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250篇文章
< 1 2 1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8
1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5 位作者 林一帆 陆宇平 巩阳 季芳 刘杨 王立新 《中国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期13-17,共5页
目的观察肝脾肾同调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80例IBS-D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调... 目的观察肝脾肾同调法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arrhea-predominant irritable bowel syndrome,IBS-D)疗效并探讨其机制。方法选择80例IBS-D患者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治疗组和对照组各4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调肝温肾方,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疗程为4周。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排便急迫感情况并检测直肠敏感性。停药4周后对治愈和显效患者进行随访。结果治疗组脱落3例,对照组脱落4例。腹痛或腹部不适、腹胀、大便次数、大便性状及排便急迫感记分两组治疗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各症状终点记分与基线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黏液便的改善治疗后两组间记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0.01)。综合疗效:符合方案集(PPS):治疗组痊愈率为24.3%(9/37),总有效率为81.1%(30/37);对照组分别为19.4%(7/36),80.6%(29/36);金分析集(FAS):治疗组的痊愈率为22.5%(9/40),总有效率为80.0%(32/40);对照组分别为17.5%(7/40),77.5%(31/40),两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访结果:对两组痊愈和显效的病例随访,治疗组和对照组分别有4例和12例复发或加重,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直肠敏感性:治疗后两组直肠感知阈值、排便阈值和疼痛阈值均有改善,与本组治疗前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健脾调肝温肾方治疗IBS-D有效,且改善黏液便方面优于匹维溴铵,远期疗效也优于匹维溴铵。其治疗机制可能是通过调整肠道敏感性而发挥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健脾调肝温肾方 疗效 直肠敏感性
下载PDF
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7
2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5 位作者 林一帆 陆宇平 杨卓 巩阳 刘杨 王立新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1948-1950,共3页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疗程为8周。于... 目的:研究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选择溃疡性结肠炎患者60例进行前瞻性、随机、西药治疗平行对照的临床试验。试验组和对照组各30例,试验组口服活血化瘀中药汤剂,对照组口服柳氮磺胺吡啶片。疗程为8周。于治疗前后观察并记录腹痛、脓血便等症状以及结肠镜下所见。停药6个月内对显效和有效的病人保持随访。结果:临床症状疗效:试验组在控制脓血便症方面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黏膜病变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7%,两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溃疡性结肠炎综合疗效:试验组与对照组总有效率分别为90.0%和76.7%。远期疗效:试验组有7例复发或加重,对照组有14例复发或加重,试验组远期疗效优于对照组(P<0.05)。结论:活血化瘀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有效,尤其在控制脓血便方面,并且具有良好远期疗效和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活血化瘀法 有效性 安全性
原文传递
肠激舒软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 被引量:14
3
作者 高文艳 林一帆 +6 位作者 陈山泉 陆宇平 杨卓 巩阳 刘杨 王立新 王长洪 《中西医结合学报》 CAS 2009年第3期212-217,共6页
目的:评价肠激舒软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方法。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试验组78例,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肠激舒软胶囊(4粒/次,3次... 目的:评价肠激舒软胶囊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阳性药对照方法。104例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患者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试验组78例,对照组26例,分别采用肠激舒软胶囊(4粒/次,3次/d)及复方谷氨酰胺肠溶胶囊(3粒/次,3次/d)进行为期21d的治疗。以腹痛或腹部不适、排便频率、粪便性状等单个症状进行疗效评价,同时对单个症状基础上的总体疗效进行组间比较。以血、尿、粪便常规,肝、肾功能和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安全性评价的依据。结果:治疗21d后,试验组治疗第7、14、21天腹痛或腹部不适积分及第21天该项积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第14天大便次数积分及第21天该项积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第21天大便性状积分及其积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治疗第14、21天肠鸣积分及其积分下降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痊愈率和总有效率分别为20.27%和71.62%,对照组分别为13.64%和40.91%,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两组均未见明显不良反应。结论:肠激舒软胶囊能有效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肝郁脾虚证,并且具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肠激舒软胶囊 肠易激综合征 肝气郁结 脾虚 治疗结果 安全性
