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984篇文章
< 1 2 50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思路与主要措施 被引量:1
1
作者 高旭东 《学术前沿》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期51-59,共9页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举措。为了把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落到实处,我们需要明确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主要目的与科学内涵,理清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基... 健全新型举国体制、强化国家战略科技力量是党的二十大确定的“坚持创新在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中的核心地位”的重要举措。为了把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落到实处,我们需要明确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主要目的与科学内涵,理清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基本思路,并在政府政策选择、企业战略选择、高校战略选择等方面做出有效的安排。在新型举国体制中,“举国”是核心,“新型”是特点;重塑创新体系、保障经济安全,建立以本土企业为主导的创新体系是出发点。在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过程中,政府的领导和组织作用具有全局性的战略意义;企业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的核心,需要尽快建成一批不惧怕技术封锁和打压的世界一流企业;高校是健全新型举国体制不可替代的力量,需要担当起人才培养与科学研究的重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型举国体制 基本思路 战略选择 政府 企业 高校
下载PDF
《吉尔伽美什史诗》的文学伦理学解读
2
作者 高旭东 朱浩然 《天津外国语大学学报》 2023年第6期11-18,108-109,共10页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已知的世界最古老的史诗。从文学伦理学的理论出发,文章分析了这部史诗的内涵与特征,并进一步考察了其所处的伦理语境,即丈夫、祖先权责更大的家庭关系以及家国一体的社会服从关系。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君主,... 《吉尔伽美什史诗》是已知的世界最古老的史诗。从文学伦理学的理论出发,文章分析了这部史诗的内涵与特征,并进一步考察了其所处的伦理语境,即丈夫、祖先权责更大的家庭关系以及家国一体的社会服从关系。史诗的主人公吉尔伽美什是君主,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力,他一度突破伦理语境行事,最终又回到原有的伦理语境中,反映出新的伦理语境构建的潜能。从史诗的伦理语境可以看出,《吉尔伽美什史诗》比西方的《荷马史诗》更具备伦理属性。这是因为东方民族更注重社会中人与人之间关系的调节与伦理关系。从深层动因上来说,东方有其独特的亚细亚生产方式,这种生产方式需要人与人之间的密切协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吉尔伽美什史诗》 文学伦理学 伦理语境 伦理选择 伦理动因
下载PDF
加速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的意义、挑战和对策
3
作者 高旭东 《中国发展观察》 2023年第2期58-61,共4页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如何实现宏伟的目标...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未来五年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局起步的关键时期,主要目标任务之一是科技自立自强能力显著提升。到二〇三五年,我国发展的总体目标之一是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进入创新型国家前列。如何实现宏伟的目标,需要做出有效安排。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立自强 主要目标任务 创新型国家 挑战和对策 未来五年 高水平 总体目标 现代化
下载PDF
在体系再造中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理论、政策与战略
4
作者 高旭东 《工程研究(跨学科视野中的工程)》 2023年第6期510-523,共14页
在国际形势巨变的背景下,尽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挑战在于,科技自立自强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和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过去的政策和战略有效性不足,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分析表... 在国际形势巨变的背景下,尽快实现科技自立自强意义重大。挑战在于,科技自立自强的科学内涵是什么,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内在逻辑和基本条件是什么,为什么过去的政策和战略有效性不足,都需要进行深入的理论分析。本文通过对相关理论分析表明,实现科技自立自强需要对现有的创新体系、产业体系、经济体系进行重塑,并以此为基础提出实现科技自立自强的基本思路以及在政府政策、企业战略、高校战略方面的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科技自立自强 创新体系重塑 理论 政府政策 企业战略
下载PDF
浅谈粮饲兼用玉米种质创新与品种选育 被引量:1
5
作者 周旭梅 高旭东 高洪敏 《辽宁农业科学》 2023年第1期71-72,共2页
随着落实我国玉米生产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的发展要求,粮饲兼用型玉米受到了农户、青贮加工及养殖企业的青睐,成为当前玉米种植的一个新方向。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 随着落实我国玉米生产供给侧改革、因地制宜推行“粮改饲”的发展要求,粮饲兼用型玉米受到了农户、青贮加工及养殖企业的青睐,成为当前玉米种植的一个新方向。高产、优质、多抗粮饲兼用玉米种质资源创新与新品种选育研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借鉴相关文献资料,并结合育种实践,对粮饲兼用玉米的品种特性、育种目标、种质资源创新及品种选育方面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在粮饲兼用玉米新品种选育中,要重视PN78599和旅大红骨种质的改良与利用;在选系过程中,要注重大群体、高密度选择,异地筛选,抗性鉴定,测用结合等选育策略。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粮饲兼用 种质创新 品种选育
下载PDF
鲁迅笔下“并不熟识的青年”是谁?
