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9篇文章
< 1 2 126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高志强作品
1
作者 高志强 《江苏理工学院学报》 2019年第6期F0002-F0002,F0003,共2页
下载PDF
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及其现实涵育路径
2
作者 高志强 《江淮论坛》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86-92,共7页
儒家基于君子小人正反对立范式构建了君子人格学说,主要涵括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与涵育路径两个部分,核心文化心理特质是“体”,涵育路径是“用”。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可以从本源、内核、方略和超越四个维度进行凝练,君... 儒家基于君子小人正反对立范式构建了君子人格学说,主要涵括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与涵育路径两个部分,核心文化心理特质是“体”,涵育路径是“用”。君子人格的核心文化心理特质可以从本源、内核、方略和超越四个维度进行凝练,君子人格的涵育围绕情感推扩、认知精进、意志砥砺、立身范导和处世追求五条路径展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君子人格 文化心理特质 道德人格 理想人格
下载PDF
夏闲期耕作下旱地土壤有机碳库与温度和含水量季节变化及关系研究
3
作者 薛建福 濮超 +1 位作者 祁泽伟 高志强 《核农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190-199,共10页
为明确夏闲期耕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库与温度和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设置夏闲期免耕、翻耕和深松3种耕作处理,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地麦田SOC和易氧化有机碳(POxC)含量的季节变化、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季节变化、以及碳库与温度和... 为明确夏闲期耕作下土壤有机碳(SOC)库与温度和含水量的季节变化及其相互关系,设置夏闲期免耕、翻耕和深松3种耕作处理,分析了黄土高原旱地麦田SOC和易氧化有机碳(POxC)含量的季节变化、土壤含水量和温度的季节变化、以及碳库与温度和含水量变化的关系。结果表明,在冬小麦生育期内,随着生育进程的推进,翻耕和深松处理0~5和5~10 cm土层SOC含量呈先升高后降低的变化趋势,而POxC含量呈“降低—升高—再降低”的变化趋势;土壤质量含水量变化均呈“增加—降低—再增加”的变化趋势,而土壤温度呈先降低后升高的变化趋势。回归分析发现,5~10 cm土层土壤质量含水量与SOC含量呈线性关系(P<0.05),与POxC含量呈二次多项式关系(P<0.05),尤其与免耕和深松处理相比,翻耕处理拟合效果更佳。此外,0~5和5~10 cm土层土壤温度变化与SOC含量无显著相关性,而日最高温度、日平均温度和日最低温度与POxC含量呈显著负相关。综上所述,不同夏闲期耕作下旱地麦田0~10 cm土层POxC含量季节变化与土壤质量含水量和温度变化密切相关,而SOC含量变化对土壤温度变化的敏感性较弱。本研究结果为旱地麦田碳库管理提供了理论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夏闲期耕作 旱地小麦 土壤有机碳库 土壤温度 土壤含水量
下载PDF
肝胆胰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教学实践探讨 被引量:1
4
作者 高志强 李超博 +3 位作者 李丁洋 刘兆臣 葛鹏磊 党晓卫 《肿瘤基础与临床》 2023年第1期78-81,共4页
目的分析基于案例学习(CBL)教学法联合模拟诊疗以及“WWWWTP”六步问答法在肝胆胰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50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 目的分析基于案例学习(CBL)教学法联合模拟诊疗以及“WWWWTP”六步问答法在肝胆胰外科临床思维能力教学实践中的应用效果。方法选取2021年8月至2022年1月在郑州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实习的50名临床医学本科学生作为研究对象,以随机的方式将其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每组25名。