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文献+
共找到136篇文章
< 1 2 7 >
每页显示 20 50 100
复发性流产与代谢性指标相关性研究
1
作者 李艳 邓洋 +1 位作者 郝明鱼 高立峰 《生殖医学杂志》 CAS 2023年第1期38-42,共5页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与代谢性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6月25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门诊RSA女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招募月经规律、无流产史的妇女60例为对照组,采用体脂仪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测量血压... 目的探讨复发性流产(RSA)与代谢性指标的关系。方法选取2021年8月1日至2022年6月25日太原市妇幼保健院生殖内分泌科门诊RSA女性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同期招募月经规律、无流产史的妇女60例为对照组,采用体脂仪进行人体成分分析,测量血压并抽血测定甲状腺功能、同型半胱氨酸(Hcy)、尿酸、血脂水平以及肝功能、肾功能,并进行糖耐量试验和胰岛素释放试验;比较分析RSA与代谢性指标的可能相关性。结果RSA组与对照组两组患者间年龄、体质量指数(BMI)、体脂率、血脂水平、Hcy水平及尿酸水平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0.05);RSA组患者糖代谢异常的发生率显著高于对照组(90.0%vs.50.0%,P<0.001)。在RSA患者中,糖代谢异常组内脏脂肪面积增多(≥80 cm 2)者比例显著高于糖代谢正常组(61.1%vs.0%,P<0.05)。结论RSA女性患者无论肥胖与否,均易发生糖代谢异常,并且RSA患者的糖代谢异常与内脏脂肪面积增多相关。所以除了关注RSA女性的生育外,还要关注患者糖代谢的情况,同时需要进行生活方式干预,以减少内脏脂肪为主。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复发性流产 胰岛素抵抗 糖代谢异常
下载PDF
大庆市1995~2004年孕产妇死亡率及死因分析 被引量:3
2
作者 高立峰 李艳萍 魏建美 《中国妇幼保健》 CAS 北大核心 2005年第21期2859-2859,共1页
关键词 大庆市 1995~2004年 孕妇 产妇 死亡率 死因分析 妇幼保健工作
下载PDF
大庆地区拉玛泽分娩法应用及相关因素评价分析 被引量:2
3
作者 高立峰 张艳梅 张华 《中国实用医药》 2011年第5期239-240,共2页
目的探讨拉马泽分娩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参加拉马泽分娩法训练的初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立相同例数未参加此训练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 目的探讨拉马泽分娩法对产妇及新生儿的影响。方法随机抽取参加拉马泽分娩法训练的初产妇200例作为观察组;同时设立相同例数未参加此训练的初产妇作为对照组,观察两组产妇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剖宫产率、产后出血、新生儿窒息发生率。结果两组产妇产后出血的发生率无统计学意义;观察组产时疼痛程度、产程时间、剖宫产率、新生儿窒息均低于对照组(P<0.05)。结论拉马泽分娩法能减轻产时疼痛、缩短第1、2产程,降低剖宫产率及新生儿窒息。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拉马泽分娩法 相关因素评价
下载PDF
Matlab与高级编程语言在科学计算中的联合运用 被引量:6
4
作者 高立峰 陈飞 +2 位作者 胡光武 殷翔 沙宏武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年第2期111-114,共4页
在数字地震观测、地震预报及地震工程研究中,Matlab作为一套功能强大的科学计算及数学分析软件,得到广泛的应用。本文介绍如何将Matlab高效的数值计算和分析能力与高级编程语言结合的方法。
关键词 MATLAB 高级编程语言 联合运用
下载PDF
如何提高磁照图数字化的精度 被引量:3
5
作者 高立峰 陈晓明 +3 位作者 陈飞 胡光武 殷翔 沙宏武 《地震地磁观测与研究》 2007年第4期32-34,共3页
CBMD是一款针对CB-3模拟磁照图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软件,利用专业图像处理技术,对模拟磁照图进行数字化,由于模拟仪器调试及存放因素造成了图纸状况不尽相同,使用者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图,纸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才能保证数... CBMD是一款针对CB-3模拟磁照图进行数字化处理的软件,利用专业图像处理技术,对模拟磁照图进行数字化,由于模拟仪器调试及存放因素造成了图纸状况不尽相同,使用者在数字化处理过程中,根据不同的图,纸采用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才能保证数字化结果精确度。本文就主要的几种影响处理精度的情况展开讨论,并提出具体的解决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CBMD 磁照图 精确数字化