下载PDF
中药穴位离子导入防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4
作者 高文艳 张援 +5 位作者 林一帆 麻树人 杨卓 巩阳 王长洪 刘俊丽 《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CAS CSCD 2014年第1期26-29,共4页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外敷离子导入防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ERCP术后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外敷离子导入。观察2组患者ERCP术后高淀粉酶... 目的观察中药穴位外敷离子导入防治内镜逆行胰胆管造影(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的临床疗效。方法将300例ERCP术后患者随机分入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均给予常规治疗,治疗组加用中药穴位外敷离子导入。观察2组患者ERCP术后高淀粉酶血症和胰腺炎发生率及合并胰腺炎或胰高淀粉酶血症患者血清淀粉酶恢复至正常的天数,并对术后患者腹痛进行评分。结果剔除符合剔除标准的病例17例,治疗组纳入142例,对照组141例。治疗组术后高淀粉酶血症或胰腺炎的发生例数均少于对照组,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合并胰腺炎患者的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4.25±0.95)d和(5.28±1.11)d,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治疗组和对照组合并胰高淀粉酶血症患者的淀粉酶恢复正常时间分别为(2.88±0.78)d和(3.81±1.62)d,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和对照组术后患者腹痛评分分别为(0.95±1.04)分和(1.21±1.12)分,2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中药穴位外敷离子导入能促进ERCP术后合并高淀粉酶血症患者血清淀粉酶的恢复,并能较好地缓解术后腹痛症状。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中药 离子导入 胰胆管造影术 高淀粉酶血症 胰腺炎
下载PDF
中药联合益生菌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的临床研究 被引量:10
5
作者 高文艳 林一帆 +4 位作者 王长洪 陈山泉 陆宇平 巩阳 刘杨 《中华中医药学刊》 CAS 2010年第6期1330-1332,共3页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整肠生(有效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中药汤剂联合整肠生(500mg,3次/天)治疗8周;对照组只给予... 目的:探讨中药联合整肠生(有效成分为地衣芽孢杆菌)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疗效。方法:将40例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和对照组,各20例。试验组给予中药汤剂联合整肠生(500mg,3次/天)治疗8周;对照组只给予中药汤剂,治疗8周。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肠镜检查结果、复发情况及不良反应。结果:试验组患者治疗后的临床综合疗效、临床症状改善状况、肠镜检查结果及不良反应发生率与对照组的比较,差别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在治疗2周时,在临床主要症状记分上,试验组低于对照组(P<0.05)。复发情况:随访6个月,试验组2例复发,而对照组8例复发。结论:整肠生联合中药治疗慢性复发型溃疡性结肠炎患者的能够更快地控制临床症状,且明显减少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结肠炎 溃疡性 中药 整肠生
原文传递
胆石片治疗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的随机双盲对照临床试验研究 被引量:5
6
作者 高文艳 林一帆 +5 位作者 巩阳 刘杨 雷春红 盛天骄 吴卓霖 李禹廷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5年第10期1405-1408,共4页
目的评价胆石片治疗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120例不伴有结石的慢性胆囊炎患者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胆石片(... 目的评价胆石片治疗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肝胆气郁证)的有效性和安全性。方法采用随机、双盲、安慰剂平行对照、多中心临床试验设计。120例不伴有结石的慢性胆囊炎患者符合本试验纳入标准,试验组和对照组各60例。分别采用胆石片(6粒/次,3次/d)及胆石片安慰剂(6粒/次,3次/d)进行为期4周的治疗。以中医证候积分(包括右胁胀痛、口苦、咽干、嗳气、恶心、厌食油腻、纳食减少、胃脘痞满、上腹饱胀、右上腹部压痛和大便秘结)和腹部超声检查进行疗效评价。以血、尿、大便常规,肝功能(ALT、AST、TBIL、DBIL)、肾功能(Bun、Cr)和心电图检查结果作为安全性评价的依据。结果治疗4周后,经CMH卡方检验,两组主要疗效、次要疗效及影像学疗效中痊愈率、显效率、有效率、无效率及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安全性:两组均无严重不良事件发生。结论胆石片能有效治疗不伴有胆囊结石的慢性胆囊炎,并有良好的安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胆囊炎 胆石片 肝胆气郁 有效性 安全性
