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8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水华蓝藻噬藻体对不同条件培养的宿主细胞感染性分析 被引量:8
1
作者 高恶斌 李三华 +1 位作者 吕波 张奇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3期420-425,共6页
在从武汉东湖水样中培养分离水华蓝藻噬藻体(Planktothrix agardhii Virus from Lake Donghu,PaV-LD)的基础上,对在不同条件培养的宿主蓝藻细胞中,PaV-LD增殖效率及裂解作用进行了测定分析。分别将PaV-LD接种到生长期、半连续培养更新... 在从武汉东湖水样中培养分离水华蓝藻噬藻体(Planktothrix agardhii Virus from Lake Donghu,PaV-LD)的基础上,对在不同条件培养的宿主蓝藻细胞中,PaV-LD增殖效率及裂解作用进行了测定分析。分别将PaV-LD接种到生长期、半连续培养更新率或光照不同的宿主蓝藻液中,并采用稀释培养计数(Mostprobable number,MPN)方法与电镜观察,测定子代PaV-LD释放量及宿主细胞的裂解作用。结果显示:对数生长期宿主蓝藻单个细胞中子代PaV-LD的平均释放量为350感染单位(Infectious Units,IU/cell),显著高于稳定生长期的平均释放量110 IU/cell。在用新鲜培养基更新率为0%、35%、50%和65%的半连续培养宿主蓝藻中,接种PaV-LD 5d之后,噬藻体的释放量分别约为50 IU/cell、70 IU/cell、220 IU/cell或310 IU/cell,表明子代PaV-LD释放率随培养基更新率的增加而显著提高。在光照条件下感染3—4d后,宿主蓝藻细胞充分裂解,并释放大量子代PaV-LD,滴度可由初始7.00×103IU/mL快速增加到8.56×107IU/mL;但在遮光条件下,同样感染的蓝藻细胞未见裂解,也检测不到释放的子代噬藻体。电镜观察显示,在光照条件下感染的蓝藻细胞类囊体膜结构消失,而大量子代PaV-LD颗粒主要分布在原有类囊体的部位。显然,宿主蓝藻细胞的培养条件和状态可能对获得噬藻体纯培养有决定性影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丝状蓝藻病毒(PaV-LD) 噬藻体感染性 蓝藻细胞裂解 半连续培养 稀释培养计数(MPN)
下载PDF
分子生物学方法在浮游病毒多样性研究中的应用 被引量:5
2
作者 高恶斌 王子乾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2期47-55,共9页
病毒是海洋及淡水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微生物环路、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维持浮游植物与细菌多样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病毒培养及定量技术难以对浮游病毒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解析。微生物分... 病毒是海洋及淡水微生物群落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调控微生物环路、驱动生物地球化学循环、维持浮游植物与细菌多样性等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然而,传统的病毒培养及定量技术难以对浮游病毒群落结构与多样性进行深入而全面的解析。微生物分子生态学技术的快速发展及广泛应用为此提供了新的途径。概述了克隆文库分析方法、凝胶脉冲场电泳(PFGE)技术、DNA指纹图谱、DNA微阵列、宏基因组技术等分子生物学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在研究浮游病毒的种群结构与遗传多样性及其与环境因素之间的相互关系等方面的应用状况。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分子生物学方法 浮游病毒 群落结构 遗传多样性
下载PDF
噬藻体遗传多样性及其分子生态学研究现状与展望 被引量:6
3
作者 高恶斌 董一鸣 《生态科学》 CSCD 2016年第2期166-173,共8页