下载PDF
化学生热清蜡技术在油田节能降耗中的应用前景 被引量:7
6
作者 高立峰 袁锋华 《油田节能》 1998年第2期45-48,共4页
文中针对油井热洗带来的能耗及其对油井与地层造成的伤害等问题,研究可以取代抽油机井热洗的化学生热清蜡技术。该技术可节省油井热洗耗费的天然气、电、水等能源,是一条适合大庆外围低产低渗透油田提高整体开采效益的新途径。
关键词 油井 清蜡 化学生热清蜡 节能
下载PDF
186例妊娠期腕管综合征临床分析 被引量:1
7
作者 高立峰 张艳梅 杨亚滨 《中国初级卫生保健》 2006年第6期83-83,共1页
关键词 妊娠期 腕管综合征 治疗
下载PDF
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临床分析
8
作者 高立峰 张艳梅 金倩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6期140-140,共1页
目的浅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和记录术中情况、并发症及预后分析。结果本组12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 目的浅谈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的应用价值和安全性,总结临床经验。方法回顾性分析行腹腔镜下手术治疗子宫肌瘤患者126例的临床资料,观察和记录术中情况、并发症及预后分析。结果本组126例腹腔镜子宫肌瘤切除术均顺利完成,无一例中转开腹手术及并发症发生,在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住院时间等方面,实验组与对照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腹腔镜下子宫肌瘤切除术患者出血少、时间短、创伤小、术后康复快、并发症少、疗效确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腹腔镜手术 子宫肌瘤 临床分析
下载PDF
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108例临床分析
9
作者 高立峰 张艳梅 杨亚滨 《中国实用医药》 2010年第35期99-99,共1页
目的浅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LEEP刀治疗的108例宫颈糜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经LEEP手术治疗,无继发性出血和... 目的浅谈宫颈环形电切术(LEEP刀)治疗宫颈糜烂的临床疗效。方法对采用LEEP刀治疗的108例宫颈糜烂患者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观察手术时间、术中、术后出血情况及术后疗效。结果本组收治的宫颈糜烂患者经LEEP手术治疗,无继发性出血和感染的发生,手术标本经病理学检查明确诊断,临床治疗效果明显。结论 LEEP刀手术治疗宫颈糜烂操作简单、安全有效,副反应轻、恢复快、疗程短、并发症少。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宫颈糜烂 LEEP刀 临床疗效
下载PDF
上海市区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1972~1999年) 被引量:134
10
作者 刘恩菊 项永兵 +6 位作者 金凡 周淑贞 孙璐 方茹蓉 阮志贤 高立峰 高玉堂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1期11-15,共5页
目的 对上海市区 1972~ 1999年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病例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 9)进行编码。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用世界... 目的 对上海市区 1972~ 1999年肿瘤发病资料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肿瘤发病率的变化趋势。方法 病例统一按照国际疾病分类 (ICD 9)进行编码。根据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标化率。发病率每年变化百分比 ,用对数直线回归法估计 ,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  1972~ 1999年间 ,男性所有部位肿瘤标化率从 2 5 0 .0 /10万降至 2 14 .8/10万 ,女性从 175 .3/10万降至 16 3.4 /10万。男女性结肠癌、胆道癌、肾癌 ,男性前列腺癌、多发性骨髓瘤以及女性脑和神经系统肿瘤的发病率上升幅度均达到 10 0 %及以上。男女性胰腺癌、直肠癌、非何杰金淋巴瘤、男性脑和神经系统肿瘤、女性乳腺癌、宫体癌、卵巢癌的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男女性食管癌和女性宫颈癌的发病率下降幅度达到一半以上 ,胃癌和肝癌的发病率也呈明显下降趋势 ,肺癌发病率在男、女性别中均变化不大。结论 上述发病率变化趋势提示除了肿瘤诊断和报告情况的改善外 ,包括居民生活方式在内的环境因素的变化起着重要作用 ,需要深入开展流行病学研究 ,明确危险因素 ,提出有效的预防方法。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 发病率 流行病学7
