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41篇文章
< 1 2 3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视皮层LTP的研究 被引量:8
1
作者 高朋芬 阴正勤 +2 位作者 刘应兵 王仕军 范惠民 《中国神经科学杂志》 SCIE CAS CSCD 2002年第4期699-703,共5页
研究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视皮层LTP与大鼠生理年龄及视觉经验的关系 ,探讨视觉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突触机制和细胞机制。用低频刺激视皮层脑片Ⅳ层伴随突触后神经元去极化至 - 2 0mV ,以诱发视皮层Ⅱ~Ⅳ层LTP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 研究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视皮层LTP与大鼠生理年龄及视觉经验的关系 ,探讨视觉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突触机制和细胞机制。用低频刺激视皮层脑片Ⅳ层伴随突触后神经元去极化至 - 2 0mV ,以诱发视皮层Ⅱ~Ⅳ层LTP ,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记录 ,并观察NMDA受体拮抗剂APV对LTP的影响。结果表明 :①视皮层LTP诱发率在生后 1周龄组最低 (3/ 14 ) ,2周龄组略微增加 (9/ 2 9) ,3周龄组最高 (11/ 19) ,4周龄组次之 (7/14 )。睁眼前后LTP诱发率差异显著 (P <0 .0 5 )。②APV处理组LTP诱发率 (4/ 33)显著低于非APV处理组(2 4 / 5 4) (P <0 .0 1)。但有 4例来自Ⅳ层水平联系的突触 ,APV不能阻断LTP诱发。结果提示 :①视皮层LTP反映了生理状态下视皮层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睁眼前视皮层大多数突触的可塑性处于潜伏状态 ,而睁眼后形觉刺激激发了视皮层突触的可塑性。②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低频刺激视皮层Ⅳ层伴随突触后去极化所诱发的LTP是NMDA受体依赖性的。但视皮层Ⅳ层水平联系突触中存在不被 10 0 μmol/LAPV阻断的LTP。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发育 可塑性 长时程增强 全细胞记录 LTP
下载PDF
瘢痕性睑外翻手术矫正28例临床分析 被引量:10
2
作者 高朋芬 杨丽霞 +2 位作者 陈梅珠 李颖 郑祥榕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3期174-175,共2页
目的探讨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提出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各种瘢痕性睑外翻患者28例(35眼),根据睑外翻部位、程度,4眼行"V-Y"成形术及"Z"成形术,10眼行局部皮瓣转移术,21眼采... 目的探讨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方式及治疗效果,提出瘢痕性睑外翻手术方式选择。方法回顾分析我院收治各种瘢痕性睑外翻患者28例(35眼),根据睑外翻部位、程度,4眼行"V-Y"成形术及"Z"成形术,10眼行局部皮瓣转移术,21眼采用游离全厚皮片移植术行睑外翻手术矫正。结果随访6个月至3年,26例眼睑复位良好,未见复发,1例术后尚遗留轻度外翻,1例出现轻度眼睑闭合不全。结论根据睑外翻部位、程度,选择合适手术方式是取得良好疗效的关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手术治疗 睑外翻 瘢痕
下载PDF
年龄和视觉经验对大鼠视皮层突触功能发育的影响 被引量:2
3
作者 高朋芬 阴正勤 +2 位作者 刘应兵 王仕军 胡志安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21期1920-1923,共4页
目的研究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视皮层Ⅱ-Ⅲ层神经元的电学特性变化及其与大鼠生理年龄及视觉经验的关系,探索视皮层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突触和细胞机制.方法制备0~25 d龄大鼠视皮层脑片,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记录Ⅱ-Ⅲ层神经元的... 目的研究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视皮层Ⅱ-Ⅲ层神经元的电学特性变化及其与大鼠生理年龄及视觉经验的关系,探索视皮层经验依赖性可塑性的突触和细胞机制.方法制备0~25 d龄大鼠视皮层脑片,利用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法记录Ⅱ-Ⅲ层神经元的突触后电流(Post synaptic currents, PSCs).结果①随着大鼠天龄增大,无反应型PSCs迅速减少,P0~5d组、P6~10d组与P11~25d组之间相差非常显著(P<0.01),而各组内无显著差异.多突触型PSCs随天龄增大逐渐增多.②细胞的静息电位、输入阻抗、PSCs峰值、10%~90%上升及下降时间、半波宽随大鼠天龄增大呈规律性变化,各组差异主要体现在P0~5d组与其它组之间(P<0.05),而P11~14d组与P15~25d组间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①视皮层细胞的静息电位、输入阻抗、PSCs反映不同发育阶段视皮层突触功能特性.②视皮层突触的形成是一个程序化过程,年龄和视觉经验共同参与突触成熟,但在正常大鼠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年龄可能是决定性因素,而睁眼后形觉刺激参与突触修饰、稳定和固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发育 突触 全细胞记录 大鼠