对照组学生采用传统教学方法,实验组学生在传统教学方法的基础上加入CBL联合模拟诊疗以及“WWWWTP”六步问答法。本科室实习期结束后,观察2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理论知识考核评分。结果实验组学生的临床思维考核评分、实践技能考核评分以及理论知识考核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095,P<0.001;t=5.146,P<0.001;t=7.115,P<0.001)。结论CBL教学法联合模拟诊疗以及“WWWWTP”六步问答法可有效提升肝胆胰外科实习学生的临床思维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胆胰外科 临床思维 案例教学 模拟诊疗 六步问答法
下载PDF
单相H桥光伏逆变器的混沌控制
5
作者 高志强 陈翰博 +1 位作者 周雪松 马幼捷 《振动与冲击》 EI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157-165,174,共10页
逆变器是强的非线性系统,它通常具有复杂动力学现象,例如跨临界分岔、倍周期分岔等,它会大大增加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降低变换器的效率,使其发生振荡乃至崩溃。目前大多数混沌控制存在建模困难、控制效果不明显、稳定性不强的缺点。针对... 逆变器是强的非线性系统,它通常具有复杂动力学现象,例如跨临界分岔、倍周期分岔等,它会大大增加输出电流的谐波含量,降低变换器的效率,使其发生振荡乃至崩溃。目前大多数混沌控制存在建模困难、控制效果不明显、稳定性不强的缺点。针对此,提供了一种全新的混沌抑制方式,即改进余弦延时反馈控制(improved cosine delay feedback control, ICDFC)。该方式先使用被控对象的输出量和自身延时一个周期的差值作为反馈量,该反馈量再经过余弦函数环节和反馈控制参数之后得到控制信号,并将该控制信息以反馈形式直接作用到被控对象中。同时构建系统频闪映射模型并寻求系统的Jacobian矩阵和平衡点,最后基于朱里判据给出了反馈控制参数的限定条件。为说明所提出混沌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开展了大量的仿真模拟试验,并与指数延时反馈控制进行比较。结果表明,ICDFC能更有效地抑制逆变器的混沌行为,且大大增加了系统运行的稳定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单相H桥光伏逆变器 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混沌控制 改进余弦延时反馈控制(ICDFC)
下载PDF
大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滞后时间削弱与自抗扰控制
6
作者 李向阳 高志强 +1 位作者 田森平 哀薇 《控制理论与应用》 EI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49-260,共12页
针对具有变时滞、变参数和扰动的大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滞后时间削弱与自抗扰控制方法,综合应用了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自抗扰补偿控制.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前馈控制器的设计中采用了系统的边界模型确定控制器参数... 针对具有变时滞、变参数和扰动的大时滞不确定系统的控制问题,本文提出了滞后时间削弱与自抗扰控制方法,综合应用了前馈控制、反馈控制和自抗扰补偿控制.为了提高系统的稳定性,在前馈控制器的设计中采用了系统的边界模型确定控制器参数取值范围;采用系统边界模型输出与系统实际输出的动态加权和作为反馈控制器的输入.为了提高系统控制的性能,自抗扰补偿控制回路的设计基于标称模型的补偿控制器.理论证明和仿真结果表明,所提出的方法是有效的,其在具有模型参数变化、滞后时间变化和外部扰动情况下,能保证系统的稳定性和良好的控制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时滞系统 不确定系统 自抗扰控制 滞后时间削弱 补偿控制器
下载PDF
基于高通量RNA测序分析Wilms瘤中关键基因对预后及免疫应答的影响
7
作者 高志强 林洁 +6 位作者 洪鹏 胡再宏 董军君 石秦林 田小毛 刘丰 魏光辉 《南方医科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727-738,共12页