下载PDF
上海市区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发病趋势分析(1973~1999年) 被引量:30
11
作者 张薇 项永兵 +6 位作者 刘振伟 方茹蓉 阮志贤 孙璐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癌症》 SCIE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4年第5期555-558,共4页
背景与目的:国内有关老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三位数字进行编码。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 背景与目的:国内有关老年恶性肿瘤发病趋势的研究较少,本文分析1973~1999年上海市区老年人泌尿系统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趋势。方法:按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三位数字进行编码。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用世界标准人口计算每三年合并资料的标化发病率。发病率年均变化百分比用线性回归计算,并用病例数加权。结果: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人群中男性前列腺癌、膀胱癌和肾癌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年均变化率分别为6.60%、1.15%和5.30%,女性肾癌发病率迅速上升,年均变化率为4.58%。结论:27年间,上海市区老年男性前列腺癌、肾癌和膀胱癌发病率上升,女性膀胱癌发病率相对稳定。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区 老年人 泌尿系统 恶性肿瘤 发病趋势 1973-1999年
下载PDF
上海市区胃癌危险因素探讨 被引量:23
12
作者 鲍萍萍 高立峰 +2 位作者 刘大可 陶梦华 金凡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458-463,共6页
目的 探索上海市区胃癌的危险因素 ,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共调查 1999年 4月~ 1999年 10月期间诊断的 30~ 74岁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 311例 (男性 198例 ,女性 113例 ) ,对照 15 79... 目的 探索上海市区胃癌的危险因素 ,为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共调查 1999年 4月~ 1999年 10月期间诊断的 30~ 74岁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 311例 (男性 198例 ,女性 113例 ) ,对照 15 79例 ,获得环境暴露等资料。采用非条件logistic模型控制混杂因素计算各个因素的调整比值比 (OR)和 95 %可信限 (95 %CI)。结果 男性中吸烟、热烫饮食、油炸面食、患病前精神压抑和自我调节能力差、慢性胃炎及一级亲属胃癌史等因素可增加患胃癌的危险性 ;女性胃癌则与腌制食品 (尤其是腌制蔬菜 )、油炸食品、酒精摄入、患病前精神压抑和自我调节能力差、溃疡病史、慢性胃炎史及一级亲属胃癌史等关系密切。新鲜蔬菜、水果 ,新鲜豆类 ,豆制品 ,植物油和蛋及蛋制品等对胃癌有保护作用。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后 ,分析结果均达到显著水平。结论 上海市区胃癌近十年危险因素没有明显改变 ,吸烟、腌制食品和油炸食品、慢性胃炎史和胃癌家族史等可能是主要的危险因素 ,而多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及豆制品等对胃癌有保护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胃癌 危险因素 病例-对照研究 病因
下载PDF
在葡萄花油田应用延迟胶联深度调剖技术综合分析
13
作者 高立峰 徐德魁 《油田节能》 2000年第2期31-33,共3页
延迟胶联浓度调剖技术是高含水油田化学调剖技术发展的新趋向,本文对延迟胶联深度调剖技术加以阐述,并针对该技术在葡萄花油田应用可行性加以分析,旨在探求今后葡萄花油田注水井化学调剖技术节能前景。
