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70篇文章
< 1 2 4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体外抗猪轮状病毒8种藏药的初步筛选
1
作者 豆薇 赵龙 +8 位作者 郝峰 吕长荣 王栋 陈晨 高海慧 韩生义 顾庆云 李生庆 郭抗抗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5期18-24,共7页
为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藏药,对前期研究发现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诃子、甘青乌头、矮紫堇、甘青青兰、川西獐牙菜、短穗兔耳草、铁棒锤、瑞香狼毒等8种藏药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病毒研究。用水提法对8种藏药进行处理,通过浓缩、真空干... 为筛选具有抗病毒作用的藏药,对前期研究发现具有潜在抗病毒作用的诃子、甘青乌头、矮紫堇、甘青青兰、川西獐牙菜、短穗兔耳草、铁棒锤、瑞香狼毒等8种藏药的提取物进行了体外抗病毒研究。用水提法对8种藏药进行处理,通过浓缩、真空干燥后配制成不同浓度的水提物,以猪轮状病毒(PoRV)为受试对象,利巴韦林为对照。采用CCK-8测定药物安全浓度,用细胞病变效应(CPE)观察、实时荧光定量PCR、间接免疫荧光相结合的方法测定8种药物体外抗猪轮状病毒作用。结果表明,诃子、甘青乌头、甘青青兰、短穗兔耳草、川西獐牙菜、铁棒锤、瑞香狼毒、矮紫堇8种藏药提取物和利巴韦林药物对MA-104细胞的最大安全浓度分别为0.02、0.49、0.98、2.60、7.81、15.63、1.30、31.25、0.20 mg/mL。在药物与病毒预先作用的方式下,川西獐牙菜、瑞香狼毒、短穗兔耳草、铁棒锤、诃子5种藏药提取物和利巴韦林对猪轮状病毒的最大抑制率均超过50%,分别为87.37%、91.55%、86.19%、91.88%、63.74%、96.33%,能有效减轻病毒感染所致的细胞病变效应,其余3种藏药提取物对PoRV致细胞病变的最大抑制率均低于20%。对PoRV最大抑制率超过50%的5种藏药进一步试验发现,5种藏药提取物显著降低了病毒的复制增殖能力(P<0.001),有效减少了病毒在MA-104细胞的感染。研究结果证明5种藏药提取物对PoRV具有一定的抗病毒作用,为抗病毒藏药的筛选和机制研究提供了基础资料。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藏药 猪轮状病毒 抗病毒 体外试验
下载PDF
羔羊源产ESBLs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差异比较及基因型分析
2
作者 高海慧 康晓冬 王建东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26-31,共6页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羔羊源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差异和相关基因携带情况差异,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87株羔羊源大肠埃希氏菌,采用ESBLs表型检测方法筛选产ESBLs的菌株和K-B纸片法进行药物... 为了明确宁夏地区羔羊源大肠埃希氏菌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与非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的耐药性差异和相关基因携带情况差异,对实验室分离保存的87株羔羊源大肠埃希氏菌,采用ESBLs表型检测方法筛选产ESBLs的菌株和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PCR法对分离株进行相关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87株大肠埃希氏菌中5株为产ESBLs菌株,检出率为5.75%。产ESBLs株对多数试验药物呈耐药性;而非产ESBLs菌株对多数试验药物敏感,仅对恩诺沙星、复方新诺明和红霉素耐药率超过50%。20种药物中,产ESBLs株大肠埃希氏菌对18种药物的耐药率极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产ESBLs菌株携带blaCTX的阳性率极显著高于非产ESBLs菌株(P<0.01),产ESBLs菌株中的blaTEM和blaOXA基因的阳性率均高于非产ESBLs菌株,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羔羊源大肠埃希氏菌产ESBLs菌株流行率低,产ESBLs菌株耐药性严重,且宁夏地区羔羊源ESBLs菌株优势基因型为blaCTX和blaTEM。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氏菌 基因型
下载PDF
葡萄渣对肉母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凋亡率及抗氧化性的影响