下载PDF
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52眼分析 被引量:13
4
作者 高朋芬 陈梅珠 杨丽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5期387-389,共3页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的PDR患者48例(52眼),术后随访7个月以上... 目的评价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proliferative diabetic retinopathy,PDR)的临床效果。方法回顾性分析了2005年7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行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的PDR患者48例(52眼),术后随访7个月以上,统计分析手术方式、术前、术后最终矫正视力、手术并发症等临床资料。结果硅油填充率随着糖尿病眼底病变发展而增加,VI期硅油填充率分别与IV期、V期相比差异显著,P<0.01;随访期间,71.15%(37/52)术后视力提高,随着糖尿病眼底病变发展,术后视力提高率下降,IV、V、VI期术后视力提高率分别是100%、92.31%和62.16%,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其中视力0.1以上的眼数由术前的5眼(11.36%)增加到术后的33眼(75%),术后视力显著好于术前,P<0.01;一次性视网膜复位成功率100%。1眼术后玻璃体再次出血,7眼发生后发性白内障,硅油填充组6眼术后早期发生高眼压,4眼在术后不同时期发生硅油乳化。结论玻璃体切除联合白内障手术治疗PDR是安全有效的,有利于早期恢复患者视力,避免再次白内障手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玻璃体切除术 白内障手术 糖尿病视网膜病变
下载PDF
通过病历书写培养眼科实习医师的临床综合能力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朋芬 杨丽霞 陈梅珠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10年第5期923-925,共3页
眼科临床带教中,在病历书写不同步骤和环节中,我们采取不同措施,严格要求,培养实习生的沟通技巧和临床思维能力,强化眼科基本技能培训,培养学生立体思维方式,从而强化其临床综合能力。
关键词 病历书写 眼科 实习医师 临床能力
下载PDF
不同分期特发性黄斑裂孔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治疗效果分析 被引量:2
6
作者 高朋芬 张英瑜 杨丽霞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10年第6期488-490,共3页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Gass分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结果,探讨IMH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的IMH47例(48眼),术后随... 目的总结分析不同Gass分期特发性黄斑裂孔(idiopathic macular hole,IMH)患者行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手术结果,探讨IMH手术时机选择。方法回顾分析2006年1月至2009年12月在我院接受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的IMH47例(48眼),术后随访6个月以上,用光学相干断层扫描(optical coherence tomography,OCT)观察术前、术后黄斑裂孔,统计术前、术后最佳矫正视力(best corrected visual acuity,BCVA),对结果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根据Gass分期,Ⅱ期10眼、Ⅲ期20眼、Ⅳ期18眼,随着IMH分期进展,裂孔逐渐增大,术前BCVA逐渐下降,Ⅲ、Ⅳ期IMH直径显著大于Ⅱ期IMH,P<0.01,但Ⅲ、Ⅳ期IMH直径之间无显著性差异;术前BCVA与Gass分期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42,P<0.05。②93.75%(45/48眼)IMH术后经OCT证实完全闭合,6.25%(3/48眼)IMH术后随访超过6个月始终未闭合,但孔径均较术前有所缩小。85.42%(41/48眼)术后BCVA提高,其余14.58%(7/48眼)术后BCVA无明显改变,无术后视力下降者。术后BCVA与术前相比明显提高,P<0.01。③随着IMH分期进展,IMH术后裂孔闭合率逐渐下降,分别是100%、95%和88.89%,但各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组术后视力提高率分别是90%、90%、77.89%,无显著差异,P>0.05;三组病例术后BCVA均明显高于同组术前,各组P<0.01。术后BCVA与Gass分期之间呈负相关关系,r=0.45,P<0.05。结论 IMH是进行性恶化性疾病,玻璃体切除联合内界膜剥离术是治疗IMH的有效手术方法,对Ⅱ期以上IMH应尽早手术治疗,对Ⅳ期以上的晚期IMH,手术仍有积极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特发性黄斑裂孔 玻璃体切除术 内界膜剥离术 光学相干断层扫描
下载PDF
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危险因素与预后分析 被引量:10
7