6
作者 高旭东 《鲁迅研究月刊》 北大核心 2024年第1期63-67,共5页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第2卷对于《一觉》中“并不熟识的青年”的注释都是冯至,然而2004年有学者著文,认为冯至送《浅草》给鲁迅经不起推敲,陈炜谟才是给鲁迅送《浅草》的人。本文认为以林如稷没有任何旁证的推测就是真理,... 人民文学出版社出版的《鲁迅全集》第2卷对于《一觉》中“并不熟识的青年”的注释都是冯至,然而2004年有学者著文,认为冯至送《浅草》给鲁迅经不起推敲,陈炜谟才是给鲁迅送《浅草》的人。本文认为以林如稷没有任何旁证的推测就是真理,而杨晦的冯至给鲁迅送《浅草》的旁证就是“误证”的论证方法是有问题的。从当事人方面说,陈炜谟从来没有说他去教员休息室给鲁迅送过《浅草》,而冯至却情真意切地对此事的经过进行了回忆。在送《浅草》事件的9个月前,陈炜谟曾与鲁迅寓所夜谈,而冯至直到1926年5月1日才与陈炜谟一起去拜访鲁迅,因而“并不熟识的青年”应指冯至而非陈炜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并不熟识的青年” 鲁迅 冯至 陈炜谟
原文传递
水泥行业“十四五”绿色低碳发展中期回顾及展望
7
作者 高旭东 《中国水泥》 CAS 2024年第4期6-15,共10页
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2022年水泥产量21.3亿吨,全行业CO_(2)排放量约12.1亿吨。水泥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中国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性要求,也是如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十四五”中期回顾时间节点为2022年,展望至2... 中国是水泥生产大国,2022年水泥产量21.3亿吨,全行业CO_(2)排放量约12.1亿吨。水泥行业的绿色低碳发展,不仅是中国实践生态文明建设的原则性要求,也是如期实现“双碳”战略目标的必由之路。“十四五”中期回顾时间节点为2022年,展望至2030年。本文系统梳理了截至2022年中国水泥行业在绿色低碳发展方面的政策文件和工作进展,总结了既往发展中的成绩和不足,分析预测了2030年以前全国水泥的市场需求、能源消费和二氧化碳排放量等关键指标,研究了行业下一步绿色低碳转型的工作要点和实施路径,并初步提出了水泥行业绿色低碳发展的政策措施建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水泥行业 政策措施建议 二氧化碳排放量 实施路径 能源消费 生态文明建设 绿色低碳发展 工作要点
下载PDF
基于空间映射的S波段MEMS带通滤波器设计
8
作者 高旭东 史泽民 +1 位作者 吴倩楠 李孟委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第5期234-238,共5页
针对目前RF MEMS带通滤波器存在带内插损大、回波损耗大、不易集成、调试周期长等问题,论文采用空间映射法设计并优化了一款七阶S波段交指带通滤波器。经过4次参数提取和5次精细仿真,该滤波器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 针对目前RF MEMS带通滤波器存在带内插损大、回波损耗大、不易集成、调试周期长等问题,论文采用空间映射法设计并优化了一款七阶S波段交指带通滤波器。经过4次参数提取和5次精细仿真,该滤波器达到了设计指标要求。仿真结果表明,设计的滤波器中心频率为3.5GHz,带内插损小于1.5dB,3dB带宽为0.95GHz,中心频率左右0.7GHz处的带外抑制大于40dB,带内群时延小于4.5ns,且平坦度大于50%,整体体积为8.5mm×7.4mm×4.2mm。此滤波器能满足通信系统小型化的应用需求,在微波通信领域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交指滤波器 MEMS 空间映射 参数提取
下载PDF
一种基于光刻胶牺牲层的RF MEMS开关制备方法
9
作者 高旭东 史泽民 +1 位作者 吴倩楠 李孟委 《舰船电子工程》 2023年第3期209-213,共5页