3
作者 王建东 丁辉 +5 位作者 刘欣 侯鹏霞 梁小军 高海慧 王瑞刚 姜武 《中国畜牧兽医》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4年第4期1530-1536,共7页
【目的】研究葡萄渣对肉母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凋亡率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体重相近的产后健康肉母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每头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0... 【目的】研究葡萄渣对肉母牛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转化率与凋亡率及抗氧化性的影响。【方法】选取胎次、体重相近的产后健康肉母牛20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5头。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Ⅰ、Ⅱ、Ⅲ组每头在基础饲粮中分别添加240、300、360 g/d的葡萄渣。试验预试期15 d,正试期40 d。采集尾静脉血,测定其外周血淋巴细胞亚群、淋巴细胞的转化率与凋亡率及其抗氧化水平。【结果】①试验第20天,3个试验组肉母牛外周血CD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均显著上升(P<0.05);试验第40天,试验Ⅱ、Ⅲ组CD4+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0.05),CD8+T细胞比例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个试验组CD4+/CD8+比值较对照组均显著升高(P<0.05)。②试验第20、40天,试验Ⅱ、Ⅲ组母牛外周血淋巴细胞转化率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试验第40天,随着葡萄渣添加量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凋亡率呈线性下降(P<0.01)。③试验第40天,3个试验组肉母牛血清MDA含量较对照组均显著降低(P<0.05),试验Ⅰ、Ⅲ组肉母牛血清T-AOC含量均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1)。【结论】肉母牛饲粮添加不同比例葡萄渣可以改善肉牛的免疫功能,本试验条件下,葡萄渣的适宜添加水平为(300~360)g/d。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肉母牛 葡萄渣 淋巴细胞 抗氧化性
下载PDF
陕西某奶牛场隐性乳房炎病原菌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9
4
作者 高海慧 任敏 +1 位作者 郭抗抗 张彦明 《动物医学进展》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6期152-156,共5页
为了解某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情况,应用LMT法对该奶牛场的165头临床健康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采集阳性乳样48份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43.64%,乳区阳性率为... 为了解某场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生情况,应用LMT法对该奶牛场的165头临床健康奶牛进行隐性乳房炎检测,采集阳性乳样48份进行病原菌的分离鉴定,并对其主要病原菌进行了药敏试验。结果表明,该奶牛场奶牛隐性乳房炎阳性率为43.64%,乳区阳性率为24.46%,每个乳区均可发病,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与胎次和年龄有密切的关系,随着胎次和年龄的增加,奶牛隐性乳房炎发病率呈上升趋势;从阳性乳样中分离出11种107株细菌,主要病原菌为金黄色葡萄球菌、链球菌和大肠埃希菌。其中,金黄色葡萄球菌32株,占29.91%;链球菌15株,占14.02%;大肠埃希菌14株,占13.08%。3种主要病原菌对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敏感,对链霉素、青霉素、阿莫西林、氨苄西林耐药。说明可选择氧氟沙星、阿米卡星、环丙沙星作为治疗该奶牛场乳房炎的候选药物。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隐性乳房炎 阳性率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药敏试验与耐药基因检测 被引量:3
5
