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1篇文章
< 1 2 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雷珠单抗两种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
1
作者 冀鹏飞 高延庆 +1 位作者 任雁鹏 刘晓丹 《海南医学》 CAS 2024年第8期1110-1115,共6页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39... 目的探讨雷珠单抗不同给药策略对糖尿病黄斑水肿(DME)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FT)、角膜内皮细胞密度的影响。方法选取2020年6月至2022年6月郑州市第二人民医院眼科收治的60例DME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常规组(30例39眼)和强化组(30例42眼),所有患者均予以玻璃体内注射雷珠单抗治疗,常规组患者予以3+按需治疗(PRN)给药方案,强化组予以5+PRN给药方案,两组患者均随访12个月观察疗效。比较两组患者PRN治疗期间患眼注射次数、补救性光凝次数,以及治疗3个月、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的最佳矫正视力(BCVA)较基线提高字母数、黄斑中心凹厚度(FT)和治疗3个月、6个月、12个月后的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角膜神经变化,同时比较两组患者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强化组患者PRN治疗期间患眼注射次数、补救性光凝次数分别为(2.40±0.80)次、(1.12±0.30)次,明显少于常规组的(4.10±1.00)次、(1.97±0.64)次,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6个月、9个月、12个月后患眼BCVA较基线提高字母数分别为(5.06±0.82)个、(7.83±1.21)个、(10.20±3.14)个,明显高于常规组的(4.30±0.77)个、(5.64±1.30)个、(8.96±2.55)个,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患者治疗12个月后患眼BCVA提高>10个字母患眼占66.67%,明显多于常规组的43.59%,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强化组治疗9个月、12个月后患眼FT分别为(276.25±83.40)μm、(242.34±77.59)μm,明显低于常规组的(325.86±56.04)μm、(296.27±53.00)μm,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患眼角膜内皮细胞密度、六角形细胞比例、神经纤维长度、神经纤维密度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治疗期间均未观察到不良反应发生。结论雷珠单抗3+PRN、5+PRN给药方案可安全治疗DME,且对角膜内皮细胞密度无明显影响,而在视觉功能、中心凹视网膜厚度、给药次数、药物经济性方面,5+PRN给药方案作用效果更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黄斑水肿 雷珠单抗 视觉功能 中心凹视网膜厚度 角膜内皮细胞密度 角膜神经
下载PDF
发、变电站接地网安全性能分析 被引量:22
2
作者 高延庆 何金良 曾嵘 《中国电力》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36,共4页
对发、变电站地表的接触、跨步电压和地网导体根数(导体长度)及地网导体排列方式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根据文中提出的规律,可指导我们对不同面积地网进行合理设计,确定合理的导体根数,使导体上的泄漏电流密度更均匀,并由此显著地... 对发、变电站地表的接触、跨步电压和地网导体根数(导体长度)及地网导体排列方式的关系进行详细论述。根据文中提出的规律,可指导我们对不同面积地网进行合理设计,确定合理的导体根数,使导体上的泄漏电流密度更均匀,并由此显著地减小地网接地电阻及地表面的电位梯度和最大接触、跨步电压,从而有效、充分地利用接地网材料,实现地网的安全、经济设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安全性能分析 发电站 变电站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55例PDR疗效分析 被引量:3
3
作者 高延庆 王新 +2 位作者 郭晓会 谢坤鹏 孙晓萍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9期1774-1776,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68眼伴有白内障的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增生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DR)的疗效及并发症。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68眼伴有白内障的PDR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观察术后视力改善程度及术中、术后并发症。结果:术后随访3~24(平均8.5)mo。51眼(75%)术后视力维持或改善,17眼(25%)视力下降,其中无光感6眼(9%);术中并发症为医源性视网膜裂孔15眼(22%);术后并发症:前房炎性反应30眼(44%),玻璃体积血11眼(16%),复发性视网膜脱离3眼(4%),虹膜红变5眼(7%),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3%);31眼(46%)术后需要继续眼内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状体植入术治疗PDR,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手术是安全的,手术成功的关键为选择合适的患者,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两种不同手术方式治疗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疗效分析 被引量:2
4
作者 高延庆 郭晓会 +1 位作者 李海威 谢坤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11期2025-2026,共2页