下载PDF
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IL-17和IL-23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5
7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5 位作者 吕冠华 林一帆 陆宇平 巩阳 刘杨 季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10期1940-1943,共4页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IL-17和IL-23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法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IL-17和IL-23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法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mg,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内镜下取十二指肠黏膜,应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IL-17和IL-23的表达。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为93.3%,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0%的总有效率(P<0.01);各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P<0.01)。治疗前两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无显著差异,治疗后治疗组IL-17、IL-23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差别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IL-17和IL-23参与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的发病,健脾法治疗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有效,有可能通过调节IL-17和IL-23在肠黏膜的表达达治疗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食物不耐受 健脾法 IL-17 IL-23
原文传递
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NF-κB和TLR4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 被引量:6
8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6 位作者 吕冠华 林一帆 陆宇平 巩阳 刘杨 季芳 雷春红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2年第13期1371-1373,1376,共4页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中NF-κB和TLR4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 目的观察伴有食物不耐受的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D-IBS)患者十二指肠黏膜中NF-κB和TLR4的表达及健脾法对其表达的影响。方法选择60例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随机分为治疗组30例和对照组30例。治疗组口服健脾为主的中药,每日1剂;对照组口服匹维溴铵片,50 mg/次,每日3次,治疗4周后进行疗效评价。治疗前后内镜下取十二指肠黏膜,应用免疫组化方法检测NF-κB和TLR4的表达情况。结果治疗组总有效率(93%)显著高于对照组(70%)(P<0.01);2组治疗后主要症状评分均显著低于治疗前。治疗前2组NF-κB和TLR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无显著性差异,治疗后治疗组NF-κB和TLR4免疫组化染色阳性细胞数显著低于对照组(P均<0.05)。结论 NF-κB和TLR4参与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患者的发病,健脾法治疗伴有食物不耐受的D-IBS有效,有可能与通过调节NF-κB和TLR4在肠黏膜的表达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食物不耐受 健脾法 NF-ΚB TLR4
下载PDF
内镜下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1478例回顾性分析——对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的研究 被引量:10
9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9 位作者 麻树人 陈山泉 陆宇平 杨卓 巩阳 刘杨 季芳 李昊燃 王立新 林一帆 《中国中医急症》 2011年第1期35-37,60,共4页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既往5年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中药组及非中药组。比较两组患者黄疸入院术前和出院前最后1次检测水平,并计算日均黄疸下降值、人均住院日。对未能一次性取石成功... 目的回顾性分析中药联合内镜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临床疗效。方法分析本院既往5年肝内外胆管结石患者。分为中药组及非中药组。比较两组患者黄疸入院术前和出院前最后1次检测水平,并计算日均黄疸下降值、人均住院日。对未能一次性取石成功者,应分析其原因,记录进一步处理办法。对随访1年的病例,记录复发情况。观察内镜治疗情况和中药联合内镜治疗情况,并观察患者治疗效果,对成功取石后出院、既往有胆道手术史的病例随访。结果 1410例一次性取石成功,一次性取石成功率为95.40%。946例术后联合口服清胰利胆退黄方,治疗后中药组住院天数短于非中药组,黄疸指数的日均下降数值亦高于非中药组;未能一次性取净结石的68例难治性结石,除其中18例直接内镜下胆管支架引流术放置胆道塑料支架外,其余均经鼻胆管中药溶石后取净结石。中药组391例1年内复发9例(2.30%),非中药组283例1年内复发18例(6.36%),中药组复发率显著低于非中药组。结论内镜下治疗肝内外胆管结石联合口服中药,近期可促进肝功的恢复、减少住院日,远期可预防或延缓结石的复发。对于难治性胆管结石不能一次性取石成功者,联合经鼻胆管注入溶石中药,可提高取石的成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肝内外胆管结石 中药 内镜技术
