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9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5个杨树无性系抗旱性研究 被引量:44
1
作者 高建社 王军 +2 位作者 周永学 刘永红 郑书星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期112-116,共5页
 以5个杨树无性系(57×新,毛30,意101,84K杨,新疆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的生理、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各无性系的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叶水势、生物量以及植株生长等...  以5个杨树无性系(57×新,毛30,意101,84K杨,新疆杨)的1年生扦插苗为试验材料,在干旱胁迫条件下对各无性系的生理、生长指标进行了测定与分析。结果表明,水分胁迫对各无性系的脯氨酸含量、质膜透性、叶水势、生物量以及植株生长等指标均产生显著影响;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各无性系抗旱性进行综合评定,其抗旱能力从大到小依次为84K杨>新疆杨>意101>毛30>57×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无性系 水分胁迫 抗旱性
下载PDF
不同种源青杨幼树的生长特性 被引量:9
2
作者 高建社 刘玉媛 +3 位作者 符毓秦 符军 王军 杨自湘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5-118,共4页
应用田间生长量实测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2个不同种源青杨Populuscathayana幼树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所有参试青杨种源间和无性系间的生长特性均有显著差异。生长较好的卢氏、洛南、长安等6个种源,其内部的无性系间亦有差别,每一种... 应用田间生长量实测法和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22个不同种源青杨Populuscathayana幼树的生长特性。结果表明:所有参试青杨种源间和无性系间的生长特性均有显著差异。生长较好的卢氏、洛南、长安等6个种源,其内部的无性系间亦有差别,每一种源内部都有生长较好的无性系,这说明进行林木杂交育种时,在优良的种源中选择好的单株作杂交亲本也是有意义的。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青杨 种源 生长特性 亲本选择
下载PDF
不同种源青杨幼树抗锈病、黑斑病的研究 被引量:10
3
作者 高建社 樊军锋 +1 位作者 周永学 杨自湘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4-25,27,共3页
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 2 2个不同种源和 30 0个不同无性系青杨幼树的抗病特性 ,其结果表明 :2 2个不同种源间和 30 0个无性系间及个别种源的无性系间在 0 .0 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有的种源感染两种病害都重 ,有的种源感染两种病害... 本文应用统计分析方法研究了 2 2个不同种源和 30 0个不同无性系青杨幼树的抗病特性 ,其结果表明 :2 2个不同种源间和 30 0个无性系间及个别种源的无性系间在 0 .0 1水平上有显著差异 ,有的种源感染两种病害都重 ,有的种源感染两种病害都轻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 种源 无性系 感病指数 统计分析
下载PDF
氮磷肥配施效应对杜仲光合与蒸腾特性的影响 被引量:8
4
作者 高建社 符军 +1 位作者 刘永红 陈竹君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3期254-257,共4页
测定了经氮磷肥配施处理和对照的杜仲Eucommiaulmoides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杜仲光合最佳温度为28℃。②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9:00前后,次峰出... 测定了经氮磷肥配施处理和对照的杜仲Eucommiaulmoides叶片的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等生理指标,并进行方差分析。结果表明:①杜仲光合最佳温度为28℃。②净光合速率的日变化呈"午休"型的双峰曲线,最高峰出现在9:00前后,次峰出现在12:00左右。③蒸腾速率日变化呈单峰曲线,峰值出现在11:00左右。④处理N1P2(mN∶mP2O5=1 0∶1 2)的日平均光合速率为对照的174 3%,是试验中最优的氮磷配比,建议推广应用该配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树木生理学 杜仲 氮肥 磷肥 光合作用 蒸腾速率
下载PDF
不同产地单株美洲黑杨×青杨F_1苗期测定研究 被引量:4
5