作者 高海慧 王建东 康晓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3期50-54,共5页
为探索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K-B纸片法对临床分离的54株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进行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应用PCR进行这些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54株大肠埃希菌对... 为探索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耐药基因及其耐药性之间的关系。采用K-B纸片法对临床分离的54株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进行12种抗菌药物敏感性测定,应用PCR进行这些抗菌药物相关耐药基因的检测。结果显示,54株大肠埃希菌对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和四环素的耐药率较高,分别为67%、39%和35%。分离的54株大肠埃希菌中有41株至少含有所检测耐药基因中的1种,CyrA、CyrB、ParC和Tet耐药基因较为普遍,其耐药菌基因检出率依次为96%、83%、100%和95%,13株没有检测到相应的耐药基因。奶牛子宫内膜炎源性大肠埃希菌对常见抗菌药物耐药严重,耐药基因普遍存在于耐药菌株中,除氨基糖苷类耐药菌株,其他3种抗菌药物类型耐药表型与耐药基因检测结果有较高一致性。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奶牛 子宫内膜炎 大肠埃希菌 耐药基因 耐药性
下载PDF
轮胎振动特性实验研究 被引量:8
6
作者 高海慧 陈剑 《噪声与振动控制》 CSCD 北大核心 2011年第1期175-178,共4页
利用振动实验模态分析的方法,建立自由悬置状态下轮胎的振动特性模态测试与分析系统,通过轮胎径向激振测试信号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取各阶的频率及其径向模态振型,分析轮胎的模态参数随充气压力变化的规律,为实验方法的研究和轮胎结构... 利用振动实验模态分析的方法,建立自由悬置状态下轮胎的振动特性模态测试与分析系统,通过轮胎径向激振测试信号的数据处理与分析,提取各阶的频率及其径向模态振型,分析轮胎的模态参数随充气压力变化的规律,为实验方法的研究和轮胎结构设计及车辆的动力性能分析提供指导。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振动与波 轮胎 振动特性 模态分析 实验
下载PDF
宁夏地区腹泻犊牛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大肠埃希氏菌的药敏试验及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被引量:1
7
作者 高海慧 高总元 +1 位作者 汪洁 康晓冬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63-67,共5页
为了解宁夏地区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和遗传变异情况,对分离得到的17株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型研究。结果显示,17株分离株对试验... 为了解宁夏地区规模化牛场犊牛腹泻源产超广谱β-内酰胺酶(ESBLs)大肠埃希氏菌耐药和遗传变异情况,对分离得到的17株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采用K-B纸片法进行药物敏感性试验,采用脉冲场凝胶电泳进行分型研究。结果显示,17株分离株对试验药物多数呈耐药状态,对头孢拉定、四环素、阿莫西林3种药物完全耐药,其他药物的耐药性为70.24%~94.12%,只对阿米卡星、诺氟沙星敏感性较高。分离菌株可分为17个PFGE型,菌株间的相似度为67.5%~85.7%,无优势带型。宁夏地区犊牛腹泻源产ESBLs大肠埃希氏菌耐药性严重,遗传差异较大,但不同菌株存在着不同程度的亲缘关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超广谱Β-内酰胺酶 大肠埃希氏菌 脉冲场凝胶电泳分型
下载PDF
猪瘟病毒促进细胞自噬并利于病毒增殖 被引量:7
8
作者 康恺 林鸷 +6 位作者 高海慧 张成成 李河林 梁武龙 王静 曹志 张彦明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4年第9期1481-1487,共7页