论文针对RF MEMS开关上电极传统的牺牲层工艺存在工艺兼容性差、释放时热应力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刻胶牺牲层的MEMS开关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在氮气环境下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光刻胶作为牺牲层时容易出现的表面褶皱、破裂等问... 论文针对RF MEMS开关上电极传统的牺牲层工艺存在工艺兼容性差、释放时热应力大等问题,提出了一种基于光刻胶牺牲层的MEMS开关制备方法。通过采用在氮气环境下进行固化处理的方法,解决了光刻胶作为牺牲层时容易出现的表面褶皱、破裂等问题,同时提高了牺牲层表面的平整度;通过氧等离子体干法刻蚀释放工艺,获得了具有高平整度和低粗糙度的MEMS开关上电极结构。测试结果表明,基于光刻胶牺牲层工艺制备的RF MEMS开关在DC-20GHz频段内性能良好,隔离度均小于-30.0dB,插入损耗均大于-1.0dB。该RF MEMS开关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F MEMS开关 上电极 牺牲层 干法释放
下载PDF
论马克思对印度与中国的跨文化研究
10
作者 高旭东 《江汉论坛》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2期5-14,共10页
在东方各国中,马克思最关注的是印度与中国。马克思曾经以研究印度社会而得出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特征,置于“古代的、封建的”之前,作为比较原始的社会形态。我们既不能像斯大林的“五形态说”那样完全忽略亚细亚生产方式,又要... 在东方各国中,马克思最关注的是印度与中国。马克思曾经以研究印度社会而得出的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社会特征,置于“古代的、封建的”之前,作为比较原始的社会形态。我们既不能像斯大林的“五形态说”那样完全忽略亚细亚生产方式,又要看到以亚细亚生产方式套用中国古代社会所造成的缺憾:马克思关于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成果主要是从对于印度社会的分析得来的,鉴于中国社会与印度社会的巨大差异,很多关于印度社会的特征是不能套在中国社会之上的;然而,我们又不能忽略其中精辟深刻的理论论述。同时,我们还要提防有些西方学者借马克思的亚细亚生产方式的研究对中国的历史与现实进行恶意的攻击。马克思对于印度社会的历史与文化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因而我们认为赛义德在《东方学》中将马克思关于印度研究的东方学视野看成是歌德等文化先辈建构出来的结果,是一种对马克思的误读,而对于马克思的准确解读,需要了解马克思在历史主义与伦理主义之间的张力。即马克思在历史主义的层面上充分肯定英国侵略者摧毁印度的充满田园牧歌情调的愚昧专制的历史进步性;而从伦理主义的角度看,马克思是永远站在被压迫阶级与被压迫民族的立场上说话的,因而赛义德站在被压迫的东方立场反抗西方建构出来的学术暴力,反而与马克思主义的伦理选择具有很大的相似性。值得注意的是,与马克思对印度社会的历史与文化分析相比,马克思对于中国的社会现实更感兴趣,而且马克思更同情中国。在英国侵略者与中国之间,马克思激烈地抨击侵略者,同情中国人民。而且在太平天国起义的前夜,马克思就意识到了中国将发生均贫富的革命,认为中国具有浓厚的社会主义土壤。这也许就是后来中国接受马克思主义的文化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马克思 亚细亚生产方式 印度 中国 跨文化研究
下载PDF
美国玉米种质X64选系穗部性状及产量配合力评价分析
11
作者 李方明 谢文锦 +3 位作者 杨海龙 付俊 张中伟 高旭东 《农业科技通讯》 2023年第8期51-55,共5页
应用NⅡ设计,对以美国玉米种质为基础的新选系与5个骨干自交系组配的25个杂交组合进行穗部性状和产量的配合力分析,以筛选优良自交系及潜在的优良组合。结果表明,用X6411组配长穗型、秃尖较短、行粒数多、百粒重高、出籽率高的高产组合... 应用NⅡ设计,对以美国玉米种质为基础的新选系与5个骨干自交系组配的25个杂交组合进行穗部性状和产量的配合力分析,以筛选优良自交系及潜在的优良组合。结果表明,用X6411组配长穗型、秃尖较短、行粒数多、百粒重高、出籽率高的高产组合有较大潜力;X6421所配组合在增加穗行数、减小秃尖上有较大优势,在提高穗长、穗粗、粒长方面有一定作用;用X6431组配有望获得果穗粗、粒长、穗粒数多的组合,但其秃尖较长,需要进一步加以改良。筛选出的X6411×9352和X6411×丹599是产量较高、穗部性状比较理想的组合。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玉米 自交系 穗部性状 配合力 杂种优势