目的探索肾母细胞瘤(WT)中关键基因及其对预后和免疫应答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分析临床肿瘤样本和配对正常组织的mRNA全面表达谱,并鉴定差异表达基因。使用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探索差异表达基因在肾母细胞瘤中的潜... 目的探索肾母细胞瘤(WT)中关键基因及其对预后和免疫应答的潜在影响。方法采用高通量RNA测序技术分析临床肿瘤样本和配对正常组织的mRNA全面表达谱,并鉴定差异表达基因。使用GO、KEGG和GSEA富集分析探索差异表达基因在肾母细胞瘤中的潜在生物学功能和机制。使用STRING数据库鉴定HUB基因。LASSO回归用于构建HUB基因预后模型。基于cBioPortal平台分析关键HUB基因的突变特征并对其免疫治疗效果进行预测。采用qPCR验证关键HUB基因的差异表达。结果本研究筛选出1612个差异表达基因,其中1030个上调,582个下调。GO、KEGG或GSEA富集分析显示,差异基因集与细胞周期和免疫应答有关,一定程度上参与了WT的发生发展。基于STRING数据库构建差异基因的PPI网络,进一步确定了10个HUB基因。其中4个HUB基因(TP53、MED1、CCNB1和EGF)被证实与WT患儿的生存密切相关。通过LASSO回归分析构建WT患者的三基因预后签名,根据该签名将患者分为高危或低危组,生存分析显示显著的预后差异(HR=1.814,Log-rank P=0.002)。该模型的3年、5年和7年生存ROC曲线的AUC值均大于0.7。突变分析显示,关键HUB基因整体突变或TP53/CCNB1的单独突变与较低的生存率密切相关,其中TP53高表达与较差的免疫治疗疗效有关。qPCR结果显示,关键HUB基因在肿瘤组织和细胞中呈现出显著的表达差异。结论TP53基因在WT中发挥重要作用,可能成为新的免疫治疗生物标志物和治疗靶点。 展开更多
关键词 WILMS瘤 肾母细胞瘤 RNA测序 分子标志物 免疫微环境 预后模型
下载PDF
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对公众生理反应的影响
8
作者 王鹏 俞飞 +3 位作者 何友均 李乐 高志强 杨文娟 《自然保护地》 CSCD 2024年第1期13-24,共12页
【目的】评估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的生理影响,为构建国家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制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美景度(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K−均值聚类、ArcGis空间分析与生理反应测定实验等技术方法,探讨钱江源国家公园... 【目的】评估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的生理影响,为构建国家公园景观资源评价制度提供决策参考。【方法】采用美景度(Scenic beauty evaluation,SBE)、K−均值聚类、ArcGis空间分析与生理反应测定实验等技术方法,探讨钱江源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及其对公众生理反应的影响。【结果】①钱江源国家公园景观视觉美学质量处于中高水平,文化景观(SBE 76.33)>水域景观(SBE 76.15)>森林景观(SBE 74.57)>乡村景观(SBE 72.29);②钱江源国家公园视觉美学质量呈现中部高、南北低的空间格局特征,游憩展示区(SBE 76.84)>传统利用区(SBE 75.63)>生态保育区(SBE 74.57)>核心保护区(SBE 69.16);③景观视觉美学感知会使人出现皮肤电导水平下降、呼吸频率增加的生理反应变化。美学质量最高的文化景观,其呼吸频率变化值最大(0.907 resp);美学质量最低的乡村景观,其呼吸频率变化值最小(0.528 resp)。【结论】相比景观面积规模,景观元素的多样性以及元素间的视觉协调性更能影响景观美学质量评价,并促使公众皮肤电导率和呼吸频率等生理指标发生变化。建议从视觉感官与促进人体健康等角度,加强多功能景观管理,尤其是游憩林与康养林的精细化经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国家公园 景观资源评价 景观美学 美景度 生理反应
下载PDF
线性化模型下二阶逆变器的混沌控制
9
作者 高志强 陈翰博 《电子测量与仪器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152-160,共9页