作者 高建社 刘玉媛 +3 位作者 符毓秦 符军 张绮纹 徐红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55-57,共3页
不同产地、单株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青杨(P.cathayana)F1苗期测定研究的结果表明,父、母本对F1苗木生长量有明显的影响,长安种源青杨作父本杂交效果较好,而I-69杨作母本杂交效果较好;就感病程度而言,不同种源青杨间差异较... 不同产地、单株美洲黑杨(Populusdeltoides)×青杨(P.cathayana)F1苗期测定研究的结果表明,父、母本对F1苗木生长量有明显的影响,长安种源青杨作父本杂交效果较好,而I-69杨作母本杂交效果较好;就感病程度而言,不同种源青杨间差异较大,而同一种源单株间差异不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种源 单株 有性杂交 苗期表型测定
下载PDF
白杨派几个无性系抗旱性比较研究 被引量:7
6
作者 高建社 孙楠 +3 位作者 马宝有 韩富亮 陈明绪 王卫利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3期64-66,共3页
研究了5个杨树无性系冬季休眠期苗杆水分蒸腾速率、水分饱和亏缺、含水率和春季起苗后自然曝晒条件下苗木失水状况对造林后展叶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参试无性系的4个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 研究了5个杨树无性系冬季休眠期苗杆水分蒸腾速率、水分饱和亏缺、含水率和春季起苗后自然曝晒条件下苗木失水状况对造林后展叶时间的影响。结果表明:受干旱胁迫的影响,参试无性系的4个指标均表现出不同程度的差异。用模糊数学隶属度公式对其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得出5个无性系抗旱能力排序为84K杨>新疆杨>意101杨>毛30>美黑-57×新。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白杨派无性系 水分胁迫 抗旱性
下载PDF
青杨种内的遗传变异对杨树杂交效果的影响 被引量:2
7
作者 高建社 符毓秦 +1 位作者 符军 杨自湘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B10期93-96,共4页
 应用田间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美洲黑杨与陕西长安、周至、洛南3个产地青杨的不同单株杂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安种源青杨作父本最好,周至种源次之,洛南种源最差,但每一种源中都有优良的单株可作杂交亲本。指出在杨树杂交育种时...  应用田间调查法、统计分析法,对美洲黑杨与陕西长安、周至、洛南3个产地青杨的不同单株杂交效果进行评价,结果表明长安种源青杨作父本最好,周至种源次之,洛南种源最差,但每一种源中都有优良的单株可作杂交亲本。指出在杨树杂交育种时,最好通过个体配合力测定来选择亲本,才能有效提高杂交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杨 遗传变异 杨树 杂交效果 影响因素 杂交亲本
下载PDF
黑杨与白杨远缘杂交技术研究 被引量:1
8
作者 高建社 樊军锋 +1 位作者 张存旭 周永学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10期72-74,80,共4页
以白杨派中的河北杨、新疆杨和84K杨及黑杨派中的陕林3号、美黑57和I-69杨作为杂交亲本,研究了不同亲本组合的可配性,并采用冻融、油脂膜浸提液处理花粉及正己烷熏蒸或涂抹柱头等措施进行了黑白杨远缘杂交技术研究,对不同杂交组合采取... 以白杨派中的河北杨、新疆杨和84K杨及黑杨派中的陕林3号、美黑57和I-69杨作为杂交亲本,研究了不同亲本组合的可配性,并采用冻融、油脂膜浸提液处理花粉及正己烷熏蒸或涂抹柱头等措施进行了黑白杨远缘杂交技术研究,对不同杂交组合采取不同措施处理后所获得的杂交种子数量、千粒重及芽苗数等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以黑杨作母本杂交的可配性高于以白杨作母本;对于美黑57×新疆杨杂交组合,采用正己烷熏蒸柱头的处理来克服杂交障碍的效果较为理想;而对河北杨×陕林3号杂交组合,采用正己烷涂抹柱头处理的杂交效果较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 白杨 杂交不孕 蒙导处理
下载PDF
杨树遗传改良研究简介 被引量:1
9
作者 高建社 王娟娟 彭少兵 《陕西林业科技》 2003年第3期73-74,共2页
杨树是我国北方地区营造用材林、防护林和城市绿化的主要树种,它在我国的林业发展中占有重要的地位.经过林业科技工作者半个多世纪的努力,我国已在杨树引种、选种、杂交育种和转基因工程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绩.现简述如下:
关键词 杨树 遗传改良 引种 选种 杂交育种 转基因工程 发展趋势
下载PDF
5个杨树无性系抗寒性的测定与评价 被引量:67
10
作者 史清华 高建社 +1 位作者 王军 符毓秦 《西北植物学报》 CAS CSCD 2003年第11期1937-1941,共5页