目的:探讨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下积液的发生率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将31例3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两组,A组15例15眼行巩膜扣带术,B组16例16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1,3,6mo行视力、... 目的:探讨累及黄斑区的孔源性视网膜脱离行巩膜扣带术和玻璃体切割术黄斑下积液的发生率及对术后视力的影响。方法:将31例31眼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分为两组,A组15例15眼行巩膜扣带术,B组16例16眼行玻璃体切割术。术后1,3,6mo行视力、眼底及OCT检查。结果:术后1mo间接眼底镜检查所有患眼视网膜复位,矫正视力B组好于A组。术后3,6mo两组间无明显差异。OCT检查术后1mo两组黄斑下积液的发生率,差异有显著性。随时间延长,A组黄斑下积液逐渐消失。结论:巩膜扣带术后常见黄斑下积液,两组远期术后视力无明显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玻璃体切割手术 巩膜扣带术
下载PDF
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对侧眼的观察及治疗 被引量:3
5
作者 高延庆 谢坤鹏 《眼科新进展》 CAS 2008年第8期612-613,共2页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检查的重要性及其激光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17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170例患者中对侧眼具有格子样变性者103例,双眼变性区基本对称88例... 目的探讨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检查的重要性及其激光治疗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本院2004年1月至2006年11月170例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的病例资料及治疗情况。结果170例患者中对侧眼具有格子样变性者103例,双眼变性区基本对称88例,其中对侧有裂孔者34例,伴局限性视网膜浅脱离者9例;97例行激光视网膜凝田。6例行巩膜外垫压冷凝术,随访3~6个月,有12例补充激光凝田,无再发视网膜脱离情况。结论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患者对侧眼检查极其重要,多数具有对称性病变,给予早期预防性治疗,能有效的预防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发生。[眼科新进展2008;28(8):612-61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变性 视网膜脱离 激光
下载PDF
接地网格的雷电冲击特性 被引量:21
6
作者 高延庆 何金良 曾嵘 《电工技术杂志》 2002年第12期9-12,共4页
系统地分析了发、变电站接地网格在雷电流作用下的冲击暂态特性 ,建立了基于分布的、时变电路参数的等效电路模型。该模型考虑了接地导体周围土壤电离引起的动态、非线性火花效应以及导体间互感的影响 ;详尽分析了不同接地装置的结构。
关键词 接地网格 雷电冲击特性 接地装置 暂态性能 冲击电流 等效电路模型
原文传递
血糖水平对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影响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延庆 张蕾 朱冬梅 《中原医刊》 2007年第10期57-58,共2页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185例23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三组:血糖控制组58例、血糖未控制组63例、血... 目的探讨血糖水平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的影响。方法对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185例233眼行白内障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术,根据患者术前血糖控制水平分为三组:血糖控制组58例、血糖未控制组63例、血糖不详组64例。所有患者术后随访3个月,于术后1d、7d、3个月复查视力、眼前节及眼底。结果三组患者术后视力均较术前明显提高(P〈0.05),术后1d、7d、3个月视力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角膜内皮水肿7只眼(3%),前房炎性渗出5只眼(2.1%),晶体后囊混浊6只眼(2.6%)。结论糖尿病并发白内障患者行超声乳化联合人工晶体植入手术可以获得较好效果,其手术安全性受血糖水平影响不大,可考虑放宽术前血糖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手术 糖尿病 血糖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延庆 郭晓会 《医药论坛杂志》 2008年第12期39-40,共2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31眼)伴有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31眼...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25例(31眼)伴有白内障的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的临床资料,31眼同期植入后房型人工晶状体。结果术后随访3—12个月,平均5.5个月。24眼(77.4%)术后视力改善。术中无并发症发生。术后并发症有:前房炎性反应5眼(16.1%),玻璃体积血2眼(6.5%),复发性视网膜脱离1眼(3.2%),新生血管性青光眼2眼(6.5%),14眼术后需要继续眼内光凝。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晶状体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可使大多数患者的视力改善,手术是安全的。手术的关键为选择合适的患者,影响术后视力的主要因素为视网膜病变程度。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 玻璃体切除术 晶状体超声乳化术