细胞自噬在病毒的增殖、释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仍然没有猪瘟病毒与细胞自噬相互作用关系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瘟病毒Shimen株感染宿主细胞(ST)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的作用。通过透射电镜和自噬体标记... 细胞自噬在病毒的增殖、释放中有着重要的作用,目前国内仍然没有猪瘟病毒与细胞自噬相互作用关系的报道。本研究旨在探讨猪瘟病毒Shimen株感染宿主细胞(ST)后对细胞自噬的影响,以及细胞自噬对病毒增殖的作用。通过透射电镜和自噬体标记分子LC3的荧光聚点的观察,直观判断病毒对自噬的影响;并通过Western blot,检测LC3蛋白和P62蛋白的表达量,以及LC3蛋白转化分析,确定猪瘟病毒感染促进细胞自噬发生。利用自噬促进剂雷帕霉素、抑制剂3-MA、自噬体与溶酶体融合阻断剂氯喹(CQ),以及自噬基因Beclin 1、LC3蛋白的干扰,调控自噬来研究自噬对病毒增殖的影响。结果表明,病毒感染细胞促进了细胞自噬的发生,且能形成完整的自噬过程,同时病毒利用细胞自噬来促进自身增殖。本研究为探索猪瘟病毒与宿主细胞相互作用关系增加了新的数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猪瘟病毒 细胞自噬 病毒增殖 自噬相关基因
下载PDF
羊奇异变形杆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11
9
作者 谢秀兰 黎帅 +3 位作者 马小明 康晓冬 高海慧 李颖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7期115-119,共5页
为查明宁夏地区某羊场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并选择敏感药物用于治疗,从患病羔羊粪便中分离出4株细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16S rRNA测序、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动物试验表... 为查明宁夏地区某羊场羔羊腹泻的发病原因并选择敏感药物用于治疗,从患病羔羊粪便中分离出4株细菌,进行形态特征、培养特性、16S rRNA测序、VITEK微生物鉴定系统鉴定、致病性试验及药敏试验。结果显示,分离菌为奇异变形杆菌。动物试验表明,4株奇异变形杆菌对小鼠具有很强的致病性。药敏试验表明,4株奇异变形杆菌对氨基糖甙类抗生素(阿米卡星、卡那霉素、链霉素)、氟苯尼考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敏感,而对大环内酯类(红霉素和克林霉素)、复方新诺明、恩诺沙星全部耐药。对青霉素类(哌拉西林、氨苄西林、阿莫西林)、喹诺酮类(环丙沙星、氧氟沙星、诺氟沙星)、四环素、万古霉素、庆大霉素呈现不同程度的耐药。结果表明,该4株奇异变形杆菌具有较强的致病力和多重耐药性,可能是此次羔羊腹泻的致病菌,治疗首选氨基糖甙类、氟苯尼考及头孢菌素类抗生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腹泻 奇异变形杆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宁夏部分地区腹泻羔羊源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与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0
作者 谢秀兰 马小明 +3 位作者 黎帅 康晓冬 高海慧 李颖康 《动物医学进展》 北大核心 2017年第2期116-119,共4页
为掌握宁夏地区羔羊腹泻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采集腹泻羔羊肛拭子90份,开展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78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氟苯尼考、青霉素类、四环素等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万古... 为掌握宁夏地区羔羊腹泻源大肠埃希菌的耐药性,采集腹泻羔羊肛拭子90份,开展大肠埃希菌的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结果分离到78株大肠埃希菌,对头孢类、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氟苯尼考、青霉素类、四环素等抗菌药物有较高的敏感性,对万古霉素、复方新诺明、克林霉素耐药(耐药率78.21%~94.87%)。结果表明,宁夏地区羔羊腹泻源大肠埃希菌对抗菌药物保持较高的敏感率,耐药现象并不严重。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羔羊 腹泻 大肠埃希菌 药敏试验
下载PDF
宁夏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的病原体分离鉴定及药敏试验 被引量:2
11
作者 康晓冬 刘溪源 高海慧 《中国畜牧兽医文摘》 2016年第7期50-51,54,共3页