针对线性化模型下二阶逆变器发生的非线性分岔与混沌行为,加入控制手段增加稳定域与抗扰性。首先构建了二阶逆变器的系数线性化迭代模型,运用分岔图、折叠图再现了其产生的混沌行为,并寻求系统的Jacobian矩阵和平衡点。然后加入延时反... 针对线性化模型下二阶逆变器发生的非线性分岔与混沌行为,加入控制手段增加稳定域与抗扰性。首先构建了二阶逆变器的系数线性化迭代模型,运用分岔图、折叠图再现了其产生的混沌行为,并寻求系统的Jacobian矩阵和平衡点。然后加入延时反馈控制,并基于朱里判据给出了控制参数的限定条件。最后为说明所加入混沌控制方法的优越性,开展了数值仿真模拟实验。结果表明,延时反馈控制使系统比例参数K的分岔值从0.573后移至0.973,且当直流源输入侧电压突变时,系统仍保持在稳定运行状态。表明施加延时反馈控制后,二阶逆变器运行的稳定域增加且整体的抗扰性增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二阶逆变器 系数线性化模型 非线性动力学行为 混沌控制 延时反馈控制
原文传递
“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的理论内涵及实践路径
10
作者 高志强 《合肥学院学报(综合版)》 2023年第4期115-119,共5页
课程思政是在反思教育界日益凸显的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的弊病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立德树人的整体育人观的回归与专业教学理念的革新。课程思政有着圆融精微的内在逻辑,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 课程思政是在反思教育界日益凸显的教书与育人、知识传授与价值引领相互割裂的弊病的基础上,对专业教学立德树人的整体育人观的回归与专业教学理念的革新。课程思政有着圆融精微的内在逻辑,课程思政建设应遵循合规律性与合目的性的统一。“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作为课程思政的具体实践既要遵循课程思政的一般规律,也要探索适应学科性质的具体实践路径。“社会心理学”所蕴含的丰富的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是其课程思政建设的优势所在。“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主体是教师,教师课程思政的意识与能力决定着“社会心理学”课程思政建设的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课程思政 “社会心理学” 立德树人 整体育人观
下载PDF
氧化锆全瓷冠与纯钛烤瓷全冠修复牙列缺损的美学效果及对咀嚼功能和语言能力的影响研究 被引量:3
11
作者 王玉玮 李丁新 +2 位作者 赵飞 齐宝明 高志强 《中国美容医学》 CAS 2023年第1期119-123,共5页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与纯钛烤瓷全冠修复牙列缺损患者的美学效果及咀嚼功能、语言能力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3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6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氧化锆全瓷冠组... 目的:探讨氧化锆全瓷冠与纯钛烤瓷全冠修复牙列缺损患者的美学效果及咀嚼功能、语言能力的差异性。方法:选取2018年12月-2021年3月在唐山市协和医院口腔科就诊的106例牙列缺损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按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为氧化锆全瓷冠组和纯钛烤瓷全冠组,每组53例。氧化硅全瓷冠组采用氧化硅全瓷冠修复,纯钛烤瓷全冠组采用纯钛烤瓷全冠修复。对两组的临床疗效进行评价,比较两组患者的咀嚼效率和义齿就位率,对两组患者的舒适度、语言能力、咀嚼力度和美观度评分进行评估,采用金刚探针牙周诊断仪检测两组患者的牙周袋深度,根据菌斑量和厚度积分对患者的牙齿菌斑指数进行评价。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修复后基托受损、基托不良、牙周病等不良反应发生情况。结果:氧化锆全瓷冠组的临床疗效优良率90.57%,高于纯钛烤瓷全冠组的69.81%(χ^(2)=7.185,P<0.05);氧化锆全瓷冠组的咀嚼效率(87.22±3.16)%,高于纯钛烤瓷全冠组的(76.22±2.36)%(t=20.305,P<0.05),就位率(96.23%)高于纯钛烤瓷全冠组(83.0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4.970,P<0.05);氧化锆全瓷冠组舒适度、语言能力、咀嚼力度和美观度评分均高于纯钛烤瓷全冠组(t=3.019、3.143、3.308、3.042,P<0.05);氧化锆全瓷冠组牙周袋深度和牙齿菌斑指数均低于纯钛烤瓷全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t=5.590、6.951,P<0.05);氧化锆全瓷冠组基托受损、基托不良、牙周病发生率均低于纯钛烤瓷全冠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χ^(2)=4.867、4.711、7.361,P<0.05)。结论:氧化锆全瓷冠修复可有效提升修复效果,改善牙列缺损患者的咀嚼功能,提高其舒适度、语言能力、咀嚼功能以及美观效果,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牙周病防治效果较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氧化锆全瓷冠 纯钛烤瓷全冠 牙列缺损 美学效果 咀嚼功能 语言能力