下载PDF
隧道洞渣制备机制砂的细度模数控制系统研究与应用
12
作者 林靖 任阳 +5 位作者 郑军 周磊 高旭东 姜世霖 王肖 汪峥 《中国矿业》 北大核心 2024年第2期236-244,共9页
隧道洞渣岩石特性多变,成品机制砂细度模数波动大,不利于工程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各公称粒径区间占比对细度模数的影响,将0~5.0 mm砂分为0~2.5 mm与2.5~5.0 mm两区间,以《建设用砂》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基础,结... 隧道洞渣岩石特性多变,成品机制砂细度模数波动大,不利于工程应用。通过理论分析和试验研究等方法,研究了各公称粒径区间占比对细度模数的影响,将0~5.0 mm砂分为0~2.5 mm与2.5~5.0 mm两区间,以《建设用砂》细度模数的计算公式为基础,结合实测数据得出细度模数简化预测公式,并基于该预测公式构建了控制逻辑,实现了细度模数的在线调配与闭环控制。研究结果表明:将0~5.0 mm砂分为0~2.5 mm与2.5~5.0 mm两区间,可推导出细度模数的简化预测公式,通过两区间砂的比值即可快速准确预测细度模数;当细度模数在2.6~2.8之间且调配系数k取2.1时,m3与m2的比值为3.1~4.8,m3与v的比值为78.12~120.96。基于简化预测公式构建的细度模数控制系统,可实现细度模数稳定控制,对隧道洞渣资源化利用有积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隧道洞渣 机制砂 细度模数 闭环控制 简化公式
下载PDF
基于R语言双标图的青贮玉米丰产稳产性评价 被引量:1
13
作者 谢文锦 李方明 +4 位作者 李宁 杨海龙 付俊 张中伟 高旭东 《中国种业》 2023年第2期90-94,共5页
应用R语言GGE分组双标图分析的方法,对存在多个主成分的2021年黄淮海青贮玉米区域试验产量数据进行作图分析,以期为青贮玉米的品种丰产稳产性筛选评价以及下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合理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种有... 应用R语言GGE分组双标图分析的方法,对存在多个主成分的2021年黄淮海青贮玉米区域试验产量数据进行作图分析,以期为青贮玉米的品种丰产稳产性筛选评价以及下一步推广种植提供合理的分析方法和理论参考。结果表明:既高产又稳产的品种有黄淮中心组的川单99、皖农科8号,环黄淮中心组的渝单805和郑青贮2号,其中川单99和渝单805具有广泛生态适应性,适宜黄淮海大部分区域种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青贮玉米 生物干重 双标图 丰产性 稳产性 生态适应性
下载PDF
射频MEMS开关寿命测试系统的设计与实现
14
作者 史泽民 高旭东 +2 位作者 王耀利 吴倩楠 李孟委 《电子测量技术》 北大核心 2023年第9期42-47,共6页
针对射频MEMS开关寿命测试成本昂贵,测试连线复杂,且随着射频MEMS开关的尺寸不断缩小,传统测试效率低、测试任务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小型且集成化的射频MEMS开关测试系统,组建了具备信号发生、波形实时监测、... 针对射频MEMS开关寿命测试成本昂贵,测试连线复杂,且随着射频MEMS开关的尺寸不断缩小,传统测试效率低、测试任务只能在实验室进行等问题,本文设计并实现了一种小型且集成化的射频MEMS开关测试系统,组建了具备信号发生、波形实时监测、寿命计算、数据记录和测试报告打印等功能的射频MEMS开关测试系统,并用该系统对某款射频MEMS开关进行了初步测试评价。结果表明该系统较好的完成了射频MEMS开关的开关电压、开关时间和冷、热寿命的测试,能够满足射频MEMS开关的测试要求,证明了该测试系统的实用性和测试工作的准确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射频MEMS开关 MEMS测试 小型化测试系统 开关寿命 冷寿命 热寿命
原文传递
柔性框架:AI领域的学术创业企业如何跨越“死亡之谷”