采用电导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5个杨树无性系一年生休眠苗不同低温处理后的电导率及K+渗出率;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建立了各无性系低温(T)-电导率、K+渗出率回归模型,测算出各无性系组织半致死温度在... 采用电导法和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分别测定了5个杨树无性系一年生休眠苗不同低温处理后的电导率及K+渗出率;对测定结果进行了单因素方差分析与多重比较;建立了各无性系低温(T)-电导率、K+渗出率回归模型,测算出各无性系组织半致死温度在-25℃~-32℃。根据各项指标测定结果对各无性系抗寒性进行了综合评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抗寒性差异较大,5个无性系抗寒性排序是:57×新>84K>意101杨、新疆杨>毛白杨30号。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无性系 抗寒性 测定 评价
下载PDF
引种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测定与选择 被引量:40
11
作者 周永学 苏晓华 +2 位作者 樊军锋 刘永红 高建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0期102-106,共5页
 对引进的59个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84.79%,遗传变异系数为10.55%;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9.22%,遗传变异系数为11.8%。...  对引进的59个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生长性状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无性系间苗高和地径表现出极显著差异,具有较丰富的遗传变异基础。无性系苗高广义遗传力为84.79%,遗传变异系数为10.55%;地径广义遗传力为79.22%,遗传变异系数为11.8%。以苗高、地径年生长量为指标,应用多性状综合评价法,选出表现好的欧洲黑杨无性系13个,其苗高遗传增益为12.3%,地径遗传增益为12.2%,其中的N8,N51,N48表现特别突出,综合评比超过或接近参照种欧美杨107号,如果选择这3个无性系,则苗高遗传增益可达18.5%,地径遗传增益可达2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引种 欧洲黑杨 无性系苗期 生长测定 选择方法
下载PDF
奥地利黑松与油松1年生苗生长和生物量对比分析 被引量:18
12
作者 周永学 樊军锋 +2 位作者 杨培华 高建社 刘永红 《浙江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4期438-440,共3页
通过育苗对比试验,对奥地利黑松Pinusnigravar.austria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1年生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1年生苗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且主、侧根发达,而油松高生长量显著大于奥地利黑松。多元线性... 通过育苗对比试验,对奥地利黑松Pinusnigravar.austriaca和油松P.tabulaeformis1年生苗生长量和生物量进行了调查测定。结果表明,奥地利黑松1年生苗地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且主、侧根发达,而油松高生长量显著大于奥地利黑松。多元线性回归分析表明,2个树种的高生长量、径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根系鲜质量呈极显著相关,并且高生长量与侧根鲜质量、径生长与根系鲜质量关系最为密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学 奥地利黑松 油松 苗木 生长量 生物量 回归方程
下载PDF
杨树新杂种的SSR分析及鉴定 被引量:20
13
作者 刘春英 樊军锋 +2 位作者 高建社 周永学 魏宁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70-73,共4页
以2个杨树杂交新品种(编号分别为:02-9-22,02-12-29)及其亲本和毛白杨无性系30号为材料,从3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在杂交新品种双亲之间多态性明显、重复性比较好的12对引物,用于杨树的遗传变异分析。共扩增出125个DNA片段,其中111个片段... 以2个杨树杂交新品种(编号分别为:02-9-22,02-12-29)及其亲本和毛白杨无性系30号为材料,从36对SSR引物中筛选出在杂交新品种双亲之间多态性明显、重复性比较好的12对引物,用于杨树的遗传变异分析。共扩增出125个DNA片段,其中111个片段呈现多态性,占总扩增片段的88.8%,片段大小介于80~1 000bp之间。基因型间的平均遗传相似系数为0.445 9。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杂交种与亲本的亲缘关系较近,与毛白杨30号的亲缘关系较远。选用3对引物构建5个杨树品种的指纹图谱,在该图谱中,每个品种都有自身独特的片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杂交种 SSR 品种鉴定 指纹图谱