下载PDF
熊果酸调控AMPK/SIRT1通路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影响 被引量:2
12
作者 王玉玮 李丁新 +2 位作者 赵飞 齐宝明 高志强 《陕西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5期517-522,共6页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A组(150 mg/kg)、UA+AMPK抑制剂组(150 mg/kg+0.2 mg/kg);模型组、UA组、UA+AMPK抑... 目的:探讨熊果酸(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及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AMPK/SIRT1)通路的影响。方法:将40只大鼠分为对照组、模型组、UA组(150 mg/kg)、UA+AMPK抑制剂组(150 mg/kg+0.2 mg/kg);模型组、UA组、UA+AMPK抑制剂组建立牙周炎大鼠模型,造模成功后各组给予相应处理。连续给药2周后,微计算机断层扫描技术检测大鼠牙槽骨釉牙骨质界至牙槽嵴顶的距离(CEJ-ABC)、骨小梁厚度(Tb.Th)、骨小梁分离度(Tb.Sp)、骨小梁数目(Tb.N);观察牙周组织病理变化;对大鼠牙周组织进行破骨细胞计数;检测大鼠牙周组织核因子κB受体活化因子配体(RANKL)、骨保护素(OPG)、AMPK、磷酸化AMPK(p-AMPK)、SIRT1、乙酰化NF-κB p65(Ac-NF-κB p65)、核因子κB p65(NF-κB p6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白细胞介素-1β(IL-1β)蛋白表达。结果:与对照组比较,模型组大鼠牙槽骨表面不平整,牙槽骨高度明显降低,有较多骨吸收陷窝,有大量炎性细胞浸润,牙周膜纤维排列紊乱,牙槽骨CEJ-ABC、Tb.Sp、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RANKL、Ac-NF-κB p65、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Tb.N、Tb.Th、牙周组织OPG、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与模型组比较,UA组大鼠牙周组织病理改变减轻,牙槽骨吸收减少,牙周纤维排列较整齐,炎症细胞浸润程度减轻,牙槽骨CEJ-ABC、Tb.Sp、牙周组织破骨细胞数、RANKL、Ac-NF-κB p65、NF-κB p65、TNF-α、IL-1β蛋白表达水平显著降低(均P<0.05),Tb.N、Tb.Th、牙周组织OPG、p-AMPK/AMPK、SIRT1蛋白表达水平显著升高(均P<0.05);AMPK抑制剂可逆转UA对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的抑制作用。结论:UA可通过激活AMPK/SIRT1信号通路,抑制牙周炎大鼠牙槽骨吸收,促进牙槽骨的修复与重建。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熊果酸 牙周炎大鼠 牙槽骨吸收 牙周组织 腺苷酸活化蛋白激酶 沉默信息调节因子1
下载PDF
纳米孔测序技术对一份禽流感病毒阳性样品的分子溯源
13
作者 高志强 汪琳 +4 位作者 刘环 白子龙 赵相鹏 蒲静 张伟 《中国动物检疫》 CAS 2024年第2期86-91,共6页
H5亚型禽流感为人兽共患病,可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直接对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靶向全基因组测序、系统进化分析,对于揭示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第三代靶向纳米孔测序技术,对1份禽流感病毒阳性拭子样品进行了全... H5亚型禽流感为人兽共患病,可严重威胁人类和动物健康。直接对样品进行禽流感病毒靶向全基因组测序、系统进化分析,对于揭示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采用第三代靶向纳米孔测序技术,对1份禽流感病毒阳性拭子样品进行了全基因组测序。