为了弄清楚宁夏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在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的180份子宫内膜炎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检出细菌265株,酵母样真菌5株,其... 为了弄清楚宁夏地区奶牛子宫内膜炎主要病原菌的种类、分布情况及药物敏感性,为防治提供理论依据,对在宁夏地区部分奶牛场采集的180份子宫内膜炎分泌物进行病原菌分离鉴定,并对主要病原菌进行药敏试验。检出细菌265株,酵母样真菌5株,其中葡萄球菌33株(12.22%),链球菌3株(1.11%),其他革兰氏阳性球菌32株(11.85%),革兰氏阴性杆菌190株(70.37%),芽孢杆菌6株(2.22%),阳性杆菌1株,没有分离出专性厌氧菌。22种药物的药敏试验结果表明:病原菌对磺胺类、林可酰胺类药物均已产生不同程度的耐药性,而氨基糖苷类、喹诺酮类、头孢类药物则表现出较好的抑菌效果。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子宫内膜炎 病原菌 分离鉴定 药敏试验
下载PDF
牛源蓝氏贾第虫环介导等温扩增检测方法的建立及应用
12
作者 高海慧 王建东 康晓冬 《上海畜牧兽医通讯》 2023年第1期16-21,共6页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牛场或基层单位的牛源蓝氏贾第虫快速检测方法,根据NCBI网站(https://www.ncbi.nlm.nih.gov/)上的蓝氏贾第虫基因序列设计外引物(FIP,BIP)、内引物(F3,B3)和环引物(LB),建立了牛源蓝氏贾第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 为建立一种适用于牛场或基层单位的牛源蓝氏贾第虫快速检测方法,根据NCBI网站(https://www.ncbi.nlm.nih.gov/)上的蓝氏贾第虫基因序列设计外引物(FIP,BIP)、内引物(F3,B3)和环引物(LB),建立了牛源蓝氏贾第虫的环介导等温扩增(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检测方法,并对采集的40份犊牛新鲜粪便样品分别采用巢式PCR方法(贾第虫检测金标准)和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进行蓝氏贾第虫检测。结果显示:建立的牛源蓝氏贾第虫LAMP检测方法特异性良好,灵敏度高于巢式PCR;2种方法检测结果的符合率为100%。结果表明:所建立的LAMP检测方法可用于农场或基层单位的牛源蓝氏贾第虫检测。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蓝氏贾第虫 环介导等温扩增 巢式PCR 灵敏度实验 特异性实验
下载PDF
日粮精粗比对哺乳期犊牛生长性能、瘤胃发酵参数及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 被引量:3
13
作者 马丽娜 高海慧 +1 位作者 康晓冬 梁小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6-10,共5页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哺乳期犊牛生长发育、瘤胃发酵参数及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30头出生1周左右、体重(33.00±1.5) kg的健康安格斯犊牛(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 试验旨在研究日粮精粗比对哺乳期犊牛生长发育、瘤胃发酵参数及细菌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30头出生1周左右、体重(33.00±1.5) kg的健康安格斯犊牛(公、母各半),随机分为3组,每组10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日粮精粗比分别为60∶40、50∶50、40∶60。犊牛7 d开始补饲颗粒料,预试期10 d,正式试验期90 d。结果表明,试验1组犊牛90日龄体重、采食量、平均日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均极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1),料重比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5);试验1组微生物蛋白、氨态氮、异丁酸含量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1),乙酸和丁酸含量显著高于试验3组(P<0.05)。试验1组的犊牛OTU极显著高于试验2和试验3组(P<0.01)。试验1组瘤胃拟杆菌门、后壁菌门、黏胶球形菌门、螺旋菌门、纤维杆菌门的含量均极显著低于试验3组(P<0.01)。试验1组犊牛瘤胃密螺旋体属、螺旋菌属、丁酸弧菌_2属的丰度极显著高于试验2组、试验3组(P<0.01)。研究表明,高精粗比饲粮可提高犊牛采食量、平均日增重和料重比,对犊牛早期增重有益,且瘤胃发酵指标优于其他试验组,在门水平上瘤胃细菌变化最为明显,促进了瘤胃发酵,建议哺乳期犊牛饲喂日粮精粗比为60∶40。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精粗比 犊牛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参数 菌群结构
