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1篇文章
< 1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基于用户特征聚类的综合能源套餐推荐方法 被引量:1
1
作者 骆钊 张涛 +3 位作者 高泽勇 周磊 梁俊宇 林铭良 《电力需求侧管理》 2023年第6期76-81,共6页
针对庞大的综合能源用户群体在购买能源服务套餐时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特征聚类的综合能源套餐推荐方法,以提高用户粘性。首先,将收集的综合能源用户信息进行知识图谱构建,对缺失的用户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分析用户之间... 针对庞大的综合能源用户群体在购买能源服务套餐时难以选择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用户特征聚类的综合能源套餐推荐方法,以提高用户粘性。首先,将收集的综合能源用户信息进行知识图谱构建,对缺失的用户信息进行补充完善,同时分析用户之间的关系。然后,采用谱聚类的方法对构建好的用户知识图谱进行图谱分割聚类,进行用户之间的相似度计算,提取代表综合能源用户用能行为多样性的兴趣特征。最后,通过随机森林模型计算综合能源用户对各能源服务套餐的预测评分,将预测评分进行排序后,取评分最高的部分套餐通过线上平台为用户呈现套餐服务内容,实现对用户的精准推荐。将所提套餐推荐模型与传统推荐模型进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基于用户特征聚类的综合能源套餐推荐方法能够为综合能源服务公司实现有效的用户精准化能源服务推荐,有利于提升能源服务公司的市场竞争力,同时为电力企业向综合能源服务提供商转型提供技术支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服务 推荐算法 知识图谱 谱聚类 随机森林
下载PDF
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41例治疗体会 被引量:1
2
作者 朱军 王玉海 +2 位作者 蔡学见 何建青 高泽勇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7期432-434,共3页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的认识,探讨大脑纵裂血肿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1例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41例患者中,直接手术13例,15例行颅内压监护,其中5例因颅内... 目的提高对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的认识,探讨大脑纵裂血肿的发生机制、临床表现和治疗方法。方法回顾性分析2000年1月至2009年1月收治的41例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患者的临床资料。41例患者中,直接手术13例,15例行颅内压监护,其中5例因颅内压进行性增高行开颅手术,余13例先行保守治疗,其中3例因意识下降及出现较重的神经功能障碍行开颅手术。结果出院时根据GOS评分进行疗效评定,恢复良好30例,中残6例,重残3例,植物生存1例,死亡1例。结论对外伤性大脑纵裂血肿的患者,治疗方法包括保守治疗及手术治疗,颅内压变化、神经功能障碍及意识障碍等是手术治疗的重要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纵裂血肿 发生机制 颅内压监护 手术依据
下载PDF
兔外伤性脑梗死模型的制备及其影响因素
3
作者 陈磊 王玉海 +5 位作者 蔡学见 王剑超 杨理坤 朱军 高泽勇 孙呈国 《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 2011年第11期673-676,共4页
目的建立兔外伤性脑梗死(TCI)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TCI的发生机理、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将1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硬膜外球囊注生理盐水法制作急性TCI动物模型,实验组按加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再分12个... 目的建立兔外伤性脑梗死(TCI)动物模型,为进一步研究TCI的发生机理、早期预防和治疗提供基础。方法将130只健康新西兰白兔随机分成实验组和对照组。采用硬膜外球囊注生理盐水法制作急性TCI动物模型,实验组按加压大小及持续时间再分12个亚组,每组10只动物。对照组球囊内不注入水。各实验组颅内压维持到预设时间后快速一次性减压,减压12h后使用头颅CT、MRI以及组织病理学检查对各组模型建立情况进行评价分析。结果在对照组及颅内压20mmHg持续的不同时间的各亚组动物,头颅CT、MRI、2,3,5-氯化三苯基四氮唑(TTC)染色及组织学检查均无异常。颅内压30mmHg维持120min组8只模型制作成功,MRI检查见梗死区脑组织弥散成像为高信号,TTC染色可见异常表现。颅内压40mmHg维持120min组死亡5只,5只建模成功,颅内压50mmHg各组动物均在加压后60min内死亡。结论通过硬膜外球囊加压,颅内压为30mmHg维持120min可以建立TCI模型。采用该法建立TCI模型与颅内压大小及维持时间有关。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西兰白兔 外伤性脑梗死 动物模型 影响因素
下载PDF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 被引量:66
4
