑缺血发作 临床研究
原文传递
颈和椎动脉超声与DSA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诊断的对比研究 被引量:9
6
作者 高天理 钱怡宁 张茁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2年第4期268-268,共1页
关键词 DSA 短暂性脑缺血 诊断 彩色多普勒超声 动脉狭窄
原文传递
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及其危险因素与脑白质变性的关系 被引量:9
7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187-189,共3页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及其危险因素与脑白质变性(LA)的关系。方法对213例伴L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LA程度进行分级(LA1、LA2、LA3),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短暂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动脉血栓形成和心源性脑梗死)及... 目的探讨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及其危险因素与脑白质变性(LA)的关系。方法对213例伴L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的LA程度进行分级(LA1、LA2、LA3),分析其与缺血性脑卒中亚型(短暂脑缺血发作、腔隙性脑梗死、动脉血栓形成和心源性脑梗死)及其危险因素(年龄、性别、高血压、糖尿病及冠心病等)的关系。结果213例伴LA的缺血性脑卒中患者中,LA2和LA3患者的年龄明显高于LA1患者(均P〈0.05);腔隙性脑梗死患者LA3的发生率明显高于其他缺血性脑卒中亚型(均P〈0.05);与LA程度明显相关的因素为年龄(OR0.69,95%CI:0.49~0.97)和腔隙性脑梗死(OR0.01,95%CI:0.00~0.33)(均P〈0.05)。结论与LA相关的危险因素是高龄和腔隙性脑梗死;可能的机制为穿支动脉硬化和血压调节障碍影响脑白质血流供应,引起白质局部坏死、腔隙形成或弥漫性L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白质变性 缺血性卒中 危险因素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像血管造影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脑缺血发作的诊断价值 被引量:8
8
作者 高天理 钱怡宁 张茁 《中华老年心脑血管病杂志》 CAS 2002年第6期384-386,共3页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对比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10 2例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对比成像、DSA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4 0例 (... 目的 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对比成像、数字减影血管造影术 (DSA)及颈动脉超声对短暂性脑缺血发作 (TIA)的诊断价值。方法  10 2例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TIA患者分别进行磁共振弥散加权对比成像、DSA及颈动脉超声检查。结果  4 0例 (39.2 %)TIA患者显示脑梗死或小血管腔隙性梗死 ,其中 12例 (11.8%)患者弥散加权对比成像可显示T2 加权像不能显示的超早期梗死灶 ,有 30例患者行颈动脉多普勒超声及DSA检查 ,管腔中、重度狭窄的 10例 (33.3%)。 2 3例 (76 .7%)TIA患者DSA显示颈动脉狭窄和 (或 )相应脑动脉的狭窄及闭塞。结论 磁共振弥散加权对比成像及DSA是诊断TIA患者中超早期脑梗死和显示动脉狭窄及闭塞的敏感手段 ,颈动脉超声对管腔正常或轻度狭窄诊断的吻合率较高 ,对中、重度狭窄或闭塞诊断的准确性不如DSA。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像血管造影 颈动脉超声 短暂脑缺血发作 诊断价值
下载PDF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治疗缺血性脑卒中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3
9
作者 高天理 冯立群 张茁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06-307,共2页
关键词 缺血性脑卒中 药物疗法 兴奋性氨基酸受体拮抗剂 治疗
原文传递
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患者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水平的观察 被引量:5
10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3期129-131,共3页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者中的变化。方法192例急性卒中患者,平均发病时间36h,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116例脑梗死患者Hcy为(23.21±9.56)μmol/L和76例脑出血... 目的探讨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水平在急性脑梗死和脑出血者中的变化。方法192例急性卒中患者,平均发病时间36h,测定血浆同型半胱氨酸浓度。结果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平均水平:116例脑梗死患者Hcy为(23.21±9.56)μmol/L和76例脑出血患者为tHcy(21.76±9.90)μmol/L)中,都高于正常值。缺血性卒中的病因学分布:心源性栓塞22例(19.0%,Hcy22.1μmol/L);动脉硬化性血栓形成56例(48.3%,Hcy24.5μmol/L);腔隙性梗死33例(28.5%,Hcy23.1μmol/L);原因不明5例(4.3%,Hcy17.3μmol/L),各组同型半胱氨酸水平无显著性差异。结论血浆同型半胱氨酸在缺血性卒中的各个亚型和出血性卒中中均升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血浆同型半胱氨酸 脑出血 急性脑梗死 患者 缺血性卒中 观察 原因不明 水平 酸浓度 亚型