噬藻体是水体微生物群落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淡水环境中,对蓝藻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水环境中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噬藻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分子生态学角度,论文对噬藻体遗传多... 噬藻体是水体微生物群落中的重要活性成分,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淡水环境中,对蓝藻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影响。开展水环境中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将有助于噬藻体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从分子生态学角度,论文对噬藻体遗传多样性研究的分子基础与分子标记等进行了综述,并简要概述了相关研究方法的基本概念及其应用状况。从分子生态学与噬藻体多样性研究相结合的层面,对该领域的未来研究进行展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噬藻体 辅助代谢基因 遗传多样性 分子生态学 蓝藻
下载PDF
噬藻体PaV-LD主要衣壳蛋白、穿孔素和内肽酶基因的克隆及表达分析 被引量:6
4
作者 李三华 高恶斌 +1 位作者 欧铜 张奇亚 《水生生物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2期252-260,共9页
最近阐明了水华蓝藻噬藻体PaV-LD(Planktothrix agardhii Virus isolated from Lake Donghu)的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一个含有142个ORF的双链DNA噬藻体。在此,我们对其主要衣壳蛋白基因073R,内肽酶和穿孔素基因123L-124L(PaV-LD基因组中两... 最近阐明了水华蓝藻噬藻体PaV-LD(Planktothrix agardhii Virus isolated from Lake Donghu)的全基因组序列,这是一个含有142个ORF的双链DNA噬藻体。在此,我们对其主要衣壳蛋白基因073R,内肽酶和穿孔素基因123L-124L(PaV-LD基因组中两个相邻的ORF)进行了基因克隆与表达分析。将073R克隆后构建原核表达质粒pET-32a-073R,并用IPTG进行诱导表达,073R融合蛋白经纯化后,进行免疫小鼠制备抗体;通过Western blot检测经噬藻体感染宿主细胞后073R的表达时序,结果显示在宿主细胞裂解之初,即PaV-LD感染48h以后073R开始表达,表明073R是一个晚期基因;同时073R推导的氨基酸序列与34株噬藻(菌)体及2株藻病毒(感染真核藻的病毒)的主要衣壳蛋白的氨基酸序列进行序列比对,显示073R与无尾的藻病毒衣壳蛋白亲缘关系更近。PCR扩增内肽酶和穿孔素基因123L-124L,并构建质粒pOP123L-124L,将其转入模式藻集胞藻PCC6803细胞中,质粒pOP123L-124L与藻集胞藻PCC6803基因组发生重组,形成重组藻;测定了重组藻与野生藻的生长速率,并绘制生长曲线;制备超薄切片,进一步比较和观察重组藻与野生藻的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显示重组藻与野生藻存在生长速率与超微形态的显著差异。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华蓝藻噬藻体PaV-LD 主要衣壳蛋白基因(073R) 内肽酶基因(123L) 穿孔素基因(124L)
下载PDF
咖啡酸对阿霉素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机制研究 被引量:6
5
作者 唐炜 叶鹏林 +2 位作者 刘坤 朱杨杰 高恶斌 《安徽医科大学学报》 CAS 北大核心 2022年第3期402-407,共6页
目的探讨咖啡酸(CA)对阿霉素(ADM)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ADM诱导建立心肌细胞H9c2损伤模型,确定ADM诱导的最佳浓度。其次,在心肌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给予不同浓度CA,培养24 h确定最适CA浓度。将H9c2心肌... 目的探讨咖啡酸(CA)对阿霉素(ADM)诱导的心肌细胞损伤的保护作用及其机制。方法采用不同浓度ADM诱导建立心肌细胞H9c2损伤模型,确定ADM诱导的最佳浓度。其次,在心肌损伤模型的基础上给予不同浓度CA,培养24 h确定最适CA浓度。将H9c2心肌细胞分为模型组(ADM组)、治疗组(ADM+CA组)和空白对照组(Control组),采用MTT法测定心肌细胞的存活率,用HE染色观察心肌细胞组织形态学变化。测定H9c2心肌细胞中乳酸脱氢酶(LDH)和活性氧(ROS)水平、线粒体膜电位变化及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并运用Western blot检测NF-κB-p65的表达水平。结果选择2.0μmol/L ADM作为诱导浓度,并选择4.0μmol/L CA用于后续试验。与Control组比较,ADM组中心肌细胞纤维排列紊乱,肌纤维变形严重;LDH和ROS水平升高,线粒体膜电位升高,且Na^(+)-K^(+)-ATP酶和Ca^(2+)-ATP酶活性降低,NF-κB-p65蛋白表达增高。与ADM组比较,ADM+CA组中心肌细胞肌束排列整齐,LDH和ROS水平降低,线粒体膜电位降低(P<0.05),且线粒体Na^(+)-K^(+)-ATP和Ca^(2+)-ATP酶活性提高(P<0.05),NF-κB-p65蛋白表达降低(P<0.05)。结论CA通过抗氧化应激、降低线粒体膜电位、提高H9c2细胞内ROS水平,并且通过调控NF-κB信号通路,参与保护ADM诱导的心肌损伤过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咖啡酸 心肌毒性 氧化应激 线粒体 NF-ΚB