原文传递
2022年宁夏肉牛产业发展现状及调研分析
14
作者 高海慧 谢建亮 +4 位作者 于洋 张文华 孙文阳 毛磊 梁小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23年第7期51-55,共5页
为准确掌握2022年宁夏肉牛养殖现状和技术需求,发现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团队通过调查问卷对宁夏主要养殖肉牛的8个县(区)480个养殖场(户)开展了调研。分析宁夏地区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 为准确掌握2022年宁夏肉牛养殖现状和技术需求,发现制约产业发展的因素,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营养与饲料研究室团队通过调查问卷对宁夏主要养殖肉牛的8个县(区)480个养殖场(户)开展了调研。分析宁夏地区肉牛产业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和产业发展建议,以期为宁夏肉牛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参考依据。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宁夏 肉牛产业 特色产业 产业发展
下载PDF
饲粮蛋白水平对断奶犊牛生长性能、血清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组成的影响 被引量:2
15
作者 马丽娜 高总元 +2 位作者 高海慧 康晓冬 梁小军 《饲料研究》 CAS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7期5-11,共7页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水平对安格斯犊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90日龄断奶犊牛18头,随机分为3组(公、母各半),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试验... 试验旨在研究饲粮蛋白水平对安格斯犊牛生长性能、血清免疫指标、抗氧化指标、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组成的影响。试验选取健康状况良好、体重相近的90日龄断奶犊牛18头,随机分为3组(公、母各半),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各试验组犊牛分别饲喂高蛋白(蛋白19.65%、综合净能5.74 MJ/kg,T组)、中蛋白(蛋白18.60%、综合净能5.62 MJ/kg,S组)、低蛋白(蛋白17.76%、综合净能5.40 MJ/kg,F组)3种营养水平的饲粮。试验期100 d。结果显示,高蛋白水平饲粮可显著提高犊牛120日龄、180日龄体重和平均日增重(P<0.05)。与S组相比,T组犊牛血清免疫球蛋白A(IgA)、免疫球蛋白M(IgM)的含量、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显著提高(P<0.05),肿瘤坏死因子-α(TNF-α)含量显著减少(P<0.05)。T组犊牛瘤胃中乙酸、丙酸、异丁酸和戊酸含量增加(P<0.05);T组瘤胃菌群多样性指数显著提高(P<0.05),厚壁菌门(Firmicutes)和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为优势菌门。研究表明,高蛋白水平饲粮可显著提高犊牛生长性能和瘤胃发酵功能,有利于犊牛瘤胃发育。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蛋白水平 安格斯犊牛 断奶 生长性能 瘤胃发酵 微生物
原文传递
基于RNA-Seq技术研究枸杞多糖对环磷酰胺致雏鸡免疫抑制的拮抗机制
16
作者 王建东 唐玉林 +5 位作者 王敏 张宝锁 杨富强 高海慧 于洋 郭延生 《畜牧兽医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8期3519-3532,共14页