序列鉴定结果显示,病毒为H5N5亚型禽流感病毒,序列覆盖度达96.44%,仅PB1基因约480 bp的序列未被测出;HA蛋白裂解位点含有5个连续的碱性氨基酸,具备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分子特征,未发现向SAα2-6 Gal受体基因转变的氨基酸突变;HA基因进化分析结果显示,病毒为2.3.4谱系,NA基因为欧亚谱系。本研究采用靶向纳米孔测序技术,成功对灭活禽泄殖腔拭子中的禽流感病毒进行了基因组测序,证实该技术快速、便捷,可直接用于拭子样品的病毒全基因组测序,适用于动物流感病毒的快速分子鉴定与溯源。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纳米孔 靶向基因组测序 禽流感病毒 分子溯源 阳性样品
下载PDF
两种新型机械移栽方式下不同肥密处理水稻生长及产量差异研究
14
作者 石楠 陈崇怡 +6 位作者 文双雅 胡海燕 高志强 舒畅 严玲玲 颜妙珺 王小凤 《中国稻米》 北大核心 2023年第2期88-92,97,共6页
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印刷播种无盘育秧大苗机插技术、机钵体育秧有序抛栽技术下不同肥密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有序机抛移栽方式水稻茎蘖数比大苗机插移栽方式多,两种移栽方式下均是减... 以晶两优华占为供试材料,比较研究了印刷播种无盘育秧大苗机插技术、机钵体育秧有序抛栽技术下不同肥密处理对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水稻分蘖期,有序机抛移栽方式水稻茎蘖数比大苗机插移栽方式多,两种移栽方式下均是减肥增密处理低于常肥常密处理;水稻各生育时期单位面积地上部干物质积累量表现为有序机抛移栽方式高于大苗机插方式,两种移栽方式下减肥增密处理高于常肥常密处理12.00%~14.00%。两种移栽方式下移栽密度为17 cm×25 cm、肥料减施24%时产量较高,比对照(常肥常密)提高4.54%~6.23%。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稻 印刷播种机插大苗技术 有序机抛秧技术 增密减肥 干物质积累 产量
下载PDF
黄芩苷通过调节Fas/FasL信号通路减轻小鼠癫痫持续状态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
15
作者 欧阳龙强 夏文燕 +3 位作者 杨少春 高志强 娄建云 汪春晖 《中国当代医药》 CAS 2023年第29期15-18,24,F0003,共6页
目的探讨黄芩苷通过调节Fas/FasL信号通路减轻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E)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45只雄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SE组、黄芩苷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海人酸建立小鼠癫痫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黄芩... 目的探讨黄芩苷通过调节Fas/FasL信号通路减轻小鼠癫痫持续状态(SE)神经细胞凋亡的机制。方法45只雄性ICR小鼠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三组:对照组、SE组、黄芩苷治疗组。采用腹腔注射海人酸建立小鼠癫痫模型,对照组注入等量的生理盐水,黄芩苷治疗组腹腔注射100 mg/kg的黄芩苷。通过原位末端标记法(TUNEL)染色观察小鼠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免疫组化观察海马组织中Fas、FasL的表达与分布;逆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检测海马组织中天冬氨酸特异性半胱氨酸蛋白酶(caspase)-3、caspase-8 mRNA的含量;免疫印迹试验检测Fas、FasL和caspase-8蛋白的表达量。结果黄芩苷治疗组海马CA1区神经细胞的凋亡数明显低于S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同时,黄芩苷治疗组海马中caspase-3、caspase-8mRNA和Fas、FasL、caspase-8蛋白的含量均低于SE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黄芩苷能够减轻小鼠癫痫发作后海马神经细胞的凋亡,其机制可能与抑制Fas/FasL信号通路及降低其下游的caspase-8、caspase-3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癫痫 黄芩苷 Fas FasL凋亡
