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38篇文章
< 1 2 12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栖龙湾土壤侵蚀影响因子分析
1
作者 王敏 靳洪杰 +4 位作者 高宗军 贺云凤 张文秀 宋笑雨 张睿林 《节水灌溉》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7-25,共9页
土壤侵蚀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坡度、降雨强度、降雨量和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栖龙湾小流域以山地棕壤为主,以栖龙湾10个径流小区2008-2016年观测数据为基础,对土壤侵蚀因素和侵蚀... 土壤侵蚀是导致生态环境恶化和土地生产力下降的主要原因,而坡度、降雨强度、降雨量和植物措施和工程措施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栖龙湾小流域以山地棕壤为主,以栖龙湾10个径流小区2008-2016年观测数据为基础,对土壤侵蚀因素和侵蚀量进行分析,得到了如下结论:①对于莱芜栖龙湾小流域,坡度对土壤侵蚀的影响并不明显。②在各个降雨量变化区间,土壤侵蚀量随坡度的增大增加,土壤侵蚀量并不是单一增长或减少的原因可能与溅蚀率有关。③3种类型径流小区土壤侵蚀量依次为:耕地小区>裸地小区>林地小区。④当降雨强度和降雨量较小时,无需大规模的采取水土流失防治措施;当降雨强度或降雨量较大时,板栗结合鱼鳞坑的水土保持措施效果更好。⑤植被覆盖度越高,土壤侵蚀量越小;植被覆盖度越低,土壤侵蚀量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土壤侵蚀 坡度 降雨量 植被覆盖度 植物措施 工程措施
下载PDF
济南市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基于模糊评价法的水质评价 被引量:1
2
作者 刘文悦 高宗军 +3 位作者 徐源 韩聪 罗振江 赵振华 《中国岩溶》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220-232,244,共14页
岩溶地下水是济南泉群的重要补给来源,其水质直接影响着济南市保泉工作成效。本次研究于5月和9月在济南市长孝岩溶水系统、趵突泉岩溶水系统及白泉岩溶水系统采集水样并进行水质检测。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 岩溶地下水是济南泉群的重要补给来源,其水质直接影响着济南市保泉工作成效。本次研究于5月和9月在济南市长孝岩溶水系统、趵突泉岩溶水系统及白泉岩溶水系统采集水样并进行水质检测。通过运用数理统计、相关性分析、Piper三线图、Gibbs模型等方法,对研究区内地下水水化学特征进行分析,利用模糊评价方法,对研究区地下水的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三个岩溶水系统中地下水均为弱碱性水,硬度较小,TDS值均<1 000 mg·L^(-1)。阴阳离子浓度表现为:HCO_(3)^(-)>SO_(4)^(2-)>Cl^(-)>NO_(3)^(-),Ca^(2+)>Na^(+)>Mg^(2+)>K^(+)。模糊评价的结果显示,三个岩溶水系统地下水总体水质良好,可用作生活饮用水,且长孝、趵突泉及白泉的岩溶水水化学类型大致相同,离子来源相似,故水力联系较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区 地下水 水质评价 水化学分析 模糊评价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的影响 被引量:49
3
作者 高宗军 李美 +3 位作者 高兴祥 郭晓 孙廷林 赵维 《草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5-21,共7页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种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田杂草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与旋耕相比,免耕及免耕覆盖秸秆区多年生杂草种类较多,但处理间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显著。3种免耕处理区麦家公综合优势度比显著... 通过田间定位试验,运用群落生态学方法研究了5种耕作方式下冬小麦田杂草的群落结构及其物种多样性。结果表明,与旋耕相比,免耕及免耕覆盖秸秆区多年生杂草种类较多,但处理间物种丰富度差异不显著。3种免耕处理区麦家公综合优势度比显著低于旋耕区,荠菜综合优势度比则显著提高,旋耕秸秆还田可显著降低麦家公的综合优势度比、提高播娘蒿的综合优势度比。不同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杂草群落的物种多样性影响显著,通过群落相似性指数(Bray-Curtis index)及聚类分析,5种耕作方式处理区杂草群落可以分为2类,Ⅰ类包括NT、NTS6000、NTS3000,耕作方式为免耕,Ⅱ类包括RTS、RT,耕作方式为旋耕,其中,Ⅰ类的物种丰富度略大,物种多样性及群落均匀度均显著大于Ⅱ类,而群落的优势度显著小于Ⅱ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冬小麦 杂草群落 物种多样性