下载PDF
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临床观察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延庆 史向红 《医药论坛杂志》 2007年第3期52-52,54,共2页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显微镜下外路手术。结果18例手术一次复位成功,网膜一次复位率90%,二次复位率达100%,术后视力明显较术前提高。结论手术显微镜下外路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 目的观察视网膜脱离显微外路手术方法及效果。方法对20例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采用显微镜下外路手术。结果18例手术一次复位成功,网膜一次复位率90%,二次复位率达100%,术后视力明显较术前提高。结论手术显微镜下外路裂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手术具有简单、方便、安全优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网膜脱离 显微手术 临床观察
下载PDF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临床观察 被引量:1
10
作者 高延庆 张呈浦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7年第4期350-351,共2页
目的探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技术。方法4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其中2例进行了2次光凝。结果40例治疗前平均眼压(57.234±10.66)mmHg,光凝后三天平均眼压(30.63±6.47)mmHg... 目的探讨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的治疗技术。方法40例新生血管性青光眼病人行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其中2例进行了2次光凝。结果40例治疗前平均眼压(57.234±10.66)mmHg,光凝后三天平均眼压(30.63±6.47)mmHg,光凝后一周平均眼压(20.66±8.51)mmHg,光凝后一月平均眼压(23.32±8.93)mmHg,术后视功能保持不变,一例外伤病人视力提高,术后前房出血11只眼,眼球萎缩5只眼。结论810 nm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晚期新生血管性青光眼可有效降低眼内压,明显缓解患者疼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光眼 睫状体 光凝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473只眼临床分析
11
作者 高延庆 阎仲朝 +1 位作者 王勇 王倩 《河南职工医学院学报》 2001年第4期347-347,共1页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 :对 44 2例 473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第 1天视力 0 .5以上有 6 1.0 4% ,第 7天视力 0 .5以上有 75 .2 7%。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术中... 目的 :观察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疗效。方法 :对 44 2例 473眼白内障行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术。结果 :术后第 1天视力 0 .5以上有 6 1.0 4% ,第 7天视力 0 .5以上有 75 .2 7%。结论 :白内障超声乳化及人工晶体植入的术中术后并发症较少 ,视力恢复快 ,是目前最有效的白内障治疗方法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内障 超声乳化 人工晶状体 手术方法
下载PDF
长垂直接地极改善接地网电气性能的作用 被引量:16
12
作者 单业才 咸日常 +5 位作者 安建强 何金良 曾嵘 高延庆 孟庆波 孙为民 《高电压技术》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期51-53,共3页
根据淄博 2 2 0 k V千峪变电站站址的具体地质及地形条件 ,改造采用水平网适当外延 ,并结合深孔爆破接地技术施工的综合解决方案 ,取得了很好的降阻效果。采用长垂直接地极能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 ,改善地表电位分布 ,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 根据淄博 2 2 0 k V千峪变电站站址的具体地质及地形条件 ,改造采用水平网适当外延 ,并结合深孔爆破接地技术施工的综合解决方案 ,取得了很好的降阻效果。采用长垂直接地极能有效地降低接地电阻 ,改善地表电位分布 ,降低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 ,满足人体安全要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网 垂直接地极 电位分布 安全性能 变电站
下载PDF
发变电站接地系统的季节系数分析 被引量:12
13
作者 何金良 沈亚东 +2 位作者 孙为民 曾嵘 高延庆 《高压电器》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3期1-3,共3页
季节因素将影响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季节系数随冰冻季节形成的地表高阻层的电阻率及其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我国北方高寒冰冻地区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季节系数可达3.0,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季节系数可能达到10和5.4。在雨季形成的地表低... 季节因素将影响接地系统的安全性能。季节系数随冰冻季节形成的地表高阻层的电阻率及其厚度的增加而增加。在我国北方高寒冰冻地区接地系统的接地电阻季节系数可达3.0,接触电压和跨步电压季节系数可能达到10和5.4。在雨季形成的地表低胆层也有可能导致接触电压的升高。采用垂直接地极能减小接地系统的季节系数,起稳定接地系统安全性能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系统 接地装置 接地电阻 季节系数分析 发变电站