本试验旨在基于RNA-Seq技术研究枸杞多糖对环磷酰胺致雏鸡免疫抑制的拮抗机制,分析脾中与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为枸杞多糖拮抗雏鸡免疫抑制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将120只7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为空白组(NC)、环磷酰胺组... 本试验旨在基于RNA-Seq技术研究枸杞多糖对环磷酰胺致雏鸡免疫抑制的拮抗机制,分析脾中与免疫相关差异表达基因的变化,为枸杞多糖拮抗雏鸡免疫抑制机制提供参考依据。将120只7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3个组,分别为空白组(NC)、环磷酰胺组(CY)及枸杞多糖组(CYLbGp),CY和CYLbGp两组连续3 d每日胸肌注射80 mg·kg^(-1)环磷酰胺建立免疫抑制雏鸡模型,NC组肌注等体积生理盐水,CYLbGp组在模型建立后通过饮水的方式每天给予5 mg·kg^(-1)枸杞多糖,连续30 d。给药结束后,每组随机选取6只雏鸡采集脾,采用RNA-Seq技术检测3组在给予枸杞多糖后的差异表达基因。通过KEGG通路富集分析和蛋白质互作(PPI)网络分析,筛选关键差异基因和通路。结果表明,枸杞多糖干预后共有178个差异表达基因显著回调,显著富集在线粒体自噬-动物、趋化因子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和Th1和Th2细胞分化等免疫相关通路上。PPI分析结果表明,磷酸肌醇3激酶调节亚基(PIK 3CD)、Janus激酶3(JAK 3)、GATA结合蛋白3(GATA 3)、低氧诱导因子(HIF 1A)、NK2同源异型框5(NKX 2-5)和肌醇多磷酸磷酸酶样1(INPPL 1)为其中的关键基因。RT-qPCR结果与转录组学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进一步表明转录组数据有较高的可靠性。综上,枸杞多糖通过作用于PIK 3CD、JAK3、GATA3、HIF 1A、和INPPL 1等关键靶点,参与线粒体自噬、趋化因子信号通路、C型凝集素受体信号通路、B细胞受体信号通路、血小板活化、自然杀伤细胞介导的细胞毒性、Th1和Th2细胞分化等信号通路的调控,进而起到缓解雏鸡免疫抑制的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RNA-Seq技术 免疫抑制 枸杞多糖 环磷酰胺
下载PDF
基于代谢组学探讨犊牛失明原因
17
作者 王建东 唐玉林 +4 位作者 郭亚男 高海慧 侯鹏霞 于洋 郭延生 《西南农业学报》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10期2281-2291,共11页
【目的】进一步研究犊牛失明的原因,为降低犊牛先天失明的发生率,减少养殖行业经济损失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宁夏地区某牛场出生日期接近的失明犊牛及其母亲、正常犊牛,采集血液收集血浆样本,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对失明犊牛及其母... 【目的】进一步研究犊牛失明的原因,为降低犊牛先天失明的发生率,减少养殖行业经济损失提供理论支持。【方法】选择宁夏地区某牛场出生日期接近的失明犊牛及其母亲、正常犊牛,采集血液收集血浆样本,通过代谢组学分析,对失明犊牛及其母亲、正常犊牛之间差异代谢产物及通路变化进行研究。【结果】将OPLS-DA的VIP值>1和单变量统计分析P<0.05作为显著性差异代谢物的标准,失明犊牛与正常犊牛(VaS.vs.VaL)比较组共筛选出256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正离子模式下144种,负离子模式下112种。失明犊牛与其母亲(VaS.vs.CS)比较组共筛选出177种差异代谢物,其中正离子模式下108种,负离子模式下69种。失明犊牛与其母亲相比,视紫红质含量显著降低,log2FC达-2.87。失明犊牛与其母亲相比,P<0.05差异代谢通路共有30个,矫正后P<0.05的差异代谢通路共有10个,其中胆汁分泌代谢通路分布差异代谢物最多,失明犊牛相较于其母亲有4个代谢物显著上调,9个代谢产物显著下调。失明犊牛与正常犊牛相比,P<0.05差异代谢通路共有12个,矫正后P<0.05的差异代谢通路共有16个,其中胆汁分泌代谢通路分布差异代谢物最多,与正常犊牛相比,失明犊牛有5个代谢物显著上调,4个代谢产物显著下调。【结论】失明犊牛与其母亲、正常犊牛相比胆汁分泌代谢通路均产生显著性差异,研究认为犊牛失明可能是机体自身存在肝脏方面的疾病,影响胆汁的正常分泌,导致正常摄入的脂溶性维生素A不能被吸收利用,进而影响犊牛视力。另外,失明犊牛与其母亲相比,在机体维生素A水平没有显著性差异的条件下,影响光转导级联反应的视紫红质含量显著下调,说明编码视紫红质蛋白的视紫红质基因(RHO)突变,视紫红质蛋白缺乏,可能是导致犊牛失明的另一原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犊牛 失明 代谢组学 视紫红质 维生素A缺乏症
下载PDF
基于转录组测序分析枸杞多糖对免疫抑制雏鸡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
18