原文传递
超敏C反应蛋白在急性缺血性卒中中的应用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4期195-197,共3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蛳CRP)的关系。方法对155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于发病3d内采用比浊法测定hs蛳CRP,根据hs蛳CRP的结果分组。结果梗死病灶大的患者血清hs蛳CRP水平明显高于梗死病灶比较...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与血清超敏C反应蛋白(hs蛳CRP)的关系。方法对155例经头颅CT或MRI证实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于发病3d内采用比浊法测定hs蛳CRP,根据hs蛳CRP的结果分组。结果梗死病灶大的患者血清hs蛳CRP水平明显高于梗死病灶比较小的患者(P<0.05),有脑卒中病史的患者血清hs蛳CRP的水平高于无脑卒中病史的患者(P<0.05)。结论在卒中和动脉硬化的病因学中炎症反应起重要作用,在卒中的处理中还需要进一步采取干预炎症反应的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敏C反应蛋白 急性缺血性卒中 CT MRI 动脉硬化 病因学
原文传递
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小脑和脑桥白质病变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2
作者 高天理 刘春洁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615-618,共4页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小脑和脑桥白质病变(WML)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表现,判断是否存在小脑和脑桥WML。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目的探讨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小脑和脑桥白质病变(WML)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选取2011年10月—2012年10月在我院住院的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206例,回顾性分析患者的MRI表现,判断是否存在小脑和脑桥WML。并采用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小脑和脑桥WML的危险因素。结果 206例患者中,65例(31.6%)存在小脑和脑桥WML,其中42例(64.6%)的WML是双侧,39例(60.0%)合并幕上WML。小脑和脑桥WML患者的年龄及高血压、幕上皮质下WML、多发腔隙性脑梗死的发生率高于无小脑和脑桥WML患者(P<0.05);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幕上皮质下WML〔OR=2.3,95%CI(1.4,7.5)〕和多发腔隙性脑梗死〔OR=2.1,95%CI(1.9,5.6)〕是小脑和脑桥WML的独立影响因素。结论急性缺血性卒中患者中,近1/3的患者存在小脑和脑桥WML;幕上皮质下WML和多发腔隙性脑梗死是小脑和脑桥WML的危险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卒中 白质病变 脑小血管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卒中的预防重于治疗 被引量:4
13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11期674-677,共4页
关键词 卒中 疾病预防 脑血管病 高血压 雷咪普利 培哚普利
原文传递
颈动脉易损斑块影像学评估的现在与未来 被引量:8
14
作者 高天理 《中国全科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21年第32期4055-4060,4067,共7页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公认危险因素,占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的10%~20%。常规的脑血管检查技术只能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而不能阐明狭窄的结构和狭窄的原因。因此,仅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研究管腔狭窄的程度,对评估疾病的... 颈动脉粥样硬化性狭窄是缺血性卒中的公认危险因素,占卒中或短暂性缺血发作的10%~20%。常规的脑血管检查技术只能显示管腔的狭窄程度,而不能阐明狭窄的结构和狭窄的原因。因此,仅在脑血管疾病的诊断中研究管腔狭窄的程度,对评估疾病的特征和预防卒中的危险分层显然是不够的。对斑块和动脉壁基于成像特征如斑块内出血(IPH)、溃疡、新生血管、纤维帽(FC)厚度和富含脂质的坏死核心(LRNC)等的无创评估是指导治疗的基本方法。本综述总结了当前在颈动脉易损斑块成像中,血管壁成像包括磁共振成像(MRI)、计算机断层扫描(CT)和超声(US)诊断方法的更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颈动脉疾病 斑块 动脉粥样硬化 易损斑块 血管壁成像 超声检查 计算机断层扫描 磁共振成像 综述
下载PDF
老年人脑白质变性及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中风与神经疾病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260-262,共3页
目的研究脑白质变性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无白质变性患者差异。方法本文研究了200例老年住院患者,经头部MRI证实97例存在白质变性,103例无明显白质变性。分析白质变性的严重程度及病变分布特点,比较两组tHc... 目的研究脑白质变性患者的血浆同型半胱氨酸(tHcy)及脑血管病危险因素与无白质变性患者差异。方法本文研究了200例老年住院患者,经头部MRI证实97例存在白质变性,103例无明显白质变性。分析白质变性的严重程度及病变分布特点,比较两组tHcy和卒中危险因素的区别。结果白质变性以中等程度占大多数(ARWMC评分2级),分布特点以皮层下深部白质较多见,其次为脑室周围白质,基底节区最少。白质变性患者,患高血压、既往卒中发生率和tHcy水平均较无白质变性的患者高(P<0.05)。结论白质变性常与高血压、有卒中史及tHcy等多种卒中危险因素共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质变性 脑血管病 危险因素