下载PDF
济南岩溶水微量元素分布特征及其水文地质意义 被引量:26
4
作者 高宗军 徐军祥 +5 位作者 王世臣 李常锁 韩克 李佳佳 罗斐 马河宽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135-146,共12页
济南以泉名扬天下,故称泉城。20世纪后半期,由于地下水的开采,济南泉水流量逐年递减,并于1976年始出现断流,20世纪末限制岩溶水开采量后,泉水复涌。自1980年开始,保泉地质调查工作陆续开展,但迄今对泉水补给方向及影响泉水因素尚无定论... 济南以泉名扬天下,故称泉城。20世纪后半期,由于地下水的开采,济南泉水流量逐年递减,并于1976年始出现断流,20世纪末限制岩溶水开采量后,泉水复涌。自1980年开始,保泉地质调查工作陆续开展,但迄今对泉水补给方向及影响泉水因素尚无定论。采用微量元素水文地球化学方法,对济南可能的泉域范围内的枯丰水期岩溶水化学特征及其变化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丰水期较枯水期离子浓度总体偏低,由南部山区向北至泉群地带,元素浓度由低到高,显著地反映出由补给区通过径流区至排泄区的整个水化学过程。利用PHREEQC软件MIX模块,选择趵突泉及其周围的不同采样点岩溶水进行配比混合模拟。结果显示,泉水补给方向多样,趵突泉不仅有近源补给来源,还有远距离深循环补给。作者结合调查区地质构造及相关水文地质条件,认为济南泉水的形成是多源混合补给、深浅循环结合而成,千佛山断裂北部透水段,对济南泉群的形成具有极其重要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济南泉域 岩溶水 微量元素 PHREEQC 趵突泉 多源补给
下载PDF
山东省黄河下游部分县市地氟病与地质环境的关系 被引量:13
5
作者 高宗军 庞绪贵 +3 位作者 王敏 边建朝 代杰瑞 张兆香 《中国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3期627-632,共6页
笔者以山东省黄河下游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地区的部分县市氟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结果为例,从土壤、饮用水及农作物三方面探索了地氟病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认为调查区内地方性氟中毒与土壤和饮用水关系密切。在回顾... 笔者以山东省黄河下游地方性氟中毒流行地区的部分县市氟中毒的流行病学调查与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结果为例,从土壤、饮用水及农作物三方面探索了地氟病与生态地球化学环境的关系,认为调查区内地方性氟中毒与土壤和饮用水关系密切。在回顾与总结以往地氟病地质工作的基础上,探索了当前地氟病防治方面存在的问题,提出尽快开展专门性地氟病地质工作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氟病 土壤 饮用水 生态地球化学 黄河下游区域
下载PDF
山东省鱼台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现状及选择性种植研究 被引量:25
6
作者 高宗军 成世才 +2 位作者 代杰瑞 郭加朋 马海会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3685-3687,共3页
以山东省鱼台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1种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r、As、Pb、Cd、Hg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Cr、As、Pb、Cd、Hg在各类蔬菜中的平均含量偏高,且以Pb、Cr最为明显,平均蔬菜富集系数为3 173.241,有... 以山东省鱼台地区蔬菜重金属污染为研究对象,对该地区11种蔬菜样品中重金属元素Cr、As、Pb、Cd、Hg的含量进行分析。结果表明,重金属Cr、As、Pb、Cd、Hg在各类蔬菜中的平均含量偏高,且以Pb、Cr最为明显,平均蔬菜富集系数为3 173.241,有害产品比例96.55%。5种重金属(非金属As的污染特性与重金属类似,故在此统称为重金属),在11种蔬菜中的平均残留量由大到小依次为:Pb>Cr>As>Cd>Hg。认为鱼台地区蔬菜重金属含量普遍偏高,其中,Pb是鱼台地区蔬菜的主要污染元素;根据各类蔬菜对土壤中不同重金属的选择性吸收,提出选择性种植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蔬菜重金属污染 蔬菜样品预处理 选择性种植 鱼台地区 山东省
下载PDF
山东高密高氟地下水成因模式与原位驱氟设想 被引量:8
7