15
作者 李晓华 高旭东 李纪珍 《南开管理评论》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4-14,27,I0002,I0003,共14页
跨越“死亡之谷”是学术创业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从需求视角探索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的匹配至关重要,但鲜有研究对该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证明。本文以四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学术创业企业为例,说明如何通过连续性创新模式跨越“... 跨越“死亡之谷”是学术创业企业面临的一大难题,从需求视角探索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的匹配至关重要,但鲜有研究对该问题提供理论解释和实证研究证明。本文以四家人工智能技术驱动的学术创业企业为例,说明如何通过连续性创新模式跨越“死亡之谷”。研究发现,柔性框架是产生连续性创新的关键前因,并总结出柔性框架的三个维度:技术抽象化、行业具象化和确定性试错。柔性框架不仅增进了企业对外界信息的获取与反馈,还提高了技术开发与客户需求的互动频率,最终缩小了技术开发与应用场景之间的断层。本文丰富和完善了技术框架理论,提供了需求视角下技术商业化的实现路径。同时,对学术创业企业跨越“死亡之谷”的实践活动提供理论指导,并对建立市场导向型的科技成果转化系统提供政策启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学术创业企业 柔性框架 死亡之谷 人工智能 多案例研究
下载PDF
一种钢-铝金属间隙装甲抗小口径穿甲弹的性能研究
16
作者 苗意捷 高旭东 +1 位作者 侯日升 董晓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08-216,共9页
为了研究间隙装甲的靶板间距和倾角对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一种装甲钢装甲铝间隙装甲,并进行了不同初速度15.5 mm穿甲弹侵彻该间隙装甲的试验,研究不同弹丸初速下,弹丸和弹靶的破坏形式和破坏机理,在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具有较... 为了研究间隙装甲的靶板间距和倾角对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规律,设计了一种装甲钢装甲铝间隙装甲,并进行了不同初速度15.5 mm穿甲弹侵彻该间隙装甲的试验,研究不同弹丸初速下,弹丸和弹靶的破坏形式和破坏机理,在数值模拟和试验结果具有较高的一致性前提下,进一步研究装甲倾角和靶板间距对装甲抗弹性能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在一定弹靶条件下,装甲倾角较小时(<20°),倾角效应为负效应,装甲倾角较大时(>20°),倾角效应为正效应;当靶板间距小于弹长时,间隙效应呈现负效应,装甲的抗弹性能下降6.7%~18.9%;靶板间距大于弹长时,随着装甲倾角的增大,间隙效应逐渐向正效应转变,装甲的抗弹能力提高25%。研究结果揭示了该钢铝间隙装甲的抗弹性能,可以为间隙装甲的设计提供有效支持。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间隙装甲 弹道极限 失效模式 间隙效应
下载PDF
工业盐酸中铁质量分数测定方法的探讨
17
作者 李岩松 高旭东 《氯碱工业》 CAS 2024年第3期35-36,40,共3页
GB/T320—2006《工业用合成盐酸》给出的铁含量的测定方法已经不能满足生产要求。笔者重新设计用于铁质量分数测定的标准曲线,将铁标准溶液质量浓度由0.01g/L调整为2μg/mL,并改变比色血规格,可以提高分析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关键词 盐酸 分析方法
下载PDF
一种防弹玻璃抗大口径穿燃子弹侵彻能力研究
18
作者 朱绍武 高旭东 董晓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16-123,共8页