作者 高朋芬 连丽芬 张则福 《临床眼科杂志》 2018年第2期102-105,共4页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危险因素与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眼科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资料582例(794只眼),应用并发症筛选方法将30例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随机方法抽取12... 目的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膜破裂的危险因素与预后情况。方法收集2014年8月至2017年4月我院眼科接受超声乳化术的白内障患者资料582例(794只眼),应用并发症筛选方法将30例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的患者作为观察组,采用随机方法抽取122例无后囊膜破裂的患者作为对照组。通过两组间病例相关资料的比较,相关高危因素的调查以及Logistic回归分析,探讨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后囊破裂危险因素与预后情况。结果观察组与对照组在性别、白内障原因、眼别、术前眼压等方面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但观察组平均年龄高于对照组,术前最佳矫正视力<0.1的比例高于对照组,晶状体核分级Ⅳ级及以上的比例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相关危险因素比较,观察组发生后囊膜破裂可能与术前矫正视力<0.1、冠心病、玻璃体手术史、青光眼、葡萄膜炎、烟酒史等因素相关。将年龄、晶状体核分级等相关危险因素代入Logistic模型进行回归分析,认为年龄、冠心病、晶状体核分级、术前矫正视力<0.1、玻璃体手术史与后囊膜破裂呈相关性(P<0.05)。30例术中发生后囊膜破裂者均一期植入人工晶状体。术后最佳矫正视力比较,对照组术后1 d、术后7 d视力要优于观察组(P<0.05),可见后囊膜破裂会对视力造成不良影响。结论白内障超声乳化术中,患者年龄、冠心病、晶状体核分级、术前矫正视力<0.1、玻璃体手术史与后囊膜破裂呈相关性,后囊膜破裂会对术后视力恢复造成影响,应该提高对相关危险因素的重视,通过对风险的早期干预与术中谨慎处理,最大程度降低后囊膜破裂发生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超声乳化术 白内障 后囊膜破裂 危险因素
下载PDF
静脉用药后单眼内源性眼内炎2例
8
作者 高朋芬 阴正勤 +1 位作者 陈少军 王一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401-401,404,共2页
关键词 静脉用药 单眼内源性眼内炎 诊断 治疗
下载PDF
视皮层LTP与视觉发育可塑性的研究进展
9
作者 高朋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B11期38-41,共4页
关键词 视皮层 视觉发育 可塑性 研究进展 长时程增强
下载PDF
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疫苗肿瘤细胞杀伤活性研究 被引量:7
10
作者 张坤 余佩武 +1 位作者 高朋芬 饶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5期404-407,共4页
目的对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titiccells,DCs)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体内外肿瘤细胞杀伤活性进行研究,为胃癌DC疫苗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定向诱导获取DC。DC与SGC7901胃癌细胞... 目的对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titiccells,DCs)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体内外肿瘤细胞杀伤活性进行研究,为胃癌DC疫苗免疫治疗提供实验依据。方法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定向诱导获取DC。DC与SGC7901胃癌细胞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MTT比色法检测融合疫苗体外杀伤胃癌细胞的细胞毒作用。观察融合疫苗对胃癌裸鼠种植瘤模型肿瘤生长的影响,流式细胞术AnnexinV/PI双标法检测瘤细胞凋亡,观察融合疫苗对肿瘤组织病理学改变的影响。结果①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体外定向诱导分化,可获得具备典型形态特征及表型的DC。②DC与SGC7901细胞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可获得纯净融合细胞。③体外MTT比色检测,融合疫苗胃癌细胞杀伤率为(81.47±5.25)%,与混合培养DC组(70.53±2.46)%差异显著(P<0.05),与单纯T细胞组(21.67±2.55)%差异非常显著(P<0.01)。④融合疫苗组荷瘤裸鼠终末肿瘤体积平均(1.298±0.021)cm3,与对照组差异非常显著(P<0.01),抑瘤率为57.8%。⑤融合疫苗组肿瘤细胞凋亡率(54.9±1.38)%,坏死率为(21.04±1.47)%;与对照组瘤细胞凋亡百分率(20.02±0.39)%,坏死百分率(1.23±0.03)%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1)。⑥融合疫苗组肿瘤组织与对照组比较显著出血、坏死,瘤组织内大量淋巴细胞浸润。结论融合细胞疫苗激活T淋巴细胞体内外均可诱导显著胃癌细胞杀伤细胞毒活性;其应用于荷瘤动物体内,可以明显减慢肿瘤生长速度,诱导更多肿瘤细胞凋亡。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树突状细胞 融合疫苗 瘤细胞杀伤