下载PDF
84K杨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的优化 被引量:16
14
作者 李科友 樊军锋 +2 位作者 赵忠 周永学 高建社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7期90-96,共7页
为了优化84 K杨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以84 K杨树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芽和芽苗生根的影响,并从预培养时间、浸染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添加AS(乙酰丁香酮)5个方面,以卡那霉素抗性苗频率... 为了优化84 K杨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以84 K杨树叶片为外植体,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不同培养基和激素配比对芽和芽苗生根的影响,并从预培养时间、浸染菌液浓度、浸染时间、共培养时间及添加AS(乙酰丁香酮)5个方面,以卡那霉素抗性苗频率为衡量指标,研究了各因素对84 K杨遗传转化率的影响。结果表明,84 K杨叶片最适的芽诱导培养基及激素配比为MS+6-BA 0.5 mg/L+NAA 0.05 mg/L,芽苗最适诱导生根培养基及激素配比为1/2 MS+NAA 0.05 mg/L+IBA 0.05 mg/L;优化筛选的最适转化体系为:农杆菌活化菌液用MS液体培养基稀释10倍,浸染5 min,共培养4 d。采用上述优化的再生和遗传转化体系,84 K杨每片叶平均生芽数可达20个,芽苗生根率可达99%,生根数为6条,叶盘转化率可达35%。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4K杨 再生系统 遗传转化 转化率
下载PDF
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期抗病性测定 被引量:7
15
作者 周永学 樊军锋 +2 位作者 高建社 刘永红 苏晓华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1期43-45,64,共4页
对引进的 59个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木感染黑斑病和叶枯病进行了调查,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无性系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34、N13、N15、N119、N44、N127、N32、N18、N59和N52对黑斑病高抗;N38、N30、N124、N8、N42、N15、N18、N... 对引进的 59个欧洲黑杨无性系苗木感染黑斑病和叶枯病进行了调查,应用统计分析的方法对这些无性系抗病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N34、N13、N15、N119、N44、N127、N32、N18、N59和N52对黑斑病高抗;N38、N30、N124、N8、N42、N15、N18、N2对叶枯病高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黑杨无性系 抗病性 苗期 叶枯病 黑斑病 苗木 引进 计分 感染 调查
下载PDF
美国黄松在陕西黄土丘陵山地引种效果分析 被引量:6
16
作者 周永学 樊军锋 +1 位作者 高建社 陆燕元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4期83-86,共4页
 麟游秦家沟地处陕西黄土丘陵山地,具有与美国落基山黄松原产地相似的生态条件。10年的引种生长效果表明,美国黄松在引种地能正常生长发育,适应性强且无任何病害,初步显示出其速生潜力。与黄土高原的延安树木园和榆林黑龙潭树木园比较...  麟游秦家沟地处陕西黄土丘陵山地,具有与美国落基山黄松原产地相似的生态条件。10年的引种生长效果表明,美国黄松在引种地能正常生长发育,适应性强且无任何病害,初步显示出其速生潜力。与黄土高原的延安树木园和榆林黑龙潭树木园比较,陕西麟游秦家沟的美国黄松具有较大的生长量:10年生树高年生长量21.4cm,胸径年生长量达到0.359cm;与本地乡土树种油松比较,美国黄松胸径生长量显著大于油松,树高接近油松。同一坡向不同部位栽植的美国黄松生长差异较大,台地上最好,坡面次之,沟间地生长不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美国黄松 丘陵山地 效果分析 引种 陕西 年生长量 胸径生长量 生态条件 生长效果 生长发育 黄土高原 乡土树种 生长差异 不同部位 生长不良 树木园 原产地 落基山 适应性 沟间地 树高 油松 病害 速生 栽植 坡向 坡面
下载PDF
84K杨的生长特性及杂交可配性 被引量:9
17
作者 周永学 符毓秦 +5 位作者 樊军锋 刘玉媛 高建社 王军 符军 李均安 《东北林业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10期11-12,16,共3页