下载PDF
tau蛋白在Alzheimer病病理机制中作用的研究进展 被引量:1
16
作者 高天理 冯立群 张茁 《北京医学》 CAS 北大核心 2001年第6期365-367,共3页
关键词 ALZHEIMER病 病理机制 TAU蛋白 研究进展
原文传递
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患者甲基化标志物研究 被引量:1
17
作者 高天理 严江伟 《中国全科医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5年第33期4059-4063,共5页
目的分别对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CSVD)和无CSVD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全基因组表观遗传学关联研究(EWAS),分析组间Cp G岛甲基化谱的差异,对差异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和调控功能预测。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 目的分别对高血压合并脑小血管病(CSVD)和无CSVD患者外周血标本进行全基因组表观遗传学关联研究(EWAS),分析组间Cp G岛甲基化谱的差异,对差异的基因进行聚类分析和调控功能预测。方法选取2013年1月—2014年3月在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安贞医院住院的颅脑MRI检查符合CSVD诊断标准的高血压患者6例为病例组;同期选取与病例组年龄、性别匹配的无CSVD的高血压患者6例为对照组,取两组患者外周血白细胞中的DNA。Illumina公司Human 450 K Beadchip甲基化芯片检测两组Cp G岛甲基化谱的差异。聚类分析得出导致样本性状差异的甲基化基因。结果聚类分析找到了7个富集差异高甲基化和8个富集差异低甲基化的通路。多元件差异甲基化基因11个,参与调节血管张力和平滑肌细胞增殖、免疫应答、线粒体蛋白质的转运。结论 CSVD是多因素、多环节共同作用的结果,DNA甲基化是一个重要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高血压 DNA甲基化 大脑小血管疾病
下载PDF
关注脑小血管病的遗传学及表观遗传学因素 被引量:1
18
作者 高天理 毕齐 王绿娅 《心肺血管病杂志》 CAS 2013年第6期795-798,共4页
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指内径50—400μm的脑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一组病理过程。CSVD是导致脑卒中、残障和痴呆的重要因素,在西方国家,CSVD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因... 脑小血管病(cerebralsmallVesseldisease,CSVD)是最常见的神经系统疾病,指内径50—400μm的脑小动脉、微动脉、小静脉和毛细血管的一组病理过程。CSVD是导致脑卒中、残障和痴呆的重要因素,在西方国家,CSVD占所有缺血性脑卒中病因的25%,而国内高达46%。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脑卒中 脑小血管病 表观遗传学
下载PDF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在栓塞性脑梗死诊断中的应用 被引量:1
19
作者 高天理 张茁 《北京医学》 CAS 2005年第2期88-91,共4页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栓塞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例急性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MRI(T1、T2、FLAIR、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超声心动图(UCG)等... 目的评价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DWI)在鉴别栓塞性脑梗死中的诊断价值。方法对202例急性颈内动脉及椎基底动脉系统脑梗死患者分别进行MRI(T1、T2、FLAIR、DWI)、磁共振血管造影(MRA)、颈动脉超声、经颅多普勒超声(TCD)及超声心动图(UCG)等检查,比较栓塞源性卒中的特点。结果有心源性栓塞病因的脑梗死患者30(14.9%),DWI证例实单发梗死12(5.9%),多例发梗死18(8.9%);无例明确栓塞病因的脑梗死患者,经DWI证实有71(35.1%)例患者存在多发的、时间上关系密切的急性栓塞性梗死灶;全部栓塞性脑梗死患者中,小血管腔隙性梗死的患者有46例(22.8%)。结论DWI能区分急、慢性脑缺血,协助鉴别责任病灶,有助于进一步筛查卒中的病因及二级预防的开展;MRA、颈动脉超声、TCD及超声心动图等检查在卒中病因学调查中起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磁共振弥散加权成像 栓塞性脑梗死 诊断 临床应用
原文传递
西肽普兰抗抑郁治疗的疗效观察
20
作者 高天理 冯立群 张茁 《脑与神经疾病杂志》 2001年第3期172-173,共2页
目的 :观察西肽普兰抗抑郁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39例中 -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开放式随机对照研究 ,2 0例接受西肽普兰治疗 ,对照组 19例应用黛安神治疗。抑郁评定采用 HAMD量表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时进行疗效评... 目的 :观察西肽普兰抗抑郁治疗的疗效及不良反应。方法 :对 39例中 -重度抑郁症患者进行开放式随机对照研究 ,2 0例接受西肽普兰治疗 ,对照组 19例应用黛安神治疗。抑郁评定采用 HAMD量表 ,分别于治疗前和治疗后2、4、6周时进行疗效评定 ,以基线后减分率作为疗效评价标准 ,并对观察结果进行 t-检验。结果 :2 0例西肽普兰治疗患者中 ,临床总有效率为 95 % ,显效率 45 % ,西肽普兰的疗效明显优于黛安神 ,两组间对比有显著差异 (P<0 .0 5 )。个别患者有轻度不良反应 ,但无一例中断治疗。结论 :西肽普兰抗抑郁治疗安全有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抑郁症 SSRIS 西肽普兰 治疗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