下载PDF
含水率非均匀分布木材在热板加热下温度分布的变化规律
16
作者 黄荣凤 高志强 +1 位作者 冯上环 向娥琳 《木材科学与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40-47,共8页
热作用下温度分布和含水率分布的变化规律,是实木层状压缩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以初含水率处于非均匀分布状态下的毛白杨木材为对象,研究在180℃热板夹持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变化规律,为揭示层状压缩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 热作用下温度分布和含水率分布的变化规律,是实木层状压缩形成机制研究的基础。以初含水率处于非均匀分布状态下的毛白杨木材为对象,研究在180℃热板夹持加热过程中的温度分布变化规律,为揭示层状压缩形成机制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初始含水率表层高、内部低的木材,在热板夹持加热过程中,厚度方向上始终存在一个明显的升温速率峰值。随着加热时间的延长,升温速率峰值和高含水率层逐渐向中心移动;高含水率区域内木材,温度较玻璃化转变温度高6.11~47.58℃,处于层状软化状态,是层状压缩形成的重要原因之一;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方法建立的木材厚度方向温度预测多变量函数模型,决定系数为0.985,预测木材内部温度的标准误差为3.21℃,能够用于木材内部温度分布的预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含水率非均匀分布木材 热板加热 升温速率 温度分布 层状压缩
下载PDF
风机叶片新型耐磨超疏水涂层的防覆冰性能研究
17
作者 王宇辰 高志强 +4 位作者 贾建文 杜华云 卫欢 侯利锋 卫英慧 《材料保护》 CAS CSCD 2024年第4期56-62,共7页
风力发电机叶片在服役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覆冰影响,超疏水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湿润性,在防冰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此,以风力发电机叶片为基底,在其表面旋涂由环氧树脂(EP)、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改性的SiO2等配制的无氟悬浮液,固... 风力发电机叶片在服役过程中经常会受到覆冰影响,超疏水材料由于其特殊的湿润性,在防冰领域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基于此,以风力发电机叶片为基底,在其表面旋涂由环氧树脂(EP)、聚二甲基硅氧烷(PDMS)和改性的SiO2等配制的无氟悬浮液,固化后制得耐磨防冰的超疏水试样。采用扫描电镜、红外光谱仪和接触角测量仪分别对超疏水涂层的微观形貌、成分组成和疏水性能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超疏水涂层的接触角为166.65°,滚动角为2.5°。相比于无涂层风机叶片,涂层在-10℃和-15℃延长结冰时间40%左右,并且涂层结冰后冰层的粘结强度明显小于风机叶片的。涂层在800目砂纸上磨损10 m后接触角为150.5°。制备的耐磨超疏水涂层具有超疏水效果和良好的防冰性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风机叶片 超疏水涂层 制备 防覆冰 耐磨性
下载PDF
新农科背景下高校科研团队教师教科研能力培养与提升研究——以农学院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团队教师为例
18
作者 任爱霞 何云峰 +4 位作者 高志强 杨珍平 陈晶晶 徐静 孙敏 《智慧农业导刊》 2023年第6期129-132,共4页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的艰巨重任。高校的科研团队是促进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发展及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团队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关键。该文以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态与旱... 新农科背景下,农林高等院校承担着培养适应国家经济发展需求的人才的艰巨重任。高校的科研团队是促进学科建设、专业发展、科技发展及提升高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力量,团队教师的教科研能力是关键。该文以山西农业大学农学院作物生态与旱作栽培生理科研团队为例,重点研究科研团队中教师教科研能力的培养与提升,以及实践中发现的问题及对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农科 科研团队 教师 人才培养 教科研能力