经过多年育苗、造林试验及相关研究,得出了84K杨的生长特性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1年生苗通直高大,平均高3.5m左右,最高达5.0m;苗木速生期出现在6、7月份,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64.5%和46.4%。对比试验林中材积生长量比毛白杨... 经过多年育苗、造林试验及相关研究,得出了84K杨的生长特性主要表现为:生长迅速,1年生苗通直高大,平均高3.5m左右,最高达5.0m;苗木速生期出现在6、7月份,苗高、地径生长量分别占全年总量的64.5%和46.4%。对比试验林中材积生长量比毛白杨高79.8%,比毛白杨3个优良无性系大11.3%;抗病性强,3年生对比林中84K杨对主要病害黑斑病、叶枯病和锈病的感病指数分别为1.60%、1.18%和0.28%;对干部溃疡病,生长旺盛的植株几乎不感染;抗寒、抗旱性强,84K杨的抗寒、抗旱性比新疆杨、M101杨、毛白杨30号都强;根系发达,根蘖能力强,育苗成活率高;84K杨作亲本的杂交组合杂交可配性好,杂种优势强,是很好的杂交亲本。 展开更多
关键词 84K杨 生长特性 有性杂交
下载PDF
黑杨叶片旱生结构的比较 被引量:12
18
作者 李欢 樊军锋 +1 位作者 高建社 周永学 《西北林学院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3期113-118,共6页
选取叶片厚度、主脉厚度、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和下层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等旱生指标,对3个黑杨新无性系、母本69杨、南抗杨和陕林3号的叶片旱生结构进行解剖比较研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 选取叶片厚度、主脉厚度、上表皮和下表皮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和下层栅栏组织厚度、角质层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组织厚度等旱生指标,对3个黑杨新无性系、母本69杨、南抗杨和陕林3号的叶片旱生结构进行解剖比较研究,采用模糊数学的隶属函数法对6个黑杨无性系(种)的抗旱性进行综合评价。同时,运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研究8项叶片解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6个无性系(种)旱生能力强弱依次为:03-南4-1>03-北1-15>南抗杨>69杨>03-南1-13>陕林3号。以叶片解剖结构作为评价指标,新无性系03-南4-1和03-北1-15对干旱环境的适应能力优于03-南1-13。8项叶片解剖指标与抗旱性的关联度由大到小排序依次为:角质层厚度>下层栅栏组织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上表皮厚度>下表皮厚度>栅栏组织厚度/叶肉厚度>主脉厚度。其中角质层厚度、上层栅栏组织和下层栅栏组织厚度、叶片厚度等可作为黑杨抗旱性主要鉴定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杨树 叶片解剖结构 抗旱性 综合评价 灰色关联度
下载PDF
滇杨的组织培养和植株再生 被引量:10
19
作者 张春霞 樊军锋 +1 位作者 黄建 高建社 《植物生理学通讯》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6期1131-1131,共1页
关键词 植株再生 组织培养 滇杨 苯基噻二唑基脲 生根培养基 增殖培养基 诱导培养基 植物名称
下载PDF
黑杨无性系苗木年生长规律及抗病性比较 被引量:13
20
作者 周永学 高建社 樊军锋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7年第4期81-84,共4页
在育苗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6个黑杨派杂种无性系苗高年生长动态,比较了它们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无性系苗高年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苗高生长进程,相关系数都达到0.99以上;苗高年生长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生长... 在育苗试验的基础上,研究了6个黑杨派杂种无性系苗高年生长动态,比较了它们的抗病性.结果表明:无性系苗高年生长规律符合‘S’型生长曲线,用Logistic方程拟合苗高生长进程,相关系数都达到0.99以上;苗高年生长进程划分为3个阶段,即生长前期、速生期和生长后期,各个阶段持续的时间和累积生长量差异很大,速生期持续时间50 d左右,占全生长期1/4,生长量约占年生长量的58%左右;无性系对2种叶部病害的抗性存在显著差异,107、108杨对叶枯病高抗,对黑斑病的感病指数都低于其它4个无性系,中林美荷杨的抗性较差;综合表型性状比较,欧美杨107号和108号苗期生长量大,抗病性强,苗干通直,叶形呈正三角形,落叶期晚,是生产上适宜推广的首选品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森林培育 扦插苗 生长节律 抗病性 黑杨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