作者 高宗军 张福存 +3 位作者 安永会 冯建国 王敏 韩克 《地学前缘》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50-58,共9页
山东省高密市地处胶莱盆地,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缓坡区,北部为高氟地下水分布的平原区,属于盆地浅层地下水型饮水高氟地区,是全国氟中毒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蒸发强度较高。晚更新世以来,该区较为... 山东省高密市地处胶莱盆地,南部为丘陵区,中部为缓坡区,北部为高氟地下水分布的平原区,属于盆地浅层地下水型饮水高氟地区,是全国氟中毒较为严重的地区之一。该区地势平坦,属暖温带大陆季风气候区,蒸发强度较高。晚更新世以来,该区较为平稳,地表水、地下水径流滞缓,地下水以降水补给、蒸发排泄为主,目前兼有少量的人工开采。高氟地下水赋存于白垩纪火山碎屑岩风化残积形成的第四系松散堆积物中,含水层以砂质亚黏土为主,在埋深0.5~1.0m处普遍发育钙质结核,俗称姜石。靠近北部河流,第四系底部多发育一层厚度渐大的含砾砂层。随着砂层的出现、增厚,地下水中的含氟量逐渐降低。据此总结了高密市高氟地下水的成因模式,为溶滤富集型与蒸发浓缩碱化型的复合模式。通过室内淋溶试验,结合当地的实际,提出"原位驱氟"的设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高密 高氟地下水 成因模式 原位驱氟
下载PDF
岩溶地面塌陷预测模型初探 被引量:22
8
作者 高宗军 马海会 +1 位作者 王敏 成世才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CSCD 2009年第4期66-71,85,共7页
岩溶的发育程度、上覆岩土体性质是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或降水入渗,震动荷载等动力扰动,是形成岩溶地面塌陷产生的诱发动力条件。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为例,讨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产生机理,并从... 岩溶的发育程度、上覆岩土体性质是岩溶地面塌陷形成的基本条件;地下水位下降,地表水或降水入渗,震动荷载等动力扰动,是形成岩溶地面塌陷产生的诱发动力条件。本文以山东省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为例,讨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产生机理,并从受力情况对其进行了分析探讨,从而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预测模型。本文还根据研究区的8个塌陷实例对模型进行了检验。结果表明,该模型的计算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面塌陷 预测模型 初探 地下水位变动 岩溶地面塌陷系数 山东省泰安
下载PDF
吡唑解草酯对小麦细胞色素P450的诱导作用及其光谱特征 被引量:7
9
作者 高宗军 蒋家珍 +4 位作者 李学锋 邱立红 王成菊 张文吉 程玉臣 《植物保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40-44,共5页
用吡唑解草酯浇灌小麦,试验结果表明,50μmol/L吡唑解草酯处理抗6号小麦,可使其细胞色素P450含量达到最大值108.18 pmol/mg蛋白质,为对照组的1.67倍;100μmol/L吡唑解草酯处理敏18号小麦,可使其细胞色素P450含量达到最大值80.97 pmol/m... 用吡唑解草酯浇灌小麦,试验结果表明,50μmol/L吡唑解草酯处理抗6号小麦,可使其细胞色素P450含量达到最大值108.18 pmol/mg蛋白质,为对照组的1.67倍;100μmol/L吡唑解草酯处理敏18号小麦,可使其细胞色素P450含量达到最大值80.97 pmol/mg蛋白质,为对照组的1.86倍。吡唑解草酯对两个小麦品种的细胞色素P450均有诱导作用,抗6号小麦更容易被诱导,这与两小麦品种的耐药性一致。室温(20±1)℃下扫描不同时间的细胞色素P450-CO结合光谱,结果表明,微粒体粗提液室温(20±1)℃保存200 min后,细胞色素P450完全转变为细胞色素P42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农药学 吡唑解草酯 细胞色素P450 细胞色素P420 诱导作用
下载PDF
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环境及冬小麦生产的影响 被引量:8
10
作者 高宗军 李美 +2 位作者 高兴祥 郭晓 刘可平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36-41,共6页