下载PDF
自体移植脾组织神经肽Y阳性神经纤维再生的实验研究 被引量:5
11
作者 张坤 郭光金 +2 位作者 高朋芬 余汇洋 张天飞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2年第10期616-619,共4页
目的  研究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不同时相神经肽Y阳性 (NPY+ )神经纤维的再生规律。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5 6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0 0~ 12 0 g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假手术组 ,术后 7,14 ,3 0 ,60 ,90 ,12 0 ,180d取两组脾组织 ,行免疫... 目的  研究自体脾组织移植术后不同时相神经肽Y阳性 (NPY+ )神经纤维的再生规律。方法  健康Wistar大鼠 5 6只 ,雌雄不限 ,体重 10 0~ 12 0 g ,随机分为实验组及假手术组 ,术后 7,14 ,3 0 ,60 ,90 ,12 0 ,180d取两组脾组织 ,行免疫组化抗NPY抗体染色及图像分析定量测定。 结果  术后3 0d内 ,自体移植脾组织无NPY+ 神经纤维 ;术后 60d ,NPY+ 神经纤维出现于移植脾组织周边区域 ;术后 90d ,NPY+ 神经纤维向移植脾组织中央实质区伸展 ;术后 12 0~ 180d ,移植脾组织内NPY+ 神经纤维分布及密度均接近正常。 结论  自体脾组织移植后可实现NPY+ 神经纤维再生 ;再生神经纤维来源于移植脾组织周围大网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自体移植 脾移植 神经肽Y 神经再生 免疫组织化学
下载PDF
胃癌患者外周血DCs细胞表型变化研究 被引量:5
12
作者 张坤 余佩武 +3 位作者 高朋芬 汪灏 刘伟 饶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3期1207-1209,共3页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与正常人DCs细胞表型表达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胃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DCs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表达变化。结果 培养第 3天 ,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 目的 研究胃癌患者外周血树突状细胞 (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与正常人DCs细胞表型表达进行比较并分析其临床意义。方法 分离培养胃癌患者及正常人外周血DCs ,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表达变化。结果 培养第 3天 ,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低 ,两组之间差异不显著 ;培养第 7天 ,两组培养DCs细胞表型表达均较第 3天显著升高 ,且两组之间差异非常显著 ;培养第 12天 ,DCs表型表达较培养第 3天差异非常显著 ,较培养第 7天差异不显著 ,两组之间差异显著。结论 外周血培养DCs的细胞表型表达随培养时间推移而升高 ,至细胞成熟时趋于稳定 ;胃癌患者DCs细胞表型表达较正常人显著降低 ,了解胃癌患者体内DCs细胞表型表达水平 ,对评判患者预后及生物治疗疗效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树突状细胞 细胞表型
下载PDF
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治疗重症蚕蚀性角膜溃疡 被引量:3
13
作者 杨丽霞 郑祥榕 +2 位作者 陈梅珠 高朋芬 王云鹏 《国际眼科杂志》 CAS 2008年第9期1922-1923,共2页
目的:探讨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重建角膜基质和眼表结构治疗重症蚕蚀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6例(9眼)术前药物及其他手术治疗无效、病变区累及角膜1/2以上的重症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在保留正常角膜后弹力层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灶,并... 目的:探讨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重建角膜基质和眼表结构治疗重症蚕蚀性角膜溃疡的疗效。方法:对6例(9眼)术前药物及其他手术治疗无效、病变区累及角膜1/2以上的重症蚕蚀性角膜溃疡的患者,在保留正常角膜后弹力层的基础上,彻底清除病灶,并采用带角膜缘干细胞的大植片板层角膜移植。术后予以10g/L环胞霉素A+皮质类固醇眼液滴眼。结果:术后9眼刺激症状缓解,角巩膜创面光滑,角膜植片透明,愈合良好,视力逐渐提高。经过平均20.6mo随访,眼表保持稳定,未见溃疡复发,除角膜层间新生血管及上皮型排斥反应外,未出现明显并发症。结论:采用新鲜的带环形巩膜瓣的全角膜板层移植术,配合术后长期应用皮质类固醇和免疫抑制剂,是目前治疗复发性蚕蚀性角膜溃疡最有效的手术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蚕食性角膜溃疡 板层角膜移植 临床分析 疗效
下载PDF
大鼠发育过程中伏隔核神经元的电生理学和形态学特性 被引量:2
14
作者 赵妍君 刘应兵 +4 位作者 阴正勤 王仕军 胡志安 高朋芬 秦伟 《神经解剖学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60-64,共5页