下载PDF
垂直分层土壤中测试电极布置对变电站接地电阻测量值的影响 被引量:14
14
作者 曾嵘 何金良 +2 位作者 高延庆 孙为民 姚金霞 《电网技术》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10期36-39,共4页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垂直分层土壤结构中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测量时测量电极的布置规律。分析了接地系统布置在不同位置时 ,不同方向布置测量线路所要求的电压极的正确位置。分析表明 ,更加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应当是在了解接地系统... 采用数值计算方法分析了垂直分层土壤结构中的接地系统接地电阻测量时测量电极的布置规律。分析了接地系统布置在不同位置时 ,不同方向布置测量线路所要求的电压极的正确位置。分析表明 ,更加科学、合理的测量方法应当是在了解接地系统附近的土壤分层结构情况的基础上 ,选择合理的电流极的引线方向及电压极的布置位置 ,才能得到比较准确的测量结果 ,才能做到对测量结果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别心中有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接地电阻 测量值 变电站 电极布置 垂直分层土壤
下载PDF
变电站接地系统中垂直接地极作用分析 被引量:21
15
作者 曾嵘 何金良 +1 位作者 吴维韩 高延庆 《中国电力》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2-65,共4页
简要介绍接地系统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过程。以某变电站典型简化参数为基础,分析均匀地质条件下,短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与接触电压的作用;并引申考虑季节变化因素对短垂直接地极作用的影响和长垂直接地极对于降低... 简要介绍接地系统数值计算方法的基本原理与发展过程。以某变电站典型简化参数为基础,分析均匀地质条件下,短垂直接地极对接地系统接地电阻与接触电压的作用;并引申考虑季节变化因素对短垂直接地极作用的影响和长垂直接地极对于降低接地电阻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接地系统 接地极 数值计算
下载PDF
分层土壤结构变电站接地阻抗测试信号的处理 被引量:9
16
作者 曾嵘 何金良 +3 位作者 高延庆 屠幼萍 孙为民 姚金霞 《电工技术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5期69-74,共6页
正确测量变电站的真实接地阻抗是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 ,而测量时测试信号的正确处理是获得真实接地阻抗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接地电阻测量信号的组成 ,提出了综合采用数字模拟方法进行信号处理 ,去除干扰的方法 ;另外通过... 正确测量变电站的真实接地阻抗是确保变电站安全稳定运行的基本保证 ,而测量时测试信号的正确处理是获得真实接地阻抗的关键。本文通过分析接地电阻测量信号的组成 ,提出了综合采用数字模拟方法进行信号处理 ,去除干扰的方法 ;另外通过采用等效复穿透深度法计算水平分层土壤时电压和电流测量引线间的互感 ,此方法能有效消除引线间感应电压对测量结果的影响。本文根据层状土壤的电磁场理论推导得到了水平层状土壤结构的复穿透深度。该方法在某50 0kV变电站的接地阻抗测试中进行了实际应用 ,如果不考虑测量引线间的互感 ,在本文的实例中可导致接地阻抗增加 7 3% ,影响是比较大的。本文提出的方法可为电力部门提供参考。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变电站 接地阻抗 测试信号 分层土壤结构
下载PDF
23GTVS与25GTVS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临床疗效观察 被引量:7
17
作者 张楠 孙晓萍 +1 位作者 高延庆 孙新霞 《眼科新进展》 CAS 北大核心 2013年第1期77-79,共3页
目的比较23G、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ransconjuctival-sutureless vitrectomy system,TVS)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因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行23G TVS患... 目的比较23G、25G经结膜无缝合玻璃体切割手术系统(transconjuctival-sutureless vitrectomy system,TVS)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的安全性和有效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8年1月至2011年6月因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在我院行23G TVS患者60例(60眼)及25G TVS患者42例(42眼)的临床资料。对比观察手术效果及手术时间、术后眼压及并发症等。结果 102例患者中,仅2例改行传统玻璃体切割术,其余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23G TVS组手术时间为35~70min,平均55min;25G TVS组手术时间为40~65min,平均51min;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372)。术后第1天23G TVS组眼压为(9.0±6.1)mmHg(1kPa=7.5mmHg),25G TVS组眼压为(10.0±5.6)mmHg,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420)。23G TVS、25G TVS手术有效率分别为88.3%、83.3%,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23G TVS组术后发生视网膜脱离4例,脉络膜脱离1例,玻璃体积血2例,切口渗漏4例;25G TVS组视网膜脱离2例,玻璃体积血3例,切口渗漏7例;两组术后视网膜脱离、玻璃体积血发生率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689、0.383),切口渗漏发生率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23)。结论在治疗复杂性孔源性视网膜脱离方面,23G TVS较25G TVS能有效防治切口渗漏的发生,其他并发症发生率无差异。[眼科新进展,2013,33(1):77-79]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 25G 玻璃体切割术 视网膜脱离 并发症