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环境及小麦生产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物理特性、杂草、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以前,免耕及覆盖秸秆可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覆盖秸秆处理可显... 为明确不同耕作方式对农田环境及小麦生产的影响,通过田间定位试验,研究了5种耕作方式对冬小麦田土壤物理特性、杂草、小麦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的影响。结果表明,小麦拔节期以前,免耕及覆盖秸秆可显著提高表层土壤含水量,覆盖秸秆处理可显著降低土壤温度;小麦拔节后,作物覆盖度增加,处理间土壤含水量、温度差异减小。与旋耕(RT)相比,小麦收获后,免耕及覆盖秸秆可显著增加0~5cm表土层容重、降低15~20cm土层容重,可显著降低麦家公、播娘蒿的发生密度、株高及鲜重,显著增加荠菜的发生密度、株高及鲜重,旋耕秸秆还田(RTS)对荠菜的影响不显著,可降低麦家公、播娘蒿的发生密度,但有使其单株平均株高、鲜重增加的趋势。与RT相比,免耕覆盖秸秆3000kg/hm(2NTS3000)、免耕不覆盖秸秆(NT)区小麦产量分别增加13.0%、8.3%,RTS、免耕覆盖秸秆6000kg/hm(2NTS6000)区小麦产量分别降低9.1%和17.4%。NTS3000处理区农田环境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发育,是较适合黄淮海地区的冬小麦保护性耕作方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耕作方式 冬小麦 土壤含水量 土壤温度 容重 杂草
下载PDF
水环境评价概述 被引量:17
11
作者 高宗军 田红 张春荣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7年第1期20-22,48,共4页
水环境包括水力环境和水质环境两部分,且水力环境决定水质环境的变化方向。因而水环境评价应该同时进行水力环境和水质环境的评价。水质环境评价应该包括现状评价、动态评价和污染程度评价三项内容。现状评价是对比现状水质与标准之间... 水环境包括水力环境和水质环境两部分,且水力环境决定水质环境的变化方向。因而水环境评价应该同时进行水力环境和水质环境的评价。水质环境评价应该包括现状评价、动态评价和污染程度评价三项内容。现状评价是对比现状水质与标准之间的关系,而动态评价可反映水质变化的趋势。由此可实现评价现状、找出原因、制定防治规划措施的水环境评价的目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环境 水力环境 水质环境 水环境评价 水质动态评价
下载PDF
均匀渗透流场中地下水运动差异性沙槽试验研究 被引量:6
12
作者 高宗军 王世臣 +5 位作者 李佳佳 朱喜 郑秋霞 董红志 付青 许传杰 《水文》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1期14-19,13,共7页
地下水在渗透介质中的流动是连续的,但却由于补给与排泄条件的变化,地下水的运动处处存在着差异。通过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形成、发展历史的回顾,简要总结了由沙槽试验获得的地下水在均匀流场中的差异性运动特征。作者对其原因或机制进行... 地下水在渗透介质中的流动是连续的,但却由于补给与排泄条件的变化,地下水的运动处处存在着差异。通过地下水流系统理论形成、发展历史的回顾,简要总结了由沙槽试验获得的地下水在均匀流场中的差异性运动特征。作者对其原因或机制进行了分析,并利用不同直径"类达西试验装置"进行了试验。结果显示,渗透过水断面不同,所获得的渗透系数值不同;且过水断面越大,所测得的渗透系数的值越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地下水 均匀流场 差异性运动 过水断面 渗透系数 试验
下载PDF
24种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生物活性 被引量:9
13
作者 高宗军 李美 +2 位作者 高兴祥 曹坳程 王秋霞 《中国农学通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21期256-261,共6页
为筛选出更多适宜用于空心莲子草防治的药剂,完善其化学防治体系,采用温室盆栽法,评价了24种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效果,并对防效较好的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剂量下,有17种药剂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效较好,鲜重防... 为筛选出更多适宜用于空心莲子草防治的药剂,完善其化学防治体系,采用温室盆栽法,评价了24种除草剂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治效果,并对防效较好的药剂进行了室内毒力测定。结果表明,在田间推荐剂量下,有17种药剂对空心莲子草的防效较好,鲜重防效>80.0%。氯氟吡氧乙酸对空心莲子草的室内毒力最高,IC90为20.07ga.i./hm2,草甘膦的最低,IC90为560.79ga.i./hm2,17种药剂的室内毒力由高到低的顺序为:氯氟吡氧乙酸>丙炔氟草胺>苯磺隆>乙氧氟草醚>嗪草酮>麦草畏>氟磺胺草醚>2,4-滴丁酯>硝磺草酮>百草枯>三氟羧草醚>噁草酮>乳氟禾草灵>异丙隆>2甲4氯钠>乙羧氟草醚>草甘膦。综合考虑药剂特性,并对比药剂的田间推荐剂量,氯氟吡氧乙酸、丙炔氟草胺、苯磺隆、乙氧氟草醚、嗪草酮、麦草畏、氟磺胺草醚、2,4-滴丁酯、硝磺草酮、百草枯、三氟羧草醚、异丙隆、2甲4氯钠、草甘膦均可用于田间防除空心莲子草,其中,苯磺隆使用剂量应略高于田间推荐量,其他药剂在田间推荐剂量下即可达到理想的除草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空心莲子草 除草剂 防效 室内毒力