关键词 油田 延迟胶联剂 深度调剖 化学调剂 注水井
下载PDF
吸烟、饮酒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23
14
作者 鲍萍萍 陶梦华 +2 位作者 刘大可 高立峰 金凡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1年第5期334-338,共5页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共调查 1999年 4月~ 1999年10月期间诊断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 311例 ,对照 15 79例 (注 :本课题为“九五”中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病例 对照之一 ,对照共用 )... 目的 探讨吸烟、饮酒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 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 ,共调查 1999年 4月~ 1999年10月期间诊断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 311例 ,对照 15 79例 (注 :本课题为“九五”中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病例 对照之一 ,对照共用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 ,以估计吸烟、饮酒对胃癌发生的比数比和 95 %的可信区间。结果 吸烟与男性胃癌发生有关 ,调整OR为 1 6 7(95 %CI:1 14- 2 46 ) ,并且随着吸烟年龄的提前 (P <0 0 1)、吸烟年限的延长 (P <0 0 5 )、每日吸烟量的增加 (P <0 0 5 )和吸烟包 年 (P <0 0 1) ,患胃癌的危险性显著增大 ;未发现女性吸烟与胃癌发生有显著性联系。进一步调整吸烟 ,发现饮酒与胃癌无密切关系 ,但重度饮酒可能与女性胃癌发生有关。进一步研究饮酒的作用 ,分析吸烟与饮酒状况及吸烟支数与酒精克数不同剂量分层之间的交互作用 ,调整年龄、文化程度 (仅女性 )、腌制食品、新鲜水果及慢性胃炎后 ,发现男性饮酒与吸烟不同剂量之间有交互作用存在 ,交互项 χ2 值为 5 2 0 ,P =0 0 2 ,即饮酒增加男性吸烟者患癌的危险。结论 进一步证实吸烟是胃癌发生的危险因素 ;单独饮酒与胃癌发生无明显关系 ,饮酒不是胃癌的一项独立危险因素 ;饮酒增加吸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胃癌 吸烟 饮酒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长期保护性耕作对黄绵土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动态的影响 被引量:27
15
作者 王琳 李玲玲 +3 位作者 高立峰 刘杰 罗珠珠 谢军红 《中国生态农业学报》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13年第9期1057-1063,共7页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翻埋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免耕+地膜覆盖NTP)对黄绵土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 长期定位试验研究了黄土高原西部旱农区不同耕作措施(传统耕作T、免耕+秸秆覆盖NTS、免耕NT、传统耕作+秸秆翻埋TS、传统耕作+地膜覆盖TP和免耕+地膜覆盖NTP)对黄绵土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有机碳含量随土壤深度的增加而降低,10~30 cm土层土壤有机碳含量的下降较为明显,并且在0~5 cm、5~10 cm和10~30 cm土层中,均表现为由研究初期各处理相对差异较小到试验中后期各处理出现显著差异的变化。不同耕作措施下0~30 cm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在2002—2012年的平均含量均为NTS〉TS〉NTP〉NT〉T〉TP。与传统耕作相比,免耕各处理和传统耕作秸秆翻埋处理可增加1.2%~7.2%的土壤总有机碳,5.3%~16.6%的土壤易氧化有机碳含量,而传统耕作覆膜处理分别降低4.3%和2.7%。免耕和秸秆覆盖处理均有利于黄绵土土壤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的积累,免耕结合秸秆覆盖效果最佳,而多年传统耕作覆盖地膜后有机碳明显降低。免耕秸秆覆盖处理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平均值在2004年、2006年、2008年、2010年及2012年分别较2002年提高9.5%和42.9%、13.2%和67.6%、21.5%和71.5%、1.1%和15.9%、2.7%和12.6%。因此,在西部黄土高原黄绵土区,采用免耕结合秸秆覆盖的保护性耕作措施有利于土壤总有机碳和易氧化有机碳含量的提高,从而有利于土壤质量的持续改善。易氧化有机碳对不同耕作措施的响应比总有机碳更灵敏,可以将其作为指示黄绵土有机碳变化的早期指标。 展开更多