作者 高泽勇 《求医问药(下半月)》 2013年第1期241-242,共2页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 目的:探讨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选取2008年7月~2012年7月我院收治的高血压脑出血患者60例,将其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开颅手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实施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比较两组的手术效果。结果:经过手术治疗,观察组总有效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手术时间和术中出血量均显著少于对照组(P【0.05)。结论: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疗效显著,可明显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值得在临床上应用和推广。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微创颅内血肿清除术 高血压 脑出血
下载PDF
综合能源线上服务推荐算法研究
5
作者 周磊 朱超群 +1 位作者 骆钊 高泽勇 《机电信息》 2021年第12期63-64,共2页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电力产业的不断升级,综合能源服务正成为未来电力发展的新趋势。综合能源线上电商化服务是未来电网智能能源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从电网能源集成服务向多能源服务提供商竞争供应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一种有效的... 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和电力产业的不断升级,综合能源服务正成为未来电力发展的新趋势。综合能源线上电商化服务是未来电网智能能源的关键组成部分,也是从电网能源集成服务向多能源服务提供商竞争供应战略转型的重要途径,一种有效的综合能源服务推荐方法对综合能源公司在能源竞争中占据有利地位具有重要作用。鉴于此,根据用户的兴趣特点和用户在系统中的行为数据来挖掘用户的兴趣偏好,选取部分数据建立用户兴趣图谱并进行谱聚类,将聚类后的数据导入随机森林模型进行评分预测训练,剩余数据提取用户属性信息导入模型获取预测评分,并与原始评分进行对比,以验证模型的有效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综合能源服务 推荐算法 兴趣图谱 谱聚类 随机森林
下载PDF
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 被引量:120
6
作者 王玉海 杨理坤 +7 位作者 蔡学见 朱军 王剑超 陈磊 刘斌 高泽勇 孙呈国 王春莉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9期819-822,共4页
目的 探讨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控制减压手术方法者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开颅者为对照组.结果 按GOS治疗结果,治疗组良好率较对照组提高17.2%,治疗组... 目的 探讨控制减压治疗重型、特重型颅脑伤的临床疗效.方法 将128例重型、特重型颅脑伤随机分成两组进行前瞻性研究,采用控制减压手术方法者为治疗组,采用常规开颅者为对照组.结果 按GOS治疗结果,治疗组良好率较对照组提高17.2%,治疗组死亡率较对照组下降12.5%;术中脑膨出的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17.2%,迟发血肿的发生率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7.8%,因迟发血肿引起的术中脑膨出治疗组较对照组下降12.5%(P<0.05).结论 控制减压通过颅内压力的逐步释放,降低或延缓了因颅内迟发血肿引起的术中急性脑膨出,对改善重型、特重型颅脑创伤患者的预后起到了积极的救治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颅脑损伤 控制减压 术中颅内压监测 迟发血肿 术中脑膨出
原文传递
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相关危险因素分析 被引量:72
7
作者 陈磊 王玉海 +4 位作者 蔡学见 王剑超 杨理坤 朱军 高泽勇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4期487-490,共4页
目的 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6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680例未发生脑梗死的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伤情(GCS评分)、颅... 目的 探讨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机制及危险因素,为降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率和病死率提供依据.方法 对62例外伤性脑梗死患者(研究组)与680例未发生脑梗死的重型、特重型颅脑外伤患者的性别、年龄、伤情(GCS评分)、颅底骨折、脑疝、感染、手术、低血压、脱水药、活血药等因素进行调查和对照分析.结果 伤情、脑疝与否、感染与否、低血压、脱水药及活血药的使用与否等因素与外伤性脑梗死的发生密切相关(P<0.05).结论 伤情、脑疝与否、感染与否、低血压、脱水药的过量使用等是外伤性脑梗死的常见危险因素,活血药的使用是外伤性脑梗死的保护因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外伤性脑梗死 LOGISTIC回归 发生机制 危险因素