下载PDF
烟嘧磺隆与硝磺草酮、氰草津混用的联合作用 被引量:11
14
作者 高宗军 李美 +1 位作者 高兴祥 郭晓 《农药》 CAS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704-706,共3页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采用Gowing法评价了烟嘧磺隆分别与硝磺草酮、氰草津混用对反枝苋、马唐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烟嘧磺隆与硝磺草酮混用对反枝苋的联合作用基本属于相加作用或略有拮抗作用,对马唐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烟嘧磺隆与氰草津... 通过温室盆栽试验,采用Gowing法评价了烟嘧磺隆分别与硝磺草酮、氰草津混用对反枝苋、马唐的联合作用。结果表明,烟嘧磺隆与硝磺草酮混用对反枝苋的联合作用基本属于相加作用或略有拮抗作用,对马唐有明显的拮抗作用。烟嘧磺隆与氰草津混用对反枝苋的联合作用基本属于相加作用,对马唐略有增效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烟嘧磺隆 硝磺草酮 氰草津 联合作用
下载PDF
排泄点对地下水流分异的控制作用 被引量:4
15
作者 高宗军 王世臣 +3 位作者 许传杰 董红志 郑秋霞 付青 《水文地质工程地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4期6-10,共5页
控制发育多级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因素很多,自József Tóth提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以来,理论成果不断丰富。采用GMS软件完成数值模拟并采取物理试验进行实际验证:均质各向同性渗流介质,采取定水头上边界,随着排泄点个数及排泄点强... 控制发育多级地下水流动系统的因素很多,自József Tóth提出地下水流系统理论以来,理论成果不断丰富。采用GMS软件完成数值模拟并采取物理试验进行实际验证:均质各向同性渗流介质,采取定水头上边界,随着排泄点个数及排泄点强度的改变,可以得从简单区域水流系统到多级次流动系统,再到更复杂的局部水流系统。对于泉域多级地下水流系统的发育,存在一定的理论指导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排泄点强度 地下水流系统 GMS 泉域
下载PDF
20%烟嘧磺隆·氰草津油悬浮剂的生物活性评价 被引量:5
16
作者 高宗军 李美 +1 位作者 高兴祥 郭晓 《玉米科学》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9年第2期140-144,共5页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以马唐、反枝苋为试材,采用Gowing法测定了烟嘧磺隆与氰草津复配的联合作用,并对实验室制得的20%烟嘧磺隆.氰草津油悬浮剂进行了大田生物活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磺隆与氰草津复配后对马唐有增效作用,对反枝苋属... 在温室盆栽条件下,以马唐、反枝苋为试材,采用Gowing法测定了烟嘧磺隆与氰草津复配的联合作用,并对实验室制得的20%烟嘧磺隆.氰草津油悬浮剂进行了大田生物活性评价试验。结果表明,烟嘧磺隆与氰草津复配后对马唐有增效作用,对反枝苋属于相加作用,两者适宜复配,配比为1~4:12.5。于玉米3~5叶期、杂草2~5叶期喷施20%烟嘧磺隆.氰草津油悬浮剂180~300g/hm2,药后30d的杂草总株防效及鲜重防效分别为83.6%~94.3%、92.7%~99.2%,对玉米安全性较好,玉米株高、产量均大于人工除草处理;在玉米7叶期及杂草5叶期以后施用该药剂,玉米的安全性及杂草株防效均出现下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除草剂 烟嘧磺隆 氰草津 生物活性
下载PDF
山东省泰莱盆地及章丘市土壤中硒的成因 被引量:12
17
作者 高宗军 崔浩浩 +1 位作者 庞绪贵 孙文广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1期19133-19135,19138,共4页