关键词 免耕 秸秆覆盖 保护性耕作 总有机碳(TOC) 易氧化有机碳(ROOC) 黄土高原
下载PDF
上海市区1973~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趋势分析 被引量:32
16
作者 刘振伟 项永兵 +6 位作者 张薇 方茹蓉 阮志贤 孙璐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中国卫生统计》 CSCD 北大核心 2003年第6期335-337,共3页
目的 对上海市区居民 1973~ 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 1973~ 1999年上海市区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 ,并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 目的 对上海市区居民 1973~ 1999年前列腺癌发病率进行统计、分析 ,了解其变化趋势并分析变化原因。方法 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收集的 1973~ 1999年上海市区前列腺癌的病例资料 ,并依据有关年份人口普查资料中的性别、年龄构成用内插法和外推法估算各年份和性别的年龄组平均人口数 ,计算年龄别发病率。标化率的计算采用世界标准人口。发病率每年变化百分比采用加权对数直线回归法计算。结果  1973~ 1999年间 ,上海市肿瘤登记处共登记前列腺癌病例 2 ,884例。 2 7年来 ,前列腺癌的发病率呈明显的上升趋势 ,标化发病率从 1973~ 1975年的 1 8/ 10万上升至 1997~ 1999年的 5 5 / 10万 ,增加了 2 0 5 6% ,年平均变化率为 6 1%。病例的年龄构成中 ,高年龄组比重明显上升。结论 上述的前列腺癌发病率变化趋势 ,提示除了肿瘤诊断和报告情况的改善外 ,居民生活方式和其它环境暴露因素的改变起着重要作用。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前列腺癌 发病趋势 流行病学
下载PDF
月经生育因素与女性乳腺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16
17
作者 李泓澜 高立峰 +2 位作者 杨工 项永兵 金凡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0年第2期88-92,共5页
目的 探讨生育因素与女性乳腺癌的联系性 ,并结合 10年前的研究 ,比较生育因素在上海市区妇女中的时间趋势变化 ,以期从一个侧面对逐年增高的女性乳腺癌发病情况作出可能的解释。方法 一项基于全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收集到 44 8对 ,1... 目的 探讨生育因素与女性乳腺癌的联系性 ,并结合 10年前的研究 ,比较生育因素在上海市区妇女中的时间趋势变化 ,以期从一个侧面对逐年增高的女性乳腺癌发病情况作出可能的解释。方法 一项基于全人群的病例对照研究 ,收集到 44 8对 ,1∶ 1年龄配对。通过条件 L ogistic模型进行相对危险度及剂量 -反应效应估计。结果 在调整一些可能的混杂因素后 ,月经初潮年龄≤ 12岁者发生乳腺癌的危险较 >12岁者高 4倍 ,95 %CI=1.7~ 14.5。行经年数长(≥ 40年 )与较短组 (<30年 )比较 ,有增加患乳腺癌危险的趋势 ,但该联系未达到显著性水平 (OR=1.8,95 %CI=0 .8~ 4.1)。高产次妇女 (≥ 3次 )的乳腺癌危险较未经产妇降低 6 0 %,趋势检验 P<0 .0 1。未发现流产与女性乳腺癌相关联。进一步调整产次后 ,累积哺乳月数与乳腺癌危险呈显著负相关 ,累积哺乳时间超过一年的与未哺乳者比较 OR=0 .5 ,95 %CI=0 .3~ 0 .8。口服避孕药与乳腺癌的相关不密切。结论 生育因素是一类影响女性乳腺癌的主要因素。与以往研究结果比较 ,该人群中的初潮年龄有提早趋势 ,而生产次数、累积哺乳时间则显著减少 。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乳腺癌 月经 生育 病例对照研究
下载PDF
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相对生存率分析 被引量:30
18
作者 邵常霞 项永兵 +7 位作者 刘振伟 高静 孙璐 方茹蓉 阮志贤 高立峰 金凡 高玉堂 《中国肿瘤临床》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5年第6期321-324,327,共5页