下载PDF
王长洪教授清法治疗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3
10
作者 高文艳 朱虹 林一帆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4年第12期195-196,共2页
吾师王长洪教授业医4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尤以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为著。他认为"热"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阶段、不同分型均有存在,且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临证之时,"清"法应用最多,但分清肠化湿解毒法、清热... 吾师王长洪教授业医40余载,临证积累经验颇丰,尤以中药治疗溃疡性结肠炎为著。他认为"热"在溃疡性结肠炎的不同阶段、不同分型均有存在,且均扮演重要角色,因此,临证之时,"清"法应用最多,但分清肠化湿解毒法、清热健脾燥湿法、舒肝实脾清热法、温中清肠补肾法和化瘀通络清肠法之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溃疡性结肠炎 清法 老中医经验 王长洪
原文传递
中医药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概况 被引量:6
11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09年第9期1059-1061,共3页
关键词 肠易激综合征 腹泻 中医药
下载PDF
内镜联合中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 被引量:1
12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7 位作者 麻树人 张宁 陈山泉 陆宇平 杨卓 巩阳 刘杨 林一帆 《辽宁中医杂志》 CAS 2012年第3期487-489,共3页
目的:观察内镜联合中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方法: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56例次的内镜治疗,治疗组在内镜治疗后联合服用疏肝利胆退黄方;对照组单纯接受内镜治疗。治疗... 目的:观察内镜联合中药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的有效性。方法:对原位肝移植术后吻合口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的病人进行了56例次的内镜治疗,治疗组在内镜治疗后联合服用疏肝利胆退黄方;对照组单纯接受内镜治疗。治疗后定期复查血液分析和肝功能,计算黄疸日均下降值,并依据结果判定疗效。对合并有胆管结石的病人进行随访1年。结果:治疗组和对照组治愈率分别为75.0%和60.0%,总有效率分别为97.2%和90.0%,两组比较,差异有均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组黄疸指标(总胆红素和直接胆红素)日均下降值较对照组下降更快,且统计学显示有显著差异(P<0.05)。32例次合并有胆管结石中,有22例口服中药,10例未服用,1年内治疗组和对照组各有4例复发胆管结石,复发率分别为18.2%和40%,两组的复发率有显著统计学差异(P<0.05)。结论:内镜联合疏肝利胆退黄方治疗原位肝移植术后胆管狭窄合并梗阻性黄疸有效,且能更快恢复黄疸,并且减少胆管结石复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ERCP 中药 胆管吻合口狭窄 肝移植术后 梗阻性黄疸
原文传递
王长洪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经验 被引量:17
13
作者 高文艳 《辽宁中医杂志》 CAS 北大核心 2010年第7期1208-1210,共3页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虽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但因其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王长洪教授认为该病发病以脾胃虚弱为本,肝脾不调为病机关键,脾肾两虚为重要的病机演化为主要病机,而立调肝健脾、健脾燥湿、温肾固本和肝脾肾同调四...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虽不是一种致死性疾病,但因其迁延难愈,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王长洪教授认为该病发病以脾胃虚弱为本,肝脾不调为病机关键,脾肾两虚为重要的病机演化为主要病机,而立调肝健脾、健脾燥湿、温肾固本和肝脾肾同调四大治疗之法,而尤以肝脾肾同调之法,为其临证常用之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 治疗 经验 肝脾肾同调 王长洪
原文传递
王长洪教授治疗慢性萎缩性胃炎经验浅析 被引量:5
14
作者 高文艳 林一帆 《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 CAS 2015年第33期3741-3743,共3页
王长洪教授是军内国医名师、辽宁省名中医,师从中医泰斗董建华院士,得其真传,善治胃病,降效卓著。临证之时师古而不泥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见解独到,屡起沉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黏膜肌... 王长洪教授是军内国医名师、辽宁省名中医,师从中医泰斗董建华院士,得其真传,善治胃病,降效卓著。临证之时师古而不泥古,辨证与辨病相结合,见解独到,屡起沉疴。慢性萎缩性胃炎是一种以胃黏膜萎缩、变薄,腺体减少或消失,黏膜肌增生等病理改变为特征的慢性胃病,常伴有不同程度的肠上皮化生和不典型增生,因此被认为是“癌前疾病”。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慢性萎缩性胃炎 老中医经验 王长洪
下载PDF
王长洪教授治疗脂肪肝经验 被引量:3
15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9期168-169,共2页