通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山东省泰莱盆地及章丘市等地分布有富硒土壤,其最大硒含量达到4.31 mg/kg。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硒含量除了与成土母质有关外,还存在靠近人类聚居地及煤炭矿山附近偏高、远离则含量降低的趋势。当地含... 通过生态地球化学调查,发现山东省泰莱盆地及章丘市等地分布有富硒土壤,其最大硒含量达到4.31 mg/kg。通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土壤中的硒含量除了与成土母质有关外,还存在靠近人类聚居地及煤炭矿山附近偏高、远离则含量降低的趋势。当地含煤地层石炭系、二叠系均具有富硒特征,白垩系硒含量也较高。土壤中富硒除了与成土母质、成土条件有关以外,可能与燃煤、煤灰排放、煤炭开采活动有关,具有污染成因的特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富硒土壤 燃煤 生态地球化学 成因
下载PDF
山东省地热资源及其开发利用 被引量:18
18
作者 高宗军 吴立进 曹红 《山东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AS 2009年第2期1-7,共7页
山东省地热资源较丰富。介绍了山东省地热资源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热储特征划分了全省地热资源的类型,进而进行了地热分区,并分别对各分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山东省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 山东省地热资源较丰富。介绍了山东省地热资源的分布及其影响因素。根据热储特征划分了全省地热资源的类型,进而进行了地热分区,并分别对各分区地热地质特征进行了论述。对山东省地热资源勘查与开发利用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要加强基础地质研究工作,避免盲目开发造成浪费;为保护环境和地热资源,应加强地热尾水处理及回灌技术的研究,实现可持续开发利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山东省 地热资源 影响因素 类型特征 开发利用
下载PDF
岩溶地面塌陷的水-岩耦合模型 被引量:6
19
作者 高宗军 王敏 +1 位作者 成世才 钱丽丽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理工版)》 北大核心 2009年第3期6-11,23,共7页
以山东省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为例,从塌陷岩土体受力状况入手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预测模型——水岩耦合模型.根据已经出现的8个塌陷实例的溶洞大小、地面塌陷半径、岩土层厚度及其力学性质等基本条件,在不同的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水入... 以山东省泰安市岩溶地面塌陷区为例,从塌陷岩土体受力状况入手提出了岩溶地面塌陷的预测模型——水岩耦合模型.根据已经出现的8个塌陷实例的溶洞大小、地面塌陷半径、岩土层厚度及其力学性质等基本条件,在不同的地下水位下降和地表水入渗等诱发条件下,分别对模型进行了验证和分析.结果表明,利用该模型的预测结果与实际情况基本吻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岩溶地面塌陷 水岩耦合 预测模型 地下水位变动 岩溶地面塌陷系数
下载PDF
章丘大葱品质与微量元素的关系 被引量:5
20
作者 高宗军 王敏 +1 位作者 庞绪贵 代杰瑞 《安徽农业科学》 CAS 北大核心 2011年第3期1336-1338,共3页
[目的]了解微量元素的生态效应,为农业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发展提供地质依据。[方法]运用生态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依据章丘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分析了章丘大葱的物质成分,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大葱主要成分同植物体及对应土壤... [目的]了解微量元素的生态效应,为农业的合理规划与科学发展提供地质依据。[方法]运用生态地球化学的研究思路,依据章丘地区局部生态地球化学调查的成果,分析了章丘大葱的物质成分,运用相关分析法研究了大葱主要成分同植物体及对应土壤中微量元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结果]大葱的品质与植物体及土壤中的微量元素之间存在着一定的联系,但是其相关性整体而言不明显。[结论]微量元素对于大葱的生长具有较明显的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量元素 生态地球化学 章丘大葱 相关分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