为了研究一种防弹玻璃的抗侵彻机理,基于12.7、14.5 mm穿燃弹开展一种防弹玻璃的抗侵彻试验.通过分析侵彻后靶板的破环形貌,揭示了该型防弹玻璃对穿燃弹的抗侵彻机理.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2种口径穿燃弹侵彻该防弹玻璃的过程进行数... 为了研究一种防弹玻璃的抗侵彻机理,基于12.7、14.5 mm穿燃弹开展一种防弹玻璃的抗侵彻试验.通过分析侵彻后靶板的破环形貌,揭示了该型防弹玻璃对穿燃弹的抗侵彻机理.采用ANSYS/LS-DYNA软件对2种口径穿燃弹侵彻该防弹玻璃的过程进行数值模拟,对比分析装甲倾角对2种口径穿燃弹极限穿透速度的影响,以及穿燃弹初速度对剩余速度的影响,获得了该防弹玻璃的抗侵彻机理,并计算得到装甲防护系数.结果表明:弹丸初速度与极限穿透速度相同时,此时的弹道偏离角最大,随着弹丸初速度的增大,弹道偏离角减小;防弹玻璃PC背板的出孔裂缝长度与弹丸初速度成正比增长关系;弹丸初速度相同时,剩余速度随着穿燃弹口径的减小而减小,且随着初速度的增大,差值逐渐减小;通过工程算法得到该型防弹玻璃对12.7 mm穿燃弹的防护系数为0.7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防弹玻璃 穿燃弹 抗侵彻机理 弹道偏离角 极限穿透速度 剩余速度
下载PDF
一种由金属陶瓷单元构成的间隔装甲抗射流侵彻性能研究
19
作者 徐正鹏 高旭东 董晓亮 《兵器装备工程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109-115,共7页
为了获得由金属陶瓷复合单元构成的间隔装甲的抗侵彻性能,基于180 mm大口径聚能装药,开展了侵彻试验和仿真研究.通过分析靶板的破坏情况以及仿真中射流与靶板的相互作用过程,揭示了复合装甲对射流的干扰机制.采用剩余穿深等效准则,获得... 为了获得由金属陶瓷复合单元构成的间隔装甲的抗侵彻性能,基于180 mm大口径聚能装药,开展了侵彻试验和仿真研究.通过分析靶板的破坏情况以及仿真中射流与靶板的相互作用过程,揭示了复合装甲对射流的干扰机制.采用剩余穿深等效准则,获得了不同着角下复合装甲的等效靶厚度.研究结果表明:斜侵彻条件下,金属陶瓷复合单元能够通过向射流头部施加不对称作用力,以及利用孔壁形成切割作用2种方式削弱射流的侵彻能力.同时,防护系数计算结果显示,在45°着角条件下,由金属陶瓷复合单元构成的间隔装甲具有良好的抗弹性能,可达到试验用聚能装药极限侵彻能力的1/4.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聚能射流 斜侵彻 金属陶瓷复合靶 间隔装甲 抗侵彻性能
下载PDF
介质阻挡放电脱除NO_x反应器的评价方法及运行流量特性分析 被引量:12
20
作者 高旭东 孙保民 +4 位作者 肖海平 尹水娥 王磊 孙红华 周志培 《中国电机工程学报》 EI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1期27-32,共6页
将气体放电生成非热平衡等离子体过程从撞击时刻起分为前后2阶段,指出放电反应器的性能优劣主要与撞击前的阶段相关。原因是撞击前是等离子反应器产生高能电子的阶段,而撞击后是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发生化学反应的阶段。对NO和N2体系的气... 将气体放电生成非热平衡等离子体过程从撞击时刻起分为前后2阶段,指出放电反应器的性能优劣主要与撞击前的阶段相关。原因是撞击前是等离子反应器产生高能电子的阶段,而撞击后是非热平衡等离子体发生化学反应的阶段。对NO和N2体系的气体放电过程进行化学反应动力学和电子碰撞动力学分析,指出利用该体系可以得到放电反应器产生高能电子的平均动能,实现反应器性能优劣的评价。进行不同气体流量下,同轴介质阻挡放电脱除氮氧化物的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在注入能量密度基本相同的情况下,气体流量的变化对NO的脱除效果影响甚微。对实验中采用的反应器进行了评价计算,结果表明,反应器出口NO浓度为150~250mL/m3的所有试验点的高能电子平均动能均为3~3.5eV。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氮氧化物 等离子体 介质阻挡放电 评价方法 流量 玻尔兹曼输运方程 反应动力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2 50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