下载PDF
大肠杆菌肌苷酸节点代谢优化高效合成肌苷
19
作者 刘铁重 高志强 +2 位作者 侯德欣 谢希贤 吴鹤云 《食品与发酵工业》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44-50,共7页
该研究以产肌苷的大肠杆菌INO4-5为出发菌,针对其发酵过程中副产物含量高、肌苷产量低以及需要额外添加腺嘌呤等问题,对肌苷酸节点代谢流进行了优化。首先使用不同启动子和核糖体结合位点对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purA_(bsu)基因进行了表达... 该研究以产肌苷的大肠杆菌INO4-5为出发菌,针对其发酵过程中副产物含量高、肌苷产量低以及需要额外添加腺嘌呤等问题,对肌苷酸节点代谢流进行了优化。首先使用不同启动子和核糖体结合位点对枯草芽孢杆菌来源的purA_(bsu)基因进行了表达,以强化腺苷合成支路,使菌株5 L发酵罐上的肌苷产量达到了29.5 g/L,且无需额外添加腺嘌呤。接着通过替换guaB基因的原有启动子以弱化鸟苷合成支路,并过表达guaC基因促使鸟苷酸回流至肌苷酸,使菌株副产物含量显著降低且肌苷产量提升至35.1 g/L;最后对不同5′-核苷酸酶进行了筛选和强化,发现引入来自酿酒酵母的特异性5′-核苷酸酶基因(introduction of specific 5′-nucleotidase gene,ISN1)可有效促进肌苷生产。最终所得菌株INO7-6在5 L发酵罐上发酵,肌苷产量为41.2 g/L,转化率为0.17 g/g葡萄糖,生产强度为0.86 g/(L·h),为目前报道的基因工程菌株的最高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肌苷 肌苷酸 大肠杆菌 代谢工程 发酵
下载PDF
叶喷有机硒对黑糯玉米硒吸收及籽粒花青素和铁锰铜锌的影响 被引量:1
20
作者 黄婷苗 詹昕 +4 位作者 陆乃昆 乔月静 陈杰 杨珍平 高志强 《作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845-2853,共9页
探索黑糯玉米硒吸收利用和籽粒营养品质对叶面喷施有机硒肥的响应,对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进而支撑山西“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品种晋鲜糯8号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连续2年在山西晋中黑糯玉米典型种植区... 探索黑糯玉米硒吸收利用和籽粒营养品质对叶面喷施有机硒肥的响应,对生产中合理施用硒肥,进而支撑山西“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以品种晋鲜糯8号为试验材料,于2020—2021年连续2年在山西晋中黑糯玉米典型种植区开展田间试验,设置一次喷施不同用量有机硒0、6和12 g Se hm^(-2),以及喷施量12 g Se hm^(-2)条件下分2次喷施,共4个处理,研究叶喷有机硒对黑糯玉米产量、硒吸收利用、籽粒花青素和铁锰铜锌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喷硒量和喷硒次数对黑糯玉米鲜食期籽粒产量和成熟期地上部各器官干物质量无影响。相比不喷硒,喷硒可提高鲜食期籽粒和成熟期地上部各器官硒含量、硒积累。喷硒12 g Se hm^(-2)时,籽粒硒含量达到满足人体硒营养需求的最低目标值100μg kg^(–1),增幅最大,介于110~181μg kg^(–1)。成熟期,植株各器官硒积累从高到低依次为叶片、籽粒、茎秆、苞叶、穗轴。喷硒12 g Se hm^(-2),分2次喷施的平均籽粒硒强化指数和籽粒硒回收率分别为6.95(μg kg^(–1))(g hm^(-2))^(–1)和2.4%,优于1次喷施。同时,鲜食期籽粒花青素和铁锰锌含量也最高, 2年平均值分别为209、27.9、15.9和22.8 mg kg^(–1),但各处理间籽粒铜含量无差异。因此,兼顾硒吸收利用和籽粒营养品质同步提升,该区黑糯玉米生产中叶喷有机硒肥用量至少应不低于12 g Se hm^(-2),且分2次喷施效果较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有机硒肥 黑糯玉米 叶喷 硒含量 花青素 微量元素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26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