王长洪教授认为脂肪肝的主要病因病机为饮食不节,过食膏粱厚味,或大量饮酒,使湿热内生;或湿聚成痰,痰湿互结;或痰瘀胶结,内郁于肝而发。其治疗脂肪肝注重辨证同时又强调辨病,如临证时强调疏肝在治疗中的重要作用,同时讲究中西合参。
关键词 脂肪肝 王长洪 经验
原文传递
从功能语法的角度谈英文医学论文中的名物化现象 被引量:7
16
作者 高文艳 《外语与外语教学》 CSSCI 北大核心 2008年第9期25-27,共3页
大量名物化结构的使用是科技文章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够帮助人们简洁、精确、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目前有关名物化的研究大多围绕科技、法律、外贸英语等方面展开,而本文侧重于研究医学英语的名物化现象,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中外医... 大量名物化结构的使用是科技文章的一个重要特征,它能够帮助人们简洁、精确、客观地表达自己的意思。目前有关名物化的研究大多围绕科技、法律、外贸英语等方面展开,而本文侧重于研究医学英语的名物化现象,从功能语法的角度对中外医学工作者撰写的英文医学论文中名物化的使用情况进行比较与分析,以期为国内医学工作者撰写英文医学论文提供借鉴。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英文医学论文 讨论部分 名词化结构 语法隐喻
下载PDF
王长洪教授治疗细菌性肝脓肿经验 被引量:2
17
作者 高文艳 王长洪 《辽宁中医药大学学报》 CAS 2013年第8期244-246,共3页
王长洪教授认为细菌性肝脓肿热毒内蕴是外因,清热解毒是根本大法,用药宜重剂;正气虚损是内因,益气扶正宜贯穿治疗始终,应用黄芪最为常;气阻血瘀是关键病机,活血化瘀促消散。临证之时,分期论治更具可操作性。
关键词 细菌性肝脓肿 王长洪 经验
原文传递
试论独立学院外语课程设置的合理模式 被引量:7
18
作者 高文艳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CSSCI 2008年第3期111-114,共4页
以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外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导向、类型及数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改革课程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根据毕业生就业实际需求提出"5+4+3"课程设置的思路,以求摸索... 以综合素质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为导向,分析了当前普通高校独立学院外语专业课程的设置导向、类型及数量等方面存在的一些问题,论述了改革课程模式应遵循的原则,根据毕业生就业实际需求提出"5+4+3"课程设置的思路,以求摸索独立学院外语课程设置的合理模式。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独立学院 外语专业 课程模式
下载PDF
王长洪教授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经验 被引量:5
19
作者 高文艳 《世界中西医结合杂志》 2016年第6期774-777,共4页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属难治性疾病。王长洪教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内国医名师、辽宁省名中医,在中西医结合消化病诊治方面著述较丰,颇有建树,尤擅治溃疡性结肠炎。王教授认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是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疾... 溃疡性结肠炎作为炎症性肠病的一种,属难治性疾病。王长洪教授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军内国医名师、辽宁省名中医,在中西医结合消化病诊治方面著述较丰,颇有建树,尤擅治溃疡性结肠炎。王教授认为,脾肾阳虚、命门火衰是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疾病的病机关键,脾之阳气与肾中真阳密切相关。王教授认为,溃疡性结肠炎有一份脓血,就有一份热毒羁留。因此治疗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健脾温阳固本的同时,一定要施以清热解毒之品,去除留邪,措施上内治外治相结合,并注重维持治疗。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难治性溃疡性结肠炎 名老中医 经验
下载PDF
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及护理对策 被引量:16
20
作者 高文艳 《中国现代医生》 2011年第27期126-127,共2页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原因,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首都机场医院等两所二级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收集资料... 目的调查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心理健康状况并分析原因,为临床护理实践提供依据。方法整群抽取2009年9月~2010年9月在首都机场医院等两所二级医院进行维持性血液透析治疗的慢性肾功衰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收集资料。结果评估的65例维持性血透患者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量表总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组,具有非常显著性差异(P<0.01)。存在问题主要为抑郁、躯体化症状、焦虑等,其因子得分均高于国内常模组(P<0.05),其中抑郁和躯体化等最明显,其因子得分明显高于国内常模组(P<0.01)。结论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因疾病的不可治愈性以及血液透析治疗的不适或痛苦,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需要护理人员明确影响因素,进行积极干预,提高患者心理健康水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维持性血液透析 心理健康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1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