为探讨发育过程中伏膈核神经元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性 ,运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合细胞内标记技术对出生后 3 d(P3 ) 3 0 d(P3 0 )的伏隔核神经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出生后随着动物的不断成熟伏隔核神经元的树突野半径和树... 为探讨发育过程中伏膈核神经元的形态学和电生理学特性 ,运用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技术结合细胞内标记技术对出生后 3 d(P3 ) 3 0 d(P3 0 )的伏隔核神经元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 :出生后随着动物的不断成熟伏隔核神经元的树突野半径和树突总长度逐渐增长 ,树突分支逐渐增多 ;静息膜电位 (RMP)和输入阻抗 (IR)降低 ;动作电位的幅度升高 ,时程降低 ,突触后电流则无显著性变化。但在 P7以前 ,5 7.9%的神经元对刺激无反应 ,这类神经元主要见于幼稚动物 ,其静息膜电位与输入阻抗较高。提示 ,发育过程中伏隔核神经元的形态和功能成熟密切相关 ,幼稚与成熟神经元在细胞形态学和电生理学以及突触功能上的显著差异表明幼稚和成熟神经元对信号的输入、输出整合不同。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大鼠 发育 伏隔核 神经元 电生理学 形态学 膜片钳 生物素
下载PDF
大鼠吗啡成瘾脑电图系统初步观察 被引量:2
15
作者 张莉 赵妍君 +5 位作者 张益珍 涂娅莉 高朋芬 周华 徐建国 刘应兵 《生物医学工程学杂志》 EI CAS CSCD 2001年第3期441-443,共3页
以吗啡成瘾不同阶段行为特性为指导系统观察脑电图变化并作数字化分析。结果表明 。
关键词 脑电图 吗啡成瘾 戒断 复发 大鼠
下载PDF
硫酸软骨素酶缓解视网膜变性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 被引量:3
16
作者 黄玉苗 高朋芬 +1 位作者 胥亚男 杨丽霞 《扬州大学学报(农业与生命科学版)》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4期19-23,共5页
为建立RP动物模型,经玻璃体腔注射ChABC酶,免疫荧光法观察CSPGs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mRNA的表达,检测光感受器凋亡情况,以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碘酸钠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大鼠光感受... 为建立RP动物模型,经玻璃体腔注射ChABC酶,免疫荧光法观察CSPGs的表达,反转录-聚合酶链反应(RT-PCR)法检测多功能蛋白聚糖(Versican)mRNA的表达,检测光感受器凋亡情况,以探讨硫酸软骨素酶ABC(ChABC)对碘酸钠诱导的视网膜变性大鼠光感受器细胞凋亡的影响。结果表明:正常组CSPGs于脉络膜、内核层、节细胞层弱阳性表达,造模4周后CSPGs扩增到外核、外丛状层,各层荧光明显增强,而同期ChABC酶治疗组CSPGs在各层表达明显减弱;Versican mRNA表达与此一致,正常对照组、变性对照组、PBS组、治疗组Versican mRNA灰度比分别为0.18±0.02、0.92±0.03、0.98±0.06和0.30±0.01,治疗组明显低于变性组,差异极显著(P<0.01);各组光感受器凋亡率分别为(7.33±1.03)%、(40.0±2.37)%、(41.83±2.32)%、(35.2+1.94)%,治疗组显著低于变性组,差异极显著(P<0.01)。证明ChABC酶能通过降解变性大鼠视网膜异常沉积的CSPGs,抑制光感受器细胞的凋亡,从而促进损伤网膜的修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硫酸软骨素酶ABC 硫酸软骨素蛋白多糖 视网膜变性 大鼠
下载PDF
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T淋巴细胞激活效应的研究 被引量:3
17
作者 张坤 余佩武 +1 位作者 高朋芬 饶云 《中国普通外科杂志》 CAS CSCD 2006年第2期94-97,共4页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特点,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诱导分化获取成熟DC。(2)SGC 7 9 0 1胃癌细胞... 目的探讨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dendritic cell,DC)融合疫苗激活杀伤性T淋巴细胞的效应特点,为胃癌的免疫治疗提供实验基础与理论依据。方法(1)胃癌患者外周血单个核细胞经GM-CSF,IL-4,TNF-α诱导分化获取成熟DC。(2)SGC 7 9 0 1胃癌细胞-DC经PEG诱导融合、HAT/HT筛选培养,获得纯净融合细胞。(3)混合淋巴细胞反应对融合细胞疫苗激活效应T淋巴细胞的增殖能力进行检测。结果按上述方法,可获得具备典型特征的DC及纯净的融合细胞。融合疫苗显著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与T淋巴细胞在1∶1效靶比时刺激能力最强,与对照组比较差异非常显著(P<0.0 1)。结论胃癌细胞-DC融合疫苗具有较亲代DC更强的刺激T淋巴细胞增殖的能力,可能是其发挥更强抗肿瘤生物学效应的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肿瘤/免疫学 树突状细胞 T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活化
下载PDF
胃癌-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疫苗制备及其形态学观察 被引量:5
18