目的:分析1988~1995年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观察其趋势。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肿瘤登记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H akulinen氏法计算相对生存率,并比较前后两个时期(4年)结果。结果:上海市区1988~199... 目的:分析1988~1995年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的生存情况,观察其趋势。方法:根据上海市肿瘤登记处积累的肿瘤登记病例和随访资料,采用寿命表法和H akulinen氏法计算相对生存率,并比较前后两个时期(4年)结果。结果:上海市区1988~1995年男性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57.4%、49.9%、36.5%,女性膀胱癌、肾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为47.6%、53.5%;其中男性膀胱癌的生存率高于女性,但肾癌相反。不同时间段分析结果显示:1988~1991年男性膀胱癌、肾癌、前列腺癌5年相对生存率分别从53.7%、41.6%、38.0%上升至1992~1995年的57.2%、50.6%、39.1%;女性膀胱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1.8%上升至44.7%,而女性肾癌5年相对生存率从48.0%降至47.3%。结论:上海市区泌尿系统恶性肿瘤生存率基本呈现上升趋势,但仅男性肾癌和前列腺癌的变化有统计学意义。 展开更多
关键词 泌尿系统肿瘤 观察生存率 相对生存率
下载PDF
上海市居民饮食与胃癌关系的病例对照研究 被引量:34
19
作者 鲍萍萍 高立峰 +2 位作者 刘大可 陶梦华 金凡 《中国肿瘤》 CAS 2003年第2期66-70,共5页
[目的]探讨上海市居民饮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调查1999年4月~10月间诊断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311例(男性198例,女性113例),对照1579例(为“九五”课题中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病例-对照研究之一,对照共用... [目的]探讨上海市居民饮食与胃癌发生的关系。[方法]采用全人群病例对照研究,调查1999年4月~10月间诊断的上海市区新发胃癌病例311例(男性198例,女性113例),对照1579例(为“九五”课题中乳腺癌、肺癌及胃癌病例-对照研究之一,对照共用)。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调整可能的混杂因素,包括年龄、文化程度、吸烟(仅男性)、慢性胃炎及一级亲属胃癌家族史等,分析饮食口味、热烫饮食、新鲜蔬菜和水果、豆及豆制品、蛋及蛋制品、家禽类、腌制食品、油炸食品、植物油等饮食因素,以估计胃癌发生的比数比和95%可信区间。[结果]研究发现新鲜蔬菜(最高摄入量OR=0.6)、水果(OR=0.6)、新鲜豆类(OR=0.4)、豆制品(OR=0.4)和植物油(OR=0.6)是男性胃癌的保护因素,而油炸面食(OR=1.6)增加男性胃癌的危险性;新鲜蔬菜(OR=0.3)、水果(OR=0.4)、新鲜豆类(OR=0.4)、干豆类(OR=0.5)和蛋及蛋制品(OR=0.5)对女性胃癌具有保护作用,而腌制食品(OR=2.2)和油炸食品(包括油炸鱼/肉、油炸面食、油煎蛋和油煎花生米,OR=2.6)是女性胃癌主要的危险因素。重盐饮食和热烫饮食及早餐不规律增加胃癌发生的危险。未发现主食、新鲜肉类(包括鱼、家禽类、红肉类)等与胃癌发生有联系。[结论]高盐饮食、热烫饮食。 展开更多
关键词 上海市 居民 饮食 胃癌 病例对照研究 流行病学
下载PDF
饮茶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 被引量:17
20
作者 陶梦华 刘大可 +1 位作者 高立峰 金凡 《肿瘤》 CAS CSCD 北大核心 2002年第3期176-180,共5页
目的 探讨饮茶和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上海市 1999年 4月~ 1999年10月间确诊的、年龄在 30岁~ 74岁之间的乳腺癌患者 (n =35 6 )和全人群对照 (n =92 5 )的一般情况、饮食摄入情况、个人生... 目的 探讨饮茶和女性乳腺癌的关系。方法 采用以人群为基础的病例对照研究 ,调查上海市 1999年 4月~ 1999年10月间确诊的、年龄在 30岁~ 74岁之间的乳腺癌患者 (n =35 6 )和全人群对照 (n =92 5 )的一般情况、饮食摄入情况、个人生活习惯、疾病及家族史、月经生育史等 ,采用非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饮茶与女性乳腺癌的关系。结果 以不饮茶的人做参比 ,饮茶者每月消耗的茶叶量按五分位法分组 ,各组的OR值和 95 %可信限分别是 0 .77(95 %CI =0 .4 0~ 1.4 7)、0 .4 9(95 %CI=0 .2 4~ 1.0 0 )、0 .34(95 %CI =0 .15~ 0 .75 )、0 .5 5 (95 %CI =0 .2 7~ 1.12 )、0 .16 (95 %CI =0 .0 5~ 0 .5 4 ) ,趋势检验P <0 .0 1。但未发现乳腺癌的危险性随饮茶年限的延长而下降。进一步分析发现 ,饮茶与乳腺癌的负相关关系仅存在绝经前妇女。在绝经妇女中 ,未能发现茶叶消耗量、总饮茶量以及饮茶时间与女性乳腺癌的负相关关系。结论 饮茶对女性乳腺癌可能具有保护作用 ,此作用可能仅局限在绝经前妇女中。 展开更多
关键词 饮茶 女性 乳腺癌 流行病学 研究
下载PDF
上一页 1 2 7 下一页 到第
使用帮助 返回顶部