下载PDF
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改革探讨
6
作者 高恶斌 《科教导刊》 2013年第30期113-113,131,共2页
本文针对目前环境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并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对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考核方式的调整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 本文针对目前环境生物技术课程的教学特点,并结合我校环境工程专业的研究生培养要求,对环境生物技术课程教学内容与课程体系的优化重组,以及教学方法的改进措施,考核方式的调整等进行了初步探讨,以期望提高教学质量、提升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环境生物技术 教学方法 教学探讨
下载PDF
启动子PpetE与Pcpc560对集胞藻PCC 6803生物合成乙醇的影响 被引量:1
7
作者 叶鹏林 Kwasi Kyere-Yeboah 高恶斌 《生物技术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2年第2期141-149,共9页
为了增加工程集胞藻PCC 6803的乙醇合成产量,通过选用强启动子Pcpc560 驱动并提高外源乙醇合成基因(pdc,yqhD)的表达,从而促进乙醇的生产。具体方法利用同源双交换引入来源于运动型发酵单胞菌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与来源于大肠杆菌的... 为了增加工程集胞藻PCC 6803的乙醇合成产量,通过选用强启动子Pcpc560 驱动并提高外源乙醇合成基因(pdc,yqhD)的表达,从而促进乙醇的生产。具体方法利用同源双交换引入来源于运动型发酵单胞菌的丙酮酸脱羧酶基因(pdc)与来源于大肠杆菌的NADPH依赖型醛还原酶基因(yqhD)并选用不同的启动子来驱动其表达。通过逆转录定量PCR分析,比较在不同启动子驱动的情况下,外源乙醇合成基因(pdc,yqhD)的表达情况并检测相应突变株的乙醇产量。结果显示相较于中等启动子,铜离子诱导启动子PpetE,来源于集胞藻PCC 6803的光强启动子Pcpc560显著促进了外源乙醇合成基因(pdc,yqhD)的表达,并增加了工程菌株乙醇合成的产量。超强启动子Pcpc560搭配pdc,yqhD的组合表达,显著提高了工程菌株的乙醇合成产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乙醇 启动子 集胞藻PCC 6803 合成 逆转录
下载PDF
噬藻体辅助代谢基因(AMGs)研究进展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恶斌 宁德刚 《微生物学通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8期1667-1674,共8页
噬藻体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淡水环境中以蓝藻为感染宿主的病毒,对蓝藻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噬藻体携带一系列与宿主新陈代谢相关的同源基因被称为辅助代谢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在噬藻体感染蓝藻过程中,可... 噬藻体是一类广泛存在于海洋及淡水环境中以蓝藻为感染宿主的病毒,对蓝藻种群结构与多样性以及水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噬藻体携带一系列与宿主新陈代谢相关的同源基因被称为辅助代谢基因。它们编码的蛋白在噬藻体感染蓝藻过程中,可参与宿主的光合作用、戊糖磷酸循环、营养物质摄取以及核苷酸生物合成等代谢活动。近年来,一些辅助代谢基因被作为噬藻体分子检测的靶标基因,并用于噬藻体遗传多样性及其与蓝藻间相互关系的研究。本文综述了国内外有关噬藻体辅助代谢基因的来源、生物学功能及其多样性等方面的研究进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辅助代谢基因 生物学功能 遗传多样性 噬藻体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