作者 张坤 余佩武 +1 位作者 高朋芬 饶云 《局解手术学杂志》 2005年第5期301-303,共3页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取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疫苗,并对其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为基于树突状细胞(DC)的融合疫苗研究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胃癌细胞、DC融合,HAT、HT筛选培养系统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培...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取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细胞疫苗,并对其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为基于树突状细胞(DC)的融合疫苗研究及应用提供实验基础。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诱导胃癌细胞、DC融合,HAT、HT筛选培养系统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培养,获取纯净融合疫苗;利用光镜、电镜对其形态学特点进行观察。结果胃癌-DC细胞融合后,体积明显增大,悬浮生长,细胞表面树枝状突起较亲代DC明显短小、稀少。结论胃癌-DC融合细胞保持类似于亲代DC的悬浮生长特性,但数量减少、体积明显增大,具备与两种亲代细胞均不相同的形态学特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细胞 树突状细胞 融合细胞疫苗 形态学
下载PDF
SGC7901-DC融合细胞疫苗表型变化特点的研究 被引量:1
19
作者 张坤 余佩武 +1 位作者 高朋芬 饶云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6年第2期163-165,共3页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取SGC7901胃癌细胞-DC融合细胞疫苗,并对融合细胞表型变化进行检测,了解其变化特点,为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融合疫苗研究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利用HAT、H... 目的利用细胞融合技术,获取SGC7901胃癌细胞-DC融合细胞疫苗,并对融合细胞表型变化进行检测,了解其变化特点,为基于树突状细胞的融合疫苗研究及应用提供实验依据。方法利用聚乙二醇(PEG)诱导SGC7901胃癌细胞、树突状细胞融合,利用HAT、HT筛选培养系统对融合细胞进行筛选培养,获取纯净融合疫苗;应用直标荧光单克隆抗体进行染色,流式细胞仪检测细胞表型变化特点。结果SGC7901胃癌细胞-DC融合后,融合细胞具备独特的形态学特点,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较亲代DC显著升高。结论SGC7901胃癌细胞-DC融合细胞疫苗具备独特形态学特点,其细胞表面分子表达较亲代DC显著升高,成为其具备更强生物学效应的细胞学基础。 展开更多
关键词 SGC7901 DC 融合疫苗 表型变化 生物学效应 细胞学基础
下载PDF
大鼠视皮层两类神经元的NMDA及GABA_A受体介导的突触后电流电学特性研究 被引量:1
20
作者 秦伟 阴正勤 +2 位作者 翁传煌 赵研君 高朋芬 《第三军医大学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8年第8期714-716,共3页
目的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探讨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细胞类型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反应的关系。方法对出生后14—28d龄正常大鼠进行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分别采用神经药理学方法分离和记录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 目的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探讨大鼠视皮层神经元的细胞类型与兴奋性和抑制性突触后反应的关系。方法对出生后14—28d龄正常大鼠进行视皮层脑片膜片钳全细胞记录,分别采用神经药理学方法分离和记录谷氨酸和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介导的兴奋性突触后电流(excita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EPSCs)以及γ-氨基丁酸(gamma-aminobutyric acid,GABAA)受体介导的抑制性突触后电流(inhibitory postsynaptic currents,IPSCs),并进行神经元细胞内标记、免疫细胞化学染色。结果锥体细胞和颗粒细胞的NMDA受体介导的EPSCs峰值、上升时间、下降时间及NMDA/谷氨酸电流比率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锥体细胞GABAA受体介导的IPSCs下降时间较颗粒细胞的短(P〈0.05),而峰值和上升时间并无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在视觉发育可塑性关键期内,GABAA受体在大鼠视皮层不同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中可能发挥不同的作用.而NMDA受体在不同神经元的突触传递中具有同质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视皮层 神经元 电生理 发育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