作者 王建东 唐玉林 +5 位作者 王敏 张宝锁 杨富强 高海慧 于洋 郭延生 《南方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23年第3期704-714,共11页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枸杞多糖(LBP)对免疫抑制雏鸡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挖掘LBP修复雏鸡免疫抑制的靶基因,为探究枸杞多糖对雏鸡免疫抑制的修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0羽7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空白组(NC)、环磷酰... 【目的】利用转录组测序技术分析枸杞多糖(LBP)对免疫抑制雏鸡脾脏基因表达的影响,挖掘LBP修复雏鸡免疫抑制的靶基因,为探究枸杞多糖对雏鸡免疫抑制的修复机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将120羽7日龄海兰褐蛋鸡随机分成空白组(NC)、环磷酰胺(CTX)组(CY)和LBP组(CYLbGp),NC组肌注生理盐水,其余2组连续3 d肌注80 mg/(kg·d)CTX造模,造模后通过测定血清中IL-2、IL-6和INF-γ含量对免疫抑制雏鸡模型进行验证。造模成功后在CYLbGp组饮水中加入5 mg/(kg·d)LBP,给药结束后采集脾脏进行转录组测序,以P<0.05和|log2 Fold change|≥1为条件筛选出差异表达基因(DEGs),并进行GO功能注释分析和KEGG信号通路富集分析,以探究枸杞多糖对免疫抑制的修复作用。【结果】共获得1049301886个Raw reads,对其进行质控、过滤后,共获得1032097278个Clean reads。CY组和NC组之间共有701个DEGs,CYLbGp组和CY组之间共有748个DEGs。GO功能注释显示,LBP干预后显著回调的DEGs主要与结合、细胞过程、生物调节及细胞组分等功能相关。KEGG信号通路富集结果显示,LBP干预后显著回调的DEGs主要与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视黄醇代谢通路相关,筛选出所富集的通路中关键的DEGs为人毒蕈碱型胆碱受体M5基因(CHRM5)、烟碱型乙酰胆碱受体β4基因(CHRNB4)、代谢型型谷氨酸受体1基因(GRM1)、胆囊收缩素基因(CCK)、神经肽Y1受体基因(NPY1R)、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2C18基因(CYP2C18)、血管紧张素Ⅱ受体1基因(AGTR1)、细胞色素P450家族成员3A5基因(CYP3A5)、丝氨酸蛋白酶2(PRSS2)和神经紧张素基因(NTS)。RT-qPCR结果与转录组学数据变化趋势基本一致,表明转录组数据有较高的可靠性。【结论】LBP修复雏鸡免疫抑制的作用机制可能与调节神经活性配体-受体相互作用和视黄醇代谢通路有关,其中CHRM5、CHRNB4、GRM1、CCK、NPY1R、CYP2C18、AGTR1、CYP3A5、PRSS2和NTS可作为LBP修复雏鸡免疫抑制的靶基因。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枸杞多糖 雏鸡 环磷酰胺 转录组学
下载PDF
细长型飞行器双台随机振动试验虚拟试验技术研究 被引量:5
19
作者 王磊 王飞 +3 位作者 王海东 王君 李伟明 高海慧 《上海航天》 2014年第1期56-62,共7页
用虚拟激励法、逆虚拟激励法和模态叠加法,建立了方阵控制下的细长型飞行器双台随机振动试验的虚拟仿真程序。对某细长型飞行器双台随机振动试验的试验值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与计算值能较好吻合,验证了计算方法及仿真程序的... 用虚拟激励法、逆虚拟激励法和模态叠加法,建立了方阵控制下的细长型飞行器双台随机振动试验的虚拟仿真程序。对某细长型飞行器双台随机振动试验的试验值与仿真结果进行了比较,试验结果与计算值能较好吻合,验证了计算方法及仿真程序的正确性。在仿真程序中添加循环比较算法,计算出激振位置与控制测点位置最优的组合方案,使试件各部位的振动加速度响应谱型与参考谱型更接近,实现了试验方案优化。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虚拟振动试验 双台 仿真 优化
下载PDF
“新冠肺炎疫情”对宁夏肉牛规模养殖场经营状况的影响(一) 被引量:1
20
作者 李毓华 高海慧 +4 位作者 谢建亮 张扬 张文华 封元 梁小军 《宁夏农林科技》 2020年第1期59-62,共4页
肉牛产业是宁夏重要的草畜产业之一,是南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宁夏肉牛规模养殖场经营状况的影响,通过电话、微信、邮件和问卷等方式进行深入调研,提出生产预案及建议,旨在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提供科学... 肉牛产业是宁夏重要的草畜产业之一,是南部山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柱产业。针对“新冠肺炎疫情”对宁夏肉牛规模养殖场经营状况的影响,通过电话、微信、邮件和问卷等方式进行深入调研,提出生产预案及建议,旨在对其产生的负面影响提供科学的应对措施。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新冠疫情 肉牛产业 规模化养殖 疫病防控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4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