下载PDF
改良23G玻璃体切割系统的临床应用 被引量:7
18
作者 时倩倩 李玉军 高延庆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12期2348-2349,共2页
目的:探讨改良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评估其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8/2010-02行改良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2例112眼。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3例,牵拉性视网膜脱离59例。观察手术效果和并... 目的:探讨改良23G玻璃体切割系统在玻璃体视网膜疾病中的应用,评估其实用性及安全性。方法:回顾性分析2009-08/2010-02行改良23G玻璃体切除术治疗的患者112例112眼。其中孔源性视网膜脱离53例,牵拉性视网膜脱离59例。观察手术效果和并发症。术后随访1~12mo。结果:所有病例均顺利完成手术,术中术后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术后视力得到不同程度改善。结论:改良23G玻璃体切除术广泛适用于玻璃体视网膜疾病,手术效果好,术后恢复快,并发症较少,是一种安全有效的微创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23G 玻璃体切除术 玻璃体视网膜疾病
下载PDF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观察 被引量:6
19
作者 郭晓会 高延庆 王新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1年第8期1464-1465,共2页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56眼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均行睫状体光凝,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眼压、视力、眼部自觉症状以及并发症,随访时间3mo以上。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3.5... 目的:评价半导体激光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治疗难治性青光眼的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55例56眼难治性青光眼的临床资料,均行睫状体光凝,术后随访观察并记录眼压、视力、眼部自觉症状以及并发症,随访时间3mo以上。结果:术前平均眼压53.5±18.7mmHg,末次随访平均眼压为19.4±9.6mmHg,术后眼压与术前眼压相比,差别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术后44眼视力无变化,2眼视力提高,10眼视力下降;眼痛均消失或缓解;并发症少,主要有葡萄膜炎、前房出血等。结论:睫状体光凝能有效降低难治性青光眼患者的眼压,且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半导体激光 经巩膜睫状体光凝术 难治性青光眼
下载PDF
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患者血清及玻璃体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及表皮生长因子含量测定 被引量:2
20
作者 赵宏 王新 +3 位作者 朱冬梅 高延庆 张蕾 李铮 《郑州大学学报(医学版)》 CAS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83-85,共3页
目的 :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 1 )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变化。方法 :2 0例PDR伴不同程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患者为观察组 ,2 0例健康人及无眼... 目的 :观察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PDR)中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 1 (IGF - 1 )和表皮生长因子 (EGF)的变化。方法 :2 0例PDR伴不同程度增生性玻璃体视网膜病变 (proliferativevitreoretinopathy ,PVR)的患者为观察组 ,2 0例健康人及无眼病的尸体眼 1 0眼为对照 ,用放射免疫方法检测观察组和对照组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IGF - 1及EGF的含量。结果 :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IGF - 1及EGF的含量明显高于对照组 (P <0 .0 1 ) ;观察组玻璃体与血清中IGF - 1及EGF含量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 >0 .0 5 )。结论 :PDR患者血清及玻璃体切割物中高表达IGF - 1及EGF ,IGF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血清 玻璃体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 表皮生长因子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