原文传递
CT血管造影对重型颅脑损伤继发血管损害的诊断作用 被引量:15
8
作者 王玉海 陈磊 +7 位作者 蔡学见 杨理坤 朱军 王剑超 高泽勇 孙呈国 王春莉 张建东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22-24,共3页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与原发脑损伤的程度直接相关,更与脑血流障碍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密不可分.以往有文献报道使用经颅多普勒观察颅脑损伤后脑血流的变化,但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究竟发生了那些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如何指导临床进行...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的预后与原发脑损伤的程度直接相关,更与脑血流障碍引起的继发性脑损害密不可分.以往有文献报道使用经颅多普勒观察颅脑损伤后脑血流的变化,但重型颅脑损伤后脑血管究竟发生了那些变化、针对这些变化如何指导临床进行救治却少有报道[1-4].我科自2008年8月至2009年10月使用128层螺旋CT对62例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头颅CT扫描的同时行CT血管造影(CTA)动态监测,对继发性脑血管损害的诊断和治疗起到了积极的指导作用.现报告如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重型颅脑损伤 继发性脑损害 CT血管造影 脑血管损害 诊断作用 颅脑损伤患者 头颅CT扫描 颅脑损伤后
原文传递
CT血管造影对重型颅脑创伤的早期监测及预后判定 被引量:14
9
作者 王玉海 陈磊 +6 位作者 蔡学见 杨理坤 朱军 王剑超 高泽勇 孙呈国 刘斌 《中华神经外科杂志》 CSCD 北大核心 2010年第10期911-914,共4页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重型颅脑创伤早期监测及预后判定的作用.方法 对5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前及术后使用128层螺旋CT行头颅CTA动态检查.结果 重型颅脑创伤后CTA显示脑血管主要发生五种变化:血管移位、动脉痉挛或闭塞、动脉... 目的 探讨CT血管造影(CTA)对重型颅脑创伤早期监测及预后判定的作用.方法 对58例重型颅脑创伤患者术前及术后使用128层螺旋CT行头颅CTA动态检查.结果 重型颅脑创伤后CTA显示脑血管主要发生五种变化:血管移位、动脉痉挛或闭塞、动脉穿支减少、脑深静脉狭窄或闭塞、大脑浅静脉狭窄或闭塞.大动脉痉挛或闭塞者预后差,大脑深静脉如大脑内静脉和基底静脉同时闭塞者预后极差,大脑浅静脉的狭窄或闭塞反映了颅内压的变化.结论 CTA可用于重型颅脑创伤的早期监测及预后判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T血管造影 重型颅脑创伤 早期监测 预后
原文传递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患者早期气管切开的应用及其意义 被引量:4
10
作者 陈克非 董吉荣 +3 位作者 王玉海 时忠华 高泽勇 蔡学见 《中华创伤杂志》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2年第8期693-695,共3页
重型创伤性脑损伤(severe traumatic brain injury,sTBI)患者往往伴有严重的意识障碍和呼吸功能衰竭,气管切开建立人工气道伴以机械辅助通气(mechanical ventilation,MV)能保持这些患者呼吸通畅,避免严重的低氧血症。
关键词 早期气管切开 创伤性脑损伤 脑损伤患者 重型 呼吸机相关性肺炎 应用 呼吸功能衰竭 机械辅助通气
原文传递
硅酸盐固废循环流化床脱硫粉煤灰在混凝土中应用的试验研究
11
作者 邓天明 张凯峰 +3 位作者 刘文欢 冯绍航 高泽勇 邹月超 《商品混凝土》 2016年第2期33-34,37,共3页
循环流化床工艺产生的脱硫粉煤灰因其性能特征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堆放或填埋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循环流化床脱硫粉煤灰与普通煤粉炉粉煤灰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脱硫粉煤灰对混凝土流动性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煤粉炉粉... 循环流化床工艺产生的脱硫粉煤灰因其性能特征没有得到广泛应用,通过堆放或填埋处理既浪费资源又污染环境。通过循环流化床脱硫粉煤灰与普通煤粉炉粉煤灰的对比试验,研究了脱硫粉煤灰对混凝土流动性及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与煤粉炉粉煤灰相比,脱硫粉煤灰需水量比大,28d活性指数大。掺脱硫粉煤灰的混凝土初始流动性小,坍落度损失大,7d、28d强度均高于基准试样,C60混凝土7d强度占28d强度的88%左右,表现为早期强度高。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循环流化床(CFBC) 脱硫粉煤灰 流动性 强度
原文传递
上一页 1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